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改革知识梳理及练习
历史专题复习八: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古今中外改革的历史事件很多,让我 们试着给它们分类,如按性质相同,哪些 商鞅变法 历史改革是一类?
1.通过商鞅变法的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①概况:战国时期,各国为增强国力,都招揽任用贤能之士,实行社会改 革。其中最先进行变法的是魏国,收效最大的是秦国。 ②商鞅变法 背景:战国初年,秦国偏处西北,国势不振,被东方各国轻视。秦孝 公即位以后,下诏求贤,决心变法图强。 时间:公元前356年 目的:富国强兵
①孝文帝:鲜卑族拓跋部,北魏孝文帝,即拓跋宏。 ②孝文帝改革措施: 迁都 ; 推行“胡汉融合”政策:改官制、禁胡服、学 、 通婚姻、改 等。 ③作用: 孝文帝的改革起了总结历史经验和加速 “ ”历史进程的作用。他成功地承担起了促进 “胡汉融合”的任务,成为顺应北方 的历史 潮流的杰出代表。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 速了北方少数民族 的进程。 洛阳、汉语、姓氏、胡汉融合、民族大 融合、封建化
答案:自强、总理衙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近代化
6.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背景、过程:19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为了救亡图存,以 、 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1895 年,当《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北京,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请求变法。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史称 “戊戌变法”。 (2)主要内容: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法,澄清吏治; 经济上奖励实业,改革财政;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文化上设 立学堂(如: ,即今天的北京大学)和译书局,准许创办 报馆、学会等。
(1)甲:魏国 乙:秦国。(2)商鞅;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等 (3)孝文帝;主要内容:迁都洛阳、改官制、禁服胡、学汉语、通婚姻、 改姓氏。 作用: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胡汉融合”,推动历史发 展。 (4)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遇大到了很大的阻力;都是封建阶级领 导的改革;都达到了强兵的目的;都取得了成功等。
古今中外改革类复习
古今中外改革类------专题一、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1、中国古代史(1)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时间: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促进农业发展);奖励军功(受到贵族反对);承认土地私有(得到新兴地主阶级拥护);推行县制(影响最深远);统一度量衡。
(2)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494年。
内容:迁都洛阳;实行一系列汉化的措施: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意义: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2、世界古代史(1)查理.马特改革:法兰克有一个宫相叫查理.马特,8世纪,他改变了以往将土地无偿分给贵族的做法,把土地有条件的分给贵族。
在这种分封的基础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2)大化改新:是646年发生在日本的一场改革,学习中国隋唐制度,使日本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
3、典型题例分析:(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排练历史剧《商鞅变法》,请帮他们找出剧本中的错误()A、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B、秦国人纷纷放弃耕田织布,经营小商品买卖C、一名士兵由于战功显赫,被封官赐爵,赏给土地房宅D、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制(2)下列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叙述,错误的是()A、改变了当时社会性质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促进了民族的融合D、顺应了历史的潮流(3)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贵族中的第一等级是()A、公爵B、侯爵C、伯爵D、子爵(4)日本大化改新是仿效什么制度进行的()A、中国秦汉制度B、中国隋唐制度C、西欧封建制度D、美洲封建制度(5)下列改革中改变社会性质的是()①商鞅变法②孝文帝改革③查理.马特改革④大化改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近代历史上的改革1、中国近代史戊戌变法:1898年,性质是资产阶级改革,结果失败,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世界近代史上的改革(1)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①时间: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②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③核心内容:废除农奴制④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古今中外重大改革
古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浠水实验高中高三历史组【知识整合】中外历史改革,从社会性质方面来看,可分为奴隶社会的改革、封建主义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三种主要类型。
(一)奴隶社会的改革:奴隶主贵族为实现富国强兵,达到某一政治目的而进行改革。
如周文王改革,使商朝属国周到武王时成为本部强国;齐国的管仲改革使齐国很快成为东方强国;鲁国的“初税亩”促进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等。
(二)封建性质的改革:1、目的:为了建立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
2、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1)商鞅变法(2)孝文帝改革3、巩固和挽救封建统治的改革:(1)庆历新政(2)王安石变法(3)洋务运动(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1、目的:为了建立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2、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2)日本明治维新(3)戊戌变法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改革:(1)罗斯福新政(2)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四)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1、目的:摆脱苏联模式的弊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改革:(1)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2)中国的改革开放(五)20世纪三次重大的成功的经济改革1、苏俄的新经济政策;2、美国罗斯福新政;3、中国的改革开放【知识综合拓展】一、如何全面认识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或变法1、认识改革的本质和目的改革的本质: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从本质上讲,改革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或调整。
其背景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
从适应的程度来看,一般有两种情况。
(1)整体适应、局部不适应条件下的改革。
这种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或政策的局部调整,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
(2)整体不适应时,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确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这种改革是革命性的,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如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等。
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讲义:热点十 古今中外改革
热点十古今中外改革一、中国历史上的改革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改变了社会性质,使秦国向封建社会过渡。
)2、北魏孝文帝改革(改变了社会性质,加速了北方民族封建化进程。
)3、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虽然失败,客观上使中国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4、戊戌变法(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5、新中国农村改革(1)1950—1952年土地改革(2)1953年—1956年农业合作社(三大改造中农业改造)(3)1987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7、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日本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都改变了社会性质)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改变了社会性质)3、美国罗斯福新政(没有改变了社会性质)三、角度设问1.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为什么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却仍然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反封建社会的现状?(1)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只是有了初步的发展;而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有较大的发展;(2)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根深蒂固;(3)明治政府大刀阔斧地实行全面、有效的改革;而戊戌变法未触及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4)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中国戊戌变法期间正是西方列强共同瓜分中国之时,不可能让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我国为什么要不断改革?怎样进行改革?改革社会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改革要注意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一起抓。
3.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否与时俱进,因时改革(这是改革成败的根本原因)。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复习(整理)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复习一、近代以来的重要改革(1)俄国1861年改革;(1)洋务运动;1、中国2、世界(2)日本明治维新;(2)戊戌变法;(3)美国罗斯福新政二、专题知识梳理(一)、按时间划分(1);(2);1、19世纪中后期(3);(4);2、20世纪二三十年:;(二)按其改革的性质来划分:1、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有:;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1);(2);(3);(4);三、按其改革的结果来划分(一)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取得成功的:1、;2、;(二)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并取得成效的:;(三)三、未能取得成功的改革:;;四、按影响划分1、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①②③④⑤2、没有改变本国制度的成功改革:五、比较(一)、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项目洋务运动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相同点时间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背景都是封建国家为挽救统治,走向近代化的改革目的都是要摆脱危机的实现富国强兵方式都是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不同点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只学西方技术不触动封建制度改造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结果失败,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成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立足国情;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善于学习、借鉴先进技术和文化等。
(二)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比较项目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相同点时间时间: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背景改革前都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影响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改革后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都走上对外侵略道路不同点目的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机巩固沙皇专制统治内容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与社会生活等多方面核心内容是废除农奴制学法指导:比较不同的改革可从时间、背景、目的、方式、性质、内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
认识(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五、巩固练习:1、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的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日本、中国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改革。
改革回眸模块复习(1-4)
三、孝文帝改革复习要点
★改革背景
1、北魏统一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的出现, 、北魏统一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的出现, 为孝文帝改革创造了条件。 为孝文帝改革创造了条件。 2、北魏统治方式落后,民族矛盾激化,社会 、北魏统治方式落后,民族矛盾激化, 面临严重危机 3、冯太后进行了早期改革,为孝文帝进一步 、冯太后进行了早期改革, 改革打下了基础
3、商鞅变法中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 ①军功授爵制 ②重农抑商 ③废除井田制 ④废分封行县制 ⑤实行连坐 A ①③④ B①②⑤ ①②⑤ C②③⑤ ②③⑤ D②③④⑤ ②③④⑤
4、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 A 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B 适应了时代发展趋势 C 秦孝公的支持 D 人民大力拥护
高考回眸
1、( 2004年上海卷) 公元 、 年上海卷) 年上海卷 公元997年, 宋廷岁收 年 宋廷岁收2200万多 万多 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 缗 , 收支相抵还余大半 ; 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 , 收入 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 多万缗, 多万缗, 已高达 多万缗 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 多万缗 而反。 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A经济衰退 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 吏治腐败
二、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成败
1、成功的改革 梭伦改革、商鞅变法、 梭伦改革、商鞅变法、 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 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2、失败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 阿里改革 戊戌变法
3、成功改革的共同原因: 成功改革的共同原因: (1)改革本身顺应时代潮流 (2)领导者的支持 改革者的杰出才干、 (3)改革者的杰出才干、坚定意志和强硬 手段 4、失败改革的共同原因: 失败改革的共同原因: (1)未触动旧有生产关系 (2)反对势力的强大
中考历史专题—:古今中外的改革
知 识 内 容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改革开放 大化改新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知识 检索
复习指导P2 复习指导P4 复习指导P24 复习指导P24-25 复习指导P45 复习指导P47 复习指导P61 复习指导P62 复习指导P74 复习指导P75
农村实行的重要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城市改革的重点: 国有企业的改革 总设计师: 邓小平
12.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开幕式演讲中说,30年前, 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 历史征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的标志 是。 ( C ) A、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B、中国在“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并进行第一次高考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俄国1861年改革(农奴制改革)
时间: 1861年 实行者: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 废除农奴制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积极作用: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 作用: 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局限性:改革极不彻底,保留了农奴制参与 和沙皇的专制统治,……是俄国的近代化步 伐沉重而缓慢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 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 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当。
新经济政策
时间: 1921年
国家: 苏俄 领导人:列宁 农业上: 内容: 工业上: 贸易上: 性质: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古今中外改革专题
古今中外改革专题古今中外改革专题注: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
含有知识归纳、规律小结、热点冷点、高考题例、新题预测共五个实用专题构成部分。
一.知识归纳第一部分:大纲版(一)中国古代史1.春秋时期的改革(1)管仲改革:时间:公元前7世纪。
内容:改革经济(“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相地而衰征”)、政治、军事。
作用:齐国很快成为东方强国。
(2)公元前6世纪初,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实行按亩收税。
齐国和鲁国的改革都实行新的税制,即土地税,这些新的税制都促使土地由国有转向私有。
2.战国时期的变法(1)商鞅变法①背景: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②主要内容:政治上,“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废分封,行县制;军事上,奖励军功,按功受爵;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文化上,“燔诗书而明法令”。
③性质:是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④影响: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了秦国的旧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但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⑤成功原因:顺应历史潮流(根本原因),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得当。
(2)李悝在魏国变法,主要内容是发展农业生产,制定《法经》,加强地主阶级专政。
(3)吴起在楚国变法,主要内容是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整顿吏治等。
战国时期变法最重大的作用是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确立,变法运动先后进行了一百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诸侯国建立起来。
3.北宋中期的改革(1)庆历新政(1043年范仲淹改革)(2008届全国文综高考历史新增范围)①背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不断反抗;冗官、冗兵、冗费,政府积贫积弱;辽和西夏的威胁。
②内容是整顿吏治:严格官吏的考核升迁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裁并州县,减轻徭役;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变法》知识梳理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变法》知识梳理命题分析本专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价值。
2008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国和世界各国吹响改革号角的一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
这些重大改革举措,也许还是对中外历史上一些重大改革的最好纪念!2008年是王安石变法940周年、百日维新110周年、日本明治维新140周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5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在从古今中外改革的成败中,我们能得到很多规律性的认识和启示,中国和世界的改革如今兴犹未尽。
2009年高考也许会以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变法为载体,这些采用文明史范式,与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相结合,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和美国等世界大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应对措施,凸现创新精神的价值。
我们在复习迎考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该强化对重要改革内容的再认再现考查,理解改革的成败得失与具体措施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分析古今中外改革的本质区别,要求从改革的经验教训中得出一般规律性的认识,从而对现代社会改革起借鉴意义,注意历史的“史鉴”功能;第三,要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对一些重要政治制度利弊得失进行概括和总结;第四,要重视改革和变法中对古代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变化,从中总结出制度更新的特点和规律,以借鉴对当今机构改革必要性和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要注意适当扩大视野,与近代现代政治民主化的历史变迁相联系,考查全局性的政治制度改革观和变迁观,要求从文科综合的角度认识相关历史问题。
易混易错知识1、分清“改革的原因”与“改革成败的原因”。
“改革的原因”是要求回答“为什么要改革”?而“改革成败的原因”是回答“为什么改革成功了(或失败)了”?改革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如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
专题八 古今中外的重要改革
专题八古今中外的重要改革
一、重要改革
1、中国史:
①商鞅变法;②北魏孝文帝改革;③忽必烈改制(改革);④洋务运动;⑤戊戌变法;⑥中国的土地改革;⑦社会主义三大改造;⑧改革开放
2、外国史:
①雅典伯里克利改革;②日本大化改新;③俄国农奴制改革;④日本明治维新;⑤美国罗斯福新政;⑥列宁新经济政策;⑦斯大林模式
二、改革归类(按性质划分)
1、奴隶主阶级性质改革:雅典伯里克利改革
2、地主阶级性质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改革);洋务运动;日本大化改新
3、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戊戌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罗斯福新政
4、社会主义性质改革:中国的土地改革;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改革开放;列宁新经济政策;苏联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认识(启示)
1、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能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富强;
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改革要与时俱进,顺应潮流;
4、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在不断改革创新中进取;
5、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
6、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古今中外重大改革
【高考方向预测】
1.本专题是古今中外重大改革,历年高考都很重视,因为它符合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
2.作为选修内容,梭伦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阿里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是较易出题的内容。
3.从题型上看,多个新课标省区都已明确规定,改革等选考内容以非选择题形式命题。
在复习中,应把练习重点放在材料解析题上。
(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
2.运用比较法和列表法,概要掌握古今中外的重大改革
(1)比较三大宗教改革;比较农奴制改革和阿里改革;比较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等。
(2)用列表法记忆路德教改革、加尔文教改革、英国国教改革。
【易混知识清单】
1.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比较
2.德国、瑞士和英国三大宗教改革运动。
古今中外的改革
专题: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基础知识】一、古代重要的改革1、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为相进行改革。
影响:使齐国国力强盛,奠定了齐桓公首先称霸的条件。
2、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
内容:土地私有,鼓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影响:使秦的国力骤增,奠定了基础。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内容:大力推行汉化政策。
影响: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4、日本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影响:。
5、西欧的改革。
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使西欧最终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级制度。
二、近代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19世纪60——90年代的三、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19世纪末戊戌变法。
作用:。
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3、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内容:“”,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努力发展教育。
作用: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国家。
4、罗斯福新政:中心措施是,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是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四、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1、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
内容: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允许,大力发展。
它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出的最主要探索。
影响: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1954年至1964年期间,改革。
影响: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最终失败。
1985年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3、以匈牙利为代表的东欧国家的改革:初期取得一定成效,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但后来又引起国内经济形式恶化,进而带来政治危机,最终导致。
4、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点梳理】【总结启示】(1)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改革(制定方针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6 古今中外重大改革训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6 古今中外重大改革训练注:按新课程标准高考历史命题要求,选修部分考试主要以材料解析题为主。
故选修部分的配套测试,每套含5个选择题(10分)和6个材料解析题(90分),总分100分。
【选择题】(单选题,5题,共计10分)01.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
后来,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简单形式的道德规则: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 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D.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02.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
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
”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
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秦国A.变法深入人心 B.法治代替人治 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最终失败03.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
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
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
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A.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 B.政府中的贪官污吏C.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 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A .戊戌变法不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B.维新派没有掌握自己的武装C.康有为缺乏实施维新的必要资金D.民族资本主义仅有初步发展【非选择题】(6题,共计90分)06.(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宗教改革材料一被誉为“宗教改革晨星”的英格兰牛津大学神学教授威克里夫(1330~1384)宣布说:“但愿上帝使这地方的每一间牧区教堂都有一本好圣经,有好的福音注解,教士都好好研究它们,用福音和上帝的命令切实无误地教导人民!”材料二针对卡尔文宗教改革的影响,有学者指出,如果说传统基督教中的人是全心全意地倾心天国的话,那么新教——加尔文教——中的人已经是头在天上、身子在地上了。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上的改革人教新课标版.
专题复习(一):中外历史上的改革1、概述:①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②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改革的性质:封建性质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和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2、奴隶社会性质的:①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②雅典的伯利克里改革(公民大会)3、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人物:秦孝公任用商鞅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③建立县制影响:①经济发展②战斗力增强③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4、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内容):①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1985年城市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在小型企业采用改组和联合前苏联的改革:①赫鲁晓夫改革:(时间):1953年(背景):斯大林逝世(内容):政治和经济方面。
(影响):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②戈尔巴乔夫改革:(时间):1985年 (背景):苏联面临经济停滞局面。
内容:先重点改革经济体制又转到政治方面实行多党制。
(影响):生活水平下降,国家权力分散,分裂趋势加强。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二):中外历史上的文化成就⒈文字①象形文字发明人:古埃及人②楔形文字发明人:苏美尔人③甲骨文-- (中国商朝)金文 ---- (商周)大篆 ----- (西周晚期)竹帛书 ---- (战国)小篆隶书 ----(秦朝)⒉历史学:⒋文学:①诗歌: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是欧洲最重要的长篇文学作品之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被称为“先驱”其作品有《神曲》中国唐代诗人:李白著有《朝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被称为“诗仙”;杜甫代表作“三吏、三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著有《秦中吟》《新乐府》②宋词:苏轼北宋《念奴娇赤壁怀古》创“豪放派”介于南北宋之间的李清照南宋的辛弃疾把“豪放派”风格发扬光大。
③戏剧:元朝关汉卿著有《窦娥冤》古希腊悲剧家:索夫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的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古希腊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里面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在近代俄国,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26 古今中外重大改革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6: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精讲精练)【必备考点指要】1.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及影响。
2.了解欧洲的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及历史作用。
3.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和历史作用。
4.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5.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6.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7.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8.概述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基本内容,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9.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基础考点整理】考点一:梭伦改革1.梭伦改革的背景(1)公元前8~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直接原因)。
(2)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利,实行改革(改革的阶级基础)。
(3)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领导改革(政治前提)。
2.梭伦改革措施的具体内容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1)颁布“解负令”: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
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2)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
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1)积极作用:改革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为雅典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中外改革知识梳理及练习一、改革的分类:1是否改变社会性质(社会制度):①不改变社会性质(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戊戌变法、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赫鲁晓夫改革、匈牙利卡达尔改革、中国改革开放;②改变社会性质(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商鞅变法、大化改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2、改革性质:①奴隶制性质的改革:管仲改革(中国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伯利克里改革(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
②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
③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改革、匈牙利卡达尔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二、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一)、商鞅变法1.背景: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个体农耕生产普遍,生产力大大提高,新兴地主阶级为了争取其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出现了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2.目的:富国强兵。
34. 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成功原因:(1)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2)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3)商鞅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6.商鞅变法启示: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改革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和历史发展规律。
(二)、北魏孝文帝1.背景: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目的: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3.内容:1、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
2、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说汉语;采用汉姓;同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
4.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鲜卑族)政治改革家。
5.启示: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是富国强兵的重要途径。
(三)、洋务运动(1)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4)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5)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为口号(6)主要内容:①创办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是最大的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福州船政局)②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京师同文馆)③派遣留学生④筹建新式陆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⑤创办民用工业(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轮船招商局)(7)结果:甲午战争(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8)性质:封建统治者进行的一场失败的自救运动。
(9)评价:消极: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积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西方列强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0)失败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四)、戊戌变法(1)背景(引发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传到北京;(2)时间:1898年6—9月;(3)开始的标志:公车上书(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高潮的标志:百日维新失败的标志:戊戌政变(4)支持变法的皇帝:光绪帝;(5)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6)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缺力量弱小;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封建顽固势力强大;脱离人民群众。
(7)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8).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五)、改革开放1.开始标志: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背景:思想界关于真理评价标准的讨论,使人民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3)内容:①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思想转折)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党的政治和经济工作重心的转移。
)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组织路线的转移。
)(4)意义:①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②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主要内容:(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改革的开始: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安徽凤阳率先尝试)②形式:“包产到户”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就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
③意义: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农村实行的重要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城市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的改革(2)城市国有企业改革:①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②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就业制度改革:我国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打破了“铁饭碗”,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工作岗位。
④社会保障制度: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社会救济被确立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以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发展稳定的需要。
(3)对外开放:①内容:1980 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4 年,开放了14 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 年,进一步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 年,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②新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③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
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a.可以增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与合作;b.引进人才、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c.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也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3.重大意义:(1)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2)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3)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4)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5)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6)证明了社会主义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新的借鉴经验——创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三、世界历史上的改革(一)、大化改新(1)时间:7世纪中期(646年);(2)人物:改革派(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孝德天皇”执政;(3)性质:封建制改革;(4)学习对象:中国隋唐制度;(5)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6)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二)、明治维新(1)时间:1868年;(2)人物:明治天皇;(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学习对象:西方欧美列强;(5)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体现改革性质);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后世影响深远)。
(6)影响:它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②保留封建残余,日本强大以后,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理。
(三)、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1)时间:1861年;(2)人物:亚历山大二世;(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赎买。
(5)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的统治;(6)影响: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重大转折点。
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四)、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1)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
(2)“新”的表现: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农民向国家交了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大型企业由国家管理,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5)意义:提高了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五)、罗斯福新政(1)时间:1933年;(2)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3)“新”的表现(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说明: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4)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发生产过剩,从而加强政府的控制与调节。
(5)影响:①新政取得显著成效。
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②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6)给我们的启示: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需高度重视以增加农民收入;工业是国民经济主导,需振兴民族工业以增强综合国力;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政府要适时适度宏观调控以确保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改革的启示:①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②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③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④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
一、单项选择: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2.下列属于秦国商鞅变法内容的是()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④建立县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3.下列内容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是()A、把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的姓氏B、朝廷中禁止使用鲜卑语,必须使用汉语C、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D、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4. ①迁都洛阳②改鲜卑族姓氏为汉族姓氏③采用汉族官制④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学⑤……这是中国古代一位帝王改革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