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强碱、甲醇乙醇安全管理与使用
甲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甲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甲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日用化工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化学品,具有挥发性、易燃、毒性等危险特性。
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甲醇的使用安全,制定并实施甲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一、规范的管理制度是甲醇安全的保障建立甲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甲醇使用安全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1.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2.明确甲醇的分类、储存、使用、使用场所和方法等要求;3.建立专门的甲醇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4.定期对甲醇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5.加强甲醇安全培训和宣传等。
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地从法制、技术、组织、管理、人员等多方面保障甲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二、甲醇的分类和储存甲醇基本上标准的包装为200L的中口径铁桶或小口径塑料桶。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甲醇进行分类和储存。
按照甲醇的纯度可以分为纯甲醇和劣质甲醇;按照甲醇的含水量可以分为含水甲醇和干燥甲醇。
一般而言,干燥甲醇含水量小于0.01%,含水甲醇含水量在0.2%左右。
甲醇的储存应该遵循以下要求:1.远离火源和热源;2.存放在通风、干燥、避光的地方;3.避免强氧化剂和强酸碱物质的接触;4.采取专门的存储设施,安装泄漏报警器等安全设备。
三、甲醇的使用和场所在甲醇的使用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场所、方法和行为。
一般而言,甲醇使用的场所应该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必须远离火源和热源。
同时,使用人员应该统一着装、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
对于甲醇使用过程中的废液和废气等,也需要采取专门的设备和方法进行处理。
在甲醇使用场所的布局、设施、防护和安全措施等方面,需要遵循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和规范,确保使用过程中没有任何安全隐患。
四、甲醇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对于甲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隐患,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甲醇的分类、储存、使用和设施等方面;安全评估的内容包括:甲醇使用环节中的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等。
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程(四篇)
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程强酸、强碱和腐蚀剂是一类具有强烈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其使用过程中存在较高的风险。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规程和操作指南。
下面就是一份关于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的安全规程,共____字:一、安全作业环境准备1. 确保工作区域安全:工作区域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防止腐蚀性气体的积聚。
工作区域应保持整洁,无杂物阻碍。
2.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应配备好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护服和防护鞋等。
3. 确定紧急撤离计划:在工作区域明显位置布置紧急撤离示意图,并通过培训告知所有操作人员,以便发生意外事故时能迅速撤离。
二、化学品储存和处理1. 储存:强酸、强碱和腐蚀剂应储存在专用的存储柜或储罐中,并标明其名称、危险性和存储日期等信息。
储存区域应专门标识,远离易燃物和可燃物。
2. 标识和包装:所有强酸、强碱和腐蚀剂都应标明其化学品名称、危险性和处理方法等信息,并使用特殊的包装材料保护。
3. 处理废液:处理废液时,应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入下水道或环境中。
可以回收的废液应进行分类,并由专门的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处理。
三、安全操作规程1. 掌握使用手册:在正式使用强酸、强碱和腐蚀剂前,必须详细阅读并掌握相应的使用手册和操作流程。
2. 个人防护装备: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配戴好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护服和防护鞋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3. 避免直接接触:尽可能避免直接接触强酸、强碱和腐蚀剂,特别是避免将其接触到皮肤、眼睛和粘膜等敏感部位。
4. 注意使用工具:在操作过程中要使用专门的工具和容器,避免强酸、强碱和腐蚀剂与普通材料直接接触。
5. 控制温度和吸阻:避免作业区域温度过高或过低,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配备合适的吸阻装置,控制腐蚀性气体的扩散。
6. 空气流通:在操作过程中应及时开启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
7. 小心搅拌和混合:在进行搅拌和混合时,应按照操作手册上的技术要求进行,避免产生危险的化学反应。
使用强酸强碱安全操作规程
使用强酸强碱安全操作规程强酸强碱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物质。
正确使用强酸强碱不仅可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可以保障实验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制定一份强酸强碱安全操作规程至关重要。
一、实验室条件实验室必须满足消防、插座、通风等各项安全要求,并设有安全警示标志、消防器材和清洗设备,以便迅速应对事故。
所有实验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
二、实验准备1. 在进行强酸强碱实验前,必须仔细阅读试剂使用说明书,了解其物理性质、危险性质和安全操作方法等信息。
如果有任何疑虑,应及时咨询上级。
2. 实验前需要准备必要的安全用具,包括化学手套、防护镜、实验服、防护鞋等。
3. 实验所需的试剂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比例配置,并装入特定的器皿中,避免溅出和泼洒。
三、实验操作1. 必须在实验室专用柜台或专用场地进行强酸强碱实验。
2. 操作时应注意试剂之间的相容性,避免混合使用不相容的试剂。
3. 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并避免实验过程中摘下或解开防护用品。
4. 打开或关闭强酸强碱的容器时必须小心谨慎,避免溅出或泼洒。
5. 在进行强酸强碱实验时,禁止食物和饮料进入实验室。
6. 实验结束后,必须彻底清洗所用器皿和工具,并妥善处置废弃试剂和垃圾。
四、应急处理1. 发生强酸强碱泼洒事故时,应立即脱离现场,摘掉受污染的防护服、手套、面罩等装备。
2. 如果被泼洒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冷水冲洗患部十五分钟,并及时接受医生的治疗。
3. 如果误吸或误食强酸强碱,应立即吃消毒性食品(如生牛奶,鸡蛋等)。
4. 如果眼睛受到强酸强碱泼洒,应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15~20分钟,并就医检查。
以上就是一份关于强酸强碱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每一个实验室工作者都应该认真遵守规程,保障实验室的安全生产。
我们必须牢记,化学实验的安全不容忽视,只有安全是最重要的!。
甲醇安全储存及使用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甲醇的安全管理,防止甲醇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甲醇的生产、储存、使用、运输、销售、报废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甲醇安全储存及使用制度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保甲醇的安全。
第二章安全储存第四条甲醇储存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维护。
第五条甲醇储存场所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第六条甲醇储存场所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储存甲醇的仓库应采用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等设施,并设置通风、降温设备。
(二)储存甲醇的仓库应与生活区、办公区、消防设施等保持安全距离。
(三)储存甲醇的仓库应设置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
(四)储存甲醇的仓库应配备泄漏检测报警装置,确保及时发现泄漏情况。
(五)储存甲醇的仓库应配备应急处理设备,如中和剂、吸附剂等。
第七条甲醇储存量应根据储存场所的容积、安全距离、通风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
第八条甲醇储存场所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甲醇的安全储存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安全使用第九条甲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甲醇使用管理制度,明确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使用人员等。
第十条甲醇使用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甲醇的性质、安全使用方法和应急处置措施。
第十一条甲醇使用时应遵守以下规定:(一)甲醇应储存于专用容器内,不得与其他化学品混存。
(二)使用甲醇时,应穿戴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三)甲醇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严禁在密闭空间内使用。
(四)使用甲醇时,应避免与皮肤、眼睛等部位接触。
(五)甲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使用过的容器、工具等。
第十二条甲醇使用单位应定期检查甲醇使用情况,确保甲醇安全使用。
第四章安全运输第十三条甲醇运输应符合国家有关运输安全标准,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程模版
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程模版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程模版如下:1. 强酸、强碱及腐蚀剂的定义强酸、强碱及腐蚀剂指具有强腐蚀性能的化学物质,能够对人体、设备和环境造成严重伤害或损害。
2. 安全储存2.1 分类储存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应根据其性质分类储存,避免与不相容物混合。
2.2 储存容器储存容器应选用耐腐蚀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如特种塑料桶或防腐蚀钢制桶。
2.3 储存场所储存场所应干燥、通风良好,并配备防腐蚀剂泄漏的应急设施和消防器材。
2.4 标识储存容器应进行明确的标识,标明其名称、浓度和存储日期等信息。
3. 安全使用3.1 实施培训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强酸、强碱及腐蚀剂的性质、危险性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3.2 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在进行强酸、强碱及腐蚀剂的使用时,应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3.3 容器选择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时,应选用坚固耐腐蚀的容器,避免溅洒、泄漏等事故发生。
3.4 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严禁私自调配、混合强酸、强碱及腐蚀剂。
3.5 通风设施在操作强酸、强碱及腐蚀剂时,应确保操作区域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减少有害气体积聚。
3.6 废弃物处理废弃的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应急措施4.1 泄漏事故发生强酸、强碱及腐蚀剂泄漏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隔离泄漏源,并通知相关人员。
4.2 急救措施发生接触强酸、强碱及腐蚀剂事故时,应立即洗净受伤部位,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立即就医。
4.3 应急设备工作现场应配备适量的应急设备,如洗眼器、喷淋器等,以便及时处理事故。
5. 安全监督5.1 监测定期对储存区域、操作区域进行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5.2 管理人员应设立专门负责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管理的岗位,并配备专业人员负责监督和管理。
6. 安全培训6.1 新员工培训新员工进入岗位前,应接受相关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培训,了解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
强酸强碱性药品的使用安全规程(3篇)
强酸强碱性药品的使用安全规程1、在进行酸碱类工作的地点,应备有自来水、毛巾、药棉及急救时中和用的溶液。
2、搬运和使用浓酸或强碱性药品的工作人员,应熟悉药品的性质和操作方法;并根据工作需要戴口罩、橡胶手套及防护眼镜,穿橡胶围裙及长筒胶靴(裤脚须放在靴外)。
工作负责人须检查防护设备是否合适。
3、搬运密封的浓酸或浓苛性碱溶液的坛子时,应将坛子放在牢固的木箱或框篮内(口朝上),并用软物塞紧。
木箱或框篮上应有牢固的把手,由二人搬一个坛子,不准由一人单独搬运。
用车子或抬箱搬运时,必须将木箱或框篮稳固地放在车上或抬箱中,或加以捆绑。
禁止用肩扛、背驮或抱住的方法搬运坛子4、条搬运的道路应畅通,并在必要地点设有水源和急救站。
5、凡属使用浓酸的一切操作,都必须在室外或宽阔和通风良好的室内通风柜内进行。
如果室内没有通风柜,则须装强力的通风设备。
6、酸碱槽车进厂后应取样检验。
用压缩空气顶压卸车时,顶压的压力不准超过槽车允许的压力。
严禁在带压下开启法兰泄压。
无送气门、空气门的槽车和不准承压的槽车,都禁止用压缩空气顶压卸车。
7、从酸槽或酸坛中取出酸液,一般应用虹吸管吸取(但不准用不耐酸的橡胶管)。
在室内取酸时,如必须用酸瓶倒酸,则操作应特别缓慢,下面应放置较大的玻璃盆或陶磁盆。
8、调配制稀酸时,禁止将水倒入酸内,应将浓酸少量地缓慢地滴入水内,并不断进行搅拌,以防剧烈发热。
9、当浓酸倾撒在室内时,应先用碱中和,再用水冲洗,或先用泥土吸收,扫除后再用水冲洗。
10、开启苛性碱桶及溶解苛性减,均须戴橡胶手套、口罩和眼镜并使用专用工具。
打碎大块苛性碱时,可先用废布包住,以免细块飞出。
配制热的浓碱液时,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点或在通风柜内进行。
溶解的速度要慢,并经常以木棒搅拌。
11、地下或半地下的酸碱罐的顶部不准站人。
酸碱罐周围应设围栏及明显的标志。
12、酸碱罐的玻璃液位管,应装金属防护罩。
13、当浓酸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以____%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强碱强酸安全操作规程
强碱强酸安全操作规程强碱和强酸都是一种危险化学品,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具有强腐蚀性和毒性,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安全,切勿大意或侥幸心理。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强碱强酸安全操作规程。
一、实验前准备1.1 确定实验需求和操作流程,为实验做好充足的准备。
1.2 确保实验室条件符合安全要求,操作台面应清晰干净,电路接线应符合标准。
1.3 将相应的防护设备(如手套、防护眼镜、防护罩等)摆放就位。
1.4 将强碱和强酸分开储存,标记清晰。
强碱和强酸瓶子应密封严实,以防止泄漏。
1.5 根据操作要求,准备足够的稀释剂,以及可以中和强碱或强酸的物质(如5%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钙、二氧化碳等)。
1.6 将实验记录本、笔记本、计算器等相关设备摆放好,以便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二、实验时操作规范2.1 操作前要认真阅读实验要求和操作指南,清晰明确实验目标,确保自己完全掌握实验操作流程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2.2 穿戴好防护设备,并检查自己是否已经符合安全要求,如手套、防护镜和防护罩等。
2.3 在操作强碱或强酸前,需先向工作区域添加中和试剂,以防止不慎溅入眼睛或皮肤上,及时对酸碱进行中和。
2.4 操作强碱或强酸时一定要注意,要避免直接接触,以防止造成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2.5 在注入浓酸或浓碱的过程中,应缓慢倒入,不要放在容易破裂的容器中,也不能混合使用瓶子和管子等。
2.6 操作过程中,要确保操作区域保持干爽,如有液体溢出请及时清理。
2.7 在对酸碱进行稀释或调和时,应按比例加入适量的水或其他溶剂,在加入水或其他溶剂时要缓慢,避免猛然反应产生危险物质或溅出。
2.8 在操作结束后,要彻底清洗所使用过的仪器和设备,保持实验室的干净卫生。
三、紧急处理情况3.1 如果强碱或强酸不慎溅到身体上,应立即将患部冲洗数分钟,并紧急就医。
3.2 如果强碱或强酸不慎溅到眼睛中,应立即打开眼睛进行冲洗数分钟,同时寻求专业医生治疗。
乙醇安全管理的实施细则
乙醇安全管理的实施细则目标本文档旨在制定乙醇安全管理的实施细则,以确保乙醇的安全使用和储存,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所有使用和储存乙醇的单位和个人。
安全管理措施1. 储存要求:- 乙醇应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与空气接触。
- 储存区域应干燥、通风良好,并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 储存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乙醇的存在。
2. 使用要求:- 使用乙醇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 使用乙醇的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乙醇蒸气积聚。
- 在使用乙醇时,禁止吸烟或使用明火。
3. 废弃物处理:- 弃置的乙醇容器应进行充分清洁,并妥善处理。
- 废弃的乙醇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安全培训和意识1. 所有使用和储存乙醇的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乙醇的危险性和安全操作要求。
2. 定期组织安全会议和演习,提高员工对乙醇安全管理的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安全检查和监测1. 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检查乙醇的储存和使用情况,确保符合安全管理要求。
2. 安装乙醇泄漏监测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情况。
应急处理1. 制定乙醇泄漏和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应急处置措施。
2. 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设备和材料,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监督和评估1. 设立乙醇安全管理的监督机构,负责对乙醇使用和储存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2. 定期评估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
以上为乙醇安全管理的实施细则,希望各单位和个人能严格按照本细则执行,确保乙醇的安全使用和储存。
甲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甲醇的安全使用,防止甲醇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护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使用甲醇的部门和个人。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甲醇,是指化学式为CH3OH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点。
第四条甲醇的安全使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安全教育培训第五条所有使用甲醇的员工必须接受甲醇安全使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1)甲醇的基本性质、用途和危害;(2)甲醇的安全操作规程;(3)甲醇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法;(4)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六条培训结束后,员工应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七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甲醇安全使用知识更新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最新的安全知识。
第三章安全操作规程第八条甲醇的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等环节应严格执行以下操作规程:(1)储存:甲醇应储存在专用仓库,仓库应通风、干燥、防火、防爆,严禁与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混放。
(2)运输:甲醇运输时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等物质混装。
(3)使用:使用甲醇时应穿戴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4)废弃:甲醇废弃时,应按照国家有关废弃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第九条严禁在禁止使用甲醇的场所和时间内使用甲醇。
第十条使用甲醇的设备、管道、阀门等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四章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置第十一条建立甲醇事故预防机制,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第十二条制定甲醇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处置措施等内容。
第十三条发生甲醇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并及时报告上级部门。
第十四条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甲醇事故的能力。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五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甲醇安全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确保本制度的贯彻落实。
强酸强碱甲醇乙醇安全管理与使用培训
强酸强碱甲醇乙醇安全管理与使用培训强酸、强碱、甲醇、乙醇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
这些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进行安全管理和正确使用。
下面是关于强酸、强碱、甲醇、乙醇的安全管理与使用的培训内容。
一、安全管理措施1. 实验室装备与设施:确保实验室有完善的设备与设施,如安全柜、通风系统、灭火设备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2. 个人防护装备:在接触强酸、强碱、甲醇、乙醇时,必须戴防护镜、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尽可能避免皮肤与黏膜直接接触。
3. 防护措施:禁止在实验室内进食、饮水和吸烟,避免暴露于化学物质。
实验后要彻底清洁实验器材和工作区域,避免交叉污染。
4. 危险废物管理:强酸、强碱、甲醇、乙醇等化学试剂属于危险废物,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和储存。
禁止将废物倾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
二、强酸的使用与存储1. 储存:强酸应存放于专用的防腐蚀柜中,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防止泄漏和腐蚀。
2. 使用:在使用强酸时,应佩戴防护装备,注意避免与皮肤和黏膜接触。
按照实验要求稀释和配制,避免溅泼。
3. 废弃物处理:未使用的强酸应以安全的方式处理,禁止随意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
应及时将弃置的强酸送入专门的集中处理点处置。
三、强碱的使用与存储1. 储存:强碱也应存放于专用的防腐蚀柜中,避免与酸、有机物等接触,避免发生剧烈反应和泄漏。
2. 使用:在使用强碱时,同样需要佩戴防护装备,注意避免与皮肤和黏膜接触。
稀释和配制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喷溅和反应。
3. 废弃物处理:未使用的强碱要妥善处理,禁止随意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
应及时送入专门的集中处理点处置。
四、甲醇与乙醇的使用与存储1. 储存:甲醇和乙醇应存放在防火防爆的柜子中,远离火源和明火。
避免与氧化剂、酸等物质接触,防止燃烧和爆炸。
2. 使用:在使用甲醇和乙醇时,要小心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气体。
加热时要注意防火防爆措施。
3. 废弃物处理:未使用的甲醇和乙醇要禁止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
乙醇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乙醇储存、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乙醇的MSDS安全使用和管理规定:原料质量规格要求乙醇乙醇运输、储存、消防、安全距离厂房内通风、防爆产品粒度检测、吸水速率检测外包装形式、图案、商标产品使用说明书:生产表单、存储表单、检验表单、合格证乙醇储存、使用安全管理规定:无水乙醇俗称酒精,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有酒精气味和刺激性辛辣味液体.熔点:-114℃、沸点:℃,闪点:℃,高温能自燃,其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安全.本公司乙醇储存量未达到重大危险源标准,各部门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加强管理,切实落实安全措施.一、乙醇应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储存于专用储罐.罐顶搭棚或在温度高于35℃降温.二、乙醇储罐区应设立有效高度避雷针和地下避雷网,并定期进行检验.三、乙醇储罐应设防静电措施,在法兰连接处应增设铜线连接,仓库管理人员应经常进行维护.四、乙醇储罐顶部应安装阻火透气帽.密闭其它接口以防吸湿受潮影响乙醇质量.五、乙醇输送泵应使用防爆电机,使用防爆按钮、照明电器使用防爆灯.六、乙醇储罐周围应设立不燃性阻火堤预防储罐出现意外泄漏.七、公司所使用的乙醇应委托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质资的单位负责运输.运输车辆、司机、押运人员应具备危险化学品从业资质,有危险化学品从业资格证.八、乙醇储罐区应设立安全警戒线和醒目的警示标牌.九、储罐区严禁烟火,禁止闲杂人员进入,设立消防设施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等.十、通知化验室取样,经检验合格接到卸货通知后方可连接进料管启动打料泵将乙醇输送进入储罐.乙醇卸货过程中仓库应始终有人值守.十一、乙醇在使用过程中,仓库每天都要进行登记核实,做到出入正常.十二、车间在使用乙醇前,先检查管道和阀门的关闭情况,确认使用正确无误后,方可启动乙醇输送泵将乙醇输入计量槽.严禁先启动泵后开阀门.绝对禁止关闲乙醇输送泵出口阀门而长时间运转乙醇输送泵.十三、车间使用乙醇要进行登记,每天将使用量及时上报供应部门和仓库,做到有计划库存,保证充足供应.。
危险化学品甲醇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危险化学品甲醇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甲醇是一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它具有毒性和易燃性,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防范潜在的危害,并制定应急处置原则以应对紧急情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有关甲醇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1.安全措施1.1储存:(1)要将甲醇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远离火源和热源。
(2)甲醇应与酸、碱等物质分开存放,防止发生化学反应。
(3)储存容器必须密封良好,以防止甲醇挥发。
(4)储存区域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识,禁止吸烟。
1.2操作:(1)操作人员应戴上化学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
(2)操作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甲醇泄漏和溅出。
(3)使用工具要清洁,以减少甲醇与其他物质接触的机会。
(4)禁止用嘴吸管,以免误吸入甲醇。
1.3放置:(1)不能让未经处理的甲醇直接进入水源、排水系统和地下。
(2)废弃的甲醇必须经过专门处理,不能随意倒入下水道或垃圾堆。
2.1事故场所的处置:(1)立即采取措施封堵泄漏点,切断甲醇的供应,并确保人员安全。
(2)围绕泄漏点建立安全隔离区域,迅速疏散人员。
(3)如果泄漏量较小,可以用堆砂、密闭或用特殊泄露材料吸收泄漏物。
(4)如果泄露量较大,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按照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处理。
2.2人员伤害的处理:(1)如果有人暴露在甲醇中,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用清水冲洗暴露部位。
(2)如果发现有人误吸入甲醇,应立即将其送往医院,并告知医生有关情况。
(3)如有人皮肤接触到甲醇,应立即脱离现场,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专业医疗救治。
2.3消防措施:(1)如果甲醇发生火灾,应立即启动火警报警装置,通知消防部门,并按照相关预警程序进行紧急疏散。
(2)在安全的位置,远离火源,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或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不可使用水来扑灭甲醇火灾,可使用泡沫、二氧化碳等非水介质灭火剂。
总结:对于危险化学品甲醇,我们应该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包括储存、操作和放置方面的措施。
强酸强碱、甲醇乙醇安全管理与使用37页PPT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甲醇使用管理制度
甲醇安全储存及使用管理制度
一、甲醇的储存
⑴存放区域保持通风,温度﹤30℃,远离火种、热源,严禁明火。
⑵区域内配备二氧化碳灭火器。
⑶区域内的电气配置必须是防爆型,包括照明插座及通风设施等。
⑷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⑸储存区域要有防静电设施。
二、甲醇的罐取分装操作
⑴甲醇库房内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⑵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⑶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⑷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⑸罐取时注意甲醇控制泄漏,如发生泄漏应尽快用布吸拭干净。
⑹罐取完毕后,应将关紧阀门、盖好拧紧桶盖,防止甲醇蒸发。
三、散装甲醇的管理
⑴各部门指定安全区域放置。
⑵每班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及罐装操作,其他未经培训人员不得随意罐取使用。
⑶存放在无人员区域时,应定时巡视察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
⑷存放区域辐射30米内不得进行焊接、切割等明火作业。
漯河市纯恋食品XXX
2015年1月31日。
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定范文(2篇)
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定范文1.搬运和使用强酸、强碱及溴等腐蚀性药品要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搬运酸、碱前应仔细作下列几项检查:1)装运器具的强度;2)装酸或碱的容器是否封严;3)容器的位置固定是否稳;4)搬运时,不许一人把容器背在背上。
3.移、注酸、碱液时,只准用虹吸管,不准用漏斗,以防酸、碱液溅出。
4.酸、碱等腐蚀性液体,禁止用嘴直接吸取,如无吸气器可用量筒量取。
5.打开盛溴、过氧化氢、氢氟酸、氨水、浓盐酸、浓硝酸、乙醚、丙酮和其他易挥发溶液容器时,应先用水冷却,然后开瓶,瓶口不准对人。
6.在稀释酸(尤其是硫酸)时,应当一人搅拌冷水,一人将酸慢慢注入,禁止将水直接注入酸内。
7.取碱金属及氢氧化物和氧化物时,必须用镊子夹取或用瓷匙采取。
8.废酸、碱必须倒在专门的缸内,缸应放在安全的地方。
9.如有腐蚀性物质触及皮肤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定范文(2)强酸、强碱及腐蚀剂是一类具有强烈腐蚀性和危险性的化学物质。
正确使用和储存这些物质对于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强酸、强碱及腐蚀剂的安全规定范本,旨在提供给企业和单位参考,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1. 环境安全措施1.1 在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时,必须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
如需要操作在密闭空间中,必须安装有效的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1.2 操作区域必须配备紧急洗眼器、紧急淋浴等安全设备,并确保这些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1.3 在操作区域内,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标明该区域含有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并提醒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设备。
1.4 操作区域必须保持干燥和清洁。
如发生泄漏或溅落,应立即清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废弃物。
1.5 强酸、强碱及腐蚀剂的储存区域必须远离热源、火源和其他容易引起火灾的物质。
存放区域内必须设有防火设施,并正确标记存放位置。
2. 个人防护措施2.1 在操作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前,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服、化学手套、呼吸防护设备等。
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程模版(2篇)
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程模版强酸、强碱和腐蚀剂是常用的化学品,但它们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危险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安全操作和防止事故发生,建议制定和遵守以下强酸、强碱及腐蚀剂的安全规程。
1. 强酸、强碱及腐蚀剂的存储和标识1.1 存储要求:1.1.1 存储区域应选择通风良好的室内或配备通风设备的专用房间。
1.1.2 存储区域应远离明火、高温和火源,并保持干燥、阴凉和远离阳光直射。
1.1.3 存储区域内不应存放与强酸、强碱及腐蚀剂相容的其他物质。
1.1.4 存放强酸和腐蚀剂的容器应选用耐腐蚀材质如聚烯烃或玻璃材料,并确保容器密封良好。
1.1.5 强酸、强碱和腐蚀剂应单独存储,分开放置,避免混用或混装。
1.2 标识要求:1.2.1 每个容器都应有清晰的标识,标示内容包括:化学品名称、浓度、危险性等级、危险标志和警示语。
1.2.2 标识应采用耐腐蚀、不褪色和易识别的材料制作,并牢固地粘贴于容器上方,确保容器易于辨别。
2. 强酸、强碱及腐蚀剂的安全操作2.1 个人防护:2.1.1 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装,包括抗腐蚀手套、护目镜、面罩、防护鞋等。
2.1.2 操作人员应戴上防酸碱口罩,确保呼吸道不受化学品侵害。
2.1.3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强酸、强碱及腐蚀剂的性质、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2.2 操作环境:2.2.1 操作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杂物堆积。
2.2.2 操作区域应配备应急洗眼器、紧急淋浴器等紧急处理设备,并确保容易接近和操作。
2.2.3 操作区域应配备干粉灭火器、沙桶等灭火设备,并明确灭火器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2.3 操作规程:2.3.1 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仔细阅读化学品的安全资料表(MSDS),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危险性和应急处置方法。
2.3.2 操作人员应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储存和处理化学品。
2.3.3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化学品的溅洒和飞溅,操作前应将周围可移动的物品远离作业区域。
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程模版(二篇)
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程模版强酸、强碱和腐蚀剂是常用的化学品,但它们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危险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安全操作和防止事故发生,建议制定和遵守以下强酸、强碱及腐蚀剂的安全规程。
1. 强酸、强碱及腐蚀剂的存储和标识1.1 存储要求:1.1.1 存储区域应选择通风良好的室内或配备通风设备的专用房间。
1.1.2 存储区域应远离明火、高温和火源,并保持干燥、阴凉和远离阳光直射。
1.1.3 存储区域内不应存放与强酸、强碱及腐蚀剂相容的其他物质。
1.1.4 存放强酸和腐蚀剂的容器应选用耐腐蚀材质如聚烯烃或玻璃材料,并确保容器密封良好。
1.1.5 强酸、强碱和腐蚀剂应单独存储,分开放置,避免混用或混装。
1.2 标识要求:1.2.1 每个容器都应有清晰的标识,标示内容包括:化学品名称、浓度、危险性等级、危险标志和警示语。
1.2.2 标识应采用耐腐蚀、不褪色和易识别的材料制作,并牢固地粘贴于容器上方,确保容器易于辨别。
2. 强酸、强碱及腐蚀剂的安全操作2.1 个人防护:2.1.1 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装,包括抗腐蚀手套、护目镜、面罩、防护鞋等。
2.1.2 操作人员应戴上防酸碱口罩,确保呼吸道不受化学品侵害。
2.1.3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强酸、强碱及腐蚀剂的性质、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2.2 操作环境:2.2.1 操作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杂物堆积。
2.2.2 操作区域应配备应急洗眼器、紧急淋浴器等紧急处理设备,并确保容易接近和操作。
2.2.3 操作区域应配备干粉灭火器、沙桶等灭火设备,并明确灭火器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2.3 操作规程:2.3.1 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仔细阅读化学品的安全资料表(MSDS),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危险性和应急处置方法。
2.3.2 操作人员应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储存和处理化学品。
2.3.3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化学品的溅洒和飞溅,操作前应将周围可移动的物品远离作业区域。
强酸强碱、甲醇乙醇安全管理及使用
2.1 甲醇的安全使用与管理
【泄漏应急处置】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 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 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 具收集吸收材料。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 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 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 释液体泄漏物。 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50m。如果为大 量泄漏,在初始隔离距离的基础上加大下风向的疏散距离。
③ 容器的位置固定是否稳; ④ 搬运时,不许一人把容器背在背上。
1.3 使用强酸、强碱腐蚀剂安全规程
3) 移注酸碱液时,要用虹吸管,不要用漏斗,以防酸、碱溶 液溅出。 4) 酸碱液,禁止用嘴直接吸取;如无吸气器可用量筒量取。 5) 开放盛溴、过氧化氢、氢氟酸、氨水和苛性钠溶液溶器 时,应先用水冷却,然后开瓶。开瓶时,瓶口不准对人。 6) 在稀释酸(尤其是硫酸)时,应当一面搅拌冷水,一面慢 慢将酸注入。禁止将水注入酸内;
2.1 甲醇的安全使用与管理
5、安全措施 【一般要求】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 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2)密闭操作,防止泄漏,加强通风。 (3)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4)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5)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建议操 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6)储罐等压力设备应设置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 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 (7)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 (8)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9)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10)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使用强酸、强碱腐蚀剂安全规程
3) 移注酸碱液时,要用虹吸管,不要用漏斗,以防酸、碱溶 液溅出。 4) 酸碱液,禁止用嘴直接吸取;如无吸气器可用量筒量取。 5) 开放盛溴、过氧化氢、氢氟酸、氨水和苛性钠溶液溶器 时,应先用水冷却,然后开瓶。开瓶时,瓶口不准对人。 6) 在稀释酸(尤其是硫酸)时,应当一面搅拌冷水,一面慢 慢将酸注入。禁止将水注入酸内;
1.4 强酸强碱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2)强碱中毒 强碱中毒及其表现急性强碱类中毒是指氢氧化钠、氢氧化 钾、氧化钾、碳酸钾等经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局部烧 伤及全身中毒。 中毒表现如下:皮肤烧伤可见皮肤充血、水肿、糜烂。开 始为白色、后变为红或棕色,并形成溃疡、局部伴有剧痛。 眼烧伤可引起严重的角膜损伤,以致失明。
1.4 强酸强碱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强碱所致皮肤及眼烧伤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创面及眼 内,直到皂样物质消失为止。 皮肤创面彻底冲洗后,可用食醋或2%醋酸冲洗或湿敷,然 后包扎。 眼内彻底冲洗后(禁用酸性液体冲洗),可应用氯霉素等 抗生素服药膏或眼药水,然后包扎双眼。
涂装作业危害因素及其安全技术
1.4 强酸强碱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2.2.2强碱烧伤 常见的强碱:氢氧化钠(苛性钠),石灰等。 强碱对人体的皮肤组织的损害力比强酸更重,因为强碱可 渗透深入组织,使组织蛋白发生溶解。 急救原则: (1)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至少20分钟;碱性化学 烧伤也可用食醋来清洗,以中和皮肤的碱液。 (2大量清水冲洗。切忌先用水洗,因为生石灰遇 水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灼伤皮肤。 皮肤化学性烧伤急救要点 •① 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 ② 切忌不加处理急急忙忙送医院。
1.2 强酸强碱及腐蚀性物质危害
强酸强碱溶液可引起人体皮肤严重腐蚀、 烧伤、中毒和窒息。
1.3 使用强酸、强碱腐蚀剂安全规程
1) 搬运和使用腐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及溴等,要戴橡皮手 套,围裙、眼镜,并穿深筒胶鞋。 2) 搬运酸、碱前,应仔细做下列几项检查: ① 装运器具的强度; ② 装酸或碱的容器是否封严; ③ 容器的位置固定是否稳; ④ 搬运时,不许一人把容器背在背上。
1.4 强酸强碱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2.2、强酸强碱烧伤的急救原则 2.2.1 强酸烧伤 常见的强酸:硫酸、盐酸、王水、碳酸,因其浓度、溶液 量以及皮肤接触面积不同,而造成轻重不同的烧伤。 急救原则: (1)立即用大量温水或大量清水反复冲洗皮肤上的强酸, 冲洗得越早、越干净、越彻底越好,哪怕残留一点也会使烧 伤越来越重。不要顾虑病人冲洗时加重疼痛,要鼓励病人忍 耐着冲洗下去,直到冲洗干净为止。 注意:切忌不轻冲洗,急急忙忙地将病人送往医院, (2)用水冲洗干净后,用清洁纱布轻轻覆差创面,送往 医院处理。
1.4 强酸强碱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强酸所致的消化道烧伤 应立即口服牛奶、蛋清、豆浆、食用植物油等,每次200 升;亦可口服2.5%氧化镁溶液或氢氧化铝凝胶100毫升,以保 护胃黏膜。严禁催吐或洗胃,以免消化道穿孔;严禁口服碳 酸氢钠,以免因产生二氧化碳而导致消化道穿孔。
涂装作业危害因素及其安全技术
1.3 使用强酸、强碱腐蚀剂安全规程
7) 拿取碱金属及其氢氧化物和氧化物时,必须用镊子夹取 或用磁匙采取。
8) 废酸、废碱必须倒在专门的缸子内。缸子应放在安全 的地方。
9) 如腐蚀性物质触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1.4 强酸强碱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 由于未按操作规程操作,在化验操作过程中或配制药 剂时; 1.2在拿取、搬运酸碱药剂瓶,未穿戴劳保用品而直接接 触酸碱。 1.3 强酸强碱溶液可引起人体皮肤严重腐蚀、烧伤、中毒。 2应急处置 2.1机构组织 发现事故第一人→区域负责人→化验室领导
强酸强碱、甲醇乙醇 安全管理与使用
高级工程师 龚铁强 注册安全工程师
注册安全评价师
第一章 强酸强碱安全管理与使用
1.1 腐蚀性强烈的物质 1.2 强酸强碱及腐蚀性物质危害 1.3 使用强酸、强碱腐蚀剂安全规程 1.4 强酸强碱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1 腐蚀性强烈的物质
⑴ 溴及溴水;⑵ 硝酸;⑶ 硫酸; ⑷ 王水;⑸ 氢氟酸;⑹ 铬酸溶液; ⑺ 氢氰酸;⑻ 五氧化二磷;⑼磷酸雾; ⑽ 氢氧化钾;⑾ 氢氧化钠;⑿ 氢氧化铵; ⒀ 冰醋酸;⒁ 磷;⒂ 硝酸银;⒃ 盐酸。
涂装作业危害因素及其安全技术
1.4 强酸强碱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涂装作业危害因素及其安全技术
1.4 强酸强碱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3 注意事项 1.进行救援工作时,必须使用防护工具,防止抢救过程中 发生二次伤害。 2.对窒息人员要进行人工呼吸等现场急救措施。 3.对于局部烧伤伤口,应早作清创处理,但不宜包扎,以 免腐烂和感染。 4.切忌不进行处理,慌张送入医院。 5.若伤者较严重时,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拨120联系当地 医疗机构进行医疗救治。
1.4 强酸强碱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2.2.3、强酸强碱中毒的急救护理 (1)强酸中毒 强酸中毒及其表现急性强酸类中毒是指硫酸、盐酸、硝酸 等经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局部烧伤及全身中 毒。 中毒表现如下:急性吸入性中毒可出现呛咳、胸闷、流泪、 呼吸困难、发绀、咯血性泡沫痰、肺水肿、喉头痉挛或小肿、 休克、昏迷等 皮肤及眼烧伤部位呈灰白、黄竭或棕黑色,四周皮肤发红, 界限分明,局部剧痛,面积大者可发生休克;眼烧伤可见角膜 混浊,甚至穿孔,以至完全失明。
1.4 强酸强碱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强酸所致的皮肤及眼烧伤 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创面及眼内至少20分钟。待脱 去污染的衣服后,再用清水或40%碳酸氢钠冲洗、以中和与温 敷。 在彻底清洗皮肤后,烧伤创面可用无菌或洁净的三角巾、 床单、被罩、衣服等包扎。 眼内彻底冲洗后,可应用氢化可的松或氯霉素眼药膏或眼 药水点眼,并包扎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