《岳阳楼记》《过庭录》阅读练习及答案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课内外练习(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12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乙】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六一居士传》)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泉香而酒洌.()(2)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六一,何谓.也()(4)聊以志.吾之乐尔()18.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临溪而.渔/既老而.衰且病B.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甚矣,汝之.不惠C.颓然乎其.见者/而屡易其.号D.酿泉为.酒/是为.五一尔1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20.请你结合【甲】【乙】两个文段,说说欧阳修不同阶段的人生乐趣。
【答案】17.(1)清澈 (2)以……为乐 (3)说 (4)记,记住 (共4分,每空1分)18.B(2分)19.(1)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2分)(2)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
《岳阳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10分)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越明年(到) B.南极潇湘(极点)C.把酒临风(持、执) D.微斯人(如果没有)1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2分)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前人之述备矣D.览物之情13.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2分)A.百/废具兴 B.朝晖/夕阴 C.沙鸥/翔集 D.把酒/临风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4分)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5.你认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划线句作简要的分析。
(2分)答案:11、B 12、A 13、A 14、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
15、范仲淹是个忧国忧民(有政治抱负、志向高远、有家国情怀)的人。
近几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考真题和答案(可直接打印))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考题和答案(2018年吉林省中考)【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2题。
(10分)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令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8.本文作者范仲淹是____(朝代)文学家。
(1分)9.与“把酒临风”中的“临”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执策而临之B.东临碣石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D.临溪而渔10.“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中“衔”“吞”二字有何妙处?(3分)11.本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境界?(2分)12.请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本文的理解或感悟。
(每联不少于5字)(2分)上联:____ 下联:____【答案】8.宋代或北宋9.A 解析:“把酒临风”的“临”解释为“面对”。
A面对;B到,到达。
这里指登上;C 临近;D靠近。
10.从比拟(拟人)修辞角度,或词语运用角度,表现洞庭湖气势磅礴回答即可。
角度1分,表达效果1分。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岳阳楼记》同步练习知识掌握1.填空。
(1)《岳阳楼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希文,宋朝________家、________家。
(2)《岳阳楼记》是历代名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________”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________”的远大政治抱负。
2.给加粗的字注音。
浩浩汤汤()宠辱偕忘()岸芷汀兰()谪守巴陵郡()一碧万顷()霪雨霏霏()3.对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的是[ ]A.予观夫巴陵胜状(好的景色)朝晖夕阴(日光)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任太守)百废具兴(兴办)C.南极潇湘(尽)薄暮冥冥(跟“厚”相对)D.前人之述备矣(详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4.下列不是对偶的一项是[ ]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能力提高1.下列加粗的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若夫霪雨霏霏若夫日出而林霏开B.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朝而往,暮而归C.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D.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4.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理解正确的'一句是[ ]A.不认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可以高兴或悲伤。
B.不认为环境好坏就高兴,不认为个人的得失就悲伤。
C.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
D.不因为环境的好坏而喜,也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悲。
5.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记_阅读附答案
岳阳楼记阅读附答案阅读《岳阳楼记》,完成13——16题。
(共12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涛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赏心悦目,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然则什么时候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⑴属予作文以记之⑵薄暮冥冥,虎啸猿啼2.翻译以下句子。
(4分)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⑵微斯人,吾谁与归?3.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和“ 退”各是甚么意思?(2分)4.文章写了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两种不同的感情,这两种感情各是甚么?作者写这两种感情有甚么目的?(4分)参考答案:1. ⑴通“嘱”,嘱托。
(1分)⑵ 迫近(1分)2. ⑴在天下人耽忧以前先耽忧,在天下人快活以后才快活。
(2分)⑵(如果)没有这类人,我和谁一道呢?(2分)3.进:在朝廷仕进(或“居庙堂之高”)。
(1分)退:不在朝廷仕进,退隐江湖为民(或“处江湖之远”)。
(1分)4.迁客骚人的感情:以物喜,以己悲。
(1分)古仁人的感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分)写两种感情的目的:通过这两种感情的对照,(1分)讴歌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政治抱负,凸起了文章的宗旨。
《岳阳楼记》阅读附答案
《岳阳楼记》阅读附答案《岳阳楼记》阅读附答案1(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为:(2)宜:2、翻译下列语句。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3、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
4、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__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
5、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灵,说说你感悟。
答案: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
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
2、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
3、此题考查的是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修辞方法的作用要结合具体内容来答。
4、此题考查的是筛选信息的能力。
先理解文段内容,再根据要求筛选文中的句子即可。
5、此题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岳阳楼记》阅读附答案2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益阳市中考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益阳市中考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庙堂之高 B.然则何时而/乐耶C.树林/阴翳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13.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A.是进亦忧,退亦忧否,非若是也。
(《唐且不辱使命》)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分)译文:(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分)译文: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表达方式来看,选文【甲】以议论为主;选文【乙】先叙后议,叙议结合。
B.从句式来看,选文【甲】骈句与散句结合,自由交错,朗朗上口;选文【乙】大量使用“也”字,一气呵成,如珍珠串联。
C.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与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均被贬官在外,但是两人都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他们是古仁人的代表。
D.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都具有民本思想,但是“先忧后乐”没有“与民同乐”那样博大的心襟与强烈的责任感。
答案:(二)12.(3分)B(然则/何时而乐耶)13.(3分)B(“不以物喜”的“以”意思是“因为”,“河曲智叟亡以应”的“以”意思是“用来”)14.(6分)(1)我曾经推想古时候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大概同上面说的两种情况不一样。
《岳阳楼记》阅读理解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阅读理解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岳阳楼记》阅读理解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阅读第1段,回答下列问题。
1、藤子京在取得怎样的政绩后,才开始重修岳阳楼的?(用原文回答)2、重修岳阳楼后的变化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表达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二、阅读第2段,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其原因是什么?请联系第⑴段,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2、文中第二段的哪句话能领起下文?3、文中第二段"前从之述备矣"一句有什么作用?4、第二段中,"予"指(人名),具体描写"巴陵胜状"的句子是5、文中与"大观"相照应的词是,"前人之述"指。
"多会于此"的"此"指。
6、作者不详尽描述岳阳楼大观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7、《岳阳楼记》第二段中引出下文抒情的句子是三、阅读第3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段描写什么景色?这时迁客骚人有何感受?四、阅读第4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四段写景,时间上由到。
依次写了、、、、,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2、第四段写什么景象?这时登楼者的感受又是什么样的?3、写出4段中描写"洞庭月夜图"的句子4、写湖水风平浪静的'一句是5、写湖水微波荡漾的一句是:6、写白天天空广阔的两句是:7、写夜晚天空广阔的两句是:8、写无风月景的一个比喻句是9、写有风月景的—个比喻句是:五、阅读第5段,回答下列问题。
1、“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2、文中“古仁人之心”是指(用原文回答):3、二者"指哪两种心情?(用原句回答)4、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句回答)5、"古仁人"与一般迁客骚人异在何处?6、"古仁人"何时忧,何时乐?7、第五段十分巧妙地利用方式、逐层推进,最后点出警句;作者先用古仁人之心与相比较而设问,分别从(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阐明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然后得出的论断,突出一个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使文章又推进一层,并自然提出的中心论点。
《岳阳楼记》中考阅读理解与答案
《岳阳楼记》中考阅读理解与答案《岳阳楼记》中考阅读理解与答案《岳阳楼记》中考阅读理解(一) 阅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完成1-4题。
( 12 分)1、下面一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A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人持汤沃(《送东阳马生序》)B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C .前人之述备矣属予作文以记之.D .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论战》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 2 分)(1)薄.暮冥冥 ( ) (2)多会于.此 ( )(3)春和景.明 ( ) (4)不以. 物喜 ( )3、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分)①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译文:②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4、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 分)答:5、《岳阳楼记》中写到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我们的当今社会有没有像古仁人那样为了他人或工作,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人物?请举出一例,并对他(她)的精神作简评。
( 2 分)答案:1、(2分)B 2、(2分)(1)迫近 (2)在,到 (3)日光 (4)因,因为3、(4分) ① 这就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
(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 ②(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或“除了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 4、(2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2分)无固定答案。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
(10分)6、请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去国怀乡( ) (2)春和景明 ( )7、请用现代汉语译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8、选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不是一种“乐”,“ 后天下之乐而乐”于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
(2分) 答案:6.(1)离开1分。
(2)日光,1分7.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则为平民百姓担忧;处在偏远的江湖中,则替君主担忧。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过庭录》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过庭录》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祥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①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文正与之同年②,友善③,爱其才,恐后贻④祸。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
正⑤因患无隙⑥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选自范公偁《过庭录》)【注释】①帅:地方的长官。
②同年:同年考中的进士。
③友善:关系好。
④贻:遗留。
⑤正:指文正,范仲淹的谥号。
⑥无隙:没有机会。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文正与之.同年醉翁之.意不在酒C.浊浪排空.而或长烟一空.D.其意盖.在谏故人耳盖.以诱敌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是作者为重修的岳阳楼所作的记文,融记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
范仲淹《岳阳楼记》、范公偁《过庭录》、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比较阅读及译文
范仲淹《岳阳楼记》、范公偁《过庭录》、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比较阅读及译文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庆历四年春,膝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其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毛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优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敌人耳。
(节选自范公偁《过庭录》) 【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
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
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
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了①泫然不能自已.也①以庆帅左迁..此地①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2.请从句式角度选出没有倒装现象的一句()A.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B.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含答案阅读下列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日光)B.宠辱偕忘,把.酒临风(持、执)C.颓然..乎其间者(精神不振的样子)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不以.物喜以.钱覆其口B.山间之.四时也能以径寸之.木C.行者休于.树皆以美于.徐公D.醉能同其.乐欲穷其.林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两文都写到自然物的变化,但目的不同。
《岳阳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一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岳阳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一模)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则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岳阳楼的“大观”表现在“衔”“吞”之气势。
B.第1段抒发了范仲淹登楼远眺洞庭的欣喜之情。
C.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后会有与作者一样的感慨。
D.作者无法理解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第2段用了三个疑问句,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3.【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依据“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可知,此项理解正确;B.有误,范仲淹没有亲自登上岳阳楼;C.有误,“迁客骚人”的感情是“因物喜,因己悲”,与作者的情感不一样;D.有误,作者是理解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故选:A。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句中重点词有:居,居住;庙堂,朝廷;忧,担忧;句子翻译为:处于高高的庙堂之上,就为他的百姓担忧。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选文第2段以“嗟夫”开启第一问,这是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古仁人的更高的理想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
《岳阳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岳阳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1.《岳阳楼记》中表现范仲淹豁达、博大胸襟的千古名句是:,。
(一)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例句:不以.物喜A.属余作文以.记之 B.徒以.有先生也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以.中有足乐者3.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宠.辱偕忘A.去国.怀乡 B.沙鸥翔集.C.春和景.明 D.吾谁与.归4.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C.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5.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2)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6.《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鸟欢鱼跃描绘洞庭湖晴明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精段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
精段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1、本文描写的“巴陵胜状”与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
”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特点。
2、“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览物之情”也因天气的阴晴变化有所不同。
具体来说,有怎样的“览物之情”?
3、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读了本文,你可能会联想到我国古代许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物,请举出一位,并写出他的类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一句名言来。
5、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势雄浑、波澜壮阔
2、霪雨霏霏,感极而悲春和景明,其喜洋洋者矣。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1)他们不因为环境顺心而高兴,也不因为个人失意而悲伤。
(2)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附答案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
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自是数年之后()..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求甚解B.然则何时而乐耶怏怏不乐....C.或请重法以禁之鸿鹄之志D.故不暇廉耻耳温故知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2)安用重法邪(译句:分)3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的忧乐,”甲文表达了作者“1()观。
是窃法种的三办盗防认太中乙2()文唐宗为止(1“”。
,,)分”。
(用甲文)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3(分(1)中的语句回答)【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
母有痼疾,药饵必亲。
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却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 ”日。
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不受,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玠益敬服。
岳阳楼记过庭录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与过庭录对比阅读
哎呀,说起这个《岳阳楼记》跟《过庭录》,那可真是两篇文里头藏着大乾坤的文章嘞。
范老夫子的《岳阳楼记》,开篇就“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这句子一读,心头就豁亮起来,巴陵啊,虽然咱四川没得那楼,但那份子忧国忧民的情怀,跟咱川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劲头儿,倒有几分相似。
范公在那楼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得开,想得远,那份豁达,简直就像是咱们四川盆地,不管外面咋个风云变幻,里头总是稳当当的。
他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话说得在理,咱们四川人,啥子时候不是先顾着大伙儿,自己个儿放后头呢?
再摆摆《过庭录》,这本书里头写的多是家常琐事,还有点儿文人雅趣,跟《岳阳楼记》的壮志豪情比起来,就像是火锅里头的清汤和红汤。
清汤温润,讲的是生活细水长流的美;红汤热烈,讲的是心怀天下的热忱。
但说到底,都是人生的味道,只是各有各的嚼头。
咱四川人读书,喜欢往心里头去品。
读《岳阳楼记》,就像是喝了一盅烈酒,火辣辣地烧在心尖上,让人想干点大事儿;读《过庭录》,就像是吃了一道小菜,清淡中带着回味,让人懂得享受平凡日子的美好。
两者一对比,嘿,这不就是咱四川人的性格嘛,既能上山打虎,也能下河摸鱼,既能高谈阔论国家大事,也能围着灶台摆龙门阵。
《岳阳楼记》《过庭录》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岳阳楼记》《过庭录》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三】(15分)【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选自范公偁《过庭录》)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越明年越:(2)乃重修岳阳楼乃:(3)增其旧制制:(4)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患:(5)自庆阳帅谪巴陵谪: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1)属予作文以记之。
(1)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
17、填空。
(2分)【乙】文中交代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目的短语是:“□□。
”【甲】文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从侧面反映滕子京虽遭贬谪,却积极为民谋利,是一个□□□□的人。
(用乙文中的一个短语填空)18、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思想境界?(4分)答案:【三】(15分)15、(5分)到了于是规模担心贬谪(或封建社会官员降职或远调)16、(4分)(1)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2)但是滕子京洒脱豪放而且自负,很少听人劝。
17、(2分)规之不以己悲 18、(4分)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
(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阅读语段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阅读语段习题及答案班别:姓名:分数:(一)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至若春和景.()明(2)宠辱偕.()忘(3)把.()酒临风(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从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1.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山岳潜形.()(2)则有去.国怀乡()(3)至若春和景.明()(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抱负?(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15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选自范公偁《过庭录》)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越明年越:
(2)乃重修岳阳楼乃:
(3)增其旧制制:
(4)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患:
(5)自庆阳帅谪巴陵谪: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属予作文以记之。
(1)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
17、填空。
(2分)
【乙】文中交代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目的短语是:“□□ 。
”【甲】文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从侧面反映滕子京虽遭贬谪,却积极为民谋利,是一个□□□□的人。
(用乙文中的一个短语填空)
18、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思想境界?(4分)
答案:
【三】(15分)15、(5分)到了于是规模担心贬谪(或封建社会官员降职或远调)16、(4分)(1)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2)但是滕子京洒脱豪放而且自负,很少听人劝。
17、(2分)规之不以己悲 18、(4分)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
(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