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
大熊猫的进化过程简介50字
大熊猫的进化过程简介50字
大熊猫,独特而神秘,它体态圆滚,四肢灵活,喜欢漫步,也喜欢攀爬,享受高处的阳光与宁静;它大隐于林,食竹为生,不惧严寒,也不惧孤独,以黑白之道存在于天地之间。
大熊猫的缘起,要从千万年前的新生代说开去。
在距今300万年前,始熊猫演化为比现代大熊猫约小二分之一的小种大熊猫。
它们的食物已经转化为以竹子为主。
生命伊始,大熊猫与人类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平凡生物,会捕食小动物,也会受到大型食肉动物的威胁,面对风雨与灾害,同样只能听天由命,双方最开始处于同一起跑线。
人类文明的进程比大熊猫快很多,但人类对神秘莫测的自然的畏惧不比大熊猫少,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基于自然崇拜而出现的动物图腾不在少数,其中不乏以大熊猫形象为图腾的部落。
在自然界里,大熊猫作为珍贵的自然遗产,既担当了旗舰物种的角色,在社会层面引发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普遍关注,又扮演了伞护物种的角色,庇护与它同域分布的物种,进而维护所在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大熊猫栖息地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五个方面:面积足够大、竹子食物充足、水源距离适中、有繁殖场所,人为干扰少或无。
关键因素是竹子、水和产仔巢穴。
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大熊猫已经不再享有大片的、整块的栖息地环境。
被分割的、破碎化的山林是大熊猫最后的家园。
保护大熊猫,并逐渐恢复已经遭受破坏的栖息地,是大熊猫野生种群继续繁衍生息的希望。
守护家园,让大熊猫自然繁衍,续写生命华章;守护家园,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守护家园,让我们共同的地球生生不息。
神奇动物之四川大熊猫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它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
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
始熊猫的主支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并逐渐向亚热带扩展。
在扩展过程中,始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开始以竹子为食。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属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生活指南神奇动物之四川大熊猫■张 丹天津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动物学硕士研究生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
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的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
这个“拇指”由一节腕骨进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特点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以竹子为生,在其野外自然采食的50多种植物中,竹类就占一半以上,而且占全年食物量的99%。
大熊猫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手脚并用地收集、准备食物和进食,它们并不在乎在什么地方,也不在乎姿势,无论坐着、平躺还是侧倚,它们都在不停地剥竹竿、吃竹叶。
大熊猫对竹类的消化利用率较低,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短,因此只能采取大量进食、快速排出的方式来获得足够能量。
大熊猫非常聪明,这表现在它们优良的采食策略上。
它们选择区域内营养价值最高的竹子,而且还优先选择营养价值最高的部位,采食的顺序为竹笋、嫩竹。
嗜睡是大熊猫的一大特点。
每天除去一半时间用于进食,剩下的一半时间便多数是在睡梦中度过。
动物界的活化石
动物界的活化石动物界的活化石有:大熊猫、中华鲟、拉蒂迈鱼、扬子鳄、蟑螂等。
1、大熊猫作为我国特有的国宝级动物,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距今已有800多万年的历史,它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远比人类早。
据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大熊猫最迟出现于晚中新世,它们的直系祖先是始熊猫,生活在炎热潮湿的森林里。
在距今60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大熊猫的发展到了它们种群的鼎盛时期。
2、中华鲟有一亿多年的悠久历史,如此古老鱼类已经不多。
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所以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洄游性鱼类,最大的个体可以达到400-500公斤。
平时,中华鲟栖息于北起朝鲜西海岸,南至我国东南沿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
3、拉蒂迈鱼总鳍鱼类分两支,一是骨鳞鱼类,一是空棘鱼类,而骨鳞鱼类的成员当时被认为与“从水到陆”有关。
此前,人们只知道总鳍鱼类的化石代表,从未见过现生标本,而今却突然冒出了原被认为早在距今1亿2千万年前(白垩纪早期)就已绝灭了的空棘鱼类的现生代表活化石。
4、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俗称猪婆龙,土龙,亦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
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
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
5、蟑螂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
根据化石证据显示,原始蟑螂约在4亿年前的志留纪出现于地球上。
我们发现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从煤炭和琥珀中发现的蟑螂,与你家橱柜中的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国宝熊猫的简介
国宝熊猫的简介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英文名称:Giant pand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
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
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
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2019年11月12日,2019大熊猫最新数据发布,全球圈养大熊猫数量达600只。
一、物种学史1、进化历史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
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
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
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
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
熊猫进化史——从猛兽到卖萌
熊猫进化史——从猛兽到卖萌现在全世界还有2060只这样卖萌的野生国宝~让我们一起来快速看看熊猫进化的过程吧。
1. 从吃肉到吃竹子800万年前,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就在我们这片国土上生活。
这时,它还是一种以肉食为主的动物,外形类似小个的黑熊。
无忧无虑活动在温暖湿润的热带森林边缘。
亚洲欧洲都有他们胖胖的身影。
到了距今2,300万年时,第四纪冰河期来临。
地球南北极的冰盖迅速扩大,全球气温下降。
熊猫的好日子慢慢结束,欧洲匈牙利和法国等地的熊猫分支已在稍早灭绝。
我国中南部的始熊猫则不得不继续演化。
外形变得只有现代大熊猫一半大小的模样,像只大狗。
这当然是出于食物减少的原因,为了活命,熊猫们不得不找到什么吃什么,变成了杂食动物。
而且由于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熊猫们失去了对肉类鲜味的感知。
吃肉和啃木头居然变成了差不多的事情。
一口好牙没处可用。
于是,遍地可寻的竹子成了熊猫的主食。
某一天,熊猫们可能突然发现,坐在竹林里安安稳稳的吃竹子,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啊。
2. 为什么长成这造型冰河期来临以后,我国各地都冰雪覆盖。
一眼望去,除了满目皑皑白雪,就是树林石块。
这样的环境里,熊猫一代一代的适应。
通过基因继承,逐渐形成了黑白相间的保护色。
在冰雪石块中间,黑白两色极好的把熊猫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至少避免了巨鬣狗,花豹和剑齿虎的侵袭。
偶尔,还能用这一身伪装吃上点鸟类和啮齿类,就算是送的福利吧。
黑眼圈和黑耳朵的明显识别特征,也在这时期形成。
黑眼圈能防止过多的阳光反射进眼睛,保护了本来视力就不怎么好的双眼,犹如一双气派的墨镜。
黑耳朵则可以多吸收太阳热量,保持耳朵内部的温度,不至于冻伤。
3. 留在我国历史上的光辉印记传说中的“食铁兽”,“貘豹”到现代竟然被说成卖萌,实在是冤枉......《尔雅》云:“貘,白豹。
”郭璞注:“似熊,小头庳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节。
”《山海经·中山经·崃山》晋人郭弘农注:“山有九折坂,出狛,狛似熊而黑白驳,亦食铜铁也。
大熊猫的作文400字59篇
大熊猫的作文400字59篇大熊猫的作文篇1黑白礼服身上穿,圆圆胖胖惹人爱。
你猜这是什么动物?对,这就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
“国宝”大熊猫不但稀有,而且还很可爱。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
它因为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故最初定名叫猫熊或大猫熊。
大熊猫有着特殊的进化方式,它们曾是肉食动物,后来繁衍成草食性动物,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熊猫的样子真是可爱。
整个身体肥嘟嘟的,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
每当它蜷起身体时,瞬间变成了一个灵活的大肉球,可方便它玩“滚球大战”啦。
最有趣的是那黑白相间的外表,让它们永远拍不出彩色照片来。
还有那像解剖刀一样锋利的爪子,能快速地捡取和抓握食物。
熊猫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它每天的时间一半除了进食,还有一半时间就是在美梦中渡过。
它们睡觉的方式真是形态各异,有时平躺在草地上,四肢朝上,好像在做伸展运动;有时侧躺着睡,嘴巴还不时地发出“嗯嗯”声,似乎在做吃“竹子大餐”的美梦……最好玩的要数那些小熊猫们,它们喜欢一直依偎着妈妈,一时钻到妈妈温暖的怀里;一时趴在妈妈那肥嘟嘟的身体上;一时又抱着妈妈粗壮的大腿。
它们一直围着妈妈,不断地撒娇,熊猫妈妈对自身的小宝贝也是百依百顺地呵护着,用自身的四肢抚摸着它们全身的毛,嘴巴还不断地张开,好像在唱摇篮曲哄着它们睡觉,多么温馨的画面呀!我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保护大熊猫,让它们永远这样幸福的生活下去。
大熊猫的作文篇2你知道大熊猫吗?大熊猫学名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而熊猫是个错误叫法,由于那时,人们是从右往左读,叫惯了,也没法纠正,因此,人们误读为熊猫。
它身体是黑白色,有白色的头和身躯,黑色的眼圈、肩、眼眶、耳朵和四肢。
你或许见过大熊猫的毛很奇特。
头上有一对整齐的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眼镜。
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雅、活泼的感受。
大熊猫都来自中国,分布在四川省凉山、邛峡山和大小凉山。
甘肃省的南缘和陕西秦岭南麓等海拔2000—3500米的崇山峻岭。
关于熊猫的资料
关于熊猫的资料关于熊猫的资料:大熊猫是一种哺乳动物,属于食肉目、熊科、熊猫亚科,体色为黑白两色,圆圆的脸颊、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和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XXX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止到XX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
虽然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但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因此牙齿和消化道仍然划分为食肉目。
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物种学史: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
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
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
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
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
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
生活中的大熊猫的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
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化石表明,大熊猫的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XXX早期。
大熊猫PPT
•
大熊猫(20张) 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竹子是这里主要的林下 植物。我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这一系列高山深谷地带,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 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 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留坝、宁强等。岷山系除甘肃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 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沟县、松潘、茂县等县, 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 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州、康定、泸定等。大小相岭除洪雅 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 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 目前野外到底有多少只大熊 猫?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居住在高山区陡坡的密竹林中,大熊猫的统计成为一项很艰苦的工作。 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曾经有过两次调查,估计野外有约1000只大熊猫,这个数字可能偏低。大熊 猫分布区域内共有37个县,若按主产、一般和少量三级划分,主产县每县约有100只,共有7个县; 一般产县每县约50只以上,共11个县;少产县每县常在50只以下,计有19个县。据此推算,大熊猫 野生数量总计约有一千只不到,圈养的数量约为100只。大熊猫的净生殖率为1.06740002,种群增 长缓慢。根据国家林业局2006年的调查,目前全国有野生大熊猫1596只,圈养数量161只。大熊猫 是熊科家族中最为珍稀,也是受到最大生存威胁的哺乳动物之一。20世纪八十年代调查统计的栖息 地的面积约为13000平方公里。根据国家林业局2005年调查报告,现在已经确认将大熊猫秦岭种群 认定为大熊猫新亚种。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在地域上已经分隔1.2万年之久,外形上秦岭大熊猫 头部较圆。根据2000-2001年开展的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秦岭大熊猫的数量(不含1.5岁以下的幼体) 有273只。在秦岭山区,除黑白色大熊猫外,还发现过棕色、白色大熊猫。
熊猫简介
生活习性
大熊猫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巢域面积为 3.9~6.4平方千米不定,个体之间巢域有重叠现象,雄 体的巢域略大于雌体。雌体大多数时间仅活动于 30~40公顷的巢域内,雌体间的巢域不重叠。食物主 要是高山、亚高山上的50种竹类,偶食其它植物,甚 至动物尸体。日食量很大,每天还到泉水或溪流饮水。
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濒危动物历时 4年半的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已于日前由国务院新 闻办向全社会公布了调查结果。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 数量已达1590余只,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 161只。
友好使者
大熊猫一直被称为中国的“友好大使”,积极促进了 中国与外国的友谊和相互了解。据报道,从公元685年到 1982年,中国三个朝代一共向国外赠送了约40只大熊猫。 其中,公元685年由武则天赠送给日本天武天皇两只大熊 猫;1936年至1945年,中国国民政府向西方国家赠送了14 只熊猫。新中国成立后,熊猫去处更是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外交政策:50年代,中国向苏联赠送了两只熊猫;60年代, 熊猫受到冷落,除了向朝鲜赠送之外,没有向任何其他国 家赠送。到了中美关系解冻的70年代,熊猫突然在西方走 红,美国、日本、法国、英国、西德、墨西哥和西班牙相 继获赠大熊猫。
1982年之后,鉴于大熊猫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其数 量急剧减少,中国停止了向外国赠送大熊猫的做法。 1984年,随着经济改革开放,大熊猫与时俱进,摘下 了“友好大使”的面具,戴上“商务参赞”的头衔, 积极投入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开启了著名的“熊猫 租借”方案。根据这个方案,中国短期内向外国动物 园租借大熊猫,对方支付租金。一时间,大熊猫成了 财大气粗的创汇大户,国内相关部门争相出口,造成 大量捕捉大熊猫,导致管理混乱失调,严重影响了大 熊猫的保护。在国际环保组织和美国政府的压力之下, 中国后来停止了以商业目的租借大熊猫的做法,代之 以“大熊猫合作繁殖”的名义。在这个名义下,向外 国租借熊猫,通常为期十年,接收国向中国支付一千 万美元,平均每只熊猫每年的租金是五十万美元,并 约定在国外产下的大熊猫幼仔归中国所有,在熊猫2 岁时应当交回中国。
大熊猫的前世今生作文
大熊猫的前世今生作文赫赫有名的大熊猫,可谓是家喻户晓。
大大的黑眼圈,厚厚的皮毛,圆圆的扁脸,一副憨态可掬、呆萌可爱的模样,捕获了一大批“忠爱粉”,在动物园里,仅仅靠卖萌和吃竹子,就赚足了人气。
软萌乖巧的外表,让很多人误以为熊猫非常温顺,然而,平日里靠卖萌为生的“国宝”,本性相当凶猛。
看似人畜无害的大熊猫,实则也是猛兽。
在古代,人们将大熊猫的凶猛程度与老虎并列,还将其称为“食铁兽”。
那么,凶悍无比的大熊猫,是怎么变成了珍稀濒危动物,成为我国的“国宝”?让我们来看看大熊猫的前世与今生。
大熊猫的进化历程大熊猫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熊科,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近千万年,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
早在800万年前的中新世纪晚期,地球上就已经有大熊猫的踪迹,它的祖先被称为“始熊猫”,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食肉动物,主要靠捕杀其它动物为生。
300万年前,冰河世纪到来,全球气候变化波及到了祖先始熊猫的生存,导致始熊猫灭绝。
始熊猫演化出了两个分支:一个是分布在欧洲的郊熊猫(已灭绝),一个是分布在我国中南部地区的小种大熊猫。
小种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气候后,栖息地也不断扩大,其灭绝后巴氏熊猫接上,逐渐扩散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华北等部分地区,甚至还延伸到了越南、缅甸、泰国的部分地区,并在我国华南地区渐渐演化成了典型的亚热带大熊猫。
当时与大熊猫一起生活的有剑齿虎、剑齿象等大型物种,第四纪冰期到来,地球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剑齿虎、剑齿象全部灭绝,大熊猫存活了下来,并与人类走到至今。
大熊猫前世--食肉目的猛兽别以为大熊猫看起来温驯善良,就不把它当猛兽,大熊猫是“熊”,不是“猫”,与赫赫有名的北极熊、棕熊是“亲戚”关系。
科学家通过研究熊猫化石发现,大熊猫家族是食肉目动物,祖先是杂食者,能与剑齿虎、剑齿象等大型食肉动物生活在同一时期,可想而知大熊猫有多凶猛。
大熊猫拥有尖锐的牙齿和十分强大的臼齿,牙齿咬合力十分可怕,在食肉目动物中排名第五,前四名分别是北极熊、老虎、棕熊、狮子。
大熊猫英文介绍2 (1)
The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black-and-white cat-foot") is a mammal classified in the bear family, Ursidae, native to central-western and southwestern China. It is easily recognized by its large, distinctive black patches around the eyes, ears and on its rotund body. Though technically a carnivore, the panda has a diet which is 98% bamboo. However, they may eat other foods such as honey, eggs, fish, and yams.The Giant Panda is an endangered animal; an estimated 3,000 pandas live in the wild[2][3] and over 180 were reported to live in captivity by August 2006 in mainland China[3] (another source by the end of 2006 put the figure for China at 221[4]), with twenty pandas living outside of China.[citation needed] However, reports show that the numbers of wild panda are on the rise.[5][6]The giant panda has long been a favorite of the public, at least partly on account of the fact that the species has an appealing baby-like cuteness that makes it seem to resemble a living teddy bear. The fact that it is usually depicted reclining peacefully eating bamboo, as opposed to hunting, also adds to its image of innocence. Though the giant panda is often assumed docile because of their cuteness, they have been known to attack humans, usually assumed to be out of irritation rather than predatory behavior.The Giant Panda has a very distinctive black-and-white coat. Adults measure around 1.5 m long and around 75 cm tall at the shoulder. Males can weigh up to 115 kg (253 pounds). Females are generally smaller than males, and can occasionally weigh up to 100 kg (220 pounds). Giant Pandas live in mountainous regions, such as Sichuan, Gansu, Shaanxi, and Tibet. While the Chinese dragon has been historically a national emblem for China, since the latter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Giant Panda has also become an informal national emblem for China. Its image appears on a large number of modern Chinese commemorative silver, gold, and platinum coins.The Giant Panda has an unusual paw, with a "thumb" and five fingers; the "thumb" is actually a modified sesamoid bone, which helps the panda to hold the bamboo while eating. Stephen Jay Gould wrote an essay about this, then used the title The Panda's Thumb for a book of essays concerned with evolution and intelligent design. The Giant Panda has a short tail, approximately 15 cm long. Giant Pandas can usually live to be 20-30 years old while living in captivity.Until recently, scientists thought giant pandas spent most of their lives alone, with males and females meeting only during the breeding season. Recentstudies paint a different picture, in which small groups of pandas share a large territory and sometimes meet outside the breeding season.[citation needed]Like most subtropical mammals, but unlike most bears, the giant panda does not hibernate.[edit] DietPandas eating bamboo at the National Zoo in Washington, D.C.Despite its taxonomic classification as a carnivore, the panda has a diet that is primarily herbivorous, which consists almost exclusively of bamboo. This is an evolutionarily recent adaptation. Pandas lack the proper enzymes to digest bamboo efficiently, and thus derive little energy and little protein from it.While primarily herbivorous, the panda still retains decidedly ursine teeth, and will eat meat, fish, and eggs when available. In captivity, zoos typically maintain the pandas' bamboo diet, though some will provide specially formulated biscuits or other dietary supplements.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通常称熊猫,是属于熊科的一种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
大熊猫起源进化,分布范围。_1500字
大熊猫起源进化,分布范围。
_1500字起源进化:熊猫。
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
”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
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
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
“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
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
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现在的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
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
在距今50-70万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
现在的大熊猫的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
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秦岭大熊猫已被认定为是大熊猫的一个亚种。
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
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夏勒,1993年)。
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
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所以,有很多科学价值,因而被誉为“活化石”,中国把它誉为“国宝”。
如今大熊猫分布范围已十分狭窄,仅限于中国的秦岭南坡、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凉山局部地区。
大熊猫即兴评述
大熊猫即兴评述大熊猫——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之一,以其憨态可掬的形象闻名于世,被大众所喜爱。
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濒危状况,也是科学研究和物种保护的重要目标。
大熊猫是一个古老的物种,有着漫长的演化历史。
其祖先始熊猫出现在约八百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由于这一时期的化石出土于云南的禄丰、元谋一带,因此又被称为“禄丰始熊猫”和“元谋始熊猫”。
大约在距今两百万年的更新世早期出现了“小种大熊猫”,其体型相对较小。
到距今一百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出现了大熊猫巴氏亚种,又称为“巴氏大熊猫”,它的体型最大。
直到全新世,出现了我们所熟知的大熊猫即“现生大熊猫”,一直延续至今。
从小种大熊猫到巴氏大熊猫再到现生大熊猫,其体型经历了从小到大再到小的变化过程,有传统观点认为在这样一个体型变化中,大熊猫逐渐走向了演化的尽头。
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演化历程中,大熊猫的食性由肉食向植食发生了巨大转变。
大熊猫是食肉目动物中的素食主义者,几乎完全以各种竹子为生。
然而在分类学上它却属于食肉目动物,仍保留着食肉动物的肠道结构特征。
大熊猫的历史分布范围很广,其化石的出土位点显示,它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而且向北一直延伸至北京的周口店附近。
然而由于受到历史气候变化和近期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现生的大熊猫仅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东缘由南向北的六大山系:包括凉山、大相岭、小相岭、邛崃、岷山和秦岭。
科学研究发现,历史气候的变化曾引起这一个古老物种的种群发生巨大波动,大熊猫历史上经历了两次种群扩张和两个种群崩溃。
其中,第一次种群扩张大约发生在200-300万年前小种大熊猫出现及繁盛的时期,而第二次种群扩张出现在3-4万年前巴氏大熊猫繁盛的时期。
这两个时期的气候温暖而潮湿,这种适宜的气候条件可能是大熊猫种群扩张的主要原因。
而两次种群崩溃分别发生在距今12万前和1万年前,地质资料显示这两个时期的气候较为干冷,这种严酷的气候条件可能导致了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大幅度下降。
人类的祖先是猿猴,那大熊猫的祖先是谁?
人类的祖先是猿猴,那大熊猫的祖先是谁?全历史一个让你多个角度解读世界的APP1小时前如果要评选动物界的网红萌主,谁的流量能拼得过大熊猫?一张啃竹子的照片,点赞上千,一段坐在石头上看似惆怅的小视频,转发过万。
然而,当人们围着这重量级的萌物纷纷露出痴汉脸时,有没有想过一个严肃又不失活泼的问题:大熊猫的祖先,到底是熊还是猫?时间轴上,大熊猫祖先的出现时间比能人还早谁说咱们是吃素的作为不卖萌会死星人的典型代表,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小模样,在全球范围内圈了一大票死忠粉。
外表人畜无害,成天过着吃吃竹子、滚来滚去的肥宅日子,那都只是表象,胃口里可是住着一个看不见的嗜血恶魔!熊猫吃肉?是的,你没有看错,大熊猫吃肉并不是传说。
虽然它顶着熊和猫的名字,但追根溯源,可是如假包换食肉类下的熊科动物,当然会吃肉!这还全拜它们的老祖宗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所赐。
大熊猫的老祖宗——始熊猫始熊猫是一种嗜食鲜肉、凶残好斗的猛兽,最早出现在距今约300-800万年前。
从牙齿化石的咬合面形态和结构看,它们已经具备了一些现生大熊猫的特征,于是生物学家就按照辈分,给它取名为始熊猫。
然而,在它被发现之前,生物界关于谁是大熊猫祖先这个困惑,有n种猜测。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曾经生活在欧亚和北美大陆,中新世、上新世的熊类动物,和大熊猫有较直接的关系。
结果搞了很多年研究才发现,这些熊类动物不是和大熊猫之间共同特征太少,就是缺乏化石证据,一直都拿不出实锤。
直到云南禄丰始熊猫化石的发现,才刷新了以往的认知。
始熊猫头骨化石VS大熊猫头骨,小了整整两个型号的既视感也就是说,大熊猫的祖先来自于亚洲大陆,并且以前就生活在云南禄丰等地的热带潮湿森林边缘!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兼食竹类的杂食兽熊猫。
跟现在的大熊猫相比,个头不大,同样圆滚滚的,看起来就像只胖狐狸。
但千万别小看它,从动物进化史上看,大熊猫绝对是佼佼者;在生存竞争中,它也是成功者。
大熊猫吃肉吗
大熊猫吃肉吗
大熊猫百分之九十九的食物都是竹子,但它们也会吃肉,它们虽然吃
竹子,但它们的消化系统不太适合消化植物纤维。
从大熊猫的演化来看,
大熊猫之所以吃素并不仅仅是因为丢失感知鲜味的基因,而是被逼无奈。
大熊猫的肠道,其实更适合以肉类为食。
根据现如今的研究发现,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和大熊猫不同,始
熊猫主要以肉类为食,它们的牙齿和爪子比较锋利。
大熊猫习性:
熊猫善于爬树,以便逃避敌害、沐浴阳光、嬉戏玩耍、求偶婚配。
别
看大熊猫个体肥胖,爬树却是能手,这是他们食肉祖先的本能,有利捕食,也能躲避敌害。
幼年大熊猫爬树多为玩耍。
熊猫常生活在清泉流水附近,有嗜饮的食性。
有时,也不惜长途跋涉
到很远的山谷中去饮水。
一旦找到水源,好似一个酗酒的醉汉躺卧溪边,
没命的畅饮,以至“醉”倒不能走动。
因此有“熊猫醉水”之说。
熊猫喜独居,每只熊猫有单独的活动区域。
熊猫的食物主要是剑竹。
竹子的特点是一年四季都能茂盛青翠,而且各部分的营养成分大体一致,
它们吃竹子的心和竹笋,有时也吃竹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
”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
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
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
“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
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有些人认为大熊猫是一直是食草动物,其实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
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现在的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
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
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
现在的大熊猫的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
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秦岭大熊猫已被认定为是大熊猫的一个亚种。
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
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夏勒,1993年)。
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
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所以,有很多科学价值,因而被誉为“动物活化石”,中国把它誉为“国宝”。
如今大熊猫分布范围已十分狭窄,仅限于中国的秦岭南坡、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凉山局部地区。
大熊猫栖息地的巨大变化近代才发生。
近几百年中国人口激增和占用土地,很多栖息地消失了。
以前,大熊猫曾经生活在低山河谷,现在已经成了居民点。
大熊猫只能生活在竹子可以生长的海拔1200~3400米之间。
目前,我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便更好地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活化石。
大熊猫的存亡,早已为世人所关注。
今后为保护和繁殖大熊猫,还需要继续寻找别的居住区,给熊猫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