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杨德昌电影视听语言的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杨德昌电影视听语言的特色
作者:许诺
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21期
【摘要】影视作品是一种调动多种视听元素、运用综合手段来感染观众的艺术形式。本文着重于杨德昌导演究竟是运用了什么样的视听手段达到冷静的视听效果,因此重点研究了杨德昌导演的作品《恐怖分子》,以此来分析杨德昌作品独树一帜的视听体系。
【关键词】视听语言;杨德昌;镜头;叙事空间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1-0106-02
影视作品是一种调动多种视听元素、运用综合手段来感染观众的艺术形式。众所周知,杨德昌导演的影片具有异常冷静、理性的表现力,正如日本电影评论家佐藤忠男所说:“杨德昌的另类之处,在于他创造出了不仅台湾地区罕见,而且除日本外整个亚洲都前所未见的西方化的冷静的知识空间。”由此可见,杨德昌对电影语言的拆解和重塑的功力十分深厚。他运用独特的视听手段,将艺术实践的表现力变成了一种对社会变革清醒而复杂的认识。
一、固定静止的长镜头与全远景的景别设置
杨德昌导演的作品中多用固定静止镜头,并使用深焦摄影,将定镜头对准一个空间,让人物在空间里进进出出进行戏剧化的表演,因此他注重的是镜头内部的运动。固定静止长镜头的大量使用是杨德昌作品最突出、最显而易见的视觉特色,即使是在拍摄对话时,说话双方也几乎没有镜头切换,一个镜头到底。长镜头不打破时间的连贯,把大量时间交给演员,或静静地展现空间静态的景或物,使得影片中既流淌着压抑的气氛,又富有内在的力量,使得压抑与迸发之间并行对抗,达到一种含蓄、深刻的艺术效果和情感境界。虽然长镜头本身因为比较单调而容易造成观者的视觉疲劳,但是杨德昌可以完全凭借演员的表演和台词吸引观众,依靠电影内在的张力而非外在形式上的新奇来消除欣赏惰性。
二、杨德昌电影的话语空间
电影往往分为故事空间和话语空间,故事空间指的是影片故事发生的场景及其变换过程,是存在于故事内部的空间,而话语空间指的是叙述的空间,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影片叙述的视角。视角即观察和讲述的角度,叙述人站在怎样的位置上讲述故事,往往决定了事件本身的意义,在绝大多数现代叙事作品中,是叙事视点创造了兴趣、冲突、悬念,乃至情节本身。比如杨德昌电影中的视角绝大多数是客观视点,主观视点也有,但是所占比例较小,且往往是不夹带任何感情的。客观即预示着理性,用一种冷静旁观的理性之眼注视着这一切,导演不会在叙事过程中或是在镜头语言中显露出任何明显的具有倾向性的评判,其中包含的意味让观者自行去体悟和感受。
选择恰当视角,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实现注意力聚焦,被框定的空间能让观众的注意力被话语引导。叙述者当时的物理位置和当时的视角,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影片所带给人的最直观的感受,运用视角能够更好地表情达意。杨德昌导演的影片中所运用的独特的叙述话语空间与他冷静理性的艺术创造风格一脉相承,与固定静止长远焦距镜头的大量使用相互配合,共同形成了其影片所散发出来的冷静气质,传达出一种近似冷漠的情感体验。
三、跳切式的故事空间呈现特点
杨德昌作品的另一独特之处,便是故事空间营造的特点。《独立时代》中的镜头对准各类不同人物生存的空间,展示出社会生活中许多真实的角落,呈现出多样的画面氛围,有简陋破败的社会不良青年居住的居所,有市井小人物生存的底层环境标志,也有清晨发生恐怖杀人事件的冰冷街道等。作品中,营造出来的环境大多都是冷的,包含着或悲凉或物质的意味,即使是残忍的枪击事件也以冰冷的处理方式消解了血腥和残忍。在杨德昌的作品中,杀人与他有关,但血腥永远与他无关,所有的事件一经杨导的手处理后都会变得冰冷,他不是要去感叹事件本身的残忍,所以他也不允许观众们在观看他的电影时激起任何带有人情味的感受。
但有时转场会略显生硬。例如在《独立时代》中偶尔会毫无预兆直接切出来一个面部特写,突然就充满了整个画面,令观众毫无思想准备。《独立时代》中空间与人物的呈现顺序往往是空间在前,人物在后。一种方式是:先呈现出一个固定镜头中空荡荡的环境,把环境展示出来,没有人物,然后人物走入环境中。另一种方式是:同样是固定镜头开始,展示某个环境,然后此时用音响来拓宽画外空间,什么时候看到听不到,什么时候听到看不到,是一种隐藏信息的巧妙方式。沉寂的事物,空间、事物或大或小,总是在沉默的静止中彰显着力量。
四、杨德昌作品的音响特点
杨德昌只使用人声音响和自然音响。因此,他的影片也几乎与音乐绝缘,作品中使用的全部是有声源的声音,同期声来源十分丰富,各种声音一层一层堆叠在一起,观者如果不仔细察觉的话,很难数清楚到底采集了多少种声音。例如一段都市追捕场面,在一组空间环境里除了人声往往还夹杂许多其他的声音:枪声、狗叫声、警笛声、流水声……流水声是因为有清早洗衣的居民,可枪声迭起但洗衣服的居民浑然不觉。这些十分注重环境音的搭配,塑造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空间,将场景串在一起,真实感和层次感并重。对于这些电影,画面首先必须是现实主义的,拥有现实主义的全部外在表现,而无声源音乐的缺陷在于使观众丧失理性判断能力,使受众的感情走向总是被音乐所引导。杨德昌的作品没有主题曲,没有插曲,使得其煽情性大大减弱,符合其理性风格和纪实美学的追求。
五、台词—影片音响构成之下的一个特殊门类
杨德昌电影中的台词整体特点是长,但单个句子不长,清晰易懂,具有日常性,演员绝不会讲出故弄玄虚的哲学呻吟与感叹。他的台词是介于书面语和口头语之间的一种文字,演员说台词时的情态真挚、从容,例如在《恐怖分子》中,有一段令观众印象深刻的长镜头,那段长
镜头是影片情绪爆发的开始,即周郁芬对自己的丈夫宣布离家意愿之后二人的痛苦对峙。其拍摄角度的特殊点在于让周郁芬正对着镜头讲出那段长长的台词,就仿佛在对镜头外的观众发自肺腑地讲出这段真实的独白。如果说动作是外部真实,那么台词就是内心真实。周郁芬长长的一段话道出了她眼中人生的寡淡,生活的重复带给她窒息的压抑,丈夫的被动苟安与她的理想主义追求相斥相悖,两人永远无法合拍。杨导塑造了许多沉静的“话痨”们,大段内心独白说出来之后使得角色内心所想明晰化。
六、独特的色彩运用和大胆跳脱
《恐怖分子》中的颜色跳脱很严重,包括绿色、红色、暖黄色、暗淡的蓝色、白色……深浅颜色都有,或明亮或黯淡。每一种颜色运用都很极致,冷就特别冷,暖也特别暖,红色就会特别红。每一种颜色都是合乎氛围和表情达意需要的。
如果用几个字高度概括一下杨德昌导演的《恐怖分子》所带给人的感受,可以用
“远”“冷”“静”“真”这几个字。“远”指的是疏离感,杨导的电影景别远,导致观者的情感体验远。“冷”体现在情感冷,故事冷。“静”指的是镜头的静止,人物言语的静,演员表演的沉静,以及影片整体气氛的静。“真”是指影片带给人的真实感,少音乐和长镜头促进了故事的真实化呈现。
在台湾电影史上,杨德昌的创作风格和理念无疑对台湾电影语言的现代化有着突出的贡献。杨导的出现在电影历史上也是十分具有革命性的,因为他的作品散发出的冷漠之力,压制住了台湾电影界的种种陋习和弊病。
杨德昌导演不仅代表了台湾电影的巅峰,也称得上是世界电影的殿堂级人物,他的影片中的构图美学和色彩光影安排已达到教科书水平,供创作者们反复鉴赏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吴丽梅.杨德昌电影叙事伦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2]曾峥.“理性”与“感性”的对弈[D].重庆大学,2013.
[3]张烨.杨德昌电影的审美特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4]张珂.历史全景中的个体特写[D].重庆大学,2009.
[5]杨晓林.论杨德昌电影的长镜头和有源声音[J].当代文坛,2009,(01):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