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跳绳》教学设计
快乐跳绳教学设计
![快乐跳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961d56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8.png)
快乐跳绳教学设计快乐跳绳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快乐跳绳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快乐跳绳教学设计篇1一、指导思想: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学会健体,掌握一些基本的健身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目标,发展学生敢于动脑,大胆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学生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喜欢学习新颖运动技巧。
自信心强,但有时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还存在着任性,娇气、依赖性强、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
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灵活的安排多样的跳法练习,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公平竞争的氛围,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天地,让学生在学习和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得到锻炼。
多表扬,少批评和指责。
同时让学生自由组合,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益于各层次学生得到提高。
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成功感,给学生带来以下心理体验:学会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悦,获胜了的开心和自豪。
三、教材的选择:跳绳是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
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
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体育教材中较好的内容。
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
同时还可促进少儿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少儿心肺功能和胃肠功能。
教学内容1、花样跳绳2、胯下传接跳绳比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在跳绳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学生懂得一根跳绳能有多中玩法,学会在活动中思考,在玩中锻炼。
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设计(精选8篇)
![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设计(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46e70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2.png)
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设计(精选8篇)阶段:手脚搭配篇一强调跳绳方法是用前脚掌起跳和落地,切记不可用全脚或脚跟落地,以免脑部受到震动。
跳时呼吸要自然有节奏。
在第一阶段转绳子的基础上适当增添难度,不仅一面使绳子转起来,而且双脚也一起跳动,一直练习到双脚的跳动能跟上绳子的转动,使手脚能同速进行。
倘若你开始的动作都正确了,那么你以后跳绳的姿态就会合乎标准。
手与脚的搭配达到完全吻合的时候,适当增添难度,如快速跳,摇一次跳二次,胸前交叉跳、单脚跳、双脚跳、一人跳一人跟进,这些都是最基础的跳法。
刚开始总是不太能顺当,不要在意,只要有恒心,必能跳得顺当。
小学体育花样跳绳教学设计篇二一、引导思想和理念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跳绳为主教材,树立“健康第一”的引导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以同学的心理活动为导向,面对全体同学,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
借助多种教学手段,通过优生的演示,使同学直观的了解跳绳的多种跳法和相关学问。
不仅让同学学会多种的跳绳方法,而且让同学依据已有的跳法进行自由创编,培育同学的创新本领。
让同学将本身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现,加强其自信念,获得成功的喜悦。
培育同学良好的团结合作本领。
跳绳是小同学非常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设备简单,简单开展,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同学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进展,对于进展弹跳、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
花样合作跳绳培育同学积极运动,勇于创新,体验体育运动成功的欢乐。
三、同学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小学三班级同学,班级人数较少,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小组合作和个别辅导,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同学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同学总体身体素养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较强的思维本领,制造本领。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同学知道花样合作跳绳的技术要领,把握肯定的方式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学练活动,让同学把握2—3种花样合作跳绳的方法,进展同学的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的功能及身体协调性。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快乐跳绳》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快乐跳绳》](https://img.taocdn.com/s3/m/b2416a5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2.png)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快乐跳绳》一、教学目标:1.了解跳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掌握单人和双人跳绳的技巧;3.通过跳绳活动,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耐力;4.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掌握基本的跳绳动作和技巧;2.学会单人和双人跳绳;三、教学难点:1.掌握双人跳绳的技巧;2.进行跳绳活动时的团队合作。
四、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2.小组合作教学法;3.问题解决法。
五、教学准备:1.跳绳器材;2.音乐;3.课件。
六、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老师带领学生做一些适度的热身活动,如慢跑、伸展运动等,以准备好身体,预防受伤。
2.引入:老师通过播放一段快乐的音乐,引导学生对跳绳活动产生兴趣,并简单介绍跳绳的好处和意义。
3.基本动作教学:(1)示范执绳的正确方法和姿势,包括正确握绳、落脚的准备动作等。
(2)示范基本的单人跳绳动作,如交叉跳、连续跳、单脚跳等,同时解释每个动作的要点和技巧。
(3)学生进行模仿跳绳练习,老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
4.单人跳绳练习:(1)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单人跳绳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跳绳速度和动作。
(2)在练习过程中,老师不断观察学生的动作,并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双人跳绳游戏:(1)根据班级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进行双人跳绳游戏。
(2)游戏规则:两人面对面站立,同时跳绳,要求一定的配合和默契,尽量保持稳定和连贯的动作。
(3)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组间的比赛和展示。
6.总结: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跳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技能水平。
七、教学反思:本节体育课通过快乐跳绳活动,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耐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通过模仿、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入阶段应更加具体地介绍跳绳对身体的好处,以增加学生对活动的理解和重视。
小学五年级体育《跳绳》教学设计范文3篇
![小学五年级体育《跳绳》教学设计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a4502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68.png)
小学五年级体育《跳绳》教学设计范文3篇小学五年级体育《跳绳》教学设计范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小组互相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亲爱的同学们,你在课余时间喜欢做哪些运动?(学生可能会说打球、游泳、踢毽子、跑步、跳绳等等)。
其实跳绳就是一项非常好的活动,通过跳绳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减肥,还可以长高哟!2.课件出示课本第78页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3.教师谈话:小东、小红和小亮非常喜欢跳绳,你看,今天他们三个就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老师把他们三个的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睛仔细观察统计表,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4.学生活动:学生汇报数学信息:教师板书:小红跳了40下,小亮跳了28下,小东跳了32下。
5.教师谈话: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多,可真棒!看到这么多的数学信息,你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师生活动:学生可能提出很多问题,需要把这些问题按加减法分类整理好,告诉孩子有关加法的问题可留到课余时间自己去解决。
然后板书有代表性的例题:小红比小亮多跳了多少下?2.学生活动:给学生留几分钟思考时间,也可小组合作交流,然后点名学生算出列式。
老师板书:40-28=?3.老师提问:为什么要列减法?点名学生回答。
4.教师谈话:你会算40-28=吗?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困难吗?和小组内的小朋友一起讨论交流一下吧!5.学生讨论:小组内交流讨论算法6.交流算法:(1)计数器:让学生到讲台前演示拨珠子过程:(让学生边演示边说算理)在计数器上拨出数字40,减28时,根据笔算规则,先从个位算起,但个位上0—8减不着,需要从十位上借1当10来用,10减8等于2,十位上原来是4,因被借走了1而变为3,3减2等于1,合起来就是12。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教案:《跳绳》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教案:《跳绳》](https://img.taocdn.com/s3/m/aab1ba0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7.png)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教案:《跳绳》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教案:《跳绳》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教案:《跳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教案:《跳绳》1教学目标:1、知道赖宁是怎样苦练跳绳的,懂得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锻炼好身体。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跳绳、体育、操场、练习、满头大汗、讲解、一拐一拐、不好意思、回答、昨天、感动、成绩、连蹦带跳、感激”等词语的意思。
3、能给句子加上似的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能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写。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是怎样把赖宁苦练跳绳的`事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明白学好文化知识与锻炼好身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拼读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理解第1自然段,教学有关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
1、让学生说说学习《铁棒磨成针》、《不是为了分数》后受到的教育。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学跳绳》。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英雄赖宁跳绳的故事。
可见出示赖宁画像,简介赖宁事迹。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4学跳绳,读题。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1)谁学跳绳?(2)他是怎样学跳绳的?(3)遇到了哪些困难?结果怎样?二、听老师范读课文。
说说你能回答哪个问题?学生汇报后,教师简介赖宁事迹——赖宁是一个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
1988年3月,赖宁为了扑灭山火,保护国家财产,献出了自己宝贵而又年轻的生命。
团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向赖宁学习。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难生字的字音。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重点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评议,正音赖宁、操场、一拐一拐、昨天、脚肿、连蹦带跳四、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他功课都很好,只有体育不太好”这句话的意思。
跳绳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跳绳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3ba80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e.png)
跳绳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跳绳的教学设计1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从健身体育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自我锻炼的意识。
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自练、互评能力,在愉悦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材选择双长绳是本单元教材四,跳绳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内容,经常进行跳绳,对于促进运动器官的发育和内脏机能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尤其能够对发展弹跳力和提高灵敏、协调、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具有显著的效果。
本课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五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将跳绳教材游戏化,培养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通过游戏提高团结、协作、竞争以及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在运动中体验成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三、教学过程1.开始与准备部分:采用英语谈话的方式开课,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体育课不是单一存在的。
利用音乐烘托课堂气氛,改变队列枯燥、单调的练习方式,巧妙地利用队形变化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队列真正成为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充分体现学生的动作整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反映学生的精神面貌。
用节奏欢快的乐曲进行韵律操练习,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达到热身的目的。
2.基本部分:主教材是《双长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检查作业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双长绳。
教师将主要内容直观地展示给学生,鼓励学生模仿──分组练习──巩同提高──自由创编,使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进行,同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创设充分展示的空间,来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求。
五年级体育《跳绳》教学设计(共8课时,表格版)
![五年级体育《跳绳》教学设计(共8课时,表格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dfab2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e.png)
《跳绳》教学设计《跳绳》教学设计《跳绳》教学设计正压腿 4×8 侧压腿 4×8三、基本部分:单人跳绳重点:进大绳的时间和方向。
难点:进绳后的跑动速度和方向。
1.学习跳长绳:握绳方法:2人可单手或双手握绳,各握跳绳一端,如绳长可在拇指与其他四指间适当绕几圈。
摇绳方法:两位摇绳人面对面而立,两人的身高接近为易。
两人向同一方向摇绳,动作要协调一致。
动作要领:站在跳绳的中间,由静止的侧力姿势开始。
当绳摇起来过头顶接触地面的一瞬间,原地并脚向上跳起,绳从脚下穿过后轻巧落地;连续数次。
看绳准,抓时机,两步快跑绳中跳,离开及时不拖沓。
从摇转的绳下跳过或跑过。
教法:(1)教师讲解,并找两个同学摇绳,老师进行示范。
(2)选几个同学,给大家展示,加深技术动作印象。
(3)剩下的同学积极发言评价。
学法:(1)学生分四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
(2)教师再次示范、点拨。
(3)生教生:一些不能跑过或跳过的学生,有动作掌握较熟练的同学喊口令或拉着手通过。
(4)老师纠正错误动作。
五、结束部分1.放松(1)按摩放松:在运动结束后进行。
从轻按开始,逐渐过渡到推拿、揉捏、按压和扣打,再配以局部抖动并且要注意从四肢开始。
(2)肌肉伸拉:运动后的伸拉肌肉活动,可以让肌肉的紧扬。
学生要注意进大绳的时间和方向。
教师讲解要详细,动作示范到位。
《跳绳》教学设计《跳绳》教学设计《跳绳》教学设计《跳绳》教学设计《跳绳》教学设计。
2023年小学体育《跳绳》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3年小学体育《跳绳》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f69f0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b.png)
2023年小学体育《跳绳》教学设计(精选3篇)小学体育《跳绳》教学设计1一、设计意图:跳绳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特别在学生中广为流传,而且跳绳也是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教学任务,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重点教材,是必须考核的项目,但该项目对于协调性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要学会还是比较困难的。
然而,一年级跳绳教学往往被大多数教师所忽视,有的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更多地是让学生自己学,因此一年级就能跳得很好的学生并不多见。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正摇并脚跳短绳的方法和相关知识,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互助、协作、友爱的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运动知识,从而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
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
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很好的内容。
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技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促进少儿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少儿心肺功能和肠胃功能。
三、学情分析:1、一年级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他们的骨路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
对跳绳这一项目并不是很了解,少部分学生接触过跳绳。
2、学生在跳绳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手摇绳、脚跳跃等错误,对协调性较差的学生会出现手、脚配合错误。
不仅如此,学生在教学中也可能会对跳绳产生厌烦心理。
3、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有的会模仿跳的好的学生学习,有的会向老师询问,有的可能会放弃。
四、教学目标:运动参与目标:在教师地引导下,学生能够愉快地进行学习,敢于表现自己。
运动技能目标:75%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并脚跳短绳的动作方法,并能将动作运用到其他活动中。
体育课教学跳绳教案
![体育课教学跳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44918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f.png)
体育课教学跳绳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跳绳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领,掌握跳绳的基本动作。
2.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灵活性和耐力。
3.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跳绳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要领。
难点,双人跳绳和多人跳绳的协作和配合。
三、教学准备。
1.准备跳绳工具,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跳绳。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跳绳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要领的介绍。
3.了解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为教学内容的设置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跳绳的好处和意义,激发学生对跳绳的兴趣。
并简要介绍跳绳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领。
2.基本动作的讲解和示范(10分钟)。
老师向学生讲解跳绳的基本动作,包括单人跳绳和双人跳绳的技术要领。
并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跳绳的基本动作和姿势。
3.学生练习(20分钟)。
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进行跳绳的基本动作练习。
老师在旁边指导学生,纠正他们的动作和姿势。
4.双人跳绳和多人跳绳的练习(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双人跳绳和多人跳绳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老师在旁边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5.总结(5分钟)。
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跳绳的重要性和技术要领。
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加练习,提高跳绳的水平。
五、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对跳绳的兴趣和热情。
但在双人跳绳和多人跳绳的练习中,有些学生协作能力和配合度还有待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同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体育《跳绳》优秀教案
![小学体育《跳绳》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d4f1f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7.png)
小学体育《跳绳》优秀教案小学体育《跳绳》优秀教案(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体育《跳绳》优秀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体育《跳绳》优秀教案篇1一、设计理念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二)的目标要求,以跳绳为主教材,通过学习。
使学生自主了解、探究、掌握跳绳的多种跳法、相关知识、使学生总结出《跳绳》与身体的关系。
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跳绳》动作与方法的编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并将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示与交流,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
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着广泛而浓厚的兴趣,喜欢学习别人的运动技能与技巧。
自信心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存在着娇气、任性,缺乏一种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的团体精神与合作意识。
使学生关心和重视老师和同学们的态度与评价。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灵活的安排形式多样的跳法练习。
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公平、竞争的氛围,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在学习的实践中获得知识、方法与技能。
教学中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
注重个体差异。
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成功感的喜悦。
三、教材的选择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
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
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较好的内容。
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
小学五年级体育《跳绳》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体育《跳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8e33f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8.png)
小学五年级体育《跳绳》教学设计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
为提高五年级学生的体育能力,店铺特为大家分享最新《跳绳》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小学五年级体育《跳绳》教学设计篇1一、设计理念: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淡化枯燥的跳绳练习,能让学生主动式、探究式的学习,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教学目标,并从中学到一些简单的动作方法和活动技能。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能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快乐锻炼,使学生掌握一些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同时增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知识与技能: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体会一绳多用的方法,培养协调能力。
2、通过学生在跳绳中主动设计、创造的练习,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的能力,并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
三、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各种跳绳游戏的体验活动掌握一定的技能。
2、在练习中,能够掌握跳绳活动方法,做到自主学练和合作锻炼。
四、教材内容分析: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
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
本次课在学习掌握双脚快速跳和单脚交换跳的基础上,发挥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创编出形式多样的跳绳方法来丰富我们的体育课堂。
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较好的内容。
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
同时还可促进少儿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少儿心肺功能和胃肠功能。
五、学情分析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自信心强,但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
六年级体育教案跳绳教学设计
![六年级体育教案跳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69857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3.png)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跳绳的起源和意义。
2.能够正确地掌握单人跳和双人跳的基本动作。
3.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体力水平。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教学重点:1.单人跳和双人跳的基本动作。
2.调整跳绳的速度和节奏。
教学难点:1.学生在跳绳时保持节奏和稳定性。
2.双人跳的团队合作。
教学准备:跳绳、音乐、音响、计时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次的课堂内容,询问学生跳绳的意义和好处。
2.让学生自由活动一段时间,进行热身运动,如伸懒腰、摇摆手臂等。
二、学习单人跳(20分钟)1.通过视频或实际示范让学生观察和模仿老师跳绳的动作。
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握住跳绳和调整跳绳的速度。
2.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鼓励他们互相观摩和帮助。
3.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指导和纠正他们的动作错误,并鼓励他们坚持练习。
三、学习双人跳(20分钟)1.组织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双人跳绳练习。
要求学生在跳绳时配合好节奏,互相协作。
2.让学生轮流担任跳绳者和帮跳者的角色,增加互助意识。
3.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讨论双人跳绳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巩固训练(20分钟)1.安排跳绳比赛,分别对单人跳和双人跳进行计时和记录成绩。
2.根据成绩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3.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提出今后跳绳训练的计划。
五、课堂总结(5分钟)1.结合课堂内容,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2.强调跳绳的意义和好处,并鼓励学生将跳绳作为自己持之以恒的锻炼方式。
六、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跳绳,记录自己的跳绳时间,并在下一次课上向全班汇报。
鼓励学生相互鼓励和竞争,提高跳绳的水平。
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跳绳的技巧 》
![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跳绳的技巧 》](https://img.taocdn.com/s3/m/3d0913b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3.png)
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跳绳的技巧》一. 教材分析《跳绳的技巧》这一课题,旨在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动基础,对跳绳这项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跳绳技巧不佳,需要教师的指导和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跳绳的基本技巧,如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跳绳技巧进行运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树立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跳绳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跳绳技巧的运用和提高。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跳绳技巧的示范,以便学生模仿和学习。
2.练习法:分组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跳绳技巧。
3.游戏法: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六. 教学准备1.器材准备:跳绳若干,用于学生练习。
2.场地准备:宽敞的操场或体育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同学们,你们知道跳绳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跳绳的技巧,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2.呈现(10分钟)教师示范跳绳的基本技巧,如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并讲解动作要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跳绳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辅导。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跳绳比赛,比一比谁跳得更快、更熟练。
教师点评并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进行跳绳花式的练习,如交叉跳、换脚跳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跳绳技巧的重要性和锻炼价值。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跳绳》教案(精选16篇)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跳绳》教案(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bf0df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4.png)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跳绳》教案(精选16篇)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跳绳》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分析《跳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的教学内容。
主要是学习“8”和“9”的加减法,同时,结合学生一些日常的活动,将解决问题的思想也渗透在计算的学习中。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加减法计算的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加减法计算的动机和兴趣。
二学生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0-10并掌握了7以内的加减法,已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这个班的学生大部分上过学前班,数的组成也基本上知道;大部分的学生会看图说算式。
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相关的减法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交流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2)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经历看到一幅图写出四个不同算式的过程,体验和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说一说上体育课了,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跳绳。
(出示)1、同学们从图中可以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说说看。
4个男生和4个女生;1个戴帽子的、7个没戴的;3个穿裙子的、5个穿裤子的……。
然后完成有关算式:□+□=□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你还能说出哪些加减法算式?(同桌合作,边说边写,教师巡视指导)3.师生共同整理小结。
[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说、写,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且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活动二:画一画(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意识。
)1.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画画。
今天,我们就和小象一起当一名小画家。
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小画家”卡),先看小象怎样涂方格,并帮它把算式填完整;再想还可以有哪几种不同的涂法和算式,请完成在卡片上。
小学《跳绳》教学设计(5篇)
![小学《跳绳》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b3153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9.png)
小学《跳绳》教学设计(通用5篇)小学《跳绳》教学设计1一: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实践课2、近几年随着体育考试的进展,尤其是今年又把跳绳例如体育考试工程。
九年级学生,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体能普遍较好,对跳绳有关的练习方式都有较强的兴趣。
跳绳方面,根本的正摇跳,长绳的双人摇跳、多人摇跳等技术动作有较好的根底。
大局部学生具备了向较高一层次难度进展的条件。
比方:正摇跳,长绳的双人摇跳、多人摇跳多跳等,这些技术动作学生都有较浓的兴趣。
3、另外中考体育考试的需要,学生学习跳绳的热忱、组织纪律、熟悉力量、身体素养相对其他年级有肯定的优势。
因此,我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安排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能更好的承受本次课的教学。
另一方面,九年级学生正处自身发育的顶峰期,灵敏,协调素养的快速增长有可性强的特点,跳绳恰好有此方面的熬炼价值,这更增加提高了学生对跳绳的喜爱。
同时也使我国民间体育得到更好的进展。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到跳绳运动对人体的熬炼价值,并积极参加熬炼。
2、进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气,提高跳动力量。
3、培育学生勇于克制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以及培育学生敢于探究、创新的精神,感受与人合作的欢乐,建立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终身体育打根底。
4、通过观看、仿照原地单人跳绳的不同玩法,尝试1——2种原地双人跳绳的技术,努力把握快速跳绳及绳间最正确节奏,为中考体育考试作好预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运用讲解示范法、启发引导法、鼓舞表扬法等,尝试在体育课堂中加强师生间的交往与沟通,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鼓舞学生依据现有场地器材和自身实际状况,发挥自主能动性,努力查找通过跳绳来进展学生素养的教学方法。
“学”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自主治理、小组合作练习、探究性学习、创新演示,为学生供应一个展现的平台,鼓励学生获得胜利。
教学内容的重点:尝试双人跳绳的不同玩法。
小学体育委员跳绳教案
![小学体育委员跳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bc66c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2.png)
小学体育委员跳绳教案
课时:1课时
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材:《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跳绳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
教学内容:
1. 跳绳的基本动作: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
2. 跳绳的团队协作:两人跳、四人跳、八字跳等。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5分钟)
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2.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高抬腿、摆臂等。
二、基本技能训练(15分钟)
1. 教师示范跳绳的基本动作,如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并讲解动作要领。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组织学生进行比赛,鼓励学生互相学习,提高跳绳水平。
三、团队协作训练(15分钟)
1. 教师示范跳绳的团队协作动作,如两人跳、四人跳、八字跳等,并讲解动作要领。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组织学生进行比赛,鼓励学生互相配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巩固练习(10分钟)
1. 学生自由进行跳绳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跳绳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
1. 学生跳绳水平的提高。
2.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3. 学生身体协调能力的提高。
跳绳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5篇)_1
![跳绳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5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621770d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0.png)
跳绳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跳绳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跳绳教案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
2、经过玩绳,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平衡协调的本事。
3、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和发散思维本事。
活动准备:长绳短绳若干。
活动过程:1、带领幼儿跑步进入活动场地,做热身操。
2、导入:小朋友,今日我们一齐来玩绳子,看谁能想出好玩的方法。
3、自由玩绳: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自由玩绳,刚开始能够探索一个人玩绳的方法,然后探索两个人玩绳的方法,最终能够探索许多个人一齐玩绳的方法。
每当有幼儿想出一种好玩的方法时,教师能够先请这个幼儿示范,然后带领大家跟这个孩子一齐玩。
4、玩法:(1)跳绳:幼儿能够一个人练习跳绳,还能够练习花样跳绳。
(2)给娃娃打领结: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各队第一名幼儿手拿短绳当领带站在起跑线后。
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幼儿去给娃娃系好领带后回到并拍第二个幼儿的手,比赛依次进行,快的为胜。
(3)踩绳跳:每人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两手捏住绳子的两端,双脚踩在绳子的中间部位,两手拉紧绳子,双脚用力前跳。
(4)走小路:两条绳拉成相距有必须距离的平行线做小路,幼儿在小路中间走,踩绳、出绳为犯规。
(5)走钢丝:把绳子拉成——或s形,幼儿踩绳前进。
5、放松活动:小朋友们刚才想出了各种玩绳子的好方法并一齐玩了绳子,大家必须有点累了吧,那么此刻就让我们一齐随着音乐来放松一下。
幼儿随音乐做放松活动。
6、小结结束:教师对幼儿刚才玩绳的情景做一简单小结,然后带领幼儿回活动室,结束。
跳绳教案篇2一、设计理念活泼不失有序,锻炼不失兴趣,学习不失创新是这节体育课的初始目的。
本课在《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教学设计中,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采用“主动探索与进取创造”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本事,发挥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跳绳(教学设计)人教版体育二年级上册
![跳绳(教学设计)人教版体育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2d1102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c.png)
跳绳(教学设计)人教版体育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跳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培养体育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耐力和坚毅的意志。
教学重点
1.跳绳姿势的练习;
2.重点掌握跳绳的基本动作;
3.学生之间的配合和团队合作。
教学难点
1.技巧和耐力的培养;
2.团队合作的培养;
3.学生之间的配合和协调。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1.教师示意学生将跳绳按照长度和类型分类,并简单介绍跳绳的作用和好处;
2.考察学生们对于跳绳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第二步、讲解技巧
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基本的跳绳动作和技巧,包括单人跳、双人跳和团队跳;
2.详细讲解每一种跳绳动作的步骤和技巧,并进行演示。
第三步、示范
1.依次示范每种跳绳动作,让学生观看,理解每一个动作的动作及技巧;
2.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模仿示范动作。
第四步、实践
1.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分别由小组内的学生练习单人跳、双人跳和团队跳等基本动作;
2.组内成员相互配合,进行跳绳动作练习,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跳绳动作中的错误。
第五步、总结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跳绳动作的总结,并分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鼓励同学们相互交流、分享经验,互相借鉴学习方法和技巧。
教学评价
1.学生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掌握情况;
2.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互相配合情况;
3.学生耐力和坚毅的表现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快乐跳绳》
十里店小学刘小莉
一、指导思想:
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淡化枯燥的跳绳练习,能让学生主动式、探究式的学习,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教学目标,并从中学到一些简单的动作方法和活动技能。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学生。
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着广泛而浓厚的兴趣,喜欢模仿和学习别人的运动技能与技巧。
自信心强,但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的年龄特征:1、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2、模仿能力强;3、具备一定的探索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动动作.她们都比较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绝大部分同学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
集体活动中与她们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针对五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认知规律,我选择了跳绳为本课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能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快乐锻炼,使学生掌握一些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主动创造性,学生的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和保家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增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2、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体会一绳多用的方法,培养协调能力。
2)、通过学生在跳绳中主动设计、创造的练习,发展学生快速、灵敏、协调的能力。
并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各种形式跳绳的体验活动掌握一定的技能。
2、在练习中,能够掌握跳绳活动方法,做到自主学练和合作锻炼。
五、教学过程:
小学体育公开课教案《短绳》
执教班级: 5(3)班人数:56人执教者:刘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