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人口统计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昌市城镇化发展状况
在现代社会,城镇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心。经济越发达,城镇化程度越高,城乡差别也越小。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城镇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高城镇竞争力,已经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使命。城镇化发展,必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
从城镇化水平看,世界城镇化发展的规律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城镇化进程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城镇化进程加快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大发展,而第三产业发展又会推动城镇化进程,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有了较好的政策环境和自然环境,但其整体增速仍处于徘徊状态,第三产业的缓慢发展延缓了城镇化进程,同时,相对较低的城镇化水平也越来越严重地限制了第三产业的成长空间,城市发展程度不高,规模小,功能不够齐全,已经成为制约许昌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加紧研究解决,就会直接影响许昌市城镇化进程。
一、许昌市城镇化发展情况
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末全市市镇常住人口为145.1万人,比上年增加8.95万人,增长6.57%,占全市常住总人口的33.91%,比上年上升1.91个百分点。这主要除了正常的自然增长外,还体现在:一是国家调整了城乡划分标准,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有所变化,调整后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更能准确地反映许昌市人口城镇化水平;二
是随着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空间范围不断向外拓展;三是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一方面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人口的空间分布逐渐向城镇聚集;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工外出,减少了农村常住人口的总量。
二、许昌市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一)总量规模扩大,发展速度较快,发展后劲增强。“十五”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市第三产业进入了较快发展时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8.52亿元,比2001年(83.4亿元)增长90.07%,年均增长18.01%。
(二)内部结构有所优化,传统行业稳步发展。在第三产业的传统行业中,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批零贸易餐饮业两大行业占据主导地位。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连锁超市、专卖店等新型经营业态逐步取代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手机、汽车、住房等逐渐成为百姓消费的“新宠”,新的消费热点正加速形成。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带动了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三、许昌市第三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城镇化水平低,其进程缓慢,抑制了第三产业扩张的需求。2006年许昌市的城镇化水平为33.91%,尽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全国城镇化水平为43.9%,高于我市9.99个百分点。在省内城市中,我市城镇化水平排名第十,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水平偏低意味着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而农村
生活有很强的自给自足性质。农民的实物消费有很大一部分由自己生产,而对于服务的消费则受到收入水平的制约。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餐饮、娱乐、旅游、医疗保健、体育等方面的消费很少甚至没有,第三产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受到限制。
(二)较低的城镇化水平从需求方面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化水平低限制了第三产业的规模、结构与城市的规模有很大的关系。大量事实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与城镇化发展进度呈正相关关系,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和产值比重与城市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由于许昌市城镇化水平低,缺乏第三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门槛人口”所以使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三)许昌市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第三产业总量相对不足,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依然偏低;内部结构不够合理,二、三产业分工不明确;第三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还不够宽松等问题。
四、许昌市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
第三产业和城镇化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直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促进了经济的城镇化,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实力;促进了都市现代化文明程度,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城市人口质量。第三产业消化吸纳大量劳动力,促进了人口的城镇化。研究和探讨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有以下建议:
(一)在城镇化发展方向上,应从形式城镇化向内涵型城镇化转变。内涵型城市要求人口、资本、资源、市场的聚集效应充足,吸纳
劳动力的能力充足。形式城镇化在注重城镇数量增长的同时,却无法同期提高城镇化水平,农业人口比重仍偏高,这就必然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影响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许昌市城镇化必须由形式城镇化向内涵城镇化发展:一是完善城市软硬件设施建设,着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二是进行城市产业重组,通过产业结构转换争取新的经济优势,使之更好地发挥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三是做好城市老城区的改造和新城区的扩展工作,充分挖掘其潜力。
(二)目前,我市第二产业以较快的速度继续发展,但其行业分布却不够合理,应适当限制或调整,在我市,第二产业则存在着行业分布过散,支柱产业过多,未能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等突出问题。只有使城市第二产业由分散走向集中,使之获得较高的规模效益,才能为第三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
(三)在城市竞争机制止,应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改革行业准入制度。长期以来,第三产业的行业色彩重,行业准入限制太多,人为地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一部分潜在的第三产业需求不能得到实现。我们应把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上述市场化程度还很低的服务行业,通过公平竞争,大力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四)在城镇化水平发展上,推进城镇化发展,要做到城乡协调发展,要走城乡一体的城镇化道路。城乡一体化需要产业来带动,尤其需要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地方发展实际,选择发展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