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氧泵检修规程

合集下载

液氧泵及气化器操作规程

液氧泵及气化器操作规程

液氧泵及气化器操作规程一、开始运转前的准备工作与注意事项:l、场地及机器应清洁。

2、检查电路是否接妥,接地是否良好,电机和压缩机的转向是否符合要求,所有仪表必须校正。

3、检查各紧固件的装配质量,尤其是运动部件。

4、检查气、水路系统。

5、在液氧泵曲轴箱内机械油油位是否达到规定高度。

6、打开气化器冷却水进水阀,调节进水量。

7、打开产品氧气送入阀。

开启汽水分离器阀。

二、操作规程1、开动液氧泵;当压缩机转速达到额定转速五分钟后,检查液氧泵:(1)运转时有无敲击声及震动。

(2)运转时润滑油是否已进入每一处润滑点。

并用手触摸各工作表面,检查各运转部分情况,若无故障则液氧泵可以正常启动、运转和停车。

(3)打开灌充台主阀,关闭吹除阀及通向大气主阀。

开始充氧。

三、操作人员职责(1)定时记录运转中性能参数,一般每隔1小时记录一次。

(2)每隔半小时最少需将吹除阀开放一次,以排出氧气中的水分。

(3)曲轴箱内的润滑油要保持足够高度,不足时加添。

(4)注意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5)不允许在蒸馏水供应发生故障的前提下开车运转。

(6)不允许油进入有氧气的部位。

水则不许进入曲轴箱内。

(7)保持机器与工作场地的清洁,机器旁地面不得沾有油脂。

(8)工作者所使用的工具均需去油,手和衣服必须保持清洁无油垢。

(9)工作场所严禁吸烟、点火及焊接或其他明火工作。

(10)按规定时间整理压缩机的工作记录。

四、液氧泵的正常停车液氧泵正常停车时要遵守下列规则:1、打开气化分离器上的吹除阀,并同时关闭排气管路通往灌充台上的截止阀,逐渐降低压力使液氧泵转为空负荷。

2、关闭电动机3、关闭气化器上冷却水管路上的进水阀。

五、液氧泵的紧急停车液氧泵在运转期间,发生下列任何一项情况时应立即紧急停车。

1、管道突然破裂,将会引起爆炸或火灾事故。

2、发现异常的敲击声、碰撞声及杂声时。

3、电动机冒烟火。

液氧泵检修规程

液氧泵检修规程

液氧泵检修规程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二O一三年三月目录1.总则………………………………………………(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2)编写依据………………………………………(3)主要技术参数…………………………………2.检修周期和内容…………………………………3.准备工作…………………………………………4.拆卸程序…………………………………………(1)示意图…………………………………………(2)检修内容………………………………………(3)质量标准………………………………………5.试车………………………………………………6.验收………………………………………………7.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总则1.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1.1.1主要内容本规程规定了液氧泵的检修维护周期和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和故障处理。

1.1.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空分车间的液氧泵的检修维护。

液氧泵为sefco 公司制造,型号是CL4-25/EM-3151.2编写依据sefco公司CL4-25/EM-315液氧泵操作和维护手册.1.3主要技术参数:1.3.1技术数据1.3.1.1泵规格和参数系列号 08.302/1-4型号 CL4-25/EM-315级数 4顶宽 5.5mm名义叶轮直径 260毫米理论上的旋转速度 4310rpm进气嘴位置参考尺寸图排出喷嘴的位置参考尺寸图材料铜生产年份 2008年1.3.1.2运行数据液体温度 -183摄试度工艺介质液氧吸入压力 5bar最小NPSH 见泵性能报告流速 939L/min2、检修周期与内容2.1检修周期(见表一)表一检修周期视状态检测和运行中发现的问题确定检修时间和检修内容2.2 检修内容2.2.1 小修2.2.1.1 消除管线、阀门、法兰、接头等的跑、冒、滴、漏;2.2.1.2 检查进出口阀的全部零部件;2.2.1.3 消除运行中发生的其它故障、缺陷;2.2.1.3 对运行中轴温较低时进行检查修理;2.2.1.4 消除运行中发生的其它故障、缺陷;2.2.2 大修2.2.2.1 包括所有小修内容;2.2.2.2 解体检查泵克的使用情况;2.2.2.3 宏观观察叶轮表面磨损情况及是否有瑕疵;2.2.2.4 检查密封环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2.2.2.5 检查叶轮口环磨损情况,磨损超出指标必须更换;2.2.2.6 检查轴套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2.2.2.7 检查DU套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2.2.2.8 宏观观察中间块装配是否有缺陷;2.2.2.9 检查轴磨损是否严重,必要时更换;2.2.2.10 校验工艺系统各安全阀;2.2.2.11 修复保冷,恢复现场面貌;3 准备工作3.1 检修前的准备3.1.1 在机组停车前,收集各处温度,压力,振动,转速,噪音等机组运行数据,组织机,电,仪,工艺等有关人员,对泵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找出缺陷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根据初步汇诊结果,确定重点检修项目及内容,编写检修技术方案,计划进度和安全措施;3.1.2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备件,工具。

氧泵电机检修方案及指导

氧泵电机检修方案及指导

氧泵电机检修方案(作业指导书)部门:机修车间。

编制:审核:批准:2016年6月18日目次1.检修程序2.检修质量要求3.危险源辨识4.检修安全措施5.检修工作任务单6.修前准备卡7.安全风险分析以及预防措施8.检修工序卡9.检修技术记录卡10.设备试运行记录11.电动机标准检修记录表一、检修程序1.明确检修安全负责人:检修负责人:参加检修人员等。

2.检修安全负责人和检修负责人负责组织参加检修人员学习检修电机工艺规程、安全措施和有关注意事项,并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分工。

3.按照检修项目准备检修时必须的工器具,材料及检修记录,对起吊工具(行车、吊绳、吊环、手动倒链等)认真核实检查,必须是有效载荷,起重机械人员负责准备吊装工具。

4.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办理第一种工作票及第二种工作票手续,做好现场安全措施,并进行安全交底,由办票者负责停送电的安全。

二、检修质量要求1.氧泵电机的解体检修:(检修负责人负责安排分工,安全负责人负责安全监督)2.电动的解体检修,应根据氧泵电机的具体结构和检修条件,正确施工并保证安全,起吊电动机现场应有起重工配合,并负责起吊器具及起吊过程的安全。

3.起吊检修前,将电机放置于电气检修厂房电机检修专用支架上,防止磕碰。

4.测量相关数据后拆卸电动机端盖螺丝并做好记录。

5.拆卸端盖时禁止乱撬乱打,要注意接口及配合面不受损伤。

6.拆卸时应尽量采用专用工具,文明施工。

7.拆卸时应做好标记,对卸下的零部件,要专人负责,妥善保管。

8.一般先拆卸电动机一端并检修完一面后再拆另一端,防止电动机转子位移。

9.对电动机进行线圈、大轴、转子风扇、机座、端盖、网罩和挡风板等全面检查。

10.电动机轴承的检查:(检修负责人负责检查)11.轴承应用煤油彻底清洗,应无裂纹,无金属剥落锈蚀、麻点和过热等现象,夹持具不应松动、变形、卡涩和磨损。

12.轴承间隙应合适,转动灵活,无明显晃动及过热现象。

13.当轴承不符合要求时,应更换新轴承,应与原型号相同,精度游隙及结构等符合要求。

液氧泵检修规程

液氧泵检修规程

P03A/B液氧泵检修规程目录一.简介二.总装图三.设备主要性能数据四.检修前的准备五.泵体的拆卸六.零部件的检测七.泵体的组装八.安全与环保九.机组检修的基础技术文件和资料1.简介液氧及公用氧气的输出:高压氧气的生产是中间冷凝蒸发器E02中温度为-181.25℃、流量为52042m3/h、含氧99.6%的液氧,经液氧泵P03A/B提压打出到高压换热器E01-HP中,液氧再在高压换热器E01-HP中复热,复热后得到温度为31.05℃、压力为5.11MPa的高压气氧,通过FIC1510A控制后输送到煤气化装置做为气化剂;如果管网用氧不足,FIC1510B打开放空阀,其压力调整是通过FIC1510A控制泵的转速及PIC1510控制旁通来实现。

2.总装图Heating cableLabyrinth seal 密宫密封Casing cover 壳体盖Isalating suction chamber 隔离吸入室Shaft 轴Du- sleeve 轴套Welded pump casing 焊接泵壳Half sheet casing 中间罩壳Cover retainer chambers 固定器Coupling 联轴器Temperature probe 温度探头Welded support 焊接支板Isalating plate 隔离板Cold box plate 冷箱支板Suction chamber 吸入室Inducer 诱导轮Intermediate piece 进口导流壳Intermediate piece assy 中间导流壳Distance piece 定距片Impeller 叶轮Labyrinth ring 密封环Discharge intermediate piece assy 出口导流壳3.设备主要性能数据3.1泵体基本参数:3.2工艺操作数据:3.3泵报警联锁清单:4.检修前的准备4.1在机组停车前,收集各处温度,压力,振动,转速,噪音等机组运行数据,组织机,电,仪,工艺等有关人员,对泵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找出缺陷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根据粗步汇诊结果,确定重点检修项目及内容,编写检修技术方案,计划进度和安全措施。

低温液氧泵操作规程(3篇)

低温液氧泵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前言低温液氧泵是用于输送液氧等低温介质的专用设备,其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以确保泵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以下为低温液氧泵操作规程,请严格遵守。

二、操作前的准备1. 检查设备:确保泵体、管道、阀门等设备完好,无泄漏现象。

2. 检查电源:确认电源线路无破损,接地良好。

3. 检查油位:查看泵体内的机油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不足时需添加。

4. 检查泵体温度:确保泵体温度在操作温度范围内,如超出范围需预热或冷却。

5. 检查冷却系统:确认冷却水系统运行正常,冷却水温度符合要求。

三、启动与运行1. 打开进液管道阀门,使液氧进入泵体。

2. 启动冷却水系统,确保冷却水循环正常。

3. 打开排液管道阀门,使液氧流出。

4. 启动电机,使泵开始运转。

5. 观察泵的运行情况,确保无异常声音、振动和泄漏。

6. 调整泵的转速,使其达到所需的流量和压力。

7. 检查泵的进出口压力、温度和液位,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8. 定期检查泵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

四、停机与维护1. 停机前,先关闭排液管道阀门。

2. 关闭电机,停止泵的运转。

3. 关闭进液管道阀门,使泵体内的液氧排空。

4. 停止冷却水系统运行。

5. 检查泵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排除。

6. 定期检查泵的零部件,如发现磨损、损坏,及时更换。

7. 检查泵体内的机油,不足时需添加。

8. 检查冷却水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如防寒服、手套、眼镜等。

2. 操作过程中,严禁触摸高温部件。

3. 如发现泵体、管道等设备有泄漏现象,立即停机检查。

4. 操作人员不得在泵体附近吸烟、使用明火。

5. 如遇紧急情况,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切断电源。

六、总结低温液氧泵操作规程是确保泵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安全的重要依据。

请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生产安全。

第2篇一、概述低温液氧泵是用于输送液氧等低温介质的专用泵,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性能稳定等特点。

泵检修安全规程

泵检修安全规程

零件检查与更换
01
02
03
检查零件磨损情况
在拆卸过程中,检查各零 件的磨损情况,如发现严 重磨损或损坏的零件,应 及时更换。
清洗零件
对拆卸下来的零件进行清 洗,清除残留的液体和杂 质,确保零件的清洁度。
更换密封件
根据需要更换密封件,以 确保泵的正常运行和密封 性能。
泵的重新组装
组装顺序
按照泵的组装顺序进行组 装,先安装关键部件,然 后安装其他部件。
泵检修安全规程
汇报人:
汇报时间:
• 泵检修前的准备 • 泵检修操作规程 • 泵检修后的测试与验收 • 安全注意事项 • 应急处理措施
目录
CONTENTS
01
泵检修前的准备
人员安全培训
总结词
确保员工具备安全知识和技能
详细描述
为参与泵检修的员工提供安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泵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培训应包括个 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
外观完好
检查泵的外观质量,确保没有明显的损伤和 锈蚀,保证泵的长期稳定运行。
无泄漏现象
检查泵体及连接部位,确保无泄漏现象,保 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资料齐全
确保检修记录、测试报告等资料齐全,为泵 的维护保养提供依据。
04
安全注意事项
高压危险区域作业
01
进入高压危险区域前,必须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 保安全措施到位。
个人防护装备
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规定的个 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工作 服、护目镜等。
对于特殊作业环境,应使用特 定的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 防噪音耳塞等。
个人防护装备应定期进行检查 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
05

液氧设备维护与检查制度

液氧设备维护与检查制度
操作人员需要定期对液氧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
设备漏气
原因
设备密封件老化或损坏,阀门关闭不严等。
解决方案
更换密封件,修复损坏部位,加强设备的日常维 护保养。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
设备结冰
原因
液氧温度过低,导致设备内部结冰。
解决方案
调整液氧温度,加强设备的保温措施,避免设备长时间处于低温状 态。
01
02
功能测试
对液氧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如 启动、停止、调节等,以确认设备是 否存在功能性故障。
03
仪表检查
检查液氧设备的仪表和指示器,看是 否有异常显示或故障代码。
故障记录
每次故障排除后,应记录故障的现象 、排除方法、更换的部件等信息,以 备后续参考。
05
04
硬件更换
如果经过以上检查仍无法确定故障原 因,可能需要更换相关的硬件部件。
讲解液氧设备的正确操作流程 ,包括设备检查、运行、维护
和应急处理等。
事故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典型事故案例,使员 工了解液氧设备事故发生的根
在职员工培训
在职员工每年至少接受一次液氧设 备安全操作和维护的复训,以保持 技能和知识的更新。
外部培训
鼓励员工参加由行业专家或权威机 构提供的液氧设备安全操作和维护 的培训,以提高技能和知识水平。
演练要求
1 2 3
定期演练
液氧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演练,包括应急处 理和安全疏散等,以确保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
泄压处理
在进行维修前,应对液氧设备进行泄压处理,以避免高压氧气对 人体造成伤害。
紧急处理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维修操作,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 理措施,如疏散人员、呼叫急救等。

液氧泵检修方案(适用双甲车间空分装置液氧泵维护与检修)

液氧泵检修方案(适用双甲车间空分装置液氧泵维护与检修)

液氧泵检修方案(适用双甲车间空分装置液氧泵维护与检修)
液氧泵检修方案
1总述
1.1 适应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双甲车间空分装置液氧泵的维护与检修。

1.2 结构简述
液氧泵是由瑞士CRYOMEC公司制造的多级分段式离心泵,泵本体静子部分由泵-电机中间连接体、前端盖、带扩压器和导流器的隔板束、后端盖等组成,转动部分由泵轴、诱导轮、叶轮、键、轴套、末级叶轮轴向定位套等组成。

2 检修用工具、备件、图表
2.1 检修用专用工具
木质支撑座(制造商装运箱中的所带的)
2.2 检修用备件
应根据拆检过程中发现部件损伤的情况适时地更换合适的备件,但液氧泵部件清单中QtB栏中的所列部件应在检修前准备充足,以备检修是更换之用。

2.3 检修所用记录图表等(附后)
1)液氧泵冷端总装图(2页)
2)液氧泵冷端检修用图表(3页)
3)液氧泵部件一览表(2页)
4)液氧泵拆卸吊装图(1页)
3 拆装程序
3.1 检修前注意事项
1)检修前应对检修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要求检修人员熟悉所检修的设备的结构原理、检修所用图纸、检修方案的内容和技术标准。

2)检修前必须确认工器具(特别是专用工具)、备品备件、消耗材料齐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备件不允许使用。

起吊机具检验合格3)检修前生产工艺负责人必须亲自对断液、断气、断电、排放、
解冻、隔离以及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检查,并签署设备检修移交手续。

4)定好主修人员、技术负责人及工艺方面的配合人。

如果外单位检修,检修
1。

液环泵维护维修规程

液环泵维护维修规程

液环泵维护检修规程二○○七目录1 总则 (323)2 完好标准 (323)3 液环泵的维护及常见故障 (324)3.1 维护 (324)3.2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325)4 液环泵的日常检测 (327)4.1 检测周期及内容 (327)4.2 检测结果的评估及处理 (327)5 液环泵的修理 (329)5.1 检修周期及内容 (329)5.2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330)6 试车及验收 (339)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340)3223231 总则 1.1适用范围根据NOBEL 公司和纳西姆工业(中国)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液环泵技术资料,参照原化学工业部颁发的《SZ 型真空泵维护检修规程》(HG25019—91)等有关资料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国产或从国外引进的各种液环泵(包括液环真空泵和液环压缩机,以下简称为“液环泵”)的维护和检修。

液环泵机组其它附属设备如冷却器、气液分离器及减速器等分别执行各自的维修规程。

本规程与制造厂的有关技术文件相抵触时,应遵循制造厂的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1.2结构简述(见图1)液环泵由圆形(或椭圆形)泵体、圆盘、端盖、轴承托架、叶轮、轴、轴套、密封件、联轴器等主要零、部件组成。

叶轮上有若干径向叶片,利用叶轮在泵体中偏心旋转,使泵内的液体形成液环,液环在叶轮的两个叶片之间脉动;在吸气侧,液环逐渐远离叶轮轮毂, 气体通过圆盘上的吸气口轴向进入泵内;在排气侧液环又逐渐靠近叶轮轮毂, 气体被压缩并通过圆盘上的排气口从轴向排出。

由此达到不断抽取或输送气体介质的目的。

2 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 主体完整,零部件安全护罩齐全完好,质量符合要求。

2.1.2 控制阀门、真空表(压力表)以及安全阀应灵敏等、准确、可靠,并按规定定期校验。

2.1.3 进、出口阀门及附属管线安装合理,横平竖直,不堵不漏,涂色标志明显,符合要求。

2.1.4 润滑良好;冷却水管路畅通,水量能满足要求。

氧泵检修规程1

氧泵检修规程1

二、检修工具
1、梅花扳手一套; 2、手锤 3、检修专用平台(需要根据电机底座进行制 作)。 4、扁铲 5、活扳手 6、轴承加热器 7、螺丝刀 8、内六角扳手 9、测量工具 10、皮带扒子 11、试车专用平台 12、倒链 13、钢丝呆子 14、卡簧钳
三、检修所需备件
1、轴承6220-J/C3 一套
八、安全技术措施
• 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1. 检修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 2. 检修前必须检查起重工具,钳工用锤、扳 手等,如有损坏必须进行修理或更换。 3. 检修拆卸的零部件要集中存放或放入专用 零件箱内,拆卸前做好标记,以防错装或 零件丢失。
八、安全技术措施
• 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4.拆卸零部件时,尽量使用专用工具,避 免用锤乱砸。 5.严禁带手套抡锤。 6.起重物件要有人监护,吊物下不得有人。 7.检修完毕,对设备外观和周围环境彻底 清扫,保持清洁。
பைடு நூலகம்
四、电机的拆卸程序
13)用卡簧钳拆下固定轴承的弹簧卡子, 加热将负荷侧轴承拆下,并将内油盖 取出放好。 14)松开定子与下端盖紧固螺栓,将定 子吊出。 15)取出下油盖内轴承室的垫片。
四、电机的拆卸程序 16)检查各部位配合间隙。检查各 零部件,是否有损伤并及时修复。 17)清理上下油盖及转子轴。 18)定子线圈做试验。(直流电阻 或直流耐压试验)
四、电机的拆卸程序
18)转子做动平衡,精度要求达到 G1.0。 19)检查新轴承是否符合要求。 20)总装前的全面检查。
五、电机的组装
– – – – – 电机的组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电机轴承组装完后进行转子轴向位置调整, 调整平衡盘挡肩到调整锁母上端面的距离 达到A±0.125。(此处调整需要仔细测量) 注:1)组装过程中注意不要损坏零部件。 2)轴承的加热温度不要超过105度。 3)注意密封处的装配,装配后不允许漏 油。

高压液氧泵原理结构及检修结构及检修

高压液氧泵原理结构及检修结构及检修

3、液氧泵的组装 (1)电机与中间支架的组装,准备好组装泵 体的水平支架和垂直支架脚板。 ①将电机吊到安装支架上。 ②将铜垫安装到法兰上。 ③将偏针仪,安全螺钉和O形环安装到半联 轴节上。 ④将垫子装到半联轴节上。 ⑤将半联轴节装到电机上。 ⑥将加热带安装到支架上。 ⑦安装壳体,螺钉,垫圈到中间支架上。 ⑧在中间支架上安装吊环。 ⑨在支架上安装O形环。 ⑩将支架和盖子安装到电机上,见右上图 11测量尺寸,见右下图。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 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 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位号 类型 级数 介质 流量 扬程 差压 进口压力 出口压力 泵转速 效率 轴功率
(22) 拆卸壳体腔室固定器。 (23)拆卸泵与电机的联轴节空筒。 (24) 探伤检测 (1)对拆卸下来的主轴,叶轮,键, 联轴接,轴套进着色探伤,对探伤有裂 纹的零部件进行更换。 (2)对拆卸下来的叶轮导流壳进口内 径A和出口内径B进行测量,与之前所测 量记录的叶轮口环直径a、b相减即A-a为 对应级的叶轮进口口环间隙,B-b即为叶 轮出口口环间隙,把1—4级的叶轮进口 口环间隙和叶轮出口口环间隙全部测量 出并记录,见右图。 (3)对1-4级导流壳体上与定距轴套的 级封间隙的测量F,见右图。 (4)泵轴各叶轮和密封处的跳动值测 量。
高压液氧泵工作原理、结构及检修
2015.07.20
目录
一、液氧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二、空分厂高压液氧泵型号及参数 三、低温液体泵的概述 四、高压液氧泵工作原理及结构 五、高压液氧泵的维护检修 六、液氧泵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 七、安全与环保 八、液氧泵事故案例学习

液氧泵检修规程DOC

液氧泵检修规程DOC

中压液氧泵检修技术规程(试行)编制:胡江勇审核:审定:批准:陕西神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空分车间第一章泵简介一、泵结构简述VP6/240/6L-3.5C/0 CB WB中压液氧泵为6级离心泵。

泵的壳体由泵盖、迷宫密封、外直圆桶、吸入腔和内隔离板组件组成,转动部分由6级叶轮、轴、联轴器、轴套和定位销。

泵的最外层壳体结构为筒型结构,筒型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在圆周方向有较好的拉伸性能。

其特点为可以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不会导致液体氧从泵体向外泄漏时泄漏到泵外,泄漏的液氧从外筒可以回流到泵的吸入端,这样既可以减少液体的泄漏又可以减少泵在泄漏时造成的冷量损失,保证了泵在运行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损失。

泵体的密封采用通干净空气的迷宫密封,液体在密封内压力逐级降低,最后以一个较低的压力排出泵体外。

泵吸入口为径向吸入,排出口为轴向排出,液体在泵体内经过6级压缩后,最后以6.25MPa的压力排出泵体,供气化炉气化用。

泵的驱动采用电机直接驱动,通过联轴器和泵轴连接,带动泵轴上的叶轮对液体做功。

在泵的运行过程中,两台泵一开一备,备泵在低速运行,在一台泵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另一台泵可以迅速启动达到额定的工作状态,因此泵的转速采用变频器调节。

二、泵主体布置图三、泵规格和参数编号F3621/02型号VP6/240/6L-3,5C/0 CB WB 级数 6名义叶轮直径240毫米调节叶轮直径N.A叶轮宽度6毫米理论上的旋转速度3500 转/分进气嘴位置参考尺寸图排出喷嘴的位置参考尺寸图材料青铜生产年份2004液体温度-183摄试度工艺介质液氧吸入压力5bar最小NPSH 见泵性能报告流量626升/分压头差557米第二章泵检修一、检修周期及项目表二、泵在运转中的故障排除三、泵零件的解体拆除1. 泵外部连接件的拆除1) 拆除密封气控制盘和泵体设备的密封气软管连接;2) 拆除现场压力表、湿度计、流量计和泵体设备的连接;3) 拆除电气电缆接线;4) 拆除电机和泵联轴器保护罩;5) 脱开电机和泵联轴器的连接(在泵解体前必须测量转子定位器和密封填料压盖之间的距离,目的在于再次对泵组装时定位);6) 将电机从泵体上拉出,拉出的电机必须保存在干净的地方(按下图);7) 卸掉泵盖和泵壳之间的螺栓;8) 将泵转子从泵壳内吊出(按下图);9) 按以下步骤将泵的转子倒立(按下图) 拆除泵出口中间块的定位销。

10液氧泵(J601)检修规程

10液氧泵(J601)检修规程

QB四川泸天化绿源醇业有限责任公司标准Q/LTHL YJ06.010-2006 低温液氧泵(J601A/B)CDS/2G5/265/4.5L维护检修规程(试用版)20061220发布20070101实施四川泸天化绿源醇业有限责任公司目录1 总则1.1主要用途1.2结构简介1.3主要技术性能2 设备完好标准2.1 设备零部件2.2 设备性能2.3 技术资料2.4 设备及环境3 设备的维护3.1 日常维护3.2 定期检查内容3.3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3.4 紧急情况停车4检修周期与内容4.1 检修周期4.2 检修内容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5.1 检修方法5.2 检修质量标准6 试车与验收6.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6.2 试车6.3 验收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7.3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1.总则本规程适用于16000Nm3/h空分装置CDS2/295/265/4.5L型低温液氧泵(J601A/B)的维护检修。

1.1主要用途该泵从冷凝蒸发器(C104)抽出液氧加压到3.8MPa再经高压氧换热器(C102)换热后,以38℃作为气体产品出冷箱输送至用户。

1.2结构简述该设备由蜗壳、泵轴、叶轮、级间隔、泵盖、密封盒、中间联接体、轴承、电机等组成。

泵由两级叶轮背靠装配,用氮气迷宫密封,防止介质泄漏,轴承设置有加热装置,泵轴直接装在电机上用键和一横销固定,由变频电机驱动,祥见设备结构图。

1.3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见表1:表1:主要技术性能参数2. 设备完好标准2.1设备零部件2.1.1机组所有零部件完整、齐全、无缺陷和隐患,质量符合设计要求;2.1.2仪表、电气、装置、安全联锁、调节机构齐全、灵敏准确可靠;2.1.3设备防腐,保冷符合要求。

2.2.设备性能2.2.1设备运行正常、性能良好、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2.2..2设备无异常振动、响声;2.2.3迷宫密封无泄漏,密封气畅通,轴承温度正常。

液氧站检修规程

液氧站检修规程

液氧站检修规程
1.检修前办理检修许可证,开具相关安全作业票证(动火.高空.受限),
编制检修方案,制定安全措施,并有各负责人落实签字,作业前对作业人进行安全培训,严格按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要求进行作业。

2.进入工作现场,穿带好劳动防护用品,佩戴防冻手套,面罩。


得穿化纤衣服和带钉子的鞋,防止产生静电。

手上和衣服上不能沾有油脂,使用防爆工具,严禁沾染油脂。

检修现场设置警示牌并拉好警戒线。

3.储罐,管道焊接前应将罐内液氧,气氧排净,对储罐,管道彻底吹除,
用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气进行置换,动火前应进行气体检测,使系统中含氧量低于21%方可焊接作业。

搭铁线就近搭接。

4.检修更换储罐排液总阀后段阀门,管件,仪表时,首先关闭总阀,
打开放空阀,泄压,排尽管道内液氧和气氧,然后在总阀后加装盲板并挂牌。

对管内吹除置换后进行更换。

5.储罐上的阀门,仪表等更换时,必须彻底去污除油后才能安装使
用。

6.检修完毕后进行试压检测,协同相关部门做好验收记录工作。


格签字确认后清理现场,检修工作结束。

液氧泵的检查记录

液氧泵的检查记录

液氧泵的检查记录一、准备工作1.调节皮带松紧度,并转动大皮带轮,观察有无卡住现象。

2.检查泵传动箱内的油位(应略高于导轨面)。

3.检查各管路接头处连接是否可靠,密封性是否良好。

5.低温液体泵的预冷:稍开泵进液阀,使介质从缸头方向进入缸套末端。

在预冷过程中,打开泵上排气阀放气。

预冷过程中应转动皮带轮观察有无卡住现象,待泵体温度慢慢下降到操作温度(排放管放出液体),关闭泵排气阀。

预冷完毕(预冷时间应大于15分钟)。

再转动大皮带轮,观察有无卡住现象。

6.调整液氧的过冷度。

液氧进泵时必须保证有5℃左右的过冷度,否则泵的效率不能达到设计要求。

通常情况下,通过提高液氧的进口压力调整过冷度。

二、启动运行1.全开泵进、出液阀,按启动键,观察泵的运转是否正常。

2.当泵运转正常时,可逐渐关小泵出液阀,使泵出口压力升到5MPa。

3.当上述工作全部进行完毕后,可将排液压力升至16.5MPa。

三、操作技术指标1.泵进口压力:0.1Mpa~0.6MPa;2.泵出口压力:≤16.5MPa;3.传动箱内的润滑油温≤65℃。

4.液氧流量:200-600dm3/h.5泵转速:437~875r/min四、巡回检查1.密封圈的渗漏检查:当泵在运转正常时,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活塞杆密封圈有无渗漏。

活塞杆有无结冰,若有小渗漏可拧紧活塞杆靠传动箱的拼紧螺母。

若仍然渗漏,必须将拼紧螺母松出几圈重新拧紧。

2.检查泵运转时的声音是否正常。

3.检查泵运转时泵体的发热情况。

4.检查泵的进出口压力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五、正常停车程序1.按停车键,关泵进液阀,开泵排气阀放空泵内低温液体后,关闭排气阀。

2.断开电源。

六、紧急停车程序1.立即按泵停车键,停止泵运转。

2.其余步骤与正常停泵操作相同。

XXXXXXX气体有限公司。

液氧泵操作规程

液氧泵操作规程

液氧泵操作规程(离心泵)一.启动前准备:1.气化器补水,水位>2/3以上,确保补水正常。

2.气化器接通蒸汽将水加热至75℃-85℃,确保蒸汽压力。

3.检查液位、各阀门控制是否正常,检查电仪联锁控制正常。

4.检查密封气是否正常,微开密封气阀门。

5.6.打开加温气体阀门、泵后吹除阀门,对泵进行加温吹除,使泵内露点温度低于-40℃,后开始盘车检查电机和离心泵确认无机械杂音,方可进行预冷。

7.设备启动前一定配备合格的灭火器,防止火灾发生。

二.启动过程:1.预冷操作:打开泵前后吹除阀、泵后回流阀、泵进口阀、泵前管道吹除阀,最后打开液体储罐出口阀,此时;一定要对离心泵不停的盘车,当各吹除阀出现液体时,可慢慢关小吹除阀,直至全关准备启泵。

2.启动操作:当泵后吹除阀吹除满管液体时启动电机,检查无异常后在启动变频调节器,将转数调到400-600,观察运转正常后在提到正常转数,并将压力提到管网压力。

3.并网操作:当汽化器出口压力达到外送氧气管网压力时,缓慢的打开并网输送阀门。

三.运转监控:1.汽化器水位确保正常值,水温75℃-85℃。

2.密封气确保畅通,防止冷量外溢。

3.出汽化器压力控制在0.8—1.0MPa,严禁超压运行。

4.出汽化器温度严格控制在15℃以上。

5.液体泵内无液体严禁启动运行。

6.液体泵运转后要加强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班长、厂长领导汇报,及时停车处理,认真做好记录。

四.停车过程:1.停止变频调节器,停止电机运转。

2.关闭进出口阀,回流阀,液体储罐出口阀,打开泵后吹除阀、管道吹除阀。

准备加温。

五.加温过程:1.确认液体泵进出口阀关闭,回流阀关闭。

2.确认液体泵前后吹除阀全开。

3.缓慢打开加温阀,控制好气量,当泵体温度达到常温时结束加温(时间为20-40分钟)。

先关闭加温阀门,后关闭吹除阀门。

六.故障处理:1.运转中一旦出现异常声音、管道撞击声音,第一时间向班长、厂长汇报,同时立即停止运转。

排除故障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运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氧泵检修规程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二O一三年三月目录1.总则………………………………………………(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2)编写依据………………………………………(3)主要技术参数…………………………………2.检修周期和内容…………………………………3.准备工作…………………………………………4.拆卸程序…………………………………………(1)示意图…………………………………………(2)检修内容………………………………………(3)质量标准………………………………………5.试车………………………………………………6.验收………………………………………………7.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总则1.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1.1.1主要内容本规程规定了液氧泵的检修维护周期和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和故障处理。

1.1.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空分车间的液氧泵的检修维护。

液氧泵为sefco 公司制造,型号是CL4-25/EM-3151.2编写依据sefco公司CL4-25/EM-315液氧泵操作和维护手册.1.3主要技术参数:1.3.1技术数据1.3.1.1泵规格和参数系列号 08.302/1-4型号 CL4-25/EM-315级数 4顶宽 5.5mm名义叶轮直径 260毫米理论上的旋转速度 4310rpm进气嘴位置参考尺寸图排出喷嘴的位置参考尺寸图材料铜生产年份 2008年1.3.1.2运行数据液体温度 -183摄试度工艺介质液氧吸入压力 5bar最小NPSH 见泵性能报告流速 939L/min2、检修周期与内容2.1检修周期(见表一)表一检修周期视状态检测和运行中发现的问题确定检修时间和检修内容2.2 检修内容2.2.1 小修2.2.1.1 消除管线、阀门、法兰、接头等的跑、冒、滴、漏;2.2.1.2 检查进出口阀的全部零部件;2.2.1.3 消除运行中发生的其它故障、缺陷;2.2.1.3 对运行中轴温较低时进行检查修理;2.2.1.4 消除运行中发生的其它故障、缺陷;2.2.2 大修2.2.2.1 包括所有小修内容;2.2.2.2 解体检查泵克的使用情况;2.2.2.3 宏观观察叶轮表面磨损情况及是否有瑕疵;2.2.2.4 检查密封环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2.2.2.5 检查叶轮口环磨损情况,磨损超出指标必须更换;2.2.2.6 检查轴套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2.2.2.7 检查DU套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2.2.2.8 宏观观察中间块装配是否有缺陷;2.2.2.9 检查轴磨损是否严重,必要时更换;2.2.2.10 校验工艺系统各安全阀;2.2.2.11 修复保冷,恢复现场面貌;3 准备工作3.1 检修前的准备3.1.1 在机组停车前,收集各处温度,压力,振动,转速,噪音等机组运行数据,组织机,电,仪,工艺等有关人员,对泵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找出缺陷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根据初步汇诊结果,确定重点检修项目及内容,编写检修技术方案,计划进度和安全措施;3.1.2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备件,工具。

量具,测量仪器要检验合格证。

专用工具在使用前要进行检验和维护,根据质量和技术要求准备检验合格的起吊工具,吊转子的钢丝绳必需有塑胶套保护,起吊机具动,静负载试验时,应比最大起吊质量大25%;3.1.3 拆卸清理缸盖上的一切杂物,联系有关人员,拆卸有关测振探头以及有碍检修拆缸的温度计,仪表等,要注意保护好仪表接线;3.1.4 检查检修所需要的备件、材料是否满足要求。

4拆卸程序4.1示意流程图4.2检修内容4.2.1 拆卸冷端见图如下4.2.1.1 泵外部连接件的拆除4.2.1.1.1 拆除密封气控制盘和泵体设备的密封气软件连接;4.2.1.1.2 拆除现场压力表、湿度计、流量计和泵体设备的连接;4.2.1.1.3 拆除电气电缆接线;4.2.1.1.4 拆除电机和泵联轴器保护罩;4.2.1.1.5脱开电机和泵联轴器的连接(在泵解体前必须测量转子定位器和密封填料压盖之间的距离,目的在于再次对泵组装时定位);4.2.1.1.6 将电机从泵体上拉出,拉出的电机必须保存在干净的地方(按下图);4.2.1.1.7 卸掉泵盖和泵壳之间的螺栓;4.2.1.1.8 将泵转子从泵壳内吊出(按下图);4.2.1.1.9 按以下步骤将泵的转子倒立(按下图)拆除泵出口中间块的定位销。

4.2.1.2 泵转子部分的拆除 (以下部分拆除的零件必须保存于干净整洁的地方)4.2.1.2.1抽出出口蜗壳;4.2.1.2.2 拆除轴上叶轮螺母;4.2.1.2.3 逐级拆除叶轮(按下图);4.2.1.2.4 拆除时,应在泵壳上均匀施力向上抽出,泵壳带动叶轮从轴上抽出。

并拆除相应的附件,从轴上抽出隔板。

4.2.1.2.5 拆除第一级和吸入室的定位销,按上步拆除第一级泵壳和定位销,并拆除附件部分。

4.2.1.2.6 拧掉泵壳吸入室和泵盖连接螺栓,并将泵的进口吸入室和泵盖脱开,取出吸入室和泵盖之间的冷量损失绝热保温块;4.2.1.2.7 抽出泵主轴(按下图);泵轴从泵体端抽出。

4.2.1.3 迷宫密封的拆除(按下图);4.2.1.3.1 拧下螺栓和弹簧垫片;4.2.1.3.2 打开密封压盖和“0”形环;4.2.1.3.3 拆下薄垫片;4.2.1.3.4 拆下迷宫密封环;4.2.1.3.5 拆下碟形弹簧垫片;4.2.1.3.6 拆下隔离垫圈(小)4.2.1.3.7 拆下定距环;4.2.1.3.8 拆下隔离垫圈(大)4.2.1.3.9 重复连续拆下四个密封环。

4.2.1.3 泵的组装与拆卸顺序相反。

4.3 质量标准4.3.1 装配技术5 试车5.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5.1.1 确认机组检修完毕,质量符合技术要求,记录完善,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5.1.2 所有现场安全附件校验合格、联锁报警系统均已安装调试合格;5.1.3 所有外供气、供电、均已正常到位;5.1.4 进行转动盘车是否灵活、平稳,检查转子是否有异常响动;5.1.5 按操作规程正常操作,并做好记录;5.1.6 参与试车的有关人员全部到位;5.2 试运行按车间试车方案进行试车。

试车满足各项技术要求,无不正常现象可交付6 验收机泵经检修,试运行,达到下列要求可进行验收:6.1 检修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检修记录齐全、准确。

6.2 机泵各部件动作灵活,设备无泄漏,各标记、指示信号、自动装置、保护装置等齐全、正确,现场整齐、清洁。

6.3 运行平稳,满足使用要求。

6.4 机泵运转情况良好,各轴承温升、振动符合要求,机泵能满足满负荷生产要求。

验收合格,按规定办理手续,正式交付生产使用。

7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附加说明:本规程由空分工段负责起草,起草人张运良(2013年)。

2、泵主体布置图3、检修周期及项目表3.1泵在运转中的故障排除4、泵零件的解体拆除4.4、泵的组装泵在组装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图763130025-01图。

4.4.1 先安装电机侧的联轴器及其联轴器护罩(按下图);.把电机垂直安装固定在机座支架上。

.将铜护罩安装在电机法兰上。

.把变流装置、安全螺栓和“O”形环安装在半连轴器上。

.把垫安装在半连轴器上。

.拧紧螺栓在电机轴上定位电联轴器。

.把加热器安装在支架上。

.在支架上安装盖子、螺栓、偏心垫片和制动垫片。

.旋动支架上的吊环。

.把“O”形环置于支架上。

.用螺旋把支架和盖子组固定在电机上。

.根据装配尺寸1(GRI)的间隙进行测量装配量。

4.4.2 安装迷宫密封;按照迷宫密封的拆卸步骤进行组装。

4.4.3 先将泵盖,绝热保温部分,吸入室安装好,在泵盖上安装O 形圈,将迷宫密封安装在泵盖上。

根据装配尺寸2(GRⅡ)的间隙进行测量装配量。

将泵轴固定安装在泵盖上。

用螺栓将泵盖,绝热保温部分,吸入室安装好。

注意:在泵轴安装前不能将迷宫密封安装结实。

4.4.4 将上一步装配好的零件固定放在泵的装配支架上,并仔细地安装固导叶的弹簧垫片安装好,将导叶套在轴上。

4.4.5 装配泵叶轮和泵内壳体(按下图);. 将第一级泵体安装在泵吸入室上,装配过程中注意泵体和吸入室之间的密封,并拧紧固定螺栓。

.根据装配尺寸4(GRⅣ)和装配尺寸5(GRⅤ)装配泵体。

.把固定叶轮和轴的键先安装在轴上,再装配叶轮,装配的过程中注意调整叶轮和泵体之间的尺寸C1,测量E值和拆解时的记录值是否相等,如不相等,调整螺栓到相等值。

.安装级间密封,保证泵体的密封性能。

. 安装泵的中间隔板。

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安装完泵的所有6级叶轮。

. 拧紧叶轮螺母,将泵的出口壳体部分安装上,固定好螺栓将出口壳体和最末级泵壳固定好。

. 将泵的泵体吊起从新装入冷箱内的外壳内。

. 将电机连接到泵的轴上并固定。

. 连接电气电缆接线。

. 连接现场压力表、湿度计、流量计和泵体设备的连接。

. 连接密封气控制盘和泵体设备的密封气软件连接;5、装配尺寸6、泵的试车见操作规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