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的全球战略
“重振美国,领导全球”——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述

《 报告》 91” 是“ . 事件以来美国国家安全战 l 略 的又一 次重 大调 整 , 奥 巴马政 府基 于 美实 力地 是 位 相对 下 降 、 兴 大 国快 速 崛起 的现 实 、 布 什 政 新 对
一
、
领 导全球 为 目标 、 以强化美 国内力 量建设 为重点 、 以 加 强与 世界 各 种力 量 中心 的全 面接 触为 主要 标 志 、 以多种 手段 的综合 运用 为 支撑 的新 国家 安全 战 略 。 与 布什政府 20 0 2年版和 20 版 《 告 》 比 , 06年 报 相 新
冷 战结束 后 , 国曾面临前 所未有 的战略机 遇 。 美
但 “.1 事 件 的发生 , 91” 彻底 打破 了美 国本 土绝 对安 全 的神话 ,促使布 什政府 的 国家安 全观念 发生重 大 变化 ,转 而将恐怖 主义定 位为 国家安全 的首要 现实 威胁 。 根据这 一判断 , 布什政府 对美 国国家安全 战略
目 , 标 以强化美国内力量建设 为重点 、 以加强与世 界各种 力量 中心 的全 面接触 为 主要标 志 、 以多种 手 段 的综合 运用 为支撑 , “.1 事 件 以来 美 国国家 是 91”
安全 战略的又 一次重 大调整 。它既延 续 了美 国历 届
要标 志 , 事实力 为主要手 段 , 以军 以反恐 和保卫 国土 安全 为重点 , 极具进攻 胜和 冒险 『 生的国家安 全战 略。
f 中图分类 号】D 1 85 [ 献标识 码】A 文 【 编号]10 — 2 12 1)4 0 3 — 5 文章 0 6 6 4 (0 00 — 0 5 0
2 1年 5月 2 00 7日, 国奥 巴马政府 出台 了 《 美 国 家安 全战 略报告 》, 到 国际社会 的广泛 关 注。《 受 报 告》 5 共 2页 , 为导 言 、 述 、 略手 段 、 进美 国 分 概 战 促
奥巴马上任之后的政策走向及影响

奥巴马较前任战略调整1、对美国经济形势的判断奥巴马解决金融风暴的理念:减轻受害民众阶层的债务负担,对华尔街精英阶层加强监管,提高税负在对外经济问题上,将更加强调美国的经济利益,而不是布什所执行的温和的“双赢”政策。
将更看重实体经济的富强,而不是高收入阶层所看重的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
美元汇率因为美国债务赤字的扩大而不断疲软的挑战性问题,他可能会纵容,而不会像前任总统那样会顾及到美国金融市场的霸主地位2、对国际环境的影响奥巴马的目标是,恢复美国在一个不再是单极世界上的全球领导地位,并且将不是主要通过军事力量来实现,而是通过软实力以及政府间和正式国际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协作来解决特定的问题。
民主党十讲究国际合作、联盟、伙伴,利用国际机制解决问题,跟布什相比,他更看重国际合作。
对待以前被美国认为敌对的国家,未来多边主义色彩会更加浓厚,奥巴马将会倾向于多边框架,心平气和的讨论,可能会放下自己的身段,用利益交换或者一步一步走的方法,能够使对方更容易接受,而不是直接采取强硬的、敌视的态度、立场和手段3、美国能源政策的调整布什的能源政策:继续消费石油,提高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
以布什政府副总统切尼为首的“国家能源政策研究小组”体积高的《国家能源政策》报告的第八章以及最后一章《加强全球联盟》中,提出:美国的能源安全取决于充足的供应,唯有此财政支撑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增长。
报告同时强调: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使全球石油产量不断提高,我们就能确保自身的能源安全从实现全球经济共同繁荣。
保证能源安全是我们肩负的使命,是我们贸易政策和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
奥巴马认为,美国过分依赖外国原有无论是对经济还是安全都构成威胁。
奥巴马表示支持从海上钻井开采石油并发展核电,同时强烈指出必须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
奥巴马曾表示,他当选总统后将帮助开发新的能源经济,提出在未来10年内投资1500亿美元由于清洁能源开发,并计划提高燃料经济标准,争取2025年美国25%的电力消耗都来自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的具体形势分析

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的具体形势分析布什任总统的美国政府的战略重点在中东,核心是反恐,经济利益在于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
奥巴马任总统后,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调整,战略重点从中东转向了亚洲,尤其是东亚。
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共和党政府的中东战略的失败,二是美国有失去对东亚影响力的危险。
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削弱了美国在东亚的经济影响力,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使美国打的台湾牌难凑效;日本实现“正常国家”战略导致美国在日本军事存在的质疑,美军基地的搬迁问题就是集中表现;朝鲜的核问题久拖不解,韩国人失去了耐心,对美国的能力产生怀疑。
中日韩东亚经济一体化,中日韩与东盟经济一体化,这些地区制度安排正在使美国成为局外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主党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就实施其重返亚洲的战略。
最初,美国希望先把中国纳入其重返亚洲的战略,所以奥巴马任总统开始就出访中国,但是奥巴马政府非常清楚,中国不可能成为其重返亚洲的帮手,因此把中国变成使其重返亚洲的借口。
美国对中国采用了“先礼后兵”的战术,先故意讨好你,为之后的发难找借口。
美国同时向日本政府施压,迫使具有脱美入亚倾向的鸠山由纪夫下台,菅直人上台后,日本政府180度的大转弯,投靠美国。
但为了给撑面子,为了给选民交代,日本挑起了钓鱼岛的撞船事件,得到的好处是换来了美国对钓鱼岛安保条约的承诺。
但中日关系大倒退。
美国又利用“天安号”事件离间中国与韩国关系,利用南海争端离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
发展印度的关系制衡中国。
到目前为止,美国的重返亚洲的战略初见成效,中国面临周边环境的恶化。
美国的软实力到底能走多远,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但可以预料的是,美国采取孤立中国的重返亚洲战略肯定是行不通的,最终必须走上与中国合作的道路。
美国“回归亚洲”在中国引发不满,有人认为美国在挤压中国,围堵中国。
美国在主观上有此目的,尤其是明年是大选之年,各路候选人纷纷表示对华强硬姿态,更是引起中国民众的不安或愤怒。
当前世界政治形势专题---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待奥巴马上台,方惊觉形势有变。美国忧虑随 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日后在外交上会日益咄咄逼 人,以致干扰美国海军在国际水域的活动,甚至 威胁到自中东至东北亚的石油运输。所以,美国 调整战略思维,高调宣称重返亚洲。 2. 美国有机可乘 韩国“天安舰”沉没以后,中国并没有在联 合国安理会投票支持通过直接针对朝鲜的谴责, 这引起韩国的不满,美国借此搞美韩军演,并且 邀请日本派观察员参加。日本与中国有岛屿争端, 也需要借助美国。 南海问题非常复杂,短期内是解决不了,与 中国有争议的国家也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获取自 己的利益。
10
4.美国越来越多地体现它在东亚的存在 • 利用“天安号” 和延平岛事件,美韩频繁 进行军演,把核动力航母开到了黄海。 • 继美日2+2会议将台湾定为美日防卫合作的 对象后,美日又进行了“夺岛演习”,台湾地区 马上表示关注。 • 在冷战期间互为敌人的越南和美国在一夜间 成为准盟友,美国的航母访问了越南苋港。2010 年8月8日“华盛顿”号航母编队在靠近西沙群岛 的南海海域,与越南展开联合演练,8月14日停靠 新加坡, • 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2010年8月4日访问 马尼拉。 • 2010年召开东盟美国峰会。
11
12
(二)美国全球战略东移的背景和原因 1. 主要是应对中国的崛起 进入新世纪,美国忙于反恐,热中打 阿富汗及伊拉克两个战争。中国则利用 美国反恐战争改善了同美国的关系,无 论是在经济、军事和外交上,都上了一 个台阶。 实现了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升,中国 经济持续十年两位数增长,2010年第二 季度,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大经济体,超过美国也是指日可待;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及其对华影响
1
Hale Waihona Puke 一、克林顿、小布什时期的美国全 球战略
奥巴马政府的全球战略与中美关系展

• 呼吁盟国增兵阿富汗,打击国际恐怖 呼吁盟国增兵阿富汗, 主义 • 加强对巴基斯坦外交工作,寻求巴基 加强对巴基斯坦外交工作, 斯坦在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方面的 合作。 合作。 • 加强公共外交,重塑美国在伊斯兰世 加强公共外交, 界的道德威信。 界的道德威信。
3.防止核扩散 • 防止朝鲜、伊朗成为核国家。 防止朝鲜、伊朗成为核国家。 • 转移核材料 • 建立和巩固国际防核扩散机制 4、推进中东和平进程
美国外交界另一 位重要人物、 位重要人物、前国务 卿基辛格则撰文表示, 卿基辛格则撰文表示, 美中两国应该建立一 命运共同体” 种“命运共同体”(a common destiny)结构, destiny)结构, 结构 将两国关系提升到类 似二战之后大西洋两 岸关系的高度。 岸关系的高度。
2.希拉里的同舟共济说
• 巧实力外交注重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平 衡和灵活运用。 衡和灵活运用。 • “巧实力”战略倡导为国际社会提供 巧实力” 全球福利” “全球福利”。
巧实力外交的支点: 巧实力外交的支点: 重振传统盟友体制和国际机制活力 提升援助发展水平 强化公共外交, 强化公共外交,改善美国形象 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 通过技术革新, 通过技术革新,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 源安全等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 源安全等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
• 从全球战略态势看,美国已经无力实 从全球战略态势看,
施单极统治。 施单极统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不断 加强,特别是中国、 加强,特别是中国、俄罗斯等金砖四 国的崛起。 国的崛起。美国不得不承认这些力量 崛起的事实. 崛起的事实. • 从美国对其盟国的政策看,美国明显 从美国对其盟国的政策看, 放弃了单边主义, 放弃了单边主义,急需通过加强与盟 国的合作, 国的合作,让盟国为美国分担全球义 务和责任。 务和责任。
美国是_重返亚太_吗_奥巴马政府新军事战略评

以“巧实 力”为理 念,重振 美国,恢 亚太地区 复美国 全球领 导地位。
先发制人 战略,攻 势战略。
守势与攻 势战略相 结合。
北约东扩 挤压俄罗 斯。使美国 处于冷战 结束以来 最困难时 期
防范新兴 大国崛起。
72
美国是“重返亚太”吗?
美国的亚太安全战略是其全球战略与整体外交、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 部分。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既有全球和地区层面的考虑,也有因应中国 崛起的战略意图。
一年来,美国把注意力投向亚太,提出“重返亚太”战略,重新构筑 了对中国的军事包围,形成抗衡中国新的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夏威夷、 澳大利亚;第二梯队为日本、韩国、菲律宾和中国台湾;第三梯队为越南 和印度。美国正积极打造有利于美国的新的亚太战略布局,其目标明确指 向中国。②中国面临美国全方位的战略威胁。
随着美军陆续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的撤离,在军费削减的不利态势 下,奥巴马提出了一些新的战略构想:将其战略重心放回亚太地区,特别 是对准了东亚地区;把中国作为美国新亚太战略的首要目标,以遏制中国 的发展,继续保持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而且,奥巴马总统还反复强调美 国“作为一个太平洋国家,在‘塑造’该地区进程中将发挥更大、更长期 的作用”。②
【关键词】美国 国家战略 重返亚太 【作者简介】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图分类法】D8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68-(2012)04-0069-82
2012 年 1 月 5 日,美国奥巴马政府正式推出一项新军事战略,①强调美 国虽然面临预算压力,但将努力确保其“军事超强”地位,同时将美国军 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奥巴马在这份题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 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新军事战略报告中,暗示美国将缩减陆军规模, 并减少在欧洲的军事存在,转而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以维护亚太 地区的“安全与繁荣”。②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及影响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及影响作者:陈文玲任海平来源:《全球化》 2015年第2期陈文玲任海平摘要:近年来,奥巴马政府对美国全球战略进行了全面、系统、重大的调整,加快了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东移和东西方战略的新平衡,进行了全方位的外交、经济、军事布局,提出经济主导外交,调动和开发全世界资源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将中国列为军事“假想敌”,借乌克兰事件进一步联欧制俄,这些对亚太以及世界形势带来了深远的重大影响。
中国的生存、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世界大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为有效应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及“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坚定地维护我国正当权益和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必须全面辩证地看到事物发展的两面性,以全新的战略思维制定一整套与“强国梦”匹配的对外战略措施,予以长期性、系统性和主动性的应对。
关键词:美国全球战略调整影响作者简介:陈文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任海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开始逐步形成其全球战略,从开始酝酿到正式形成,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支离破碎到系统完整、从军事战略到全球战略的发展过程,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既是国际战略力量对比消长变化的结果,也反映出美国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驱使下从本土扩张到海外扩张、从海外扩张到全球扩张的历史进程。
冷战结束后,根据新的国际形势变化,美国不断对其全球战略进行调整。
近年来,随着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和亚太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地区热点问题的不断升温,美国不断加快其战略重心的东移,美国全球战略调整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奥巴马入主白宫后,特别是从其第二任期开始,美国全球战略重心转向亚太的战略布局不断明晰,实施步伐不断加快。
尽管美国这一轮战略调整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速度或快或满,力度或强或弱,但总的趋势已基本确定。
乌克兰事件后,美国联欧制俄,进一步推动东西方战略的新平衡,并通过制俄助力战略东移。
美国针对亚太地区的新一轮外交、军事、经济等全方位的综合战略部署,对亚太以及世界形势都已经并将继续造成重大影响。
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战略重心更多向亚太倾斜

【 键词 】奥 巴马政府 全 球 战略调 整 战略 重 心倾斜 关
【 作者简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研究部主任
回顾 二 战结 束 以来世 界 地缘 政 治演 变 的历 史轨迹 ,美 国和 苏联在 世界 列强 的激 烈 角逐 中胜 出 ,逐 步 崛起 成为 两个 势均 力敌 的超强 大 国 。为觊觎
战 略举措 是 ,全 面加 大对 亚 太地缘 政 治、 经济 、军 事 的投 入和介 入 ,将 美
全球战略重心更多的由欧洲大西洋向亚洲太平洋倾斜。这势必对 当前和未
来欧 亚地 缘政 治 、经济 、军 事格 局 的演变 产 生更加 复杂 而深 远 的影 响 。
一
、
美 国全球 战略调整 的主要 方 向
洲大西洋属性 。奥巴马总统上任后不久就在其对外政策演讲中以首任美国 “ 太平洋总统” 自诩, 希拉里 国务卿则在 2 1 年亚太经合理事会( P C 0 1 AE )
预 备会 上 明确 指 出 ,美 国是 “ 平洋 国家 ” ,暴 露 出美 既要在 亚 太保 持永 太 久 性存 在 ,又 要对 该地 区进行 统 治 的长远 战 略 目标 。而从 奥 巴马政 府 对欧 亚地 缘 政 治 战略调 整 的角 度看 ,此举 完全 打破 了美 长 期 以来 “ 欧轻 亚” 重 的传统 。通 过 强化 美 的亚 太属 性 ,弱化 美 的欧洲大 西 洋属 性 ,美 既可 因应 当前欧 亚力 量 间 的此 消彼 长 ,尤其 是亚 洲 力量 增强 对 美形 成 的现 实挑 战 , 又 可通 过强 化 美与 亚洲 国家 的协调 合作 对 欧洲 形成 战 略牵 制和 压力 ,使 欧
域 作 出 了前所 未有 的重大 调整 , 已从 美历 来对 欧 洲 的地缘 政 治投 入和 介 入
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小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
总结词
该战略强调预防性战争和单边主义,以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扩散。
详细描述
小布什政府在2001年提出了“先发制人”战略,强调通过军事干预和单边行动 ,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该战略的核心是在国际安全问 题上采取先发制人的姿态,以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全球战略出现了一些调整和转 变,包括重新参与国际多边机制、加强与盟友和伙伴 的合作、关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等。
未来可能的战略转变
未来美国全球战略可能会进一步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等全球性问题,同时也会加强与 盟友和伙伴的合作,以应对中国崛起和俄罗斯的挑战 。
未来美国全球战略的影响与挑战
04
美国全球战略的影响 与挑战
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维护国际秩序
美国全球战略的目的是维 护和巩固国际秩序,促进 全球治理体系的稳定和公 正。
应对全球性挑战
美国通过全球战略应对全 球性挑战,如恐怖主义、 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 球性问题。
推动多边主义
美国倡导多边主义,通过 国际合作解决国际问题,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 秩序。
贸易自由化
美国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 联系,促进本国经济的发 展。
跨国公司
美国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 内开展业务,推动全球化 进程,对美国经济和全球 战略产生重要影响。
02
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过程
老布什政府的“世界新秩序”战略
总结词
该战略旨在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遏制和打击苏联等敌对国 家。
从“单边主义”到“多边主义”的转变
总结词
美国在21世纪初的几年里,一直秉持着“ 单边主义”的立场,即以美国的利益和价值 观为出发点,忽视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意 见和作用。然而,随着全球化和反恐战争的 推进,美国开始转向“多边主义”。
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

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不变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上述两大目标的因素。
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
但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和美国自身实力消长,美国反共和争霸世界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
⑴杜鲁门政府(1945-1953年)的“遏制”战略遏制战略是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表明美苏已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立和对抗,它奠定了战后几十年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基础。
遏制战略的主要内容有:①推行杜鲁门主义,对苏联实行冷战。
②实行“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日本推行扶植、援助和控制政策。
③推行第四点计划,疯狂镇压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推行新殖民主义。
帮助蒋介石在中国打内战,发动侵朝战争,企图在亚洲建立美国控制的反共堡垒,以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发展。
④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外交上不予承认的政策,妄图扼杀新生政权。
⑤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把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力量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
这个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是欧洲,主要对手是苏联,主要目标是在亚、非、拉扩张和控制西欧、日本。
⑵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年)的“解放”战略和“艾森豪威尔主义”朝鲜战争后,艾森豪威尔政府调整了美国全球战略:①提出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解放”战略,其核心是力图用战争以外的手段,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纳入到西方“自由世界”中。
军事上,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
②在亚非拉地区,加紧扩张。
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⑶肯尼迪、约翰逊政府(1961-1969年)的“和平战略”“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其实质就是运用和平与战争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
奥巴马政府全球战略调整及对我影响

奥 巴 马 政 府 全 球 战 略 调 整 及 对 我 影 响
中国 国际 问题 研 究基 金 会 美 国研 究 中心 常务 执 行 主任 钱 文 荣
【 内容提要 】 奥 巴马政府上 台以后 ,美国政府 的全球 战略 重心 东移政 策逐渐 由隐性走 向显性 ,并且 呈现 出与以往 美国历届政府所不 同的新特 点。事 实上 ,奥 巴
“ 天 ,地缘 政 治 问题 已不 再 是 欧 亚 的 哪个 今
区 ,并且这一地 区存在着一个拥有 丰富资源 的军事对手 的可能性 。 因此 ,报告 正式提 ”
出 :“ 把 ( 事 战 略 ) 重 点 放 在 西 欧 和 北 要 军
地理部分是控制整个 大陆的出发点……随着
控 制 整个 欧 亚 成 为取 得 全 球 主 导 地位 的 主要 基 础 ,地 缘 政 治 已从 地 区 问题 扩 大 到全 球 问 题 。 他把 这 个 战 略 叫 做 “ 亚 战 略 ”,并 ” 欧
这个 问题 被 提 到 了 政 府 战 略 决 策 层 面上 。 20 0 1年 9月 发 表 的 《四年 防务 评 估 报 告》
开 始 把 目光 转 向亚 洲 。报 告 说 : “ 洲 地 区 亚 大 国将 成 为 威 胁 美 国利 益 的 至 关 重 要 的 地
他在 19 97年 出版 的 《 大棋 局》 一 书 中说 :
事 力 量 投 放 中心 ” ,加 强 在 亚 太 地 区 的力 量
20 0 0年发表 的 《 中国相处 》 一文 中进 一 与
步 阐述 了这个 思 想 。他 说 : “ 亚 大 陆 的 政 欧
署 和作 战重 点 显 然转 移 到 了包 括 阿 富汗 在 内
奥巴马时代美国的政治与外交政策

奥巴马时代美国的政治与外交政策任职两届总统期间,奥巴马一直致力于推动美国的政治和外交政策。
他的职业生涯中有着太多的经历,因此,他对于国内和国际问题上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见解。
相比其他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更加注重对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尊重,并且力求达到和平共存和合作共赢的目标。
同时,他还着重加强同盟国家的关系,展示了前所未有的美国领导力和威望。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奥巴马时代的美国政治与外交政策。
奥巴马时代的国内政策奥巴马当选总统时,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和战争阴影下。
他上任后,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旨在促进美国的经济复苏和发展。
首先,他推动了医疗改革。
奥巴马总统认为,让每个美国公民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是一个国家的责任。
他致力于建立全民医保制度,并且向每个美国公民提供保险。
虽然在实践中,这项政策遭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但是它为美国历史上的医疗保险奠定了基础。
其次,奥巴马在经济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政策。
他推动并制定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以挽救美国经济。
这项计划主要包括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税收政策的调整和对于失业人员的援助等等。
奥巴马时代的外交政策在奥巴马的国际事务政策中,他更加注重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互利。
他认为,美国应该在国际舞台上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并且通过合作,共同投身于全球性的解决方案中。
首先,奥巴马的对外贸易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他通过谈判达成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等经济协议。
这些协议展示了美国与其贸易伙伴之间愈加密切的关系,并且为美国的品牌拓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其次,奥巴马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推动了多项国际安全合作,在打击恐怖主义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奥巴马的军事政策也是一部分,他在平民伤亡方面比前任总统更加谨慎、慎重。
再次,奥巴马强调人文和文化交流。
他认为,通过文化交流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彼此,并且为了更好地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而进行协商和合作。
rni[军事政治]看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的全球战略
![rni[军事政治]看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的全球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a7f5a31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72.png)
看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的全球战略——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在一定意义上讲,只有全球性大国,才能形成全球战略。
美国的战略是全球性的,其全球战略的核心在于不让某一地区出现强国,自己独霸世界。
诚然,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纵观美国的暴发史,无非是在二战中坐收渔利所致。
自二战以来,美国的全球战略经历了三个阶段:霸权地位的确立,霸权地位的衰落,后霸权主义时代。
“后霸权主义时代”局面的出现是自90年代初里根总统上台开始的。
主要包括:里根的“以实力求和平”的总策略;布什的“超强遏制战略”;克林顿的对外防务战略;小布什的“参与与扩展”战略。
2009年奥巴马上台执政,以“巧实力”为标志的美国新一轮全球战略推行开来。
奥巴马总统上任时所面对是非常严峻的形势,可以说他从前任那里接手的政府是二战以来最糟糕的。
根据很多主流调查机构关于外国人对美国的看法的调查,在最近8年的时间里,美国在全世界民众心目中的形象急剧恶化,而奥巴马就在这个时候上任了。
他要面对的是两场正在进行的战争,而且在阿富汗的形势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他还不得不面对及其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危机——归咎于08年“经济危机”对美国及全球经济的影响。
该次危机的严重程度、复杂程度与覆盖范围都是自二战以来之最。
泡沫消费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从根本上动摇了美经济基础。
美利坚抽心一烂,打破了世界经济平衡,破坏了世界政经格局稳定,为全球经济未来走势埋下了诸多不稳定因素。
危机波及幅度、深度、广度都不是以往任何局部性经济危机可以比拟。
对此种种,奥巴马政府不得不改变以往强硬的形象,推行新的“柔性”战略,以谋求新的世界秩序、规则的话语权、主导权。
美国要打破经济发展的瓶颈,首先要极力维持有利于美国的经济秩序,并且迅速找到转嫁危机对象。
美国对外经济战略针对两大对手,遵循两条主线:一方面狙击欧元,加强美元基础货币地位;一方面运用汇率战、货币战、贸易战等打压新兴经济体,转嫁危机,并用强大金融力量结束对手,巩固强权地位。
美国新一轮全球战略的外交与经济布局

美国新一轮全球战略的外交与经济布局作者:任海平来源:《军工文化》2013年第09期美国新一轮全球战略的外交布局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特别是从第二任期开始,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新的评估,在强化美国领导世界、维护全球霸权上进一步理清了思路。
总体上看,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有两大变化:就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而言,国内事务优先,尤其是把重振经济置于战略优先位置;就国际事务和全球力量配置而言,美将力争从大中东和欧洲等地收缩,把主要力量集中于亚太。
整体呈现出“重返亚太、两洋并重、强化中东、巩固非美”的战略布局特点。
加大重返亚太战略力度,视中国为全球唯一具备挑战美国全球地位的国家,在政治经济与军事上全面围堵中国。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外战略重心一直长期放在欧洲地区。
奥巴马上台后,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构建与巩固美国的亚太以及世界霸权,加快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尤其是东亚地区。
则将其新一轮战略布局调整的重中之重集中表现在“重返亚太,亚洲优先”。
此次“重返”与以往相比,美国的亚洲政策在其全球战略中的权重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成为其主攻方向。
美国政府尽管在提法上几经变更,从“重返”亚洲,到“战略东移”,再到“战略再平衡”,但其核心含义始终如一,就是在国际力量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美国不得不进战略收缩的大背景下,将相对有限的资源集中投放到对美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亚太地区。
在分享亚太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红利的同时,应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在政治上胁迫其他国家选边美国,在经济上以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合作伙伴关系)阻止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利益集团的形成,打压中国接受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继续维持美国在这一地区的主导权。
为此,美国不断强化与传统盟国的关系,建立或修复与非传统盟友的伙伴关系,积极推行所谓价值观外交,更多地介入本地区国家的内部事务。
为掌握亚太事务的主导权,服务美国全球霸权战略,美国全面加强与日本、韩国等同盟国的关系,构建与印度等新兴大国间的紧密关系,深化对亚太地区多边组织的参与,并且蓄意制造地缘政治紧张态势,积极介入区域纠纷与主权争议。
美国全球战略布局瞄准瓦罕走廊

美国全球战略布局瞄准瓦罕走廊2010-01-03不久前美国提出希望中国开放新疆瓦罕走廊,以作为驻阿美军后勤基地的提议,由于奥巴马访华时提出要中国介入阿富汗事务而发酵.中国媒体和民间近日议论纷纷.但无论是反对还是赞同,都把这个问题看小了.就像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是项庄舞剑一样,美国要“借道”瓦罕走廊,着眼点也不是阿富汗战场,甚至也不仅仅是着眼中国新疆和中亚.一、美国在对中国下“围”棋奥巴马此次访华送给中国的国礼是一副围棋.这真是一个绝妙的暗喻.执政一年后,回头看奥巴马的政治拳脚,美国的对华战略基本上就是围着中国投子布势的一盘围棋:2009年1月奥巴马就职,2月份就和日本签署了一个冲绳撤军协议,4月26号和日本、印度进行一场大规模演习,对中国海军的青岛阅兵还以颜色;5月,南海多国宣布法理拥有南沙,美国军舰赶去为一些国家打气,连续和中国渔船发生直接冲撞;7月,新疆发生举世震惊的“大屠杀”,几天后,美国议员宣称要在南海保卫美国石油利益用;希拉里在新德里大肆张扬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宣布将大规模出售武器给印度,然后又在泰国签署东南亚友好条约,并公开宣布“美国又回来了”;8月,在美国参议员访问缅甸不久,果敢发生了震惊中国人的一个事件;9月,13号奥巴马宣布对中国钢管、轮胎加征关税,14号中国反击,美国当天宣布派助手到印度会见达赖,15号美国情报部门出台报告,把中国和俄罗斯、伊朗、朝鲜,一起列为危害美国利益的“假想敌”.美国防部长公开鼓励研制新轰炸机B-3对付中国.10月,11日至29日,一连18天,美军和印军在印度东北部靠近中国的地方,大规模军演;30日,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首次东亚之行,在香港停靠.最近,美国与朝鲜进行双边会谈,美国宣布将在朝鲜设联络组.美国放出风来,准备向台湾出售潜艇、武装直升机、爱国者导弹和反潜机等重型武器.穿插在这些事件中的一个重大战略决定是:奥巴马宣布向阿富汗增兵.日本评论家宫崎正弘用一年时间,沿中国周边走了一趟,得出结论说: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地缘包围的国家.构成包围圈的是核武器国家、军事基地、赌场、毒品、恐怖主义,大范围的政治、军事联盟.这个包围圈,以日本为起点,经台湾、南海、印度、阿富汗、中亚,目前已到蒙古.我将其形容为“C”字型参见“C”型包围一书,组织这一包围圈的是美国.瓦罕走廊问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浮出水面的.自古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能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要看清美国在瓦罕走廊“落子”的真正用意,必须对美国的世界战略全局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二、阿富汗是美国三大战场的结合部如果再放大一下历史纵深,从近三十年的时间跨度上考察世界形势,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冷战结束后,美国便按照着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的设计,开始追求建立世界帝国的目标.1985年,在竞赛方案:进行美苏竞争的地缘战略纲领一书中,布热津斯基明确宣称,美国的战略利益,集中在三条战线上:一是欧洲战线,与苏联斗争的焦点是东欧,最关键国家是波兰和西德;二是远东战线,斗争焦点分别在日本、中国、朝鲜半岛.而最关键区域是韩国、菲律宾、台湾.三是远西战线,战略焦点是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事件后,美国以反恐为名,发起全球性进攻,实质是收获冷战成果,抢占全球战略要地.详察其全球进军路线图,仍是在原定的三大战场各个击破.对伊斯兰世界,美国是率领西方和以色列,直接军事打击;对俄罗斯是继续进行冷战,挤压俄罗斯战略生存空间;对中国则是多管齐下,综合遏制、打压.美国的崛起,以1898年向西班牙开战为标志.一百多年中,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连续打败了两大敌人——德国、日本,取代了英国的全球地位,建立了美元霸权体系,又在冷战中战胜苏联,从此踏上建立世界帝国的征途.21世纪,美国认为三个潜在对手——伊斯兰世界、俄罗斯和中国,是它建立世界帝国的障碍.这样,阿富汗的战略地位就十分清晰了:这是伊斯兰世界、中国和俄罗斯三大战场的结合部,因此也是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一个制高点.美国为什么从伊拉克撤军,而在阿富汗增兵,原因正在于此.三、巴基斯坦和中亚的前车之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美国以阿富汗反恐为名,以总是抓不住本拉登却总是在抓为由,在巴基斯坦和中亚开辟了基地.然后,美国在巴基斯坦和中亚开始的却是另外的战略谋划:在巴基斯坦,是搞乱国内局势.局势一乱,巴基斯坦就会形成对美国军队更深的依赖,同时,美军也就有了在巴基斯坦行动的更多自由,这样,美国就可以随时准备控制巴基斯坦的核武器.巴基斯坦把核武器看成是自己的东西,但在美国眼里,那却是伊斯兰世界的核武器,是美国的心腹大患.美国镇住了巴基斯坦,加上自己在阿富汗、伊拉克及中亚的驻军,以及以色列在中东的态势,美国就对伊斯兰世界目前唯一的强者伊朗,形成了全面包围之势,为寻机彻底结束对伊斯兰世界的战争布好了势.现在,美国对伊朗的战争,已经完成了“上兵伐谋”的阶段,而进入了“其次伐交”的阶段.美国一边组织对伊朗的制裁,是在削弱伊朗的综合国力;美国之所以一直要求对伊朗进行核查,就是在对伊朗进行战略侦察.一旦摸清伊朗的底细,美国就会像当初对伊拉克一样,发起迅雷不及掩耳的战争.美国现在已经制造了近 200架F-22,还准备研制B-3和空天轰炸机系统,并在改装洲际导弹.这些新武器系统,都可能用在下一场对伊朗的战争中.经济危机的出现,也增大了对伊朗战争的可能性.美国现在只有一个犹豫:那就是对伊朗战争会导致油价飙升,从而帮助俄罗斯,同时却打击自己和西方经济.一旦美国的战略家们破解了这个二难方程,对伊朗的战争就将开始.届时,人们会对美国今天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布局恍然大悟.美国进驻巴基斯坦,还有针对中国的战略用意.2009年5月,一个叫佩佩埃斯科巴尔的人,在海外媒体上将美国的这一动机和盘托出:美国总统奥巴马全新“海外紧急行动”即过去的全球反恐战的“阿富汗-巴基斯坦章节”,不仅意味着巴基斯坦部落区要增兵,俾路支省的增兵几乎也不可避免.从战略上看,俾路支省令人垂涎:它位于伊朗以东,阿富法以南,而且有三个阿拉伯海港口,包括瓜德尔,几乎就在霍尔木兹海峡的入口.中国建造的港口瓜德尔是重中之重.这是IPI和TAPI之间持续的、关键的、但仍在虚拟阶段的输油管战争的关键点.IPI即伊朗-巴基斯坦-印度输油管道,也称为“和平管道”.TAPI是常年问题不断、由美国支持的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输油管道,计划穿越阿富汗西部,经由赫拉特,分支到坎大哈和瓜德尔.华盛顿梦想把瓜德尔建设成新的迪拜,而中国却需要把瓜德尔作为港口和运送天然气的基地.此外,在欧亚大陆的新博弈中,巴基斯坦对北约和上海合作组织都占有核心地位——巴是上合组织的观察员国.因此,谁赢得俾路支,谁就可以把巴基斯担纳为一条关键运输钱,既可以通向伊朗的南帕尔斯天然气田,也可以通向土库曼斯坦的里海天然气资源.俾路支省对华盛顿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美陆军智库战略研究所罗伯特维尔辛的报告俾路支民族主义和能源政治来评价.正如人们的预料,一切都围绕输油管道.“必须尽一切可能迫使建设了瓜德尔、需要伊朗天然气的中国退出.”在巴基斯坦打中国,原来如此另外,控制了巴基斯坦,从政治上说,就切断了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直接联系,在美国战略家的眼里,两大战场就被割裂开来,不能形成针对美国的战略互动,美国就可以从容应对.可以说,美国利用阿富汗反恐,在巴基斯坦下了一盘大棋.在中亚,美国也以同样的思路下了一盘大棋.最初,天真的俄罗斯以为美国是真的要打伊斯兰激进主义,以为可以对稳定车臣局势有助,于是,同意美军进驻中亚.但是,接着,车臣的安全局势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后院起火,爆发了连续的“颜色革命”.一些独联体国家,借助美国近在咫尺的威风,公开反俄,并准备加入北约.美国不仅没有感谢俄罗斯的战略帮助,还同时在东欧准备部署反导系统.2008年8月8日发生的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战争,就是美国介入中亚的直接结果.俄罗斯终于明白美国借道中亚、压迫肢解自己的真正用意.于是,大打出手,在全球进行猛烈反击,把美国的东进势头挡住.奥巴马宣布停止部署东欧反导系统,并不是美国真的要放弃对俄罗斯的挤压,而是虚晃一枪,进行战略迂回,这就是今天为什么美国提出借道中国瓦罕走廊的原因之一.经过1999年袭击大使馆、2001年撞击中国战斗机,美国已摸清中国决不会对美国采取过激行动的底牌,现在终于提出要进驻瓦罕走廊了.而且是阿富汗打头,28国北约的共同名义在后.这很类似黔驴技穷的故事中老虎的举动.四、美国在瓦罕走廊想干什么美国是军事商业国家,对任何事情都算计得十分精明.近百年来,世界级的大战略家,几乎都出在美国.这些人与美国的世界大国崛起互相成就.提出借道“瓦罕走廊”,就突出地说明了美国人的全球战略思维.在美国提出这个主意之前,我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知道有这个地方.中国人只关注GDP,高房价进一步把国民的注意力牢牢地套死.所以,今天问题摆在面前,甚至一些专业职能部门,都感到茫然无措,不知道美国借这个不毛之地干什么.瓦罕走廊是位于阿富汗东北部的一条东西走向的狭长谷地,南邻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尔,北依塔吉克斯坦,东接中国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县.该走廊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最窄处仅15公里,最宽处约75公里,东端与中国接壤处的边界线仅为76公里.这条谷地在中国境内约有100公里长的延伸,大部分地段南北宽约3至5公里,最窄处不足1公里.2001年10月,在美英联军袭击阿富汗之后,中国宣布关闭中阿边界.塔吉克自治县归喀什地区管辖,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接壤,称为“一县邻三国”,县内拥有红其拉甫口岸和卡拉苏口岸两个陆路口岸,是通往中亚地区的桥头堡.通往喀什的公路于2006年建成之后,从塔县到喀什只需3个多小时的车程,交通便利.由于瓦罕走廊是阿富汗与中国陆路连接的唯一通道,近年来与中国经贸发展迅速的阿富汗希望打通这条通道,建立两国的“直接联系”.在报道阿富汗提议开放中阿边境的消息时,路透社评论说,阿富汗拥有丰富的矿藏,而中国在这方面需求巨大,中国可望通过打通边境,积极参与阿富汗的矿产开发.另一方面,工业不发达的阿富汗是中国商品的重要市场.如果瓦罕走廊运输通道能够建成,将对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正是借着阿富汗的投石问路,美国人瞒天过海地提出借道,而国内不少人也从经济的角度,赞成借道给美国.美国舆论说,美国在阿富汗打仗,中国趁机在阿富汗开矿,享受美国的保护,这是不公平的.有的的中国人就此认为,不仅应该借道给美国,还应该出兵阿富汗.这样,可以搞好和美国的关系,在世界上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形象,就像出兵索马里护航一样;还可以保护自己资产在阿富汗的安全.但是,这些人不知道的是,美国在中国境内设基地的目的,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单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09年12月号封面上首篇推荐的文章,题目为“另一个西藏”,把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新疆称为“汉人侵占”的“另一个西藏”.这篇文章中有两张中国西部地区丰富油气资源、石化工厂的详细分布图,以及维吾尔,哈萨克及汉族的人口分布点.图中可见,在“瓦罕走廊”,维吾尔族高度密集,汉人极为稀少.周边的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与中国邻近的地区又在美军的几乎完全控制之下.美国的战略用意呼之欲出.美军进驻瓦罕会带来什么结果看看美国设在巴基斯坦的基地,给巴基斯坦带来了什么就知道了:塔利班迅速向巴基斯坦腹地挺进.可以毫无悬念的说,如果美国真的在中国的瓦罕走廊设立了物质基地,塔利班一定会进入中国境内袭击美军.这就会让中国面对一个问题:对入侵的塔利班军队,打还是不打不打不合情理,如果打,则会让中国从此和塔利班交恶,往大说,中国和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将大受影响.到了这个地步,大错铸成,再回头就来不及了.一个走廊,引两只狼入室,而且是两只互相厮杀的狼.先引狼入室,后引火烧身,中国的确需要三思.以我对美国战略长时间的跟踪研究,我相信美国的战略家们不会没有这样的设计:让中国和伊斯兰世界自相残杀,自己趁机全身而退,躲到中亚进行战略休整.除了这个直接的可能之外,美国进驻中国,从战略上说根本用意乃是呼应其中亚布局,从地理上割裂上合组织,一如进驻巴基斯坦把中国和伊斯兰世界分割开一样.如果把美、中、俄的态势当一个围棋的棋盘,可以看出,美国进驻中国瓦罕走廊,将和阿富汗、中亚基地一起,形成“虎口”,中亚就将成为美国和俄罗斯进行围棋中“打劫”的地方.全球战略持久对峙的局面将形成.中国作为一个无法置身局外的人,将面临与谁结盟的艰难选择.五、中国如何选择在两头凶猛的食肉动物之间,不管中国选择谁,都是十分凶险的事情,但又不能不选择.如果中国选择俄罗斯,美国将大力支持甚至可能大规模武装分裂分子,直接威胁中国西气东输的能源战略通道,则中国的命脉将立即面临中断的危险美国在新疆大屠杀事件中扮演鼓动、怂恿角色的同时,也发现了中国的软肋.众所周知,中国现在是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之一,所依赖的通道,一是海上运输,再就是中亚方向的油气管道.海上运输全在美国掌控之下,如果陆地再被美国钳制,不要说战略回旋,连转身的空间都够呛.美国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谋划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源.对俄罗斯,美国是想通过控制格鲁吉亚等中亚国家,修建一条另外的管道避开俄罗斯,以甩掉欧洲队俄罗斯的战略依赖,使俄罗斯丰富的能源失去西方市场,以此釜底抽薪俄罗斯经济,让俄罗斯失去战略竞争资格;对中国,则是千方百计控制中国能源的输入,使中国处于渴死、饿死的状态,以此制服中国,使中国被迫纳入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用一张能源王牌,对中俄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美国在新疆地区的直接驻军,必将从心理上鼓舞热比娅及其它极端分子,轻则制造新的动乱,重则重演中亚颜色革命.中国西部大乱的局面可以设想.加上美国对中国采取的其他战略手段,中国的危机从此将急剧加深.如果中国选择和美国“站”在一起,则俄罗斯必将在能源通道的源头,给中国制造麻烦.两国战略伙伴关系,也将被摇动.同样,看看俄罗斯是怎么对待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就知道俄罗斯人的思维和做法.这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同样是举足轻重.美国现在对中国的C型包围中,重点是东南和西北.这是美国对中国的两只拳头.美国现在在这里玩的是声东击西.台海和南海方向,对中国的牵制力量众多,美国暂时不会在那里做新文章.但在西部,中国陆地的石油通道,由于美俄在中亚的角力,美国一时处于弱势,美国暂时还无法威胁.于是,美国的战略家们就设计了瓦罕走廊借道的“棋”.如果美国在这里落地,刀就事实上搁在了中国的脖子上.所以,小小的一个瓦罕走廊,在博弈高手的眼里,竟是是一个大国关系的死穴.我非常清楚,此文会被美国及亲美人士抨击为冷战思维.我从来不做辩解,因为他们自己心里也清楚,大国之间的战略性竞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美国对华战略不仅一以贯之,而且最近正变本加厉.俄罗斯已经清楚,本拉登只是美国自己的恐怖分子,而不是世界的,更不是俄罗斯的.俄罗斯的恐怖分子是自己的,不可能指望美国帮助自己打.中国也有必要早日明白,阿富汗是美国的战争,是美国征服世界的一个局部战场,而不是世界正义力量对什么恐怖主义的战争.中国帮助美国反恐,美国却帮助中国的恐怖分子,这一个简单的小事实,已经说明美国反恐的虚伪性.美国真要对中国表现出共同反恐的诚意,把热比娅押送中国即可,何须顾左右而言他地说那些大话听听奥巴马一个月前在北京的表态“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多么动听,再看看眼下一个堪比老布什对台湾大规模出售军火的大单,有谁还会相信美国军队进驻新疆后,会帮助中国反恐只有回归世界政治残酷的基本事实,才能放弃对于美国会“帮中国”的任何幻想.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所以当年俄罗斯拼命贴美国,最后被算计.中国一直真诚希望与美国搞好关系,也屡次被折腾.道不同者不相为谋.中国不谋求在美国设基地抓捕热比娅,美国却处心积虑动瓦罕走廊的脑筋.另一些中国人出自本能地反对,并非无来由.在中国的西部,进行的是一场攸关世界命运的惊天大战.历史不会重演,但历史也不会隔断.当年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军队的决战失败,影响中国西部文化格局近千年.现在,又一个千年之变,来到了当年的古战场.大国棋手早已上场,博弈日见剧烈.我们只有从历史的大纵深和时代的大格局中透视,才能准确定位某一点的举止,这正是围棋的精要.帖子永久地址:以上文字转自中吴社区原文地址。
奥巴马连任之全球战略

杂谈奥巴马连任下的全球战略笔者:中国军团★指挥3部下士★TITAN奥巴马继2008年竞选成功以来再次竞选成功,赢得民众的青睐再干四年。
打从心底我是希望奥巴马连任的,首先因为奥姆尼是共和党人代表着富人阶级的利益,而奥巴马则是民主党代表中产阶级的利益。
而且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说共和党人士相对于民主党人士来说外交路线会更趋强硬,这就不难理解罗姆尼在竞选是频频祭出要是当上总统第一天就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之一的大棒。
虽然大家都明白美国的选举的作秀成分很多,也许有人就说这纯粹是为了政治选票,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罗姆尼是对华更趋强硬。
其次,当年小布什上台后接连把美国带进数场战争,至今美国还受这几场战争的拖累。
小布什政府是典型的单边主义政府,采用不是朋友就是敌人的外交政策。
而奥巴马政府则是创造了一个灰色地带的概念即既和你保持合作又和你保持竞争打压,就是所谓的萝卜加大棒威逼利诱的方式。
现在和中国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不纯粹是朋友也不纯粹是敌人。
也正是奥巴马喊着变革的口号让他入住白宫。
由于这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反恐战争让美国无暇东顾,给我国创造了相对缓和的国际政治环境,也正是这十几年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质的提升,所以从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被大家称为“黄金十年”。
有一部分的民众对罗姆尼的军事外交战略会重新回到小布什的军事外交路线来。
还有就是四年对于一个国家政策的实行来说稍微有点短,所以有些政策的效果可能稍微还没有显现出来,为了保持国家政策的连续性也为奥巴马拉了不少选票。
何况奥巴马执政期间的政绩虽说不是可圈可点但也没有很差劲。
不管谁当选总统美国的全球战略都是不变的即打压甚至摧垮任何一个有能力挑战美国地位的政权以达到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的目的。
所以不同的总统可能在战术方面会有所不同,他们共同的目标即使美国利益最大化。
在军事方面,美国还是以亚太为中心来部署军事力量,亚太的战略就是遏制俄罗斯,应对中国的崛起,还有朝鲜的核危机。
随着近几年中国国力的飙升,美国也提高了其对中国挑战其霸权的警觉,所以美国把大部分舰艇和最先进的战斗机都部署或即将部署到了亚太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地区冲突甚至局部战争。
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 (1) (1)汇总

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与“尼克松主义”比较探析绪论一、选题(一)选题的缘由1.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是美国新时期自身实力衰落下面对诸多危机而采取的全球性策略。
目前国内外对其的研究不是很多,而将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同与其有相似性的“尼克松主义”拿起来比较探析则几乎没有。
因此,将这二者结合起来比较可以让我们对美国目前的全球新战略形成原因及性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美国意识到了中国的强大对她来说是个威胁,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核心是“重返亚太”在北太平洋地区构筑反华包围圈,遏制中国的发展壮大。
将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进行比较探析可以促使我们充分认识美国这个国家战略的实质,给我们国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提供借鉴意义。
(二)选题的思路和意义1.本选题重点在于探析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在背景、实施策略、影响及实质等方面的深层次的关系。
2. 通过该选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纵向厘清美国当代全球战略演变的过程,及其每次转变背后的规律。
3. 通过本选题的研究可以深化我们对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相似性的认识。
让我们全面把握美国目前国家战略走向,给我们国家制订相应策略提供借鉴。
二、学术成果回顾当前学术界对奥巴马全球新战略的研究主要有:(1)宋海洋的《奥巴马主义初探》(发表于江汉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主要从原因、内容、影响等方面对奥巴马的全球战略进行了全面的介绍;(2)汤闯的《美国全球新战略》(发表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1期,集中分析了美国新战略的走向和对我国的影响;(3)周建明的《遏制战略中相对安全的目标》(发表于国际观察)2007年第5期,该文重点介绍了美国遏制战略中的“相对安全”的产生背景,内涵,过程及影响;(4)杨帆的《浅析尼克松主义出台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动因》(发表于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着重探析了“尼克松主义”出台的深层次的主客观原因;(5)夏亚峰的《“尼克松主义”及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发表于中国党史研究)2009年第1期,文章集中分析了尼克松总统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
美国全球战略及外交政策的影响

美国全球战略及外交政策的影响摘要:本文介绍了美国全球战略的背景和原因,奥巴马政府的对外战略调整,中美贸易问题分析以及怎样看待巧实力。
对研究中美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全球发展问题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美国全球战略,中美贸易逆差,奥巴马,巧实力美国全球战略从开始酝酿到正式形成,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支离破碎到系统完整、从军事战略到全球战略的发展过程。
自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那究竟有什么变化呢?而中美贸易逆差问题长期以来,也一直在美国国会中吵吵嚷嚷。
在政策实施层面上,奥巴马内阁不但在言论上,更在行动上采纳和贯彻“巧实力”理论。
首先来看一下美国全球战略,美国全球战略从开始酝酿到正式形成,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支离破碎到系统完整、从军事战略到全球战略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酝酿、初步形成、正式形成以及冷战后时期四个阶段。
这种阶段性划分的依据,是国际战略力量对比消长变化的结果,更反映出美国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驱使下从本土扩张到海外扩张、从海外扩张到全球扩张的历史进程。
美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实行海外扩张政策奠定了物质基础。
内战中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到19世纪90年代,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跃居世界首位,接近于英、法、德三大强国的总和。
强大的经济实力为美国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提供了物质保障,此时美国的领土向西扩张到太平洋岸边。
同时,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国崛起于世界舞台,英国开始走下坡路,按照新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已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美国拥有进行海外扩张的理论依据。
在列强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同时,欧洲正在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准备用武力来打破原有的均势。
在此背景下,美国逐渐出现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公众舆论。
美国的军事战略已初露端倪。
美西战争是美国独立战争以后准备最充分的一次战争,“予有准备”被认为是这次战争中采用的军事战略的最大特点。
美国总统任期内的国 防政策分析

美国总统任期内的国防政策分析美国作为全球军事强国,其总统在任期内的国防政策对国际局势和国内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总统在面对不同的国内外形势时,会制定出各具特色的国防政策。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历任总统的国防政策都有着独特的侧重点和目标。
例如,比尔·克林顿时期,美国在保持强大军事力量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外交手段和经济合作来维护国家利益。
这一时期,美国的国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军事力量的“预防性”和“灵活性”,以应对新出现的安全威胁,如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
乔治·W·布什任内,“9·11”事件的发生极大地改变了美国的国防战略方向。
反恐成为了美国国防政策的核心任务,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投入了大量的军事资源。
在这一时期,美国的国防开支大幅增加,军事力量的部署和运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贝拉克·奥巴马执政期间,试图对美国的国防政策进行调整和转型。
一方面,他努力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泥潭中逐步撤出美军,减少军事介入的规模;另一方面,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将战略重点向亚太地区转移,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军事合作。
唐纳德·特朗普上台后,强调“美国优先”原则,对国防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他要求其他盟友增加在国防上的投入,减轻美国的负担。
同时,大力发展美国的军事力量,包括扩充核武库等。
而到了约瑟夫·拜登时期,其国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奥巴马时期的一些思路,同时也根据当前的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调整。
例如,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将其与国防安全联系起来,强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从这些总统的国防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共性和变化。
共性在于,美国始终致力于保持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优势,以维护其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
变化则体现在,不同总统根据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和自身的政治理念,对国防政策的重点和手段进行了调整。
这些国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美国自身和国际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的全球战略(1)

时间 2000年 2010年
人均 GDP
35046
47484
美国的全球战略(1)
美国是世界大型跨国公司最多、竞争力最强的国家
美国的全球战略(1)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体
2006年,美国拥有金融资产 56.1万亿美元,占世界金融资产 总和(包括所有银行存款、政府债 券、公司债券和股票等证券共计 167万亿美元)的33.6%,远远大 于世界其他主要金融体。
美国的全球战略(1)
1、美国霸权主义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 2、美国霸权主义随着实力的增强而不断 扩展其内涵和外延; 3、美国霸权主义的手法不断变换,但追 求的独霸世界的目标不变; 4、美国的霸权主义还会继续存在下去。
美国的全球战略(1)
三、奥巴马以“巧实力”重振美国“领导地位”
美国的全球战略(1)
美国的全球战略(1)
二、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美国的全球战略(1)
国际战略 全球战略
对外战略
大国调动和运用 政治、经济、军事、 外交等多种手段, 参与国际斗争,维 护和增强本国利益, 实现国家根本政治 目的的涉及全球范 围的方略。
美国的全球战略(1)
(一)二战前美国的对外战略
美国的全球战略(1)
美国的全球战略(1)
2020/12/15
美国的全球战略(1)
西方对霸权的理解:领导或优 势地位,特指在联盟中一个国家对其 他国家所行使的领导或统治。
中国对霸权的理解:在国际关系 中以实力操纵或控制别国的行为。
美国的全球战略(1)
霸权国必备的2个基本条件:
1、拥有绝对的实力 2、具有统治他国的意愿
美国的全球战略(1)
B、“多伙伴世界”构想
为适应世界权力分布分散化、多极化 趋势,奥巴马提出“多伙伴世界”构想。 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与敌我划线的简单做法, 强调美国愿与不同类型国家一道应对共同 挑战,建立一个美国主导、大国合作的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的全球战略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在一定意义上讲,只有全球性大国,才能形成全球战略。
美国的战略是全球性的,其全球战略的核心在于不让某一地区出现强国,自己独霸世界。
诚然,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纵观美国的暴发史,无非是在二战中坐收渔利所致。
自二战以来,美国的全球战略经历了三个阶段:霸权地位的确立,霸权地位的衰落,后霸权主义时代。
“后霸权主义时代”局面的出现是自90年代初里根总统上台开始的。
主要包括:里根的“以实力求和平”的总策略;布什的“超强遏制战略”;克林顿的对外防务战略;小布什的“参与与扩展”战略。
2009年奥巴马上台执政,以“巧实力”为标志的美国新一轮全球战略推行开来。
奥巴马总统上任时所面对是非常严峻的形势,可以说他从前任那里接手的政府是二战以来最糟糕的。
根据很多主流调查机构关于外国人对美国的看法的调查,在最近8年的时间里,美国在全世界民众心目中的形象急剧恶化,而奥巴马就在这个时候上任了。
他要面对的是两场正在进行的战争,而且在阿富汗的形势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他还不得不面对及其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危机——归咎于08年“经济危机”对美国及全球经济的影响。
该次危机的严重程度、复杂程度与覆盖范围都是自二战以来之最。
泡沫消费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从根本上动摇了美经济基础。
美利坚抽心一烂,打破了世界经济平衡,破坏了世界政经格局稳定,为全球经济未来走势埋下了诸多不稳定因素。
危机波及幅度、深度、广度都不是以往任何局部性经济危机可以比拟。
对此种种,奥巴马政府不得不改变以往强硬的形象,推行新的“柔性”战略,以谋求新的世界秩序、规则的话语权、主导权。
美国要打破经济发展的瓶颈,首先要极力维持有利于美国的经济秩序,并且迅速找到转嫁危机对象。
美国对外经济战略针对两大对手,遵循两条主线:一方面狙击欧元,加强美元基础货币地位;一方面运用汇率战、货币战、贸易战等打压新兴经济体,转嫁危机,并用强大金融力量结束对手,巩固强权地位。
其次,在“变革外交”主导下,奥巴马政府在传统的对外安全战略重点上“求新求变”,以摆脱布什政府因单边主义和军事反恐导致的美在海外战略困境,谋求合理的海外战略目标。
这是奥巴马政府进行战略判断和抉择的突出特点。
奥巴马政府不再将“全球反恐”作为美国对外安全战略的关键词,而是将重点放在打击“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和中东的存在、阻止塔利班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对政治秩序的破坏上。
在外交上,在“巧实力”理念的带动下,奥巴马软化了美国在、“失败国家”、“流氓国家”和“潜在对手国家”问题上的对抗立场,从布什时期“以压促变”为主的策略,转向了在全面对话、加强接触、谋求妥协、软硬兼施基础上实现美战略目标的新策略。
自上台以来,奥巴马政府宣布与古巴进行外交对话,与苏丹政府代表进行接触,派遣高级官员访问缅甸;对朝鲜实行“人质外交”,不拒绝“双边接触”;派遣中东特使调解以巴问题,宣布将向巴勒斯坦提供9亿美元的财政援助;要求巴基斯坦加大打击境内塔利班势力的力度,同时给予巴大量经济援助.……虽没有实质性转变,但已表明美国新全球战略的一个新方向。
再次,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
美国判断最大的中长期国际
战略压力来自亚太地区的“崛起中大国”,认为东亚地区秩序的不稳定性可能对美造成长期的战略压力。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已成既定事实。
奥巴马政府在战略和外交上对亚洲的重视程度有了实质性发展,全力强化美国在亚洲的经济、政治与战略存在。
奥巴马上台伊始就强调“亚洲外交”,其核心用意是强调美不会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对中国示弱或者坐视所谓“中国在东亚扩张势力并侵蚀美国的利益”。
具体表现为:美国进一步扩大与东盟在安全与经济领域的合作、支持东盟在南中国海领土争议上的立场;进一步拉拢印度,签署美印新的安全合作协议,承诺向印出售先进武器装备,鼓励印在印度洋和南亚发挥更大作用。
在朝核问题上,奥巴马政府一改布什政府时期以美为主的方针,转而加强与日韩等国的政策协调……
最后,奥巴马政府摈弃前任政府的单边主义,强调多边主义,重视与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合作,并尊重国际法;淡化意识形态,注重务实合作。
奥巴马政府表示降低军事手段在外交政策中的作用,强调外交优先,以对话代替对抗。
奥巴马政府这种将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的“灵巧实力”的对外策略,已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在全球推行开来。
值得强调的的是:奥巴马政府在策略、方法、风格和手段上的变化,并没有触及其根本——那就是确保美国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和全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