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讲

合集下载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30讲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30讲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简析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2)目前新疆正在建设一批坑口火电站和路口火电站(铁路旁边 的电厂),致力于推行“疆电东送”。对比指出“疆电东送”和 “疆煤东运”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利弊。 (3)简析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 相应的应对措施。
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开采成本低;国内煤炭 市场广阔,但是距离东部市场遥远,运输能力严重不足。 (2)输煤(疆煤东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加大了交 通运输压力,但对新疆生态环境破坏略轻。 输电(疆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能减轻交通运 输压力,但加剧了新疆当地环境污染,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
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
收入少: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
水资源 降水较少
短缺 支出多:随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
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2.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应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两方 面来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包括本地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 场的远近、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自然条件主要分析影 响储存量的因素。主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如下:
1.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 包括_太__阳__能___、风能、水能、潮汐能、生物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 ①类型:主要包括__煤__炭__、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②特点:数量有限,用一点少一点,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 成_生__态__环__境___的破坏。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__煤__炭__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_市__场___广阔。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 山西省煤炭能源基地的形成与其优越的开发利用条件密切相关, 具体如下图所示: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讲 区域农业的可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讲 区域农业的可

2.我国不同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对比 一个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要依托当地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
区域 特色农业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光照充足,土地资 种植长绒棉的历 我国最大的
源丰富,山麓地带 史悠久;市场对 南疆 棉花生产基
有高山冰雪融水可 长绒棉需求量大 地
(1)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 农场的有利条件。 (2)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3)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基洛萨靠近首都这一全国最重要的 港口,有铁路相连接,交通便利;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第 (2)题,剑麻产地气候湿热,剑麻收割后,不及时加工易腐烂变 质,影响产品质量。第(3)题,中国公司在当地扩大剑麻生产与 加工产业规模,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当地 政府与民众收入,促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提示 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或政策法规一定要因 地制宜,因为各农业生产区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是不一 样的。如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实行限耕、休耕政策就有一定 难度。
1.东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分布
20 世纪以来,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 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如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和盐碱 化、草原退化等。
3.(2017·高考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 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 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 1999 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如图)附近投资 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 国。该农场一期种植 1 000 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 过 1 000 人,预计 2020 年种植面积达 3 000 公顷,年产剑麻纤 维 1 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六讲区.docx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六讲区.docx

第六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一一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实战演练:::强技提能[基础巩固组](2017届安徽名校联考)沿淮城市群是指淮河安徽段两岸地区的城市群体,俗称皖北,而积 占全省的1/3,人口占全省的一半。

读沿淮城市群经济发展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沿淮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稠密,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B. 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最高C. 淮南市经济总量最大,城市化水平最高D. 淮北市经济总量最小,城市化水平最低2•根据区域特点,沿淮城市群的整体定位是(①国家重要的能源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②珠江三角洲制造业的承接地③安徽重化工 主耍集聚地④安徽旅游示范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解析:第1题,沿淮城市群,面积占安徽全省的1/3,人口占全省的一半,说明人口密度高 于全省平均水平;该城市群第一产业比重总体上较大,城市化水平较低。

淮南市外圆圈不是 最大,说明经济总量不是最大;淮北市第一产业比重最低,城市化水平最高。

第2题,淮北 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是安徽省重要的能源地,也是重化工业的主要集聚地,且平原广阔,农 业发达,农产品丰富,可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距长江三角洲近,是长江三角洲制造业转移 的承接地;皖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是安微省旅游业示范区。

答案:1. A 2. C(2017・莱芜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近五年产业发展矩形方阵分析图。

读图,完成3〜4题。

三次产业构戚与规模(亿元)A 第一产业A 第二产业① 皮鞋业② 橡胶业③ 机械制造业④ 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⑤ 纺织业⑥ 批发和零啻业⑦ 电力和新能源工业⑧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⑨ 石油化匸和石化产品制造业⑩ 建筑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 该城市在产业发展中()A. 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增长潜力较大B. 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发展空间较小C. 缺少增长快、比重大的优势主导产业D. 纺织业可优先培育为主导产业4. 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城市可采収的措施有()①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②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③提高资源加工 深度,延长产业链④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但近五 年增长率较低。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讲 区域工业化与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讲 区域工业化与

(2)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 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规范审答 1.获取和解读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安徽省经济欠发达,劳动力充 足,中小城市在资金、技术方面不存在优势,因而适宜发展劳 动力导向型、原料导向型工业。 我的答案:(1)D (2)A
(2015·高考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 东 省 自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 并吸引大量省外人口❶。下图示意广东省 2000~2009 年粮食产 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❷的变化。
概 述 广 东 省 2000~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 化的基本特征❺,并简述原因❻。
(2017·太原一模)发达国家在经历了 20 多年金融自由化后,金 融危机重创了其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 出台了再工业化的政策,掀起了再工业化的浪潮。下图示意再 工业化的动力机制。据此完成 3~5 题。
3.再工业化使发达国家( ) A.新兴产业比例下降 B.资源环境问题加大 C.传统工业部门复兴 D.实体经济地位上升 4.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我国的影响是( ) A.延缓制造业升级换代进程 B.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C.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加大 D.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态的城市规模 扩张模式
化问 ③珠江水质恶化
③高效合理的
题 ④城市酸雨现象严重
产业结构模式
⑤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
1.珠江三角洲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原因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2节资源开发与区域.docx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2节资源开发与区域.docx

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一以德国鲁尔区为例(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18 •江西检测)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能源过剩现彖。

下图是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

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98510166]1.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A.风能、太阳能B.核能、太阳能C.核能、地热能D.风能、地热能2.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A.纺织工业B.电子工业C.食品加工工业D.石油化学工业1. A2.D [笫1题,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而具有太阳能、风能优势,故图屮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

第2题,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可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同吋要注意结合本身资源条件;材料中提及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则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

下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 回答3〜4题。

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新能源发电3.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A.地势起伏大,发电稳定B.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C.城市密集,市场需求暈大D.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4.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A.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B.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C.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D.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3. B4. A [第3题,风电基地建设的前提是风能资源丰富,内蒙古距离冬季风源地近而具有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利于建设风电基地。

第4题,注意生态意义,风电属于清洁能源,使用风电,可以减少火电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2018 •湖南醴陵二屮模拟)所谓资源型经济,是指依靠区域资源优势,通过对资源的开采、初级加工,形成初级产品的经济增长模式。

据此回答5〜6题。

5.山西实施经济转型的原因包括()①煤炭等资源已近枯竭②单位GDP能耗高③工业产品的市场日渐狭小④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目前加快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屮,不包括()A.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B.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C.大力寻求绿色替代能源D.进一步发展资源深加工5. D6.C [第5题,山西煤炭等资源储量较丰富;工业产品的市场没有出现狭小的状况;山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单位GDP能耗高;山两省由于煤炭开采、使用过程屮的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练习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练习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练习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基础巩固组]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

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A.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B.调蓄黄河洪水C.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D.汇集灌溉余水2.为防止河套区土地盐碱化,宜采取的措施是()A.推广耐盐作物B.完善排水系统C.增加灌溉水量D.增施有机肥料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灌溉区域内水向低处流,与黄河流向一致。

读图可知,乌梁素海湿地位于灌溉区域的下游位置,主要作用是汇集灌溉余水,D项对。

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应在灌区上游方向,A项错。

不能调蓄黄河洪水,也不能发展航运,B、C两项错。

第2题,为防止河套区土地盐碱化,宜采取的措施是完善排水系统,B项对。

推广耐盐作物、增施有机肥料不能防止土地盐碱化,A、D两项错。

增加灌溉水量易导致土地盐碱化,C项错.答案:1.D 2。

B位于台湾省西北部临海的桃园地区素有“千塘之乡”的美称。

配套K12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

配套K12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

第一讲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一、选择题(2017·开封模拟)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1~2题。

1.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破坏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能源消费结构以薪柴为主要能源,植被破坏严重;加上地形坡度较大,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集中、多暴雨,故水土流失严重。

第2题,该区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故保护植被是关键,要保护植被(封山育林、禁止采伐太绝对),必须解决好该地能源紧张的状况。

答案:1.B 2.C(2017·成都模拟)下图为世界六大洲林地、耕地和草地三种农业用地占本洲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读图,回答3~4题。

3.图例中①②③代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 )A.林地、耕地、草地B.耕地、林地、草地C.耕地、草地、林地D.草地、耕地、林地4.在南美洲③所示的农业用地比重最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平坦开阔B.山地面积广大C.河流少,水量小D.气候温暖湿润解析:第3题,欧洲、北美洲有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南美洲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故在这三个大洲,林地面积比重大,则③代表林地;非洲以热带草原为主,草地面积比重大,故②代表草地;①代表耕地。

第4题,南美洲气候湿热,利于林木生长;同时湿热的雨林区不利于人类生存,而耕地面积比重小。

答案:3.C 4.D(2017·福建厦门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6.据图可判断( )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解析:第5题,一般在相同降水量的条件下,植被覆盖率越高,地表径流量越小,则依据选项中的三类土地利用类型,可判断③为林草地。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练习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练习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练习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基础巩固组](2017·温州摸底)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电力部门准备对该河段进行开发。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该流域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大气环流C.地形 D.海陆位置2.该河流最适于梯级开发的河段是()A.①以西河段B.①②之间河段C.②③之间河段D.③以北河段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年均温从北向南逐渐减小,说明纬度不是影响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当地的大气环流差异不大,故B项错误;北部地势低气温高,南部地势高气温低,故地形是影响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故C项正确;当地位于内陆地区,海陆位置没有差异,故D项错误。

第2题,梯级开发的地形条件是落差大、坡度大.图中①以西河段、③以北河段年均温变化小,地形平坦,起伏和缓,故A、D两项错误;①②之间河段落差大,坡度大,故B项正确;②③之间河段相对于①②之间河段较缓和,故C项错误.答案: 1.C 2。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
量 减少,规模 扩大,实力□10 增强;交通运输方式增加了。
我的答案:(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 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 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 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 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 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 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C目录 ONTENTS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区位优势煤极炭为储便量利大的水,、经陆济交开通发价条值件高 2.发展概况 (1)发展成以采煤、钢铁、化学 和机械制造等为核心的世界著 名重工业区。 (2)区内的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都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城 市。
解读信息
“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
清洁能源”
风能属清洁能源、无污染
文字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 材料 电、水电”
建设成本高,投资大
“被称为‘世界风库’ 的瓜州县”
风能资源丰富
图象 信息
年大风日数68.5天 戈壁面积广
年大风日数多 土地广阔
2.调动和运用知识 (1)审清题干要求“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因此从风能比煤 炭、风能比水能的突出优势角度回答。 (2)明确建设大型风电场需要的自然条件:一是丰富的风力资 源,二是占用大量土地。 (3)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要从当地的社会经济 因素如市场小、基础设施不足、资金不足等方面分析。 (4)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保障电网的稳定性”,风能是一种 不稳定的能源,建设热电站是为了保证电力输出的稳定。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讲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讲

第三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一、选择题(2017·广东茂名模拟)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全长1 432 km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缓解首都水资源紧缺的状况。

读图,回答1~2题。

1.北京地区最需要调水的月份是( )A.1~5 B.6~8C.9~10 D.11~122.为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最有效的措施是( )A.实行季节性水价B.修建水库C.提倡节约用水D.增加引水线路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北京冬春季节降水少,其中11~12月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农作物需水量少;而1~5月气温回升快,蒸发强,同时农作物正值春季生长期,需水量大,此季节水资源最紧张。

故北京地区最需要调水的月份是1~5月。

第2题,从武汉地区河流流量图中可看出,水源区最适合调水的季节是夏秋,水库具有调节水量季节分配的作用,故可采用修建水库的方法来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答案:1.A 2.B(2017·河北衡水模拟)杭州市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4年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通水。

根据设计,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

结合下图及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该工程( )A.为保证水质的优良,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B.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建设难度小C.千岛湖水质优良,是杭州唯一的水源地D.因地势原因全程须逐级提水,耗能大4.该工程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千岛湖水体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B.极大改善沿线水质,使水价降低C.把千岛湖作为取水口,将会减少下游取水所承受的沿途水环境污染压力D.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解析:第3题,可用排除法来作答。

该输水线路基本与富春江流向一致,则可自流;九成以上线路为隧洞,说明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杭州附近有水库,应该是其水源地,故A 项正确。

第4题,依上题分析,千岛湖水直达杭州,则水质有很大改善。

注意沿线采用管道输水,不会对沿线水质、水量有太大影响。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练习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练习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练习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五讲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基础巩固组](2017·江西检测)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能源过剩现象。

下图是青海省电力构成情况。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新能源主要包括()A.风能、太阳能B.核能、太阳能C.核能、地热能D.风能、地热能2.青海省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应该大力发展()A.纺织工业B.电子工业C.食品加工工业D.石油化学工业解析:第1题,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而具有太阳能、风能优势,故图中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

第2题,为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可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同时要注意结合本身资源条件.材料中提及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则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答案:1。

A 2.D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已在山西潞安集团正式“出油”,16万吨煤基合成油是我国煤间接液化自主技术产业化的第一个项目。

读图,回答3~4题。

3.目前,我国在山西启动“煤变油”工程,其布局理由是()A.山西石油资源十分短缺B.山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C.山西科技力量强大D.山西输油管道密集4.从图示信息看,山西“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工艺流程复杂B.环境污染严重C.水资源短缺D.消费市场狭小解析:第3题,山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启动“煤变油"工程可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30讲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30讲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0讲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西沙群岛被誉为中国的“马尔代夫”,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海底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可燃冰。

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值高且对环境影响小。

由于可燃冰大多埋藏在海底,目前没有国家进行商业化开采。

我国于2017年5月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并获得成功,在可燃冰开发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读下图,回答1~3题。

1.可燃冰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量少B.对环境影响大C.开采难度大D.海上交通不便2.该群岛在夏季有时会出现带状波纹(见上右图),其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洋流B.夏季风C.潮汐D.地壳运动3.我国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其主要意义是( )A.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B.占领开采技术高端位置C.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D.减轻我国空气污染解析:第1题,可燃冰主要处于深海中,开采的难度大是其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

第2题,通过图中波纹的走向可以判断出其是受夏季盛行的偏南风影响形成的。

第3题,因为除我国以外还没有国家能成功开采可燃冰,所以掌握开采的核心技术是其主要意义。

目前该技术还没有应用到商业开采,还不能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答案:1.C 2.B 3.B安徽省淮北市是一个因皖北地区煤炭开采而设立的新兴工业城市。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采煤矿至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使得淮北市矿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生了变化。

下图为不同时段淮北市生态系统不同服务价值变化量示意图(图中数值从低到高代表服务价值的增加)。

读图回答4~6题。

4.在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中,产生价值最大的是( )A.气体调节B.土壤更新C.生物多样性D.废物处理5.据材料推测,1987-2000年淮北市( )A.农田面积增加B.水体面积减少C.林地面积增加D.建设用地面积减少6.2000-2007年,淮北市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进程加快B.生态建设加强C.大多煤矿被关停D.实施退耕还林解析:第4题,从示意图中能够直接读出各项生态系统服务所对应的价值,其中废物处理产生的价值最大。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讲 区域农业的可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讲 区域农业的可

第四讲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基础巩固组](2017·牡丹江模拟)名闻中外、品质优良的“响水大米”出产于宁安市渤海镇。

该水稻生长的土地为亿万年前形成的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

石板上土壤的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

灌溉水源来自亚洲最大的高山堰塞湖——镜泊湖流出的牡丹江上游的优质水源。

由于“石板地”的石板在白天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使“石板地”的地温、水温比一般稻田高出了2~3℃,在昼夜温差大的北方,形成了有利于水稻生长的自然环境,水稻吸收营养充分,成熟度极高。

据此回答1~3题。

1.生长“响水大米”(水稻)的“石板地”白天易于吸收热量,其主要原因是( ) A.成土母质多气孔构造B.生长期内白昼长,光照强C.当地四面环山,热量不易外散D.“石板地”蓄水能力强,比热容大2.由“响水大米”生长的环境推测,该地地质时期( )A.曾经有过剧烈的地震B.曾经有过大规模的火山爆发C.曾经有过剧烈的海陆变迁D.风化作用强烈,成土速度快3.“响水大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降水丰沛、水源充足B.“石板地”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C.当地昼夜温差大,“石板地”地温、水温较高D.当地夏季气温较高,降水较多,雨热同期解析:第1题,石板地白天易于吸收热量的原因应该是石板本身因素,即A、D两项可能正确;玄武岩多气孔构造,白天太阳辐射的热量易于储存在气孔中;石板不透水,不能大量存储水,故A项正确。

第2题,该地有大面积的玄武岩,说明曾有过火山喷发过程,故B项正确。

第3题,依据材料可知,“响水大米”优质的原因是昼夜温差大和地温、水温高,故C 项正确。

答案:1.A 2.B 3.C(2017·河南六校联考)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中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30年间被彻底改变了。

下图为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

读图,完成4~6题。

4.引起“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运”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化B.城市化地区差异C.人口分布变化D.土地生产力差异5.影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均耕地多B.高速铁路的建设C.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D.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6.当前,制约“北粮南运”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条件B.铁路运输C.生产水平D.市场需求解析:第4题,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南方改革开放程度高,经济发展快,城市化快速发展,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大量耕地种植经济作物,导致南方粮食产量下降;而北方城市化程度较低,粮食种植面积较大。

2019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1章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31讲

2019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1章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31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航道 淤塞 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______
对江淮沿线地区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盐碱化 土壤易发生________
沿线地区工业发达,污水排放多,降低水质
世界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美国北水南调:其中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最为著名。加 利福尼亚北部湿润;南部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是著名的阳 光地带,但干旱少雨。通过调水,使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等 城市的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得到了保证。 (2)埃及西水东调: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引尼罗河水向东穿过 苏伊士运河,到达干旱的西奈半岛。通过调水,苏伊士运河西 岸将新增耕地 380 万亩,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和繁荣。
解析:(1)可从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及意义角度分析。(2)从自然 角度看, 丹江口水库成为水源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水质、 水量、 能否自流等方面。(3)从图中看,该工程会增加汉江的水量,可 有效缓解南水北调对下游水量减少的影响;同时对汉江下游生 态、灌溉、供水及航运具有正面意义。(4)应从水质的保护角度 分析。
西线工程
从长江上游 丹江口 水库, 站引长江水, 基本 水, 出________ 引水线路 引水到黄河 京杭 运河输 沿伏牛山、太行山麓 沿______ 上游 水到华北地区 送水到北京、天津
黄河 以南需动 地形地势 ______
地形 复 虽地形较复杂,但地 ______
南 高____ 北 低,水 杂,工程量 对调水线 力抽水, 过黄河后 势____
第十一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 31 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 北调为例
第十一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水力资源”与“水利资源”的区别 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是从能否饮用的角度来说的。 水力资源是指天然河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又叫水能资源,是 从发电的角度来说的。水利资源泛指航运、灌溉、发电、养殖 等多方面效能的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一、选择题
(2017·济南模拟)读图,完成1~2题。

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铁矿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⑤廉价劳动力多
A.①③④ B.③④⑤C.①②③ D.②④⑤
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

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解析:第1题,左图为德国鲁尔区,右图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鲁尔区没有铁矿;我国有廉价的劳动力,但德国劳动力不廉价。

第2题,东北工业基地衰落是受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沿海新兴工业区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对现有国有企业进行整合,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答案:1.A 2.B
(2017·浙江六校模拟)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

读图,完成3~4题。

3.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B.劳动力
C.原料D.交通
4.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
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的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是煤炭开采,同时利用煤炭作为原料发展焦化、液化等产业链,利用煤炭作为能源发展炼铁、发电等产业链,故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原料。

第4题,煤炭外运给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用煤炭发电后,输送电能可有效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但这样会使本地大气污染更严重。

答案:3.C 4.B
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报告显示,煤炭运力仍是制约国内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受煤炭运输制约,资源地产能难以释放,消费地则无煤可供。

读我国区域煤炭调动流量图,回答下题。

5.下列措施中既有利于山西释放煤炭产能,又有利于其产业结构升级的是( )
A.革新煤炭开采技术B.建设坑口电厂
C.扩大煤炭运输通道D.产业集聚,获得规模效应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设坑口电厂是山西变输煤为输电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这有利于山西释放煤炭产能,同时有利于其产业结构升级,B项正确。

答案:B
(2017·天津河西模拟)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

下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起伏大,发电稳定
B.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C.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D.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
7.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 )
A.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
C.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D.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
解析:第6题,风电基地建设的前提是风能资源丰富。

内蒙古距离冬季风源地近而具有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利于建设风电基地。

第7题,注意是生态意义。

风电属于清洁能源,使用风电,可以减少火电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答案:6.B 7.A
(2017·哈尔滨模拟)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突出特点。

读近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图,完成8~9题。

8.乙省成为低碳区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承载力高B.能源需求量减少
C.森林覆盖率较高D.产业结构轻型化
9.下列促进甲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加大油气的开采量,调整能源结构
B.集中发展高科技产业,改变产业结构
C.禁止煤炭外运,发展第三产业
D.延长煤炭产业链和促进非煤产业发展
解析:第8题,乙省是广东省,低碳区的形成与环境承载力和森林的覆盖率无关;该省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能源的需求量大;产业结构轻型化,消耗的能源少,排放的二氧化碳少,成为低碳区。

第9题,甲省是山西省,油气资源储量小,没有加大开采量的条件;该省受社会传统经济基础制约和资源的影响,只能适当发展高科技产业,改善产业结构;该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基地,正加大外运力度;延长煤炭产业链和促进非煤产业发展,利于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可行。

答案:8.D 9.D
(2017·嘉兴模拟)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

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关于鬼城(地理学名词)形成的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B.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D.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11.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
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B.虚假城市化越明显
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解析:第10题,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说明该城市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严重依赖资源开发,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一旦资源枯竭,城市即陷入衰落。

环境污染加剧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副产物,一旦城市衰落,污染也相应减少,故不是鬼城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11题,鬼城指数=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

建成区面积越大,居住人口越少的城市,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超过了城市人口的发展。

这不是逆城市化现象,也不是虚假城市化现象。

答案:10.C 11.C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三面被黄河环绕,南邻古长城。

区域内煤炭、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有库布齐沙漠。

(1)巴丹吉林沙漠多盐泽,简述其形成过程。

(2)有“扬眉吐气”(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之称的鄂尔多斯高原,目前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窘况。

为加快经济发展,有人提议鄂尔多斯依托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能源重化工业,你认为是否可行?请阐述理由。

解析:第(1)题,盐泽的形成,可从盐分的来源、降水与蒸发的角度分析。

第(2)题,能否发展重化工业,可从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

答案:(1)巴丹吉林沙漠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处于内流区,内流河带来水分和盐分;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多大风天气,加剧水分蒸发,易形成含盐量大的盐泽。

(2)可行。

理由: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煤炭等资源丰富,依托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邻近东北和华北地区,市场广阔;邻近京包、宝兰铁路,交通便利;增加就业,加强民族团结。

或不可行。

理由: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发展能源重化工业可能造成植被破坏,进而引起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污染严重;重化工业需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

1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

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

(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

(3)评价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

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
酸。

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如右图)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


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
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

(4)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

解析:第(1)题,注意题干中的提示。

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风向,必然要分析甲乙夏季气温高低差异,从而引出气压差异,最后依据气压差异得出风向。

第(2)题,甲地为两山之间的峡谷,则运用狭管效应分析即可。

第(3)题,评价类题目要从利弊两方面分析。

可结合实际,从资源、市场、资金、技术及生态角度分析。

第(4)题,乙地气候干旱,夏季光照强,多干热风,利用荫房便于通风。

答案:(1)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

(2)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且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

盛行的西(北)风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速度在谷地加快,导致风大。

(3)有利: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电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

不利: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

(4)该地降水稀少,夏季光照强度大且时间长(或白昼长,太阳高度较大),多干热风,荫房四壁的洞孔既便于通风,又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葡萄干发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