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常用检验正常值

合集下载

常见体检数据标准

常见体检数据标准

常见体检数据标准标题:常见体检数据标准引言概述:体检数据是评估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了解常见体检数据标准对于及时发现健康问题、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体检数据标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一、血压1.1 收缩压: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一般在90-140mmHg之间。

1.2 舒张压:正常成年人的舒张压一般在60-90mmHg之间。

1.3 脉压差:正常成年人的脉压差一般在30-50mmHg之间。

二、血糖2.1 空腹血糖:正常成年人的空腹血糖一般在3.9-6.1mmol/L之间。

2.2 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成年人的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在小于7.8mmol/L。

2.3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成年人的糖化血红蛋白一般在4%-6%之间。

三、血脂3.1 总胆固醇:正常成年人的总胆固醇一般在3.1-5.2mmol/L之间。

3.2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成年人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般在1.6-3.4mmol/L之间。

3.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成年人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般在1.0-2.6mmol/L之间。

四、肝功能4.1 谷丙转氨酶(ALT):正常成年人的ALT一般在7-56U/L之间。

4.2 谷草转氨酶(AST):正常成年人的AST一般在5-40U/L之间。

4.3 白蛋白:正常成年人的白蛋白一般在35-55g/L之间。

五、肾功能5.1 血肌酐:正常成年人的血肌酐一般在53-106umol/L之间。

5.2 尿素氮:正常成年人的尿素氮一般在2.8-7.2mmol/L之间。

5.3 尿酸:正常成年人的尿酸一般在208-428umol/L之间。

结语:了解常见体检数据标准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身体健康。

女性激素6项正常值黄体期的标准是多少

女性激素6项正常值黄体期的标准是多少

女性激素6项正常值黄体期的标准是多少?性激素6项正常值黄体期的标准是多少?求懂的人回答【参考范围】1.促黄体生成素(hLH)mIU/mL参考范围:成男:1.24-8.62女:卵泡期:2.12-10.89排卵期:19.8-103.3黄体期:1.20-12.86绝经期:10.87-58.642.促卵泡刺激素(hFSH)mIU/mL参考范围:成男:1.27-12.96女:卵泡期:3.85-8.78排卵期:4.54-22.51黄体期:1.79-5.12绝经期:16.74-113.53.泌乳素(PRL)ng/ml成男:2.64-13.13女:<50岁3.34-26.72>50岁2.74-19.644.孕酮(Prog)ng/ml成男:0.10-0.84女:卵泡期:0.31-1.52黄体期:5.16-18.56绝经期:0.08-0.785.雌二醇(ESTRDL)pg/ml成男:20-75女:卵泡期:24-114黄体期:80-273绝经期:20-886.睾酮(TESTO)ng/dl成男:175-781女:卵泡期:10-75雌激素介绍:雌激素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主要有卵巢、滤泡、黄体及妊娠胎盘生成,具有生物活性,测定雌激素对妇科疾病有一定价值。

雌激素正常值:血清:男:40~115ng/L (40~115pg/ml)女:周期1-10天:61~394ng/L (61~394pg/ml)周期11-20天:122~437ng/L (122~437pg/ml)周期21-30天:156~350ng/L (156~350pg/ml)青春期前、绝经期:≤40ng/L (≤40pg/ml)雌激素临床意义:(1)升高:卵巢过剩刺激综合征、多胎妊娠、卵巢颗粒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男)、肝病等。

(2)降低:卵巢功能低下症、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Turne综合征)、希恩综合征(产后垂体功能不全综合征)、Sinmond(西蒙)综合征、神经性厌食、胎儿-胎盘功能不全等。

人体il-6的正常范围

人体il-6的正常范围

人体il-6的正常范围
IL-6是一种白细胞介素,它在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IL-6的浓度在人体内是非常低的。

IL-6的正常范围因实验室和测试方法而异,一般来说,IL-6的正常范围在1-5 pg/mL之间。

然而,这个范围可能会因不同的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而有所变化。

例如,儿童和成人的IL-6水平可能不同,女性在月经周期或怀孕期间的IL-6水平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IL-6的水平还可能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炎症、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等。

在这些情况下,IL-6的水平可能会显著升高。

因此,对于特定个体来说,了解其正常范围以及可能影响IL-6水平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IL-6的正常范围是1-5 pg/mL,但在不同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下可能会有所变化。

对于个体来说,了解自己的正常范围以及可能影响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者担心自己的IL-6水平,请咨询医生以获取更专业的建议。

常用体检正常值

常用体检正常值

常用体检正常值常用体检正常值一、一般检查1、体温(T)(1)测量方法及正常值口测法: 舌下,5分钟36.3-37.2肛测法: 肛门5分钟36.5-37.7腋测法:腋窝5分钟36-37(2)发热与体温过低低热:37.4~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2、呼吸(R)正常值正常成人平静呼吸时呼吸频率:16~20次/分新生儿:40-44次/分1-3岁:25-30次/分5岁:25次/分6岁:18-20次/分3、脉搏(P)检查脉搏时,必须选择较为浅表的动脉,一般均用桡动脉,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检查桡动脉时,则可查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

需注意脉搏的速率、节律、紧张度、强弱或大小等情况。

脉率和节率正常值脉率成人安静状态下:60-100次/分新生儿:120-160次/分6--12个月:120-130次/分2-3岁:90-110次/分4-5岁:80-100次/分14岁:70--80次/分4、动脉血压(BP)(1)正常值正常成人收缩压18.6kPa(千帕)[140mmHg(毫米汞柱)] 舒张压12.0kPa(90mmHg) 脉压差为4.0~5.3kPa(30~40mmHg) 异常值: 高血压:收缩压21.3kPa(160mmHg)或/和舒张压12.6kPa(95mmHg)临界性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正常值与高血压之间低血压:&lt;12.0/8.0kPa(90/60mmHg)(2) 测量血压须知血压测量目前临床上仍多采用汞柱式血压计。

应安静休息片刻,以消除劳累和紧张因素。

被检者手臂应放在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坐位时平第四肋软骨,仰卧时平腋中线),并外展45。

将橡皮气袖(宽度12-14cm)展平,气袖中部对着肱动脉,缚于上臂,气袖下缘要距肘窝2-3cm,不可过松或过紧,将听诊器胸件放在肘部肱动脉上,然后向气袖打气,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将汞柱升高后缓慢放出气袖中的空气使汞柱缓慢下降(以2mm/s为宜),以便正确读出结果,听到的第一个声音所示的压力值是收缩压;当该音性质突然变为低沉,然后则很快消失,取动脉音消失时的压力值为舒张压。

临床检验及临床意义【范本模板】

临床检验及临床意义【范本模板】

正常值临床常规检验项目:一:红细胞记数RBC: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正常参考值:男(4.0—5。

5)T/L女(3.5-5.0)T/L二:血红蛋白HGB临床意义:同上正常参考值:110—160g/L 三:红细胞比积HCT临床意义:同上正常参考值:0.37—0.49 四: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正常参考值:82-92fl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正常参考值:27-31pg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正常参考值:320-360g/L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临床意义:RDW增加可见于营养缺乏性贫血正常参考值:11.6—14.8八:白细胞记数WBC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白血病;降低见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正常参考值:4—10G/L九:白细胞分类DC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

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及传染病的早期;降低见于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正常参考值:分叶核粒细胞GRAN 50—70%嗜酸性粒细胞EOS50—300G/L(G=106)淋巴细胞LYM 20—40%单核细胞MID 3-8%十:血小板记数PLT临床意义: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正常参考值:100-300G/L十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临床意义: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正常参考值:6.8—13.5fl十二:血小板压积PCT临床意义:同PLT正常参考值:0。

1-0。

3%十三: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临床意义:PDW增加见于血小板降低正常参考值:15。

5—18.0%十四:网织红细胞记数RC临床意义:判断骨髓增生情况,评价疗效正常参考值:0。

5—1.5%十五:血沉ESR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炎症、恶性肿瘤、贫血、高胆固醇及高球蛋白血症正常参考值:男0-15mm/h女0—20mm/h十六:尿比重SG临床意义:降低:尿崩症、肾功能不全增高: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正常参考值:1.010—1。

人体各种血象的正常值

人体各种血象的正常值

人体各种血象的正常值
1. 红细胞计数(RBC),成年男性,4.3-5.7×10^12/L;成年
女性,3.8-5.1×10^12/L.
2. 白细胞计数(WBC),4.0-10.0×10^9/L.
3. 血红蛋白浓度(Hb),成年男性,130-175 g/L;成年女性,120-160 g/L.
4. 血小板计数(PLT),125-350×10^9/L.
这些正常值范围是根据健康人群的平均水平得出的,但也会因
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当血象数值超出正常范
围时,可能会提示存在某种疾病或健康问题。

因此,定期检查血象
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除了上述提到的血象指标外,还有其他一些血液参数也对评估
人体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比如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
体积(MCV)、白细胞分类计数等等。

因此,综合分析多个血液参数
的数值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总之,人体各种血象的正常值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了解这些正常值范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女性六项激素测定的正常值

女性六项激素测定的正常值

女性六项激素测定的正常值及意义:1)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

血FSH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1.5~10mIU/ml,排卵期为8~20mIU/ml,排卵后期为2~10mIU/ml。

一般以5~40mIU/ml作为正常值。

FSH值低见于雌孕激素治疗期间、席汉氏综合征等。

FSH高见于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原发性闭经等。

FSH高于40mIU/ml,则对克罗米芬之类的促排卵药无效。

2)促黄体生成素(LH):也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主要是促使排卵,在FSH的协同作用下,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

血LH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2~15mIU/ml,排卵期为30~100mIU/ml,排卵后期为4~10mIU/ml。

一般在非排卵期的正常值是5~25mIU/ml。

低于5mIU/ml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不足,见于席汉氏综合征,高FSH 如再加高LH,则卵巢功能衰竭已十分肯定,不必再作其他检查。

LH/FSH≥3则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依据之一。

3)催乳素(PRL):由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之一的泌乳滋养细胞分泌,是一种单纯的蛋白质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乳腺的增生、乳汁的生成和排乳。

在非哺乳期,血PRL正常值为0.08~0.92nmol/L。

高于1.0nmol/L即为高催乳素血症,过多的催乳素可抑制FSH及LH的分泌,抑制卵巢功能,抑制排卵。

4)雌二醇(E2):由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转变为增殖期和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

血E2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48~521皮摩尔/升,排卵期为70~1835皮摩尔/升,排卵后期为272~793皮摩尔/升,低值见于卵巢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席汉氏综合征。

5)孕酮(P):由卵巢的黄体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

血P浓度在排卵前为0~4.8nmol/L,排卵后期为7.6~97.6nmol/L,排卵后期血P低值,见于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

儿童常用检验参考值

儿童常用检验参考值

- 1 -新生儿常用检验正常值血常规( x ±s ,n=40)WBC :Nelson :1月5.0~19.5,1~3岁6.0~17.5,4~7岁5.5~15.5[4]。

诊断学(二版):新生儿15 ~20,6月~2岁11~12,成人4~10。

简记为第2天<2万,第2周<1.2万,1岁<1万。

N 与L :在4~6天、4~6岁时相等。

RBC :2月最低,为2.7~4.9×1012/L [4]Hb :贫血暂定为:第1周<145g/L (末梢血)130g/L (静脉血)[1],1~4月<90g/L ,4~6月<100g/L ,6月~6岁<110g/L 。

HCT :出生12小时后,≥0.70(末梢血)或0.65(静脉血),诊断红细胞增多症[1]。

Ret :第1天<5%,第5天<1.5%PL :Nelson :第1周84~478×109/L ,1周后同成人150~400×109/L [4]尿常规:有2/3的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5天内可有一过性蛋白尿,可达(++)。

有时尿布沾染橙红色的尿酸盐[1]。

大便常规:臭味——蛋白质消化不良;酸而多沫——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奶瓣——未消化的脂肪与钙或镁化合成的皂块;绿色——①人乳喂养②牛乳喂养时,肠蠕动加快或肠道有炎症[3]。

粪便的颜色和其中所含的胆汁的化学改变有关。

小肠上部胆汁含胆红素及胆绿素,使大便呈黄绿色;到结肠时胆绿素被其中的菌群还原成胆红素,大便变黄色。

人乳喂养时粪便呈酸性,可因氧化性细菌作用氧化为胆绿素,使大便略带绿色;牛乳喂养时粪便呈碱性,使胆红素还原为无色的粪胆原,故大便色较淡。

如牛乳喂养儿排便为绿色,表示肠蠕动加快或肠道有炎症,是腹泻将至的象征[3]。

血生化[1,2]为了便于记忆及执行,全血血糖<2.2mmol/L 均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症。

血清钙<1.75mmol/L 诊断为新生儿低钙血症[5]。

各种检查正常值

各种检查正常值

各种检验检查的正常值和注意事项一、红细胞计数(简写RBC)1. 正常值男性:4.0 —5.5 X 1012/L ;女性:3.5 —5.0 X 1012/L ;新生儿:6.0 —7.5 X 1012/L 2. 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最常用的是做为检查贫血的主要指标。

(1)红细胞增多:可以分为两种情况:a. 相对增多:在剧烈呕吐,频繁腹泻、多汗时、多尿、长期不能进食者,由于血液浓缩,红细胞可以出现相对地增多。

b. 绝对增多:在某些正常情况下因缺氧也可以出现红细胞增多,如:由平原移居高原生活或剧烈地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以后及新生儿均可出现红细胞增多。

此外,红细胞增多还见于一些疾病,如:严重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红细胞减少:主要表现为贫血。

如:妊娠中、后期的贫血、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以及溶血性贫血等。

二、血红蛋白测定(简写Hb)1.正常值:男性:120—160g/L ;女性:110 —150g/L ;新生儿:170 —200g/L2. 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测定常与红细胞计数同步进行,其增高与减少的临床意议与红细胞计数同。

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三、白细胞总数(简写WBC)1. 正常值成人:4—10X 109/L ; 6个月至2 岁婴儿:11—12X 109/L ;新生儿:15—20X 109/L2. 临床意义:(1) 增多:白细胞总数增多,是检查体内感染的主要指标之一,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感染。

在急性大出血、严重的损伤和急性中毒等也可见到。

还有白血病和某些恶性肿瘤, 白细胞均有增多。

此外,在某些正常情况下也可以见到白细胞增多,如:新生儿、妊娠5个月至分娩后4〜5天,以及剧烈运动或劳动后,寒冷、饱餐或淋浴之后等等。

(2) 减少:白细胞总数减少,临床上最常见于某些特殊感染,如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等) 、伤寒,疟疾等。

在某些中毒、长期接触放射线、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抗癌药物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会出现白细胞总数的减少。

性激素六项检查的结果判读

性激素六项检查的结果判读

性激素六项检查的结果判读性激素六项检查是内分泌失调患者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性激素六项的检查就可以确定是否患有内分泌方面的疾病,之后可根据检查结果确定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那么性激素六项检查的结果如何判读呢?性激素六项检查结果的判读:一)FSH和LH:基础值为5~10IU/L正常月经周期中,卵泡早期(月经2~3天)血FSH、LH均维持在低水平,排卵前迅速升高,LH高达基础值的3~8倍,可达160IU/L甚更高,而FSH只有基础值的2倍左右,很少﹥30IU/L,排卵后FSH、LH迅速回到卵泡期水平。

监测卵泡早期的FSH、LH水平,可以初步判断性腺轴功能。

FSH在判断卵巢潜能方面比LH 更有价值。

1、卵巢功能衰竭:基础FSH﹥40IU/L、LH升高或﹥40IU/L,为高促性腺激素(Gn)闭经,即卵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40岁以前,称为卵巢早衰(POF)。

2、基础FSH和LH均﹤5IU/L为低Gn闭经,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而二者的区别需借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试验。

3、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基础FSH/LH﹥2~3.6提示DOR(FSH可以在正常范围),是卵巢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往往提示患者对超排卵(COH)反应不佳,应及时调整COH方案和Gn的剂量以提高卵巢的反应性,获得理想的妊娠率。

因为FSH/LH升高仅仅反映了DOR,而非受孕能力下降,一旦获得排卵时期,仍能获得理想的妊娠率。

4、基础FSH﹥12IU/L,下周期复查,连续﹥12IU/L提示DOR。

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基础LH/FSH﹥2~3,可作为诊断PCOS的主要指标(基础LH水平﹥10IU/L即为升高,或LH维持正常水平,而基础FSH相对低水平,就形成了LH 与FSH比值升高)。

6、检查2次基础FSH>20IU/L,可认为是卵巢早衰隐匿期,提示1年后可能闭经。

二)P:基础值一般<1ng/ml正常情况下,卵泡期血P一直在较低水平,平均0.6~1.9nmol/L,一般<10nmol/L(3.15ng/ml);排卵前出现LH峰时,P分泌量开始增加,排卵后卵巢黄体产生大量P,血P浓度迅速上升;黄体成熟时(LH峰后的6~8天),血P浓度达高峰,可达47.7~102.4nmol/L(15~32.2ng/ml)或更高,然后不断下降,月经前期达最低水平。

女性性激素六项(生殖激素测定)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女性性激素六项(生殖激素测定)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之阿布丰王创作下丘脑-垂体-卵巢构成一个轴系(HPOA),下丘脑调节垂体功能,垂体调节卵巢功能,卵巢激素再作用于多种靶器官如子宫等,同时卵巢激素对下丘脑-垂体有正、负反馈调节作用。

HPOA 的功能正常,是维持女性生育功能的基本条件之一。

月经的正常生理、卵子的发育成熟、受精、早期胚胎的着床发育,均是在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调控下进行的,有赖于体内正常的内分泌环境。

正常女性卵巢每月经历1次周期性变更。

在卵泡早期,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逐渐升高,卵巢内一组窦状卵泡群被募集,FSH使颗粒细胞继续增殖,激活颗粒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促进雌二醇(E2)的合成与释放。

到月经周期第7天,被募集的发育卵泡群,FSH阈值最低的卵泡优先发育成为优势卵泡,优势卵泡生成和分泌更多的E2,反馈抑制了垂体FSH的分泌,使其它卵泡逐渐退化。

优势卵泡决定了该周期卵泡期的期限,血清及卵泡液E2水平与优势卵泡的体积呈正相关关系。

月经周期第11~13天,优势卵泡迅速增大,分泌E2,达到300pg/ml (1100pmol/L)左右,由于E2高峰的正反馈作用,垂体大量释放黄体生成素(LH)及FSH,使卵母细胞最终成熟并发生排卵。

排卵后的优势卵泡壁细胞结构重组,颗粒细胞与卵泡内膜细胞黄素化,约在排卵后5天内先后形成血体及黄体,黄体可生成与分泌孕酮(P)及E2,为接纳孕卵着床及维持早期胚胎发育做准备,排卵后5~10天黄体功能最旺盛。

若卵子未受精,黄体的寿命为14?2天,黄体退化使血E2、P水平下降,FSH水平又升高,新的卵巢周期开始;若卵子受精着床,则黄体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作用下转变成妊娠黄体,至妊娠3个月末才退化。

检测女性H-P-O-A各激素的水平,对不孕症的病因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及生殖生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激素水平的测定一般抽取外周血检验,经常使用方法有放射免疫测定法和化学发光法。

一、性激素6项测定要求1.血清生殖激素检查前至少1个月内未用过性激素类药物,防止影响检查结果(雌孕激素治疗或促排卵治疗后复查除外)。

正常值

正常值

肾脏
长度(上下径)
男性:10.6土0.6:女性:10.4土0.6。
《超声正常值备忘录》:10.0 ~ 12.0cm。
《超声医学》:男性:10.8土1.4:女性:10.2土1.2。
宽度(左右径)
男性:5.6土0.5;女性:5.4土0.4。
《超声正常值备忘录》:4.0 ~ 5.0cm。
《超声医学》:男性:5.6土0.8:女性:5.2土0.9。
附睾
附睾头厚度
0.45~1 cm,通常不超过1.5 cm,
《超声诊断学》 :5-14mm.《超声医学》:小于1cm
附睾体厚度
2 ~5 mm,一般不超过5mm。
《超声诊断学》 :2-5mm.《超声医学》:
附睾尾厚度
一般不超过5mm。
《超声诊断学》 :3-7mm.《超声医学》:小于8mm
其他数据
睾丸内静脉内径小于1.8m
妊囊>2cm,应见卵黄囊,没有提示难免流产,孕囊枯萎。卵黄囊直径大于1.0cm,提示预后不良。
胚芽:
一般妊娠6-7周可见,阴道超声5周或更早可见。正常情况下,在8周胚芽显示率为100%。若孕囊直径>2cm,而未见胚芽,则提示妊娠预后不良。
名称
正常参考值:正常成年人

分期
妊娠期全过程从末次月经第一日开始计算,平均280日,即40周。临床上分为3个时期:
13周末之前称为早期妊娠,第14~27周末称为中期妊娠,第28周及其后称为晚期妊娠。
早期妊娠
孕囊:
一般5-6周可见,阴超4-4.5周可见。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增长1mm,一周增长7mm。
妊囊壁完整,厚度基本均匀,回声强度接近一致,呈双环征。
甲状腺
名称
正常参考值:正常成年人

(精选)血液病常规检查正常值

(精选)血液病常规检查正常值

---------------------------------------------------------------最新资料推荐------------------------------------------------------(精选)血液病常规检查正常值血液病常规检查正常值液检查正常值(一)一般检查:总血量 65~90 毫升/公斤体重比重全血男性1.054~1.062;女性 1.048~1.059 血浆1.024~1.029 血红蛋白男性 127~153 克/ L 平均 140 克/L;女性 113~136 克/ L 平均 125 克/ L 红细胞数男性 4.29~5.3810 12 平均 4.83 10 12; 女性 3.83~4.83810 12 平均 4.33 10 12 网织红细胞 0.5~1.5﹪红细胞压积男性42.0~49.0﹪平均 45.6﹪;女性 37.0~43.0﹪平均 40.0﹪红细胞平均体积 82~92 立方毫米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27~31 微微克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 克/ L 红细胞直径 7.0~7.6 微米平均 7.33 微米平均红细胞厚度 2 微米饱和指数 0.85~1.15 血色指数 1(0.9~1.1)体积指数 0.9~1.1 红细胞沉降率短管法(Culter法)男性 0~8 毫米/ 1 小时女性 0~10 毫米/ 1 小时长管法(Westergren 法)男性 0~15 毫米/ 1 小时女性0~10 毫米/ 1 小时白细胞总数 4.0~10.0109/ L 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 50~70﹪平均 66﹪嗜酸粒细胞 0.5~3﹪平均1.5﹪嗜硷粒细胞 0~0.75﹪平均 0.5﹪淋巴细胞 20~30﹪平均 26﹪单核细胞 1~8﹪平均 6﹪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50~300/毫米(二)出血性疾病检查:1 / 11血小板计数 100~300109/ L 出血时间 Duke 法1~3 分钟 Lvy 法 0.5~6 分钟凝血酶原时间(Quick_期法) 11~13 秒凝血酶原消耗时间>20 秒为消耗正常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55.77.1 秒再钙化时间﹤ 3 分钟血块回缩时间 30~60 分钟开始, 18 小时后明显回缩, 24 小时完全回缩血块回缩定量正常值 48~64﹪(平均 54.7﹪)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 0.2~0.4 克/ 100 毫升纤维蛋白溶酶原(胞浆素原)测定6.8~12.8 单位(平均 9.61 单位)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120 分钟血小板第 3 因子测定 10.71.63 秒血小板粘附性测定男性34.95.95﹪;女性 39.45.19﹪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束臂试验):直径 5 厘米圆周内 5 分钟男性 0~5 个;女性 0~10个(三)溶血性疾病检查:血清总胆红素 3.4~17.1umol/L 直接胆红素0~6.8u mol/ L 间接胆红素 3.4~10.2u mol/ L 黄疸指数4~6 单位游离血红蛋白﹤ 5 毫克﹪结合珠蛋白 50-200 毫克﹪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阴性;间接阴性红细胞盐水脆性0.42﹪NACL 溶液开始溶解; 0.32﹪NACL 溶液完全溶解热抵抗正常无溶血酸溶血试验阴性 G6PD 含量正常成人2.8~9.61.5﹪平均 5.0 正常新生儿(脐血) 3.4~11.61.9 平均 6.9u M/分钟/克 HB/25℃(杜传书报告)红细胞盐水脆性中间脆性 0.445~0.4 (四)血红蛋白并检查:血红蛋白电脉(静电脉) HbA1.20~3.16﹪0.49 平均值 2.18---------------------------------------------------------------最新资料推荐------------------------------------------------------﹪抗碱血红蛋白﹤ 2﹪(五)免疫性疾病检查:免疫球蛋白正常值 lgG lgA lgM lgD lgE 血清含量(毫克)﹪ 800~1680 细胞免疫淋巴细胞转化率﹥ 60﹪ E 玫瑰花试验﹥60﹪ EAC 玫瑰花试验 30~40﹪(六)血液生化检查:1.全血; 葡萄糖(福林吴氏法) 4.4~6.7mmol/ L 非蛋白氮 14.3~25 mmol/ L 尿素氮 3.2~7.1 mmol/ L 肌酐 88.4~176u mol/ L 丙酮酸 35~100u mol/ L 血氨(纳氏试剂显色法) 10~60 微克﹪(酚-次氯酸盐法)46~139 微克﹪高铁血红蛋白 0.03~0.13 克﹪胆碱酯酶比色法男性38~57 单位;女性34~53 单位指示剂测定法正常 pH 值变动范围为 0.8~2.0,平均 1.50.4酸碱度(动脉血) pH 值 7.35~7.45 二氧化碳分压 34~35 毫米汞柱(平均 40 毫米汞柱)碱剩余(碱缺失) 03 mmol/ L110~420 50~190 0.1~0.4 0.01~0.09 缓冲碱 45~55 mmol/ L(平均 50 毫米量/ L)标准碳酸 22~26 mmol/ L(平均 24 毫米量/ L) 2.血浆; 二氧化碳结合为 50~62.7 容积﹪(22~30mmol/ L 平均 25 毫米量/ L) 3.血清钠 312.8~333.5毫克﹪(135~147 mmol/ L)钾 15.64~19.55 毫克﹪(3.5~5.1mmol/ L)钙 9~11 毫克﹪(2.25~2.58mmol/ L)磷(无机磷)成人 3.0~5.0 毫克﹪(0.97~1.61mmol/L)儿童 4~6 毫克﹪(1.29~1.94mmol/ L)蛋白结合碘3 / 114.0~8.0 毫克﹪铁男性 11~30 mmol/ L; 女性9~ 27mmol/ L 饱和铁男性 249~387 毫克﹪; 女性204~429 毫克﹪铜 90~124 毫克﹪氯化钠(以氯化钠计算) 570~620 毫克﹪(95~105mmol/ L)血清胆碱酯酶比色法30000~80000u/L 指示剂法 pH 值变动范围为 0.4~0.8 碱性磷酸酶(Bodanskv法) 40~110u/ L (King-Armstrong 法) 5~12 单位/ L酸性磷酸酶(Bodanskv 法) 0.9~1.9u/ L (King-Armstrong法) 1~4 单位/ L 乳酸脱氢酶 104~245u/ L 血脂总脂 4~7 克/ L 胆固醇 2.86~5.98 mmol/ L 胆固醇脂占总胆固醇的70~75﹪磷脂 1.4~2.7 mmol/L 甘油三酯0.56~1.7 mmol/L 脂蛋白电泳脂蛋白30~40﹪脂蛋白 60~70﹪游离脂肪酸 0.2~0.6 mmol/ L 总蛋白60~80 克/ L 白蛋白 40~55 克/ L 球蛋白 20~25 克/ L纸上电泳分析白蛋白 61.7 1.35﹪球蛋白 5.281.08﹪10.551.0﹪ 7.211.38﹪ 15.22.86﹪血清粘蛋白(改良Harris 法) 2~4 毫克﹪(Winzler 法) 40~90 毫克﹪丙种反应蛋白阴性抗溶血性链球菌O ﹤ 500 单位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 94~100﹪动脉血二氧化碳含量49.8~63.9 容积﹪(平均 52 容积﹪)动脉血氧分压 95~100 毫米汞柱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35~45 毫米汞柱血常规化验单参考值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

医院特殊科室护士岗位职责

医院特殊科室护士岗位职责

医院特殊科室护士岗位职责1.ICU 护士职责(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及监护,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给予处理。

(2)认真执行各项医嘱,负责病人的各项护理操作和处置,要求操作轻柔、熟练、准确。

(3)负责病人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保持病人床单位整洁,无护理并发症。

(4)严格执行陪护、探视制度,保持病室内安全、安静、无噪音,物品陈设定位、清洁、无杂物。

(5)掌握病人心理、饮食等情况,观察治疗反应。

(6)按护理程序要求,对病人进行入院评估介绍,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掌握应急预案操作程序,护理记录及时、客观、准确。

2.门诊部护士职责(1)仪表整洁,准时上岗,态度和蔼、主动询问。

认真履行首问负责制,做好治疗室、各诊室医疗护理物品的准备工作。

(2)熟悉常用药品的性质、剂量、作用、用法、不良反应等;了解常用检验正常值。

(3)按医嘱给病人进行处置,经常观察候诊病人的病情变化,发现问间题或有疑问及时与医师联系,对较重的病人应提前诊治或送急诊室处置。

(4)负责诊室的整洁、安静、安全,维护就诊秩序,做好健康教育。

(5)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院感染。

(6)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告知制度,预防不良事件,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3.急诊科护士职责(1)仪表端庄,着装整齐,工作认真负责、及时,态度和蔼,遵守劳动纪律。

(2)维护就诊秩序,分诊及时准确,对需送抢救室的病人立即送抢救室,必要时护送病人。

(3)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查对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和告知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掌握药物配伍禁忌、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用药注意事项。

(4)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对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处置流程正确,掌握急诊科应急预案操作程序。

(5)遇突发事件或群体病人到达时,除通知当班医师外,应及时报告医务处或总值班。

遇有甲、乙类传染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通知医务部(处)和疾病控制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常用检验正常值常用检验项目正常值临床血液检查检验项目符号正常参考值法定单位换算旧制单位血红蛋白HB男120~160g/L女110~150 g/L新生儿170~200 g/L1012~16g/dl11~15 g/dl17~20 g/dl红细胞RBC 男(4.0~5.5)×1012/L女(3.5~5.0)×1012/L新生儿(6~7)×1012/L100400万~550万/mm3350万~500万/mm3600万~700万/mm3白细胞WBC 成人(4~10)×109 /L儿童(5~12)×109 /L新生儿(15~20)×109/L10004000~10000/ mm35000~12000/ mm315000~20000/ mm3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杆状核分叶核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DCNEBML0.01~0.050.50~0.700.005~0.050~0.010.03~0.080.2~0.4新生儿~婴儿期0.4~0.81%~5%50%~70%0.5%~5%0%~1%3%~8%20%~40%40%~80%血细胞比容HCT 男0.42~0.49L/L;女0.37~0.43L/L 100 42%~49%;37%~43%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82~95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27~31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网织红细胞百分计数绝对计数RC成人0.005~0.015儿童0.005~0.015新生儿0.03~0.06(24~84) ×109/L1000 24000~84000/ mm3红细胞沉降血沉ESR 男0~15mm/h 女0~20mm/h 出血时间测定测定器法Duke法BT 6.88±2.08min1~3min血小板计数PLT(100~300)×109/L1000 10.0万~30.0万/ mm3凝血酶原时间(血浆)PT 11~14s(同时作正常对照)新生儿延长2~3s凝血酶时间TT 与正常对照相差在3s以内者为正常,>25s为正常12~15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男31.5~41.5s女32~43s凝血时间测定硅管法试管法塑料管法CT15~30min4~12min10~19min临床尿液检查检验项目略语或符号正常参考值法定单位换算式数旧制单位尿量 1.0~1.5L/24h 尿酸碱度U-pH 5.4~8.4尿比重SG 任意尿1.003~1.030 晨尿>1.020新生儿1.002~1.004尿渗透量(压)600~1000mmol/L 1 600~1000mOsm/(kg.H2O)尿蛋白定量U-PRO 0~120mg/24h尿量尿糖定量U-GLU0.56~5.0mmol/24h尿量尿酮体测定U-KET (试纸法)阴性尿胆原测定URO (试纸法)弱阳性≤16umol/L尿胆红素测定U-BIL (试纸法)阴性尿潜血试验ERY (试纸法)阴性尿亚硝酸盐测定NIT (试纸法)阴性生化检查检验项目略语或符号正常参考值法定单位换算式数旧制单位血清总蛋白TP 60~80g/L 10 6~8g/dl血清白蛋白ALB 35~55 g/L 10 3.5~5.5 g/L 糖化血红蛋白GHb 0.0341~0.0679 0.01 3.41%~6.79% 血清葡萄糖GLU 3.58~6.05mmol/L 0.056 70~110mg/dl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口服葡萄糖后血糖1h:6.7~9.4 mmol/L 2h≤11.1mmol/L3h≤3.9~6.1mmol/L尿糖试验为阴性离子钾K+血K+:3.5~5.5 mmol/L尿K+:1.03±0.7 mmol/L(kg.24h尿)1 3.5~5.5mEq/L离子钠Na+血Na+:135~145 mmol/L尿Na+:<5mmol/L(kg.24h尿)离子氯Cl-血Cl-:98~108 mmol/L尿Cl-:<4 mmol/L(kg.24h尿)血总钙Ca成人:2.2~2.7mmol/L儿童:2.5~3.0mmol/L新生儿3日内3mmol/L0.25 8.5~11mg/dl10~12mg/dl离子钙Ca2+ 1.12~1.27mmol/L 0.25 4.48~5.08mg/dl 血清磷IP 1.45~1.78mmol/L 0.323 4.5~5.5mg/dL 血清尿素氮BUN 2.2~7.2mmol/L 0.375 5.9~19.2mg/dL 肌酐Cr 27~132μmol/L 88.4 0.3~1.2mg/dL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1.3~1.7mls/1.73m20.0167 80~100ml/(min.1.73m2)血清尿酸URIC 119~416μmol/L 59.5 2~7 mg/dL血清总胆红素TBIL2~19μmol/L新生儿至一周内足月产<274μmol/L早产儿<205μmol/L17.1 0.1~1.0mg/dl<16mg/dl<12 mg/dl血清结合胆红素DBIL 0~6.8 mmol/L 17.1 0~0.4 mg/dl 血清总胆固醇CHOL 3.64~5.98 mmol/L 0.0259 140~230 mg/dl 血清甘油三酯TG 0.38~1.76 mmol/L 0.0113 33.6~115.7 mg/dl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7~1.59 mmol/L 0.0259 27.0~61.4 mg/d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LDL-C 1.8~3.4 mmol/L 0.0259 69.5~131.3 mg/dl 血清载脂蛋A1ApoA1<1.0g/L为偏低血清载脂蛋白B ApoB >1.0g/L为偏高血清丙氨酸氨基ALT/ 5~40U/L <40U/L酸移酶GPT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5~40U/L <40U/L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γGT8~50U/L血清碱性磷酸酶ALP/AKP成人20~110U/L儿童20~220U/L婴儿50~240U/L血清肌酸激酶CK-CPK<100U/L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LD 0~250U/L 血清淀粉酶AMY 0~220U/L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K1:0CK2:0~6U/LCK3:10~94U/L占肌酸激酶活度CKMB<0.05CKMM>0.94~0.96CKBB无或低量血气检查检验项目略语或符号正常参考值法定单位换算式数旧制单位二氧化碳总量TCO2成人22~32mmol/L儿童20~28 mmol/L 1成人22~32mEq/L儿童20~28 mEq/L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成人4.6~6.0kPa婴儿3.6~5.5 kPa0.133 成人35~45mmHg婴儿27~41 mmHg动脉血氧分压PaO29.98~13.3 kPa 0.133 75~100 mmHg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0.92~0.99 100 92%~99% 动脉血氧总量O2 CT 0.15~0.23VoL 100 15~23VoL% 血浆实际碳酸氢盐SB/ST 22~28mmol/L 1 22~28mEq/L 剩余碱BE ±3mmol/L 1 ±3 mEq/L 缓冲碱BB 45~55 mmol/L 1 44~55 mEq/L 血液酸碱度PH 7.35~7.45 1 7.35~7.45 阴离子间隙AG 8~16 mmol/L 1 8~16 mEq/L肝炎免疫测定检验项目略语或符号正常参考值法定单位换算式数旧制单位甲型肝炎抗体HA V(IgMIgG)阴性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Ag 阴性乙型肝炎六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IgMHBcAb阴性阴性>10mU/L具有保护性阴性阴性阴性阴性乙型肝炎免疫复合物丙型肝炎抗体阴性HBVcICHCV阴性丁型肝炎抗体HDV(IgMIgG) 阴性戊型肝炎抗体HEV(IgMIgG) 阴性血清学检查检验项目简称检测方法正常参考值伤寒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血清凝集法H≤1:160 A≤1:180 B≤1:180 O≤1:180 C≤1:180变形杆菌凝集试验外斐反应血清凝集法OX19≤1:180 冷凝集试验CAT 血清凝集法<1:32 嗜异性凝集试验HAT 血清凝集法≤1:28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抗“O”乳胶法<1:200 类风湿因子试验RF 乳胶法阴性梅毒抗体特异性试验TPHA 血清凝集法阴性C-反应蛋白CRP 琼脂单扩散<12.5μg/ml 红斑狼疮细胞检查LE细胞瑞氏染色法阴性:未找到LE细胞抗核抗体测定ANA 免疫荧光法≤1:5(阴性)血清总补体测定CH50单扩法75~160kU/L血清补体C3测定C3 单扩法0.55~1.5g/L血清补体C4测定C4 单扩法0.2~0.7g/L免疫球蛋白G测定IgG 单扩法新生儿:7.0~14.8g/L:1~6个月:3.0~10.0g/L;6月~2岁:5.0~12.0g/L;6岁~12岁:7.0~16.5g/L;成人:8.04~14.47g/L 免疫球蛋白A测定IgA 单扩法成人:1.13~2.27g/L 免疫球蛋白M测定IgM 单扩法0.67~2.08g/L 免疫球蛋白GM测定IgD 单扩法0.04~14.47g/L免疫球蛋白D测定IgD 单扩法0~0.08g/L 免疫球蛋白E测定IgE 单扩法0.1~0.9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