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欣赏论文

合集下载

外国民乐欣赏作文素材

外国民乐欣赏作文素材

外国民乐欣赏作文素材英文回答:When it comes to appreciating foreign traditional music, one genre that immediately comes to mind is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also known as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has a rich history that dates back thousands of years. It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unique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guzheng (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pipa (a four-stringed lute), and erhu (a two-stringed bowed instrument). The melodies are often soothing and melodic, creating a sense of tranquility and serenity.One of the reasons why I enjoy listen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is because it allows me to immerse myself ina different culture. The melodies and rhythm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what I am used to in Western music, and this novelty is refreshing. For example, the pentatonic scale, which is commonly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creates a distinct sound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majorand minor scales used in Western music. This difference in tonality adds an element of intrigue and captivation to the music.Furthermore,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often tells a story or conveys emotions through its melodies. For instance, the piece "Liu Yang River" depicts the flowing river and evokes a sense of calmness and tranquility. The erhu, with its expressive and soulful sound, isparticularly effective in conveying emotions. The music has a way of transporting me to a different time and place, allowing me to experience the emotions and stories behind the music.中文回答:说到欣赏外国传统音乐,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欣赏论文——D大调卡农赏析

音乐欣赏论文——D大调卡农赏析

D大调卡农赏析“卡农”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字面意思为“典范”、“规律”等,也指古希腊的一弦琴,或指基督教弥撒中的一部分。

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13世纪的民间音乐(如轮唱曲)就是以卡农的形式出现的。

完整的卡农于15世纪出现,并受到一些乐派作曲家的钟爱。

此后,卡农常常作为一个段落,出现在独立的交响作品中。

《D大调卡农》(Canon in D major)为德国作曲家约翰•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所作,是世界上最为悦耳好听的古典金曲之一。

《D大调卡农》是原作《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创作的D 大调卡农和吉格舞曲》的前半部分。

它作为奥斯卡获奖影片《凡夫俗子》的配乐而广为人知,此后被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改编成多数版本,也曾在很多经典的电影和广告中出现。

作者约翰•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1653-1706)是德国闻名巴洛克时期作曲家。

他先后在很多教堂担当管风琴乐师的职位,也曾经担当过JS Bach兄长的音乐老师。

信奉当时新兴路德教派的他,一生中创作了很多教会音乐。

他的《众赞歌前奏曲》融合了北德音乐的宗教性和南德音乐的抒情性,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当然,他流传最广的作品还是青年时代创作的《D大调卡农》(1680-1690)。

此曲以大提琴启奏,每隔八拍,加入一把小提琴拉奏。

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仅三段不同,每段仅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

大提琴只有两小节八个音,重复达二十八次之多。

几个声部的支配极为严谨,却没有给人单调赘余之感,它们此消彼长,回环往复,反而为曲子增加了哲学和艺术的光辉。

本文分别从节奏、旋律、和声、曲式几个方面对此曲进行分析。

《D大调卡农》创作于巴洛克时期,它本身带有巴洛克音乐的很多节奏特点。

巴洛克时期的科学旺盛发展,不仅极大地变更了人们的观念,也对艺术的审美造成了影响。

“运动是确定的”这一观念广为音乐家们接受并运用于创作,巴洛克音乐中,旋律是不断扩展、连续绽开的,有如万花筒一般绚烂;节奏则富有流淌性,持续不断,这充分确定了运动的永恒性。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800字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800字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800字音乐是一种美妙的东西,那么大学里面的音乐鉴赏课是否能给你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呢?下面是店铺!让小编我来帮助你整理几篇相关的大学音乐鉴赏800字论文,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大学音乐鉴赏800字论文篇一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

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东西。

一. 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认识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

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

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二. 对西方音乐的认识《命运交响曲》堪称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唯独只有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

“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

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还有欣赏了幽默曲、圆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对幽默曲的欣赏,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

三,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

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

音乐鉴赏论文——贝多芬

音乐鉴赏论文——贝多芬

西方音乐鉴赏论文--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生于1770年12月17日,逝世于1827年3月26日。

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

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

在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

1770年12月17日,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的贫穷家庭。

父亲是当地碌碌无为的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一名倍受生活折磨的宫廷大厨师的女儿。

在父亲的严格训练下,贝多芬显露出了音乐上的才华,但贝多芬常常遭到父亲的打骂。

贝多芬4岁时就会弹奏羽管键琴,并获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在5岁时患上中耳炎;8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0岁时,他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贝多芬在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2岁时经聂费的推荐,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当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是贝多芬“音乐仆役”生涯的开始。

13岁的贝多芬参加宫廷乐队担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

1781年贝多芬跟随乐队指挥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宝·奈弗学习钢琴和作曲,贝多芬还跟弗兰兹·安东·里斯学习小提琴,在新老师的指导下使得贝多芬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1787年到维也纳后,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刚开始的时候,莫扎特想看看他的能力让他演奏音乐,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

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

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

贝多芬也跟随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列里等人学习。

音乐论文:浪漫主义音乐

音乐论文:浪漫主义音乐

音乐论文:浪漫主义音乐音乐论文:浪漫主义音乐课程论文(20__年至20__学期春季学期)论文题目:浅谈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与音乐家课程名称:欧洲音乐作品赏析任课教师:贾林林班级:学号:姓名:浅谈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与音乐家“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富浪漫主义——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真正浪漫主义的艺术,因为它的唯一主题就是无限物。

音乐向人类揭示了未知的王国,在这个世界中,人类抛弃所有明确的感情,沉浸在无法表达的渴望中。

”——霍夫曼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音乐是最富于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浪漫主义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浪漫主义音乐贯穿整个19世纪并延续到20世纪初,它强调个人的自我表现,是一种个性化、理想化,富于诗意的音乐。

浪漫主义艺术滋生了诸多浪漫乐派音乐家,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专注于一种或几种音乐体裁的写作,由此催生了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音乐形式,如艺术歌曲、特性曲、各种标题音乐等。

浪漫派时期,钢琴艺术得到全面、高度的发展。

浪漫主义音乐的出现,使音乐走出宫廷、走向民间。

新的艺术题材的出现(如艺术歌曲,交响诗等)更加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很多音乐大师的传世佳作至今久演不衰,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之音谱写作曲,向世人传递经典传奇。

柏辽兹则首先用交响曲讲起了故事。

他的《幻想交响曲》描述了自己对一个女演员的爱情幻想。

他说这些幻想是服药自杀未遂而产生的,里面有田野、有舞会、有断头台、有妖魔鬼怪,真是好玩之至。

他还在这部交响曲里首次运用了“固定乐思”的写法,即从头到尾用一个代表那位女子的主题及其变奏贯穿全曲,既方便了讲故事,又使作品各乐章获得了很强的统一性。

他的这种手法对后来的李斯特等作曲家影响巨大。

柏辽兹的其他重要作品有管弦乐《罗马狂欢节》、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歌曲之王”舒伯特无疑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个重量级人物,作了无数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优秀艺术歌曲。

他还写了九首交响曲,最后两首是不凡之作,第九首因其高贵的气质、庞大的结构被人称之“伟大交响曲”,第八首没写完,就叫“未完成”,但却是交响曲宝库中的经典,其凄切孤独的氛围、细腻的内心情感表现,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

西方音乐史论文——巴赫的生平、艺术成就及其艺术创作

西方音乐史论文——巴赫的生平、艺术成就及其艺术创作

西方音乐史与名曲鉴赏论文-—巴赫的生平、艺术成就及其艺术创作巴赫的生平、艺术成就及其艺术创作1、巴赫简介及时代背景对音乐创作的影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及羽管键琴家,虽然终身未出国门,但却是将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融为一体的开山大师。

在人们对音乐史上的代表人物进行评价与概括的时候,巴赫的伟大贡献以及在音乐史中的重要地位是逐渐被认识到的,其称谓从管风琴师到近代西方音乐的开山始祖、音乐发展的里程碑,乃至西方音乐之父,这样至高无上的评价既说明了人们的肯定与敬重,也说明巴赫的确具有令人叹服的才华与音乐成就。

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对后来将近三百年整个德国音乐文化乃至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赫1685年出生于德国,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世家,所以巴赫从小就展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他对音乐的热爱接近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

他曾向许多著名的音乐家请教,后来,在吕奈堡的教会里担任歌手的时期,在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的著名的音乐作品,大大开阔了视野。

中学毕业后,巴赫就开始了自己艰难的艺术创作生涯。

巴赫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祖国,因此他的作品最能反映当时德国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风貌与特点.他靠自己的刻苦努力在复调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复调音乐大师。

他的作品风格庄重而严谨,纯洁而虔诚;技巧高超,内容深刻,并对许多音乐形式都作了重要的发展和创新.巴赫的音乐从不同的角度表述了德国人民的思想和感情,用不同的形象反映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市民阶层的人文主义先进思想。

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自我牺牲的精神,是巴赫作品所表现的主要内容.巴赫的音乐思维具有高度的逻辑性,每部作品结构严谨、形式完美,密切地将哲学伦理、心理描述与抒情、写景结合起来。

他的作品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哲理,被奉为西洋音乐史中的经典。

古典音乐鉴赏结业论文

古典音乐鉴赏结业论文

古典音乐鉴赏结业论文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古典音乐鉴赏结业论文姓名:李文婷学号:【摘要】本学期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课让我对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各个时期的风格流派、代表作品和音乐家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但对社会历史背景涉及不深,因此本文将。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将利用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对各时期作品风格的产生原因作出分析。

因为,社会的历史文化形态和性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音乐风格的形成和发展,相应的,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历史文化特性的指向标。

本文将分析古典音乐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西方音乐风格和形式的变化与西方社会历史文化的关联性。

【关键词】音乐风格与形式西方社会历史文化古希腊与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正文】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4、5世纪—公元5世纪):宗教哲学内容、乐理初探、走下神坛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音乐是由各种神创造的,它与宗教观念保持密切联系。

主要是单声部的,只有旋律,没有和声或对位。

增强音乐的动力性体现在乐句与乐句之间的对比、对话。

当时的音乐几乎全部都是即兴表演。

(因为当时没有发明准确的记谱法)在表演的时候,更多的是将音乐与歌词、舞蹈结合在一起,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与诗歌的旋律节奏紧密结合。

宗教:神话祭祀古希腊人认为音乐起源于神,人们当时认为音乐是有魔力的,它能治病、净化肉体和灵魂、能在自然界产生奇迹。

(圣经中的旧约中也有提到)音乐和宗教仪式密不可分,宗教当时大部分是歌颂神的,所以音乐依附着宗教一起发展起来。

文化:古希腊悲剧并且公元前4世纪前后,古希腊悲剧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着名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既是戏剧家也是音乐家,在他们的戏剧中,音乐发挥了奇妙的作用。

因为他们发现,在戏剧中如果加入音乐,会使戏剧更加的丰满,更能打动观众。

所以,古希腊早期的音乐就此产生。

贝多芬音乐艺术特色分析论文范文

贝多芬音乐艺术特色分析论文范文

贝多芬音乐艺术特色分析论文范文贝多芬是音乐界中浪漫派的先驱,他创作了大量具有艺术特色的音乐作品。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贝多芬艺术特色分析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贝多芬艺术特色分析论文篇1:《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艺术特色分析》【摘要】贝多芬的大部分作品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借助某一形象创作,不仅反应了其心理情绪,而且有深刻的哲学意蕴。

《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它内容充实、情感细腻、有创造性的音乐布局和动人效果。

本文通过对分析这一作品的艺术特色,以此展示贝多芬音乐的感染力和对人的鼓舞作用。

【关键词】贝多芬;月光奏鸣曲;艺术特色1 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1.1 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的创作背景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乐圣”。

他一生命运坎坷,但较早地显示出了音乐天赋,从师海顿,最终学有所成。

他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交响乐,其次就是钢琴作品。

在钢琴作品的创作中,他运用了交响乐创作中的一些思想,更加自由地运用钢琴曲表达了情感,也打动了很多的听众,钢琴曲也成为其主要成就之一。

在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月光奏鸣曲》其有很强的代表性,不仅优美而且富有诗意。

关于《月光奏鸣曲》,还有一段美丽的故事:在银白色的月光下,贝多芬听到了有人弹他的钢琴曲,循声而至,贝多芬来到一间简陋的房屋前,推门进去发现是一个盲人少女,他很是感动,由此创作了一首被标注为“幻想曲风格”的曲子。

贝多芬去世后,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为这个曲子更名为《月光奏鸣曲》。

在创作《月光奏鸣曲》时,贝多芬正值耳聋日益严重的时期,这让他十分的绝望,伯爵爱女朱丽叶・圭恰尔迪的出现给贝多芬巨大的勇气,贝多芬很快陷入了爱河。

然而,朱丽叶很快就移情别恋,这又一次的打击了贝多芬,但他没有放弃音乐梦想,在失恋的痛苦中完成了《月光奏鸣曲》。

1.2 作品特色这首“幻想曲式奏鸣曲”有自由、即兴的特点,对音乐素材的运用非常的灵活。

西方音乐鉴赏论文(关于肖邦)

西方音乐鉴赏论文(关于肖邦)

爱国的钢琴诗人——世界上最伟大的钢琴作曲家之一·肖邦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人。

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

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肖邦自始至终都深爱着自己的祖国。

然而,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的波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也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民族。

从1772年到1795年这二十几年当中,先后遭到俄、普、奥三国的三次瓜分。

他们瓜分波兰的领土,奴役波兰的人民,还想扼杀波兰人民的民族意识,以使他们能长久地统治下去。

当时,波兰涌现出一批爱国的思想家和文艺家,他们主张文艺要有鲜明的民族特性,要有热爱人民和自由的思想内容,要有丰富的情感色彩,这些思想对肖邦有着深远的影响。

1830年以前肖邦尚是一个无忧无虑刚刚走入生活的年轻人,这一创作时期的作品欢快明朗,没有严峻的悲剧性因素,但思想深度确实有限的。

然其早期创作中极为可贵的一点,便是很早已显示出波兰的民族特色,各种民间舞蹈的体裁、节奏,以及风俗生活的意境、情致,使他的作品非常生动、感人。

而在被迫远离祖国来到巴黎的1831年前后,肖邦的创作进入了思想上和艺术上真正的成熟期。

这段创作时期中,肖邦多数的作品都渗入了他对祖国的情感——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等;又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虐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b小调鸣奏曲》等;还有还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等等。

其中的《第一叙事曲》鲜明地流露出作曲者的爱国情感。

西方音乐史论文2篇

西方音乐史论文2篇

西方音乐史论文第一篇:西方音乐史专题: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发展引言:西方音乐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被认为是音乐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

这个时期的音乐受到了艺术与文化的繁荣影响,出现了许多重要的音乐作品和创作风格。

本文将概述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发展和特点。

一、背景与历史:1. 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和社会环境;2. 宗教改革的影响与宗教音乐的发展。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1. 宗教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如毕加索、迪亚斯、彼特里;2. 世俗音乐的出现和发展:如民间歌曲、舞曲等;3. “室内音乐”的兴起:如弦乐四重奏。

三、音乐创新与表现手法:1. 人声的运用和发展;2. 和声的发展与创新:如多声部、协调音、对位法;3. 音乐乐器的改进和多样化。

四、文艺复兴音乐对今后音乐发展的影响:1. 音乐教育的兴起与重视;2. 对音乐理论的贡献;3. 创作风格的影响与延续。

结论: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的重要阶段,它的发展与创新对于之后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时期的音乐创作和艺术成就。

第二篇:西方音乐史专题: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与影响引言:巴洛克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充满激情和创新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重要的音乐作品和风格出现,对于之后的音乐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概述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点与影响。

一、背景与历史:1. 巴洛克时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2. 宗教改革对巴洛克音乐的影响。

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1. 多声部和复杂的音乐结构;2. 音乐装饰与即兴的运用;3. 响板乐器的兴起和发展。

三、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作品与作曲家:1. 管风琴音乐的发展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2. 管弦乐团音乐的发展与阿尔凯斯托·避难者.四、巴洛克音乐对今后音乐发展的影响:1. 音乐风格的延续与转变;2. 巴洛克音乐对后世音乐创作的启示。

结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具有独特的发展与创新,对音乐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贝多芬第交响乐欢乐颂赏析论文(1)

贝多芬第交响乐欢乐颂赏析论文(1)

贝多芬第交响乐欢乐颂赏析论文(1)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是西方音乐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一。

作为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它的作曲风格和结构都十分独特,值得我们进行细致的欣赏和研究。

一、作曲背景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创作于1822年至1824年间。

当时,贝多芬已经失去了绝大部分听力。

他了解到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席勒的“欢乐颂”诗句,决定将其作为这部交响乐的主题。

二、作曲形式这部交响乐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快板,表现出紧张和劲爆的情绪;第二乐章是慢板,具有温柔和寂静的特点;第三乐章是三段奏曲,节奏鲜明,各种乐器的演奏充满活力;第四乐章是男声合唱、女声合唱和乐器演奏的终曲,以最为著名的“合唱颂歌”作为总结,充满力量和希望。

三、独特之处作曲家在这部交响乐中运用了许多独特的技巧。

首先,他引入了合唱的元素,将乐器演奏的结构和人声演唱的方式融为一体,充满了人性化的情感表达。

其次,曲调中以咏叹调的方式表达了歌曲的元素,升华了音乐的审美和文学的思想。

最后,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融入了许多社会主义的思想,表达了对人类和平团结的呼吁和理想。

四、音乐风格这部交响乐的音乐风格独特,既有传统的美学元素,又运用了许多新的技巧。

例如,在运用和声时,作曲家采取了更为自由的赋性和变化,使音乐显得更富有感情的表现力。

另外,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也更加简练,对乐曲的叙述更加自由,这些都为这部作品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总之,“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作为西方音乐史上最为著名和经典的作品之一,将继续留下它的历史和文化的印记。

我们也应该认真聆听、仔细研究,更好地欣赏这部音乐杰作。

莫扎特作品赏析论文(推荐范文分享)

莫扎特作品赏析论文(推荐范文分享)

时代背景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18世纪欧洲社会变革,启蒙运动兴起 ,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博爱,这对 莫扎特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18世纪欧洲音乐市场繁荣,莫扎特得 以在维也纳等音乐中心接触到各种音 乐流派和风格,这为其音乐创作提供 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当时欧洲音乐风格逐渐从巴洛克向古 典主义过渡,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体现 了这种风格的转变,追求简洁、和谐 与平衡。
02
莫扎特生平及时代背景
莫扎特简介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 西方古典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
家之一。
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自幼展 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6岁开始 巡回演出,被誉为“音乐神童”

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包括交响 曲、室内乐、歌剧、协奏曲等,
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莫扎特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莫扎特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贝多芬、 海顿并称为“维也纳三杰”。
其音乐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对后世音乐 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音乐之父”。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独特,既继承了巴洛克音乐的华丽 与繁复,又开创了古典主义音乐的简洁与和谐,为西
方音乐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和声丰富,色彩绚丽
多样化的和声手法
莫扎特的和声手法非常多样化,包括和弦的转位、离调和声、模 进等,这些手法使得他的作品和声层次丰富,变化多端。
绚丽的色彩
他善于运用不同的乐器和音色来塑造音乐形象,使得作品呈现出绚 丽多彩的音响效果。
和声与旋律的紧密结合
莫扎特的和声不仅丰富多样,而且与旋律紧密结合,共同塑造出鲜 明的音乐形象和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
莫扎特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更加丰富和深刻。他通过音乐表达出了对人生、爱情、友谊等主题的感悟,使得 他的作品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共鸣力。

浪漫主义时期的介绍西方音乐史论文(1)

浪漫主义时期的介绍西方音乐史论文(1)

浪漫主义时期的介绍西方音乐史论文(1)在19世纪初期的欧洲,浪漫主义运动掀起了一波音乐上的新风潮。

在这一时期,西方音乐史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革和创新。

本论文将对浪漫主义时期的西方音乐史作一简要介绍。

一、浪漫主义时期的背景浪漫主义时期的背景是18世纪的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其中自由、民主、人权等思想受到广泛传播。

这一时期的音乐家们不再局限于为皇室和贵族服务,而是开始创作更加丰富、广泛的作品,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

二、浪漫主义时期的创新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音乐形式的变化。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形式多样化,从大型交响曲、歌剧到小型钢琴曲、艺术歌曲都有涉及。

同时,创作风格也愈加个性化。

2. 演奏技术的提高。

乐器的制作技术和演奏技术的进步,如钢琴、管弦乐团等乐器的改进,使得演奏更加精准、更加富有表现力。

3. 旋律和和声的创新。

浪漫主义音乐的旋律和和声越来越充满感性和抒情色彩,同时也更加自由和富于表现力。

这种表现力多数来自于调性和节奏变形。

三、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有贝多芬、肖邦、舒曼、李斯特等,他们的作品表达了浪漫主义时期的思想、情感和心情,被视为当时音乐界的代表。

四、浪漫主义时期的影响浪漫主义时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影响了当时的音乐创作,还对后来的音乐、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浪漫主义音乐可以说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总之,浪漫主义时期的西方音乐史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音乐家们开始创作更加丰富、广泛的作品,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现代音乐的到来。

西方音乐史论文之莫扎特安魂曲

西方音乐史论文之莫扎特安魂曲

莫扎特——《安魂曲》Mozart 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他的父亲奥波德是那座城中宫廷大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也是一个作曲家。

他的母亲也酷爱音乐,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

莫扎特有很多兄弟姐妹,他是家中的第7个孩子;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年35岁。

其中最出名的乐剧是《安魂曲》和《唐璜》和《魔笛》。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莫扎特一共创作了549部作品,其中包括22部歌剧、41 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作有29部加K.107三首钢琴协奏曲,他对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流,他与格鲁克(Gluck)、瓦格纳(Wagner)和威尔第(Verdi)一样,是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之一。

他又与海顿、贝多芬一起为欧洲交响乐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另外,他的《安魂曲》也成为宗教音乐中难能可贵的一部杰作。

作为18世纪末时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

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深含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艺术生涯初露锋芒(1762~1773)莫扎特出生在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

3岁起显露极高的音乐天赋,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1762~1773)1762年,6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试验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

1762年,六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尝试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

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们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作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获得成功。

[整理版]西方音乐鉴赏论文

[整理版]西方音乐鉴赏论文

浅谈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内容摘要:文章浅谈了西方音乐中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中的一些对比以及各时期出现的代表音乐家关键字: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家欧洲音乐史中的17世纪初叶至18世纪中叶的这段时期被称为“巴洛克时期”。

更准确的说是始于1600年而结束于巴赫逝世的1750年。

这是欧洲音乐发展史中的第一个伟大时期。

“巴洛克”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 一词。

它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规则的珍珠”;二是“荒谬的思想”。

显然,用这一词语来概括1600—1750年这一段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是带有贬义的。

当时人们确实认为“巴洛克”的音乐是“怪异”、“夸张”甚至是“畸形”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理解并接受了这一时期音乐的艺术风格,“巴洛克”一词也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贬义,而成为专门指代这一时期音乐风格特点的专有名词了。

巴洛克时期是欧洲音乐迅速发展的时期,许多重要的声乐、器乐以及综合的音乐体裁如歌剧(包括正歌剧、喜歌剧)、大型声乐套曲(包括清唱剧、康塔塔、受难曲)、协奏曲(包括大协奏曲和独奏协奏曲)、奏鸣曲(包括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及独奏奏鸣曲)等作曲家代表:巴赫、维瓦尔第。

巴赫建立起了经典的音乐根基,把巴洛克音乐发展到了巅峰。

他是音乐中的牛顿。

无论以后音乐如何发展,就算再来一个音乐中的爱因斯坦颠覆了十二平均律,还是没有人能超越他。

听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你会深陷于沉默的悲哀;听贝多芬的“悲怆”,你会激奋而不能自拔;听布鲁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你会不自禁地感到甜蜜安详。

但是听巴赫,无论是平均律、布兰登堡协奏曲、哥德堡变奏曲还是无伴奏大、小提琴奏鸣曲,你都不会被强加任何感情,也没有评论敢确切地说出什么旋律应该代表什么样的心情。

这就是浪漫派音乐比巴洛克音乐浅薄的地方!!巴赫的作品中决没有过分的感情流露。

它采用的是宗教对美的认识,摈除了额外的热情,仅剩下理性的思考和庄严的情感。

【经典西方歌剧鉴赏】 论文5篇

【经典西方歌剧鉴赏】  论文5篇

《论浪漫主义时代的歌剧》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的特点意大利歌剧产生于巴罗克时期,并在这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辗转于意大利各大城市,期间它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并影响了欧洲各国。

佩里和卡契尼等作曲家使歌剧初具雏形,蒙特威尔第和A.斯卡拉蒂使歌剧趋于完善,并使它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后意大利歌剧在发展中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真实主义时期,其中后两个时期最关键。

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大约是19世纪前后的100多年,该时期的音乐不像巴罗克音乐那样壮观、华丽,在细节上精致修饰;也不像古典主义音乐那样具有精练、朴实的音乐语言,形式结构明晰匀称;它更多地强调个性与自我感受,无拘无束地表达情感世界,体现了浪漫主义所特有的激情。

浪漫主义音乐的这些特点都在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中得到了体现,它强调强烈的感情渲染、个人主义精神的展现以及强烈的个性表现,重视歌唱性和抒情性,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创作宗旨,反对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形式和内容,作曲家们期望最大程度地体验各种感受。

这些都是当时意大利歌剧的鲜明特点。

述浪漫主义时期交响曲的发展浪漫主义的交响曲所表达的情感热烈、夸张、充满主观性和幻想性;交响曲形式不拘一格,随内容而确立;内容常源自于文学、美术、戏剧等艺术类型“标题交响曲”盛行一时;音乐语言上许多革新,如旋律的抒情性和描绘性增加,和声表现功能扩大,使用半音和声和不协和和旋,调性多变,乐队色彩丰富,新型乐器加入。

舒伯特的交响曲开创了歌唱抒情性交响曲的新领域,门德尔松和舒曼的交响曲,表达了浪漫主义对大自然的特殊青睐;勃拉姆斯的交响曲的贯穿发展的手法是贝多芬的进一步推进,布鲁克纳的交响曲采用管风琴式的对位写作和古老的众赞歌式的和声,带有浓郁的宗教气息。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浪漫主义风格的意大利歌剧从罗西尼开始,经过贝里尼、唐尼采蒂到威尔第早期,内容主要体现了爱国情感与英雄主义。

到威尔第的创作后期,出现了新的音乐潮流——真实主义歌剧,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普契尼的《艺术家的生涯》等作品是推动这股潮流向前发展的代表作。

西方古典音乐论文

西方古典音乐论文

在学习完西方古典音乐以及相关背景知识之后,古典音乐是指西洋古典音乐,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我对西方古典音乐的认识不断加深。

我对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史以及相关人物特别感兴趣。

因此,在这里我要提到两点,一个是贝多芬。

另外一个则是西方古典音乐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影响。

其中不得不提被称为“乐圣”的贝多芬了,他在很早的时候就显露了音乐的才华,八岁开始登台演出。

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他创作了许多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

如《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等等。

因此,他曾经写过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的交响曲,打算献给拿破仑,然而拿破仑的称帝的消息使他失望,因此,他想把曲谱撕掉,然而,他的徒弟劝阻了他,劝他不要因此而撕毁曲谱,最后,他把它改名为《英雄交响曲》。

他一生坎坷,没有结婚,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但这并没有使他沉默和消极,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

听不见声音,对于一个常人来说都是一个晴天霹雳。

更何况是以音乐为生的音乐家贝多芬了,因此,这对他是一个很残酷的打击,但他没有放弃自己,在隐居期间,他完成了《月光曲》。

接下来,当我们提到西方的古典音乐时,我们就会想到中国的现代音乐,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现代音乐表面上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音乐类型,它们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音乐特点与表现形式,还有音乐组织形式,但从本质上来看,中国现代音乐其实是对西方古典音乐的一种创新,从西方古典音乐中借鉴而来的。

如:周杰伦的《夜曲》引用的是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SHE 的《不想长大》引用的是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第一乐章,蔡依林的《离人节》引用的是肖邦的《离别曲》、《E大调练习曲》,五月天的《垃圾车》前奏引用的是波兰女钢琴家、作曲家巴达捷夫斯卡的《少女的祈祷》等。

西方音乐鉴赏论文 柴可夫斯基生平经历及其作品影响分析

西方音乐鉴赏论文 柴可夫斯基生平经历及其作品影响分析

柴可夫斯基的生平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分析当我们一次又一次沉醉于柴可夫斯基所创作的悲亢宏伟的交响乐中,当我们一次又一次迷恋于天鹅湖唯美唯唤的轻美舞姿里,当我们一次又一次被这位俄国音乐巨匠而打动在他创造的世界里流连忘返,或许我们不曾仔细体味过,每一个优美的故事背后必定有一段辛酸的血路历程,每一个伟大的人物背后都必定有一段我们容易忘却的不为所知。

听了西方音乐鉴赏课上老师对柴可夫斯基本人生平以及作品的赏析,我们深深从内心体会到了一个伟大音乐家的内心深处的声音,也才真正体会到那一部部伟大作品的背后倾注着怎样的故事和思想。

音乐是他的孩子,音乐是他的故事。

少年丧母,家道中落,他虽然走过一些曲折,但是一直用于坚持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他是一个内心敏感而又感情脆弱的人,反复的感情纠结和挫败让他陷入了对自我的否定和对生活的深深纠结而无法自拔。

在沙俄保守的统治时期同性恋的倾向在当时的欧洲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被大众容纳的事实,而著名音乐家的身份又为他的个人感情的追求背负上了沉重的负担,社会的压力和舆论意见是无法抗拒的,为此他陷入了自我否定和自我感情追求的无线循环。

当一个执着的女学生闯入他的生命,结发为妻。

柴可夫斯基并没有从心里完全接纳,同性恋的倾向还是在短暂的婚后生活中让他陷入濒临崩溃的边缘,虽然后来以悲情的结局终于收场,但从现在看来,还是对他日后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失败的婚姻,难以启齿的同性恋倾向,这对一个伟大的音乐家来讲都是沉重的包袱。

而这种对社会压力的负担,反抗却又心力憔悴的感触让柴可夫斯基产生了对自我价值的否定还有对幸福的义无反顾的追求,二者相互矛盾,纠结了他的后半生。

而这种坎坷的内心世界让本来就脆弱的他更加雪上加霜,在后半生的作品里把自己的内心挣扎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所以再音乐表现形式上,他一直坚持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从这个角度说,或许是他个人内心的敏感脆弱的真实写照吧,也是他想反映的本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音乐欣赏论文
班级:专升本市场营销一班
姓名:程云芳
摘要:音乐是一个人类永恒的话题,它从何而来我们不得而知,但它伴随着人类
穿古越今。

音乐是寄托人类情感的媒体,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直观性。

科学证明音乐对人的心理和心理活动有着强力的导向作用。

音乐创作是艰苦的劳动,音乐欣赏却是轻松地享受。

关键字:音乐生活
音乐生活
音乐是一个人类永恒的话题,它从何而来不得而知,但它伴随人类穿越古今。

音乐是寄托人类情感的媒体,通过声音的方式来传达,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现,有着强烈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从声乐到器乐,从钟鼓到交响乐,从传统到现代,古今中外伟大的音乐和音乐人不计其数,他们的故事家喻户晓,一曲曲美丽动人的旋律在不断地感染者你我他。

这学期怀着好奇的心理选择了西方音乐欣赏这门课程。

通过它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所以一开始就认真听老师讲解西方音乐的发展和各代表人物,代表曲目和各种风格。

通过张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及课堂上的音乐欣赏,我学到了很多。

现在写写自己的感受。

音乐是有组织的乐音,是听觉艺术和时间艺术,是人们生活中最为亲切的伴侣,是我们生活的本身。

这个世界充满着音乐,它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我们的需求,而且它无处不在。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抒发感情的。

如果把音乐本质特征进行归纳,我们可以认为:音乐艺术是以声音为基本材料,通过不断的表现手段在一定的时间内展开,诉诸于人们的听觉,最终完成其情感内容的表达的艺术形式。

正是这些特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它与人类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以及生活都油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的生活早已经与音乐融为一体了,或者说音乐就是生活。

音乐让人愉悦,让人心理平衡,让人的灵魂能得以升华,让人的心理世界能更加平实、丰富、和谐。

音乐一直被认为能治疗人们内心的创伤,真正地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知己。

音乐伴随我们一生,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就聆听优美的音乐,儿童每天听着摇篮曲进入甜美梦乡,小学生唱着儿歌、童谣进入金色的校园,中学生听着mp3对未来充满着无限的憧憬,大学生在浪漫的乐音中坠入甜蜜的爱河,工作之余的成年人则用音乐避开暂时的繁琐与忙碌,老年人不断地用音乐温习着人生的辉煌与寂寞。

试问:如果没有了音乐,我们如何生活?
在高中有一段时间,由于压力比较大,整天都感觉筋疲力尽的,学习效率很低。

一次偶然机会在新华书店看到了班得瑞的音乐,突然对它爱不释手,狠心买了《日光海岸》回去。

晚上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听了起来。

听着听着,整个身心都被带入了另一个世界。

它以更具透明度的音质,配合浪潮律动的编曲,呈现出抚慰心灵的视听效果,仿佛置身在温暖的阳光下,独自悠闲地漫步海岸,感受难能可贵的恬静时光,每一样乐器都有独自的特殊数位收音系统,你能感觉到圆润完美的声线,就连声波最细微的毛边都能完整接收。

整个音乐里都是以管弦
乐为主,配以钢琴的低吟,诠释出带有浪潮起伏的野味的夜色,竖琴如浪花般打上岸,配合巴松管,强调律动的根音悠扬的木管与弦乐活像一阵清风,吹拂过海岸边沉静不动的防风林。

在黎明破晓之前,这蜿蜒的海岸线用最真诚的心来等待清晨第一缕阳光,长笛和黑管永远是管乐重奏的梦幻组合亲叠轻柔的钢琴上,顺着记忆穿针引线,时而风铃响起,时而又迷雾般凝人和声。

从那时起就迷上了班得瑞,迷上了音乐。

在音乐多年的陪伴下,我多了一份冷静,多了一份思考,多了一份心灵的祥和。

诸如这些不知来自何处但它总存在与我的内心。

有一种哲学指出:为了感受上帝的存在,你必须去信仰她;音乐也是如此:为了感受音乐的神奇,你就要敞开心扉去感受它。

用感情的钥匙打开音乐的门锁,你将会进入梦幻的天堂。

而尘世之外的一切喧嚣都将化为宁静。

在选秀学习西方音乐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没有专业知识照样可以欣赏音乐。

这些音乐欣赏知识包括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音乐的风格、流派及特点,著名作曲家及代表作品,著名的演奏家和演唱家等。

我们熟知的有着深沉的内涵与华丽的外衣兼并存在的贝多芬乐曲,出神入化的“钢琴的帕格尼尼”李斯特。

而也是在选修课程上,我了解了一个关于《婚礼进行曲》的故事。

国外有两首《婚礼进行曲》其中一首诗德国大音乐家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中的一段乐曲,成为全世界通用的,《婚礼进行曲》,另外一首则是德国大音乐家门德尔松创作的《婚礼进行曲》。

后来在西方,两首曲子同时在婚礼上使用。

瓦格纳的在新步入礼堂是使用,而门德尔松的则在新人步出礼堂时使用。

理解音乐的欣赏过程,即从音乐传达的情感入手。

用心体会这些音乐大家的内心世界,当真正深入后,你会发现音乐是一切美与善的结合。

或空旷或豪迈或低沉亦或是一份激昂的慨叹。

所以我觉得这门课程加深了我的音乐感悟和理解,真心希望大家能像热爱生活一样热爱音乐。

相信这样你的人生会更加的丰富多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