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中国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第四组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第四组](https://img.taocdn.com/s3/m/41c31828dd36a32d73758183.png)
并购动因
2.尽快切入中国的C2C市场,并入阿里巴 巴后,雅虎中国将直接成为这家本地网 络企业资产的一部分,进而彻底实现本 地化
并购交易方式
股权换取资产
阿里巴巴以40%的股份,35%的投票权及董 事会的一席获得了雅虎10亿美金的注资、雅虎 中国的全线业务以及无限期使用雅虎品牌的权 利,并且100%地拥有淘宝网 雅虎以2.5亿美元的现金和转让淘宝网股票的 代价收购201617750股阿里巴巴的股票,并将 在中国的业务转让给阿里巴巴 对阿里巴巴采取这种交易方式的评价
阿里巴巴 并购 雅虎中国
目录
并购背景 并购动因 并购交易方式 并购后效与整合 并购与公司控制权
概况
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和雅虎同时 在北京宣布,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 部资产,并得到雅虎中国10亿美元的投 资
并购背景 ALIBABA
阿里巴巴网站创建于1998年末,主要 业务模式和收入来源为B2B业务,其他 业务包括2003年创建的淘宝网的C2C业 务及支付宝的电子支付业务 阿里巴巴在1999,2000和2004年分别 获得投资500,2000和8200万的投资 并购前阿里巴巴在B2B电子商务市场中 占60%的份额,淘宝网在C2C占41%的份 额,基本实现了每天利润1A
1.缓解资金和控制权的双重压力
eBay对易趣增加投资,淘宝网当时采 取免费模式,入不敷出 早期投资者、第二大股东软银的套现 意愿可能会导致阿里巴巴被eBay收购 2.雅虎公司全球领先的搜索技术平台支 持以及强大的产品研发保障对阿里巴巴 有很大的吸引力
YAHOO 1.希望通过并入阿里巴巴,激活雅虎未 来得及全面整合的多条业务线,从而把 电子商务引入雅虎门户业务中
并购整合
整合类型 控制型整合,阿里巴巴主要是利用雅 虎的核心技术来巩固和发展自己的业务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89d12418866fb84ae45c8db1.png)
(三)生产经营整合
• 阿里巴巴收购的雅 虎中国资产包括: 雅虎中国门户网站、 搜索门户“一搜”、 3721网络实名服务、 雅虎的搜索与通讯 服务、拍卖网站 “一拍”中属于雅 虎的部分,此外, 还将共享雅虎遍布 全球的渠道资源。 • 雅虎则退身于“阿 里巴巴+雅虎中国” 之后,成为其战略 投资者和单一最大 股东。
到2005年,雅虎中国推出一搜网、创立“电邮联 盟”、抢入竞拍排名。但由于中国市场对外资进入 互联网增值业务的限制,雅虎中国表现平平。2005 年8月,中国雅虎由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收购。
二、并购双方的优势与不足分析
(一)阿里巴巴
①阿里巴巴是全球企业间电子商务 (B2B)的著名品牌; ②良好的定位,稳固的结构,优秀的服 务使阿里巴巴成为全球商人网络推广的 首选网站,被商人们评为“最受欢迎的 B2B网站”。
六、并购效应分析
(一) 对并购方
• 1.业务和市场拓展效应 • 2.产品升级换代效应 • 3.经营资产与经营者的结 合效应
七、并购风险分析
(一)品牌认同的风险
• “五朵金花”和“三个孩子”之间会不会厚此薄彼?
(二)并购后整合风险
• 1、员工认同(员工价值观)整合的风险 • 2、文化整合的风险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 案例分析
姓名:凌蒙蒙 学号:14120201109 指导老师:刘尚荣
目录
一、并购双方简介
五、并购后的整合 六、并购效应分析 七、并购风险分析
二、并购双方的优势与不足分 析
三、并购动因分析
八、并购结果分析
四、并购类型与方式分析
九、并购的启示
一、并购双方简介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在1999年成立于 中国杭州市,通过旗下三 个交易市场(集中服务全 球进出口商的国际交易市 场,集中国内贸易的中国 交易市场,以及透过一家 联营公司经营、促进日本 外销及内销的日本交易市 场)协助世界各地数以百 万计的买家和供应商从事 网上生意。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c81b3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f.png)
11级财务4班叶晓艳1112000621并购案例分析——阿里巴巴并购雅虎背景:2005年8月11日雅虎品牌授权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包括雅虎中国门户网站、搜索技术、通讯与广告业务以及3721网络实名服务,获得雅虎品牌在中国的无限期独家使用权,并获得雅虎10亿美元投资,组成战略联盟关系,雅虎成为阿里巴巴的股东。
对价及支付:根据雅虎公司公布的8-K修改文件可以推出,重组后阿里巴巴的股票价值确定在6.497美元,由此可以推出,雅虎公司原计划以2.5亿现金、淘宝网的股份及雅虎中国的全部权益置换阿里巴巴201617750股价值13.1亿美元,雅虎中国价值为7亿美元;通过赠股协议,阿里巴巴原股东持有重组后阿里巴巴股份452495888股,价值25.5亿美元,即阿里巴巴重组前的价值定价在25.5亿美元。
根据雅虎公司8-K修改文件的约定,阿里巴巴第一阶段重组总股权数为626410435股,雅虎公司持有201617750股,阿里巴巴原股东持有424792685股。
按雅虎公司原8-K文件约定收购全部完成后,雅虎公司和软银对阿里巴巴绝对控股按原8-K文件的约定,雅虎公司收购阿里巴巴股票201617750股,之后在二级股票市场,收购阿里巴巴股东持有的3.9亿美元的股票,按阿里巴巴股东等比例出售股票计算,按原8-K文件执行后,雅虎公司持有重组后40%的股份,因此,如果按原8-K文件执行,重组全部完成后,雅虎公司和软银合计占有阿里巴巴56.2%的股份,但若仅完成第一阶段收购计划,按原8-K文件约定,雅虎公司占阿里巴巴30.82%的股份,软银占阿里巴巴18.68%的股份,雅虎公司和软银按原8-K文件约定完成第一阶段收购后,合计占阿里巴巴49.5%的股份,并未实现绝对控股。
理论分析:市场势力理论认为:(一)并购可以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减少竞争对手,增加企业长期获利的机会。
(二)通过并购,企业不仅可以保持原有的势力范围,而且可以通过跨地区、跨国界的并购以开拓新的市场。
雅虎正式退出中国
![雅虎正式退出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3d9dd84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3.png)
雅虎正式退出中国Yahoo-logoYahoo-logo1. 背景介绍雅虎(Yahoo)是一家全球知名的互联网公司,成立于1994年,曾经在中国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用户群体。
然而,随着中国互联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雅虎逐渐面临着来自本土互联网巨头的压力和挑战。
在多年的努力和尝试后,雅虎决定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2. 退出原因雅虎在中国市场上面临诸多困境,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退出原因:2.1 劣势竞争地位早期,雅虎在中国市场上表现出色,成为许多中国用户首选的门户网站。
然而,随着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本土互联网公司的崛起,雅虎的市场份额逐渐受到侵蚀。
这些本土互联网巨头更好地了解本地用户需求,并提供更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和服务。
2.2 业务策略调整雅虎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主要来自在线广告业务,然而,由于广告市场的竞争加剧以及雅虎在搜索引擎领域的滞后发展,其广告收入逐渐下滑。
与此同时,雅虎在中国的其他业务领域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导致公司决策层认为中国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战略价值。
2.3 监管压力和网络环境中国的互联网监管环境相对严格,不少国外互联网公司都面临着各种限制和挑战。
雅虎也受到了中国政府的监管压力,对公司业务造成了一定影响。
此外,中国的网络环境与其他国家不同,雅虎苦于融入本地互联网生态系统。
3. 退出过程和影响3.1 退出过程2013年,雅虎宣布关闭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并裁去大量员工。
此后,雅虎逐步终止了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并关闭了其在中国市场上的主要产品和服务。
最终,雅虎于2015年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3.2 影响雅虎的退出对中国互联网市场和用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用户失去了一个知名的国际互联网品牌,但本土互联网公司填补了这个空缺,继续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雅虎退出中国市场的案例提醒其他外国互联网公司,中国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需要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本地用户的需求。
•观察者们认为,在雅虎退出中国市场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互联网业务的监管力度,对国外互联网公司的市场准入和运营提出更高的要求。
雅虎中国
![雅虎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4feeeed276eeaeaad1f33011.png)
一、营销环境分析2007年5月15日雅虎中国宣布,从即日起正式更名为中国雅虎。
同时,中国雅虎全新的业务体系也调整完毕,形成了“三驾马车”式的事业部制架构。
雅虎是全球第一门户搜索网站,业务遍及24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超过5亿的独立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络服务。
1999年9月,中国雅虎网站开通。
2005年8月,中国雅虎由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收购。
中国雅虎开创性地将全球领先的互联网技术与中国本地运营相结合,成为中国互联网界位居前列的搜索引擎社区与资讯服务提供商。
中国雅虎一直致力于以创新、人性、全面的网络应用,为亿万中文用户带来最大价值的生活体验,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生活引擎”。
2005年、2006年,中国雅虎分获由IT风云榜评出的“搜索引擎年度风云奖”和第五届互联网搜索大赛“搜索产品用户最高满意度奖”等殊荣。
雅虎关系是一个基于真实人脉的生活服务社交平台。
在雅虎中国雅虎关系上人们可以和多年的老友联络感情,分享动态;也可以认识朋友的朋友,拓展人际圈;更可以享受朋友间口碑传播的品质生活!由于强调真实姓名、真实头像和真实关系,在雅虎关系上的互动和互助都更加的可信和高效!雅虎关系提供了多种生活实用产品,如生活口碑,投资组合,雅虎邮箱,未来会逐步提供求助问答,腐败魔方,晒宝广场等。
送礼物,给朋友求签帮你拉进和朋友的关系;二子开店,炒房团等娱乐应用让你乐趣无穷!同时雅虎关系的开放平台上欢迎各种经典应用,让用户在这里得到一站式的服务。
雅虎空间雅虎空间是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大部落。
空间精装修,中国雅虎所见即所得。
稳定安全,拥有无限量日记,超大免费相册,实现网友互联互动。
包括雅虎群组,雅虎博客等多项产品。
其中雅虎群组支持自由开版,随心所欲打造个性风采,更有个性域名使之独一无二。
拥有无限相册,视频共享。
雅虎论坛目前中国成长最迅速的综合门户论坛。
以新锐话题、社会民生,时尚生中国雅虎为特色,聚合了数百万用户每日在线讨论,聊天,交友。
跨国并购经典案例
![跨国并购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565d0e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16.png)
跨国并购经典案例跨国并购是指企业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收购和合并活动。
这些交易通常涉及到巨额资金和复杂的法律程序。
下面列举了十个经典的跨国并购案例,以展示各种不同的情况和影响。
1. 辉瑞公司与威廉葛兰斯公司的合并(2009年):辉瑞公司是一家美国制药巨头,威廉葛兰斯公司是一个瑞士制药公司。
这次合并使得新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之一,加强了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2005年):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雅虎是美国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
这次收购使得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并获得了雅虎中国的用户和技术资源。
3. 微软收购诺基亚移动设备部门(2014年):微软是美国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诺基亚是芬兰的一家著名手机制造商。
这次收购使得微软进一步加强了在移动设备市场的竞争力,并获得了诺基亚的专利和技术。
4. 沃达丰收购曾经的AT&T无线业务(2014年):沃达丰是一家英国的电信公司,AT&T是美国的一家电信巨头。
这次收购使得沃达丰在美国市场扩大了业务规模,并获得了AT&T 的客户和网络资源。
5. 腾讯收购Supercell(2016年):腾讯是中国的一家科技巨头,Supercell是一家芬兰的游戏开发公司。
这次收购使得腾讯进一步扩大了在游戏产业的布局,并获得了Supercell的知名游戏IP。
6.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联想是中国的一家知名电脑制造商,IBM是美国的一家科技巨头。
这次收购使得联想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获得了IBM的品牌和销售网络。
7. 高通收购恩智浦半导体(2018年):高通是美国一家知名的半导体公司,恩智浦是荷兰的一家半导体制造商。
这次收购使得高通扩大了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布局,并获得了恩智浦的技术和客户资源。
8. 百度收购91无线(2013年):百度是中国的一家互联网巨头,91无线是一家中国的移动应用分发平台。
周鸿祎打破成膜 揭秘雅虎中国前后两次并购内幕
![周鸿祎打破成膜 揭秘雅虎中国前后两次并购内幕](https://img.taocdn.com/s3/m/7f17518da0116c175f0e48cb.png)
周鸿祎开口说话,解读“雅巴交易”前夜的故事我接手的是一盘散沙,啃的都是硬骨头。
这两年来,就靠3721挣的钱养活了雅虎中国的全部业务,包括新业务。
2004年雅虎中国历史上盈利最好,但2005年的利润指标、收入指标全都DOUBLE了,还是没有给我钱。
昨晚,原雅虎中国总裁周鸿祎在沪上约见媒体,打破了对雅虎中国前后两次并购内幕的沉默。
在周鸿祎看来,一切都源于雅虎中国的本土化路径,源于地区公司总裁与总部决策层的不同路径选择。
而这些似乎是场口水仗,但真相正因这些事实间的矛盾才显得可贵。
《每日经济新闻》:你对雅虎中国的经营思路有何评价?周鸿祎:杨致远在中国一直是赌徒的心态。
2003年以前,他以为放几十个人,凭着雅虎的品牌,就能够在中国“平趟”,结果是被边缘化;2003年以后虽然收购了3721,但还是赌徒心理,希望收购了3721之后,在中国又能挣钱、又能样样做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雅虎在中国的投入是多少?周鸿祎:这两年来没有给我们一分钱额外投入,就靠3721挣的钱养活雅虎中国全部业务,包括新业务;对我们提出的考核指标全部是利润。
苛刻的条件导致的情况是:我做一搜是为了雅虎,做1G邮箱是为了雅虎,门户招人也是为了雅虎中国,这都不可能一做就产生效益,做得越多、花钱越多,又会削弱利润,把我放在非常非常矛盾的局面。
而且,给我的人头也是限制的,2004年是350人,又做搜索又做3721又做邮箱,还做门户、无线,可能新浪、TOM做无线的都比这个多。
所以我就自嘲,你看过《兄弟连》么?我就是伞兵,我被包围了。
《每日经济新闻》:你认为自己这一年多做得怎么样?周鸿祎:我啃的都是硬骨头。
在这种情况下,我在2004年实现了雅虎中国历史上没有实现过的目标,现金收入接近4000万美元,毛利接近1000万美元,同时把一搜和1G做起来了。
邮箱扩容花了好几千万,市场基本上没花钱,我创造性地做了邮件联盟,所以2004年大家评价还不错。
《每日经济新闻》:2005年呢?为什么不继续做下去?周鸿祎:2005年的利润指标、收入指标全都DOUBLE了,还是没有给我钱。
阿里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
![阿里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21eac308a1284ac85043ff.png)
小组成员 马 ,徐 ,陈 徐 陈
• 1、并购双方简介 、 • 2、并购背景和动因 、 • 3、并购过程 、 • 4、并购结果 、 • 5、并购形式与类型 、 • 6、并购后现状 、
一、并购双方基本情况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 • 阿里巴巴( )是全球企业间( B2B )电子商 务的著名品牌,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 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 • 2003 年 5 月,阿里巴巴投资 1 亿人民币推出个人网上交 易平台淘宝网( ), 2004 年 7 月,又追加 投资 3.5 亿人民币。 截至 2005 年 7 月 10 日 ,淘宝网在 线商品数量超过 800 万件、网页日浏览量突破 9000 万、 注册会员数突破 760 万、 2005 年二季度成交额达 16.5 亿 人民币,遥遥领跑中国个人电子商务市场。 • 2003 年 10 月,阿里巴巴创建独立的网上交易安全支付产 品支付宝( ),目前,支付宝已经和工 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国际的 VISA 国际组织等各大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
二、并购原因
雅虎: 雅虎: 雅虎中国当时已经进入了一个很严重的瓶颈期,竞争日益 加剧,在本地化的道路上步履艰难,因此作为投资一方的 软银公司本着投资回报最大化的考虑,自然希望能够将其 优化整合。从雅虎的角度出发,把自己处理不了的中国业 务盘出去,正好有利于集中精力在其他市场竞争。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本身在国内的B2B领域是无可非议的老大,在业 务上与雅虎无大冲突,同时雅虎强大的搜索功能与国际背 景还将对阿里巴巴的发展大有益处,并且可以进一步融资, 因此进行内部处理也就显纳股再 度成为助推力,而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下一个极具潜力的网 络企业,不应忽略,在合并案中,雅虎只是以业务并入和 现金入股的方式进入,对于阿里巴巴上市和国际化战略有 重要作用。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48f1d0192e45361166f567.png)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公司概论作业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并购概况:北京时间2005年8月17日,雅虎向SEC提交了收购阿里巴巴股份文件,文件显示,雅虎计划用总计6. 4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业务以及从软银购得的淘宝股份,交换阿里巴巴40%普通股(完全摊薄)。
其中雅虎首次支付现金2. 5亿美元收购阿里巴巴2.016亿股普通股,另外3. 9亿美元将在交易完成末期有条件支付。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雅虎将斥3. 6亿美元从软银子公司手中收购其所持有的淘宝网股份,并把这部分股份转让给阿里巴巴,从而淘宝网将成为阿里巴巴的全资子公司。
该收购计划将在雅虎收购阿里巴巴交易完成末期执行。
雅虎将实行两次购股计划,首次支付2. 5亿美元现金,第二次为3. 9亿美元, 不过笫二次购股将在交易完成末期执行,在两次购股讣划完成后,雅虎将持有阿里巴巴40%股份。
以此计算,雅虎共斥资10亿美元收购阿里巴巴股份。
双方基本情况阿里巴巴:据内部资料披露,阿里巴巴2004年的销售额为4600万美元。
2005 年销售额有望达1亿美元。
据淘宝网公布的统讣数据,2005年第一季度商品交易金额超过10亿元。
阿里巴巴前儿次融资:2000年1月18 0,软银联合高盛等儿家投资集团正式向阿里巴巴注资2000 万美元;2004年2月,软银牵头携手富达、TDF和Granite再次注资阿里巴巴约8200万美元,其中软银投资6000万美元。
分析人士称,通过两次注资8000 万美元,软银在阿里巴巴中拿到的股份不会少于30%。
1999年,富达投资(Fidelity Capital)和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Invest AB等在内的首期500万美元天使基金融资。
雅虎:2003年第二季度,雅虎实现营收为12. 53亿美元,同比增长51%,净利润为7. 55亿美元,其中美国业务收入8. 7亿美元,国际部门营收为3. 83亿美元。
收购原因分析一般而言,企业并购的动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二是实现企业特定的发展战略,三是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
港股退市案例
![港股退市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77ab3f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6.png)
以下是一些香港股市的退市案例:
1. 雅虎中国(阿里巴巴集团):雅虎中国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子公司,于2012年在香港上市。
然而,由于阿里巴巴集团决定将其核心业务在美国上市,雅虎中国于2016年退市。
2. 乐视网:乐视网是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于2010年在香港上市。
然而,由于公司财务困境和高额债务,乐视网于2018年被香港交易所强制退市。
3. 银泰资源:银泰资源是一家中国煤炭公司,于2009年在香港上市。
然而,由于公司财务问题和煤炭行业的困境,银泰资源于2015年被香港交易所强制退市。
4. 东方电子:东方电子是一家中国电子制造公司,于1997年在香港上市。
然而,由于公司业绩下滑和财务问题,东方电子于2019年被香港交易所强制退市。
这些案例展示了香港股市中退市的一些原因,包括公司财务问题、业绩下滑、行业困境等。
退市对于投资者和公司都有重大影响,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投资香港股市时需要注意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表现。
雅虎与阿里巴巴的关系
![雅虎与阿里巴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35de5748e9951e79b892734.png)
雅虎与阿里巴巴
Duty
• All of us
雅虎与阿里巴巴
By gelivable team
雅虎与阿里巴巴
雅虎与阿里巴巴的关系
雅虎分为雅虎美国和雅虎中国 雅虎中国是阿里巴巴集团的一部分(被 阿里巴巴收购) 同时雅虎美国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 占有近40%的股份。 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宣布收购雅 虎中国全部资产,并获得雅虎10亿美元的 投资,作为回报,雅虎成为阿里巴巴公司 的股东之一。
雅虎与阿里巴巴
雅虎入股阿里巴巴的原因
• 第一,要想在市场上成功,就要有一个好的伙伴; • 第二,阿里巴巴的团队很有能力; • 第三、雅虎看好电子商务,不管是中国、欧洲、 美国, 电子商务是最有影响的互联网业务。
• 杨致远说,把雅虎中国交给马云,雅虎不但得到了一个很 好的管理团队,而且得到在电子商务方面上来说数一数二 的互联网公司度来看,阿里巴巴吞下雅 虎中国,抢先在中国拥有了一个强大的搜 索平台,相当于一体化的动作 • 与雅虎合作直接给阿里巴巴带来了10亿美 元的投资
雅虎与阿里巴巴
“雅巴”最终归宿
• 我们觉得阿里巴巴的野心不小,将来有可 能收回雅虎拥有的那部分股权 • 从近日的“支付宝事件”中可以看出马云 急于独掌大权的愿望 • 而且就支付宝现在每天交易额已超过26亿 元、交易数量将近1100万笔的经营情况来 看,阿里巴巴会有实力实现抱负的
并购的案例
![并购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1cb8ce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6.png)
并购的案例1. 引言并购是指企业通过购买或合并其他企业来实现快速发展与扩张的战略行为。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并购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手段。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并购案例,探讨并购对企业的影响和挑战。
2. 并购案例1: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2.1 案例背景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收购雅虎中国,以加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雅虎中国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具有大量的在线用户和广告资源。
2.2 并购目标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的主要目标是获取雅虎中国的用户和广告资源,进一步提升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2.3 并购过程阿里巴巴以现金和股票的方式收购雅虎中国。
收购完成后,雅虎中国的业务与阿里巴巴旗下的门户网站合并,形成强大的互联网平台。
2.4 并购影响•扩大市场份额:收购雅虎中国后,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电商领域的领导地位。
•增强品牌影响力:雅虎中国作为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收购后,阿里巴巴的品牌影响力也得到了提升。
•获得用户和广告资源:雅虎中国拥有大量的在线用户和广告资源,收购后,阿里巴巴可以更好地获得这些资源,提高广告收入和用户参与度。
3. 并购案例2: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3.1 案例背景2011年,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otorola Mobility,这是谷歌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并购交易。
3.2 并购目标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的主要目标是获取其在移动设备领域的专利和技术,以应对竞争对手的威胁,并进一步推动谷歌的移动战略。
3.3 并购过程谷歌以现金支付的方式收购了Motorola Mobility,并将其作为子公司运营。
并购完成后,谷歌获得了Motorola Mobility的专利和技术,并进一步加强了在移动设备领域的研发实力。
3.4 并购影响•加强专利和技术实力:收购Motorola Mobility后,谷歌获得了大量的专利和技术,可以更好地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并推动自身的创新和发展。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153fb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5.png)
收购失败案例分析
在商业运作中,收购是一项常见的企业战略活动,旨在通过并购其他公司来扩大自己的业务规模或进入新的市场。
并非所有的收购都能够成功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下是一些收购失败的案例。
1.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失败:
在2005年,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公司合作成立了雅虎中国。
由于双方在业务战略和文化理念上存在分歧,该合作在2012年宣布结束。
阿里巴巴试图收购雅虎中国的全部股份,但最终未能达成协议,导致收购失败。
2. 全球十大收购案中的肯尼迪爆炸案:
在2000年,美国电信公司肯尼迪计划以15亿美元收购罗马尼亚的电信公司,该交易被认为有助于扩大肯尼迪在欧洲的市场份额。
在交易即将完成时,肯尼迪公司股票价格暴跌,最终导致该收购交易失败。
3. 高通收购恩智浦失败:
在2018年,美国半导体公司高通试图以490亿美元收购荷兰芯片制造商恩智浦。
收购交易面临监管机构的审查,并面临来自股东的反对。
最终,由于监管机构的反对和股东的投票否决,该收购交易被废止。
4. 微软收购诺基亚失败:
在2014年,微软宣布以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
该交易在一年后宣布失败,导致微软全面退出手机市场。
导致这一失败的因素包括技术转型失败、市场需求下降以及文化融合问题。
中国雅虎社区打造生活服务人际关系网络
![中国雅虎社区打造生活服务人际关系网络](https://img.taocdn.com/s3/m/7400ffb7960590c69ec37632.png)
关 系 服 务 两 条 腿 走 路 . 中国 网 民 通 过 让 雅 虎 口碑 寻 找 生 活 服 务 , 生 活 在 雅 虎 以
口碑为核心 , 并进 而组织其网 上生活及
服 务 的社 会 关 系 。
一
位S NS的 爱 用 者 表 示 , 雅虎 关 系
走 出 一 条 真 实 、可 信 、 有 实 用 价 值 的 S NS的发 展 之 路 。 随 着 雅 虎 关 系 的 推 出 , 国 雅 虎 以 中
前 给 人 感 觉 模 糊 的发 展 方 向 终 于 清 晰
了: 7月份 雅 虎 口碑 生活 服 务 平 台 发 布 ,
日前 推 出 的 “ 系 ” 务 。中 国雅 虎 口碑 关 服
开 放 了朋 友 的 列 表 , 户 可 以 根 据 自 己 用 的 朋 友 列 表看 到 朋 友 的 朋 友 的 列 表 。 建
戏可 能会暂时减轻 压力 , 完全依赖 虚 但
拟 网络 的方 式 来 解 压 、 交 友 不 现 实 , 游
戏 玩 腻 了 。 户 也 就 拜 拜 了 。 而 雅 虎 关 用
S NS与 中 国 目 前 其 它 网 站 S NS的 主 要 区别 在 于 , 不 仅 仅 强 调 娱 乐 、 它 交流 和 分 享 , 是这 些动 作都是 围绕 着 生 活服 务 譬 而 如 用 户 的吃 、 、 、 、 来 展开 的 , 穿 用 住 行 并通
过 朋 友 的行 为 和 口碑 了 解 和 传 播 生 活 服
明确 了以 雅虎 邮箱 、 雅虎社 区 、 虎资 雅
讯 为 用 户 基 础 。 雅 虎 生 活 服 务 、 虎 以 雅 雅虎 关系 与一 些 S NS网 站 不 同 的 是 它 采 取 了 实 名 制 , 由 于 是 朋 友 的 朋 友 。 交 的都 是 相 对 可 靠 的 人 , 而 从 结 因 诚 信 和 安 全 的 角 度 上 来 看 , 给 了 用 户 它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7725ec7b852458fb760b5623.png)
案例讨论: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一、公司背景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和雅虎同时在北京宣布,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投资,以打造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平台,从而也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并购案。
其时,阿里巴巴的主要业务模式是企业间电子商务(B2B),也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他的业务包括子公司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的用户间电子商务(C2C),以及浙江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子支付业务。
阿里巴巴是全球B2B的著名品牌,连续5次被美国《福布斯》选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
1.并购前阿里巴巴的基本情况阿里巴巴网站于1998年正式推出,到2005年并购前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如下表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从市场情况来看,并购前阿里巴巴拥有注册用户720余万户,淘宝网拥有的注册会员900万名、登录商品达800万件,2005年第二季度的成交量就达到10亿元人民币,同时,支付宝也有上千家购物平台加盟,并且与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国际信用卡组织VISA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从营业收益来看,淘宝网和支付宝采取免费经营策略,阿里巴巴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会员费。
公司通过向8.5万用户收取250美元---10000美元年费的形式赚钱,而这些企业与阿里巴巴的续签率为75%---78%。
阿里巴巴基本上实现了每天利润100万元这个目标,2004年阿里巴巴总收入大约为6亿元人民币,同行业新浪的年收入约为1.14亿美元,搜狐微1.03亿美元,网易为1.09亿美元。
可以说在中国当时的B2B电子商务市场中,阿里巴巴处于绝对的地位,在约10亿元人民币的总市场规模中,阿里巴巴独占六成,在C2C市场中,eBay 占据的份额为53%,淘宝网占41%,一拍网为6%,但淘宝网的增长速度很快,对eBay的挑战越来越大。
从当时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2004年年底全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已达 2.7万亿美元,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为3239亿元人民币。
雅虎为什么退出中国市场原因是什么
![雅虎为什么退出中国市场原因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df695c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0.png)
雅虎为什么退出中国市场原因是什么雅虎退出中国市场这一举动确实让人摸不着让头脑,很多人在猜测雅虎退出中国市场的原因,但是不得所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雅虎退出中国市场的原因,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雅虎退出中国市场原因中国雅虎正式停止了其门户网站业务,已经不再提供资讯及社区服务。
运营方阿里巴巴解释称,原有团队将专注于阿里巴巴集团公益事业的传播。
为什么会关闭?阿里投入10亿就打水漂了吗? 雅虎在美国之外的全球市场,唯有台湾和日本做得非常成功,同为东亚一水之隔的中国大陆,包括韩国,发展得都惨不忍睹。
由于台湾模式很成功,2004年杨致远也想收购一家大陆公司,以提振雅虎中国业绩。
这一次有两个备选者,百度和3721。
百度开价1.5亿美元,3721开价1.2亿美元,杨致远选择了后者。
周鸿祎也坐上了雅虎中国掌门人的位置。
平心而论,周鸿祎在雅虎干得不错,第一年就实现4000万美元营收,利润1000万美元。
雅虎搜索当时超过Google中国排第二,一搜搜索发展势头那叫一个好。
邮箱用户超过网易排第二,即时通讯雅虎通日活用户过千万。
你要看到当时周鸿祎所做的,就能明白为什么他现在对搜索这么执着了。
后面的事情是这样的,在大好形势下,雅虎对中国区提出不合实际的业绩要求,却不投钱,典型的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实当时的雅虎中国是历史上情况最好的时期,但雅虎总部对中国区长远战略定位出现失误,没有抓住机会乘胜追击,却最终稀里糊涂地把雅虎中国当筹码送出去了,令人扼腕叹息。
而周鸿祎在离开之前就已为下一次创业开始布局,说明雅虎中国的问题并不是突发的,而是用了很久时间逐步形成的。
雅虎的介绍雅虎是美国著名的互联网门户网站,也是20世纪末互联网奇迹的创造者之一。
总部设在美国加州圣克拉克市。
其服务包括搜索引擎、电邮、新闻等,业务遍及24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超过5亿的独立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络服务。
同时也是一家全球性的因特网通讯、商贸及媒体公司。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的案例分析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c12110941ea76e59fa0425.png)
在支付方式上,阿里巴巴与雅虎中国进行了金额巨大的非货币性交易。一方面,阿里巴巴没有支付毫厘便换来了雅虎的10亿美元,其中包括2.5亿美元的现金、价值3.6亿美元的淘宝和未来有条件的3.9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另一方面,雅虎中国得到了阿里巴巴40%的股权和35%的投票权,又似乎是雅虎中国在并购阿里巴巴。
作业题目: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分析
一、并购双方简介
阿里巴巴:企业间(2B)电子商务的着名品牌,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是全球首家拥有超过800万网商的电子商务网站,遍布220各国家和地区,连续5次被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选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被誉为与Yahoo、Amazon、eBay比肩的四大互联网阿里巴巴并购案并非无忧。
1、阿里巴巴换出股份的比例过大,在换股过程中,雅虎取得了相对的控制权。尽管阿里巴巴称不会有任何控股,但雅虎所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的比例还是让人担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雅虎1.背景介绍雅虎是全球第一门户搜索网站,业务遍及24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超过5亿的独立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络服务。
1999年9月,中国雅虎网站开通。
2005年8月,中国雅虎由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收购。
中国雅虎开创性地将全球领先的互联网技术与中国本地运营相结合,成为中国互联网界位居前列的搜索引擎社区与资讯服务提供商。
中国雅虎一直致力于以创新、人性、全面的网络应用,为亿万中文用户带来最大价值的生活体验,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生活引擎”。
2005年、2006年,中国雅虎分获由IT风云榜评出的“搜索引擎年度风云奖”和第五届互联网搜索大赛“搜索产品用户最高满意度奖”等殊荣。
2.产品与服务雅虎邮箱雅虎邮箱是雅虎公司一个很重要的业务,雅虎是全球最早从事电子邮件服务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雅虎邮箱自1996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为用户提供电子邮箱服务。
中国雅虎邮箱已于2013年8月19日停止服务。
雅虎知识堂雅虎知识堂,是在传统搜索引擎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型高效率搜索方式。
以“关键词”为特征的搜索方式,在信息量爆炸的今天,已经逐渐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不足30%的有效率表明搜索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而“雅虎知识堂”此类社区式智能化搜索产品的推出,则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网络资源,问题由网友提出,答案也很可能由网友提供。
雅虎论坛目前中国成长最迅速的综合门户论坛。
以新锐话题、社会民生,时尚生活为特色,聚合了数百万用户每日在线讨论,聊天,交友。
一万多个不同类型的论坛特色版面,数百名官方任命版主吸引了各路爱热闹、爱时尚、爱张扬,有个性的网友在这里一展风采。
雅虎论坛开放了网友自由建版的特色服务,实现版面自由管理,让这里成为自己的舞台。
雅虎财经汇世界行情做全球买卖--雅虎财经频道是中国唯一提供世界各大交易所行情的专业财经频道。
依托雅虎的一流互联网技术,股票行情系统实时显示速度高于国内所有网站;基于WEB页面的各类先进分析工具,可以提供全球任意一支或多支股票间的分析对比。
雅虎财经频道更有强大的海内外专业媒体、分析师团队,深入财经领域,报道财经大事,为投资者提供真实而有价值的观点。
雅虎体育凝聚体育赛事精华--凝聚体育赛事精华--雅虎体育频道以“凝聚体育赛事精华” 为宗旨,向大众提供快速、深入的体育报道,让用户以最少的时间,看到最精华的体育新闻。
雅虎体育频道的特色包括:图文并茂的具有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国内外重大比赛互动直播,来自国内外内容合作资源的体育专业报道、精准分析、独到评论,以及丰富详实的体育明星花絮。
娱乐频道全球娱乐资讯先锋--全球娱乐资讯先锋--雅虎娱乐频道利用雅虎全球资源,为网友提供具有雅虎风尚的高品质娱乐资讯,报道环球娱乐的方方面面。
其中《在线影院》是欧美影迷的盛宴,凭借雅虎美国的电影资源优势,同步追踪北美电影排行榜,发布最新欧美大片片段在线观看,好莱坞八大公司电影尽收眼底。
《明星幻灯》更是形式令追星族大喊过瘾的多媒体形象秀。
搜索资讯搜索品味生活--雅虎搜索资讯以搜索为基础,与全球各大新闻社、媒体机构全线贯通,并依托国内各省市媒体,组成了覆盖全球的生活信息搜索网络,提供权威、丰富、快捷的财富信息,大量的体育娱乐探索等精彩多媒体报道,海量的咨询库。
让我们一起来搜索,一起品味生活。
3.管理团队马云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雅虎董事长1988年-1995年杭州电子工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1995年-1997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1997年-1999年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开发外经贸部官方站点及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1999年至今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并迅速成为全球最大B2B电子商务平台;2003年创办淘宝,目前已成亚洲最大个人拍卖网站;2004年创办独立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当前在中国市场位居第一。
2005年和全球最大门户网站雅虎战略合作,兼并其在华所有资产,阿里巴巴因此成为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
金建杭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中国雅虎总裁1991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1991年8月-1993年11月浙江日报社;1993年11月-1998年8月国际商报社;1998年8月-1999年10月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1999年11月至今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金建杭先生是阿里巴巴集团创业团队成员之一。
李俊凌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中国雅虎副总裁,负责中国雅虎网站运营部。
1987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91年工程热物理专业毕业;1992年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硕士;1995年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博士;1996年开始在硅谷工作,专事半导体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微电子制造工艺研究,先后参与两家创业公司并帮助其在纳斯达克上市;2000年加入麦肯锡公司从事管理咨询行业;2004年加入摩托罗拉公司,出任个人通讯事业部北亚发展战略部总监;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出任集团参谋部副总裁,中国雅虎副总裁,现负责中国雅虎网站运营部。
沈建明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中国雅虎副总裁,负责邮箱运营部2006年11月加盟阿里巴巴集团,出任阿里巴巴副总裁、中国雅虎副总裁,负责中国雅虎邮箱运营部;在加入中国雅虎之前,沈建明女士在中文网络门户新浪工作近八年,先后任职业务发展总监、业务发展副总经理与市场副总裁,有着丰富的网络营销与品牌推广经验。
她不但协助新浪创建了集团业务拓展部门,与INTEL、摩托罗拉、强生、微软等一批国际顶级品牌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且主导实施了新浪一系列重大品牌推广事件,极大提升了新浪在资源体系与品牌建设方面的竞争力。
曹光荣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中国雅虎人事行政副总裁国际关系学院硕士;北京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与纽约Fordham大学MBA硕士学位。
4.雅虎中国的兴起1999年9月雅虎网正式开通。
2003年11月雅虎中国出资1.2亿美金全资收购提供中文上网服务领导公司3721公司该公司占据中文上网服务市场90%以上市场份额。
2004年7月雅虎中国率先推出1G电子邮箱,开创中国电子邮箱G时代。
2004年11月 Yahoo&3721发布搜索竞价产品线,雅虎中国成为中国最大、最综合的搜索营销服务提供商2005年10月阿里巴巴和雅虎全球达成战略合作,全资收购雅虎中国,并更名为阿里巴巴雅虎。
2006年1月4日阿里巴巴雅虎宣布,启动“2006雅虎搜索创意盛典”,投资三千万人民币,盛邀陈凯歌、冯小刚、张纪中三大国内著名导演围绕“雅虎搜索”的主题,各自创作一支时长不短于2分钟的视频广告短片。
技术首次引入体育领域。
的公开测试。
双方将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的个人用户即时通讯社区,其用户数超过3.5亿。
2006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雅虎宣布在雅虎搜索启动为期一个月的搜索质量大检——雅虎“搜虫”行动旨在借助全国1.23亿互联网用户的智慧进一步提升搜索质量。
2007年5月15日雅虎中国宣布,从即日起正式更名为中国雅虎。
同时,中国雅虎全新的业务体系也调整完毕,形成了“三驾马车”式的事业部制架构2007年6月5日在中国雅虎推出全球首个实现了“一页到位”全新体验的搜索平台OmniSearch,开始向着智能化的搜索领域前进。
2008年6月4日中国雅虎和口碑网合并。
新公司命名为雅虎口碑公司。
据悉,新组建的雅虎口碑公司将发展5.雅虎的破败2013年新年伊始,1月开始,雅虎中国已经启动新一轮裁员,预计最终波及员工为总数的75%,部分员工重新回到阿里巴巴,剩下人员将被裁减。
第一轮被裁员的员工已经开始离开。
值得一提的是,雅虎中国极有可能将不再由阿里集团管理,而是回归美国雅虎。
阿里将雅虎中国的管理权重新还给美国雅虎后,雅虎中国的未来将很难预测。
2013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计划在2013年5月将“中国雅虎”归还给美国雅虎,方式可能是股份置换。
2013年4月18日,阿里巴巴旗下的中国雅虎今天向用户发出通知,中国雅虎邮箱将于2013年8月19日停止服务,此后用户的所有邮件和相关的帐户设置都将被删除且无法恢复。
中国雅虎建议用户注册并绑定一个全新的阿里云邮箱。
在2013年8月19日前,用户仍可以正常使用原有中国雅虎邮箱。
但在此时间之后,若用户没有进行账号转移等操作,原中国雅虎邮箱中的所有邮件和相关的帐户设置都将被删除且无法恢复。
中国雅虎还宣布由于产品策略的调2013年8月31日,成立于1999年9月的阿里巴巴旗下的门户业务板块中国雅虎在网站首页发布公告称,基于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和雅虎美国的协议,中国雅虎将调整自己的运营策略,于2013年9月1日零时起,不再提供资讯及社区服务。
原有团队将专注于阿里巴巴集团公益事业的传播。
6.破败原因分析1.品牌隔膜。
本土品牌对本土用户的亲和力更强,雅虎一直都是个外来品牌,不管是与北大方正合资时期的雅虎,周鸿祎时期的雅虎,还是阿里巴巴时期的雅虎,与新浪、百度这些本土品牌相比,用户的隔膜感非常明显。
外来品牌在海外的积累,到了中国往往发不出力。
即使是强势品牌如Google,也同样面临品牌隔膜的问题,用户始终觉得你是外人。
Google中国曾经做过一个测试,遮挡住logo,让用户判断Google和百度哪个搜索结果更好,答案是差不多,各5成左右;但如果亮出logo,说百度的结果更好的立刻大幅上升至8成左右。
百度的那个“更懂中文”的广告,其实利用的就是这种品牌隔膜。
2. 运营策略。
说起来,雅虎的运营策略相对是最灵活的,合资、请本地经理人、甚至将公司完全装入本土公司。
但是这种灵活还是没能带给雅虎想要的结果,这在阿里巴巴时期更加明显,由着阿里巴巴去折腾。
总部不放权或者过度放权,都不是好的运营策略,最好的策略,应该是将其中国业务完全当成一家品牌授权的本土创业公司看待。
雅虎曾想收购新浪,终因媒体管制问题而作罢。
3. 政策掣肘。
基本上,中国是不欢迎国外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发展的,因为会带来很多监管和沟通上的麻烦,监管部门会努力抑制国外公司取得优势市场地位。
2.雅虎还有其他的问题,比如全球性的增长乏力,丧失产业领导权,技术和产品断档等等。
3.马云本人对于门户和搜索引擎并无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