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TS-20:计算机教学管理规范【模板】

合集下载

计算机教室管理规范

计算机教室管理规范

计算机教室管理规范1. 引言计算机教室作为教育机构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环境的良好,有必要制定计算机教室管理规范。

本文档旨在规范计算机教室的使用和维护,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2. 使用规范2.1 上课前准备教师应提前进入计算机教室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和软件的安装情况,确保一切正常。

学生应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学习资料和作业文件。

2.2 入座和离座学生应按照教师和班级的安排入座,严禁随意更换座位。

离座时应将电脑关闭或注销账号,保持座位整洁。

2.3 设备使用2.3.1 启动和关闭设备学生在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时应按照教师的指导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3.2 软件安装和卸载学生不得私自安装和卸载计算机教室的软件,如需安装新软件应经过教师或管理员的批准。

2.3.3 文件管理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教室时应注意合理组织文件,避免将个人文件保存在公共区域。

在离开时应清理个人文件,不得私自删除他人文件。

2.4 网络使用2.4.1 上网规范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教室的网络时,应遵守网络使用规范,不得访问非法网站,不得进行非法操作,不得传播和下载不良信息。

2.4.2 邮件和聊天工具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教室的邮件和聊天工具时,应注意文明用语,不得发送垃圾邮件,不得进行网络骚扰行为。

2.5 电源管理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教室时应注意节约用电,离开时应及时关闭计算机和显示器,避免浪费资源。

3. 管理规范3.1 教师管理教师是计算机教室的管理者,应负责相关设备和软件的维护、管理和更新。

教师应确保计算机教室的正常运行和教学效果。

3.2 班级管理班级是计算机教室使用的基本单位,班级的学生应按照教师或班主任的安排使用计算机教室。

班级应设立班级管理员,负责班级内部的设备维护和管理。

3.3 设备维护教师和班级管理员应定期检查计算机教室设备的运行状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报修或更换设备。

3.4 安全管理教师应对计算机教室进行安全管理,定期备份重要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小学计算机管理制度模板

小学计算机管理制度模板

小学计算机管理制度模板一、总则1. 为规范学校计算机的使用和管理,确保计算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教学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计算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教室、办公室、图书馆和计算机实验室的计算机。

3. 学校信息技术部门负责计算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二、计算机使用规范1. 学生和教职工在使用计算机前,应接受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培训。

2. 使用计算机时,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进行违法活动。

3. 严禁在计算机上浏览、下载或传播不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色情、暴力、赌博和反动内容。

4. 严禁使用计算机进行任何形式的黑客活动或破坏网络安全的行为。

三、计算机维护与保养1. 信息技术部门应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计算机使用后,应及时关闭电源,避免长时间待机。

3. 保持计算机及其周边环境的清洁,定期清理灰尘。

四、软件管理1. 学校统一安装教学和办公所需的软件,未经允许,不得私自安装其他软件。

2. 所有软件应为正版,严禁使用盗版软件。

3.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软件的更新和维护工作。

五、网络安全1. 学校应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

2. 所有计算机应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定期更新病毒库。

3. 学生和教职工应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不泄露个人或学校的敏感信息。

六、违规处理1.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学校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等处分。

2. 对于造成计算机设备损坏或数据丢失的行为,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由信息技术部门提出建议,经学校管理层批准后实施。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模板内容,以适应具体学校的管理制度和需求。

教室计算机管理制度范本

教室计算机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规范教室计算机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计算机资源的使用效率,保障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校所有教室计算机的使用和管理。

三、职责分工1. 教务处:负责制定教室计算机管理制度,监督执行情况,定期对教室计算机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

2. 信息中心:负责教室计算机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维修和维护工作。

3. 教师及学生:遵守本制度,合理使用教室计算机,爱护计算机设备。

四、教室计算机使用规定1. 教室计算机主要用于教学、科研和辅助教学活动,不得用于与教学无关的活动。

2. 学生上机时,必须服从教师指挥,遵守课堂纪律,不得随意离开座位或大声喧哗。

3. 上机操作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修改计算机系统设置,不得安装或卸载软件。

4. 严禁使用教室计算机进行网络聊天、玩游戏、下载非法软件等违法乱纪行为。

5. 不得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带入教室计算机使用区域。

6. 教室计算机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信息中心报告,不得私自拆卸或修理。

五、教室计算机维护与管理1. 信息中心应定期对教室计算机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行。

2. 教室计算机设备应统一编号,并贴上标签,便于管理和维护。

3. 教室计算机使用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保持室内整洁。

4. 教室计算机的软件资源应定期更新,以确保教学需求。

六、违规处理1. 对违反本制度的学生,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处分。

2. 对违反本制度的教师,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停课、降职等处分。

3. 对损坏教室计算机设备的,应照价赔偿。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八、其他1. 本制度未尽事宜,可由教务处和信息中心共同协商解决。

2. 本制度如有修改,由教务处和信息中心共同提出,经学校批准后发布。

计算机教室使用管理规定

计算机教室使用管理规定

计算机教室使用管理规定第一部分:教室设备维护在计算机教室使用中,保持教室设备的正常维护非常关键。

教室设备维护包括定期清洁以确保机器正常运行,定期检查设备是否损坏或需要更换零件等。

保持计算机教室设备的良好状态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减少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

第二部分:教师使用计算机教室规范教师在使用计算机教室时应遵守一定的规范。

首先,教师应提前预约使用计算机教室,以免与其他教师产生冲突。

其次,教师应确保在使用计算机教室时不会对设备进行损坏或其他不符合规范的行为。

最后,教师应及时归还设备并保持教室整洁。

第三部分:学生使用计算机教室规范学生在计算机教室的使用中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

首先,学生应遵守教师的指导,按照课程要求使用计算机教室。

其次,学生应保持教室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或影响其他同学使用计算机。

最后,学生应爱护计算机设备,不得擅自拆卸或损坏设备。

第四部分:保护个人信息在计算机教室使用中,保护个人信息尤为重要。

学生和教师应注意个人信息的保密,不得将个人账号密码透露给他人。

在使用计算机时,要及时退出账号,避免他人非法使用个人信息造成损失。

第五部分:网络使用规范在计算机教室使用中,网络使用规范也是必要的。

学生和教师应禁止进入违法网站,不得下载非法软件或传播违法信息。

同时,要遵守版权法,不得非法传播他人作品。

在使用网络时,要注意网络安全,防止个人信息被盗窃或帐号被黑客入侵。

第六部分:教室使用时间安排计算机教室使用时间的合理安排也是管理规定的重要部分。

学校可以制定预约制度,按照课程需求和学生数量合理安排使用时间,避免出现教室被预定但无人使用的情况。

第七部分:教室使用记录为了管理计算机教室的使用情况,学校可建立教室使用记录,记录每位教师和学生使用教室的时间和目的。

这样可以对教室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监管。

第八部分:设备质量评估定期对计算机教室设备质量进行评估也是重要的管理措施。

学校可以委派专人对设备进行巡检,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设备更新或维修。

小学电脑管理条范本

小学电脑管理条范本

小学电脑管理条范本一、电脑使用规定1. 小学电脑仅供教学和学习使用,不得用于游戏、娱乐等非法用途。

2. 在使用电脑前,学生应先向班主任或教师申请,并按照老师的安排使用。

3. 使用电脑时应保持安静,在使用过程中尽量不发出噪音干扰他人。

4. 对于在电脑上发现的故障或问题,应立即向老师或管理员报告,切勿私自维修。

二、电脑操作规范1. 学生使用电脑时,应先了解操作规范和基本知识,不得进行不懂或不熟悉的操作。

2. 使用电脑时应轻拿轻放,切勿抢夺或摔坏电脑及相关设备。

3. 在关机前,应先关闭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和保存好相关文件,再进行关机操作。

4. 严禁在电脑上安装或运行任何未经授权的软件,以免造成电脑系统故障。

三、网络使用规定1. 学生在使用电脑上网前,应先向老师申请,获得批准后方可上网。

2. 上网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访问或传输有损社会公德和法律的信息。

3. 不得私自更改电脑网络设置,以免损坏电脑或影响网络安全。

4. 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应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不得随意透露、泄露个人隐私。

四、电脑维护规定1. 电脑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将电脑关机,并确保电源线和相关设备连接正确。

2. 不得在电脑上随意调整或更换设备配置,以免损坏电脑或影响其他用户。

3. 对于电脑出现的故障或问题,应及时向管理员或老师报告,切勿私自拆卸或维修。

4. 保持电脑桌面整洁,切勿将杂物堆放在电脑上,以免影响电脑散热和正常使用。

五、违规处理规定1. 对于故意破坏或损坏电脑及相关设备的学生,将按照学校纪律处分条例进行处理。

2. 对于违反电脑管理规定的学生,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等。

3. 对于多次违规或严重违规的学生,学校将依法扣留电脑使用权限,并报请家长配合进行相应的教育。

4. 对于破坏、盗窃学校电脑及相关设备的学生,学校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以上是小学电脑管理条范本,旨在规范和管理小学电脑使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校计算机管理制度范本

学校计算机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规范学校计算机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校所有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包括计算机教室、教师办公室、实验室等场所。

三、管理职责1. 学校成立计算机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计算机管理的全面工作。

2.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学校计算机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维护、更新等工作。

3. 各部门、各班级负责本部门、本班级计算机的日常使用、保养和管理。

四、计算机设备管理1. 计算机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更新等事项,需经学校计算机管理领导小组批准。

2. 计算机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计算机设备不得擅自转让、出租、出借,确需外借的,需经学校主管领导批准。

4. 计算机设备报废、更新时,需按照规定程序办理手续。

五、计算机软件管理1. 学校计算机软件的采购、安装、使用等,需经学校计算机管理领导小组批准。

2. 学校计算机软件应定期更新,确保软件功能正常。

3. 禁止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件,不得利用学校网络进行非法下载、传播等行为。

4. 计算机软件的购买、安装、使用等记录,需妥善保存。

六、计算机安全管理1. 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定期进行病毒查杀,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

2. 严格执行用户权限管理,确保用户信息保密。

3.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访问、修改他人计算机数据。

4. 禁止使用计算机进行违法、违规行为。

七、教育培训1. 定期组织计算机应用培训,提高教师、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 鼓励教师、学生参加计算机相关竞赛,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八、监督检查1. 学校计算机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计算机设备、软件、安全等方面进行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九、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计算机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计算机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计算机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计算机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计算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权益,制定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二、教师管理1.教师资格要求:计算机教师需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

2.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要不断加强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建设,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教学方法指导等。

3.教师考核:学校要定期对计算机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考核,评定教学水平,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教师激励机制:学校要建立教师奖惩机制,对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对教学不合格的教师进行处罚。

5.教师职责:计算机教师要遵守学校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安排,认真备课,按时上课,对学生进行认真教学和实验指导。

6.教师值班:计算机教师要按照学校安排的班值时间表,认真履行班值职责,保证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的正常使用和学习。

7.教师纪律:计算机教师要制定自己的教师纪律,严守教师职业操守,不得迟到早退,不得在课堂上玩手机、上网等影响学生学习的行为。

8.教师评价:学校要定期对计算机教师进行学生评教,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三、学生管理1.选课规定:学生在选择计算机课程时,要按照学校规定的选课程序和要求进行选课,不得私自更改选课计划。

2.课堂纪律:学生在上计算机课时,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得大声喧哗、玩手机、上网、私自离开课堂等影响教学秩序的行为。

3.实验室管理: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中,要遵守实验室管理规定,不得私自更改设备设置、下载不良软件等行为。

4.作业管理:学生在完成计算机作业时,要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内容,不得抄袭、弄虚作假、违规使用他人作业等行为。

5.考试规定:学生在计算机考试中,要遵守考试纪律,不得代考、作弊等行为,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6.奖惩制度:学校要建立学生奖惩制度,对在计算机学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对违规行为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处罚。

7.学生评价:学校要定期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课程的满意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学校计算机管理制度范本

学校计算机管理制度范本

学校计算机管理制度范本学校计算机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计算机的使用和管理,保障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计算机资源合理使用,提高教育教学及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计算机设备和资源的管理第一节计算机设备的购置和配备第五条学校根据需要、合理布局计算机房,保障计算机设备和资源的安全和稳定。

第六条学校设备采购和购置计算机设备须符合国家相关教育计算机设备标准和要求。

第七条计算机设备的配备数量原则上按照师生比例、实际需求进行配置。

第八条计算机设备的采购价格、型号和功能应符合当前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修和更换费用。

第九条学校应建立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计算机设备的安全和利用率。

第二节计算机设备的安全和维护第十二条学校应定期进行计算机设备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问题。

第十三条学校应加强计算机设备维护和定期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计算机设备使用人员要正确使用和合理保管计算机设备,不得将设备私自带离校外。

第十五条学校要保障计算机设备的信息安全,建立有效的数据备份制度,防止数据丢失和外泄。

第十六条学校应定期对计算机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第三节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第十九条计算机房只开放给教职工和学生使用,严禁非授权人员进入。

第二十条学生利用计算机资源须遵守学校的网络使用规定,不得进行非法操作或访问违禁网站。

第二十一条教职工和学生要合理利用计算机资源,不得滥用或浪费。

第二十二条学生在计算机学习和使用中,应先提交相应的使用申请,并获得批准后方可使用。

第二十三条学校鼓励教职工和学生利用计算机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的管理第一节网络设备和系统的管理第二节网络使用的规定第三节信息安全的保障第四章计算机故障和问题的处理第一节日常故障处理第二节故障和问题的报告和解决第五章违规行为的处理第一节违规行为的范围第二节处理程序和措施第六章学校计算机管理的监督和评估第一节学校计算机管理的监督第二节定期评估和整改第七章附则第一条本制度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学校教学电脑管理制度

学校教学电脑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教学电脑的管理,提高教学设备的利用率,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规范化:教学电脑管理应遵循规范化、制度化的原则,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2. 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教学电脑资源的优化配置。

3. 服务性:以满足教学需求为出发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4. 安全性:确保教学电脑及其数据的安全,防止病毒感染、数据丢失等事故发生。

三、管理机构及职责1. 学校设立教学电脑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教学电脑管理制度。

2. 设立教学电脑管理员,负责教学电脑的日常管理、维护和维修工作。

3. 各部门、班级设立教学电脑使用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班级教学电脑的使用和管理。

四、教学电脑的使用与维护1. 使用规范(1)教师和学生应遵守教学电脑使用规定,不得擅自更改电脑配置、安装非法软件。

(2)教师和学生使用教学电脑时,应爱护设备,不得损坏电脑硬件和软件。

(3)禁止在教学电脑上从事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如玩游戏、看电影等。

2. 维护与维修(1)教学电脑管理员负责定期检查教学电脑的运行状况,发现故障及时报修。

(2)教师和学生发现教学电脑故障,应及时向教学电脑管理员报告。

(3)教学电脑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负责,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拆卸、维修。

五、教学电脑资源的配置与更新1. 学校根据教学需求,合理配置教学电脑资源,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定期对教学电脑进行更新,提高教学电脑的性能和稳定性。

3. 教学电脑更新应优先考虑教学需求,兼顾其他部门、班级的需求。

六、奖惩措施1. 对在教学电脑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教学电脑管理规定的个人和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教学电脑管理领导小组所有。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教学电脑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

计算机教室管理使用规章制度

计算机教室管理使用规章制度

计算机教室管理使用规章制度
一、计算机教室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场所,供师生教学、培训使用。

二、上机人员须严格服从管理。

经学校或微机任课教师同意后,在规定时间内定位上机操作。

机房内保持整洁安静,不得随意走动。

三、上机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进入机房前须换鞋,或穿戴鞋套。

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丢杂物纸屑。

不准吸烟。

要有防尘、防潮、防高低温、防晒、防静电等措施
四、开机后,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反映,否则由使用人承担一切责任。

上机人员除使用规定的设备外,不得随意使用、移动和拆装微机设备,爱护操作台上的一切设备,不得乱涂、乱写、乱刻。

五、操作过程中,如发生故障,应立即报告管理人员,不得私自处理或隐瞒不报。

六、不得设置个人密码,不得随意改动机器设置,不得进行诸如硬盘分区、格式化之类的危险操作。

七、不得私自安装任何应用程序,不得私自删除、更改他人文件。

八、未经允许不准将磁盘、光盘、外置存储设备等带入微机室。

不准使用光驱观看VCD听CD,不准玩游戏。

严禁在本室下载、收听、收看有关淫秽、迷信、反动等不健康的网络信息。

九、上机人员须填写《微机室设备使用记录簿》,执教教师填写《电教功能教室使用记录簿》。

十、要认真做好设备防盗、防火、用电等安全工作。

若发现异常
现象,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并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十一、对违反上述规定的人员,视情节轻重将给予取消上机资格、赔偿经济损失等处理。

2024年学校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学校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学校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1、计算机教室是学校进行信息技术教育、上机实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要指派具有一定业务水平的专(兼)职教师负责计算机教室日常管理工作。

2、计算机教室主要用于:①学校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及教学研究。

②计算机课外小组活动。

③培训教师。

④在满足学校正常教学需要的前提下,面向社会,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不准将计算机教室挪作它用。

3、计算机教室使用管理:⑴每学期初按教学计划,安排学校《上机实习课表》,并分年级列出贴在墙上。

⑵使用计算机教室者要提前三天登记,使用完毕要认真填写使用情况记录单。

⑶以上文字资料按年度装订成册存档。

4、计算机教室设备要统一编号并配有运行情况记录单,磁盘软件和文字资料要分类编号妥善保存。

室内设备均属专用设备,一律不准外借和挪作它用。

5、进入计算机教室要穿拖鞋。

所有软件未经管理教师许可和杀毒处理不得擅自使用。

6、计算机教室要装配调温、调湿设备,保持良好的室内温度(计算机运行时一般保持在20°至25°C;非运行时一般保持14°至30°)和湿度(运行时:相对湿度40—70°非冷凝)。

7、计算机教室内不准饮食和吸烟,严禁将易燃易爆、有毒性物品、强腐蚀性物品、强氧化性物品、强磁场物品、放射性物品和染有计算机病毒的软件带入计算机教室。

8、计算机教室要有防火、防盗、防触(漏)电保护措施,确保计算机操作人员及室内设备的安全。

9、计算机教室管理人员调入调出时,要及时做好设备清点和有关帐目等交接手2024年学校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为了保证学生正常的计算机学习和使用环境,制定本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计算机教室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计算机教室是学生进行计算机学习和实践的场所,是教学工作的辅助设施。

第二章环境建设第四条计算机教室应具备良好的使用环境,包括通风、光线明亮、温度适宜、噪音低等要求。

计算机教学管理制度范本

计算机教学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规范计算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特制定本制度。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

2.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完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三、教学管理职责1. 教务处负责计算机教学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计算机教研室负责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安排、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资源建设。

3. 计算机实验室负责计算机实验课的教学和实验设备的管理。

4. 计算机教师负责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和辅导工作。

四、教学管理内容1. 教学计划管理(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制定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

(2)定期修订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3)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确保教学任务按时完成。

2. 教学内容管理(1)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2)结合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学方法管理(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讨论、案例教学等,提高教学质量。

(2)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模式。

(3)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学资源管理(1)建设完善的计算机教学资源库,包括教材、课件、试题等。

(2)定期更新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3)鼓励教师开发和应用优质教学资源。

5. 教学质量监控(1)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2)对教学质量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整改。

(3)加强对学生的学业评价,确保教学效果。

五、教学管理考核1. 对计算机教研室、计算机实验室和计算机教师进行定期考核。

2. 考核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学质量、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

3. 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

计算机教室管理的规章制度

计算机教室管理的规章制度

计算机教室管理的规章制度1. 前言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计算机教室的管理,保障计算机设备正常使用,提高教学效果和同学的电脑素养。

各部门、老师和同学必需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

2. 教室管理标准2.1 设备维护与保养1.老师或指定维护人员定期检查计算机及其配件是否完好,并立刻报修或更换显现故障的设备。

2.不得私自拆卸、更换、修理计算机设备,如有需要应适时向相关负责人申请并经批准。

3.配备防静电地垫、稳压电源等必要设备,避开人为损坏。

2.2 软件和硬件的使用1.老师和同学严禁在计算机上安装盗版软件、病毒软件等违法软件。

2.老师应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杀毒,并定期检查同学计算机。

3.禁止使用计算机进行违法、不良的网络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传播谣言、色情信息、攻击他人等。

2.3 课堂秩序与纪律1.老师和同学应按时上课、下课,不得任意早退或晚到。

2.老师应确保课堂秩序,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料,按时开始并有条理地进行教学。

3.同学在计算机教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玩耍、跑动等干扰他人学习的行为。

3. 教室管理考核标准3.1 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标准1.设备完好率:计算全部计算机设备中正常使用的设备数量占总设备数量的百分比。

要求达到98%以上。

2.维护和修理响应时间:记录计算机设备显现故障后,老师或指定维护人员报修到得到修复的时间。

要求平均响应时间不超过24小时。

3.2 软件和硬件使用考核标准1.盗版软件率:计算非正版软件安装数量占计算机数量的百分比。

要求为0%。

2.病毒感染率:计算计算机中检测到的病毒数量占计算机数量的百分比。

要求为0%。

3.3 课堂秩序与纪律考核标准1.上课按时率:计算按时上课的次数占实际上课次数的百分比。

要求达到90%以上。

2.课堂秩序评分:教学评估中依据老师和同学行为评分,评分标准包括上课纪律性、授课效果等。

要求评分达到80分(满分100分)以上。

4. 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老师或同学,将依据实在情况实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口头警告:针对违反规定但情节较轻的行为,予以口头警告。

CELTS-20:计算机教学管理规范【模板】

CELTS-20:计算机教学管理规范【模板】

CELTS-20:计算机教学管理规范(一)本规范的目的计算机教学管理(CMI)系统负责管理学习环境中的课件和学生。

它不仅仅包括对CBT材料的计划安排,还能管理在线(CBT)和离线的教学活动和测验。

通常CMI系统有5个组成部分:1.课程结构开发2.学生注册3.学习过程管理4.测验5.数据收集和管理计算机教学管理系统标准不是整个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标准,也不涉及具体部分的技术实现,它是为了实现各种教学管理系统之间的互操作而制订的。

因此,标准中只涉及到与互操作实现相关的系统数据结构定义。

教学管理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是为了满足:•同样的课可以在不同的CMI系统中工作•分别开发的课能够结合而成为一个CMI 系统的课程•课程可以从一个CMI系统搬到另一个CMI系统•方便分析学生数据之所以有这样的需求,是因为过去许多厂商开发的课程都有自己的CMI管理系统,不同的课使用不同的CMI系统,无论是学生数据、课程信息都无法统一管理,更谈不上综合各家课程组合出新的课程。

因此,一个单位往往只希望使用一种CMI系统,这就要求一个CMI系统要能够管理多个来源的课程,一个课程要能在不同的CMI系统上具有同样的运行效果。

这些是CMI系统互操作性的研究内容,也是制定本标准的主要目的。

(二)CMI系统的互操作CMI系统的互操作性体现在:6.启动课程时的信息交换7.CMI系统与课之间的通信8.在CMI系统间传递课程结构、学习行为、课程内容9.存储学生表现数据本标准对上述互操作的重要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规定。

(三)本规范的主要内容1.启动课程CMI 将提供每节课启动的标准方法,这样单个CMI 系统就可以启动来自不同CBT供应商的课程。

CMI 系统开发者应当建立一种机制,能启动多种CBT运行系统,启动机制必须满足下列要求:•学生应当单点进出,即学生从CMI进入,从CMI退出。

先进入CMI,由CMI启动CBT,CBT运行结束后,将上课结果返回给CMI。

计算机教室管理的规章制度

计算机教室管理的规章制度

计算机教室管理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1.为了规范计算机教室的日常管理,提高教室设备的使用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2.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计算机教室的师生员工,并严格执行。

第二章:教室使用规定1.计算机教室仅供上课和教学研究使用,禁止一切非教育目的的活动。

2.教室使用时间为每天8:00至22:00,除特殊情况外,不得擅自改变上课时间。

3.使用教室的教职员工应按时准备课件和教材,保证教学进度。

第三章:设备使用规定1.使用计算机前,应仔细阅读计算机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遵守相关规定。

2.禁止擅自移动计算机设备,如需调整位置,应征得管理人员同意。

3.使用计算机时,不得随意更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配置,任何更改需得到管理人员的批准。

第四章:教室安全管理1.进入教室前,应按规定刷卡进入,严禁未经批准的人员进入。

2.离开教室时,应关闭电脑、投影仪和其他设备,并将座位上的个人物品清理整齐。

3.使用完毕的电脑配件和其他设备,应归还至原位置,并妥善保管。

4.禁止踩踏、乱扔、写字或在桌面上随意涂画,保持教室整洁和设备完好。

第五章:网络使用规定1.网络使用仅限于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禁止一切非法活动和未经许可的网络访问。

2.任何有可能危及网络安全或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包括恶意攻击、病毒传播等,严禁使用。

3.不得随意更改网络配置,不得利用计算机教室进行非法网络交易或传输非法内容。

第六章:违规处理措施1.对于故意破坏设备、非法使用网络、盗窃他人财物等恶意行为,将按校纪校规和相关法律进行处理。

2.对于违反教室管理规定的师生员工,管理人员有权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罚,包括口头警告、限制使用时间等。

3.对于严重违反规定者,管理人员有权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汇报,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进一步处理。

第七章:附则1.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由管理人员与师生员工共同商议,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2.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管理人员和上级主管部门所有,如有争议,以最终解释为准。

学校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范本

学校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范本

学校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范本一、教室的管理目的和意义1. 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室正常的教学和学习秩序,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通过对计算机教室的规范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网络安全意识。

3. 维护计算机教室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计算机教室使用规定1. 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教室前,必须按规定刷卡进入,并保持教室内的安静。

禁止在教室内吃东西和喧闹。

2. 在计算机教室内,应保持桌面整洁,禁止随意移动和拆卸计算机设备。

3. 计算机教室内设备均归档使用,禁止擅自改变设备的摆放位置,保证所有设备的正常使用。

4. 学生离开计算机教室前,必须按规定刷卡离开,并确保教室内的设备关闭、插座拔掉,桌面整洁。

三、计算机软件和网络的管理1. 禁止将病毒、恶意软件等非法软件安装到计算机上,保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2. 禁止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账号登录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平台,维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3. 禁止在计算机教室内上网、下载、播放非法、淫秽、暴力等违法信息和内容。

4. 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使用网络资源时,应注意网络素养和信息素养,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四、计算机设备的安全和维护1. 学生应爱护计算机设备,禁止损坏、拆卸设备,如发现故障应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

2. 禁止私自更改计算机系统设置、注册表等关键信息,以免引发不必要的问题。

3. 禁止随意拔插、乱拉电源线,以免影响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电源的安全。

五、计算机教室的安全保密工作1. 学生在计算机教室内进行学习和操作时,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学校信息的安全,禁止私自泄露。

2. 学生不得擅自将教室内的信息和资料外传,禁止私自拷贝、传递课堂上的教学资料和试卷。

3. 在计算机教室内,学生应遵守计算机网络安全法规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

六、计算机教室的使用管理1. 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教室时,应按照预定的时间段合理安排使用时间,不得占用他人的计算机。

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3篇)

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3篇)

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3篇)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精选3篇)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篇11.学校根据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将计算机配发相关的各办公室、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

2.计算机按说明及相关要求正确使用和维护。

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如果有由于操作不当造成计算机系统崩溃、经常死机等故障,每学期三次者将其计算机收回。

3.学生一律不准进入教师办公室使用电脑,特殊原因需使用教师电脑者,教师必须在场。

4.使用者要妥善保管和维护好计算机及相关设备,注意用电安全,不得开机过夜。

注意安全防盗,办公室应有可靠的安全门窗,离开时及时锁好门窗。

如有丢失或人为损坏,使用者要负全部责任。

5.机箱后有封条,使用教师不得擅自拆开机箱,如机器出现故障或需要添加新硬件,须向网络中心报告。

6.办公室内不得随意调换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如鼠标、键盘等。

7.使用完毕后要按照正常的关机方法关机,不得强行关闭电源。

8.学校计算机必须用于教学、管理工作,不得使用学校计算机上网聊天、浏览反动、不健康,不得在工作时间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包括玩游戏、听音乐、看影视等。

在休息时间也不提倡看影视,以免过度占用网络资源,影响他人上网。

一经发现立即将其计算机收回。

9.注意信息安全,不在电脑上安装窃听、攻击软件,不试用病毒、木马程序,不使用别人的帐号、密码。

10.搞卫生时,抹布要拧干,防止机箱、显示器内进水。

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篇21.教师配备的计算机以及相关外设设备需向总务处申请领用,办理领用手续。

领用签单人即为该套设备使用及管理人。

2.教师一律不得私自向外出借或将计算机(或其中一部分)带出学校,也不得将计算机(或其中一部分)和其他教师私自进行调换;由于办公室调整而产生变动,需及时至总务处重新办理有关手续。

3.教师应当维持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健康,学校统一设置分配的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用户名密码以及上网连接属性不得随意更改,否则将引起学校内部网络的冲突和混乱堵塞;教师不能删除在每台计算机特定分区内保存的计算机信息备份。

学校办公用计算机管理规定范本(2篇)

学校办公用计算机管理规定范本(2篇)

学校办公用计算机管理规定范本一、目的和背景本管理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学校办公用计算机的使用,保护计算机设备和数据的安全,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学校所有办公用计算机的管理和使用,包括教师办公用计算机、工作人员办公用计算机以及与教学科研工作相关的其他计算机设备。

三、计算机设备的购置和维护1. 学校将根据实际需求和经费条件,合理购置办公用计算机设备,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满足相关标准。

2. 学校将建立计算机设备的定期维护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借用学校办公用计算机设备的单位或个人应当遵守相关规定,并按时归还设备。

四、计算机的使用规定1. 学校办公用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权归属于各个单位或个人,但使用者必须遵守以下规定:a. 使用计算机设备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禁止进行违法活动和不良行为。

b. 使用者不得随意更改计算机系统设置和软件配置,禁止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

c. 使用计算机设备进行教学科研工作时,应当妥善保存和备份相关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2. 使用学校办公用计算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学校的规定合理使用计算机资源,不得浪费和滥用资源。

3. 使用学校办公用计算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妥善保管计算机设备和相关设备,不得私自转让或出售。

五、计算机网络的管理1. 学校将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监控系统,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确保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2. 学校将建立网络账号和密码管理制度,确保账号和密码的安全性,禁止将账号和密码泄露给他人。

3. 使用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单位和个人,禁止在网络上散布违法信息、有害信息和造谣谣言。

4. 使用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网络使用规定,不得恶意攻击、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

六、违规处理和责任追究1. 对于违反本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学校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理,包括警告、记过、解聘等。

2. 学校将建立违规行为的记录和档案,并适时公示,以示警示。

CELTS20计算机教学管理规范

CELTS20计算机教学管理规范

CELTS20计算机教学管理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CELTS20计算机教学的管理流程,确保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参与CELTS20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教师、助教、管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

3. 术语和定义3.1 CELTS20指特定计算机教学课程或系统的名称。

3.2 教学管理指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过程。

3.3 教学质量指教学活动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程度和效果。

4. 教学目标4.1 知识掌握学生应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编程语言、软件开发等。

4.2 技能培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团队协作等能力。

4.3 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探索新技术和新方法。

5. 教学内容5.1 理论教学包括计算机科学基础、编程原理、算法设计等。

5.2 实践教学包括上机操作、项目实践、案例分析等。

5.3 辅助教学包括在线资源、教学软件、虚拟实验室等。

6. 教学计划6.1 课程安排制定详细的课程时间表,包括理论课、实验课等。

6.2 教学进度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

6.3 教学资源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软件、硬件等。

7. 教学方法7.1 讲授法用于传授理论知识,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

7.2 讨论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7.3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7.4 项目驱动以项目为驱动,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8. 教学评估8.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小测验等进行持续评估。

8.2 总结性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8.3 反馈与改进及时向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9. 教学管理9.1 教师管理明确教师职责,定期进行教师培训和评估。

9.2 学生管理建立学生档案,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

9.3 教学设施管理维护教学设施,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10. 教学研究与创新10.1 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2024年学校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范文(3篇)

2024年学校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范文(3篇)

2024年学校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范文一、计算机教室的使用1.计算机教室的使用必须有序规范,每学期初按教学计划制订上机安排日程表,充分提高机房的利用率,临时上机和调整计划需要提前申请。

2.使用计算机要做好定位和登记。

学生上、下课要有序出入,禁止喧哗、打闹,保持室内肃静。

所有软件未经教师许可和杀毒处理不得擅自使用,严格控制外来磁盘、光盘和移动存储器使用。

3.任课教师必须对进入教室的学生进行正确操作、健康上网、纪律和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工作。

自觉抵制网上“黄毒”等有害信息的毒害,严禁在教学期间上网玩游戏。

4.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应及时报告教师,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排除故障,严禁学生擅自处理。

不得擅自移动设备或改变设备的接线。

上机结束后,应按照教师的要求,整理计算机外设,正常关机。

5.要注意室内卫生,不准带零食和饮料进入室内,不乱扔废纸、杂物,凡有人为损坏情况发生,须查明责任,照价赔偿。

6.离开计算机教室时,应保持桌面整洁、黑板干净并关闭电源、关好门窗,认真填写《计算机使用日志》,任课教师及时做好与管理员的交接工作。

二、计算机教室的管理和维护1.学校必须对计算机教室中的设备进行编号、登记入账,统一财产管理。

每台计算机外设应有编号,并登记主机和外设的配套使用情况和更换情况。

2.学校须指定计算机教室管理人员,专人负责计算机教室的管理、维护和保养工作。

3.管理员要做好系统、网络的维护和设备保养工作,进行系统升级、病毒查杀;重要文件和软件做好备份工作,使所有计算机随时处于可用状态。

4.计算机的维护和升级由管理员提出,分管领导批准。

对各型号计算机做好综合利用工作。

5.计算机教室管理人员岗位调整时须及时做好设备清点和有关账目等交接手续。

2024年学校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范文(2)1. 教室使用安排:- 学校计算机教室仅供教学和学术研究之用,其他用途需事先向相关部门申请并获批准。

- 授课教师应提前向校务部门或相关管理员预约教室使用时间,若需要连续使用多个时段,则需提前提交申请并获得批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ELTS-20:计算机教学管理规范
(一)本规范的目的
计算机教学管理(CMI)系统负责管理学习环境中的课件和学生。

它不仅仅包括对CBT材料的计划安排,还能管理在线(CBT)和离线的教学活动和测验。

通常CMI系统有5个组成部分:
1.课程结构开发
2.学生注册
3.学习过程管理
4.测验
5.数据收集和管理
计算机教学管理系统标准不是整个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标准,也不涉及具体部分的技术实现,它是为了实现各种教学管理系统之间的互操作而制订的。

因此,标准中只涉及到与互操作实现相关的系统数据结构定义。

教学管理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是为了满足:
•同样的课可以在不同的CMI系统中工作
•分别开发的课能够结合而成为一个CMI 系统的课程
•课程可以从一个CMI系统搬到另一个CMI系统
•方便分析学生数据
之所以有这样的需求,是因为过去许多厂商开发的课程都有自己的CMI管理系统,不同的课使用不同的CMI系统,无论是学生数据、课程信息都无法统一管理,更谈不上综合各家课程组合出新的课程。

因此,一个单位往往只希望使用一种CMI系统,这就要求一个CMI系统要能够管理多个来源的课程,一个课程要能在不同的CMI系统上具有同样的运行效果。

这些是CMI系统互操作性的研究内容,也是制定本标准的主要目的。

(二)CMI系统的互操作
CMI系统的互操作性体现在:
6.启动课程时的信息交换
7.CMI系统与课之间的通信
8.在CMI系统间传递课程结构、学习行为、课程内容
9.存储学生表现数据
本标准对上述互操作的重要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规定。

(三)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1.启动课程
CMI 将提供每节课启动的标准方法,这样单个CMI 系统就可以启动来自不同CBT供应商的课程。

CMI 系统开发者应当建立一种机制,能启动多种CBT运行系统,启动机制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学生应当单点进出,即学生从CMI进入,从CMI退出。

先进入CMI,由CMI启动CBT,CBT运行结束后,将上课结果返回给CMI。

•每节课完成时都要把上课结果返回到CMI 系统。

2. CMI之间通信
通信是使CMI 和CBT 系统互操作成为可能的关键。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CMI和CBT 系统之间必须交换标准类型的数据,这些数据的格式已经预先商议决定。

这些数据包括:•学生学习经历信息。

这些信息会影响学生学习CBT课的效率和效果。

这种信息在CBT课开始时从CMI 系统获得
•在一节CBT课中学生的表现信息(第一级数据)。

CMI 需要这些信息以更新学生的记录,调整下面的学习内容安排
•项目反应数据,在模拟或练习中的表现,一节课所选定的路径等(第二级数据)。

这些信息能用于判断每节课的进展情况,精确显示学生的表现。

3.移动课程
一门课程可以很简单,只有几节课,可以顺序阅读;也可以很复杂,有好几百节课,并且其中有的课之间有先教后学关系,有的课则没有什么学习次序要求。

课程应该有三个组成部分:教学要素、结构、行为要素。

教学要素应当包括课程中所有的课、测验和其他学习单元。

这些要素通常被称为内容。

内容的描述可能包括所有在这个课程中需要掌握的目标。

结构决定了对于每个学生应当按什么次序学习。

这种次序可以很简单,只是课的本身的次序,也可以很复杂,要依据先修条件或学生的表现决定。

课序编列作为CMI系统的一部分对课程内容进行排序。

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节课中的行进逻辑和课与课之间的行进逻辑。

课程行为主要与后者有关,而前者,即在一节课内的行为,可以基于CMI传给课的信息决定。

课程设计隐含地定义了课程的使用行为。

课程搬迁,不只是搬迁教学材料,还必须保留课程所设计的行为定义,以保证课程的理念和功效也随之转移。

比如一门课程被设计为按顺序讲授,教学内容逐步呈现,学生必须学完了已经呈现的才能看到下面要学的。

但是如果改变CMI系统后,教学材料一下子全呈现给学生,成为可以自由读取的学习方式,那么学生就可能会跳过某些章节,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并因此错过一些教学内容。

这样课程的可靠性因为没有保存课程行为纪录而被削弱了。

必须建立描述课程教学要素、结构和行为要素的标准数据模型,才能实现课程在多个CMI系统间的正确移动。

4.存储学生数据
学生表现数据应当包括由CBT 的课或测验产生的,用于CMI 系统或其他分析工具的信息。

还包括课和学生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冗余的,在多个CMI系统的情况下需要用到这些信息。

标准化学生记录的格式就可以让更多的工具使用这些信息。

为了满足互操作性的需要,本标准详细定义了CBT和CMI之间的交换数据,支持课程迁移的课程描述数据,以及用于学生数据分析的课程评估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