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虞美人》及《浪淘沙》赏析
李煜《浪淘沙》译文及鉴赏
李煜《浪淘沙》译文及鉴赏李煜《浪淘沙》译文及鉴赏原文: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潺潺:形容雨声。
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罗衾:绸被子。
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晌:一会儿,片刻。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娱欢。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了,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作者简介: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个国君,世称李后主,五代著名词人,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公元961年嗣位,在位15年,李煜通晓音律,善诗文,能书画。
他前期词写宫廷生活为主,后期词抒写被赵宋王朝所俘后的遭遇,虽然内容充满着对昔日繁华生活的留念和亡国的哀伤,但毕竟已从狭窄、虚浮的小天地中突破出来,提高了词的抒情艺术表现力,在词史的发展上,自有着一定的地位。
作品鉴赏一: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
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所写情事与此差同。
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
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两说都可通。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
李煜唐诗《浪淘沙》
李煜唐诗《浪淘沙》李煜唐诗《浪淘沙》《浪淘沙》唐教坊曲,又称作《浪淘沙令》。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煜唐诗《浪淘沙》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前言】《浪淘沙·帘外五更风》最早见于宋代的《草堂诗余》,词作者为无名氏。
宋代至明代大多文人以为此词作者为欧阳修,清代至近代有个别学者推断此词是李清照为亡夫赵明诚所作,但没有翔实证据证明为李清照所作,所以权威学者如王学初等将此词划为李清照存疑词。
这词写得极其凄惋,感伤成分浓厚,可是读后并不感到消沉颓丧,反而被其流注于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所打动,引起共鸣,寄予同情。
一方面,与专主情致的悼亡之作有关。
这类作品,因受题材—家常琐细,写法—今昔相比的制约,类多追思往事,叙写梦境,或表哀思,或诉衷肠,字字句句,无不从肺腑中出,以是感情真挚深厚,语调委婉低回,故尔极饶情致,扣人心弦。
【注释】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又称作《浪淘沙令》,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
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②画楼:华丽的楼阁。
③拨火:因为篆香燃过后成香灰,必须拨除香灰避免断了火路。
④宝篆[zhuàn]:即篆香,一种香屑萦回象篆文一样的香。
黄庭坚《画堂春》:“宝篆烟消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⑤紫金峰:即钟山,在今南京中山门外。
⑥雨润烟浓:是指水蒸汽腾腾,雾气浓郁。
⑦罗襟:意指罗襦的前襟。
⑧弹:挥洒。
征鸿:即大雁。
【翻译】五更时分一阵凄风从帘外吹进来,把我从梦中惊醒过来。
要想重新登上画楼却不知道该与谁一道?记得当年无聊的用玉钗拨弄香火,如今宝篆香已经燃烧殆尽。
回首看向窗外的紫金山峰,水汽腾腾烟雾缭绕,看不到山的本来面目。
看着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人却在半醒半醉之间。
罗襦襟前还留着国破夫亡的的泪水,抚去这些把它们交付给远飞的大雁。
诗词赏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虞美人·春怨》《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诗词赏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潺潺》《虞美⼈·春怨》《破阵⼦·四⼗年来家国》16⾸绝代词,写尽“千古词帝”李煜⼀⽣的绝世悲情李煜,五代⼗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于宋建隆⼆年(961年)李后主。
开宝⼋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汴京,封为右继位,史称李后主千⽜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律,诗和⽂均有⼀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
千古杰作《虞美⼈》、《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渔⽗·⼀棹春风⼀叶⾈》⼀棹春风⼀叶⾈,⼀纶茧缕⼀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由。
⽣在帝王家,⼈⼈觊觎帝王之位,他却⽆意争位,给⾃⼰取号钟⼭隐者、莲峰居⼠,期盼着晨钟暮⿎,书墨相伴的闲散⽇⼦。
与其当⼀国之主,他宁愿当⼀渔翁,⼀叶轻⾈,⼀壶酒,乐得万顷烟波之中潇洒⾃由。
只求远离纷乱,这国主谁愿当便当去罢。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声风约住,朦胧澹⽉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轻轻语。
⼀⽚芳⼼千万绪,⼈间没个安排处。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坠。
紫菊⽓,飘庭户,晚烟笼细⾬。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活在奢华的宫廷之中,⼼性坦然,⼜⽆⼼政事,⼜哪⾥想得起关⼼民间疾苦。
春有百花秋有⽉,夏有凉风冬有雪他只关⼼留不住的暮春悲秋。
⼀⽚春⼼涌起闲愁千万绪,⼀幅晚秋泛起悲凉咽寒声。
《梅花》殷勤移植地,曲槛⼩栏边。
共约重芳⽇,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不知。
李煜浪淘沙和虞美人对比赏析
李煜浪淘沙和虞美人对比赏析
李煜《虞美人》《浪淘沙》抒情之比较
这两首词都是词人一时感怀之作,或者由于“帘外雨潺潺”引起,或者由于“小楼昨夜又东风”触发,因物感兴,表现了作者的幽怨忧思
在《虞美人》中,由于“小楼昨夜又东风”的触发,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感情极其哀痛。
昨夜里,春风又刮起了,又是明月当空,时间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延续,可自己依然以泪洗面的生活,回首往事是多么的难堪啊!因为此时词人被囚,度日如年,对过往的岁月和被俘后节令的变换,极为敏感,所以很容易借反映时间变化和季节更替的景物,来寄托自己的幽怨忧思。
下阕“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也是触景伤情,是幽怨忧思的发展和深化。
末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这种情绪以直抒胸臆的形式的强烈表现。
在《浪淘沙》中,由于“帘外雨潺潺”的引起,抒写了自己凄凉的心境。
“帘外雨潺潺”是一种凄清音响,“春意阑珊”是一种凄苦的意识,“罗衾不耐五更寒”是一种寒冷的感觉。
因“帘外雨潺潺”引起的这种种感触,构成了一种非常凄凉的情调。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写梦中的片刻欢乐,是现实中哀痛心怀的一种有力反衬。
下阕,感伤情绪进一步发展。
最后两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把其幽怨忧思更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这两首词,主旨和情调相同,表现方式都是因物感兴,情景交融,创造意境的基本手段也类似。
李煜《虞美人》原文及赏析
李煜《虞美人》原文及赏析李煜《虞美人》原文及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 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李煜《虞美人》原文及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简介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被称为“千古词帝”。
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公元961年嗣位,继位时南唐已对宋称臣,处于属国地位。
李煜在位15年,不修政事,屈辱苟安,沉湎于奢靡逸乐的宫廷生活。
975年,宋灭南唐,李煜肉袒投降,被俘到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封违命侯,成了“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阶下囚,相传三年后被宋太宗毒死。
赏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在写下这首《虞美人》后,宋太宗恨其“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而毒死了他。
写的是处于“故国不堪回首”的境遇下,愁思难禁的痛苦。
全词不加藻饰,不用典故,纯以白描手法直接抒情,寓景抒情,通过意境的创造以感染读者,集中地体现了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比愁思不尽,贴切感人。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后主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
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全文翻译赏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你问我究竟有多少哀愁。
那哀愁正如春天的江水,滔滔不绝向东奔流。
[出典]李煜《虞美人》注: 1、《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翻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
回首往昔,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望着明月回想自己不堪回首灭亡的故国。
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
问君你能有多少哀愁,那过往的哀愁好像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走了。
3、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汉族,在位时间(961-975),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李煜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
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对“往事”的无限留恋。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甚大。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
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李煜《浪淘沙》赏析
李煜《浪淘沙》唯美古诗词,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浪淘沙》五代·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白话】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地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月光毫无遮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赏析】这是李煜被囚于汴京期间所写的一首小令,表达了亡国之君的孤寂生活和空怀故国的悲哀心情。
起句辟空而来,直抒胸臆,道出了往事不堪回首的悲哀心境。
“往事”,概言他昔日身为帝王的种种生活情景。
这些情景历历在目,郁积于心,成天回忆,欲罢不能。
结果呢,不仅无助于自慰,反倒越发增其悲哀。
“只堪”二字,刻画出徒想无益而又不能不想的矛盾心理和悔恨交集、触目伤怀的内在隐衷。
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哀思愁绪,时时紧缠着他,即使面对着眼前景色,也难以排遣;不仅难以排遣,反倒更勾起他对“往事”的悲感!“景”与“事”相对而言,使得现实与往昔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出囚徒困境与帝王之尊的悬殊,从而表明了无论忆昔还是面今总是难遣悲怀的根源。
两句总领全词,“哀”字即为词眼,为全词罩上一层悲哀凄凉的冷色。
“对景难排”之“景”是怎样的呢?只见“秋风庭院藓侵阶”。
“秋风”,点明时在万物萧索的季节,同时渲染了冷落的环境气氛。
“庭院”,实写所在之地,也正是作者囚居之处。
“藓侵阶”,是说那碧绿的苔藓已蔓延到门前的阶沿,那么,庭院之空寂荒凉可以想见。
词人于此以细腻的笔触、敏锐的观察、形象的画面,写出了与昔日帝王之居有天渊之别的悲凉景象,当然只能触景伤情,岂能略解愁怀呢!这时,词人的目光由侵阶的苔藓逐渐收回到门前静静垂挂的珠帘上,却毫无卷起珠帘的意思,因为身为囚徒,终日独居,有谁会来看望自己呢!“一任”,完全听任,表现出万般无奈、随它去了的莫名悲哀。
李煜经典诗词赏析5篇-李煜代表作鉴赏
李煜经典诗词赏析5篇_李煜代表作鉴赏李煜(别称:南唐后主、李后主,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李煜经典诗词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牌名:虞美人|朝代:五代|作者: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所作的词。
相传七夕之夜中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赵匡义知道这件事后,赐酒将他毒死。
堪称绝命词。
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词牌名:浪淘沙令|朝代:五代|作者: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
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
全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词牌名:子夜歌|朝代:五代|作者:李煜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是五代南唐词人李煜写的一首词。
这首词作于李煜国亡家破,身为囚虏之后。
词的上片,写对故国难回的伤心,下片,写对往事成空的哀叹,表达了词人对故国、往事的无限思怀,对囚居生活的极端哀怨,词意凄惋,字里行间,充满着无限的愁恨。
李煜 《浪淘沙令》赏析
春残花落尽亡国恨重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宋人比唐人更喜欢词中并入“帘”。
帘的功能是遮光保暖隔音附带着装饰点缀,上讲究的是珠帘丝帘,一般的是布帘珠帘,古代的帘子多数是卷起来放下去,左右对开的比较少。
大户人家有丫头专司其职,卷帘人。
帘是最有诗意的居家饰物,不管是放下来还是卷起来抑或半卷,映着一方窗户一片雕檐、斜入一枝青梅掠过一双家燕,看过去便似舞台镜框,恍惚间不知帘外帘内哪个是真实的,凭栏时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极易引发无尽的遐思。
书写外面的世界的时候自然多了一重甚至是几重隔断,有了景深更有了立体感。
画面更丰富更有层次。
晚景纳凉诗(南北朝·萧纲)“珠帘影空卷,桂户向池开。
”怀故人诗(南北朝·谢朓)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
赋得珠帘诗(隋·卢思道)鉴帷明欲敛,照槛色将晨。
可怜疏复密,隐映当窗人。
浮清带远吹,含光动细尘。
落花时屡拂,会待玉阶春。
赋得婀娜当轩织诗(南北朝·萧诠)绮窗犹垂翡翠幌,珠帘半上珊瑚钩。
阑珊是复音单纯词,衰、尽的意思。
春阑珊则是时序到了晚春,夏天的气氛更加浓烈。
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去写这个交替变化,春意阑珊是春天的意蕴渐渐消失了。
作者更在意这种变化中的盛而衰,并不关注一个新的开始。
衰落衰老和他时下的处境是如此相应,触景生情境由心生。
绵绵潺潺的春雨平添寒意,即使重帘也难阻断,帘外飒飒风雨声帘内孤客冷心寒。
再好的被子都难以捂暖身体。
冷得实在睡不着了,早早醒来。
他的心情可想而知,一定孤寂伤悲吧。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
所能有的高兴只能在梦里,欢乐如此短暂难得,只有在梦里才能忘掉令人悲痛的根源“身是客”,求之不得求之难得才显得珍贵珍惜,“贪恋”是自然的了。
但愿一辈子不醒来,就在梦中,在往昔,在故国。
梦碎湿巾伤心泪,罗衾不暖囚客身。
此处才觉是倒叙入词,梦醒肠断难眠。
往日繁花落尽。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江山改写恨悔微露平常言语百姓心情。
李煜最出名十首诗词
李煜最出名的10首诗词一,《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有谁知道往事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么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这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
二,《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赏析: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那棵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不断,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
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
此外,运用声韵变化,做到声情合一。
三,《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赏析:门帘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在迷梦中,才能忘记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容易,再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往事如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走了,今昔对比,一个是天上,一个是人间。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婉转凄苦的哀歌。
四,《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原文及赏析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唐] 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相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作品赏析这是后主入宋后,思念故国,表达悲痛悔恨之情的作品.上片写对现实的无奈.故国已成往事,惨痛的现实无可更改,只能使人悲痛,除此之外,又还能做什么?亡国后,无人看望陪伴,只能任凭珠帘闲挂,独自一人清冷孤单.因为整日没有人来,台阶上已经生了一层绿苔.此情此景,令人心中悲苦无法排遣.下片写对往事的悔恨和对故国的思念.昔日辉煌的宫殿,已经被尘土掩盖,归于荒芜.旧时王气不再,也已被衰草湮没.秋日的夜空明净,月色清朗.想起故国南唐的宫殿,依旧在月色的笼罩之下.只是国既亡,江山易主,昔日曾经度过美好生活的故宫,徒留清影于秦淮河畔,自己却再也回不去了.本词开篇言往事,言哀愁,突然而又凄婉悱恻之极.整首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上片一个只字,一个任字,表达了后主心中的无奈和绝望.他盼望往事可以重来,但往事不再.期盼有人能来看望,可以诉说心中的凄苦,可是"终日谁来",只能一次次的失望.下片一个已字表达了国破家亡,覆水难收的悔恨.一个空字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可奈何.给全词奠定了一种绝望而又虚无的情感.----------------------------------------------------起句“往事只堪哀”,将全篇基调定出,并凝结到一个“哀”字上。
这“哀”是如此深重,以至于“对景难排”。
本来“对景难排”就在说无人可以倾诉,只好独自面对景物,希望能作排遣,在诉说哀痛深重的同时,已有孤独之意。
由此拈出“难”,是说孤苦之深,面对景物也无法排遣。
更接以“秋风庭院藓侵阶”,用苔藓满地写无人造访,用庭院秋风写空旷凄凉,景色已然寂寞,孤苦唯见深重。
这样便将人的孤独写得很具体,很形象,那内心的哀伤,非但是“难排”,“对景”更是徒然增痛而已。
李煜《虞美人》和《浪淘沙令》古诗词比较阅读
李煜《虞美人》和《浪淘沙令》古诗词比较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令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①这两首词均作于词人被囚汴京期间。
①阑珊:将尽,衰落。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往事知多少”一句责问自己做了多少错误的往事,后悔当初未能励精图治。
B.南唐故宫的“雕栏玉砌”应该依旧,而“朱颜”已改,物是人非,对比强烈。
C.“一响贪欢”之“欢”只是梦里的片刻欢愉,有力衬托了梦醒之后的悲情。
D.曾经的无限江山再难见到,即使凭栏远鹏也是徒劳、因此劝自己“莫凭栏”。
2.两首词上阕均借写春景来抒情,但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却有不同。
请结合词中的内容分析其不同之处【答案】1.A2.①《虞美人》以乐景写哀情,景与情是对立的。
上阕中“春花”“东风”本是春天的美景,令人愉悦此处却勾起词人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徒增伤感。
美好怡人的春景反衬了词人的亡国之痛。
①《浪淘沙令》以哀景写哀情,景与情是一致的。
上阕的春雨、春寒营造出凄清的氛围,“春意阑珊”更是写出美好春景的衰败凋残,衬托出身为异乡之客的悲伤和亡国之痛。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责问自己做了多少错误的往事,后悔当初未能励精图治”理解错误。
“往事”既包括了往昔欢愉的宫廷生活,又包括了亡国惨象。
这一桩桩、一幕幕的往事,如今回忆起来,实在是太多了,心中悲苦至极。
并没有责问自己做了多少错误的往事,后悔当初未能励精图治的含义。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词情与景关系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分析两首词上阕借写春景来抒情的不同之处,考生就要分别分析两首词的情景不同之处。
《虞美人》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李煜《虞美人》的翻译及赏析
李煜《虞美人》的翻译及赏析李煜的《虞美人》是一曲生命的哀歌,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语语呜咽,令人不堪卒读。
接下来店铺搜集了李煜《虞美人》的翻译及赏析,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1、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
此调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2、了:了结,完结。
3、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4、砌:台阶。
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5、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6、君: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译文这些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呢?昨天晚上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创作背景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赏析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
这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
李煜《浪淘沙》原文、注释及解析
李煜《浪淘沙》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浪淘沙[南唐] 李煜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
罗衾不耐五更寒④,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⑤。
独自莫凭栏⑥。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⑦。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①本篇选自《南唐二主词》。
与《虞美人》同一时期所作。
②潺潺(chanchan蝉蝉),雨水声。
③阑珊,衰落、残尽。
苏轼《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与此意同。
④衾(qin亲),被子。
罗衾,丝绸被子。
⑤一饷,一食之顷;即“片时”之意。
⑥莫,一作“暮”。
⑦《颜氏家训》:“别易会难,古今所重。
”此用其语意。
〔解析〕这首词,一般编集的人也都认为是李煜的绝笔之作,这大致是不错的。
李煜不堪被俘之后囚徒生活的一腔悲怨之情,在这首小令里得到了尽情的抒发。
全词分上下两片,文字也较浅显,没有太难懂的辞语,而意义却很深厚。
在写作手法上也有特色。
首句起笔“帘外雨潺潺”是实写,虽并不使人感到突然而来,但不能让你不想:这帘外的雨声是谁感觉到的呢? 紧接着是交代了感觉到这一现象的人,谁呢?是“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人。
这个人在睡梦中,由于感到寒冷,冻醒了,梦破了。
于是听见“帘外雨潺潺”,从雨声想到春天将过,“春意阑珊”。
先点出景,再交代观景的人,并把这个人铺叙一番,这是倒叙法,也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
其次,这首词全篇只有一句“帘外雨潺潺”是写景,其余各句都是抒情,而在抒情中,景也自寓其中,无处不是情,也无处不是景,情景交融,自然妙合。
这首词,上下片的句数是一致的。
上片我们已经谈到它是以倒叙法写的。
这一具有特殊身份的作为亡国之君的人,感到夜深身寒被冻醒了,连甜梦也做不成了。
他多么留恋那梦里的一刹那的欢乐啊! 李煜这个荒乐的帝王,在江南小朝廷里,歌筵舞宴,软语偷情,多少荒唐事,在他认为是欢乐的。
然而这一切都成为过去了,只有在虚幻的梦里能求得再现,而梦又被冻醒了。
对他来说,真是“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浪淘沙》)。
浪淘沙李煜赏析
浪淘沙李煜赏析李煜啊,那可是个很特别的人物呢。
他写的《浪淘沙》就像是他在倾诉自己的小秘密一样。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你看啊,外面的雨淅淅沥沥的,就像有人在轻轻哭泣似的。
这时候春天都快走光了,那点春意啊,就剩那么一丁点儿了。
他呢,盖着被子都觉得五更天的时候冷得不行。
这可不仅仅是身体冷哦,他的心也是冷飕飕的。
他从一国之君变成了阶下囚,这种落差就像从天上掉到地下,他能不心寒吗?“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这一句可太让人心疼了。
他在梦里的时候啊,就忘了自己现在是个囚徒了,还能在梦里享受一下曾经当皇帝时的欢乐时光呢。
就像我们有时候也会做那种美梦,在梦里什么烦恼都没有,可是一醒来就又回到残酷的现实啦。
李煜这时候就像个可怜的小孩子,只能在梦里找一点安慰。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他说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千万别去靠着栏杆看啊。
为啥呢?因为那大好的江山啊,都已经不属于他了。
当初失去的时候好像很容易,可是现在想要再看一眼,再拥有,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这就好比我们失去了自己心爱的东西,当时可能没太在意,等发现再也找不回来的时候,就后悔得不得了。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一句简直绝了。
那流水把落花都带走了,春天也彻底没了。
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啊,就像从天上一下子掉到了人间地狱。
他曾经在皇宫里,那是天上般的生活,要啥有啥,现在呢,被困在一个小地方,受尽屈辱。
他心里的那种绝望和无奈,就通过这几个字全都表现出来了。
李煜写这首词的时候,就像是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我们看一样。
他没有藏着掖着,把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对现状的不满和无奈,都赤裸裸地写出来了。
我们读他的词,就像是在听一个老朋友在跟我们诉说他的悲惨遭遇。
他不是在写词,他是在哭,在呐喊,在抒发自己的情感。
所以啊,这首《浪淘沙》才这么感人,这么让我们觉得真实。
浪淘沙李煜原文浪淘沙赏析
浪淘沙李煜原文浪淘沙赏析作者:[南唐]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科合,壮气蒿莱。
晚肥天净月华上开。
想要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注释>金剑:寓意南唐政权。
<韵译>可悲的追忆真的难以排解。
苔藓布满秋风庭院,任它朱帘不卷,反正没有人去。
已就是国被家亡了,从前搞皇帝的一切都磨灭在蒿莱之中。
晚凉天静,满天月色,记起远方的金陵,那些过去属我的宫殿的影子,还照曝光在秦淮河的清波里,只是人回去殿空!<评析>此词下堂宋后抒发自闭时心情。
“往事只堪哀”,是说想起往事就悲哀,而不是说想起悲哀的往事。
后主被俘入宋后,总是难忘故国的“往事”。
《虞美人》词说“往事知多少”;《菩萨蛮》词说“往事已成空”,可见他的“往事”是指过去欢乐“往事”。
如今触目皆悲,所以想起欢乐的往事,更倍增伤感。
开篇流露的是幸福的失落感,接下来表现的是沉重的孤独感。
庭院长满了苔藓,可见环境的极度荒凉冷清。
室内也是死气沉沉。
珠帘不卷,既是无人卷,也是无心卷帘。
户外荒凉,触目肠断,不如呆在室内消磨时光。
可长期龟缩幽闭一室,内心的孤独还是不能排解。
他在期盼人来,期盼着与人交流、倾诉,可等待“终日”,不见人来,也无人敢来。
据宋人王铚《默记》记载,后主在汴京开封的住处,每天都有“一老卒守门”,并“有旨不得与外人接”。
李煜在汴京,实质是被软禁的囚徒。
他明明知道没有人愿意来看望,也没有人敢来看望,却偏偏说“终日”有“谁来”。
他是在失望中期盼,在期盼中绝望。
这就是李后主的心态。
在极度寂寞中度日的李煜,消磨时光、排解迷茫的最出色方式就是回忆往事。
金剑沉埋入废墟,壮气疲惫于荒草,复国的机会与可能将就是一点儿也没了,只好任命吧!就这样过一天算一天吧!上片写的是白天,下片写晚上,晚凉天静,月华普照,全词的境界闪出一丝亮色,主人公的心情也为之开朗。
可这月亮已非故乡之月,就像建安时期王粲《登楼赋》所说的“虽信美而吾土”。
李煜的《虞美人》及《浪淘沙》赏析
【导语】李煜南唐李后主,可谓⽣不逢时,他的诗词书画均有极⾼的⽔平,其中他的词的造诣,被称为“千古词帝“。
其作品《虞美⼈》《浪淘沙》《乌夜啼》均在历史⽂坛上占有很⾼的地位。
下⾯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李煜的《虞美⼈》及《浪淘沙》,欢迎阅读! 李煜《虞美⼈》赏析 中国历从来不缺乏不务正业的皇帝,有些喜欢⼥⾊,有些喜欢男⾊,有些喜欢花鸟⾍鱼,有些喜欢书法,有些喜欢⽊匠,还有些喜欢诗词歌赋。
李煜就是最后⼀种。
作为⼀个皇帝,李煜是不称职的,终⽇忙于诗词歌赋,风花雪⽉,对国家政治基本上⼀窍不通。
⽽作为词⼈,李煜是及其成功的,他的词意象奇特,⽤词别致,意境深远,在⽂学有极的⾼地位。
虞美⼈是李煜的流传最⼴的⼀⾸词,也是李煜最后⼀⾸词。
所以读起来哀婉凄凉,⼗分能引起⼈的共鸣。
所谓苦难出诗⼈,如果李煜不亡国,如果李煜有唐宗宋祖的伟业,或许他就做不出这样缠绵悱恻的词了。
词中开头就是问句,抒发了对往⽇美好⽣活的怀念,⼀个问句⼜表现出对如今现实的⽆可奈何。
接下来的⼀句“故国不堪回⾸⽉明中”仍是对往⽇⽣活的怀念,此时的李煜已经有了悔改之⼼,可惜⼤势已去,就算东风再温柔迷⼈,李煜也没有福⽓享受了。
这句⼗分能引起⼈的共鸣,虽然我们不是⼀国之君,没有体会过亡国的苦难,但对往事的回忆,对昔⽇美好事情的追忆是每个⼈都有的。
“雕阑⽟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读到这⾥,不禁让⼈潸然泪下。
不禁让⼈想起叶芝的当你⽼了那⾸诗。
时光荏苒,⽆论你贵为天⼦还是⼀介平民,谁也逃不过时间。
于是李煜最后⽆奈的⾃问⾃答。
这句⾃问⾃答,是句千古名句。
把愁思⽐作江⽔,⽽且是春⽔。
春天之⽔意味着勃勃⽣机,可是李煜的⽣命就要结束,这样强烈的反差给读者造成剧烈的冲击。
李煜《浪淘沙》赏析 熟悉李煜的⼈应该能知道,李煜的作品分为两个时期,第⼀个时期是他还是南唐君主,享受着软⽟温⾹的时候,第⼆个就是南唐灭国,他被宋朝囚禁,整⽇神伤的时期。
⽽《浪淘沙》,就是他作于后半⽣的作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全文翻译赏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你问我究竟有多少哀愁。
那哀愁正如春天的江水,滔滔不绝向东奔流。
[出典]李煜《虞美人》注: 1、《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翻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
回首往昔,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望着明月回想自己不堪回首灭亡的故国。
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
问君你能有多少哀愁,那过往的哀愁好像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走了。
3、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汉族,在位时间(961-975),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李煜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
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对“往事”的无限留恋。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甚大。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
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李煜的诗词成就
李煜的诗词成就原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衍生注释: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
此调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指春秋佳景或泛指美好的时光。
了:了结,完结。
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不堪:不能忍受。
回首:回忆,回想。
雕栏玉砌: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的台阶,指宫殿建筑。
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二、赏析:这首词以问起,以答结,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象征、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三、作者介绍: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后主,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
四、运用片段:“哎呀,我现在的心情就像李煜写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真是愁绪满满啊!”原文:《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衍生注释:相见欢:词牌名,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等。
无言:没有话说。
独上:独自登上。
西楼:指西边的楼。
月如钩:形容月亮像钩子一样。
寂寞:孤单冷清。
梧桐:一种落叶乔木。
深院:深深的庭院。
锁:笼罩。
离愁:离别的愁苦。
别是:另外是。
二、赏析: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煜的《虞美人》及《浪淘沙》赏析
李煜《虞美人》赏析
中国历从来不缺乏不务正业的皇帝,有些喜爱女色,有些喜爱男色,有些喜爱花鸟虫鱼,有些喜爱书法,有些喜爱木匠,还有些喜爱
诗词歌赋。
李煜就是最后一种。
作为一个皇帝,李煜是不称职的,终
日忙于诗词歌赋,风花雪月,对国家政治基本上一窍不通。
而作为词人,李煜是及其成功的,他的词意象奇特,用词别致,
意境长远,在文学有极的高地位。
虞美人是李煜的流传最广的一首词,也是李煜最后一首词。
所以读起来哀婉凄凉,十分能引起人的共鸣。
所谓苦难出诗人,假如李煜不亡国,假如李煜有唐宗宋祖的伟业,或许他就做不出这样缠绵悱恻的词了。
词中开头就是问句,抒发了对
往日美好生活的怀念,一个问句又表现出对如今现实的无可奈何。
接下来的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仍是对往日生活的怀念,
此时的李煜已经有了悔改之心,可惜大势已去,就算东风再温柔迷人,李煜也没有福气享受了。
这句十分能引起人的共鸣,虽然我们不是一
国之君,没有体会过亡国的苦难,但对往事的回忆,对昔日美好事情
的追忆是每个人都有的。
“雕阑玉砌应犹在,仅仅朱颜改”,读到这里,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不禁让人想起叶芝的当你老了那首诗。
时间荏苒,无论你贵为天
子还是一介平民,谁也逃不过时间。
于是李煜最后无奈的自问自答。
这句自问自答,是句千古名句。
把愁思比作江水,而且是春水。
春天之水意味着勃勃生机,可是李煜的生命就要结束,这样强烈的反
差给读者造成剧烈的冲击。
李煜《浪淘沙》赏析
熟悉李煜的人应该能知道,李煜的作品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
期是他还是南唐君主,享受着软玉温香的时候,第二个就是南唐灭国,
他被宋朝囚禁,整日神伤的时期。
而《浪淘沙》,就是他作于后半生
的作品。
要赏析《浪淘沙》这首词,我们要从词上下阙慢分析它。
我们可以看出词的上阕用了倒叙。
在这里,李煜忘记了他现在的
困境,也忘记了他俘虏的身份,享受着只属于他的安静的时间。
但这
毕竟是梦境,而梦,总是会醒的。
窗外开始下雨,散进来的丝丝寒气
惊醒了他的美梦。
他再也不是梦中那个金光闪闪的君主,而是流落异
乡的囚徒。
这种反差是巨大的,也是现在和之前的生活的一种反映。
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全词并没有出现愁,怨,等字眼,却满满的全都
浸透着苦涩。
词的下阕写“莫凭栏”透着一股心酸的味道。
不要凭栏,是怕远
眺会看到已经沦为别人国土的故都,又徒增难过。
投落宋朝后就被带
到汴京,离开自己的旧都金陵,难舍之情跃然纸上。
这首词的风格带有悲壮的意味,如同他其他的词一样,意境深邃,充分表达了亡国之后李煜心中的苦闷,家国俱毁,是多么残酷的事情。
真可谓是字字诛心。
说起来,李煜词的特色应该是清丽的,他就是善
于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感抒发出来。
他的这些词让读者们产
生了共鸣,其中,他的《浪淘沙》就是代表之作。
扩展阅读:人物简介
李煜(937年—978年),初名从嘉,字重光,璟第六子,九六一
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
九七五年,宋曹彬破金陵,煜落宋,封违命侯,改封陇西郡公。
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卒。
据宋人王铚《默记》,盖
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
煜善为诗词,著作甚多,惟已散逸。
后人
辑存,仅诗词数十篇而已。
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
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
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落
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落
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
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相见
欢》等,皆成于此时。
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
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
故有人说:
李煜不是个好皇帝,但是个好的诗人。
李煜在中国词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
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
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
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