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和审计案例分析-第二部分 审计案例分析-361

合集下载

审计学案例分析

审计学案例分析

审计学案例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审计学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了审计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在审计学的背景下,案例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理解和应用审计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提高他们在审计实践中的综合能力。

本文通过分析两个典型的审计案例,阐述了审计学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其中一个案例是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审计,另一个是关于内部控制的审计。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审计学在保障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 案例一:会计信息质量的审计案例一是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审计。

这是一个典型的情况,涉及到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准确性和可靠性问题。

审计师根据相关的审计标准,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以确定其准确性和真实性。

通过对公司内部的财务流程、会计政策和程序的检查,审计师可以识别可能存在的错误、遗漏或欺诈行为。

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比对和分析,审计师可以发现账面金额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并确定其原因。

如果发现了错误或欺诈行为,审计师可以给出相应的建议或采取相应的行动。

2. 案例二:内部控制的审计案例二是关于内部控制的审计。

在这个案例中,审计师对一家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进行评估和审计。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旨在确保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审计师通过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漏洞,提出改进建议。

这些改进建议可以帮助公司加强内部控制,防止财务舞弊和资产损失。

3. 审计学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审计学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

首先,审计学是保障金融市场透明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工具。

通过审计的工作,可以保证金融市场中的各个主体提供真实、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审计学可以帮助公司改进内部控制机制,减少风险和漏洞,防止财务舞弊和资产损失。

这对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保护公司的利益,提高经营效率。

关于审计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关于审计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成立于1990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业务。

近年来,该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财务造假、虚增利润的嫌疑。

为揭露该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审计部门对该公司进行了全面审计。

二、审计发现1. 虚增收入:审计部门发现,该公司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通过虚构销售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手段,虚增收入10亿元。

2. 虚增资产:审计部门发现,该公司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通过虚构资产购置、提前确认资产等手段,虚增资产5亿元。

3. 虚增利润:审计部门发现,该公司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通过虚增收入和资产,虚增利润3亿元。

4. 隐瞒关联交易:审计部门发现,该公司与关联方存在大量关联交易,但未按规定披露,涉嫌隐瞒关联交易。

5. 财务报表披露不真实:审计部门发现,该公司财务报表存在多处错误,如报表项目分类错误、报表数据不一致等。

三、法律责任分析1. 违反《公司法》相关规定: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公司应当依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如实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该公司虚增收入、资产和利润,隐瞒关联交易,违反了《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2. 违反《证券法》相关规定:根据《证券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当依法披露公司财务会计报告。

该公司作为上市公司,未按规定披露财务报表,违反了《证券法》的相关规定。

3. 违反《审计法》相关规定:根据《审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审计。

该公司存在财务造假行为,违反了《审计法》的相关规定。

4. 违反《刑法》相关规定: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通过虚假陈述、隐瞒重要事实等手段,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该公司通过虚增收入、资产和利润,涉嫌构成骗取国家税款罪。

四、案例分析本案中,某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手段,虚增收入、资产和利润,涉嫌财务造假。

关于审计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关于审计的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XX公司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产品远销国内外。

然而,在2010年,XX公司被爆出财务造假事件,涉及金额巨大,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二、审计法律问题本案涉及的主要审计法律问题包括:1. 审计独立性审计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核心要求,包括组织独立性、职业独立性和经济独立性。

本案中,XX公司聘请的审计师事务所与公司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

2. 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等。

本案中,审计师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存在疏漏,未能发现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

3. 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应当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审计结果。

本案中,审计报告存在虚假陈述,未能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三、案例分析1. 审计独立性本案中,审计师事务所与XX公司存在以下利益关系:(1)审计师事务所曾为XX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双方存在业务往来。

(2)审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曾在XX公司担任过高管职务。

这些利益关系可能影响审计师的事务所保持独立性,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 审计程序审计师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存在以下疏漏:(1)未充分了解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发现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2)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不够深入,未能发现财务报表中的异常数据。

(3)对公司的现金流量分析不足,未能发现公司存在大额现金流入和流出。

这些疏漏导致审计师未能发现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

3. 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存在以下问题:(1)虚假陈述。

审计报告声称XX公司的财务报表符合相关会计准则,但实际上存在虚假陈述。

(2)误导性陈述。

审计报告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了美化,误导了投资者。

(3)隐瞒事实。

审计报告未能披露公司存在财务造假行为的事实。

四、法律后果1. 行政处罚XX公司因财务造假行为被中国证监会处以罚款、责令改正等行政处罚。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

审计案例分析报告审计案例分析报告一、项目背景根据委托方的要求,我们承接了公司A的年度审计项目。

公司A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要经营电子产品销售业务。

该项目的目的是对公司A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评估其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问题分析在对公司A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 报表中的销售收入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

我们通过与公司A 的销售记录进行核对发现,有一部分销售记录未被计入报表中,导致报表中的销售收入被低估。

2. 费用支出的记录不完整。

我们发现一些费用支出记录不完整,无法清楚地知道具体支出的用途和金额,不利于评估公司A的运营成本。

3. 固定资产折旧记录存在问题。

我们发现公司A在报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式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资产净值计算有误。

三、问题原因分析1. 原因一:销售收入数据不符。

我们初步怀疑公司A存在销售收入的虚假记录行为,可能是为了满足投资者的期望和争取更高的股价。

另外,公司A的销售记录可能存在系统错误或人工操作失误。

2. 原因二:费用支出记录不完整。

我们初步怀疑公司A故意掩盖了一些费用支出,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此外,公司A 的财务人员在记录费用支出时可能存在疏忽或错漏。

3. 原因三:固定资产折旧记录有误。

我们怀疑公司A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存在错误或故意夸大折旧数额,以提高资产净值和公司的财务状况。

四、解决方案1. 针对销售收入数据不符的问题,我们建议进一步调查公司A 的销售记录,确保销售收入的真实性。

此外,建议加强系统的内部控制,防止销售数据的错误或失实记录。

2. 对于费用支出记录不完整的问题,建议公司A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费用支出的记录准确性和完整性。

另外,建议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对费用支出进行监督和审核。

3. 针对固定资产折旧记录有误的问题,我们建议公司A重新审查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另外,建议加强资产管理,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和评估,以确保资产净值的准确性。

审计_法律案例分析(3篇)

审计_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近年来,公司业务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在2019年,某公司被审计部门发现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

经审计部门调查,发现该公司通过虚构业务、虚增收入、虚减成本等手段,虚报利润,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

此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公司的声誉和利益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审计法律分析1. 审计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审计部门有权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同时,公司有义务依法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不得隐瞒、篡改、伪造。

2. 审计法律责任(1)公司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公司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①隐瞒或者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的;②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的;③未按照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④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在本案中,某公司虚构业务、虚增收入、虚减成本等手段,虚报利润,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已构成隐瞒或者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审计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二条,审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有下列行为:①隐瞒或者篡改审计证据的;②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商业秘密的;③收受贿赂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④玩忽职守,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在本案中,审计部门在发现某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后,依法进行调查,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履行了审计职责。

因此,审计部门在本案中不存在违法行为。

3. 案件处理(1)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审计部门对某公司作出如下行政处罚:①责令改正;②没收违法所得;③罚款人民币XX万元。

(2)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某公司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构成犯罪,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

审计法律案例分析(3篇)

审计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也时有发生。

本案例选取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对事件的深入剖析,揭示财务造假的原因、手段、后果及法律责任,为我国上市公司合规经营提供借鉴。

二、案例分析1. 事件概述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在2011年至2014年间,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增销售收入、虚增利润等手段,虚构资产、虚增负债,导致公司财务报表严重失真。

2015年,该公司被监管部门调查,最终被认定虚增利润近10亿元。

此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2. 财务造假手段(1)虚构销售合同:该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将应收账款转入收入,虚增销售收入。

(2)虚增销售收入:通过关联交易、内部交易等方式,虚增销售收入,掩盖实际经营状况。

(3)虚增利润:通过虚构成本、费用等方式,虚增利润,误导投资者。

(4)虚构资产、虚增负债:通过虚构资产、虚增负债,调节财务报表,掩盖公司真实财务状况。

3. 原因分析(1)公司治理缺陷:该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2)利益驱动:部分管理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不惜采取财务造假手段。

(3)监管不到位: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监管力度不够,导致财务造假行为得以长期存在。

4. 后果及法律责任(1)公司股价下跌:财务造假事件被揭露后,该公司股价大幅下跌,投资者利益受损。

(2)公司形象受损:财务造假事件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形象。

(3)法律责任:该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追究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市场禁入等。

三、案例分析总结1. 财务造假原因分析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公司治理缺陷是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之一。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2)利益驱动是财务造假的重要诱因。

部分管理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不惜采取财务造假手段。

(3)监管不到位是财务造假事件得以长期存在的外部因素。

审计法律的案例分析(3篇)

审计法律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XX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近年来,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也日益拓宽。

然而,在2018年,公司因内部控制失效,导致一笔巨额资金流失,引发了审计法律纠纷。

根据审计报告,XX公司在2017年度审计过程中,发现公司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导致一笔价值500万元的资金被非法挪用。

该笔资金原本用于公司项目开发,但由于内部控制失效,被公司内部人员挪用,用于个人消费。

二、审计法律纠纷的起因1. 内部控制失效XX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流程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人员职责不清,缺乏必要的财务审批流程。

(2)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对关键岗位的职责权限界定模糊,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3)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职能不明确,无法有效监督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情况。

2. 审计人员失职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未能发现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严重缺陷,导致审计报告未能准确反映公司实际情况。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了解不足,未能准确评估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审计人员对审计程序执行不力,未能充分履行审计职责。

(3)审计人员与公司管理层存在利益关系,未能保持独立客观的审计立场。

三、审计法律纠纷的处理1. 公司内部处理XX公司发现内部控制失效后,立即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调查和处理。

公司对挪用资金的行为进行了追讨,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2. 审计法律诉讼XX公司认为,审计人员未能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导致公司遭受重大损失,遂将审计人员及所在会计师事务所告上法庭。

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依法审理了此案。

3. 法院判决经过审理,法院认为,审计人员未能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失职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院判决审计人员及会计师事务所赔偿XX公司损失,并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四、案例分析1.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此案反映出内部控制对公司运营的重要性。

财务报告审计案例分析(3篇)

财务报告审计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与销售业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该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年上升。

然而,在2019年,该公司因涉嫌财务造假被监管部门查处,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案例将分析该公司财务报告审计过程中的问题,探讨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如何提高审计质量。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1. 收入确认存在虚假审计师在审查该公司2019年财务报告时,发现其收入确认存在虚假行为。

具体表现为:(1)虚构销售合同。

该公司在2019年初,虚构了多份销售合同,并在合同中填写了虚假的销售金额和收款日期。

这些合同在财务报表中被确认为收入。

(2)提前确认收入。

该公司在2019年,将部分未实际完成的销售项目提前确认为收入,导致收入虚增。

2. 资产减值存在低估审计师在审查该公司2019年财务报告时,发现其资产减值存在低估现象。

具体表现为:(1)应收账款减值准备计提不足。

该公司在2019年,对部分应收账款的减值准备计提不足,导致资产减值损失低估。

(2)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足。

该公司在2019年,对部分存货的跌价准备计提不足,导致资产减值损失低估。

3. 成本费用存在虚列审计师在审查该公司2019年财务报告时,发现其成本费用存在虚列现象。

具体表现为:(1)虚构成本费用。

该公司在2019年,虚构了多项成本费用,如装修费、广告费等,并在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

(2)过度计提折旧。

该公司在2019年,对部分固定资产过度计提折旧,导致成本费用虚增。

三、审计案例分析1. 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对收入确认的审查不够严谨。

审计师在审查该公司收入确认时,未能发现虚构销售合同和提前确认收入的行为。

(2)对资产减值的审查不够全面。

审计师在审查该公司资产减值时,未能发现应收账款和存货减值准备计提不足的问题。

(3)对成本费用的审查不够细致。

审计师在审查该公司成本费用时,未能发现虚构成本费用和过度计提折旧的问题。

《审计案例分析》案例分析题解析

《审计案例分析》案例分析题解析

《审计案例分析》案例分析题解析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对于保障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审计案例来深入探讨审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案例背景公司名称是一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产品类别。

近年来,公司业务不断拓展,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然而,在最近一次的年度财务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审计发现的问题1、存货计价方法不一致审计人员在审查存货账目时发现,公司在不同的会计期间采用了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

这种不一致的计价方法导致存货成本的计算不准确,影响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2、销售收入确认存在疑点通过对销售合同和相关凭证的审查,审计人员发现部分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存在争议。

有些销售业务在货物尚未完全交付或服务尚未完全提供的情况下就被确认为收入,违反了会计准则中关于收入确认的原则。

3、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不合理在对固定资产的审计中,发现公司对部分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年限和方法不合理。

例如,某些设备的折旧年限过长,导致折旧费用计提不足,资产价值虚高。

4、费用报销审批流程不规范审计人员在检查费用报销凭证时发现,部分费用报销缺乏必要的审批手续,或者审批签字不完整。

这不仅可能导致费用支出的失控,还增加了财务舞弊的风险。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1、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公司财务人员对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的理解不够准确和深入,导致在存货计价、收入确认等方面出现错误。

2、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公司在存货管理、销售业务流程、固定资产核算以及费用报销等方面缺乏明确和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使得各项业务操作缺乏规范和约束。

3、管理层业绩压力为了达到业绩目标,管理层可能存在人为操纵财务数据的动机,如提前确认收入、少计提折旧等,以美化公司的财务报表。

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1、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会计准则和审计法规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确保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审计案例研究分析

审计案例研究分析

审计案例分析同学们:大家好!《审计案例研究》课程主要是为了使大家对原来学过的审计理论和方法有深入的、新的理解、掌握以至运用,要求大家对于“案例”的把握不是针对各种零散的特殊财务审计事项,而是从企业宏观层次,即决策管理当局财务管理和业务处理的法规与政策角度进行系统地阐述。

因此,需要大量的案例供大家分析研究。

但本课程的文字教材受字数限制,只是选择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

为帮助大家拓宽视野,课程组收集了近一时期发生在我国的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实际案例及其处理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有所促进,以便更好地做好审计或有关工作。

案例一一份承包合同牵出的“小金库”最近,湖北省XF市审计局在审计市直A机关财务收支情况时,以一份承包合同为突破口,一举查处该单位私设长达四之久的“小金库”,金额33.74万元。

疑点初现在审计进点会上,A机关领导在介绍单位基本情况时,提到为了盘活资产,从2007年开始把原来的内部招待所对外出租,出租收入已经按规定上缴了市预算外资金管理局,严格实行了收支两条线,并在随后提供了承包合同。

审计人员在审计核实时,也发现单位的账务处理与单位领导介绍的情况一致。

但是,在审前调查时,审计组已经从A机关相关科室中了解到招待所已经经营好几年了。

当审计人员向计财科长询问具体情况时,计财科长解释道,审前调查时有关人员介绍的情况有误,并信誓旦旦地说,前几年招待所一直闲置,没有租出去。

审计人员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

重点突破按照审计实施方案,审计组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审计A机关,另一个小组审计A 机关下属二级单位B服务站。

在审计进点后的第二天上午,两个小组同时对A机关和B服务站的现金进行了突击盘点。

账实虽然没有出入,但是B服务站保险柜里的一份承包合同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注意。

这是一张刘某2004年与B服务站签订的承包下属公司的合同。

原来,早在1997年,B服务站成立了一家C公司,后于2002年上半年转给个人承包,每年收取一定数额的缴承包费。

审计工作案例分析

审计工作案例分析

审计工作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越来越多。

为了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审计工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审计工作案例,探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以及审计师应该如何处理和解决问题。

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大型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电子产品。

由于公司规模庞大,分公司众多,财务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该公司决定进行年度审计。

审计目标和过程审计的目标是评估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审计师首先进行了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了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和关键领域。

然后,审计师制定了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测试的范围和方法。

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审计师根据审计计划,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和相关凭证进行了逐一核对和分析。

同时,审计师还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了全面评估,包括对风险识别和应对机制的检查。

审计师使用了抽样调查、比对数据、检查账务记录等一系列的方法来验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审计发现和问题解决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潜在风险。

首先,审计师发现了一些会计记录不完整的情况,导致财务报表上的数据不准确。

其次,审计师还发现了部分公司员工存在不当财务操作的行为,从而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审计师首先与公司管理层进行了深入沟通,详细了解了问题的原因和背景。

然后,审计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建议,旨在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会计记录的准确性。

同时,审计师还向公司提供了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改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

审计结论和建议基于对公司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的审计结果,审计师得出了以下结论:1. 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和会计记录的管理。

2. 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风险识别和应对机制的建设。

3. 公司管理层重视并积极响应审计师提出的改进建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审计法律的案例分析(3篇)

审计法律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曾一度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业绩逐年下滑。

为了维持股价和投资者的信心,公司管理层在2019年进行了一次财务造假,企图虚增公司利润。

二、审计过程1. 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师在接到公司审计任务后,首先对公司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包括公司规模、行业地位、财务状况等。

同时,审计师还对公司管理层进行了初步评估,了解其诚信度。

2. 审计实施阶段(1)财务报表审计审计师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了详细的审查,重点关注收入、成本、费用等项目的真实性。

在审查过程中,审计师发现以下问题:- 公司收入存在虚假记载,部分销售收入未实际发生;- 公司成本存在虚增现象,部分成本费用未实际发生;- 公司费用存在虚假报销,部分费用未实际发生。

(2)内部控制审计审计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评估,发现以下问题:-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存在漏洞;- 公司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存在违规操作;- 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足,无法有效监督公司管理层。

3. 审计报告阶段审计师根据审计结果,出具了审计报告,指出公司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要求公司进行整改。

三、案例分析1. 财务舞弊原因分析(1)公司业绩下滑,管理层为了维持股价和投资者信心,采取财务造假手段。

(2)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存在漏洞,为财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3)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足,无法有效监督公司管理层。

2. 审计风险分析(1)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存在判断失误,导致无法发现财务舞弊。

(2)公司管理层可能对审计师施加压力,影响审计结果。

(3)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受到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约束,影响审计独立性。

3. 审计应对措施(1)审计师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对财务舞弊的识别能力。

(2)审计师应加强与公司管理层的沟通,了解公司实际情况,提高审计效率。

审计学案例分析

审计学案例分析

审计学案例分析引言:审计学是一门研究企业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的学科,对于保证财务报告可信度和市场透明度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了审计学的关键概念和方法,并深入研究了一起相关的实际案例。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审计学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部分:案例背景本部分将介绍我们选取的案例的背景和相关环境。

我们选取了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审计案例,该公司在过去几年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交易和会计政策变更,引起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这些变更给公司的财务报告带来了重大的影响,需要进行审计学的细致分析和评估。

第二部分:审计学概念和方法在本部分,我们将介绍审计学的关键概念和方法。

首先,我们将阐述财务报告真实性的核心原则,包括公允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接着,我们将介绍审计学的基本方法,如审计程序、取证和风险评估等。

我们还将重点强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如何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在本部分,我们将对选取的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学的评估:首先,我们将评估公司是否履行了财务报告真实性的核心原则,包括公允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其次,我们将检查公司是否遵守了相关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并评估其是否适用于公司的业务和交易。

最后,我们将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并对其进行合理发现。

第四部分:结论与建议在本部分,我们将总结对案例的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根据我们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学评估,我们将就公司的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我们还将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以增强公司的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审计中的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审计中的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审计中的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引言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工具,在企业运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审计,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督。

在实践中,审计师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案例,这些案例中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本文将通过对审计中的一些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分享其中的经验,以期对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审计工作。

案例一:公司资产核查与盈亏调整某公司进行年度资产核查时发现,存在一处错账情况。

经调查发现,原来是由于当初公司采购固定资产时,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部分资产被计入了固定资产,实际上应该被计入流动资产。

这一错误导致了公司当年的盈利被高估,并且带来了不必要的税负。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审计师通过严格核查资产、调整账目,最终纠正了这一错误,对公司的资产和财务状况进行了准确评估。

经验分享:审计中,及时的资产核查和盈亏调整非常重要。

审计师应当注重细节,对公司的账目进行全面、准确的核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以保证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案例二:供应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某企业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决定从新的供应商处采购原材料。

然而,新的供应商在交付时间上频繁出现延误,给企业的生产计划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审计师在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审计时发现,该供应商的经营状况不佳,存在着财务风险和供货能力风险。

通过及时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改进,审计师帮助企业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助企业建立了更加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体系。

经验分享:审计中,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审计师应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全面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应对供货风险,保障生产和经营的顺利进行。

案例三:财务数据分析与资金盗窃发现某企业财务部门发现企业流动资金明显减少,但无明显支出记录。

审计师接到任务后,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发现存在大量的资金盗窃行为。

进一步的核实和调查发现,几名内部员工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构支出、冒用他人账户等方式盗取资金。

审计法律法规的案例分析(3篇)

审计法律法规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XX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子产品、化工产品等。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业绩逐年下滑,财务状况日益恶化。

为了掩盖这一事实,公司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财务舞弊手段,导致公司财务报表严重失真。

二、案例分析1. 舞弊手段(1)虚增收入。

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等手段,将未实际发生的销售收入计入报表,虚增收入。

(2)隐瞒费用。

公司通过虚列支出、延迟确认费用等手段,将实际发生的费用隐瞒不报,降低成本。

(3)虚假投资。

公司通过虚构投资项目、虚增投资收益等手段,美化财务报表。

2. 审计程序(1)初步了解。

审计师在项目开始前,通过查阅公司资料、访谈相关人员等方式,初步了解公司财务状况。

(2)风险评估。

审计师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评估公司财务舞弊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

(3)实质性程序。

审计师对收入、费用、投资等关键账户进行实质性审查,包括:①分析性程序:对收入、费用、投资等关键账户进行趋势分析、比率分析等,发现异常情况。

②检查原始凭证:对收入、费用、投资等关键账户的原始凭证进行核查,确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③询问相关人员:询问公司管理层、财务人员等相关人员,了解其工作职责、内部控制等情况。

(4)结论。

审计师根据审计程序,对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3. 审计发现(1)收入虚增。

审计师发现公司部分销售合同、发票等原始凭证存在虚假情况,导致收入虚增。

(2)费用隐瞒。

审计师发现公司部分费用未在报表中体现,导致费用隐瞒。

(3)虚假投资。

审计师发现公司部分投资项目未实际发生,导致虚假投资。

4. 审计建议(1)完善内部控制。

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和检查。

(2)加强财务人员培训。

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减少财务舞弊行为。

(3)加强审计监督。

公司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审计工作中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审计工作中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审计工作中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在审计工作中,案例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和工具,它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审计原理和方法。

通过对审计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审计人员可以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审计水平和能力。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案例分析,总结审计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一、案例一:公司财务报表不真实问题在一次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某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存在明显的不真实情况,其中包括虚增利润、隐瞒负债等违规行为。

经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审计人员发现该公司存在内部控制不健全、管理层失职等问题。

针对这一案例,审计人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和经验总结:1. 加强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应提醒公司管理层和负责人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防止潜在的违规行为发生。

2. 充分了解业务: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之前,应充分了解被审计对象的经营状况和业务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

3. 主动沟通:审计人员应积极与公司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公司运营情况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二、案例二:税务风险问题在另一个案例中,审计人员发现某家公司存在税务风险,包括逃税行为、虚开发票等问题。

根据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审计人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审计人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和经验总结:1. 关注税务合规: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公司的税务合规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

2. 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审计人员应建议公司建立健全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规范税务操作,避免出现风险和违规行为。

3. 提高风险意识:审计人员应提醒公司经营者和负责人加强税务合规意识,加强对税务风险的认识和防范。

三、案例三:内部腐败与贪污问题在另外一次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某家公司存在内部腐败和贪污问题,包括财务部门人员贪污公司资金、供应商与公司管理层勾结等违规行为。

审计人员根据案件线索和相关证据,深入调查了解情况,并向公司管理层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整改方案。

审计案例分析

审计案例分析

审计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和管理手段,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实施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首先,审计作为一种监督和管理手段,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保障企业的经营安全和稳定。

例如,在某公司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了公司在资金使用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包括资金流向不明、资金占用等情况,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和解决,将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通过审计的全面审查和评估,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

其次,审计的实施过程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确保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和准确。

在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活动等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和深入。

同时,审计人员还需要与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内部控制情况,确保审计工作的客观和准确。

通过严格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能够有效地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支持。

综上所述,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和管理手段,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保障企业的经营安全和稳定。

在审计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确保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和准确。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审计理论和审计案例分析-第二部分 审计案例分析(1)-360

审计理论和审计案例分析-第二部分 审计案例分析(1)-360

第二部分审计案例分析目录第二部分审计案例分析 (1)审计工作流程知识点复习 (1)审计各阶段工作 (1)审计抽样 (5)案例二补充知识点 (6)银行存款的审查 (6)银行存款的主要审计程序: (8)案例三补充知识点 (9)采购与付款循环业务循环 (9)预计负债的确认 (10)案例四补充知识点 (11)采购与付款循环中的职责分工 (11)货币资金业务中的内部控制 (12)案例六补充知识点 (13)薪酬业务循环内部控制 (13)案例七补充知识点 (15)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内部控制 (15)案例八补充知识点 (17)生产与存货循环综述 (17)案例十四补充知识点 (19)内部控制 (20)案例十五补充知识点 (22)现金审计-库存现金的监盘 (24)现金收付业务的审查 (25)特点:1.稳定度高;2.与实务结合紧密;3.需要职业判断的内容多;4.易于理解,记忆内容相对少。

方法:1.识别审计类型或审计循环;2.知识补充;3.理解中记忆;4.题干标识。

审计工作流程知识点复习审计各阶段工作(一)审计计划阶段1.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2.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工作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工作组织安排;审计工作要求。

(目范重组要?木贩中祖腰)审计机关业务部门根据审计实施过程中情况的变化,可以申请对审计工作方案的内容进行调整,并按审计机关规定的程序报批(可调整,应报批)。

(二)审计实施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1.成立审计组,送达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三日前)审计机关应当在实施项目审计前组成审计组。

审计组实行审计组组长负责制。

2.进行调查了解第一,调查的内容(1)单位性质、组织结构;(2)职责范围或者经营范围、业务活动及其目标;(3)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执行情况;(4)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体制;(5)适用的业绩指标体系以及业绩评价情况;(6)相关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7)相关信息系统及其电子数据情况;(8)经济环境、行业状况及其他外部因素;(9)以往接受审计和监管及其整改情况;(10)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

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部分

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部分

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部分审计理论目录一、审计理论研究的意义与原则一、试述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国家审计理论研究庆把握的原则?㈠进行审计理论研究的原因1.审计理论研究审计理论研究是总结审计实践的客观需要。

快速发展的审计实践需要有相应的理论来解释、规范和指导。

2实计理论研究是审主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前提。

审计理论创新就是审计生存和被尊重的根本需要。

审计理论创新是审计实践创新的必然要求。

审计理论创新也源自部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背离。

.3.实计理论研究有助于提出正确的审计指导原则。

理论研究的目的已经指导实践。

审计理论研究有助于我们不断探求审计的规律,提出科学的审计工作指导原则。

首先要整合审计理论。

其次要对审计实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然后利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向科学方向发展。

第三审计理论要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能够从一些细微的变化中发现趋势,发现规律。

㈡应从三个方面把握指导审计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⒈要有政治视角。

要把国家审计理解成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在政治领域发挥的得要作用,理解成国家治理的工具,要用政治深思想来认识和研究国家审计。

⒉要有法制观念①法治师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基础,只有法治才能奠定国家审计的重要地位。

②现代国家审计是法治的工具,依法审计是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

③法治是国家审计的目标,也就是是说现代国家审计本质上是一咱法治的工具。

⒊国家审计理论研究要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一、关于审计本质的问题,有很多观点。

最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是受托责任论的观点,即审计的本质是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检查和评价。

请对这一论点进行论述?㈠受托责任关系的概念就是指资源占有人与资源经管人之间所形成的资源委托管理与资源受托经管关系,以及资源经管人与其资源执行人之间所形成的资源受托经管与执行资源经管关系。

受托责任关系是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由于资源占有人占有的资源数量巨大,以至于自身无法有效经管这些资源,因此才将资源委托给他人经管,形成受托责任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审计案例分析目录第二部分审计案例分析 (1)审计工作流程知识点复习 (1)审计各阶段工作 (1)审计抽样 (5)案例二补充知识点 (6)银行存款的审查 (6)银行存款的主要审计程序: (8)案例三补充知识点 (9)采购与付款循环业务循环 (9)预计负债的确认 (10)案例四补充知识点 (11)采购与付款循环中的职责分工 (11)货币资金业务中的内部控制 (12)案例六补充知识点 (13)薪酬业务循环内部控制 (13)案例七补充知识点 (15)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内部控制 (15)案例八补充知识点 (17)生产与存货循环综述 (17)案例十四补充知识点 (19)内部控制 (19)案例十五补充知识点 (21)现金审计-库存现金的监盘 (21)现金收付业务的审查 (22)特点:1.稳定度高;2.与实务结合紧密;3.需要职业判断的内容多;4.易于理解,记忆内容相对少。

方法:1.识别审计类型或审计循环;2.知识补充;3.理解中记忆;4.题干标识。

审计工作流程知识点复习审计各阶段工作(一)审计计划阶段1.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2.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工作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工作组织安排;审计工作要求。

(目范重组要?木贩中祖腰)审计机关业务部门根据审计实施过程中情况的变化,可以申请对审计工作方案的内容进行调整,并按审计机关规定的程序报批(可调整,应报批)。

(二)审计实施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1.成立审计组,送达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三日前)审计机关应当在实施项目审计前组成审计组。

审计组实行审计组组长负责制。

2.进行调查了解第一,调查的内容(1)单位性质、组织结构;(2)职责范围或者经营范围、业务活动及其目标;(3)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执行情况;(4)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体制;(5)适用的业绩指标体系以及业绩评价情况;(6)相关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7)相关信息系统及其电子数据情况;(8)经济环境、行业状况及其他外部因素;(9)以往接受审计和监管及其整改情况;(10)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

第二,调查的方法:(1)书面或者口头询问被审计单位内部和外部相关人员;(2)检查有关文件、报告、内部管理手册、信息系统的技术文档和操作手册;(3)观察有关业务活动及其场所、设施和有关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4)追踪有关业务的处理过程;(5)分析相关数据。

(询检观追分?巡检追关芬)第三,调查的范围第四,判断标准(如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第五,如何判断“重要问题”审计人员判断重要性时,可以关注下列因素:性质严重,金额大。

第六,应对措施审计组应当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以确定审计事项和审计应对措施。

审计组针对审计事项确定的审计应对措施包括:(后面应该怎么查)(1)评估对内部控制的依赖程度,确定是否及如何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2)评估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确定是否及如何检查相关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3)确定主要审计步骤和方法;(4)确定审计时间;(5)确定执行的审计人员;(6)其他必要措施。

3.编制审计实施方案一般审计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经审计组组长审定,并及时报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备案。

重要审计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报经审计机关负责人审定。

4.获取审计证据,进行审计记录5.检查重大违法行为(三)审计报告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编审、复核、审理、签发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公布审计结果;检查审计整改情况。

1.编审、复核、审理、签发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注意各自的职责,文件的名称)(1)审计组在起草审计报告前,审计组组长应当确认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已经审核,并从总体上评价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评估证据)。

审计组应当根据审计发现问题的性质、数额及其发生的原因和审计报告的使用对象,评估审计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如实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评估问题)。

(2)审计组实施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后,应当提出审计报告,按照审计机关规定的程序审批后,以审计机关的名义征求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和拟处罚的有关责任人员的意见。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还应当征求被审计人员的意见;必要时,征求有关干部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

特殊情况,审计报告中涉及的重大经济案件调查等特殊事项,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不征求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人员的意见。

(报告报审必须有,征求意见可以有)(3)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被审计人员或者有关责任人员对征求意见的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审计组应当进一步核实,并根据核实情况对审计报告作出必要的修改。

审计组应当对采纳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被审计人员、有关责任人员意见的情况和原因,或者上述单位或人员未在法定时间内提出书面意见的情况作出书面说明。

(异议核实,报告修改,书面说明)(4)对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中发现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由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处理处罚决定的,审计机关应当出具审计决定书。

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依法需要移送其他有关主管机关或者单位纠正、处理处罚或者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事项,审计机关应当出具审计移送处理书。

(出具处理处罚决定书或移送处理书)(5)审计组应当将下列材料报送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复核: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或者有关责任人员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及审计组采纳情况的书面说明;审计实施方案;调查了解记录、审计工作底稿、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审计证据材料;其他有关材料。

(审计项目档案)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应当将复核修改后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连同书面复核意见,报送审理机构审理。

(6)审理机构将审理后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连同审理意见书报送审计机关负责人。

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原则上应当由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会议审定;特殊情况下,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授权,可以由审计机关其他负责人审定。

(审计业务会议审定,授权其他人审定)(7)签发后,送达:审计报告送达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送达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员;审计决定书送达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被处罚的有关责任人员。

(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2.公布审计结果审计机关公布审计和审计调查结果,应当指定专门机构统一办理,履行规定的保密审查和审核手续,报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

未经授权不得公布。

3.检查审计整改情况审计抽样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审计人员可以对审计事项中的全部项目进行审查:(少量大额重要问题,全审符合成本效益)(1)审计事项由少量大额项目构成的;(2)审计事项可能存在重要问题,而选取其中部分项目进行审查无法提供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的;(3)对审计事项中的全部项目进行审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

审计人员可以在审计事项中选取下列特定项目进行审查:(大额、重要、达到重要性标准)(1)大额或者重要项目;(2)数量或者金额符合设定标准的项目(达到重要性标准);(3)其他特定项目。

选取部分特定项目进行审查的结果,不能用于推断整个审计事项。

案例二补充知识点银行存款的审查1.审核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1)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余额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应查明原因。

(2)依次验算其加总额的正确性。

(3)抽查银行存款重要业务,验证其合法性。

(4)抽查与银行存款有关的往来账户。

2.分析银行存款中定期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例通过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存在拆借、拆出资金的可能性以及拆出资金的安全性。

审查长期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的存款,查明其所有权。

3.检查银行存款账面余额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审计人员一般应重点抽查收支业务较为频繁的银行账户,选择其12月和l月至11月中的任何一至两个月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检查。

审查中可采取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或复核被审计单位自行编制的余额调节表的方法。

如果企业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可以信赖,审计人员可采取复核企业自编的银行存款调节表的方法。

调节未达账项并审阅企业编制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对于对账单与银行存款账余额不一致的情况,不仅要调节未达账项,而且要注意,有无账务处理上的差错。

4.检查、函证银行存款余额函证时,审计人员应向被审计单位在本年存过款(含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保证金存款)的所有银行发函,其中包括存款账户已结清的银行,因为有可能存款账户已结清,但仍有银行借款或其他负债存在。

同时,对于审计人员已直接从某一银行获得了银行对账单和所有已付支票的,仍应向这一银行进行函证。

检查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存款。

此类款不属于流动资产,应列入其他资产项下。

对此,审计人员应查明情况,作出相应记录。

5.核实货币资金收支的截止期财务报表上所列示的银行存款余额,应包括当年最后一天下午所收到或付出的银行存款,而不应包括其后所发生的。

如年终前未解缴银行的收入汇票与支票或在途存款列入银行存款,均属于提前入账、高估银行存款的错误。

为此,审计人员应对决算日前后数天所发生的银行存款收付业务进行审查。

可采用以下方法:(1)检查支票(包括汇票等各种单据)收入与送存记录,检查年终前未送存银行的支票其收入记录日期;(2)检查期后银行对账单第一周的银行存款收入,核实银行存款日记账,揭露将期后收入提前入账的错误;(3)查验被审计单位决算日签发的最后一张支票序号,并检查在此序号前的支票是否均已寄出并入账,揭露支票已发出而在决算日后才入账、人为控制截止期的不正当行为。

银行存款的主要审计程序(1)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报表的余额是否相符。

(2)抽取部分银行存款账户,取得银行对账单,检查对账单记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是否相符。

(3)对于资产负债表日银行对账单记录与日记账记录不相符的银行存款账户,应获取或编制该账户资产负债表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如果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仍有差异,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做出记录或作适当调整。

(4)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和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进账情况,注意有无长期不予处理的差额。

如有,则应作相应调整。

(5)向所有的银行存款户函证资产负债表日余额。

(6)银行存款中如有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的存款,要查明情况,做出记录。

(7)调查大额或性质异常的银行存款收支记录,检查相应原始凭证是否完整,有无授权批准。

(8)抽查资产负债表日若干银行存款收支凭证,进行截止测试。

如有跨期收支事项,应作适当调整。

(9)检查非记账本位币折合记账本位币所采用的汇率是否正确,折算差额是否已按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10)查明银行存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案例三补充知识点采购与付款循环业务循环1.处理请购单由使用商品和劳务的被授权人提出采购申请并填制请购单是本循环的起点,通常由仓库或其他部门对所需要购买的商品填写请购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