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园杂兴的诗意

合集下载

春日田园杂兴-范成大

春日田园杂兴-范成大

春日田园杂兴-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作者:范成大朝代:宋代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系门前路,移系门西系碡边。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纲盖樱桃。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春日田园杂兴》注释①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篇。

②鞭笋:竹根。

③椎鼓:击鼓。

④斗草:以草相赛为戏。

⑤骑吹:指地方长官出行时之仪仗。

⑥碡(zhóu):碌碡,碌轴,石制的圆柱形农具,用来轧谷物、平场地。

⑦郭里:即城里。

⑧醪(láo)酒:即醪糟酒,米酒。

⑨步屧(xiè):徒步。

屧:一种木屐。

⑩樊:用为动词,插棘为篱。

《春日田园杂兴》评析“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这首跟杨万里的《初夏午睡起》异曲同工。

头两句来点儿懒洋洋的环境描写,后两句都是睡一觉起来又满足又无聊,对边看着点东西,发呆。

虽然季节不同,这种无情思的心绪一样。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土膏,指泥土滋润状,是言多场春雨过后,土地润泽松动,万草千花一下子草也绿了花也开了。

这春天里生命的蠢蠢欲动,春雨的频催之下,一晌间爆发,万草千花灿烂。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翻译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翻译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翻译《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一的翻译,欢迎欣赏!作者:范成大昼出来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可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者]白天锄草在田里,夜晚搓麻在家中,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赏析]这首《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诗歌不但描绘了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而且也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以及对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

首句“昼出来耘田夜绩麻”,“昼”即为白天。

“耘田”即为除草。

“绩麻”即为把麻面团线。

这句的意思就是说道,白天下田回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这一句不但斥责了时间——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须要除草了,也说明了女人的辛劳——“绩麻”,即为指妇女们在白天干活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编织布。

其中诗人把“昼”与“夜”放到一句之中,说明了劳动时间的延续性,从而注重了农家夜以继日的拥挤,从而也表明了农民只有在如此拥挤中求出生活!。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这里是指年轻人,当然也就无论是男是女。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尽其职,各司其事。

这里,诗人老农的口吻,通过亲眼所见的情景,说明了在农忙时节,整个村庄中成年的男女都没有闲着,各自担任一定的劳动。

这一句是从全村庄的角度来写,能劳动的都没有闲着,争抢时间收割。

诗人通过农忙时节青年人的繁忙,从这一角度来写出劳动人民辛苦,同时也暗示了只有努力劳动,才能生存的社会现实。

第三句“童孙未解可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即为未成年的人。

“未解”即为稀奇古怪。

“可供”即为专门从事,出席。

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说道,只有那些孩子们不能耕田,也不能纺织。

其中,诗人用“未解”,不但说明了孩子们——“童孙”对“耕织”的“未解”,为下文打下了基础,更为重要的就是诗人对农民生活艰苦的“未解”。

《四时田园杂兴》翻译和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翻译和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翻译和赏析《四时田园杂兴》翻译和赏析《四时田园杂兴》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范成大。

其古诗全文如下: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前言】《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注释】四时:四季。

耘田:锄地。

绩麻:把麻搓成绳,搓麻绳。

儿:男人(农夫)。

女:女人(农妇)。

各当家:每人都负有专责,独当一面。

童孙:幼童。

供:从事参与。

傍:靠近。

【翻译】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鉴赏】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是搓的意思。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的诗意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的诗意

小学语文课文《古诗三首》中的《四时田园杂兴》诗《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所著的一组七言绝句组诗,描写自己隐退田园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悟。

目前,以“古诗三首”课文形式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有两首,分别是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词三首》中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以及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中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下边整理分享这两首诗的课文、注释和译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1.杂兴:兴,读xìng ,随兴写的诗。

2.麦花:小麦所开的花,颜色一般为白色、淡黄色。

有的版本误解为荞麦花,是错误的,因为荞麦的花期一般在秋季而不是初夏时节。

3.菜花:即油菜花,一般是金黄色。

4.篱落:即篱笆,用竹条或木条编成的栅栏。

5.惟有:即唯有,只有的意思。

6.蛱蝶:蝴蝶的一种。

【译文】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荞麦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已经开始结籽了。

夏至到来时,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篱笆和院落旁没有行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蛱蝶在飞来飞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1.耘田:除草。

2.绩麻:把麻搓成线。

3.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4.未解:不懂。

5.供:从事,参加。

6.傍:靠近。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诗歌鉴赏】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原文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可供耕织,也倚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翻译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存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能耕田缝纫,也在那桑树阳下学着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赏析《四时田园杂兴》就是南宋文学家、诗人范成大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就是诗人范成大暂居家乡李德生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后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诗歌描绘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充分反映了农民遭遇的奴役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是搓的意思。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范成大的诗词全集。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1)》注释译文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1)》注释译文赏析

《四时⽥园杂兴·春⽇(1)》注释译⽂赏析《四时⽥园杂兴》这组⼤型⽥园诗歌分为春⽇、晚春、夏⽇、秋⽇、冬⽇五组,每组12⾸诗,全集共计60⾸。

⽣动绘制了⼀幅幅⽥园农作动态图,宛如农村⽣活的长幅画卷。

下⾯茶诗⽹带您赏析《四时⽥园杂兴·春⽇》的第⼀⾸。

《四时⽥园杂兴·春⽇(1)》南宋·范成⼤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事,满窗晴⽇看蚕⽣。

春⽇⽥园杂兴(1)注释(1)四时:指四季,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杂兴:有感⽽发、随事随景、即兴创作的诗歌作品。

(3)春⽇:指春天时节。

(4)柳花:柳絮。

(5)午鸡声:午时鸡鸣的声⾳。

(6)尖新:刚发新芽。

(7)坐睡:午睡。

(8)蚕⽣:蚕⽣养的样⼦,养蚕的情形。

(四时⽥园杂兴其⼀配画)春⽇⽥园杂兴(1)译⽂柳絮飘零的深巷内传来午时鸡鸣的叫声。

桑树的新芽刚刚冒出来,还没有长成桑叶。

午睡醒来⽆事可做,觉得很⽆聊。

阳光透过铺满窗⼦很舒服,我在阳光下欣赏蚕⽣养的样⼦。

春⽇⽥园杂兴(1)赏析这⾸诗描写的是初春情景,因初春农事较少,⼤家都很轻松安逸。

这⾸跟杨万⾥的《初夏午睡起》异曲同⼯。

头两句来点⼉懒洋洋的环境描写,后两句都是睡⼀觉起来⼜满⾜⼜⽆聊,对边看着点东西,发呆。

虽然季节不同,这种⽆情思的⼼绪⼀样。

春有百花秋有⽉,夏有凉风冬有雪;若⽆闲事挂⼼头,便是⼈间好时节。

作者范成⼤简介范成⼤(1126年6⽉26⽇—1193年10⽉1⽇),字⾄能,早年号此⼭居⼠,晚号⽯湖居⼠。

汉族,江苏苏州⼈。

南宋名⾂、⽂学家、诗⼈。

范成⼤素有⽂名,尤⼯于诗,诗作形式分为三种:纪⾏诗、⽥园诗、悲苦诗。

诗题材⼴泛,以反映农村社会⽣活内容的⽥园诗作品成就最⾼。

四时田园杂兴译文

四时田园杂兴译文

四时田园杂兴译文《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一的翻译,欢迎欣赏!作者:范成大昼出来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可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者]白天锄草在田里,夜晚搓麻在家中,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赏析]这首《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诗歌不但描绘了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而且也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以及对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

首句“昼出来耘田夜绩麻”,“昼”即为白天。

“耘田”即为除草。

“绩麻”即为把麻面团线。

这句的意思就是说道,白天下田回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这一句不但斥责了时间——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须要除草了,也说明了女人的辛劳——“绩麻”,即为指妇女们在白天干活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编织布。

其中诗人把“昼”与“夜”放到一句之中,说明了劳动时间的延续性,从而注重了农家夜以继日的拥挤,从而也表明了农民只有在如此拥挤中求出生活!。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这里是指年轻人,当然也就无论是男是女。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尽其职,各司其事。

这里,诗人老农的口吻,通过亲眼所见的情景,说明了在农忙时节,整个村庄中成年的男女都没有闲着,各自担任一定的劳动。

这一句是从全村庄的角度来写,能劳动的都没有闲着,争抢时间收割。

诗人通过农忙时节青年人的繁忙,从这一角度来写出劳动人民辛苦,同时也暗示了只有努力劳动,才能生存的社会现实。

第三句“童孙未解可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即为未成年的人。

“未解”即为稀奇古怪。

“可供”即为专门从事,出席。

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说道,只有那些孩子们不能耕田,也不能纺织。

其中,诗人用“未解”,不但说明了孩子们——“童孙”对“耕织”的“未解”,为下文打下了基础,更为重要的就是诗人对农民生活艰苦的“未解”。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四时田园杂兴》(题意:四个时节田园的各种兴致)共60首,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

分为春夏秋冬四个诗卷,其中春日田园杂兴12首、晚春田园杂兴12首、夏日田园杂兴12首、秋日田园杂兴12首、冬日田园杂兴12首。

描写了4个季节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一幅田园农作动态图。

作品原文:春日田园杂兴(12首)范成大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碡边。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纲盖樱桃。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晚春田园杂兴(12首)范成大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译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译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译文四时田园杂兴其一译文《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局部,以下是小编收集四时田园杂兴其一译文,欢迎查看!四时田园杂兴其一译文四时田园杂兴(其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昼(zhòu):白天。

3、耘田:除掉杂草。

4、绩麻:把麻搓成线。

5、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6、童孙:指儿童。

7、未解:不懂。

8、供:从事,参加。

9、傍:靠近。

10、桑阴:桑树底下阴凉地方。

译文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男的女的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儿童不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耕耘,(但)也依在桑树下学着大人耕耘的样子种瓜。

赏析《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即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作者简介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

四时田园杂兴的注释和译文

四时田园杂兴的注释和译文

四时田园杂兴的注释和译文《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前言】《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注释】四时:四季。

耘田:锄地。

绩麻:把麻搓成绳,搓麻绳。

儿:男人(农夫)。

女:女人(农妇)。

各当家:每人都负有专责,独当一面。

童孙:幼童。

供:从事参与。

傍:靠近。

【翻译】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鉴赏】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是搓的意思。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四时田园杂兴 《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

四时田园杂兴   《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南宋·范成大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碍门前路,移系门西碌碡边。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种园得果廑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桃。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春日田园杂兴》注释<注释1>(1)柳花:柳絮。

(2)午鸡声:午时鸡鸣的声音。

(3)尖新:刚发新芽。

(4)坐睡:午睡。

(5)蚕生:蚕生养的样子,养蚕的情形。

<注释2>(1)土膏:土地中的膏泽,即土地的肥力。

指肥沃的土地。

2)频:屡次,连续多次。

(3)一饷:片刻。

饷,通“晌”。

(4)舍后:屋后。

(5)荒畦:荒芜的田地。

(6)绿秀:增添绿意,春意盎然。

(7)鞭笋:新笋芽。

竹根称为鞭,横行伸展,笋自鞭生。

(8)过:从院墙下穿过,破墙穿过。

<注释3>(1)高田:梯田。

(2)接山青:绿色的麦田与一座座青山相连(3)低田:稻田(4)绿:稻苗。

(5)春似锦:春天绿意盎然的景象。

(6)绿秀:增添绿意,春意盎然。

(7)踏歌:一种古代的歌舞形式,边唱边跳。

(8)椎鼓:击鼓。

(9)清明:清明节。

<注释4>(1)老盆:指酿酒器。

(2)杜茅柴:乡村农家自酿的酒。

(3)祭社:祭祀土地公。

连文凤《春日田园杂兴》简析

连文凤《春日田园杂兴》简析

连文凤《春日田园杂兴》简析连文凤,字百正(一作伯正),号应山,三山(今福建福州)人。

度宗咸淳间入太学,似曾出仕。

宋亡,流徙江湖,与遗民故老结交。

曾应月泉吟社征诗,品题为第一,署名罗公福。

有《百正丙子稿》,已佚。

宋国沦陷后的许多年,大批南宋遗民沉浸在心灵创伤和悲痛中。

其中一些坚决不与征服者合作的特立独行之士,思念其故国和失去的美好家园,怀着对征服者和奴役者的无比憎恨,用他们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时代心灵的创痛与荒芜,为未来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月泉吟社”是元初宋遗民创立的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遗民诗社,其作品《月泉吟社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社总集。

诗作语句和平温厚,没有警拔之词,却多隐含追怀宋室之意,内容借歌颂田园风光来抒发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表明诗人自己不仕元朝的情操,具有深远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想象在1287年春天,兵火战乱的余痛还回荡在人们心中。

在浙江浦阳,吴渭(清翁)组织的月泉吟社,延请乡遗老方凤、谢翱、吴思等人评审诗歌比赛的作品。

当时出的题目是《春日田园杂兴》,体裁是五七言律诗。

共收得2 735卷。

最后罗公福(连文凤的化名)诗获得第一名: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

一犁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旋浇。

放犊晓登云外垄,听莺时立柳边桥。

池塘见说生新草,已许吟魂入梦招。

诗歌首联追叙自己弃官归隐的行迹,开宗明义表示了自己宁老死林壑也不乞禄于当朝统治者的态度,从东风、林壑等景物之中可体味其脱离樊笼、复返自然的感受。

无心出市朝,就是坚决不与征服者合作。

在亡国的创痛中,人们理性而克制地表达了自己的独立追求。

中间两联正面描述田园生活,通过好雨、寒泉、秧、药、犊、莺、云、柳等意象,展现出一种生意盎然的春日秀丽风光。

尾联化用谢灵运“池堂生春草”之意,以“生新草”这一具体事物来体现整个自然界一片万象更新、蓬勃滋长的生机。

然细读就会发现,“生新草”是“见说”,以显示这一片生机与自己的感情是有隔阂的;又用“入梦”二字,更见这一片生机对自己来说是恍恍惚惚而游离于现实之外的。

四时田园杂兴的主要内容

四时田园杂兴的主要内容

四时田园杂兴的主要内容《四时田园杂兴》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的一组诗,共有四首,分别描绘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田园风光和人们的生活。

每首诗都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出不同季节中的独特美景和人物活动,展现了田园诗的清新和生动。

下面我们从整体和各首诗的内容来分析《四时田园杂兴》的主要内容。

整体内容分析:《四时田园杂兴》共有四首,分别描绘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田园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美好和田园风光的迷人之处。

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现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第一首《春日田园杂兴》描绘了春天田园里一切生机盎然的景象,花开满地、树上鸟鸣、田间劳作的人们忙碌而愉快。

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活泼和生机,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田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第二首《夏日田园杂兴》描绘了夏天田园里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瓜果飘香、人们收割农作物、聚在一起欢乐畅饮。

整首诗展现了夏天的热情和多彩,体现出收获和团聚的喜悦。

第三首《秋日田园杂兴》描绘了秋天田园里一片金黄色的景象,稻谷成熟、稻田里活动的人们忙着收割稻谷。

整首诗以丰收和收获为主题,展现了秋天的丰盛和喜悦。

第四首《冬日田园杂兴》描绘了冬天田园里一片宁静肃穆的景象,白雪皑皑、人们围坐在火炉旁吟诗作画。

整首诗以冬季的寒冷和宁静为背景,展现了冬天的凝重和深沉。

各首诗的内容分析:第一首《春日田园杂兴》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田园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诗中通过描写花开满地、树上鸟鸣、田间农民劳作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田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泼和生机。

第二首《夏日田园杂兴》以夏天为背景,描绘了夏天田园里一片热烈繁忙的景象。

诗中通过描写瓜果飘香、人们收割农作物、聚在一起欢乐畅饮的情景,展现了夏天的热情和多彩。

诗人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让人感受到夏天的热烈和欢乐。

第三首《秋日田园杂兴》以秋天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田园里一片金黄色的景象。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宋代著名诗人欧阳修。

这首诗以农耕为背景,从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象出发,记录农家生活和收获的喜悦,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诗中描写了春天,农民在田间耕耘,心怀感激;夏天,农民正在收割庄稼,喜悦不已;秋天,树木饱满枝叶,野花开放,收获丰盛;冬天,农民在雪地里休息,心情安详。

诗中融入了大自然的景象,如田野里的野花,蓝天上的白云,清晨的晨雾,夕阳的余晖等,充分表现出田园的宁静和欢乐。

整首诗以宁静和欢乐为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感激之情。

春日田园杂兴范成大前两句的意思

春日田园杂兴范成大前两句的意思

春日田园杂兴范成大前两句的意思篇一:《春日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大型组诗,那我们先来看看前两句:“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哎呀,这两句诗可有意思啦!“土膏欲动雨频催”,你能想象吗?就好像大地是一个超级大的魔法盒子,“土膏”呢,就像是这个盒子里藏着的宝贝,它呀,想要开始活动啦,就像是被谁叫醒了一样。

那是谁在催它呢?是那一场又一场的雨呀。

雨就像个急性子的小使者,不停地滴答滴答下着,像是在喊着:“土膏呀,土膏,快醒醒,快醒醒,是时候让大地上演一场超级精彩的节目啦!”再看“万草千花一饷开”。

哇塞,这简直就是一幅超级神奇的画面呢!前面雨把土膏叫醒了,这一下可不得了啦。

就像有人在大地上施了一个超级魔法,一下子,数不清的草和花,就像听到了集合的哨声一样,“轰”的一下全都冒出来了。

“一饷开”,就是说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像眨个眼的功夫,那些草啊花啊就全都开放了,整个大地就像被一块超级大的、五颜六色的花布给盖住了一样。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爷爷去田里。

那时候春天刚刚来,田地还没完全从冬天的沉睡里醒过来呢。

爷爷就跟我说呀,这地呀,就等着春雨来叫醒呢,就像人早上等着闹钟响才能起床一样。

我当时还不太懂,可是当我看到范成大的这两句诗的时候,我就突然明白了。

你看,诗人写的不就是我和爷爷看到的、感受到的吗?还有一次,我跟小伙伴们在公园里玩。

前一天刚下过雨,第二天我们去的时候,发现那些花花草草就像是一夜之间变出来的似的。

有个小伙伴就惊讶地说:“哎呀,这些花和草怎么突然就这么多了呢?”我就特别得意地跟他说:“你不知道吧,这就像范成大诗里写的一样,雨一催,土膏一动,花草就都开啦!”小伙伴们都用那种特别佩服的眼神看着我,我可高兴啦。

我觉得范成大写这两句诗啊,他肯定是特别热爱大自然的。

他就像一个超级细心的观察者,能发现大地这种神奇的变化。

要是我也能像他一样细心就好了。

说不定我也能写出这么美的诗呢。

你说是不是?这两句诗虽然看起来很简单,可是里面包含的东西可多啦。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的诗意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的诗意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的诗意一、原文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二、字词解释
1. 耘田:在田间除草。

2. 绩麻:把麻搓成线。

3.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4. 未解:不懂。

5. 供:从事,参加。

6. 傍:靠近。

三、诗意
1. 首联
-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白天出去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庄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承担着家庭的一定工作。

这两句诗描绘了乡村里成年男女们忙碌的劳动场景,他们白天黑夜都不得闲,各司其职,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繁忙与有序。

2. 颔联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小孩子还不懂得从事耕田织布的劳动,但也在靠近桑树的阴凉处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这两句诗将镜头转向了孩子,虽然他们年幼还不能真正参与耕织之事,但却充满童真地模仿大人劳作,生动地描绘出农村儿童从小热爱劳动、天真淳朴的形象,也从侧面反映出乡村劳动风气的浓厚。

春日田园杂兴原文及翻译

春日田园杂兴原文及翻译

春日田园杂兴原文及翻译春日田园杂兴原文及翻译在平凡的学习生活当中,大家应该都接触过很多的古诗词翻译吧,那么怎么去翻译一首古诗词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春日田园杂兴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春日田园杂兴原文及翻译1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系门前路,移系门西系碡边。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纲盖樱桃。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注释①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篇。

②鞭笋:竹根。

③椎鼓:击鼓。

④斗草:以草相赛为戏。

⑤骑吹:指地方长官出行时之仪仗。

⑥碡(zhóu):碌碡,碌轴,石制的圆柱形农具,用来轧谷物、平场地。

⑦郭里:即城里。

⑧醪(láo)酒:即醪糟酒,米酒。

⑨步屧(xiè):徒步。

屧:一种木屐。

⑩樊:用为动词,插棘为篱。

翻译“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这首跟杨万里的《初夏午睡起》异曲同工。

头两句来点儿懒洋洋的环境描写,后两句都是睡一觉起来又满足又无聊,对边看着点东西,发呆。

虽然季节不同,这种无情思的心绪一样。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日田园杂兴的诗意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春日田园杂兴的诗意
《春日田园杂兴》
作者:范成大
原文:
(其一)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其二)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过过墙来。

(其三)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其四)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其五)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其六)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系门前路,移系门西系碡边。

(其七)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其八)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其九)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其十)
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纲盖樱桃。

(其十一)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其十二)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赏析:
(其一)
这首跟杨万里的《初夏午睡起》异曲同工。

头两句来点儿懒洋洋的环境描写,后两句都是睡一觉起来又满足又无聊,对边看着点东西,发呆。

虽然季节不同,这种无情思的心绪一样。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土膏,指泥土滋润状,是言多场春雨过后,土地润泽松动,万草千花一下子草也绿了花也开了。

这春天里生命的蠢蠢欲动,春雨的频催之下,一晌间爆发,万草千花灿烂。

“饷”是“晌”的通假,一会儿,不多久的时间。

商务出版社第四版《古代汉语字典》上,饷只是饭和送饭的意思,但汉典上说,后来才用作“晌”的,唐韩愈还写“虽有一饷乐,有如聚飞蚊”。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春天化荒芜为绿秀,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异曲同工之妙。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杜茅柴,指自家酿的薄酒;官酒,则是官酿官卖的酒。

自家老盆酿新酒,初熟,便带到田头祭社。

后两句是说:巫婆啊你莫嫌弃我家酒味淡,旗亭的官酒里落灰更多。

旗亭,一指酒楼,悬旗为酒招,故称;二指市楼。

古代观察、指挥集市的处所,上立有旗,故称。

此处取市楼意,因在田头祭社,算是官方大型活动。

“祭社”,祀土地神,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止雨》“祭社,击鼓三日而祝”。

潮阳、谷饶、泉州,都有这个风俗,客家人称担社。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
儿孙斗草来。

”斗草,又称斗百草,古代游戏,竞采花草,比赛多寡优劣,多见端午行之。

这个接上句刚刚好,田头祭社的鼓声如雷,傍晚的时候大人们被歪歪斜斜的扶回家。

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一片狼藉,知道是小孩子又在斗草玩。

“新开醪酒荐青梅”,应该是新开的米酒配青梅,他用了“荐”这个字,就觉得特别的,诱人。

还有下文那个“随人黄犬搀前去”,“搀”字,描写出来黄狗是巴巴得蹭上来的神态,特亲近黏人。

但是走到溪边,黄狗又忽儿自己转头回去了。

这就是说,黄狗的心思你别猜,人类无法理解狗的生活哲学。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这首最后的“日暮裹盐沽酒归”,带着十足的厨房的油烟气。

美的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超凡脱俗,反而这种浅浅淡淡的生活气息,才是美的表达。

菘,本草纲目里说有两种:“一种茎圆厚微青,一种茎扁薄而白。

”头一种估计是油菜,第二种是北方的大白菜。

这里指的是油菜,因为作者当时在苏州。

当时油菜花还没开,菘心青嫩。

芥苔,是芥菜开花新生的嫩茎。

诗篇是“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中的一绝。

作者以自己的住宅为基点,将笔墨拓展开去,含蓄而又生动地传达出春回大地、绿满人间的信息。

(其二)
本篇是“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中的一绝。

作者以自己的住宅为基点,将笔墨拓展开去,含蓄而又生动地传达出春回大地、绿满人间的信息。

一、二句先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勾勒出悄然来临的春天的轮
廓。

“土膏欲动”,是说随着土地的解冻,地气已经回苏。

着以“欲动”二字,不仅将静态的显影转化为动态的观照,而且还赋人情予物态,写出了“土膏”在春光的沐浴下不甘偃息、意欲有所作为的内心萌动。

如果说“土膏欲动”是着笔于地貌的话,那么,“雨频催”则落墨于天候,进一步将春意申足:春雨潇潇,仿佛在提醒和催促人们应及时耕作。

真是天上地下,无处不回荡着春天的足音、无处不映现着春天的踪迹。

这一句已使读者感到一股春天的蓬勃气息扑面而来,但更能见出春天的神奇力量的还是紧接着的“万草千花一饷开”一句。

“一饷”,即一晌,是片刻间的意思。

色彩斑斓的“万草千花”片刻间便全都舒展开它们的笑靥,将原来不免萧索的田野、山坡装点得无比妖娆、无比芬芳,这该是何等令人目眩神迷的壮观!造成这一壮观的春天的魔杖又该有多么神奇!无疑,这里,“万”、“千”,是极写春天的魔杖的作用范围之广,“一饷”,则是夸言春天的魔杖的作用效应之疾。

第三句由全景化为中景,即由总写铺天盖地的春光转为展现屋后一角的春色。

“舍后荒畦犹绿秀”,既称“荒畦”,原先之芜乱可明。

连“荒畦”也披上一身绿装,变得秀色可餐,那么,在偌大的江南平原上,该呈现出怎样一番“姹紫嫣红开遍”的景象也就可想而知。

显然,这一句暗含“春风又绿江南岸”之意,旨在诱发读者的逆推式联想。

它从另一角度显示了春风化荒芜为“绿秀”的力量。

末句着意推出“邻家鞭笋过墙来”这一特写镜头。

视野虽更为缩小,诗境却愈加张大。

前面三句,巨如天、地,细如花、草,俱已攫
入笔底,成为无边春色的“传播媒介”,但终究还是泛写,难收笔酣墨饱、神完气足之效。

于是,作者便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转而致力于特写。

那么,以什么作为特写的对象呢?作者别具匠心地选取了一支由邻家穿墙而来的竹笋,并将它放大到占据整个画面的程度。

本来,几场春雨过后,破土而出的竹笋当数以万计,但作者却仅于“万”中取“一”,试图以“纳须弥于芥子”的笔法,借此“一斑”,透视那无边春色和无限春意。

在作者笔下,区区此笋,破土而出之后又穿墙而过,充分显示了春天所赋予它的旺盛而蓬勃的生命力。

不仅如此,细予寻味,“穿墙来”三字还暗寓“满园春色关不住”之意,同样可以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

不言而喻,加上这一笔,使全诗显得气韵生动、血肉丰满。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