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集合》教案新部编本3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 第1课时 数学广角——集合》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第1课时数学广角——集合》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集合的概念,学会用集合的符号表示集合。
2.能够进行简单的集合分类和交集并集操作。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集合的概念进行问题求解。
二、教学重难点1.集合的概念和符号表示。
2.集合的分类和交集并集运算。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集合的定义、符号表示、相关示例等。
2.教具:数学教具、图片或实物用于教学辅助。
3.板书:整理清晰的板书内容,包括定义、示例、计算方法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学生通过回顾前几课学习的内容,引入集合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集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授课1.理解集合:讲解集合的概念,引导学生用集合的符号表示集合。
2.集合的分类: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如何对集合进行分类。
3.集合的交集并集:讲解集合的交集和并集操作,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这些概念进行计算。
3. 操练1.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集合的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
2.综合练习:布置综合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集合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集合的概念、符号表示以及集合的分类和交集并集运算。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集合有了基本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六、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预习下节课内容,做好相关准备。
七、板书设计•集合的定义•集合的符号表示•集合的分类•集合的交集与并集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符号表示以及分类和运算方法。
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以上就是今天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们都能够掌握好集合的相关知识,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
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9《数学广角——集合》教案8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9《数学广角——集合》教案8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了解集合的概念,会用集合的概念表示具体事物。
了解空集、全集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9《数学广角——集合》的相关知识点。
2.集合的概念及相关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全面理解集合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在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集合概念的图片和案例。
2.小组合作的学习材料。
3.课堂活动设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集合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对此图片的理解,让学生自己谈谈集合的理解。
2. 概念学习1.讲解集合的基本概念,如何用集合表示具体事物。
2.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生活中常见的集合,如对容器、颜色等的集合的概念。
3. 练习1.设计一些集合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思考、解答。
2.分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
4. 总结让学生谈谈这节课他们学到了什么,对集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生活中更多的集合概念,写下来。
七、教学反思这节课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在这种氛围下更能自主去思考、总结。
但同时也发现一些学生在集合概念的理解上还有欠缺的地方,因此下节课需要补充集合概念的相关案例,以便更好地巩固学生的理解。
2024最新版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进度表
2
18
12.30—01.05
复习
1
元旦
放假
19
01.06—01.12
复习
2
20
01.13—01.17
期末检测
10.吃饭有讲究
2
第12周
11.18—11.24
11.对人有礼貌
2
第13周
11.25—12.01
12.玩也有学问
2
第14周
12.02—12.08
第四课
我们讲
文明
13.我们小点儿声
2
第15周
12.09—12.15
14.人人爱护公物
2
第16周
12.16—12.22
15.我们不乱扔
2
第17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23—12.29
2
国庆放假
第6周
10.08—10.13
第二课
过好校园生活
5.老师,您好!
2
第7周
10.14—10.20
6.拉拉手,交朋友
2
第8周
10.21—10.27
7.上课了,好好学
2
第9周
10.28—11.0
8.课余生活真丰富
2
第10周
11.04—11.10
第三课
养成良好习惯
9.作息有规律
2
第11周
11.11—11.17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进度表
周 次
起止时间
教 学 内 容
教时
备注
第1周
09.01—09.08
第一课
我们是小学生啦
1.开开心心上学去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部编本[正式用)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教案七年级上册2012—2013学年度教师:蔡弘哈密市第五中学第一章《有理数》单元备课一、单元(成章)教材分析:1、本章的主要内容: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
理解。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数与负数的概念:(2)、有理数的分类:(3)、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概念(4)、数轴:(5)、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掌握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的哪些方法(6)、有理数的乘方:掌握(1)a n(其中n是正整数)表示什么意思?其中a、n的名称分别是什么?(2)当a、n满足什么条件时,a n的值大于0?(7)、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运算法则及运算律(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④两个互为相反数相加和为零。
(用符号表述:)(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有理数的乘法法则: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③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数,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个时,积为正;④几个有理数相乘,若其中有一个为零,积就为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九单元《 第1课时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九单元
《第1课时数学广角——集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集合的概念,能正确运用集合的基本概念进行简单的分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变换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乐于合作,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及集合的分类。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并能运用集合概念进行简单的分类。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集合示意图。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完成课前预习,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呈现实际生活中的集合概念,引导学生认识集合的概念并促使学生思考。
2. 学习(25分钟)
(1)集合的定义
教师向学生介绍集合概念,并通过示意图加深学生对集合的理解。
(2)集合的分类
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集合进行分类,让学生理解集合分类的基本逻辑。
3. 操练(15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分类练习来巩固对集合概念的理解。
4.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集合的重要性和应用。
五、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对集合概念的理解,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在概念的建立,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集合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以上就是本次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集合的理解和运用。
《2. 圆的参数方程》导学案(新部编)3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2. 圆的参数方程》导学案3课标解读1.了解曲线的参数方程的概念与特点.2.理解圆的参数方程的形式和特点. 3.运用圆的参数方程解决最大值、最小值问题.知识梳理1.参数方程的概念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 、y 都是某个变数t 的函数:⎩⎪⎨⎪⎧x =f t y =gt①,并且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①所确定的点M (x ,y )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组①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x ,y 之间关系的变数t 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的点的坐标间的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图2-1-12.圆的参数方程(1)如图2-1-1所示,设圆O 的半径为r ,点M 从初始位置M 0开始出发,按逆时针方向在圆上运动,设M (x ,y ),点M 转过的角度是θ,则⎩⎪⎨⎪⎧x =r ·cos θy =r ·sin θ(θ为参数),这就是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2)圆心为C (a ,b ),半径为r 的圆的普通方程与参数方程思考探究曲线的参数方程中,参数是否一定具有某种实际意义?在圆的参数方程中,参数θ有什么实际意义?【提示】 联系x 、y 的参数t (θ,φ,…)可以是一个有物理意义或几何意义的变数,也可以是无实际意义的任意实数.圆的参数方程中,其中参数θ的几何意义是OM 0绕点O 逆时针旋转到OM 的位置时,OM 0转过的角度.课堂互动探究例题1 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是⎩⎪⎨⎪⎧x =1+2ty =at 2(t 为参数,a ∈R ),点M (-3,4)在曲线C 上.(1)求常数a 的值;(2)判断点P (1,0)、Q (3,-1)是否在曲线C 上?【思路探究】 (1)将点M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代入参数方程中的x ,y ,消去参数t ,求a 即可;(2)要判断点是否在曲线上,只要将点的坐标代入曲线的普通方程检验即可,若点的坐标是方程的解,则点在曲线上,否则,点不在曲线上.【自主解答】 (1)将M (-3,4)的坐标代入曲线C 的参数方程⎩⎪⎨⎪⎧x =1+2t ,y =at 2,得⎩⎪⎨⎪⎧-3=1+2t ,4=at 2,消去参数t ,得a =1.(2)由上述可得,曲线C 的参数方程是⎩⎪⎨⎪⎧x =1+2t ,y =t 2,把点P 的坐标(1,0)代入方程组,解得t =0,因此P 在曲线C 上,把点Q 的坐标(3,-1)代入方程组,得到⎩⎪⎨⎪⎧3=1+2t ,-1=t 2,这个方程组无解,因此点Q 不在曲线C 上.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满足某种约束条件的动点的轨迹形成曲线,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点在曲线上、点不在曲线上.(1)对于曲线C 的普通方程f (x ,y )=0,若点M (x 1,y 1)在曲线上,则点M (x 1,y 1)的坐标是方程f (x ,y )=0的解,即有f (x 1,y 1)=0,若点N (x 2,y 2)不在曲线上,则点N (x 2,y 2)的坐标不是方程f (x ,y )=0的解,即有f (x 2,y 2)≠0.(2)对于曲线C 的参数方程⎩⎪⎨⎪⎧x =ft y =g t(t 为参数),若点M (x 1,y 1)在曲线上,则⎩⎪⎨⎪⎧ x 1=ft y 1=g t对应的参数t 有解,否则参数t 不存在.(2013·周口质检)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θy =3sin θ(θ为参数,0≤θ<2π).判断点A (2,0),B (-3,32)是否在曲线C 上?若在曲线上,求出点对应的参数的值. 【解】 把点A (2,0)的坐标代入⎩⎪⎨⎪⎧x =2cos θy =3sin θ得cos θ=1且sin θ=0,由于0≤θ<2π,解之得θ=0,因此点A (2,0)在曲线C 上,对应参数θ=0,同理,把B (-3,32)代入参数方程,得⎩⎪⎨⎪⎧-3=2cos θ,32=3sin θ.∴⎩⎪⎨⎪⎧cos θ=-32,sin θ=12.又0≤θ<2π,∴θ=56π,所以点B (-3,32)在曲线C 上,对应θ=56π.圆的参数方程及应用例题2 设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x =2+3cos θ,y =-1+3sin θ,(θ为参数),直线l 的方程为x -3y +2=0,则曲线C 上到直线l 距离为71010的点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思路探究】 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根据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与半径大小作出判定.【自主解答】 由⎩⎪⎨⎪⎧x =2+3cos θ,y =-1+3sin θ.得(x -2)2+(y +1)2=9.曲线C 表示以(2,-1)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圆, 则圆心C (2,-1)到直线l 的距离d =710=71010<3, 所以直线与圆相交.所以过圆心(2,-1)与l 平行的直线与圆的2个交点满足题意, 又3-d <71010,故满足题意的点有2个.【答案】 B1.本题利用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消去参数;数形结合,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参数方程表示怎样的曲线,一般是通过消参,得到普通方程来判断.特别要注意变量的取值范围.已知直线y =x 与曲线⎩⎪⎨⎪⎧x =1+2cos α,y =2+2sin α,(α为参数)相交于两点A 和B ,求弦长|AB |.【解】 由⎩⎪⎨⎪⎧x =1+2cos α,y =2+2sin α,得⎩⎪⎨⎪⎧x -1=2cos α,y -2=2sin α.∴(x -1)2+(y -2)2=4,其圆心为(1,2),半径r =2, 则圆心(1,2)到直线y =x 的距离d =|1-2|12+-12=22. ∴|AB |=2r 2-d 2=222-222=14.例题3 如图2-1-2,已知点P 是圆x 2+y 2=16上的一个动点,定点A (12,0),当点P 在圆上运动时,求线段PA 的中点M 的轨迹.图2-1-2【思路探究】 引入参数→化为参数方程→ 设动点M (x ,y )――→代入法求动点的参数方程→确定轨迹 【自主解答】 设动点M (x ,y ),∵圆x 2+y 2=16的参数方程为⎩⎪⎨⎪⎧x =4cos θ,y =4sin θ,(θ为参数),∴设点P (4cos θ,4sin θ), 由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得x =4cos θ+122,且y =4sin θ2, ∴点M 的轨迹方程为⎩⎪⎨⎪⎧x =2cos θ+6,y =2sin θ.因此点M 的轨迹是以点(6,0)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1.引入参数,把圆的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x =4cos θ,y =4sin θ,,其实质就是三角换元,利用了三角恒等式sin 2 θ+cos 2θ=1.2.圆的参数方程⎩⎪⎨⎪⎧x =x 0+r cos θy =y 0+r sin θ(θ为参数)表示圆心为(x 0,y 0),半径为r 的圆.已知点M (x ,y )是圆x 2+y 2+2x =0上的动点,若4x +3y -a ≤0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由x 2+y 2+2x =0,得(x +1)2+y 2=1,又点M 在圆上, ∴x =-1+cos θ,且y =sin θ, 因此4x +3y =4(-1+cos θ)+3sin θ=-4+5sin(θ+φ)≤-4+5=1.(φ由tan φ=43确定)∴4x +3y 的最大值为1.若4x +3y -a ≤0恒成立,则a ≥(4x +3y )max , 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求曲线的参数方程例题4 已知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ABC 的顶点A 在y 轴的非负半轴上移动,顶点B 在x 轴的非负半轴上移动,求顶点C 在第一象限内的轨迹的参数方程.【思路探究】 先画出图形,选取角为参数,建立动点的坐标的三角函数即可. 【自主解答】 如图,设C 点坐标为(x ,y ),∠ABO =θ,过点C 作x 轴的垂线段CM ,垂足为M .则∠CBM =23π-θ,∴⎩⎪⎨⎪⎧x =a cos θ+a cos 23π-θ,y =a sin 23π-θ,即⎩⎪⎨⎪⎧x =a sin θ+π6,y =a sinθ+π3.(θ为参数,0≤θ≤π2)为所求.求曲线的参数方程的方法步骤(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设曲线上任一点M 的坐标; (2)写出适合条件的点M 的集合; (3)用坐标表示集合,列出方程; (4)化简方程为最简形式;(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此步骤可以省略,但一定要注意所求的方程中所表示的点是否都表示曲线上的点,要注意那些特殊的点).若本例中的等边三角形变化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 为斜边,腰为a ,其余条件不变,如何求顶点C 在第一象限内的轨迹的参数方程?【解】 法一 如图,设C 点坐标为(x ,y ),∠ABO =θ,过点C 作x 轴的垂线段CM ,垂足为M .则∠CBM =π2-θ,∴⎩⎪⎨⎪⎧x =a cos θ+a cos π2-θy =a sin π2-θ,即⎩⎪⎨⎪⎧x =a cos θ+a sin θ,y =a cos θ,(θ为参数,0≤θ≤π2)为所求.法二 如图,设C 点坐标为(x ,y ),|OB |=t,0≤t ≤a . 过点C 作x 轴的垂线段CM ,垂足为M ,则Rt △ABO ≌Rt △BCM . ∴|OA |=a 2-t 2,|BM |=a 2-t 2,|MC |=t ,∴⎩⎨⎧x =t +a 2-t 2,y =t ,(t 为参数,0≤t ≤a )为所求.当堂练习1.下列方程:(1)⎩⎪⎨⎪⎧x =m ,y =m .(m 为参数)(2)⎩⎪⎨⎪⎧x =m ,y =n .(m ,n 为参数)(3)⎩⎪⎨⎪⎧x =1,y =2.(4)x+y =0中,参数方程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解析】 由参数方程的概念知⎩⎪⎨⎪⎧x =m y =m 是参数方程,故选A.【答案】 A2.曲线⎩⎪⎨⎪⎧x =1+t2y =t -1与x 轴交点的直角坐标是( )A .(0,1)B .(1,2)C .(2,0)D .(±2,0)【解析】 设与x 轴交点的直角坐标为(x ,y ),令y =0得t =1,代入x =1+t 2,得x =2,∴曲线与x 轴的交点的直角坐标为(2,0). 【答案】 C 3.参数方程⎩⎪⎨⎪⎧x =t +1t y =2(t 为参数)表示的曲线是( )A .两条直线B .一条射线C .两条射线D .双曲线【解析】 当t >0时⎩⎪⎨⎪⎧x ≥2,y =2,是一条射线;当t <0时,⎩⎪⎨⎪⎧x ≤-2,y =2,也是一条射线,故选C.【答案】 C4.已知⎩⎪⎨⎪⎧x =t +1y =t 2(t 为参数),若y =1,则x =________.【解析】 当y =1时,t 2=1,∴t =±1, 当t =1时,x =2;当t =-1时,x =0. ∴x 的值为2或0.【答案】 2或0课后练习(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参数方程⎩⎪⎨⎪⎧x =t +1y =t 2+2t(t 为参数)的曲线必过点( )A .(1,2)B .(-2,1)C .(2,3)D .(0,1)【解析】 代入检验知曲线经过点(2,3). 【答案】 C2.已知O 为原点,参数方程⎩⎪⎨⎪⎧x =cos θy =sin θ(θ为参数)上的任意一点为A ,则OA =( )A .1B .2C .3D .4【解析】 OA =x 2+y 2=cos 2θ+sin 2θ=1,故选A. 【答案】 A3.圆⎩⎪⎨⎪⎧x =2cos θ,y =2sin θ+2的圆心坐标是( )A .(0,2)B .(2,0)C .(0,-2)D .(-2,0)【解析】 ∵x =2cos θ,y -2=2sin θ,∴x 2+(y -2)2=4, ∴圆心坐标是(0,2),故选A.【答案】 A4.圆心在点(-1,2),半径为5的圆的参数方程为( )A.⎩⎪⎨⎪⎧x =5-cos θy =5+2sin θ(0≤θ<2π)B.⎩⎪⎨⎪⎧ x =2+5cos θy =-1+5sin θ(0≤θ<2π)C.⎩⎪⎨⎪⎧ x =-1+5cos θy =2+5sin θ(0≤θ<π)D.⎩⎪⎨⎪⎧x =-1+5cos θy =2+5sin θ(0≤θ<2π)【解析】 圆心在点C (a ,b ),半径为r的圆的参数方程为⎩⎪⎨⎪⎧x =a +r cos θy =b +r sin θ(θ∈[0,2π)).故圆心在点(-1,2),半径为5的圆的参数方程为⎩⎪⎨⎪⎧x =-1+5cos θy =2+5sin θ(0≤θ<2π).【答案】 D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5.若点(-3,-33)在参数方程⎩⎪⎨⎪⎧x =6cos θy =6sin θ(θ为参数)的曲线上,则θ=________.【解析】 将点(-3,-33)的坐标代入参数方程⎩⎪⎨⎪⎧x =6cos θy =6sin θ(θ为参数)得⎩⎪⎨⎪⎧cos θ=-12,sin θ=-32,解得θ=4π3+2k π,k ∈Z .【答案】4π3+2k π,k ∈Z 6.(2013·陕西高考)如图,以过原点的直线的倾斜角θ为参数,则圆x 2+y 2-x =0的参数方程为________.图2-1-3【解析】 将x 2+y 2-x =0配方,得(x -12)2+y 2=14,∴圆的直径为1.设P (x ,y ),则x =|OP |cos θ=1×cos θ×cos θ=cos 2θ,y =|OP |sin θ=1×cos θ×sin θ=sin θcos θ,∴圆x 2+y 2-x =0的参数方程为⎩⎪⎨⎪⎧x =cos 2θ,y =sin θcos θ(θ为参数).【答案】 ⎩⎪⎨⎪⎧x =cos 2θ,y =sin θcos θ(θ为参数)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7.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是⎩⎪⎨⎪⎧x =1+2sin θy =2-cos θ(θ为参数,0≤θ<2π),试判断点A (1,3),B (0,52)是否在曲线C 上.【解】 将A (1,3)的坐标代入⎩⎪⎨⎪⎧x =1+2sin θ,y =2-cos θ,得⎩⎪⎨⎪⎧1=1+2sin θ3=2-cos θ,即⎩⎪⎨⎪⎧sin θ=0,cos θ=-1,由0≤θ<2π得θ=π.将B (0,52)的坐标代入⎩⎪⎨⎪⎧x =1+2sin θ,y =2-cos θ,得⎩⎪⎨⎪⎧0=1+2sin θ52=2-cos θ,即⎩⎪⎨⎪⎧sin θ=-12,cos θ=-12,这样的角θ不存在.所以点A 在曲线C 上,点B 不在曲线C 上.8.已知圆的极坐标方程为ρ2-42ρcos(θ-π4)+6=0.(1)将极坐标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选择恰当的参数写出它的参数方程; (2)若点P (x ,y )在该圆上,求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 (1)由ρ2-42ρcos(θ-π4)+6=0得ρ2-4ρcos θ-4ρsin θ+6=0,即x 2+y 2-4x -4y +6=0为所求, 由圆的标准方程(x -2)2+(y -2)2=2, 令x -2=2cos α,y -2=2sin α,得圆的参数方程为⎩⎨⎧x =2+2cos αy =2+2sin α(α为参数).(2)由(1)知,x +y =4+2(cos α+sin α)=4+2sin(α+π4),又-1≤sin(α+π4)≤1.故x +y 的最大值为6,最小值为2.9.已知圆系方程为x 2+y 2-2ax cos φ-2ay sin φ=0(a >0,且为已知常数,φ为参数) (1)求圆心的轨迹方程;(2)证明圆心轨迹与动圆相交所得的公共弦长为定值. 【解】 (1)由已知圆的标准方程为: (x -a cos φ)2+(y -a sin φ)2=a 2(a >0). 设圆心坐标为(x ,y ),则⎩⎪⎨⎪⎧x =a cos φy =a sin φ(φ为参数),消参数得圆心的轨迹方程为x 2+y 2=a 2.(2)由方程⎩⎪⎨⎪⎧x 2+y 2-2ax cos φ-2ay sin φ=0x 2+y 2=a2得公共弦的方程:2ax cos φ+2ay sin φ=a 2,即x cos φ+y sin φ-a2=0,圆x 2+y 2=a 2的圆心到公共弦的距离d =a2为定值.∴弦长l =2a 2-a22=3a (定值).。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学习《谁会飞》,感受儿歌的魅力。
语言运用:正确认读并积累动物名称、数量短语和含有数字的成语。
思维能力:正确辨读平、翘舌声母组成的音节。
审美创造:热爱阅读,品味阅读的乐趣。
课前解析语文园地三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
第一个板块“识字加油站”,呈现的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表,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安排了五到六节课,让学生了解课程表中“语文、数学、音乐、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美术、写字、劳动、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名称,认识“午、星”等8个生字,会写“午、下”2个字。
第二个板块“用拼音”安排了三项内容:“还能摆什么?快来试试看。
”让学生用手势、绳子、小棍等多种方法摆字母,帮助记忆拼音的形。
“读一读,比一比。
”旨在强化声母z-zh、c-ch、s-sh的辨读,读准由这些声母组成的6个音节词。
“读一读,做动作。
”要求学生拼读6个音节词,并根据拼读出的词语做动作,让学生体会拼读音节的乐趣。
第三个板块“字词句运用”安排了一项内容:“读一读,在图里找一找。
”旨在借助图画认读动物名称和数量短语,初步学习量词的使用。
第四个板块“日积月累”,编排的是6个含有数字的四字成语,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特点,便于认读积累。
第五个板块“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首根据中国民间歌谣改写的儿歌《谁会飞》,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学生感受到了儿歌的趣味,了解了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1.了解课程表中的课程名称,认识“午、星”等8个生字,会写“午、下”2个字。
(重点)2.能通过多种方式摆字母,记忆拼音的形。
(重点)3.正确辨读平、翘舌声母组成的音节。
(重点)4.能正确拼读6个音节词。
(难点)5.能借助拼音和图画认读词语,初步学习量词。
(难点)6.背诵6个含有数字的四字成语。
(重点)7.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了解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活动方式。
课前准备课件、毛线、小棒、剪刀、彩纸课时安排2课时1.了解课程表中的课程名称,认识“午、星”等8个生字,会写“午、下”2个字。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诱、舔”等11个字。
2.根据文中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并练习情感朗读。
3.明白命令的发布者,本身要有很强的纪律性,能挡住诱惑,以身作则,才能使命令更好地施行。
重点难点重点:根据文中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它当时的心理,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并进行情感朗读。
难点:发挥想象,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在二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匈牙利的民间故事《狐狸分奶酪》,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一块奶酪》(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圈出来,遇到难读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根据上下文来猜猜意思。
2.检查预习,指导学生把字音读准。
后鼻音:强;鼻音声母n:恼;多音字:shào稍息(口令);shāo稍微(略微的意思)。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诱、强、稍、豫、跺、执,熟字换偏旁:舔——添恼——脑。
4.出示词语巩固识字:嘀咕、诱人、淌口水、舔一下、毅力、坚强、纪律、拽着、犯罪、禁令、恼火、稍息、嗅嗅、犹豫、跺脚、合拢、聚集、执行理解词语嘀咕:小声说,私下里说。
犹豫:拿不定主意。
诱人:吸引人。
嗅嗅:闻。
执行:实施;实行。
三、品读课文,体会心理1.默读课文,说一说,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关于蚂蚁队长动作和语言描写的句子,划上横线,体会蚂蚁队长当时的心理,并在旁边作批注,写出你对蚂蚁队长的看法、观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讨论交流。
(老师点拨、引导、总结)蚂蚁队长的语言描写:a.发布命令(语气坚定、干脆)“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
谁偷了嘴,罚扫地三天。
”“照样罚扫地三天。
”(“照样”就是照着蚂蚁队长自己发布的命令来做,显示出蚂蚁队长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9《数学广角——集合》教案9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9《数学广角——集合》教案9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集合的概念,了解集合的组成和特点。
2.能够掌握集合中元素的增减运算。
二、教学重点1.集合的概念。
2.集合中元素的增减运算。
三、教学难点1.理解集合的概念的抽象性。
2.掌握集合元素的增减运算规则。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教学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引言•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今天我们要学习有关集合的知识。
2. 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元素组成的整体。
元素是集合中的个体,而集合是元素的总体。
3. 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表示,里面列举出集合中的元素,如集合A={1,2,3,4}。
4. 集合的运算4.1. 集合的元素增减运算•集合的元素增减运算包括添加元素和删除元素两种操作。
添加元素时,将新元素加入到集合中;删除元素时,将指定元素从集合中去掉。
4.2. 集合的并运算•集合的并运算指的是将两个集合合并成一个新的集合,新集合中包含原有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4.3. 集合的交运算•集合的交运算指的是找出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组成一个新的集合。
5. 练习1.已知集合A={1,2,3,4},集合B={3,4,5,6},求A和B的并集。
2.已知集合C={2,4,6,8},集合D={3,6,9},求C和D的交集。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集合的概念及运算规则,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练习,掌握集合的相关知识。
七、作业1.完成练习题目。
2.思考集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内容,希朓同学们认真学习、积极思考。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集合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集合复习》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集合,理解集合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能够利用集合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集合的运算,学会求集合的交、并、差等操作。
二、教学重点
1.能够准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2.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3.能够灵活运用集合的概念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
1.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差集。
3.集合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集合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和重要性。
第二步:讲解
1.介绍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讲解集合的运算规则,包括交集、并集、差集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第三步:练习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集合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应用集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集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拓展他们对集合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步: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集合的重点和要点,解答学生对集合相关问题的疑惑。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集合的概念和运算展开,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集合的含义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集合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课后作业
1.完成相关练习题。
2.思考集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写下自己的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对集合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习更高级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部编版】教材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平面中耐久
其成为基督教教堂壁画的首选。
点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元素,点的形式多样,色彩各异。
每一块马赛克都是一个漂亮的色点,成千上万个马赛克组成了色点
的海洋,成千上
万的色点构成气势宏大的镶嵌壁画,让人赞叹 !
我们能不能做出这种效果的装饰画,用来美化我们的居室,美化我 们的校园呢 ?
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想法,我们身边有没有可用的材料 ?
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 像。
激发学生想
三、 本课练习。
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
四、 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五、 作品展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
六、 拓展。
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
使它成为立体的形
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
4评岀最佳作品四下节课准备第二三课时第二课时欣赏制作第三课时继续完成作品并展示评价一欣赏图片欣赏一组马赛克镶嵌壁画西方美术史学家认识最早的镶嵌画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西亚的美索布达亚平原上苏美尔人是这种艺术的始祖
新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
1 、形体切挖
教学目标:
1. 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彩纸剪贴、植物种子粘贴、蛋壳粘贴、彩色石子粘贴 ..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搜集身边常见的可用来制作色点装饰 画物品。
点的形式表现点的集合效果方法很多,可以在生活中去发现、去创 方法。
造新的点画
三、 步骤方法
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蛋壳画。先了解制作的步骤、技巧。
1 、 蛋壳要先洗净晾干, 特别是蛋壳内的薄膜要撕去。在白纸上画 案。然
三年级语文书部编版上册教案5篇
三年级语文书部编版上册教案5篇三年级语文书部编版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宣、诱”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蚁王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品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准确感受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了解蚂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
懂得具有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质的重要意义,学习蚂蚁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谜语导题,激发兴趣。
质疑课题:1、问题交流:你知道这是什么昆虫吗?(1)学生自由交流。
(2)教师评议并小结: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动物,最常见的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草蜢、蟑螂等。
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
昆虫的分布面之广,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几乎遍及整个地球。
分有不同的种类。
多数昆虫可以做标本和珍贵的药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资源。
(课件出示昆虫图片)2、提出谜语:“集体劳动好榜样,通力合作终日忙,山林花间勤往返,储备粮食防饥荒。
”(打—昆虫)引导学生边读边根据谜面的提示,试着猜出谜底。
3、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谜底是蚂蚁。
(课件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4、同学们,你平时见过蚂蚁吗?谁能把你见到的蚂蚁的样子或蚂蚁的一次活动说一说?(对学生发言进行评价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对谜语的理解,简单说说蚂蚁都具有勤劳、团结的精神。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教案
8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针对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谈感受。
3.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五次擦燃火柴小女孩所产生的幻想,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学生畅所欲言)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
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
(板书课题)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
创设情境,唤起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下面我们就静下心来,仔细地品读课文,试着走进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世界。
认真听老师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然后说一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齐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思考:小女孩目前的处境是怎样的?结合具体的语句汇报(非常寒冷,非常饥饿——光着头赤着脚;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
人情冷漠,痛苦孤独——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分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找学生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请同学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评价,并提建议。
再自由读这部分,感受小女孩的可怜。
指名配乐朗读。
(播放《天鹅》)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现在最需要什么?(温暖、食物、疼爱等)可是,她又冷又饿,有家又不敢回,除了旧围裙里的火柴,一无所有。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章数学广角——集合简约ppt教案课件
课堂练习
2. 三(一)班第二小组中喜欢钢笔书法的同学有:王明、马晓、 宁林、王小东、罗红、徐洋、陈洋、刘婷婷,喜欢毛笔书法的同学有: 高丹、杨柳、宁静、马晓、徐洋、王明。
(1)既喜欢钢笔书法又喜欢毛笔书法的有( 3 )人? (2)喜欢钢笔书法或喜欢毛笔书法的一共有多少人?
8+6-3=11(人)
课堂练习
2.解决格,说一说喜欢画画的有多少人,喜欢 唱歌的有多少人。共有多少人?
画画 丁红 刘江 卢红 肖小 赵洋 李芳 汪洋 杨明明 唱歌 余敏 周伟 刘江 丁红 张军 杨婷 马超
解析: 喜欢画画的有8人,喜欢唱歌的有7人,一共有13人。
新知探究
思考一: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数学广角——集合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汇报人:卡卡办公 汇报日期:20**年
目录 CONTENTS
01 复习巩固 02 新课导入 03 课堂检测 04 延伸拓展
ONE 复习巩固
新课引入
1.筋急转弯
(1)两位爸爸和两个儿子一同去看电影,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 票便顺利地进入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解析: 应该是这样三个人去看电影:爷爷、爸爸和儿子。爷爷是
的统计表。
朗读比赛优 秀奖
何平
作文大赛优 秀奖
刘明
刘明 李红
陈冬 何平
张柳 赵同
周亮 王小乐 朱小东
米雪
周亮
周蕊
你能计算出获得朗读比赛优秀奖或作文比赛优秀奖有多少人吗?
新知探究
解答:7+7-3=11(人) 答:获得朗读比赛优秀奖或作文比赛优秀奖的共有11人。
解析: 获得朗读比赛优秀奖的学生有7人,获得作文大赛优秀奖的学生有7人。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1 (2)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1课时要求:1.用部首查字法.确定带点字的意思.2.熟悉课文内容.复习生字表.准确读写生字.3.辨析意思相近的词.选词填空.4.根据要求积累词语.5.多音字组词.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1.自读生字表〔一〕和〔二〕.注意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仔细分辨.记牢.2.读课文.3.出示下列词语.开火车读.早晨穿戴鲜艳服装打扮校园敬爱国旗敬礼铜钟教室朗读安静树枝这些好奇招引古老粗壮枝干影子阵雨荒野绿草跳舞狂欢功课放假互相狂风急急忙忙自然能够双臂金色水泥放晴明朗亮晶晶金黄雨珠落叶闪闪发光尽头平展排列规则棕红叶丛歌唱迟到清凉留意颜料枫叶邮票果树菊花仙子淡黄气味香甜过冬丰收寒冷离开一定原野发生剩下树根斧子山谷火柴村子煤油灯告诉灯火接着旅行要好咱们草堆作声答应做梦可怜来得及救命拼命大吃一惊马上消化当然刚才知觉光亮眼泪变成门板准备暴风雨安心主人墙壁母鸡注意根本蜘蛛漂亮因此二.复习多音字1.多音字:假jià假日背bèi背诵圈quān 圆圈挑tiǎo 挑战jiǎ真假 bēi背包 juàn 羊圈 tiāo 挑水切qiē切片答dā答应应yìng 回应骨gū花骨朵qiè一切 dá回答 yīng应该 gǔ骨头几jī茶几处chǔ处理稍 shào 稍息吗 má干吗jǐ几个 chù到处 shāo 稍微 ma 好吗担dān 分担压yà压根儿中zhòng 中奖弹 dàn 子弹dàn 扁担 yā压力 zhōng 中间 tán 弹琴2.要求:〔1〕知道不同的读音.〔2〕能根据不同的读音组词.三.部首查字法.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部首查字法有几个步骤?2.生交流.3.明确〔1〕查部首〔一般按照先左后右.从上到下的顺序.独体字一般查第一笔〕〔2〕数笔画〔除部首外几笔〕〔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选择合适的解释.4.练习旷字在字典中解释:①空阔②心境开阔③荒废〔1〕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终于在这空旷的后院找着了. 〔〕〔2〕站在山顶上.看着朝阳冉冉升起.我们顿时心旷神怡.〔〕四.复习近义词.第1单元罚—〔〕安静—〔〕古老—〔〕粗壮—〔〕洁白—〔〕鲜艳—〔〕热闹—〔〕湿润—〔〕出来—〔〕流利—〔〕详细—〔〕清楚—〔〕认真—〔〕急急忙忙—〔〕鸦雀无声—〔〕第2单元潮湿—〔〕凌乱—〔〕增添—〔〕仔细—〔〕愉快—〔〕炎热—〔〕欢乐—〔〕凉爽—〔〕美丽—〔〕清凉—〔〕温柔—〔〕辽阔—〔〕丰收—〔〕饱满—〔〕第3单元缩—〔〕旧—〔〕强—〔〕足—〔〕处罚—〔〕朋友—〔〕融化—〔〕寒冷—〔〕点燃—〔〕难受—〔〕努力—〔〕高大—〔〕调皮—〔〕休息—〔〕费力—〔〕舒展—〔〕非常—〔〕悲哀—〔〕集合—〔〕消失—〔〕由于—〔〕可惜—〔〕暖洋洋—〔〕细嚼慢咽—〔〕争先恐后—〔〕七上八下—〔〕第4单元已经—〔〕安心—〔〕飞快—〔〕常常—〔〕浓密—〔〕近视—〔〕牢固—〔〕紧张—〔〕逼真—〔〕同情—〔〕偶尔—〔〕必须—〔〕缺陷—〔〕滑稽—〔〕索性—〔〕继续—〔〕匆匆忙忙—〔〕哈哈大笑—〔〕五.按要求积累词语.ABB:笑呵呵.孤零零.懒洋洋.圆溜溜.胖乎乎.红扑扑.乐陶陶.喜滋滋.气呼呼.慢吞吞静悄悄.雾沉沉.雨蒙蒙.绿油油.黑糊糊.白花花.油亮亮.亮晶晶.滑溜溜AABB:严严实实.舒舒服服.确确实实.清清楚楚.飘飘摇摇.祖祖辈辈密密层层.痛痛快快.仔仔细细.丁丁当当.吵吵闹闹.干干净净.整整齐齐ABCC:白发苍苍.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喜气洋洋.议论纷纷. 兴致勃勃.生机勃勃AABC:彬彬有礼.恋恋不舍.头头是道.多多益善. 高高在上.津津有味. 井井有条. 斤斤计较.闷闷不乐.依依不舍.欣欣向荣ABAC:自言自语.自由自在.各种各样.糊里糊涂.无边无际.一模一样.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ABAB:了解了解.打听打听.打扮打扮.讨论讨论.商量商量.学习学习.休息休息.尝包含反义词的成语:远近闻名.黑白相间.轻重倒置.舍近求远.头重脚轻.积少成多.异口同声.左邻右舍.里应外合.日夜兼程取长补短.舍本逐末.贪小失大.小题大做写出含有数字的词语:三五成群第三.四课时〔句.段〕课时要求:1.根据要求改写句子.2.熟悉课文.能背诵默写重点段与句.并根据要求填空.一.谈话导入.提出复习目标.二.复习常见句子题型.1.这个学期.我们都做过一些什么句子题型呀?〔1〕自由交流.〔2〕小组交流.代表汇报.〔3〕教师总结:A.扩句.如:枫叶像〔〕邮票.B.把句子改写成陈述句.如:要不.你怎么会知道得这么详细!C.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如:我们丢了“幸福鸟”.D.修改病句.如:操场上空飘扬着鲜红的红旗.〔4〕针对不同题.按照例子指导巩固方法.三.复习重点课文与读读背背.1.自由读课文.2.反复朗读第1.3.9.11和13要求背诵默写的课文及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3.按课文内容填空.〔作业练习〕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古老的铜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凤尾竹的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夜书所见》是____代________写的.后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赠刘景文》是____代______写的.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黄黄的叶子像___________.扇哪扇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红的枫叶像________________.飘哇飘哇._____________.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___________,带给小朋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课时〔复习第五.六单元〕第五单元1.请小朋友们翻到课本117页.同桌互相考生字.要求不会读的生字做出记号.课后补缺.2.开火车认读生字.〔学困生优先提问〕3.复读学生读错频率较高的生字.让学生用这些字进行组词练习.帮助记忆.〔二〕复习第五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1.同桌认读.2.开火车读生字.〔学困生优先提问〕3.复读学生读错频率较高的生字.用组词.加一加.减一减.形近字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4.堂上听写.集体订正.及时反馈〔三〕复习课文.检查背诵.1.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2.小组挑战赛检查.3.读一读15课中的词语.如:静悄悄.4.你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在班上说一说.〔四〕复习语文园地1.我的发现:还有哪些这样带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呢?2.那你还能说出一些反义词吗?〔五〕练习.〔〕的风〔〕的云〔〕的雷声〔〕的雨露〔〕的大地〔〕的江河〔〕的树木〔〕的宇宙复习第六单元〔一〕复习第六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1.请小朋友们翻到课本169页.同桌互相考生字.2.开火车认读生字.〔学困生优先提问〕3.复读学生读错频率较高的生字.让学生用这些字进行组词练习.帮助记忆.4.堂上听写.集体订正.1.请小朋友们翻到课本117页.同桌接力考生字.要求不会读的生字做出记号.课后补缺.2.开火车认读生字.〔学困生优先提问〕3.复读学生读错频率较高的生字.让学生用这些字进行组词练习.帮助记忆.〔三〕复习课文.检查背诵.1.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2.小组挑战赛检查.3.同桌练习背诵指定要背诵的课文段落.指名背诵.要求学生能够进行默写.〔四〕复习语文园地六.1.读我的发现.让学生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有这样有几个意思的.2.背诵的读背背中的诗句.3.读读记记.复习各种词语的形式搭配.严严实实来来往往舒舒服服确确实实又松又软又香又脆又唱又跳又说又笑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第六课时〔复习第七.八单元〕第七单元〔一〕复习第7单元要求会认的生字.1.请小朋友们翻到课本118页.同桌互相考生字.2.开火车认读生字.3.复读学生读错频率较高的生字.〔学困生优先提问〕让学生用这些字进行组词练习.帮助记忆.〔二〕复习要求会写的生字.1.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118页.和同桌一起读生字.2.复读学生读错频率较高的生字.3.让学生用这些字进行组词练习.帮助记忆.4.听写生字.5.集体订正.〔三〕练习.矛〔〕担〔〕兵〔〕腿〔〕予〔〕坦〔〕乒〔〕退〔〕斧〔〕抢〔〕管〔〕谦〔〕爷〔〕枪〔〕官〔〕兼〔〕脑〔〕仆〔〕受〔〕慌〔〕恼〔〕朴〔〕爱〔〕谎〔〕〔四〕我会填.功攻架驾带代感敢〔〕夫〔〕驶〔〕领勇〔〕〔〕克〔〕子〔〕替伤〔〕复习第八单元〔一〕复习第八单元要求会认的生字.1.请小朋友们翻到课本118页.同桌互相考生字.2.开火车认读生字.〔学困生优先提问〕3.复读学生读错频率较高的生字.让学生用这些字进行组词练习.帮助记忆.〔二〕复习要求会写的生字.1.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118页.和同桌一起读生字.2.复读学生读错频率较高的生字.3.让学生用这些字进行组词练习.帮助记忆.4.听写生字.5.集体订正.〔三〕复习语文园地八.1.读一读ABB式词语.2.你还会说哪些ABB式的词语呢?让学生进行积累.3.读读背背.先自由读.再进行诵背.〔四〕练习.爱人若爱其身. ——《墨子》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矛〔〕既〔〕担〔〕盼〔〕予〔〕即〔〕胆〔〕纷〔〕买〔〕绳〔〕索〔〕堵〔〕卖〔〕蝇〔〕素〔〕赌〔〕镇定〔〕走下〔〕讲述〔〕响起〔〕面对〔〕鼓起〔〕彬彬〔〕如愿〔〕第七.八课时〔阅读作文〕课时要求:1.良好的阅读习惯.懂短文的意思并能根据要求完成练习.2.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3.能读懂习作的要求.会围绕“猜猜他是谁.日记.童话.续编故事.写场景.写景.写想法.写事”这几个话题写相应的习作.一提出复习目标.二.短文阅读.1.提问:遇到短文.你会怎么做呀?A.阅读短文.做到边读边思.B.能按照短文后的练习要求.抓住关键词句读懂内容.根据要求划出有关内容并理解.C.完成后检查所做的内容.〕2.按照下面的短文为例.指导巩固方法.大地回春了.河流揉揉它那沉睡的眼睛.叮叮咚咚欢乐地流着.树木.野草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开始突出它那嫩绿的幼芽.散发出芬芳扑鼻的清香.燕子怀着愉快的心情从南方回来了.自由自在地在碧蓝地天空中飞翔.这时.春雨也伴随着春风来到了人间.这是第一场春雨.我打开窗子.向远处望.雨丝细细地.像花针一样.又好像无数断了线的珍珠从天而降.断断续续的直插到地里.将祖国的山河绣得更加美丽.远处得房屋.树木在茫茫的雨帘中.似青烟笼罩;近处的青枝.绿叶.青翠欲滴;小草贪婪地吮吸着“贵如油”地春雨.你看.杏花开得一片片白.桃花开得像一片片绯红的云;小树的枝头上吐出一串串绿珠子般的小芽.小芽上顶着一颗颗透明的雨珠.亮晶晶的……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春雨图啊!1.照样子.写词语.亮晶晶:断断续续: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你还能再写几个这样的词吗?〔文中的词〕〔你的词〕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它是把〔〕比作〔〕.4.用画出文中把河流当作人来写的句子.5.用“”画出文章的中心句.6.你能为这篇文章加一个标题吗?二.复习习作.1.复习习作内容.现在我们写了哪几篇习作?你是怎么写的?2.读自己写过的习作.回忆所写的内容与方法.3.指导巩固习作方法.〔1〕仔细读习作提示.弄清楚习作的要求是什么.〔2〕根据要求选择自己最会写的内容.〔3〕思考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4〕动笔写.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5〕写完认真检查.。
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带答案重点易错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带答案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某中学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其中有96%的学生喜欢足球或游泳,60%的学生喜欢足球,82%的学生喜欢游泳,则该中学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是()A.62%B.56%C.46%D.42%2、设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乙是丙的充要条件,丁是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甲是丁的()条件A.充分不必要B.必要不充分C.充要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3、已知A是由0,m,m2﹣3m+2三个元素组成的集合,且2∈A,则实数m为()A.2B.3C.0或3D.0,2,3均可4、已知集合M={x∣x2+x=0},则()A.{0}∈M B.∅∈M C.−1∉M D.−1∈M5、某班45名学生参加“3·12”植树节活动,每位学生都参加除草、植树两项劳动.依据劳动表现,评定为“优秀”、“合格”2个等级,结果如下表:A.5B.10C.15D.206、已知p:0<x<2,q:−1<x<3,则p是q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不必要条件7、已知a、b、c、d∈R,则“max{a,b}+max{c,d}>0”是“max{a+c,b+d}>0”的()注:max{p,q}表示p、q之间的较大者.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命题“∃x>1,x2≥1”的否定是()A.∃x≤1,x2≥1B.∃x≤1,x2<1C.∀x≤1,x2≥1D.∀x>1,x2<1多选题9、对任意A,B⊆R,记A⊕B={x|x∈A∪B,x∉A∩B},并称A⊕B为集合A,B的对称差.例如,若A={1,2,3},B={2,3,4},则A⊕B={1,4},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若A,B⊆R且A⊕B=B,则A=∅B.若A,B⊆R且A⊕B=∅,则A=BC.若A,B⊆R且A⊕B⊆A,则A⊆BD.存在A,B⊆R,使得A⊕B=∁R A⊕∁R BE.存在A,B⊆R,使得A⊕B≠B⊕A10、已知集合A={y|y=x2+1},集合B={(x,y)|y=x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1,2)∈B B.A=B C.0∉A D.(0,0)∉B11、若“∃x0∈(0,2),使得2x02−λx0+1<0成立”是假命题,则实数λ可能的值是()A.1B.2√2C.3D.3√2填空题12、已知p:−2≤x≤10,q:1−m≤x≤1+m(m>0),且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13、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P中含有0,2两个元素,Q中含有1,6两个元素,定义集合P+Q中的元素是a+b,其中a∈P,b∈Q,则P+Q中元素的个数是_________.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带答案(三)参考答案1、答案:C分析:记“该中学学生喜欢足球”为事件A,“该中学学生喜欢游泳”为事件B,则“该中学学生喜欢足球或游泳”为事件A+B,“该中学学生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为事件A⋅B,然后根据积事件的概率公式P(A⋅B)=P(A)+P(B)−P(A+B)可得结果.记“该中学学生喜欢足球”为事件A,“该中学学生喜欢游泳”为事件B,则“该中学学生喜欢足球或游泳”为事件A+B,“该中学学生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为事件A⋅B,则P(A)=0.6,P(B)=0.82,P(A+B)=0.96,所以P(A⋅B)=P(A)+P(B)−P(A+B)=0.6+0.82−0.96=0.46所以该中学既喜欢足球又喜欢游泳的学生数占该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为46%.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积事件的概率公式,属于基础题.2、答案:A分析:记甲、乙、丙、丁各自对应的条件构成的集合分别为A,B,C,D,根据题目条件得到集合之间的关系,并推出A D,,所以甲是丁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记甲、乙、丙、丁各自对应的条件构成的集合分别为A,B,C,D,由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A B,由乙是丙的充要条件得,B=C,由丁是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得,C D,所以A D,,故甲是丁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3、答案:B分析:由题意可知m=2或m2﹣3m+2=2,求出m再检验即可.∵2∈A,∴m=2 或m2﹣3m+2=2.当m=2时,m2﹣3m+2=4﹣6+2=0,不合题意,舍去;当m2﹣3m+2=2时,m=0或m=3,但m=0不合题意,舍去.综上可知,m=3.故选:B.4、答案:D分析:先求得集合M,再根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可得选项.因为集合M={x∣x2+x=0}={0,−1},所以−1∈M,故选:D.5、答案:C分析:用集合A表示除草优秀的学生,B表示植树优秀的学生,全班学生用全集U表示,则∁U A表示除草合格的学生,则∁U B表示植树合格的学生,作出Venn图,易得它们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用集合A表示除草优秀的学生,B表示植树优秀的学生,全班学生用全集U表示,则∁U A表示除草合格的学生,则∁U B表示植树合格的学生,作出Venn图,如图,设两个项目都优秀的人数为x,两个项目都是合格的人数为y,由图可得20−x+x+30−x+y=45,x=y+5,因为y max=10,所以x max=10+5=15.故选:C.小提示: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用集合A,B表示优秀学生,全体学生用全集表示,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关系后,易知全部优秀的人数与全部合格的人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最大值.6、答案:A分析:根据充分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求解.由p:0<x<2,可得出q:−1<x<3,由q:−1<x<3,得不出p:0<x<2,所以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故选:A.7、答案:B分析:利用特殊值法、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可得出结论.充分性:取a=d=1,b=c=−1,则max{a,b}+max{c,d}=max{1,−1}+max{−1,1}=1+1>0成立,但max{a+c,b+d}=max{0,0}=0,充分性不成立;必要性:设max{a+c,b+d}=a+c,则max{a,b}≥a,max{c,d}≥c,从而可得max{a,b}+max{c,d}≥a+c>0,必要性成立.因此,“max{a,b}+max{c,d}>0”是“max{a+c,b+d}>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小提示:方法点睛:判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定义法;(2)集合法;(3)转化法.8、答案:D分析:根据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可直接得出结果.命题“∃x>1,x2≥1”的否定是“∀x>1,x2<1”,故选:D.9、答案:ABD解析:根据新定义判断.根据定义A⊕B=[(∁R A)∩B]∪[A∩(∁R B)],A.若A⊕B=B,则∁R A∩B=B,A∩∁R B=∅,∁R A∩B=B⇒B⊆∁R A,A∩∁R B=∅⇒A⊆B,∴A=∅,A正确;B.若A⊕B=∅,则∁R A∩B=∅,A∩∁R B=∅,A∩B=A=B,B正确;C. 若A⊕B⊆A,则∁R A∩B=∅,A∩∁R B⊆A,则B⊆A,C错;D.A=B时,A⊕B=∅,(∁R A)⊕(∁R B)=∅=A⊕B,D正确;E.由定义,A⊕B=[(∁R A)∩B]∪[A∩(∁R B)]=B⊕A,E错.故选:ABD.小提示:本题考查新定义,解题关键是新定义的理解,把新定义转化为集合的交并补运算.10、答案:ACD分析:根据集合的定义判断,注意集合中代表元形式.由已知集合A={y}y≥1}=[1,+∞),集合B是由抛物线y=x2+1上的点组成的集合,A正确,B错,C正确,D正确,故选:ACD.小提示:本题考查集合的概念,确定集合中的元素是解题关键.11、答案:AB解析:由题意可知,命题“∀x∈(0,2),2x2−λx+1≥0成立”,利用参变量分离法结合基本不等式可求得λ的取值范围,由此可得结果.由题意可知,命题“∀x∈(0,2),2x2−λx+1≥0成立”,所以,λx≤2x2+1,可得λ≤2x+1x,当x∈(0,2)时,由基本不等式可得2x+1x ≥2√2x⋅1x=2√2,当且仅当x=√22时,等号成立,所以,λ≤2√2.故选:AB.小提示:名师点评利用参变量分离法求解函数不等式恒(能)成立,可根据以下原则进行求解:(1)∀x∈D,m≤f(x)⇔m≤f(x)min;(2)∀x∈D,m≥f(x)⇔m≥f(x)max;(3)∃x∈D,m≤f(x)⇔m≤f(x)max;(4)∃x∈D,m≥f(x)⇔m≥f(x)min.12、答案:[9,+∞)分析:设将满足p,q的x的集合即为A,B.已知条件转化为A⊊B,根据集合间的关系列式可解得结果. ∵“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的等价命题是: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设A={x|−2≤x≤10},B={x|1−m≤x≤1+m,m>0}.∵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A⊊B.∴{m>0,1−m⩽−2,1+m⩾10.(两个等号不能同时取到),∴m≥9.所以答案是:[9,+∞).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转化化归思想,考查了充分不必要条件和必要不充分条件,考查了集合间的关系,属于基础题.13、答案:4分析:求得P+Q的元素,由此确定正确答案.依题意,0+1=1,0+6=6,2+1=3,2+6=8,所以P+Q共有4个元素.所以答案是:4。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九单元《集合(2)》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集合(2)》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和理解集合的元素。
2. 培养学生运用集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集合的元素和属性。
3. 集合的分类和关系。
4. 集合的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集合的元素和属性。
2. 教学难点:集合的分类和关系,集合的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集合的概念和意义。
2. 新课导入:介绍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集合的元素和属性。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掌握集合的分类和关系。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集合的运算,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集合的概念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集合的理解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集合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辅导资料:相关的教辅书籍和资料。
3. 网络资源:相关的教学视频和课件。
七、教学建议1. 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集合的知识。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3. 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结: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集合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掌握集合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最新下册部编三年级语文教案
最新下册部编三年级语文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最新下册部编三年级语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最新下册部编三年级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
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5、学习抓住外形特征来描写小动物的表达方法,并用此法写一种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小动物。
二、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
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来了。
《燕子》这篇课文,就是写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
那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怎么美呢?2、先来仔细看看燕子。
○默读片断,思考:片断中抓住哪些方面来描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听教师读、删减比较。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一个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读这些词语,说说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分别写出了燕子的什么?○讨论:这些形容词删与不珊,哪种更好?为什么?(初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把《燕子》中的燕子外形描写与《翠鸟》中的翠鸟外形描写进行比较:课文中为什么只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不写其他方面?而《翠乌》中又为什么只写翠鸟的小爪、眼睛和嘴?(描写外形要抓住特征。
深入体会语言形式表达的准确性。
)3、出示: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口头缩写——示范朗读——说说理解4、朗读:几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
5、作业:《课堂作业》1—4第二课时1、课文第2段写了哪些景物?○雨、风、柳、草、叶、花。
2、出示,觉得怎么样?三月、下过雨、风吹拂着柳,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点的集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中点的慨念,知道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
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
2、认识“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
尝试体验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注意整体画面色彩和谐关系。
3、感受点的艺术魅力。
利用儿童的个性特征,通过欣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激发儿童的探究、创作、表现的欲望,提高其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
合理利用点的组合规律、疏密变化,使画面呈现和谐的色彩。
三、教学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作画工具
学生:所有可以作画的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引入:出示课件,请你猜猜我是谁?
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
你能猜到那是什么吗?那么你看到了什么? (各种颜色的点)
再退远一点,现在看到什么了吗?(是人物画)
点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大家先来欣赏几张世界名画。
欣赏比较:
1、《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修拉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画家。
2、《纳蒂布港》西涅克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创始人之一。
3《牧羊女》米勒法国现实主义画家
学生比较欣赏,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点彩派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点点的奥秘,出示课题——《点的集合》
发展阶段
1、解读图形,讲述概念。
通过欣赏教材和学生思考可以得出: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点纹;彩色的鹅卵石可以拼成火车的点;马赛克上三角形、正方形是点;花园里开放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夜空中的星星也是点;距离足够远的话人是点,汽车是点,甚至房屋也是点……,出示图片,请学生再次辨析
点。
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析,可以看出:点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比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点。
欣赏图片,看看色点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
欣赏图片,了解点的排列方法与效果。
2、欣赏作品,感受点的魅力。
1)《殉教者》希腊马赛克镶嵌壁画
小块的马赛克由点及面,追求绘画的效果。
2)《蜡染》苗族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中利用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生动灵活。
3)《黑屋顶》吴冠中中国当代艺术大师
把房屋屋顶、窗户概括成不同形状的点,组成一幅形式感很强的画面。
《山水》黄宾虹中国当代国画大师
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变化万千,还概括的表现了各种物象。
4)《构成》维克托·瓦萨里法国
由圆圈圆点组成具有惊人视错觉的瞬间效果。
5)《星月夜》梵·高法国后印象派画家
用点进行方向组合,形成线化的感觉,增强流动效果。
《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法国米罗
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
3、学生创作练习
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
以不同的点为造型元素,采取各种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
不同的工具可以表现不同的点。
欣赏课本P4技法点击,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题材不限。
第二课时
接上节课:
作业要求:用点的画法进行临摹或创作。
注意整体效果的变化,把握色彩的关系。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三、展示与评价
1、将完成的作品按小组张贴到展示板上。
2、小组内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
3、各小组优秀作品大比拼。
优秀作品的作者说说自己的创意与绘制过程中的感受。
4、评出最佳作品
四、下节课准备
第三、四节课时
(第三课时欣赏制作,第四课时继续完成作品,并展示评价)
一、欣赏图片
欣赏一组马赛克镶嵌壁画
西方美术史学家认识最早的镶嵌画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西亚的美索布达亚平原上,苏美尔人是这种艺术的始祖。
但是镶嵌工艺真正得到广泛发展是古代欧洲的意大利半岛。
公元313年,在君士坦丁堡的米兰颁布基督教合法以后,各地开始大兴教堂,几乎在教堂所有的穹顶、墙上布满了基督教壁画,由于镶嵌艺术在平面中耐久的原因使其成为基督教教堂壁画的首选。
点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元素,点的形式多样,色彩各异。
每一块马赛克都是一个漂亮的色点,成千上万个马赛克组成了色点的海洋,成千上万的色点构成气势宏大的镶嵌壁画,让人赞叹!
我们能不能做出这种效果的装饰画,用来美化我们的居室,美化我们的校园呢?
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想法,我们身边有没有可用的材料?
彩纸剪贴、植物种子粘贴、蛋壳粘贴、彩色石子粘贴……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搜集身边常见的可用来制作色点装饰画物品。
点的形式表现点的集合效果方法很多,可以在生活中去发现、去创造新的点画方法。
一、步骤方法
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蛋壳画。
先了解制作的步骤、技巧。
1、蛋壳要先洗净晾干,特别是蛋壳内的薄膜要撕去。
在白纸上画出喜欢的图案。
然后把图
形拷贝到彩色卡纸上,卡纸的颜色要深一些。
2、用小毛笔蘸胶水涂在卡纸上,胶水要涂的厚,但不要涂太大面积。
然后掰一小块蛋壳放
在胶水上。
用镊子把蛋壳压碎,把蛋壳按照设计的图形排好。
蛋壳的裂纹可大可小,关键是边缘一定要对齐。
3、注意色彩的搭配,不同的部位可以用不同颜色的蛋壳粘贴。
衣服上蛋壳的可以用稍大的碎片。
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蛋壳镶在中间。
4、为了使画面色彩效果更丰富,我们还可以用彩色水笔勾边,按着蛋壳碎片的形状上色。
用彩色水笔整理画面,嘴巴处可以用深浅的红色涂出丰富的层次。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制作步骤,学生观看了解,了解制作技巧。
二、学生练习
练习要求:
1、利用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来表现作品。
2、运用合理的色彩关系使画面丰富、和谐。
学生可以单独完成练习,也可以两人合作完成。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
三、作业展示
1、学生将完成的作业张贴在展示板上,组内自评互评,选出优胜作品。
2、组间对优胜作品互评。
选出最佳作品若干幅,作者谈谈创意,感受。
3、教师点评
六、收拾整理,保持环境卫生,布置下节课任务及所需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