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学语文教学现存问题及策略 教育资料

合集下载

内地预科生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以新疆大学内地预科教育为例

内地预科生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以新疆大学内地预科教育为例

190内地预科生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以新疆大学内地预科教育为例胡美春 新疆大学摘要: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在新疆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大学语文更是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但作为新疆大学内地高校预科生教育必修课的大学语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却遭遇了不少现实的困境,如何利用综合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加以解决,是当前新疆内地预科生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本文试探讨新疆大学内地高校预科大学语文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期对内地预科生大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内地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学语文;教学拓展内地预科生,是针对疆内学校预科生而言,指报考“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协作计划”(简称协作计划)的少数民族学生,国家对其进行适当的倾斜照顾、降分录取,在上本科之前先在新疆本地的委培高校进行一到两年的预科学习,待学习期满、统一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目标高校开始本科学习。

新疆大学自建校起就开始进行针对少数民族的学生的汉语教学,自2014年起开始承担内地高校预科生的培养工作。

一直以来在汉语教学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内地预科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才开展不久,在教育教学中仍旧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一、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一)民族预科学生汉语水平有待提高且差异较大新疆大学培养的内地高校预科班学生来源主要有三种:民考汉、民考汉转双语、双语。

虽然这些生源都有一定的汉语基础,但在语言接受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编排班级时也将汉语水平作为分班的因素之一,但一个班里学生的汉语水平仍旧是参差不齐,因此而导致的对教材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在诗词古文学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民考汉的学生存在“吃不饱”的现象,而双语慢班的学生出现“消化不了”的现象,教师虽然会在教学上适当做出调整,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仍有难度,对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少数民族的预科班《阅读与写作》教学探讨

少数民族的预科班《阅读与写作》教学探讨

少数民族的预科班《阅读与写作》教学探讨引言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其中包括阅读与写作能力的不足。

针对这一问题,针对少数民族的预科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少数民族预科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少数民族预科班《阅读与写作》教学现状1.教学资源不足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经济水平的限制,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这导致了阅读与写作教学所需的教材、师资、设备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这就给少数民族预科班《阅读与写作》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文化差异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生长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其对于汉语的理解和运用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3.师资力量不足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教育资源不足,导致师资力量相对较弱,这就给预科班《阅读与写作》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相关的培训和支持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由于种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可能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导致其学习动力不足,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丰富教学内容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预科班《阅读与写作》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丰富教学内容,将所学知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加强师资培训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支持,来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

4.推动个性化教学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结语少数民族地区的预科班《阅读与写作》教学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加强教学资源的支持,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培训以及推动个性化教学,相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分析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统一而全面的教育教学方案已成为各级政府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中国的大多数人口,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语言,但由于各种原因,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一、调查结果无论是在中国内陆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还是在较为发达地区,我国各地学校都在致力于通过汉语教学改善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水平。

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以下是目前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语言教学中需要改善的关键问题:1.缺乏汉语语言能力:尤其是在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中,由于长期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汉语成为第二外语,在汉语教学中出现学习难度较大的情况。

2.文化差异:汉语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不同,由于受教育背景、家庭条件等也与汉语母语学生存在差异,所以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语言中学习的文化背景的理解及运用,也容易出问题。

3.教材匮乏:尽管教育部门在推广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在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教材和教学资源仍然缺乏,无法满足其需求。

二、解决策略为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难题,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组织汉语语言能力提升训练: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所面临的语言差异,各级政府和学校应跨越地区、部门和民族,针对性地组织汉语语言能力提升训练,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训练。

2.减轻文化差异: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应该重视文化差异的切身影响,尽可能的让汉族教师和少数民族教师合作,在教学中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负面影响。

3.合理选择教材和教学资源:应该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合理选择教材和教学资源,满足这些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建议1.制定教学策略:教育部门应根据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的教学策略,为汉语教学提供更良好的基础。

2.加强政策实施:教育部门应加强对于已有的相关政策的实施,加强对教育实施的评估和修订,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语言水平。

大学语文教学与民族预科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大学语文教学与民族预科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大学语文教学与民族预科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大学语文的现状与加强民族预科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大学语文虽然是民族预科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之一,但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学生把更多时间用在外语学习和等级考试中,个人素质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现实情况是有些学生的考分很高,但不具备高尚的情操及高雅的审美情趣,缺乏责任感,有些人逐渐丧失人文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甚至失去做人的基本道德和人格尊严。

其原因主要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忽视素质教育的问题。

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一些学生只是在临近考试时才开始突击,考试结束后,没有多少学生向学习外语或其他课程一样勤奋苦读,想当然地认为母语学习不用花费更多时间精力最终也能有个理想成绩。

在考核评价方面也主要以期末闭卷考核为主,评价的重心侧重于笔答试卷,忽视大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要求,即担负素质教育的重任。

民族预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为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培养和输送文化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较好的,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较高人文素质的一年级大学生。

如果不重视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并加以考核评价,势必会影响民族预科教育的质量。

鉴于此,大学语文教学亟待加强素质教育问题。

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阶段。

正确把握民族教育自身的特有规律,把遵循普通高等教育一般规律与遵循民族高等教育特殊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走出一条科学稳健的发展之路。

有人说“世界贫富的差距,实际上是知识的差距”,“在导致民族地区落后的原因中,教育落后、人才缺乏是最主要的原因。

因此,必须把民族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民族振兴、边疆巩固、祖国统一和团结进步的高度上来认识,要把民族教育从单纯的应试转变到以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主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

”大学语文课就是通过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全面提高民族预科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整体素质提高。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作者:鄂晓菊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20期摘要:近年来,作为预科教育必修课的大学语文遭遇不少现实困境。

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分别探讨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期对大学语文学科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语文少数民族预科生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0-0157-01大学语文教育作为全国教育的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之一,它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纵观目前国内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学习却并不乐观。

如何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大学语文时遭遇的现实问题,这也是学校和老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

一、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的现实困境(一)学生汉语水平差异较大民族预科学校中的学生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其母语也多为少数民族语言,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生活中也多以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和学习。

进入高校之后,尽管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可用汉语和老师和汉族学生进行交流,但在语言接受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依然与汉语授课生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在诗词古文学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虽然教师会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作出不同的讲解和加以照顾,但面对汉语授课生在语言上的优势,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上则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编写教材不合理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因此目前国内高校语文教材编排上多选择我国历代名家名作和世界各国作家精品,但对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选取却少而又少。

加上大学语文课时所限,在实际教学中授课老师也只能选择性地对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详解,这些都使大学语文教育难以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和文化需求,以致他们在学习中常常产生陌生感。

(三)课程地位边缘化大学语文在国内各个高校虽都有所设置,但因其没有学科支撑,加上不能为学生的就业带来直接有益的影响而备受冷落,更多的大学生更愿意将时间和金钱放到更具实用性的学科的学习上,如计算机和外语等。

少数民族的预科班《阅读与写作》教学探讨

少数民族的预科班《阅读与写作》教学探讨

少数民族的预科班《阅读与写作》教学探讨作为多民族国家中国,我们的教育必须注意到少数民族的教学问题,促进他们的发展与繁荣。

预科阶段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对于少数民族青年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的《阅读与写作》是其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少数民族的预科班《阅读与写作》教学问题。

一、基础性问题少数民族的语文基础往往较弱,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制定教学计划,结合汉字字音、基础读写能力等作为教学重点,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此外,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他们增加词汇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字。

二、文化背景问题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汉族存在较大的差异,教材的编写应该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应该注意到教材中的文化差异,注重与学生进行文化交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

三、启发性问题启发性教学在阅读与写作教育中显得特别重要。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开展多样化的阅读和写作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式引导,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点,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课外拓展问题预科阶段虽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课外拓展,但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能力相对落后,需要更多的后补和巩固。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化书籍、杂志和报纸,或者加入文学社团、写作社团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个人特长,帮助学生认真学习和实践,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

总之,预科阶段的《阅读与写作》教学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线,策略性安排阅读与写作教学内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加强个性化教学和课外拓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大学教育的要求。

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中,少数民族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尽管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进行了积极的促进和支持,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教育资源不均衡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相较于汉族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

优质学校和教师集中在发达省市,而偏远地区则面临师资力量不足、设施落后等问题。

这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享受良好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现象。

2. 文化传承面临挑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少数民族文化面临消失的危机。

传统语言、习俗和节日等正逐渐被现代文化所替代。

缺乏对本土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使得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自身身份认同产生困惑。

3. 少数语种辅助教学不足由于广大少数民族学生以本民族语言为母语,在学习语言为汉族普通话的过程中常遇到困难。

学校在这方面缺乏专业的教学力量和资源,影响了他们的语言发展和沟通能力。

二、对策提议为解决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来促进教育发展。

1. 加大投入,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教师派遣机制,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水平。

通过引导优秀教师到偏远地区任教、修建更多功能齐全的学校,并注重加强科研、培训等方面支持,以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能够享受到与汉族地区相当的教育资源。

2. 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学校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授,包括语言、历史、音乐、舞蹈等方面。

可以开设特色课程,组织文化节日庆祝活动,并且给予相关老师适当奖励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同时,国家可以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支持,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传统手工艺制作。

3. 加强少数语种教学与翻译服务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提供丰富的汉语普及教育资源,并为学习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

此外,也可以鼓励学校引入双语教学模式,以保护并发展本土语言。

同时,建立专门的翻译中心或机构,提供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翻译服务,加强沟通交流。

中文教育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开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页

中文教育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开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页

中文教育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开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少数民族学生在进行中文学习中的困惑在我国,对少数民族的中文教育已经有数十年的发展,对少数民族的教育主要是以汉语教学的方式进行。

而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汉语教学开始作为学科性建设,已经成为少数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形来看,中文对少数民族来说仍有许多学习障碍,与母语学习相比适应性较差。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中文时,存在认识和方法上的许多困惑。

由于少数民族的中文教学大多依照的是本民族语言的习惯和思维,在教学方法、素材采用、课程安排等方面基本以母语教学为蓝本,使得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和价值目标大打折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中文作为民族母语来教授,而在许多方面既无法发挥母语教学的优势方法,又难以适应汉语的思维模式,到最后只能围绕字词句进行机械式教学。

如此汉语言的文化特性被掩埋,中文教学的丰富性内涵没有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到体现,学生在学习中文时,一方面会感到吃力乏味、效率低下,无法准确把握汉语字词的丰富含义,另一方面则会在枯燥的教条式教学中逐渐丧失思维拓展能力,学习兴趣减退。

二、少数民族中文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教育理论上的重合性使中文教育和母语教育在少数民族学生中产生了混动,出现了一些矛盾,特别是中文教学在教学方法、内容和课堂教学上出现了对汉语言教学理念的背离。

中文教学中对少数民族的语言习惯了解、对民族心理的把握及对第二语言教学与母语教学的相互关系处理上都不太合理,在教学实践中造成了许多潜在问题。

首先,教学过程刻板僵化,语言学习缺乏趣味性。

由于对少数民族进行汉语教学时,使用的仍然是母语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在内容上缺乏创新,使汉语教学大多变成了教师对字词句的生硬灌输。

而由于教学模式的僵化和考试上的功利原因,教师往往不顾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强行对学生进行知识传递,使得汉语的学习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学生会对学习过程感到枯燥无味甚至认为是一种折磨。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分析近年来,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汉语教学在少数民族学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

有必要进行一次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的现状,了解他们在语言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采集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教学现状的看法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问题所在。

2.访谈:在少数民族学生中选取一定数量的代表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的困惑和难点。

三、调查内容1.学习动机和需求:了解少数民族学生选择学习汉语的原因和对汉语教学的期望。

2.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学习成就情况,包括语法、词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3.困难与障碍:了解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例如各个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差异、语音障碍、文化差异等。

4.学习条件: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包括教材、教师、课堂设施等。

四、调查结果与策略分析1.学习动机和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动机是提高就业竞争力和拓宽视野。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和灵活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2.学习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学生语法和词汇掌握较好,而有的学生听说能力相对薄弱。

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听说训练,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3.困难与障碍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存在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差异,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

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也给学生学习汉语带来了困难。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例如设置专门的语音课程,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对比。

4.学习条件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材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教师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

南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南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南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作者:关红来源:《教育界·下旬》2016年第01期【摘要】本文论述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不足之处,指出了在汉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提出在少数民族教学中应该采取的具体正确措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问题措施一、引言语言是用于交流的工具,在双语地区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双语教学在新疆的普及,在高校上预科的少数民族预科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南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高校乃至南疆各教育方面的重视。

这里所说的南疆主要是指新疆的阿克苏、和田、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由于在新疆维吾尔族占多数,我们全文仅以维吾尔族少数民族预科生为例。

少数民族预科生不同于从小就学习母语的汉族学生,他们从小没有处在汉语环境中,不具备任何汉语听说能力,进入大学以后,年龄大多已超过语言习得的关键期,要在适应大学新环境的同时必须进行一年的预科学好汉语,以便更好地学习个人专业,因此汉语教学对于他们至关重要。

本文根据笔者的亲身教学经验,在指出预科汉语教学不足的同时,适当地提出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

二、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的不足之处(一)教材编写及选材的不合理性。

首先明确指出,新进入大学的少数民族汉语预科生不是完全开始接触汉语学习,只是所掌握的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程度不同。

而语言是用于交流的工具,只有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再加上学生的个人语言掌握习惯及语言文化民族感的认同,方可充分地学习一门语言。

因此,教学教材的编写及选材不宜脱离实际生活(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民族文化的生活实际)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年龄段的语言能力范围,否则学习的语言不仅不能用来交流,还会严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甚至脱离学生的语言文化认可度。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无论是口头语言学习还是文字学习,都要注意音意的结合;而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语言,字体属于拼音文字,也就是说二者语言本身就属于不同语言体系,学习起来本就困难,若再脱离南疆的实际情况,学生对汉语的理解会更加困难,打击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心。

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132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许瑞芳/包头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摘 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对这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

而在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这门课程对少数民族学生是否进行本科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此,本文就对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 语文课堂教学 问题与对策一、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一)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我国少数民族较多,而在这众多的少数民族中,就有预科学生,在学习上来自与不同的地区。

因而在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另外,受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不平衡状态,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语文课程基础知识学习上参差不齐。

同时这些预科学生来自的地区不同,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认知存在偏差[1]。

特别是一些地区学生是用本民族语言参加高考的,这就给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学生对预科语文课堂学习的理解误区结合实际调查发现,大多数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存有一定的偏差。

长期下去,使得多数学生对自身的身份存在误区理解。

简单来说就是指这些学生认为已经踏入大学校门,则就与本科生不存在差别,所以在语文课程学习上就会认为没有必要认真对待。

另外,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模式上以“补预结合”为主,因而在语文教材编订中则会出现中学阶段的语文篇目。

这就会使得一些学生认为在此阶段的语文学习与在中学所学习的语文没有差别,因而就对在预科语文课堂学习上呈现消极对待现象。

(三)学生缺乏对自身语文学习能力的认识由于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主要教育对象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且属于高中生与大学生之间的身份,因而在对身份认知上明显缺乏自觉意识的认识。

长期下去,也就使得这群学生在语文程学习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对于这种情况,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着诸多新挑战。

本文将从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改进大学语文教育提供参考。

1. 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在当前的大学语文教育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

由于中学阶段语文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很多大学生的语文基础不牢固,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较为薄弱,这给大学语文教育带来了一定困难。

其次,应试倾向严重。

当前大学的选拔制度导致很多学生注重应试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语文素养的培养。

许多学生只注重突击复习,而忽视了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积极应用。

此外,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实用性也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问题之一。

传统的语文教材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与实际生活和职业需求的结合,使学生难以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2. 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针对上述问题,对大学语文教育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首先,中学阶段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大学语文教育。

在中学时期,语文教育注重应试为目的,重视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对语文能力培养的综合训练。

这就导致了许多大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

其次,应试教育思维根深蒂固。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思维在教师和学生中得以传承,重视应试技巧的培养而忽视语文知识的系统掌握。

这种教育模式影响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使得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缺乏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能力。

此外,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单一性也是问题之一。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经典文化的传承,但忽视了与现代社会和职业需求的结合,这使得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较为薄弱,无法真正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3. 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首先,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中学时期,不仅仅应当注重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少数民族预科班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

少数民族预科班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

2021年第!期(总第890期)丈敖冬科少数民族预科班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滕新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上海200306)摘要:自2018年起,绝大多数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教学由集中代培改为自主培养。

本文在对预科语文教育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今高校布局特点及新媒体应用状况,提出高校应充分利用大学城的地域优势,整合师资力量,联合编写教材,对预科生进行语文分级教学,满足学生们的。

同时,高校预科语文教育还应树立“大语文”观念,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课外文化活动等方式配合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民族团结意识。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语文现状对策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专门为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而创立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

多年来,经预科培养而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庞大,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整体素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在预科教育的诸多课程中,语文课的地位可谓至关重要。

不仅决定着预科生进入专学习阶段,而且在很大程期间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教育部对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大,预科生的文化基础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

然而,预科班语文课的教学教学式整,教学的#一、少数民族预科班语文教学的历史和现状(一)学生基%和教学目的方面。

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创,地区教育对落后等因素制约,多数预科生的汉语基础都比较差。

特别是那些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预科生,由于自幼在民族学本民族语言教育,而且与汉族地区的往来较少,很少用到汉语,因此汉语。

因此,自预科教育创设起,预科语文教学一“”为——预科语文课定为语课,学生学习、语语、语作为;预科班语文课作为高中语文课的,以启发学生学会理解和品味作品的文体特点和审美特为主#在预科教育创设之初,这种以补为主的预科语文教学对于快速提高学生的汉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然而,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我国地区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语为教学语言的学校在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占比不断增加,汉语为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所重视#近年来,预科生大多自幼就读于汉族学校,汉语总体大幅提高,其中部分学生的汉语水平甚至与汉族学生不相上下#在这种情况下,预科语文教育继续一概以“补”为主的话,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显然意义不大#(二)预科教育培养模式方面。

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策略探讨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也逐渐受到重视。

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角度探讨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策略,希望对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语言环境的落后性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语言环境的落后性。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条件和文化传统的限制,很多地区的语言环境相对闭塞,语文教学资源匮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丰富语文教材针对语言环境的落后性,我们可以加大力度丰富语文教材。

可以引入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学作品等,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2、加强语文资源整合可以加强语文资源整合,通过多方渠道搜集和整合优秀的语文教学资源,包括书籍、音频、视频等,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优质的语文教学资源。

二、多元文化的融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是我国的宝贵财富,但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多元文化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尊重多元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避免一刀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2、多元素材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元素材的运用,比如诗词歌赋、传统民间故事等,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民族的语文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投入。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中,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加强培训和支持为了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加强培训和支持力度,包括组织语文教学专业的培训班、研讨会等,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鼓励激励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比如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师的待遇、表彰优秀教师等,激励教师为语文教学贡献力量,提高他们的教学积极性。

新疆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新疆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新疆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作者:许洋来源:《报刊荟萃(上)》2017年第12期摘要:近年来职业类院校连续扩招,既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给汉语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这要求汉语教学工作者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地推进教学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预科;汉语教学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同于一般的高中汉语学习,也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少数民族普通高中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桥梁。

认真探讨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改革问题,对于今后预科教育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压力(1)在师资力量方面,目前预科部汉语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和数量,与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具有高级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偏低,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匮乏。

学院专职汉语教师20人,其中副教授仅1人,无教授。

二是学院连年扩招,预科生数量持续上涨,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无暇顾及学术水平和自身素养的提升。

三是师资需求紧张,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偏低。

如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预科部,目前整个教师队伍中,专任教师20人,兼职教师11人。

这些情况都影响了民族预科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从教材和教学内容来看,现行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效果欠佳。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目前学院预科使用的是《汉语精读》、《直截口语》、《职通听力》、《汉语写作》等统编教材,同一班级内部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材对有些学生来说内容浅显,但对南疆地区少数民族来说过于困难,所以现行教材并不完全符合当前少数民族高等专科院校预科教育的要求。

二是教学目标与专业相脱节。

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首要间题即教学目标与专业相脱节。

许多高校在开展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时,均以学生MHK考试成绩作为教学参考。

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是考查方式,均围绕考试进行,导致教学设计与规划一味关注学生的汉语水平,与专业的衔接和联系不紧密。

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作者:何娉婷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年第06期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摘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少数民族预科教学中,语文这门学科课程的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以后能顺利合格进入本科学习至关重要。

本篇着重从学生在预科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一定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的教育层次。

它比高中教育的教学难度高但又相对低于真正的高等本科教育,是走向本科学习的一个过渡和衔接的阶段,是迈向本科阶段学习的纽带与桥梁。

学生在这一年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心态还是对这一年语文课程学习的认知上,又或者在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上都有一些问题的出现。

一、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1.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我国有五十几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预科的学生就来自于这五十几个民族之中,来自于不同的各个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这就导致其教学水平也会出现明显的差异。

所以这些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偏差。

预科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些地区学生是用本民族语言参加高考,语文基础较为薄弱,层次不一,个体差异较大,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在同一个班级里面的学生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别,有好也有差,甚至有些学生的汉语都还不能很好地进行交流学习。

语文这门学科知识本身就有其系统性和连贯性,如果学生在其基础阶段学习的语文知识上有一定的欠缺课和空白,势必就会影响他在以后更深层此的知识的学习。

2.学生对预科语文课堂学习的理解误区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对在这一阶段的语文学习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

很多学生对他们自己身份都有一个误区理解,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既然已经进入了大学校门,那么就与本科学生没有任何差别,所以就相应的觉得这一阶段的语文学习显得有点多余和不必要。

大学语文少数民族预科教案

大学语文少数民族预科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特点,包括文化背景、心理特征等。

2. 掌握基本的大学语文知识,包括文学常识、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特点分析2.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介绍3. 阅读理解练习4. 写作技巧指导教学重点:1.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心理特征2.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的应用教学难点:1.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心理适应与融入2. 大学语文写作的个性化表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群体的特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有哪些了解?他们有哪些独特之处?二、讲授新课1.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特点分析- 从文化背景、心理特征、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讲解。

-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同民族学生的差异。

2.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介绍- 介绍文学常识,如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等。

- 讲解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三、课堂练习1. 阅读理解练习- 选择一篇适合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受和心得。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学生:大家还记得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特点吗?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二、讲授新课1. 大学语文写作技巧指导- 讲解写作的基本要素,如主题、结构、语言等。

- 介绍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2. 个性化写作表达-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以个性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 提供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三、课堂练习1. 写作练习-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写作练习。

- 学生互相批改,教师点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学语文教学现存问题及策略为了更好的促进少数民族接受教育,我国开展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少数民族预科班是一种介于高中和大学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层次,是中学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桥梁。

它主要通过适当降低一定的分数,并择优录用少数民族学生而组成班级。

[1]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服务”是民族预科创设之根本宗旨。

举办民族预科教育是加速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使之适应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自2016年开始,大学语文成为内地一年制预科生结业的会考科目之一,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学语文的教学用书、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及会考考试大纲也进行了统一。

从此,大学语文成为了少数民族预科生顺利进入内地本科学校的重要科目之一。

但是当前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
问题,这些问题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培养产生了很大的阻碍。

本文对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应问题的策略。

一、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学语文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一)预科大学语文定位模糊
目前各大高校的少数民族预科班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但教师们在教是相应的教学研究在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学过程中都遇到一个难以绕过的问题,那就是这门课程的定位不够明确。

由于预科教育的特殊性,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都很难把握预科大学语文的准确定位。

预科大学语文同中学语文和大学语文之间有何差异,又有何联系,教学方式和教材如何适应目前大学本科格局的调整变化,这都是当前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解决,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准确把握预科语文的实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准确目标,势必会影响教学的质量。

当前的教学方式和教材和中学语文大同小异,教材多是文选。

这在日后学生的语文学习如何融入大学的素质教育方面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二)存在厌学现象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基础较差,由于从小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氛围缺少汉语环境,与其本民族的语言相比,汉语可以算是一门“外语”。

虽然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在进入高校后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可以使用汉语和老师和汉族同学正常交流,但在语言解释能力、表达理解能力等方面依然与汉族学生存在不小差距。

这就使得他们在汉语学习中困难重重,进而影响学习兴趣。

[2]尤其在诗词、文言文等方面的学习中,少数民族预科生要比从小生活在汉语环境的学生困难得多。

这也导致少数民族预科生在课堂上很少参与互动、交流,进一步影响了学习效果。

并且少数民族预科生听课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也导致教师的教学工作非常困难,使得教师普遍不愿给此类班级授课。


(三)唯分数论
由于现阶段教育中对学生的评估方法有限,而考试无疑是一个有效的评估方式。

但是预科班时间短,而语文的课程性质又绝对积累文学素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事。

预科阶段教学管理任务重,教师在教学中缺少更多的精力来对学生进行评估,这就造成了将学生一次性的分数当做唯一的评价标准,即“唯分数论”的现象存在。

而少数民族学生原本就汉语基础薄弱,这样一味地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无疑会大大打击其学习兴趣,是对其大学语文科目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损害。

二、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学语文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明确预科和中学语文教育的区别,找准定位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人文性是其本质要求。

与中学语文相比,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学对人文性有更高一层的体现和要求。

中学语文课程相对偏重工具性,主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而预科大学语文重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

因此,以方面对教学课程的设置和教材适当调整,以适应预科班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学生从小学道初高中阶段语文知识的学习基础,适当增加古典文献、现当代文学、西方文学以及民族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的文化修养。

以便在中学语文和本科语文之间进行很好的衔接。

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用审美、评论、反
思的角度来阅读相应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分享、审美和欣赏能力。

此外,在少数民族预科班的课程设置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文化需求,向学生提供足够的选修课,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前去旁听,以保证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二)根据学生水平因材施教,增加教学技巧
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语文教学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的
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汉语水平的不同,对课程内容和进度进行适当调整,分等级水平对学生进行授课,以达到教训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整合,最终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教学技巧。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学生缺乏想象、参与、互动的空间,也使得学生之间缺乏交流。

可以在具体教学中设计讨论专题,交由同学分组自主研究讨论,以分享讨论的方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

也可以增加对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讲解广度和深度,从而在讲解中加深对本民族文化与汉语文化的联系,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注重能力考查,多种考核方法并行
预科语文的教育目的更人文素养的提高,在考试中不仅要考察学生掌握的文化知识状况,也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创意志、并且应能体现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欣赏审美能力,造能力、.
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这就要求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非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

由于人文素质方面综合能力的特殊性,难以通过传统纸笔考试的方式进行呈现,一场闭卷考试也无法体现出真实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需要设置多种评价方式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可以采用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报告等形式考查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采用学生辩论的形式考查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以半开卷或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以电影、绘画评论或阅读赏析考查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等,以写心得体会或现场能力测试来考查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等。

然后以合适的制度对各种考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整合,最终得到学生综合能力的真实体现。

三、结语
总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尚在探索阶段,大学语文教学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充实自己的内心,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因此,大学语文应当是一门传递价值和文化的学科,值得教育工作者们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钻研,让广大学生们徜徉其中,获得学习的乐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