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4.7 《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4.7 《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问题的提出: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2. 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

3. 解决问题的策略: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4. 解决问题的实施:让学生动手操作,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验证方案的正确性。

5. 解决问题的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2. 问题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

3. 解决问题的策略: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4. 解决问题的实施:让学生动手操作,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验证方案的正确性。

5. 解决问题的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 结果评价:检查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自评:让学生自我评价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

3.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人教版

《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人教版

教案:《解决问题》课程名称:数学年级:四年级下册教材版本:人教版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思考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含义,明确问题的目标。

2. 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分析问题的关系。

3. 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4. 反思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提出改进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问题:教师提出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

2. 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并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二、探究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探究。

2. 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分析问题的关系。

3. 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4. 小组分享: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三、实践1. 个人练习: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 学生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四、总结1. 反思问题: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提出改进的方法。

2.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问题的含义,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2. 辅导资料:相关数学题库、练习册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3括号《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3括号《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3括号《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3括号《解决问题》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运用括号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括号在数学运算中的作用,会正确运用括号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对加、减、乘、除等运算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是,对于括号在数学运算中的作用,学生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括号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括号在数学运算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括号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括号在数学运算中的作用。

2.能够正确运用括号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括号的作用;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运用括号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关于括号解决问题的实例。

2.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给了小红3个,又给了小华2个,请问小明还剩几个苹果?让学生尝试解决。

通过这个问题,引出括号在数学运算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讲解括号在数学运算中的作用,展示实例:2 + 3 × 4。

引导学生理解,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使计算更准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括号解决问题。

如:5 + 2 × 3,6 ÷ 2 + 4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有关括号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括号在数学运算中还有哪些作用?让学生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想法。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聊一聊: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解决的问题吗?能举个例子吗?二、新课教学1.出示例题:小明有10个球,小华有8个球,他们一共有多少个球?2.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分组讨论:同学们,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请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法。

小红有5个苹果,小明比小红多3个苹果,小明有多少个苹果?小刚有20元钱,买了一个玩具花了8元,他还剩多少钱?三、巩固提高1.出示题目:小王有15个橘子,小张有12个橘子,他们一共有多少个橘子?2.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分组讨论:同学们,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请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法。

小丽有9个糖果,小强比小丽多4个糖果,小强有多少个糖果?小芳有18元钱,买了一个文具盒花了6元,她还剩多少钱?四、课堂小结2.强调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能力。

二、新课教学1.出示例题:小刚有10个球,小强有8个球,他们一共有多少个球?如果每个球值3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2.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分组讨论:同学们,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请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法。

小明有5个苹果,小华有4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如果每个苹果2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小红有3个铅笔,小丽有4个铅笔,他们一共有多少个铅笔?如果每支铅笔5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三、巩固提高1.出示题目:小王有15个橘子,小张有12个橘子,他们一共有多少个橘子?如果每个橘子1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2.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问题解决》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问题解决》教案、教学设计
2.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教学过程:给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课后尝试解决。同时,鼓励学生总结学习经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问题解决方法与策略,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chapter页的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请同学们认真思考,独立完成,并注意以下要求:
教学过程: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如“小明和小华去超市购物,他们需要购买一些商品,如何选择才能使总价最接近200元?”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2.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解决问题时采用了哪些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验证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本质,为后续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4.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相关概念和问题解决策略,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请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并认真对待每一次学习机会。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思,相信你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体验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3.重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难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运用问题驱动法,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解决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评价,从中总结经验和方法。

1.4《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1.4《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1.4《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需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确保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难点与重点突出。

在此基础上,我还需要准备适当的教具与学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1.4《解决问题》这一章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理解问题的含义,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问题的含义,能够准确地抓住问题的核心。

2. 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包括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检查方案等。

3.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以及如何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问题解决实例、数学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假设你有一个苹果,你想要把它分成四份,每份的大小都相等,你会怎么分?”2. 例题讲解:然后,我可以展示一个类似的问题解决实例,向学生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例如,我可以展示一个题目:“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其中有18名女生,男生有多少名?”我会引导学生跟我一起解答这个问题,讲解如何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检查方案等。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例如,我可以给出一个问题:“一个水果店有一种苹果,每斤重500克,现在有3斤苹果,一共重多少克?”4. 学生展示:然后,我会邀请一些学生来展示他们的解答过程和答案,并给予他们反馈和评价。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2023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使其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有用信息,进行合理推理;
4.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5.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与同伴分享观点、交流方法,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四则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熟练进行列式解答;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解决问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况?”(如购物找零、时间安排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解决问题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策略。解决问题需要我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检查答案。这一过程对于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教学难点
(1)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运用:对于一些复杂问题,学生难以从问题中提炼出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算式;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解决问题》人教(PEP)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解决问题》人教(PEP)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解决问题》人教(PEP)一. 教材分析《4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讲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本章内容包括:理解问题的基本成分,找出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运用合适的算法解决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本章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简单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清晰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问题的基本成分,能够找出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2.学会运用合适的算法解决问题,并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基本成分,找出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学会运用合适的算法解决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4.总结反思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回顾和总结,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问题的解决过程。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用于展示和解释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创设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3《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3《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3《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问题,学会分析问题;2.锻炼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3.能够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数学问题;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问题的本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难点•分析问题的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2.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3.辅助教学资料:题目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简单的生活问题引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有5本书,小红有3本书,他们一共有多少本书?第二步: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共同讨论并解决一个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第三步:展示讨论成果(10分钟)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第四步:引导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组的解决方案,分析优缺点,引导学生记录有效的解决方法。

第五步:操练训练(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类似的问题给学生练习,让他们独自或小组完成,并及时纠正错误。

第六步: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鼓励其他同学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

第七步: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并在家中进行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但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偏见较大,教师下一步可以引导学生克服固有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

以上是4.3《解决问题》的教学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5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5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利用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和技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提高数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理解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在解决较复杂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思路不清晰、运算错误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建立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利用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挑战、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难点: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理清思路,运用适当的运算方法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和学习。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或模型,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相关推荐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篇1设计说明例5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寻找最佳方案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及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思考过程,在比较中寻找最佳解题策略。

1.注重审题,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犯低级错误,没有认真审题就稀里糊涂做题。

比如例5情境图就隐含着两条数学信息,如果不认真整体观察就很难发现,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资源,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及观察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和数学思考力。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中,学生要全员参与。

这里的参与并不是简单的行动上的参与,而是思维的参与。

在本节课中,学生审清题意之后,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思考的时间,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再在小组内交流,不仅避免了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再随波逐流。

在交流中让思维得到碰撞,在碰撞中提升数学思考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学情检测卡教学过程⊙激趣引入,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中央3套有一档娱乐节目叫《开门大吉》,大家知道吗?课前,我们也来玩一把《开门大吉》考考大家的耳力,看看谁反应最快。

(播放歌曲伴奏)预设生: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同学们猜得真准,《让我们荡起双桨》是老师儿时流行的歌曲,几十年来经久不衰。

你知道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情景吗?预设生:北海划船。

师:大家想象一下,和风旭日,杨柳如茵,轻摇橹桨,泛舟河中,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别光美,你知道吗?这划船里也有不少学问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租船问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3《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3《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3《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3《解决问题》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可能会出现思路不清晰、运算错误等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知识解决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和动画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球、小棍等,用于演示和引导学生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给了他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呈现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强调解题思路和方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复杂的问题,如:“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给了他3个苹果,然后他又买了一个苹果,请问现在小明有几个苹果?”让学生尝试解决,并分享解题过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2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2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2,主要围绕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对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复杂一些的问题,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是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素材:实际问题情境的图片。

3.学习单:用于学生记录和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情境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运算中出现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单上的题目,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巩固学生对分数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分数加减法运算进行解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3《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3《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3《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4.3解决问题》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图示表示数量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分析问题不清晰,数量关系找不准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画图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画图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步骤。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难点: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准确地画出图示。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问题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实践操作。

2.准备黑板,用于展示解题过程。

3.准备PPT,用于展示问题实例和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问题实例,引导学生观察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例如:甲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乙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相遇,求甲车行驶的路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指导学生如何画出图示。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类似的问题,巩固所学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4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4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是按照我国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画图、列举、推理等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依赖于直观的图片和具体的数字,缺乏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中抽象出一般的解决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如画图、列举、推理等。

2.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复杂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2.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教学卡片等。

3.学具:笔记本、笔、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如通过画图、列举、推理等方法,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一个篮子里有7个篮球,拿走3个篮球后,还剩下几个篮球?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讲解和点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优秀教学案例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优秀教学案例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4.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培养学生学会珍惜资源、关爱环境,使其能够意识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2.通过设置有趣的故事、游戏等,将数学问题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问题,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应关注小组合作的过程,及时发现并引导学生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使其能够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
2.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评价,使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应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配以适当的肢体动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3.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应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教师可以提出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表等方法分析问题,寻找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定律、估算等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教师可以提出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为讲授新知做好铺垫。

1.4《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1.4《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1.4《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问题的提出。

2. 问题的分析。

3. 问题的解决。

4. 解决方案的检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的提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教师提出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小明家有3个苹果,妈妈又买了4个苹果,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新课内容展示: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及检验。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师呈现一个具体的问题,如:“小华有5个橘子,他想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几个?”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解答:a. 理解问题:明确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未知数。

b. 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c. 解决问题:根据算式计算出答案。

d. 检验答案: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如:“班级里有25名学生,要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找出解决方案。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在案例分析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课堂小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六、板书设计略七、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包括: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

本节课主要讲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解决复杂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如运算顺序混乱、运算符号使用错误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培养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运用所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勇于挑战的精神,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解决复杂实际问题时,正确理清运算顺序,熟练运用所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反馈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等。

2.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导入,如购物、做饭等,引出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2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然后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2个苹果,同时又拿走了小明1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3,主要围绕分数的加减法应用题进行设计。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引导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理解不深刻,不能正确列出算式,以及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分数加减法应用题的理解和运算过程中的错误纠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问题,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3.激励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正确答案给予积极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生活情境的图片、例题、练习题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分数加减法应用题的素材。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3.8《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3.8《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3.8《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今天,我带领大家学习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解决问题》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分数的应用题,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解决分数应用题,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分数应用题的解决方法,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例题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PPT等。

通过这些教具和学具的使用,我希望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分数应用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板书,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解题的步骤和思路。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分数应用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会给出作业的答案,以便学生能够在课后进行自评和反思。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相信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决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我也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节课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编排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注重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选择了学生感兴趣且与之密切相关的内容,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我还将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起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指导着整个教学过程。

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我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关注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
题》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例5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寻找最佳方案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及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思考过程,在比较中寻找最佳解题策略。

1.注重审题,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犯低级错误,没有认真审题就稀里糊涂做题。

比如例5情境图就隐含着两条数学信息,如果不认真整体观察就很难发现,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资源,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及观察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和数学思考力。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中,学生要全员参与。

这里的参与并不是简单的行动上的参与,而是思维的参与。

在本节课中,学生审清题意之后,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思考的时间,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再在小组内交流,不仅避免了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再随波逐流。

在交流中让思维得到碰撞,在碰撞中提升数学思考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中央3套有一档娱乐节目叫《开门大吉》,大家知道吗?课前,我们也来玩一把《开门大吉》考考大家的耳力,看看谁反应最快。

(播放歌曲伴奏)
预设
生: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同学们猜得真准,《让我们荡起双桨》是老师儿时流行的歌曲,几十年来经久不衰。

你知道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情景吗?
预设
生:北海划船。

师:大家想象一下,和风旭日,杨柳如茵,轻摇橹桨,泛舟河中,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别光美,你知道吗?这划船里也有不少学问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租船问题》。

(板书:租船问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从现实生活的事例引出研究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审视事物和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阅读与理解
1.租船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在公园划船都有一些具体要求,划过船的学生一定是知道的。

让我们一起去公园看看。

(打开教材10页)瞧!这是班主任老师和她的学生在春游,你从这幅图中,你能发现有关划船的哪些数学信息?
生1:一共有32人,租小船24元,租大船30元。

生2:这幅图中我还发现了隐含的数学信息:每条小船可以乘坐4人,每条大船可以乘坐6人。

生3: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租船最省钱。

⊙分析与解答
1.32人怎样租船最省钱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好吗?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2)自己有了方案之后再在小组内交流,组长做好不同方案的记录。

(3)整理方案之后准备全班交流。

2.派代表汇报:
小组1: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如果全租小船需要花192元。

算式是32÷4=8(条),24×8=192(元)。

小组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如果全租大船需要花180元。

算式是32÷6=5(条)……2(人),5+1=6(条),30×6=180(元)。

全租大船比全租小船省钱,这个方案比较合理。

小组3: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合租大船和小船,可以租5条大船和1条小船,需要花30×5+24×1=174(元);也可以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需要花30×4+24×2=168(元)。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小组4: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是最省钱的方案。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