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回忆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土地流转制度,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回忆

宜宾县畜牧兽医局

老百姓吃不饱饭,很少有肉食吃。田土未下户的大集体时期,我县广大农村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生产,对劳动力评工分,男女老少工分有差别,年终按工分分配粮食。劳动生产积极性差,生产效率低。本来粮食产量就小,几个劳动力不足以养活全家老小,只好靠吃麦羹、蔬菜、烂红薯充饥。养猪靠的是沼水、野草、烂菜叶、糠头,养一头猪至少要一年才出栏,人没有吃的,猪自然不会养好,科学养猪无法实现。一年下来,一个生产队杀几头猪,平均每户能分几斤肉算是过年。

老百姓能吃饱饭了,但肉食还是不多。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自发订立了“大包干”合同,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序幕。随后,我县广大农村也在80年代初迅速推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由于利益的内在推动,使家庭承包经解放了我国农村的

生产力,开创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

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6095亿斤,增至1984年的8146亿斤。我国农业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农业的发展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我县农村农民已从吃不饱饭逐渐到以大米、小麦为主,红苕、玉米等粗粮为补充,勉强能填饱肚子了。

那时养殖业也是纯粹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养殖条件、技术相当落后,肉食品供应相当紧张,一度时期,粮票、肉票难求,但与土地下户前相比有好转。

温饱已解决,肉食供应充足。30年过去了,尽管理论界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怀疑至今也尚未消除,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然是我国农村最主要的生产经营体制。不可否认,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以及对我国经济改革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家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余才是自己的。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速度加快,外出务工人员开始出现。因为农村人口正常增

减,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进退,在广大农村出现了矛盾,农村干部为农村土地承包的三年或五年调整非常恼火,为此国家出台了稳定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使农村保持了稳定。加上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水稻单产,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多数农户开始以大米、白面为主食,红薯、玉米为补充。科学养猪逐渐走进农户,饲养周期缩短,肉食供应日益充足。

农村经济活跃,肉食品讲究安全营养。20世纪末至今,农业现代化趋势更加明显,对土地集约化更为紧迫,要求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实施稳定了农村土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粮食产量在数次自然灾害面前因为科技和政策的强力保护,仍然保持较好的收成,为畜牧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鼓励土地向种养大户适度集中、向业主集中、向畜牧园区集中。对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入股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和独资、合伙等企业的土地流转新模式进行大胆试点,积极推进土地集约、规模经营,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率。如我县自列为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以来,全县先后流转土地8000余亩用于规模养殖和饲料(草)种植,有效促进了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因为粮食的充裕,肉食品会质量更加安全,营养更加丰富,品种更加繁多,逐渐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