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中国农业大学《耕作学》在线作业_B及满分答案-更新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耕作学》复习题(附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耕作学》复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22e73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3.png)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耕作学》复习题(附答案)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耕作学》复习题(附答案)1.耕作制度的内容答:(1)种植制度是指某一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生产的方式方法。
包括3方面:①作物布局:解决确定作物种类、种植数量和时空分布问题;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饲料作物等各种多少面积,何时种植,种在哪里等。
②种植方式:包括单作、间套作、混作、轮作、连作等。
③作物熟制:如一年一熟、一年二两熟、两年三熟等。
(2)养地制度(Soil Foliage and Fertilizer System)概念: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土壤培肥与施肥、水分供求平衡、免耕少耕技术、沿海地区农田防护林的建立等。
养地制度的具体内容耕作层的管理施肥、水分、土壤耕作—提高土壤综合肥力农田基本建设平田整地、治沙改土、农田排灌—改善农田整体环境农田保护水土保持、保护植被、保护性耕作、复垦—改善种植业大环境保证生产持续性2.耕作制度的类型,按集约度分。
答:(1) 游耕制或搁荒制(Shifting Cultivation)利用荒地原有肥力进行作物生产,能源物质投入甚少的一种自给性耕作方式。
一般土地开垦3~5年以后,弃耕10~20年,等地力恢服过来再重新耕种的方式。
土地利用率15~25%(按耕种3~5年,弃耕20年计)。
休闲耕作制(fallow system)土地种植作物1~3年以后,休闲1~2年,然后再种农作物。
土地利用率约20%~50%。
我国西北部分农田沿用这种耕作制。
适用于降雨量少的半干旱地区或投入少的自然农业区。
(3) 常年耕作制(permanentfarming)土地连年种植,不休闲,土地利用率达100%,多实行连作或轮作。
这种耕作制目前盛行于世界各地。
(4) 集约耕作制(intensive farming)高投入高产出的耕作方式。
高投入指人工投入多,科技水平高,资金投入多;高产出包括高产量、高效益和高土地利用率。
2015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在线作业B及满分答案-更新
![2015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在线作业B及满分答案-更新](https://img.taocdn.com/s3/m/d8ed6b0252d380eb62946d92.png)
2015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在线作业B及满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生态学的概念,以下不正确的是(A)。
a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b 生态学是研究地球生物圈的科学c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2.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一年多季搭配种植,这是对哪一结构特征的利用?(A)a 时间结构b 水平结构c 垂直结构d 生态环境结构3.生产每百公斤小麦需氮3公斤,磷1.5公斤,钾2.3公斤,硅0.01公斤,当土壤有效氮、磷、钾和硅含有量分别为8.5、5、8和0.5公斤时,(B)首先会成为限制因子。
a 磷b 氮c 硅d 钾4.我国作物的光能利用率一般约为(B)。
a 5%b 1%c 0.1%d 10%二多项选择题1.农业生态系统通过由生物和环境构成的有序结果,进行着(ABD)传递功能。
能量信息技术物质2.分散利用空间的种群其优点包括(BCD)。
减少种内竞争有利于保护幼体保证有生殖地和隐蔽所是调节种群密度,能保证食物的需要;3.生态交错区的主要功能有(ABCD)。
生物栖息地作用通道作用过滤器作用生态屏障作用4.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包括(ACD)。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主次之分生态因子具有部分补偿性因此具有完全替代性生态因子的作用或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要求具有阶段性生态因子的耦合(综合)作用特征5.可以通过(ABCD)途径进行农业生态系统能流方向的调控。
强库减耗扩源截流6.下列哪些物质是气相型循环?(BCD)SO2N2CO2三判断题1.在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中最重要的是增加了农事活动者和操作者的主体-人类,其生物是以人类驯化的农业生物为主。
(A)a TRUEb FALSE2.冬小麦的分蘖数量反映的是种群数量变动的季节消长规律。
(A)a FALSEb TRUE3.生态优势种虽然重要,但被破坏后,由于其它种的互补,群落一般不会被破坏。
(A)a FALSEb TRUE4.农作物的间作、混作,动物立体养殖,立体种养是人类利用群落的垂直结构理论提高农田生产力的范例。
2015春中国农业大学《耕作学》在线作业_E及满分答案-更新
![2015春中国农业大学《耕作学》在线作业_E及满分答案-更新](https://img.taocdn.com/s3/m/5dc5ba7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10.png)
2015春中国农业大学《耕作学》在线作业_E及满分答案-更新
2015春中国农业大学《耕作学》在线作业_E及
满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氮循环说法错误的是(C)。
a 生物小循环为主
b 总量无限
c 生物小循环无口
d 半气相型
2.以下不属于农田氮素控制途径的是(D)。
a 合理灌溉
b 硝化抑制剂
c 改进氮肥施用技术
d 多施有机肥
3.以下哪项不是氮的输出途径(C)。
a 淋失
b 挥发
c 作物吸收
d 微生物反硝化作用
4.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开放型的,以下属于农田生态系统循环输入的是(A)。
a 土壤矿质分解
b 土壤固定
c 土壤的淋失
d 土壤的冲刷
5.下列关于生物小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D)。
a 时间长,范围小,开放式循环
b 时间长,范围小,闭合式循环
c 时间短,范围小,闭合式循环
d 时间短,范围小,开放式循环
6.氮循环主要是在大气、水体、生物和土壤之间进行,以下哪种不是大气中的氮进入土壤和植物的方法(C)。
a 植物固氮
b 人工固氮
c 微生物氮转化
d 非生物固氮
7.以下关于磷循环哪项是错误的(D)。
a 持续性受威胁
b 典型沉积型循环
c 生物小循环为主
d 磷循环是双向循环
8.下列关于沉积型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B)。
a 循环缓慢,不受干扰,成为”完全”的循环,受生物作用负反馈调节,变化较大
b 循环缓慢,受干扰,成为”不完全”的循环,受生物作用负反馈调。
川农15年春《育种学(本科)》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川农15年春《育种学(本科)》在线作业100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ba2d7e7fd5360cba1adb2e.png)
《育种学(本科)》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
1. 17.下列作物中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
A. 豌豆
B. 蚕豆
C. 高梁
D. 棉花
正确答案:C
2. 50.对于生产应用而言,下列作物杂种优势指标中,以()更为重要。
A. 平均优势
B. 对照优势
C. 超标优势
D. 营养优势
正确答案:C
3. 1
4.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
B. 生物进化论
C. 植物学
D. 生物学
正确答案:A
4. 11.影响引种成败的主要因素是( )。
A. 经济条件
B. 土壤条件
C. 气候条件
D. 作物类别
正确答案:C
5. 43.在回交育种法中, 如果要转移的目标性状是受一对隐性基因(aa)控制的, 在
1 代, 含隐性目标基因(a)的个体频率为( )。
A. 100%。
2015春中国农业大学《耕作学》在线作业_D及满分答案-更新
![2015春中国农业大学《耕作学》在线作业_D及满分答案-更新](https://img.taocdn.com/s3/m/dac495856bec0975f465e292.png)
2015春中国农业大学《耕作学》在线作业_D及满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选项中属于常规耕作的优点是(C)。
a 利于有机质的积累b 减少风蚀水蚀c 翻埋作物残茬和肥料d 降低生产成本2.下面选项中不是免耕的技术环节是(D)。
a 免耕播种b 应用广谱性除草剂c 覆盖d 耙地3.下面选项中属于常规耕作的缺点是(C)。
a 表层土壤养分富化下层贫化b 地温下降c 易造成水土流失d 长期土壤变紧实4.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是(B)。
a O2b CO2c COd N25.造成我国主要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的是(B)。
a 重金属b Pc Nd K6.下列关于碳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直接进入食物链b 总量无限c 循环不充足d 循环快而均匀7.以下哪项不是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所带来的后果(C)。
a 全球气候变暖b 季节不变c 种植面积向高纬度扩展d 干旱加剧8.下列气体属于温室气体的是(B)。
a N2、NO、N2Ob N2O、CH4、CO2c CH4、O2、N2Od CO、CO2、O2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
a 气候变暖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不大b 极端气候现象也是气候变暖的重要表现c 目前处于新的气候冰期,气候将越来越趋于变冷,现在就是典型冷期表现d 气候变暖有利于粮食增产10.作物的生态经济适宜区可划分为(D)级。
a 三b 五c 六d 四二判断题1.养地制度是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的综合技术体系。
Aa 正确b 错误2.社会需要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是推动耕作制度改革的动力。
Ba 正确b 错误3.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众多任务,主要包括不断增长的农产品消费、效益问题与生态问题。
Aa 正确b 错误4.熟带的划分主要以热量(积温)条件为依据。
Aa 正确b 错误5.东北平原丘陵半湿润喜温作物区是复种指数最高的一个分区。
Ba 正确b 错误6.我国耕作制度改革的战略原则是适应原则、协调原则、经济原则、持久原则。
耕作学-题库
![耕作学-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132ca73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7.png)
耕作学-题库1、简述我国耕地质量不高的原因。
答案:1.发生龟裂的土壤,说明土壤缺水,使得土壤颗粒无法连接在一起而出现裂缝,只需要补充水分就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2.沼泽地与1恰好相反,土壤水分过多使得土壤中的缝隙都是水分,空气含量极少,不适宜耐性差的植物生存,因此需要进行排水处理,降低土壤水分含量就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3.缓坡上的梯田,由于在开垦之时一般的地表植被不多,使得土壤中积累有机物(腐殖质)的含量不多,这不利于土壤的团粒形成,也不利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因此需要施农家肥,以改善土壤结构。
解析:2、简述农业生产的强烈的季节性。
答案:生产在时间分配上的特殊规律,即生产的一切活动都要按季节顺序进行,并有一定的变化周期。
成因;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
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必须按季节顺序安排,季节性和周期性明显要求;因时制宜、抢季节、不违农时。
解析:3、简述植被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答案:植被覆盖对于减少地表径流以及水土流失是非常有效的。
因此一旦下雨,有植被覆盖的土壤,就可以较好地涵蓄水分,而不至于被雨水侵蚀,冲刷流走,从而造成水土流失。
严重点,突发暴雨的话,地质结构不稳定,土壤层不夯实的地表就会形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危害极大。
解析:4、简述土壤耕作的主要任务。
答案:使用农具以改善土壤耕层构造和地面状况等的综合技术体系。
是耕作制度中土地保护培养制度的重要环节。
包括基本耕作(翻耕、深松耕等)和表土耕作(耙地、耢耱、整地、镇压、耖田等)两类。
各个单项土壤耕作措施有其独特效能,而要达到良好的耕层结构和地面状况,必须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作物种植方式等,采用一系列互相配套的土壤耕作综合措施。
土壤耕作综合措施可改良土壤耕作层的物理状况和耕层构造,使地表保持符合农业要求的状态。
解析:5、简述地形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答案: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061721804耕作学 答案
![061721804耕作学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a74afc0508763231121247.png)
耕作学试题答案2(课程代码:06172)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 5分)1-5. A A A C C6-10 B B C C A11-15 C C C D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 5小题,每小题1分,共1 5分)16.在种植适宜区的划分中,可将作物的生态经济适宜区划分为四级: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17.热量是决定当地能否进行复种和复种程度的首要条件。
18.连作危害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三个方面。
19.在耕作学中符号“一”表示年间接茬种植。
20.直接影响作物生长的土壤物理性状,主要包括土壤孔隙度、通气性、温度、湿度及土壤紧实度。
21.除草剂的使用时期有播前处理、苗期处理和作物收获后。
22.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应多于1000 壤米。
23.复种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水分和养分条件。
24.土壤耕作的基本耕作方法包括翻耕、深耕和旋耕。
25.世界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是指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阶段。
26.耕作学的研究任务就是建立一个单位(农户或地区)的耕作制度。
27.带宽包括各个作物的幅宽和间距。
28.我国最主要的亚热带作物有八种。
29.在耕作学中符号“/”表示套作。
30.土壤次级耕作措施,主要包括耙地、耱地、镇压、中耕、起垄和作畦。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1.复种指数:是指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32.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法。
33.冠竞争:是指复合群体内的光的竞争称为冠竞争。
34.休闲:是指在田地上全年或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以息养地力的土地利用方式。
35.套作: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冠,每小题5分,共30分)36.简述提高年单产的途径。
答题要点:(1)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1分)(2)努力提高单位播种面积产量。
2015春中国农业大学《耕作学》在线作业_B及满分答案
![2015春中国农业大学《耕作学》在线作业_B及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cfeb4c3b3567ec102d8a90.png)
2015春中国农业大学《耕作学》在线作业_B及满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长日照作物北移,发育提前b 短日照作物北移,发育提前c 短日照作物南移,发育延迟d 长日照作物南移,发育提前2.下列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有(B)。
a 甜菜b 冬小麦c 水稻d 番茄3.我国耕地资源紧缺,我国耕地的红线是(C)。
a 20亿亩b 16亿亩c 18亿亩d 15亿亩4.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D)。
a 水资源紧缺,特别是人均资源量十分紧缺b 我国水资源资源季节和年际分布不均c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d 水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均很充足5.下列关于我国资源与农业生产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
a 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我国农业走的是集约化的道路,对农区的生态和生产条件破坏很大,农区总的状况“局部改善、总体破坏”b 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通过技术、政策的保障,对解决我国的粮食生产仍然是有希望的c 人多耕地少我国资源是最重要特征d 我国西北光热好但降水少,西南水热好但山多平地少6.多熟种植的作用主要有(C)。
a 提高农民经济效益b 协调争地矛盾c 减少肥料的使用d 提高土地利用率7.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B)。
a 人均土地多,耕地少b 耕地中灌溉面积较小c 后备耕地资源不多d 非耕地农用地多8.我国经济作物布局特点不包括(A)。
a 商品率高b 布局较为分散,专业性强c 投入高,经济效益多d 技术性强9.有关作物布局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C)。
a 适当集中、灵活多样b 满足社会需求c 追求高产d 合理的经济效益10.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不包括(C)。
a 防治病虫害b 化学调控技术c 早熟晚收d 适时播种技术二判断题1.热量条件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
Aa 正确b 错误2.农田土体主要层次有覆盖层、种床层、稳定层、犁底层。
Aa 错误b 正确3.心土层指的是30~50cm土壤结构紧密,受外界影响较小,肥力因素较为稳定,物质转化慢,对耕层肥力和作物生长有影响。
耕作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
![耕作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38ef9f1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69.png)
第一章测试1.耕作学的主要特点包括()A:区域性B:技术性C:实用性D:系统性E:宏观微观结合F:交叉性答案:ABCDEF2.耕作制度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A:作物布局B:作物栽培调控C:熟制D:轮连作E:土壤耕作F:种植方式答案:ACDEF3.区域耕作制度优化的内容包括()A:区域耕作制度优化设计B:土壤耕作C:耕作制度区划D:主要类型区的耕作制度特征答案:ACD4.耕作学的主要特点包括实用性、综合性和区域性()A:对B:错答案:B5.集约用地与高效养地结合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基础理论()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总称。
A:种植制度B:作物配置C:养地制度D:作物结构答案:BD2.大豆是长日照作物()A:对B:错答案:B3.玉米是喜凉作物()A:对B:错答案:B4.以下哪些作物是典型的喜肥型作物()。
A:苜蓿B:大豆C:小麦D:水稻答案:CD5.作物布局主要关心的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结构问题。
()A:对B:错答案:B第三章测试1.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是()。
A:复种B:混作C:套作D:间作答案:A2.下列哪种不属于典型的复种模式()。
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C:一年三熟D:两年三熟答案:A3.以下哪一种种植方式能够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A:间作B:撂荒C:休闲D:套作答案:AD4.下列哪些因素影响一个地区复种的成败()。
A:热量条件B:经济效益C:水分条件D:土壤特性答案:ABCD5.经济效益是复种成败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A:对B:错答案:A6.撂荒能够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A:对B:错答案:B7.发展多熟种植能够协调争地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
()A:对B:错答案:A第四章测试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轮作规模呈逐年增加趋势B:间套作在我国农业稳产增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C:连作的危害大于其利益D:机械化是制约我国间套作发展的唯一因素答案:B2.连作的决定因素包括()A:农民种植喜好B:社会需要C:作物生态适应性D:经济效益高答案:BCD3.消除连作障碍新技术包括()A:物理技术B:化学技术C:生物技术D:农业技术答案:ABD4.撂荒轮作不属于复种()A:错B:对答案:A5.烟草是耐连作作物()A:错B:对答案:A第五章测试1.下列哪些措施属于基本耕作()。
耕作学复习题及答案
![耕作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ab702387c24028915fc34d.png)
耕作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宜耕期:土壤适宜耕作含水量范围的时期(2)土壤耕性:又叫土壤宜耕性,是指影响土壤耕作难易和耕作质量的土壤属性。
(3)少耕: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或在全田间隔耕种,减少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
(4)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5)复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的种植方式。
(6)间作: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详见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7)净作: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8)套作: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套种、串种。
(9)混作: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10)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法。
(11)连作障碍:同一作物在同一田地上连续种植,引起产量、品质下降的现象。
(12)化感作用:是植物与周围环境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植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到环境中而产生对自身和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13)气候产量或作物生产潜力:是指栽培条件最佳,即作物所需的各种矿质营养能充分供应、病虫草有效控制,种和种植密度适宜,仅仅是气候条件为限制因素是作物所能达到的产量上限。
(14)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15)绝对优势:生产的直接成本(即会计成本)比别人低。
(16)比较优势:若某个国家能以较低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则表示它在该物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
(17)机会成本:人们在作出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选择中价值最高的一个。
二、思考题1.从我国土地、人口国情,用能量金字塔的观点看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人民膳食结构的基本趋势和发展趋势?答:我国土地及人口国情:中国人均只有1.2~1.5亩耕地,只有世界人均土地面积1/3,而每年人口增加1700万,耕地下降700万亩(667㎡). 能量金字塔分为基础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从下至上能级越高遵守1/10定律即能量级愈高,保持的能量愈少能够维持的生物量愈少。
耕作学(本科)》17年9月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耕作学(本科)》17年9月在线作业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53544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c.png)
耕作学(本科)》17年9月在线作业满分答案耕作学(本科)》17年9月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80分。
)1.8.下列种植方式中,充分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主要是()。
A.间作;B.轮作;C.连作;D.净种。
正确答案:A2.7.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是作物布局的()A.前提;B.保障;C.基础;D.目的。
正确答案:C3.2.耕作学与作物栽培学不同,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提高()A.作物单产;B.作物品质;C.作物的抗病性;D.耕地年产量。
正确答案:D4.14.在下列作物中,忌耐连作的作物是()。
A.马铃薯;B.小麦;C.水稻;D.玉米。
正确答案:A5.17.减轻作物病虫草害结果最好的轮作方式是()。
A.作物轮作;B.复种轮作;C.水旱轮作;D.换茬式轮作。
正确答案:C6.3.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是()。
A.提高劳动生产率;B.提高土地利用率;C.进步肥料使用率;D.提高资金生产率。
正确答案:B7.10.合理套作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A.充分利用时间;B.充分利用土地;C.充裕使用水分;D.充分利用养分。
正确答案:A8.15.在下列作物中,属于养地作物的是( )。
A.禾谷类;B.油菜;C.薯类;D.豆类。
正确答案:D9.19.在下列泥土耕作步伐中,感化土层最深的是()。
A.深松耕;B.耙地;C.中耕;D.翻耕。
正确答案:A10.11.下列属于套作的有:()A.玉米||马铃薯;B.小麦/玉米;C.大麦×豌豆;D.稻—稻—稻正确答案:B11.16.轮作减轻作物虫害的主要生物原理是害虫具有()。
A.寡食性;B.专一性;C.伴生性;D.广谱性。
正确答案:A12.4.我国光资源的特点之一是()A.纬度北高南低;B.纬度北低南高;C.经度东高西低;D.海拔低高高低。
正确答案:A13.12、合理间混作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A.充裕使用工夫;B.充裕使用地皮;C.充分利用水分;D.充分利用空间。
2015春中国农业大学耕作学在线作业A及满分答案
![2015春中国农业大学耕作学在线作业A及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8852e8fc4ffe473268abde.png)
3.下列关于耕作制度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B )。
2015春中国农业大学《耕作学》在线作业满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内容不属于种植制度内容的是(A)。
a 土壤培肥b种植模式c作物布局d熟制2.我国最早引进耕作学的是(D )。
a刘巽浩b蔡旭c姜秉权d孙渠a耕作制度是一项软技术,主要是功能在于其宏观布局功能b耕作制度功能既包含技术功能也包含宏观布局功能c耕作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因此,耕作制度功能更突出其技术的应用性,如养地技术就是种植制度中突出的重要功能d耕作制度更主要的是突出其技术功能,如作物布局、轮作倒茬技术4.下列物质属于恒定性资源的是(A )。
a水资源b 矿产c 化肥d 人类5.我国年辐射量最大的地区是(D)。
a 四川盆地b 东北平原c 长江中下游d 青藏高原6.我国年辐射量最低的地区是(A )。
a 四川盆地b 青藏高原c 东北平原d 长江中下游7.根据气候资源特点,我国东北地区的熟制是(D)。
b 两年三熟c 一年三熟d 一年一熟8.下列作物哪些属于我国华北平原适宜种植的作物(B)。
b 冬小麦、夏玉米、棉花c 橡胶、水稻、油菜10.以下哪个是 C3 作物的特点( A )。
a 光饱和点低,C02补偿点高b 光饱和点高, CO2 补偿点高c 光饱和点低,CO2补偿点低d 光饱和点高, CO2 补偿点低3/4。
Bd 冬小麦、甘蔗、甜菜9. 下列作物哪个是适粘土性作物( C )。
a 马铃薯b 西瓜c 水稻d 花生二判断题1.地势对作物布局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作物分布的水平地带性上。
A a 正确b 错误2.在同一田块于同一生长期内同时分行或分带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 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其特点为主要生长期共生,一般超过 a 正确b 错误3. 复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连续种植两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a 错误b 正确4.集约种植主要包括两个方向,即提高复种多熟程序的种植集约化和提高一季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栽培集约化。
《耕作学》试题2答案.doc
![《耕作学》试题2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e743c218bd63186bdebbc90.png)
《耕作学》试题2答案题号―二三四五六七八合计满分1020103030100得分阅卷得分一、不定项选择(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作物属于喜温作物的有:(ACD )A、大豆B、油菜C、水稻D、玉米2.农村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ABCD)A、农村产业结构B、农业结构C、种植业结构与养殖业结构D、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内部结构3.多熟种植主要包括:(ABCD)A、间作B、套作C、混作D、复种4.下列属于套作的有:(BD)A、玉米II马铃薯B、小麦/玉米C、大麦x豌豆D、麦/玉米/甘薯5.免耕主要优点是:(ABC)A、减少水蚀和风蚀B、农耗时间减少C、节约成本D、减少病虫害得分二、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养地制度:是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土壤培肥与施肥、水分供求平衡、土壤耕作以及农田保护等。
2.多熟种植:凡在一年内,于同一田地上前后或同时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都称为多熟种植。
3.立体种养:在同一块田地上,作物与食用微生物、农业动物或鱼类分层利用空间种植和养殖的结构;或在同一水体内,高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与鱼类、贝类相间混养、分层混养的结构。
4.轮作:是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5.免耕:指作物播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播后作物生育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
得分三、计算(10分)某单位种植了500 hm1 2 3 4春夏玉米套作种植模式,每hn?平均产量为:春玉米1.简述中国耕作制度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答案:从国民经济对农业的要求出发,根据我国农业水平、条件与特点,我国耕作制度发展的战略目标为:2 集约农作。
①集约多维利用的土地为中心的资源是耕作制度的中心目标;②主攻产量同时注意质量;③多熟种植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④重视地区化与多元化。
3 经济高效。
①经济高效是耕作制度的主要目标;②力求高产不低效;③实行劳力密集与科技密集;④从合理的要素替代与组合中求效益。
耕作学试题及其答案
![耕作学试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999c57700abb68a882fb42.png)
耕作学试题及其答案耕作学名词解释:1、持续农业2、作物布局3、免耕4、轮作5、茬口6、叶日积7、套作8、休闲9、耕作制度10、LER11、复种指数12、生态位13、冠竞争15、种植制度16、边际效应17、作物生态适应性 19、根竞争21、农业资源23、土壤耕作25、多熟种植26、农牧结合27、立体种植28、养地制度29、水土流失30、风蚀31、换茬32、耕作学33、幅宽34、单作(sole cropping) 35、间作(row intercropping) 36、混作(mixed intercropping):37、复种(sequential cropping) 38、种植指数39、熟制40、撂荒(shifting cultivation) 41、种养结合42、连作(continuous cropping):43、土壤耕作(soil tillage): 44、土壤宜耕性(土壤耕性) 45、土壤耕作制46、农业自然资源47、复种轮作48、沟垄耕作法49农牧结合的耕作制度50土壤耕作51种植方式(种植形式)52农业生态系统53生物群落54十分之一定律55土地当量比56生活型57耕层构造58密植效应59生态龛60正对等效应61土壤培肥62耕法63土地生产潜力64集约耕作制65基本耕作1、持续农业: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农业。
2、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3、免耕:又称零耕、直接播种指作物播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播后作物生育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
4、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法。
5、茬口:是指在轮连作中给予后作物以种种影响的前茬作物及其茬地的泛称。
6、叶日积:是指作物维持一定叶面积的日数与叶面积的乘积。
7、套作: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
耕作学考查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耕作学考查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e1aef575f0e7cd18425364e.png)
耕作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作物哪种是长日照作物:【 D 】A、大豆B、棉花C、玉米D、油菜2、下列哪种熟制属于多熟制【 A 】A、一年三熟B、四年三熟C、一年一熟D、两年二熟3、农牧结合的关键是【 C 】A、玉米B、小麦C、饲料D、油菜4、坡地耕作最适宜采用的耕作方法是【 A 】A、横坡耕作B、顺坡耕作C、斜坡耕作D、表面耕作5、半干旱区的干燥度应该为【 B 】A、1.0以下B、1-1.5C、1.5-4.0D、4.0以上6、我国复种指数最高的地区是【 B 】A、西南高山地区B、华南地区C、四川盆地D、江淮平原7、易感染土壤病虫害的作物是【 B 】A、玉米B、辣椒C、水稻D、小麦8、下列哪种循环属于气态型循环【 A 】A、氮循环B、磷循环C、钾循环D、硫循环9、下列哪种作物是富碳耗氮作物【 A 】A、禾本科B、茄科C、豆科D、十字花科10、下列哪种作物属于C3作物【 B 】A、甘蔗B、水稻C、高粱D、玉米11、下列属于套作的种植模式是:【 B 】A、玉米||马铃薯B、小麦/烤烟C、大麦×豌豆D、油菜—稻12、下列作物中耐连作的作物是:【 B 】A、西瓜B、水稻C、烟草D、甜菜13、下列作物哪个是C4作物:【 C 】A、木薯B、水稻C、玉米D、小麦14、我国的耕作制度共分为几个熟制带?【 C 】A、1个B、2个C、3个D、4个15、下列哪种作物是禾本科作物【 A 】A、小麦B、马铃薯C、大豆D、甘蔗16、中国干湿分区将农业分成四个区,其中半湿润区水分为【 C 】A、250mm以下B、250—500mmC、600—1000mmD、1000mm以上17、翻耕的缺点是【 C 】A、松碎土壤B、翻转耕层C、土壤水分损失(失墒)D、翻埋杂草18、下列作物中哪种是热带作物【 C 】A、水稻B、玉米C、橡胶D、高粱19、我国的耕作制度共分为多少个一级区【 D 】A、3个B、6个C、9个D、12个20、下面的哪种种植方式为立体种植模式【 D 】A、豌豆+蚕豆B、白菜+青菜C、葱+蒜D、玉米+大豆21、下列属于复种的种植模式是:【 D 】A、玉米||马铃薯B、小麦/玉米C、大麦×豌豆D、稻—稻—稻22、中国半干旱区的降水量一般为【 B 】A、250mm以下B、250—500mmC、600—1000mmD、1000mm以上23、地膜的运用可使玉米成熟期提早:【 B 】A、1-3天B、7-10天C、20-25天D、30-35天24、下列哪种循环属于沉积型循环【 B 】A、氮循环B、磷循环C水循环D、碳循环25、我国的耕作制度共分为多少个二级区【 A 】A、38个B、12个C、25个D、18个26、一般≥10℃的日数少于多少天的地区为一年一熟?【 C 】A、100天B、120天C、180天D、200天27、湿润区的干燥度应该为【 D 】A、1.0以下B、1.0-1.5C、1.5-4.0D、4.0以上28、下列作物中哪种是喜温作物【 A 】A、水稻B、马铃薯C、小麦D、大麦29、耕作层的厚度一般为【 B 】A、0-5厘米B、0-20厘米C、0-30厘米D、0-35厘米30、下列哪种作物是豆科作物【 C 】A、小麦B、水稻C、大豆D、玉米31、下列属于混作的种植模式是:【 C 】A、玉米||大豆B、小麦/烤烟C、大麦×豌豆D、菜—稻—稻32、下列作物中忌连作的作物是:【 A 】A、马铃薯B、水稻C、小麦D、玉米33、下列作物哪个是C3作物:【 B 】A、甘蔗B、水稻C、玉米D、高粱34、一年两熟制主要分布在≥10℃积温多少的暖温带旱作区域?【 C 】A、1000-1500℃B、2000-2500℃C、3500-4500℃D、500-5500℃35、中国干旱区的降水量一般为【 A 】A、250mm以下B、250—500mmC、600—1000mm,D、1000mm以上36、复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C 】A、美国B、德国C、中国D、埃及37、下列哪种属于旱三熟【 B 】A、小麦-水稻-花生B、小麦/玉米/甘薯C、甘薯-稻-稻D、花生-稻-稻38、下列作物中哪种是粮食作物【 A 】A、水稻B、白菜C、烤烟D、辣椒39、下列哪种耕作措施是基本耕作措施【 C 】A、中耕B、镇压C、旋耕D、起垄40、我国的油菜主要集中于【 C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长江流域D、黄河流域41、下列属于间作的种植模式是:【 D 】A、菜—稻—稻B、小麦/玉米C、大麦×豌豆D、玉米||马铃薯42、下列作物中耐阴的作物是:【 A 】A、马铃薯B、高粱C、棉花D、玉米43、下列哪种肥料容易挥发【 A 】A、氮肥B、磷肥C、钾肥D、有机肥44、下列作物哪种是根茎类作物:【 D 】A、南瓜B、玉米C、大豆D、马铃薯45、喜凉作物一般需≥10℃的积温为【 B 】A、800℃以下B、900-2200℃C、2500-3500℃D、4000℃以上46、生长期在多少天以上才能实行一年三熟【 D 】A、100天B、130天C、190天D、250天47、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的【 C 】A、10-15%B、20-25%C、50-55%D、75-80%48、下列作物中哪种是饲料作物【 B 】(1)小麦B、紫云英C、烤烟D、辣椒49、下列哪种耕作措施是表土耕作措施【 B 】A、翻耕B、镇压C、旋耕D、深松50、我国花生的主要产地是【 C 】A、河南B、湖北C、山东D、贵州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耕作学考试题及答案
![耕作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60263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62.png)
《耕作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A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耕作制度土地生产潜力作物布局复种指数套作立体种植轮作集约耕作制基本耕作免耕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 简述我国耕作制度发展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耕作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A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耕作制度土地生产潜力作物布局复种指数套作立体种植轮作集约耕作制基本耕作免耕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 简述我国耕作制度发展的基本规律2.简述提高土地生产潜力的途径3.简述作物布局的作用与原则4.简述生物养地的内涵与作用5.简述实施土壤少、免耕的依据三、论述题1、试述用地养地相结合对保持耕作制度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5分)2、以小麦/春棉花为例,分析其增产增效的原因(18分)3、试分析耕作制度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基本功能及发展方向(12分)《耕作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参考答案A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耕作制度:也叫农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农业技术体系。
土地生产潜力:土地在资源存在与人为影响可能范围内应予实现的生产能力。
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作物组成(包括作物种类、面积、比重)与配置的总称。
复种指数:全年作物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套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于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立体种植: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多层栽培作物的一种农作方式。
轮作:是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集约耕作制:在现代工业装备下,在现代农业科技与现代管理水平下形成的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经营的耕作制度,包括提高复种多熟程序的种植集约化提高单季作物产量的栽培集约化两个方向。
基本耕作:又叫初级耕作,指入土较深、作用较强烈、能显著改变耕作物理性状、后效较长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
免耕:即在作物收获后,不进行任何土壤耕作,称为免耕。
耕作学复习试题和答案
![耕作学复习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d4c91a43323968011c9248.png)
《耕作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种植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种植方式的综合。
2、耕作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农作物的种植制度及相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3、养地制度: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4、作物布局: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5、作物结构:作物的种类与品种、面积与比例。
6、复种:在同一田块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7、复种指数: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全年作物播种或收获的总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反应复种程度的高低。
8、熟制:一年内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作物的季数。
9、净作:又叫单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在一个完整的生长期内只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10、间作:在同一田块上,于同一生长期内,成行或成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夹作、间种。
11、套作:在前季作物生长的后期(收获前)于其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也称套种、串种。
12、混作:在同一块田地上、在同一生长期(季节)内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又称为混种。
13、多熟种植:在一年内,于同一田地上种、收多种或多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14、边际效应:边行植株生长发育较中间的好或差的现象,包括边行优势和边行劣势。
15、单一群体:由同种(品种)植物不同植株构成的植物群体。
16、复合群体:由多种(品种)植物的不同植株构成的植物群体。
17、边行优势:边行植株生长发育较中间好的现象;18、边行劣势:边行植株生长发育较中间差的现象;19、连作:在同一块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相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20、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21、土壤耕作: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创造适宜土壤环境的技术措施。
中国网络农大耕作学在线作业word精品
![中国网络农大耕作学在线作业word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d6fab248856a561253d36f7b.png)
1.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土壤培肥 知识点: 1.1耕作学及其相关内容2.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孙渠知识点: 1.1耕作学及其相关内容3.耕作学是 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因此, 耕作制度功能更突出其技术的应用性,如养地技术就是种植制度中突出的重要功能耕作制度功能既包含技术功能也包含宏观布局功能 耕作制度是一项软技术,主要是功能在于其宏观布局单项选择题我国最早引进耕作学的是( )刘巽浩 姜秉权孙渠 蔡旭以下内容不属于种植制度内容的是(种植模式F 列关于耕作制度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熟制 功能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 知识点:5.05.0耕作制度功能既包含技术功能也包含宏观布局功能1.2 耕作制度原理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水资源 知识点: 2.1资源环境与耕作制度5.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青藏高原 知识点: 2.1资源环境与耕作制度轮作倒茬技术等耕作制度更主要的是突出其技术功能,如作物布局、4.下列物质属于恒定性资源的是(我国年辐射量最大的地区是(6.我国年辐射量最低的地区是()化肥 人类水资源 矿产)长江中下游 东北平原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东北平原 青藏高原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 用户解答: 四川盆地 知识点: 2.1资源环境与耕作制度7.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知识点: 5.0 5.0冬小麦、夏玉米、棉花2.3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根据气候资源特点,我国东北地区的熟制是(知识点: 2.1资源环境与耕作制度8.下列作物哪些属于我国华北平原适宜种植的作物(冬小麦、夏玉米、棉花 橡胶、水稻、油菜长江中下游 四川盆地)年年两年二熟 一年一熟本题分值:5.0 用户得分:5.0用户解答:一年一熟春小麦、春玉米、马铃薯冬小麦、甘蔗、甜菜本题分值 用户得分 用户解答知识点: 5.0 5.0光饱和点低,CO2补偿点高2.3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二判断题1.地势对作物布局的影响集中表现在作物分布的水平地带性上。
耕作学——农业生态转型的理论与实践_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耕作学——农业生态转型的理论与实践_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7068f1e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4.png)
耕作学——农业生态转型的理论与实践_福建农林大学中国大学mooc 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种植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础是?答案:作物布局2.下列哪种耕作方式可以提高种植指数?答案:套作3.下列不属于初级耕作的是?答案:耙地4.在进行作物布局时,应尽可能将每一种作物安排种植在哪个区?答案:生态经济最适宜区5.下面哪种作物是忌连作?答案:地黄6.以下哪个农具专门用来翻土的?答案:耒耜7.决定一个地区复种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是?答案:肥力条件8.决定一个地区复种能否持久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答案:经济效益9.“种谷必杂五种,以备其害”,是利用了哪个层次上的作物多样性?答案:物种水平10.决定作物水平分布北界和垂直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是?答案:温度11.高位作物与矮位作物间套作,主要是发挥了?答案:密植效应12.在长期的作物种植顺序中,换茬轮作顺序的基本依据是?答案:作物的茬口特性13.轮作是克服作物连作障碍的利器之一,轮作制必须建立在不同作物的()基础上?答案:作物的茬口特性14.保护性耕作主要是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使整个耕层健康发育。
其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答案:保土保水15.下列土壤耕作措施不属于初级耕作措施的是?答案:耙地16.下列属于间作的是?答案:玉米||马铃薯17.生产中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不包括:()答案:地膜覆盖18.下列种植方式能体现时间和空间的种植集约化的是:()答案:套作19.在我国丘陵山坡地利用山区小气候环境的分布规律和特征,发展山区果树栽培,合理进行立体农业布局。
主要是利用了山区哪一优势?答案:逆温带优势20.喜凉作物在作物布局中一般作为无霜期较短的北方和南方山区的主栽作物,也可作物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答案:冬季填闲作物21.()是农田生态系统中养分的输入的重要环节,也是培肥土壤地力的重要途径。
答案:农田培肥22.()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春中国农业大学《耕作学》在线作业_B及
满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长日照作物北移,发育提前
b 短日照作物北移,发育提前
c 短日照作物南移,发育延迟
d 长日照作物南移,发育提前
2.下列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有(B)。
a 甜菜
b 冬小麦
c 水稻
d 番茄
3.我国耕地资源紧缺,我国耕地的红线是(C)。
a 20亿亩
b 16亿亩
c 18亿亩
d 15亿亩
4.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D)。
a 水资源紧缺,特别是人均资源量十分紧缺
b 我国水资源资源季节和年际分布不均
c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d 水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均很充足
5.下列关于我国资源与农业生产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
a 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我国农业走的是集约化的道路,对农区的生态和生产条件破坏很大,农区总的状况“局部改善、总体破坏”
b 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通过技术、政策的保障,对解决我国的粮食生产仍然是有希望的
c 人多耕地少我国资源是最重要特征
d 我国西北光热好但降水少,西南水热好但山多平地少
6.多熟种植的作用主要有(C)。
a 提高农民经济效益
b 协调争地矛盾
c 减少肥料的使用
d 提高土地利用率
7.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B)。
a 人均土地多,耕地少
b 耕地中灌溉面积较小
c 后备耕地资源不多
d 非耕地农用地多
8.我国经济作物布局特点不包括(A)。
a 商品率高
b 布局较为分散,专业性强
c 投入高,经济效益多
d 技术性强
9.有关作物布局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C)。
a 适当集中、灵活多样
b 满足社会需求
c 追求高产
d 合理的经济效益
10.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不包括(C)。
a 防治病虫害
b 化学调控技术
c 早熟晚收
d 适时播种技术
二判断题
1.热量条件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
A
a 正确
b 错误
2.农田土体主要层次有覆盖层、种床层、稳定层、犁底层。
A
a 错误
b 正确
3.心土层指的是30~50cm土壤结构紧密,受外界影响较小,肥力因素较为稳定,物质转化慢,对耕层肥力和作物生长有影响。
B
a 错误
4.基本耕作主要类型主要有翻耕、深松耕、旋耕。
B
a 错误
b 正确
5.耕作主要功能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层和地面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A
a 正确
b 错误
6.保护性耕作具有节水、节肥、增效等多种功能,可以替代的耕作措施。
A
a 错误
b 正确
7.保护性耕作的缺点有风蚀、水蚀严重,水分损失,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破坏土壤耕层构造,能耗与成本增加。
B
a 正确
b 错误
8.保护性耕作的优点有减少风蚀水蚀、保墒、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改善耕层结构、农耗时间少、节约成本。
A
a 正确
b 错误
9.耕作措施对农田主体主要影响发生在耕层。
A
b 错误
10.土壤耕作的任务有调整耕层三相比、创造深厚的耕层与适宜的播床、翻埋残茬、肥料和杂草、消灭病虫害。
A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