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散热方法分析

合集下载

电子元器件热管理技术综述

电子元器件热管理技术综述

电子元器件热管理技术综述一、引言电子元器件热问题是研究电子设备性能、可靠性及寿命等的重要方面。

随着电子元器件的不断挑战极限,热问题越来越成为设计、制造和应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因此,开发高效的电子元器件热管理技术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对电子元器件热管理技术的一些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散热设计、热传导材料、液冷技术、透明导电膜等方面。

二、散热设计散热设计是目前电子元器件热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散热设计的目的是将端口和使用电器的热量有效地转移给环境。

一种常见的散热设计方法是采用散热器,该器件可提供更大的表面积,增加热量与环境接触面积。

为了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可使用铝和铜等高导热材料制成。

此外,散热器还可采用风扇等形式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另一种散热设计方法是采用塔式散热器,当空间限制或需要设计一个冷却系统时,可采用该方法。

该散热器的原理是采用由一系列冷却塔构成的结构以增加散热面积,使得热量被透传。

其中,液态冷却的塔式散热器可采用热交换器或冷却液循环来实现更高的热传输效率。

三、热传导材料采用高导热材料与电子元件相接触,可有效地提高热传输效率。

目前常用的热传导材料有导电胶和热硅脂。

导电胶的优势在于极好的导热性能,可以通过填充空隙,将导致热不良的地方与散热器连接起来。

而热硅脂则是一种热传导性能良好的材料,可以实现两个部件之间的热传输。

此外,近年来,一些新型的热传导材料也在逐渐崭露头角,如碳纳米管等。

四、液冷技术液冷技术是另一种有效的电子元器件热管理技术。

相对于空气冷却,液冷可以提供更好的散热效果,并且可提供更大的热传输介质。

液冷技术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如热交换器、热管、热泵等。

其中,热管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液冷技术,其原理是采用一种特殊的管,使内部的液体沿吸附量分布,从一个部分传热到另一个部分。

该技术具备适应性、高效性和可靠性等优点。

五、透明导电膜透明导电膜是近年来广泛研究的一种电子元器件热管理技术,其特点是可同时实现高透明度和良好的导电性能。

环磁电感器的散热设计方案

环磁电感器的散热设计方案

环磁电感器的散热设计方案环磁电感器的散热设计方案背景环磁电感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的电源管理、通讯设备、工业控制等领域。

然而,由于环磁电感器在正常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不合理的散热设计可能导致其温度过高,进而影响电感器的性能、寿命甚至引发故障。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设计一种有效的散热方案,以确保环磁电感器在工作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提出以下散热设计方案:1.散热材料选择–选用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散热材料,如铝合金、铜等,以提高热量传导效率。

–避免使用导热性能较差的材料,如塑料、绝缘材料等,以防止热量在电感器内部累积。

2.散热结构设计–采用散热片、散热鳍片等结构,增大散热面积,提高热量散发效果。

–合理设计散热结构的形状和尺寸,以便有效散热的同时,不过度增加元器件的体积和重量。

3.散热通道设计–设计合理的散热通道,以便空气能够顺畅地流过散热结构,带走热量。

–避免散热通道的阻塞,保证散热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温度监测和控制–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测环磁电感器的温度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热量的调节和散发。

–设计合适的温度控制机制,在温度超过安全范围时启动散热装置和控制电路,保证环磁电感器的工作温度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结论以上方案是一种优秀的环磁电感器散热设计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环磁电感器的热量散发效率,确保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保持适宜的温度。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调整,以取得最佳的散热效果。

同时,合理的散热设计也有助于提高环磁电感器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促进电子产品的整体性能提升。

环磁电感器的散热设计方案(续)方案(续)5.散热材料表面处理–对散热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如阳极氧化、化学镀铜等,提高其表面导热性能,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注意处理过程中不要使散热材料表面产生不均匀、粗糙或者气孔等缺陷,以免影响散热效果。

6.散热装置的选择和安装–根据环磁电感器的功耗、尺寸等特性,选择适合的散热装置,如风扇、散热管等。

电子元器件的温度与湿度控制方法

电子元器件的温度与湿度控制方法

电子元器件的温度与湿度控制方法电子元器件在工作中经常会受到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以及湿度都会对其性能和寿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温度和湿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子元器件温度与湿度控制方法。

一、温度控制方法1. 散热设计:电子元器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因此合理的散热设计可以有效地控制元器件的温度。

散热设计包括合理布局散热器、散热风扇等,提高散热效率,确保元器件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工作。

2. 温度传感器监测: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对电子元器件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可以迅速发现并解决温度异常的问题。

温度传感器可以配合温度控制系统使用,当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及时触发降温措施。

3. 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数据,调节元器件的温度。

它可以通过控制散热风扇的转速、调节电压等方式来实现温度的控制,保持元器件在安全工作温度范围内。

4. 温湿度自动调节设备:温湿度自动调节设备能够根据预设参数自动调节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这些设备通常具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有效地控制元器件的工作环境。

二、湿度控制方法1. 湿度传感器监测:安装湿度传感器来监测环境湿度的变化,一旦湿度超出预设范围,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节。

湿度传感器可以与湿度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自动控制。

2. 避免潮湿环境:尽量避免电子元器件长时间运行在潮湿的环境中,因为潮湿会导致元器件受潮、腐蚀等问题。

在需要保持湿度较低的环境中,可以采用干燥剂等措施来降低湿度。

3. 防潮防尘设计: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暴露在潮湿环境中的电子元器件,可以进行防潮防尘设计,例如对元器件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湿度侵入,从而保持元器件的正常工作。

4. 湿度控制设备:湿度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湿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调节环境湿度。

这些设备通常可以自动调节加湿或除湿,保持在合适的湿度范围内,以确保电子元器件的正常运行。

pcb散热方案

pcb散热方案

PCB散热方案1. 引言在电子设备中,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起着连接和支持电子元器件的重要作用。

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电子器件的功耗也逐渐增大,这导致了PCB散热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合理的PCB散热方案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的温度,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PCB散热方案。

2. PCB设计中的热量分析在开始讨论PCB散热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PCB设计中的热量分析。

当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元器件工作时,它们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这些热量需要通过PCB来传导和散发,以保持设备的工作温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通常,我们首先需要对PCB进行热量分析,确定热量的产生和分布情况。

这可以通过计算或仿真工具来完成。

热量分析的结果将帮助我们确定散热方案的重点区域和需求。

3. 常见的PCB散热方案3.1 散热片散热片是最常见的PCB散热解决方案之一。

散热片通常由铝制成,具有良好的热导率和散热性能。

将散热片与发热元件直接接触,可以有效地将热量从发热元件传导到散热片上,并通过散热片的表面散发出去。

在使用散热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散热片的尺寸和形状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以保证其与发热元件的紧密接触。

•散热片应合理放置,以保证热量在整个PCB上的均匀分布。

•散热片应与PCB的接地层连接,以提高散热效果。

3.2 散热孔散热孔是另一种常见的PCB散热解决方案。

散热孔通常是通过在PCB上钻孔来实现的,可以增加PCB表面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在使用散热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散热孔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热量分布情况进行选择。

•散热孔的直径和间距应满足散热要求,并考虑到钻孔对PCB强度的影响。

3.3 散热贴片散热贴片是一种在PCB上粘贴的散热材料,可以提高PCB的散热效果。

散热贴片通常具有良好的热导率和散热性能,可以有效地将热量从发热元件传导到PCB 的其他区域,进而进行散热。

关于主要电子元器件的热分析_重点关注

关于主要电子元器件的热分析_重点关注

先计算整流二极管所需散热面积:查整流二极管的产品目录得知:pcmax=165w(tc=25℃),tjmax=125℃,正常工作功耗为15W(t=55℃),且该功率管使用了绝缘垫和硅油. θs+θc=2.0℃/w绝缘垫是用于半导体器件和散热器之间的绝缘.绝缘垫的热阻抗θs取决于绝缘材料的材质、厚度、面积。

下表中列出几种常用半导体封装形式的θs+θc;从(2)式可得θi=θj-c=(tjmax-tc)/pcmax-=(125-25)/165≒0.6℃/w从(1)式可得θj-a=(tjmax-ta)/pdc=(125-55)/12=5.83℃/w从(4)式可得θf=θj-a-(θi+θc+θs) ≒5.83-(2.0+0.6)=3.23℃/w根据上述计算散热器的热阻抗须选用3.3℃/w以下的散热器.从散热器散热面积设计图中可以查到:使用2mm厚的铝材至少需要230cm2,而4mm的铝板大约需要150cm2,因此需选用120*120*4mm 以上的铝散热器. 以上是单个整流桥所需散热面积。

而散热器实际设计的散热面积为340.86cm2,厚度最大为8mm,最小为1.3mm,平均厚度为(8+1.3)/2=4.65mm.实际散热器截面形状如下图所示,满足安装2个整流二极管的散热要求。

散热器根据散热器热阻抗与面积曲线关系的图可以推断出所需要的实际散热面积为150mm2左右。

散热器热阻抗θf与散热器的表面积、表面处理方式、散热器表面空气的风速、散热器与周围的温度差有关。

因此一般都会设法增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主要的方法有增加散热器的表面积、设计合理的散热风道、增强散热器表面的风速。

散热器的散热面积设计值如下图所示:在有排气风扇的情况下,散热片的热阻如下表所示:大概的比列为递增20%左右.,即,当风速为200时,散热器的时间热阻为2.3.所以,安装2个整流二级管在有风扇的前提下散热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验证:散热器表面积计算s=0.86w/(δt*α)(m2)δt: 散热器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ta)的差(℃)α:热传导系数,是由空气的物理性质及空气流速决定。

电子元器件的封装及散热技术

电子元器件的封装及散热技术

电子元器件的封装及散热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元器件也逐渐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电子元器件的封装与散热技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电子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一、电子元器件封装的作用电子元器件通信传输置于电路中,起着承载电路功能和保护电路部分的作用。

其封装形式也各具特色,主要分为插件式与表面贴装两种。

插件式元器件曾经是电路板的主要元器件,其特点是可靠性高、散热性能好,但尺寸较大,布局合理情况下较为紧凑的电路板上并不适用。

随着表面贴装技术的发展,表面贴装元器件逐渐占据了市场主流地位。

表面贴装元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焊接方式多样、可复杂高密度布局等优点,内部性能也更加高效。

二、散热技术的重要性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问题也是电子设备制作和运行中的重要难点之一。

随着元器件的发展,它们的功耗不断升高,更快的运行速度意味着需要更高的散热能力。

散热技术不好会带来诸多问题,如元器件寿命缩短、性能下降甚至完全失效,影响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散热技术的实现散热技术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被动式散热和主动式散热。

1、被动式散热被动式散热主要靠材料本身的特性来完成散热。

常用的材料有金属和绝缘材料,如铝、铜、硅和石墨等。

这些材料本身具有很高的热导率和热容量,能够更快地吸收和传递热量,达到散热的目的。

此外,增加元器件外壳的散热面积,采用热传递更好的接口材料都能提升散热能力。

2、主动式散热主动式散热是指电子设备内安装风扇或其他主动散热设备来提高散热效果。

风扇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主动散热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驱动叶片迅速旋转,带走元器件表面的热量。

由于采用风扇进行散热的空气流通较为充分,因此风扇散热能力大且稳定。

除风扇外,还有其他一些主动散热技术,如水冷散热技术、热管散热技术等。

总之,电子元器件的封装与散热是保障其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元器件制造过程中,合理选择封装形式和散热技术,对电子设备的发展至关重要。

散热方案分析报告

散热方案分析报告

散热方案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电子设备的发展中,由于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温度较高,散热技术的发展成为电子产品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在本次报告中,将对散热方案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电子产品中的重要性以及各种散热方案的优缺点。

二、散热方案的重要性在电子设备的工作过程中,电子元器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

若无法及时把这些热量散出,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温度会迅速升高,进而引发性能下降、寿命缩短、故障率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如何更好地散热以保证电子元器件的正常工作成为了电子产品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三、散热方案的分类电子产品中常见的散热方案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自然对流散热自然对流散热是指通过空气对流来传递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待散热元件与周围空气接触,利用空气的密度差异产生空气流动,进而将热量带走,从而实现散热的效果。

自然对流散热的优点是成本低、功耗小,且无噪音;缺点是散热效果较差,多用于散热要求不太高的电子产品中。

2. 强制对流散热强制对流散热是指通过空气强制对流来传递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它通过电子风扇等设备产生强制空气流动,进而加强空气流动,提高散热效果。

强制对流散热的优点是散热效果较好,适合于散热要求较高的电子产品使用;缺点是功耗较高且产生噪音。

3. 热管散热热管散热是一种通过利用工作介质(常见的是液态水)蒸发和凝结的特性来实现热量传递的散热方式。

其优点是传热效果好、可靠性高、噪音小;缺点是成本高、应用范围相对较窄。

4. 导热界面材料散热导热界面材料散热是一种通过将导热材料放置在散热元件和散热设备之间的方式来实现热量传递的散热方式。

其优点是原理简单、成本较低;缺点是散热效果较弱。

四、散热方案的选择在选用散热方案时,需要根据电子产品的实际情况和散热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对于散热要求不太严格的电子产品,可采用自然对流散热和导热界面材料散热;对于散热要求较高的电子产品,应优先考虑强制对流散热和热管散热。

电子封装的散热设计原理

电子封装的散热设计原理

电子封装的散热设计原理电子封装的散热设计原理在现代电子产品中,散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考虑因素。

随着电子元件和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电子封装的散热设计原理也变得越来越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子封装散热设计原理。

首先,散热设计的目标是将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迅速有效地传导、辐射和对流到周围环境中。

通过合理的散热设计,可以保持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温度在安全范围内,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寿命。

一种常见的散热设计原理是利用导热材料。

导热材料,如硅胶脂、硅胶垫等,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将电子元器件的热量迅速传导到散热器或散热片上。

通过选择合适的导热材料,可以提高热量的传导效率,从而减少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升高。

另一种散热设计原理是利用散热器或散热片。

散热器通常由铝或铜等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

散热器通过增大表面积,提高空气的对流效果,加速热量的辐射。

同时,散热片的设计也非常重要。

通过增加散热片的数量和密度,可以增强散热器的散热能力,有效降低电子元器件的温度。

此外,风扇也是一种常用的散热设计原理。

风扇能够通过强制对流,将散热器表面的热量带走。

通过选择合适的风扇尺寸和转速,可以提供足够的风量,保持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温度稳定。

最后,设计良好的散热路径也是散热设计的重要原则。

通过合理的散热路径设计,可以确保热量能够顺利地从电子元器件传导到散热器或散热片上,并最终通过对流、辐射等方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

综上所述,电子封装的散热设计原理包括利用导热材料、散热器和散热片、风扇以及设计合理的散热路径等。

通过合理地应用这些原理,可以有效降低电子元器件的温度,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寿命。

在未来的电子封装设计中,散热设计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会出现更多创新的散热设计原理。

功率器件的散热计算及散热器选择详细说明

功率器件的散热计算及散热器选择详细说明

功率器件的散热计算及散热器选择H e a t D i s p e r s i o n C a l c u l a t i o n F o r P o w e r D e v i c e s a n d R a d i a t o r s S e l e c t i o n功率管的散热基础理论功率管是电路中最容易受到损坏的器件.损坏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管子的实际耗散功率超过了额定数值.那么它的额定功耗值是怎样确定的,还有没有潜力可挖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晶体管耗散功率的大小取决于管子内部结温Tj. 当Tj 超过允许值后,电流将急剧增大而使晶体管烧毁.硅管允许结温一般是125~200℃,锗管为85℃左右(具体标准在产品手册中给出).耗散功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使结温不超过最大允许值时的电流与电压乘积.管子消耗的功率越大,结温越高.要保证结温不超过允许值,就必须将产生热散发出去.散热条件越好,则对应于相同结温允许的管耗越大,输出也就越大.因此功率管的散热问题是至关重要的.热阻为了描述器件的散热情况,引入热阻的概念.电流流过电阻R ,电阻消耗功率RI 2[W](每秒RI 2焦耳能量),导致电阻温度上升。

用隔热材料覆盖电阻,电阻产生的热量不能散发时,则电阻温度随着时间增加而上升,直至电阻烧坏。

一般而言,二物体间的温差越大,温度高的物体向低的物体移动量增多。

某电阻置于空气中(如图6.33所示),由于流过电流向电阻提供功率,这功率变为热能。

在使电阻温度生高的同时,部分热能散发于空气中。

开始有电流流过电阻时,电阻温度不高,因此散发的热也小,电阻温度逐渐上升,散发的热量也上升与用电阻表示对电流的阻力类似.热阻表示热传输时所受的阻力.即由U1-U2=I ×R 可有类似的关系T1-T2=P ×R T (1-1)其中T1-T2为两点温度之差,P 为传输的热功率,R T 是传输单位功率时温度变化度数,单位是℃/W.RT 越大表明相同温差下散发的热能越小.于是结温Tj,环境温度Ta,管耗PCM 及管子的等效热阻R T 之间有以下的关系 Tj-Ta=P CM ×RT (1-2)若环境温度一定(常以25℃为基准), Tj 已定,则管子等效热阻越小,管耗P CM 就越可以提高.下面我们来看看管子的散热途径及等效热阻的情况.以晶体管为例.图1-1(a)是晶体管散热的示意图.从管芯(J-Junction)到环境(A-Ambient)之间有几条散热途径: 管芯(J)到外壳(C-Case),通过外壳直接向环境(A)散热;或通过散热器(S)(中间有界面)向环境散热.不同的管芯(指材料、工艺不同)本身的散热情况不同,或者说热阻不同.外壳、散热器等的热阻也各不相同.我们可用一个等效电路来模拟这个散热情况,如图1-1(b)所示.散发的热能Pc 表示为电流的形式;两点的温度分别为结温Tj,和环境温度Ta;结到外壳的热租用Rjc 表示,外壳到环境用Rca 表示,外壳到散热器用Rcs 表示,散热器到环境用Rsa 表示,加散热器后有两条并存的散热途径.图1-1 晶体管散热情况分析(a)晶体管散热示意图 (b)散热等效电路对于小功率管,一般不用散热器,则管子的等效热阻为R T = Rjc+ Rca (1-3)而大功率管加散热器后,一般总有Rcs+ Rsa<<Rca,则R T ≈ Rjc+ Rcs+ Rsa (1-4) 不同的管子Rjc 不同,比如MJ21195的Rjc=0.7℃/W,而MJE15034的Rjc=2.5℃/W. Rca 与管壳的材料和几何尺寸有关. Rsa 与散热器的材料(铝、铜等)及散热面积等有关.并且发现将它垂直放置比水平放置散热效果好,表面钝化涂黑又可改进热外壳C 散热器S (a)Pc (b) 易腾科技有限公司w w w s r p .c o mRcs 是管壳与散热器界面的热阻.可分为接触热阻和绝缘层热阻.接触热阻取决于接触面的情况,如面积大小、压紧程度等.若在界面涂导热性能较好的硅脂可减少热阻.当需要与散热器绝缘时(如利用外壳、底座进行散热的情况),垫入绝缘层也会形成热阻.绝缘层可以是0.05~0.1mm 厚的云母片或采用阳极氧化法在表面形成的绝缘层.若已知管子的总热阻为R T ,则在环境温度为T A 时允许的最大耗散功率可由式(1-2)得出.在产品手册上给出的管耗只在指定散热器(材料、尺寸一定)及一定环境温度下的最大允许值.若散热条件发生变化,则允许的管耗也应随之改变.对于其它类型的器件(包括集成功放等),耗散功率和散热的关系均与此类似.因此在使用中必须注意环境温度及合适的散热器(同时要注意器件与散热器的压紧情况等),才能获得所需的功率.图1-2 铝散热板的热阻实际产品设计的散热计算目前的电子产品主要采用贴片式封装器件,但大功率器件及一些功率模块仍然有不少用穿孔式封装,这主要是可方便地安装在散热器上,便于散热。

电子元器件散热方法分析

电子元器件散热方法分析

电子元器件散热方法分析[摘要]伴随国内电子科学技术持续进步发展,电子元器件的高速、高频、集成电路逐渐密集化、小型化,以至于元器件总体功率密度及其发热量不断提高,以至于对电子元器件的散热处理层面所提出要求不断提升,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着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方法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期望可以为后续更多技术工作者和研究学者对此类课题的实践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或者参考。

[关键词]元器件;电子;散热方法;前言电子元器件具体使用过程,若能确保其具备良好散热性,则不仅能确保其始终维持正常的使用状态,且还可对其实际使用寿命起到延长作用,因而,综合分析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方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简述电子元器件的散热处理针对电子元器件的散热处理,传统方法只是以单向流体的对流形式散热和强制性风冷散热为主,现阶段已无法满足于多数电子的元器件实际散热需求。

特别是风冷散热方法实际应用期间,需应用扩展散热相应表面,因受实际应用在环境所限制,以至于有效散热无法实现。

故需设计研发出优良性能、有效散热设施设备及方法,充分满足高热流的密度散热需求环境。

在一定程度上,针对于电子的元器件实施散热处理,侧重于把控电子设备温度,确保其温度可维持在可控范围内[1]。

1.散热方法及其科学选用2.1散热方法2.1.1在空气冷却法层面空气冷却法,属于现阶段在电子各类元器件当中所广泛应用的一种散热方法,以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强制对流空气冷却这两种方法为主。

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其主要应用至体积在发热较小功率电子元器件当中,借助设备内部的元器件相互间空隙和机壳实施传热导、对流、复热等,以达到冷却散热目的;自然对流,借助流体密度所产生变化,无较大驱动力层面需求,故和流动路径当中极易受阻力及障碍所限制,以至于流体的流量和冷区速度呈下降趋势。

对于体积发热较大功率电子元器件,一般会选定强制对流空气冷却方法。

强制对流空气冷却方法,通常是借助风扇灯相关设备,确保电子元器件较近区域范围空气有强迫性的流动情况产生,带走元器件所产生能量。

PCB散热设计研究

PCB散热设计研究

PCB散热设计研究一、引言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PCB(印制电路板)作为电子设备中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散热问题作为影响PCB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PCB散热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PCB散热设计的原则与策略散热设计原则在进行PCB散热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布局:根据元器件的发热量和工作特性,合理布局元器件,以减少热量在PCB上的积聚。

(2)优化导热路径:通过合理的导线布局和层叠设计,优化导热路径,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

(3)降低热阻:采用低热阻材料,如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或导热胶,降低热量在PCB内部的传递阻力。

散热设计策略针对PCB散热问题,可采取以下策略:(1)增加散热面积:通过增大PCB表面积或增加散热片等方式,提高散热效果。

(2)采用散热孔:在PCB上设置散热孔,利用对流散热原理,加速热量的散发。

(3)主动散热:结合风扇、散热器等主动散热设备,提高PCB的散热能力。

三、PCB散热设计的关键因素元器件选型元器件的选型直接影响到PCB的散热性能。

在选择元器件时,应充分考虑其发热量、工作温度和耐温范围等因素,尽量选择低功耗、耐高温的元器件。

PCB材料PCB材料的导热性能对散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在选择PCB材料时,应关注其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等关键参数,以确保PCB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PCB布局与布线PCB的布局与布线对散热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合理的布局可以减少热量在PCB上的积聚,而优化的布线可以降低热阻,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

四、PCB散热设计的优化方法仿真分析利用仿真软件对PCB的散热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可以预测PCB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散热效果,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仿真分析的结果,可以进一步了解PCB的散热性能,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设计迭代根据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的结果,对PCB散热设计进行迭代优化,以提高其散热性能。

电子元器件散热方法研究

电子元器件散热方法研究
2 0 1 3 年3 3 期
科技 一向导
◇ 科技创新◇
电子元器件散热方法研究
陈 起 良 ( 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 吉林 白 山 1 3 4 7 0 0 )
【 摘 要】 随着 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 当 代 生产力对电子 产品的运行速度 、 运行 时间以及 电子产品 的性能等要求越来越 高, 这也就 意味 着电子设计工作人 员需要对 电子产品 , 电子元器件 的散 热能力不断的提升 , 提 高散 热效果 。本文 自 散热的 基本定义入手 , 在理解热量的传递方 式 以及影响散热的一些 因素之后 , 再展 开关于电子 元件散 热方法的探讨 . 最后具有针对性 的论述一些 电子元器件的选择方法 . 便于我 国电力行 业向着 高可靠性 、 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 【 关键词】 电子元 器件 ; 散 热方法 ; 研究
能量 的散失 . 随着热阻阻值的增大 . 温度差越大 . 散热器 的散热能力 逐 渐减弱 , 从 而导致电子元器 件的工作环境 温度难 以减低 . 所 以在选 择
2 _ 3在散热过程进行能量 疏导 所谓的能量疏导是把电子元器件散发出的热量 . 利用传热元件传
散热器 时热 阻是一个不 可忽视 的参数 .只有 当满足 热阻的抗阻标 值 递到某 一个 特定 的地方集 中然 后再进行处 理或者是更加 高效率 的向 时, 即使是 在恶劣的环境下 . 散热器也 可以保持 电子元 器件与外部 环 环境传导热量。随着电子电路集成化程度 的增 高 . 大功率 电子元器件 对散热装置的要求愈来愈 境的临界温度 , 也就是 电子元器件外壳的温度 : 关于功耗 . 由散热器 散 增加而电子元器件的体积大小却逐渐较小. 发的热量 中最重要的热流就是功耗的热量 . 部分电子元器件设计不 合 高 不仅需要散 热装置具备更 高的散热效果 . 而且散热装 置设计所受 这就需要我们的电子工作人 员不断提升 自身的专业素 理, 大部分 的电能转化为热能 . 进而导致元器件 温度升高 . 功耗热量 增 约束愈加严格 . 养. 改善散热装置 . 达到在散热过程中疏 导热能 的效果 加严重降低 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贴片电阻散热方法

贴片电阻散热方法

贴片电阻散热方法贴片电阻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中。

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电阻会产生热量,如果不能有效散热,会导致电阻温度过高,甚至发生故障。

因此,正确的散热方法对于保证贴片电阻的可靠工作非常重要。

一、增加散热面积贴片电阻的散热主要通过表面散热来实现。

因此,增加散热面积是提高散热效果的关键。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选择散热面积较大的贴片电阻,比如尺寸较大的0805或1206封装。

此外,还可以通过并联多个贴片电阻,增加整体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二、优化散热环境贴片电阻的散热效果还与其周围环境有关。

为了提高散热效果,应尽量避免将贴片电阻安装在密闭的空间中,以免热量无法及时散发。

同时,还需要注意贴片电阻与其他热源的距离,尽量避免与发热元件靠得太近,以免相互影响散热效果。

三、合理布局在电路设计中,合理布局对于贴片电阻的散热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应将贴片电阻尽量靠近散热较好的位置,比如靠近散热片、散热孔等地方。

此外,还需要注意贴片电阻之间的间距,避免相互影响散热效果。

四、选择高效散热材料散热材料的选择也会影响贴片电阻的散热效果。

常见的散热材料有散热胶、散热垫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提高贴片电阻与周围环境的热传导效率。

在选择散热材料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散热性能、成本等因素。

五、风扇辅助散热对于功耗较大的贴片电阻,单靠散热片或散热材料可能无法满足散热需求。

此时可以考虑使用风扇等辅助散热设备,增加空气流动,加速热量的传导和散发,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六、降低功耗降低贴片电阻的功耗也是提高散热效果的一种方法。

可以通过优化电路设计、减小电流或电压等方式来降低功耗,从而减少贴片电阻产生的热量。

这可以有效降低贴片电阻的温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总结:贴片电阻的散热是保证其可靠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增加散热面积、优化散热环境、合理布局、选择高效散热材料、使用辅助散热设备和降低功耗等方法,可以提高贴片电阻的散热效果,确保其正常工作。

电路基础原理理解电路中的热效应与散热

电路基础原理理解电路中的热效应与散热

电路基础原理理解电路中的热效应与散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路无处不在。

电路是指由电流通过的路径,它在各种电子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阻抗与电流成反比。

然而,在电路中,我们也需要理解和处理一些热效应,以及如何实现散热。

当电流通过电路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

这是因为电阻元件会在电流通过时阻碍电子的流动,从而导致电能转化为热能。

这个现象被称为“焦耳效应”。

当电流流过较高阻值的元件时,会产生更大的热效应。

因此,在设计电路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减少电流通过较高阻值元件的情况,来避免过多的热量产生。

同时,电子设备中的热效应也与电源有关。

电源的输出电压与电流也会产生一定的热效应。

在使用电源时,我们需要根据设备的功率和耗电量来选择适当的电源功率。

过大或过小的电源功率都会导致设备的热效应问题。

因此,正确选择合适的电源功率是电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另外,散热也是电路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当电路中的热量积累过多时,元器件温度会升高,这会对电路的性能和寿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避免电路过热,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散热措施。

散热的方法有很多种。

最常见的是使用散热器。

散热器可以提高电路元器件的表面积,从而增加散热的效率。

散热器通常由金属制成,因为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通过将散热器与电路连接,热量可以迅速传导到散热器上,并通过散热器的表面散发出去。

此外,还可以使用风扇、冷却片等辅助散热装置来提高散热效果。

除了使用散热器,还可以通过良好的电路布局来实现散热。

合理布局电路板上的元件,可以使热量均匀分布并避免热点的产生。

同时,在选择元器件时,也可以考虑采用低功耗、低热量产生的元件,来减少电路的热效应。

总之,在电路设计中,热效应和散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理解热效应的产生原理,选择合适的电源功率和元器件,采取适当的散热措施,都是电路设计师需要掌握的技巧。

只有合理处理热效应和散热问题,才能保证电路的性能、寿命和安全。

热管散热技术原理

热管散热技术原理

热管散热的技术与原理1 引言传统散热方式主要是空气冷却、强制风冷散热以及水冷散热。

(1) 空气冷却也称自然冷却,一般是将电子元器件的发热核心部位与型材散热器相接触,通过空气的自然对流方式将热传导出来。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

缺点是散热功率低。

(2)风冷散热这是目前最普遍的散热方式,一般是将电力电子元器件的发热核心部位与散热器相接触将热传导出来,然后再通过风扇转动,来加强空气的流动,通过强制对流的方式将散热片上的热传至周围的环境。

优点: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全可靠,技术成熟。

缺点:降温的效果有限,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并且具有噪音,风扇的使用寿命也有限制。

(3) 水冷散热其原理是利用水泵驱动水流经过热源,进行吸热传递。

优点:水冷散热效率高,热传导率为传统风冷方式的20倍以上,可以解决几百至数千瓦的散热问题,是风冷效果所不能比拟的。

因为即使是散热效率最高的涡轮风扇风冷散热,其温度比水冷散热也要高大约10℃;相比于风冷散热,水冷散热因为没有风扇,所以不会产生振动现象,也无风冷散热的高噪音。

缺点:需要良好的通风环境,并且体积大,安装和维护不方便,容易滴漏、安全性不高,价格一般也相对较高。

(4) 热管散热热管是一种具有极高导热性能的新型传热元件,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的液体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它利用毛吸作用等流体原理,起到良好的制冷效果。

具有极高的导热性、良好的等温性、冷热两侧的传热面积可任意改变、可远距离传热、温度可控制等特点。

将热管散热器的基板与晶闸管、igbt、igct等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管芯紧密接触,可直接将管芯的热量快速导出。

通过对上述几种散热方式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热管散热相对于其他几种传统散热方式存在以下的优势:●热管散热技术具有散热效果好,热阻相对小,使用寿命长,传热快的优点。

热管的热导系数是普通金属的100倍以上;●传热方向可逆,不管任何一端都能成为蒸发端和冷凝端;●优良的热响应性。

超算中心电子元器件散热性能研究

超算中心电子元器件散热性能研究

0引言近些年对于超级计算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作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1-3],超级计算中心不断扩大计算集群的规模,计算机芯片功耗已经达到160W ,热流密度高达100W/cm 2,可见研制高效冷却系统,获得电子芯片更大冷却能力问题已经迫在眉睫[4-5]。

目前针对高速计算机和服务器核心器件CPU 的冷却研究主要是空气冷却、半导体冷却、热管冷却等方式[6],随着计算机中心运行速度以及运行负荷的不断增加,电路板发热功率也在逐步增大,目前几乎所有的微型功率电路板的冷却均采用强制对流散热方式[7-8]。

但这种散热方式对于超级计算中心计算集群而言,根本没有从实质上充分降低电路元器件的工作温度,保证超级计算中心的正常运行。

本文从具体应用和未来超级计算中心发展角度出发,为本质上提高超级计算中心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效果,在风冷强制散热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空水一体散热方式,分析方案具体的可行性,同时施加多个大功率热源进行方案的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通过温度场等比较验证了空水一体散热方式的显著优越性,进一步研究水流速度、底板厚度对散热方案的影响规律,对散热器设计进行优化[9]。

1理论依据1.1流体力学能量守恒方程流体力学能量守恒方程在实质上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也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以总热量为变量的能量守恒方程不便于使用,因此,我们这里建立的能量守恒方程以温度T 为变量,表示如下:(1)将上式展开表示如下:(2)式中,T-温度;k-流体传热系数;c p -比热容;S T -流体内热源和机械能转换为热能之和。

1.2湍流流动方程描述湍流流动的方程目前有很多,本文在对湍流流动进行数值模拟时,采用标准k-ε模型,该模型是Reynolds 平均法中涡粘模型的两方程模型,表示如下:(3)式中,μt -湍流粘度;k-湍动能,ε-湍动能耗散率,当流动不可压缩并且无自定义源项时,输运方程可表示如下:(4)(5)式中,C 1ε、C 2ε、C μ、σk 、σε-模型的常数通过实验的验证,C 1ε、C 2ε、C μ、σk 、σε的取值分别为:C 1ε=1.44、C 2ε=1.92、C μ=0.09、σk =1.0、σε=1.3。

空调室外机电子元器件散热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

空调室外机电子元器件散热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
Articles
I 论文
空调室外机电子元器件散热仿真分析与实 验研究
Simulation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heat dissipation of electronic component for air 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统可靠性将降低50%。据统计,超过55%的电子元器件及 电子设备的失效是由于温度过高引起的「叫
对于家用空调室外机来讲,其在高外环温运行时,电 器盒中的元器件均会产生较多热量,若热量不能快速散 去,就会造成元器件的温度不断上升,导致空调制冷能 力下降,严重时会出现频繁的死机或无法正常开机的现 象因此,为了提高空调在高外环温下的制冷能力和可 靠性,降低元器件温度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某款空调室外机压缩机腔内的元器件温度过高 的问题,本文利用传热理论和热仿真软件,分析该款空 调压缩机腔内的元器件温度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 较好的解决方案,达到降低元器件温度和提升产品的竞 争力的目的。
2仿真பைடு நூலகம்型构建
2.1室外机电子元器件布置 图1是空调室外机的俯视图,右侧蓝线框内为空调室 外机的压缩机腔,在压缩机腔顶部安装有电器盒(图中 橘黄色),电器盒内有元器件,元器件分布如图2所示。 空调室外机在工作过程中,压缩机腔内的元器件会 产生大量的热,当外环温43°C时,实验测试电感温度高 达116°C,扼流圈和风机IPM温度则达到110°C和90°C,而 元器件温度较高会严重影响空调高温下的制冷能力以及 产品的可靠性。 图3是空调室外机压缩机腔区,压缩机腔内元器件 温度高的主要原因是压缩机腔为密闭空间,元器件主要 靠辐射和自然对流的方式进行散热,元器件产生的热量 不能及时散去,致使元器件温度过高。

电子产品散热设计计算(电子工程)

电子产品散热设计计算(电子工程)

电子产品散热设计计算(电子工程)介绍本文档旨在介绍电子产品散热设计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散热是电子产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散热设计可以确保电子产品的稳定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散热设计原理电子产品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会导致电子元器件温度升高,进而影响其性能和寿命。

因此,散热设计的目标是将热量迅速有效地传导、传输和散发出去。

散热设计计算方法热传导计算热传导计算用于评估热量在导热介质中的传导能力。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1. 热传导方程:根据热传导方程计算热传导的稳态或非稳态过程。

2. 导热系数:确定导热介质的导热性能,根据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计算。

热对流计算热对流计算用于评估热量在流体中的传导能力。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1. 对流换热方程:根据对流换热方程计算流体中的热对流传导。

2. 对流换热系数:确定流体对流导热性能,根据流体的流速、温度等参数计算。

散热器设计计算散热器是常用的散热设备,用于增加散热表面积以提高散热效果。

散热器设计计算常用方法包括:1. Oberbeck-Boussinesq公式:用于计算自然对流散热器的换热量。

2. Fin理论:用于计算片翅散热器的换热量,包括累积效应、传热阻抗等参数。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电子产品散热设计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热传导计算、热对流计算和散热器设计计算。

合理的散热设计可以确保电子产品的稳定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验验证,以确保散热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元器件散热方法分析
作者:蓝树朝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5期
摘要:在电子器件的高速发展过程中,电子元器件的总功率密度也不断的增大,但是其尺寸却越来越较小,热流密度就会持续增加,在这种高温的环境中势必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指标,对此,必须要加强对电子元器件的热控制。

如何解决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问题是现阶段的重点。

对此,文章主要对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电子元器件;散热方法;手段;
电子元器件的高效散热问题,受到传热学以及流体力学的原理影响。

电气器件的散热就是对电子设备运行温度进行控制,进而保障其工作的温度性以及安全性,其主要涉及到了散热、材料等各个方面的不同内容。

现阶段主要的散热方式主要就是自然、强制、液体、制冷、疏导、热隔离等方式。

1自然散热或冷却方式
自然散热或者冷却方式就是在自然的状况之下,不接受任何外部辅助能量的影响,通过局部发热器件以周围环境散热的方式进行温度控制,其主要的方式就是导热、对流以及辐射集中方式,而主要应用的就是对流以及自然对流几种方式。

其中自然散热以及冷却方式主要就是应用在对温度控制要求较低的电子元器件、器件发热的热流密度相对较低的低功耗的器材以及部件之中。

在密封以及密集性组装的器件中无需应用其他冷却技术的状态之中也可以应用此种方式。

在一些时候,对于散热能力要求相对较低的时候也会利用电子器件自身的特征,适当的增加其与临近的热沉导热或者辐射影响,在通过优化结构优化自然对流,进而增强系统的散热能力。

2.强制散热或冷却方法
强制散热或冷却方法就是通过风扇等方式加快电子元器件周边的空气流动,带走热量的一种方式。

此种方式较为简单便捷,应用效果显著。

在电子元器件中如果其空间较大使得空气流动或者安装一些散热设施,就可以应用此种方式。

在实践中,提升此种对流传热能力的主要方式具体如下:要适当的增加散热的总面积,要在散热表面产生相对较大的对流传热系数。

在实践中,增大散热器表面散热面积的方式应用较为广泛。

在工程中主要就是通过翅片的方式拓展散热器的表面面积,进而强化传热效果。

而翅片散热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的形式,在一些热耗电子器件的表面以及空气中应用的换热器件。

应用此种模式可以减少热沉热阻,也可以提升其散热的效果。

而对于一些功率相对较大的电子期间,则可以应用航空中的扰流方式进行处理,通过对散热器中增加扰流片,在散热器的表面流场中引入扰流则可以提升换热的效果。

3液体冷却散热方法
对电子元器件中应用液体冷却的方法进行散热处理,是一种基于芯片以及芯片组件形成的散热方式。

液体冷却主要可以分为直接冷却以及间接冷却两种方式。

间接液体冷却方式就是其应用的液体冷却剂与直接与电子元件进行接触,通过中间的媒介系统,利用液体模块、导热模块、喷射液体模块以及液体基板等辅助装置在发射的热元件中之间的进行传递。

直接的液体冷却方式也可以称之为浸入冷却方式,就是将液体与相关电子元件直接接触,通过冷却剂吸收热量并且带走热量,主要就是在一些热耗体积密度相对较高或者在高温环境中应用的器件。

4散热或冷却方法的制冷方法
散热或冷却方法的制冷方法主要有制冷剂的相变冷却以及Pcltier制冷两种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中其采取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要综合实际状况合理应用。

4.1制冷剂的相变冷却
就是一种通过制冷剂的相变作用吸收大量热量的方式,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中冷却电子器件。

而一般状态主要就是通过制冷剂蒸发带走环境中的热量,其主要包括了容积沸腾以及流动沸腾两种类型。

在一般状况之下,深冷技术也在电子元器件的冷却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影响。

在一些功率相对较大的计算机系统中则可以应用深冷技术,不仅仅可以提升循环效率,其制冷的数量以及温度范围也较为广泛,整个机器设备的结构相对的较为紧凑且循环的效率也相对较高。

4.2Pcltier制冷
通过半导体制冷的方式散热或者冷却处理一些常规性的电子元器件,具有装置体积小、安装便捷且质量较强、便于拆卸的优势。

此种方式也称之为称热电制冷方式,就是通过半导体材料自身的Pcltier效应,在直流电通过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在串联的作用之下形成电偶,可以通过在电偶两端吸收热量、放出热量,这样就可以实现制冷的效果。

此种方式是一种产生负热阻的制冷技术与手段,其稳定性相对较高,但是因为其成本相对较高,效率也相对较低,在一些体积相对较为紧凑,且对于制冷要求较低的环境中应用。

5散热或冷却中的能量疏导方式
就是通过传递热量的传热元件将电子器件散发的热量传递给另一个环境中。

而在电子电路集成化的过程中,大功率的电子器件逐渐增加,电子器件的尺寸也越来越小。

对此,这就要求散热装置自身要具有一定的散热条件,而散热装置自身也要具有一定的散热条件。

因为热管技术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导热性特征,具有良好的等温性特征,在应用中具有热流密度可变性且恒
温特性良好、可以快速适应环境的优势,在电子电气设备的散热中应用较为广泛,可以有效的满足散热装置的灵活、高效率且可靠性的特征,现阶段在电气设备、电子元器件冷却以及半导体元件的散热方面中应用较为广泛。

热管是一种高效率且通过相变传热方式进行热传导的模式,在电子元器件散热中应用较为广泛。

在实践中,必须要对不同的种类要求,对热管进行单独的设计,分析重力以及外力等因素的影响等合理设计。

而在进行热管设计过程中要分析制作的材料、工艺以及洁净度等问题,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对其进行温度监控处理。

6.热隔离散热方法
热隔离就是通过绝热技术进行电子元器件散热以及冷却处理的影响。

其主要分为真空绝热以及非真空绝热两种形式。

在电子元件的温度控制上其主要应用的就是非真空类型的绝热处理。

而非真空的绝热就是通过热导热系数的绝热材料开展。

此种绝热形式也是一种容积绝热的方式,直接受绝热材料厚度因素的影响,而材料的导热系数的物理参数也直接影响其隔热效果。

热隔离方式主要就是在局部器件的温度影响,要加强控制,组织高温器件以及相关物体产生的升温影响,进而保障整个元件的可靠性,延长设备的应用寿命。

在实践中,因为温度直接影响绝热材料的传热性能,在一般状况之下如果温度上升就会增加绝热材料。

同时,温度升高也会增加绝热材料中的多孔介质中的内辐射。

在应用隔热措施的时候,设备运行时间如果相对较长其实际的隔热效果则就越差。

同时,如果温度升高就会导致多孔绝热材料自身的总导热系数的不断增加。

对此,必须要保障隔热材料的整体性能,进而提升应用效果。

结束语
在集成电路的发展过程中,电子元件的密度与热量密度也在持续增加,其散热问题也逐渐凸显。

对此,高质量的散热以及冷却方式可以保障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指标。

在实践中,要综合具体的电子元器件的发热功率、自身的特性,合理的应用不同的散热以及冷却方式与手段,要综合具体的应用场合,合理选择应用方式与手段,进而凸显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指标。

参考文献
[1].刘伯春.变频屋顶机室外机电子元器件散热器性能分析及机组结构优化[J].制冷与空调,2017(11):34-39.
[2].王延,尹本浩,祁成武,等.基于热电制冷的电子器件稳态散热应用分析[J].电子机械工程,2017,33(5):47-51.
[3].徐子峻.电力电子系统散热计算与分析[D].东华大学,2016.
[4].曹碧颖,杨建波.针对大功率电子器件的散热仿真[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2):21-22.
(作者单位:东莞市石鼓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