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光学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光的传播

1光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的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光在空气中、水中、玻璃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线。光线的表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并将这条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光是真实存在的,光线是不真实存在的。

3 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影子的形成,日食(月亮挡在太阳与地球之间),月食(地球挡在月亮与太阳之间),小孔成像等。

4 光的传播速度:真空或空气:c=3.0x108m/s, 水中传播速度是真空的3/4,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的2/3。

第二节光的反射

1反射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能够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从物体射入我们的眼睛。发光的物体靠本身的光能被我们看到,而不发光的物体如课本也能被我

们看到,就是因为它的表面能反射光的缘故。

3光的反射定律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

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发生在光滑镜面的反射称为镜面反射,发生在物体的粗糙表面上的反

射时漫反射。

区别:镜面反射,入射光是平行光,反射光也是平行光。发生漫反射

时,入射光是平行光,反射光是射向各个方向的。

联系: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叫做平面镜。例如:穿衣镜、梳妆镜、化妆镜、装饰镜、试衣镜、平静的水面、光滑的玻璃板、光滑的金属面。

2实像与虚像

实像:能够呈现在屏上,也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能用眼睛观察到,但不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总是正立的。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成像原理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是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相对于平面镜对称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注意事项

a:实验中用玻璃板而不使用平面镜,是因为通过玻璃板既可以看到前面蜡烛的像,又可以通过玻璃板看到后面的蜡烛,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若玻璃板较厚会产生两个像,影响实验的进行,因此要选用较

薄的玻璃板。

b:为了能够观察到蜡烛的像,实验应在背景比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前观察。为了使像与蜡烛完全重合,玻璃板应竖直放置。

c:平面镜成像的大小总是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而与平面镜的大小或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我们感觉离平面镜越远,成像越小与我们看物体时近大远小的原理相同,是视觉的原因。

9、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虚像:不是由光线会聚而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只能用眼睛看到。10、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11、折射定律: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在同一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减小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光从水斜射入空气: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12、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13、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光调色:如:彩色电视机荧光屏

14、颜料的三基色:红、黄、蓝。

15、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如老花镜.

16、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如近视镜.

17、主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轴。

光心: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时,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光心。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18、凸透镜的光学性质: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b、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c、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

19、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20、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成虚像时物距越远,像距越远,像越小。一焦分虚实:F 以内成虚像,F以外成实像。二焦分大小:2F 以内成放大的像,2F以外成缩小的像

21、照相机、眼睛的原理是: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2、幻灯机、投影仪的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3、放大镜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4、近视眼:将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只能看近处的物体,看

不清远处的物体。宜配戴凹透镜矫正。

25、近视眼:将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方,只能看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宜配戴凸透镜矫正。

26、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2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雨后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电影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

D.电影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镜面反射

12.下列哪一种现象不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影子

B.公路上的海市蜃楼

C.小孔成像

D.日食

8.关于凸透镜: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201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18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等大、倒立的实像。(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当物距为1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2012.下列不现象中,与其它三个现象形成原因不同的一个是

6.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晓雯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

(1)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晓雯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虽然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这是为了能确定像的。

(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取一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3)晓雯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凸透镜,B处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烛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