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扇子的外观文化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扇子

一、外显文化层

扇子是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中国传统扇文化有

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集成部分,它

与竹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历来中国

有“制扇王国”之称。

扇子的种类包括羽毛扇、蒲扇、雉扇、团扇、折扇、

绢宫扇、泥金扇、黑纸扇、檀香扇等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制扇技艺有江苏苏州檀香扇、浙江杭州王星记扇子、重庆荣昌折扇、四川自贡龚扇、广东新会葵扇、湖州羽毛扇。日本则有桧扇、蝙蝠扇。

扇子主要材料是:竹、木、纸、象牙、玳瑁、翡翠、飞禽翎毛,其它棕榈叶、槟榔叶、麦秆、蒲草等也能编成或制成各种千姿百态的日用工艺扇、造型优美,构造精致,经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钻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使扇子艺术身价百倍。中国传统的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来挡住太阳产生风,所以扇子有障日之称,这就是扇子的初源。

二、行为层

扇子一般是用来扇风祛热的,但仔细想来,扇子似乎不只是用来扇风祛热的,它还应有其他方面的一些用途。

诸葛亮喜欢手执鹅毛扇。羽扇纶巾,很儒雅。扇子轻轻一摇,就有了计谋。自打诸葛亮喜欢用扇子以来,许多谋士、幕僚也就喜欢用扇子了,扇子一时成为儒雅智慧的象征。清朝时,纪晓岚就经常摇着扇子吟诗做对子,好像扇子一摇就生出了妙语佳段。滑稽的是许多文人为了用扇子做秀,常常不分季节地拿扇子,这样就有了很多“穿冬衣,摇夏扇”的人。

一些小说、演义里头,扇子还可以用来做兵器。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中就常常有它们的身影。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制造龙卷风,孙悟空都奈何它不得。还能灭火。有人考证,铁扇公主的扇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灭火器。济公也有一把扇子,蒲扇,破的。在济公手里,这把蒲扇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一样,不是用来消夏的,是一件法器,可以御敌于千里之外,有非凡的神力。

现如今,最喜欢拿扇子的有四种人,一说书人二说相声的。像田连元郭德刚,一上台卖弄嘴皮子,就会手拿一把折扇。不是扇风,是作为一种道具。相当于过去艺人登台时用的醒木。三是下棋的。我常在电视上看见聂卫平马晓春柳大华下棋的时候手拿折扇。偶尔展开扇扇。大冬天也如此。他们似乎是在学诸葛亮,以为扇子有助思考。四是文人、书画家,他们自然是在仿古

扇子不仅是用以生风凉的工具,也不仅是一种艺术品,它成为一种身份地位趣味的象征,

成为他们社会角色的道具。不仅是夏天,就是在天气凉爽的

季节,手执一扇,打开收拢,或佩挂在身,或藏于袖中,都

具有人格表露、情绪交流的意义。不仅是文人,不仅是男性

使用折扇。从文人书画扇这一主流,分出以黑纸扇、游鉴图

扇和戏画扇为典型的工艺扇,以及女用的米扇。从扇本身出

发,又有了扇袋、扇坠和扇盒等附属的工艺品。

折扇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三、内隐价值层

最早的扇子是用苇做成的权力象征物,扇子起初的功能并不是用来纳凉,而是统治阶级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与特权的仪仗扇。隋唐之后,羽扇与纨扇大量出现,而这时期的文人墨客喜爱把玩扇子,视其为“怀袖雅物”,一些诗人词人,除了饮酒作诗,经常边摇纨扇边

扇子起源于中国,

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

历史。最早出现在殷代,

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

制成,称之为“障扇”,

故“扇”字里有个“羽”

字。当时,扇子不是用

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

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

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

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

中国秦汉以后,扇

子的形制主要有方、圆、六角等形,扇子的面料采用丝织的绢素,由于宫中用得多,故又称

“宫扇”,隋唐两代,盛行于世的主要是纨扇和羽扇,以及少量的纸扇。宋以后,折扇渐渐

流行。明清时期,浙江、苏州、四川等地盛产折扇,题字作画亦兴于此。这一精湛的技艺从

明代开始传入欧洲,然后风行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