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探索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的探索和实践

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心的顺利组建 另外 . 学校整合师资 队伍 . 选 拔德才兼备 的优 秀教师 . 提 供设备和资金 . 准备好优 秀软件 资源和硬 件资源。 现今 .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心正式组 建并顺利开展工作 , 系 统开设 医学人文 课程 . 全 面负责学校 的学 生人 文素质教育工作 . 将医 学人文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教学管理中 . 保 证医学人文教育真正落实 并实施。 3 .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人文素质教育 中心的任课教 师不仅有 丰富的人文知识 . 还兼备一 定的医学专业知识 。 通过理论联系实践 . 融会贯通于 日常教学之 中, 激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增加医学生职业道德 素质中的人 文意识和人文精 神。 中心 以引进优秀人才 , 派教师外出培训 , 加强考核等多种方式提升 中心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 另外 . 中心还负 责对学校 的专 业老师进行 人文素质培 训 . 引导 医学专 业教师 重视人文教 育, 将人文 教育融入 医 学专业教学 . 使 医学生充分认识 到医学所蕴含 的人文思想 . 真正 以教 师的德行和素质作 为榜样来 培养 和塑造 医学生 的人文精神 3 _ 3 加强课程及 校园文化建设 课 程学 习是学 生获取 知识最 为直接 的途径 . 加强教学 和课程 体系 建设是解决 医学生人 文素质教育 的有效途径 。 首先 , 优化课程体 系。 在 学校 的支持下 , 我们改变课程设置 , 加医学生人文素质教 育教学 内容 , 增设 了多门必修 和选 修课程 . 全方 位 、 多层次加强 医学生人文素质 教 育 .使学生在选择课程上 既保有人文 素质教育的必须性和必要性 , 又 具有一定程度上 的机 动性 和灵活性 。 其次 , 开设定 制课程 。 我们开展素 质拓展 训练和特色讲 座 . 让学生在 实践 中感受 医学人 文精神 , 使学 生 从 内心真正 的认 同其所学知识 , 提高 自 身医学人文修养。 然后 , 营造医 学 院校人文氛 围 我们 利用传统 文化 的思想如“ 医乃 仁术” 的行 医境 界、 “ 仁爱救人 ” 的人本思想 、 “ 崇 尚道德 ” 的价值追求 , 促进 医学生人 文 精神 的塑造 . 积极推动 医学生 的社会实践 , 并收到很好 的效果 。 到目 前 为止 .我们 已经完成 了数千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 . 实 践证 明我们 的工作取得 了显著 的效果 . 整体提高 了在校 医学 生的人 文 素质 。 当然 . 我们在实 际工作 中还发现很多需要提升的方面 , 如少 数学 生有抵 触情绪 . 不配合课 程 : 人文素质课 程设置变化少 、 时间有 限; 课 程 内容还亟待丰富等 我们会在总结经验 的基础上 . 结合学 院的实 际 情况继续深入探索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并积极 的付之实践 , 更好 的提升 医学生 的人文素质 。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人格 、 气质 、 修养 , 为人 的相对 稳定 的 内在 品质 。 成 在我 国古代 , 医学 人 道 主义 思 想 就 已经 有 了相 当的 发展 。孙思 邈 撰 著 的 《 急 千 金要 方 》, “ 备 以 人 命 至 重 , 贵 干金 , 有 一方 济 之 , 德逾 于此 ” 义命 名 , 意 主张 医家 必 须 具 备 “ ” “ ” 个 方 面 。所 谓 精 和 诚 两 “ ” 是指 医生 应具有 高 尚的 医德 , 诚 就 明确 提 出学 医 者首 先要具 有仁 爱 的大慈恻 隐 之心 , 生之 德 , 廉 好 要 洁正 直 , 得追 求 名利 , 不 对病 人 要 普 同 一等 、 心 赴 一 救 , 真 负责 , 认 不得 浮 夸 自吹 , 毁别 人 等 。希 波 克 诋 拉底 誓言 中亦 有 文 日 : 论 至 于何 处 , 无 遇男 遇 女 , 贵 人及 奴婢 , 之唯一 目的 , 我 为病 家谋 幸福 。该誓 言也 指 出要平 等对 待病 人 , 以病 人 的利益 为重 。这 些 都 表 明前人 重视 医德 教育 , 尊重 人 的价值 , 弘扬 医学人
基础医学教育 ,0 2年 2月 , 1 21 第 4卷第 2期
・
l 53 ・
加 强 医学 生人 文 素 质 教 育 的探 讨
柯 荔 宁 ( 福建医科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 福州 300 ) 504
摘要 : 从 当前我 国社会 医疗纠纷频发 、 医患关系紧张的现 象 出发 , 剖析 了我 国 目前 医学 高等教 育 中严重 忽视 人 文教 育 的原 因, 出了加强 医学生人文教 育的必要性 和主要 途径 , 出只 有切 实加 强 医学 生的人文 素质教 育, 高 医学生的人 文素质 涵 提 指 提 养 , 高整体 医疗队伍的职 业道德 水平, 提 有效缓和 紧张的 医患关 系, 少频发 的 医疗 纠纷和事故 , 减 为我 国社会 的和谐 和 国民的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人 文 素 质教 育 的有 效途 径 。
[ 关键词] 医学生 ; 文素质 ; 育 人 教
[ 中图分类号] G 0 1 4 —0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7 12 1)60 3.2 0210 (000 — 2 0 0
又 有 厚 实 的人 文 素 养 的人 才 。 因此 要 重 视 人 文 社 会 学 科 的
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 出“ 全球 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 ” , 该要求强调指 出“ 敬业 精神 和伦理行 为” 医疗 实践 的核心 , 是 应把“ 职业价值 、 态度 、 行为 和伦理” 同医学知识 、 临床技能一 样作为保证其毕业生具备 “ 本要求 ” 规定 的核心 能力和 基 所
自古以来 , 中华民族就视职业道德和人文 教化为医师 的 根本。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 的《 中国教育改革 和发展纲 要》 中明确指出 :医学研究 与服务 的对象是 人 , “ 在医学 教育 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文 、 、 理 医渗透 和多学科交叉融合 , 把医德 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 , 加强综合素质培 养l 。 医学生人文 2” J 素质的缺失不能适应 医学模式 的转变及 医疗卫生 行业 的发 展。18 94年美 国医学协会在其“ 2 世纪培养 医生” 为 l 的报 告
、
医 学 生人 文素 质 的 现 状
根 据 对 医 学 生 的抽 样 调 查 表 明 , 当前 医 学 生 的 人 文 素质
花时间精力最多的专业课程 中贯穿 和渗透 了人文 教育 的精 神, 人文素质教育就可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 2运用灵活 、 . 多样 的教学方 法和手段。首先是教学方 法
全科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探讨

基金项目: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SK2014A057、SK2018A0185);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8A1068)。
作者简介:熊春华(1982~),女,湖北宜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9-02-19全科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探讨熊春华蚌埠医学院,安徽蚌埠233030摘要:与专科医生相比,全科医生对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科医学生应通过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设置、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强化人文教育实践等途径,着重加强“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的人文情怀、良好的有效沟通能力、执着的科学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等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
关键词:全科医学生;人文素质;内容;途径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734(2019)02-0119-02所谓全科医学,是建立在现代医学体系基础之上的一种与专科医学完全不同的医学门类。
这种以现代医学服务模式为模版的医学二级学科,往往遵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治理原则。
在全科医学理念中,预防与保健占有着绝对重要的地位,拥有专业预防保健医学知识的全科医生将会给患者提供一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这一系列的医疗服务集中了连贯性、主动性、全面性、协调性等综合特征[1]。
作为二级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的守卫者,如何为社会培育更多人文素质优秀的全科医生成为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话题。
一、全科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从全科医生服务的模式、对象、内容以及医患关系的特点来看,与专科医生相比,全科医生在人文素质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
(一)“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全科医学是一门有特定理念的医学专科,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全科医学有别于其它专科的特色。
当然各个医学专科也都应该以人为本,但全科医学更应该以深厚的人文精神为特色。
在当前,整个全科医学服务的完成,离不开患者与医生的相互配合,离不开患者个体的主观感受与全科医生的专业服务,“以人为本”贯穿于全科医疗服务的始终,也促使医患关系得到良性发展[2]。
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与创新——heart培养模式的探索_概述及范文模板

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与创新——heart培养模式的探索概述及范文模板1. 引言1.1 概述医学人文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医学生具备细心、关怀和同理心的技能,使其成为具有人文关怀能力的医务人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和医患关系的关注逐渐增加,医学人文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围绕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与创新展开讨论,并介绍一种名为"heart培养模式"的探索。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对文章进行整体概述并介绍各个章节的内容。
第二部分将探讨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与创新,包括定义与重要性、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现状与挑战。
接着,第三部分将详细介绍"heart培养模式",包括背景、目标和原则以及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估。
第四部分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这一培养模式在某医学院中的实施情况,并探讨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最后,第五部分给出结论,总结医学人文教育及其他领域实践与创新的启示,并展望heart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分享医学人文教育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通过介绍heart培养模式以及在某医学院中的应用案例,探索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和关怀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同时,为更广泛地推广和应用该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引起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促进对该领域实践与创新的思考与探索。
2. 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与创新2.1 医学人文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医学人文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医学生对患者个体的关怀、尊重和理解,以及提升其医德医风和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能力,使其在日后的临床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同时也促进患者整体护理和康复。
医学人文教育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不仅可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还有助于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的医务人员。
2.2 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中医文化为特色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

万州 4 0 4 1 2 0 )
【 中图分类号】 R一 0 5 ; R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2 — 2 6 1 9 ( 2 0 1 4 ) 0 2— 0 3 1 9 — 0 2
随 着 医 学 模 式 由从 传 统 生 物 医 学 模 式 ( b i o m e d i c a l
医学 教育 中愈发重要 , 中医类学 生也是 如此 , 要 求在 教育 中实现人文主义与科 学主 义的融合 … 。中 医文 化是 具有 中国特色 的文化 , 它具有 丰富的社 会科 学和人文科学 的特 点 。笔者认 为将 中医文化融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 对医 学人文素质教 育进 行有益尝试和探索 , 形成以中医文化 为 特色 的“ 三融合” 医学人 文素质教育 。
当前 , 我 国的
医学教育强调学生专业技 能和知识的学习 , 忽视学 生 的人
文素质教育 , 从 而造成学 生社 会适 应 能力差 、 创 新精 神缺
乏、 有知识 而素养 不高等问题 。 1 . 2 教育模式 “ 西化” , 人文素 质教育 缺乏 中医文化 特色 中医院校普遍存在教育模式严 重西 化的倾向 ] , 人文课
程开设不足 , 投入 不够。虽然近年来 国家和各 中医院校逐
课堂授课 和临床实 践中充分融人人文素质教育 , 在专 业教
育 中进行人 文素质教育 , 使二者有机结合 ; “ 课 内教育 与课 外教育融合 ” : 既在开设 的人 文素质课 程 、 专业课程 的课堂
教学 内开展 , 同时在课 堂外 以主题班会 、 中医文 化氛 围打
步重视学 生人 文素质教育 , 增设 了医学伦理学等人文 素质 课程 , 但 中医文化 等中 国传 统文化 仍未 纳入其 中, 人文 素
浅谈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摘要:当下医学生存在人文素养贫乏的现状,高校除了肩负传授专业知识外,理应培育医学生良好的医德和社会责任感,仁心妙术缺一不可。
本文从探究人文素养定义入手,分析当下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从抓好人文教育主渠道,挖掘校园文化隐形力量,加强专业学科与人文学科融合三方面提出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施方案,力求保证医学生治病救人的同時,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人文素养;医学生;教育一、人文素养定义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和精神风貌,它建立在一定的人文知识和学识修养之上,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处世哲学,是一种对人生和社会的美好追求,是一种艺术精神,更是一种道德精神。
人文素养的内涵很丰富,但主要指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个人态度,是现代人文明程度的一个体现。
二、医学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现状高校大学生思想活跃、眼界开阔、观念新颖、个性鲜明,具备时代的精神,拥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其人文素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如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贫乏就较为明显。
众所周知,医学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崇高事业。
医学上定义的健康是一种身心健康,是身体、心灵以及社会交往健全和谐的状态。
所以说医学绝不仅仅是治病救人,它研究的是人,服务的是人,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艺术。
医者除了具备精湛的医术、高度的责任感,更应该具备尊生、仁爱的人文情怀。
关于如何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问题,高校首先要在培养理念上高度重视。
培养人文素养,要从人文知识、人文情怀、人文行动三方面着手。
对在校大学生有意识、有方向地灌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爱校”、“感恩”等人文思想的具体内容,让医学生在人文宣传中感知人文情怀,并最终成为人文教育理念的坚信者和践行者。
三、医学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培养措施(一)抓好人文教育主渠道1、时代精神“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人文教育理论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通讯作者!"#$%&!'P<M W01b <+4,L+4') 课程建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人文教育理论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洪云霞!宋!超!叶!瞡!李!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0//5.#摘要 !目的)初步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人文教育理论课程建设路径&方法)面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00/名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开设医学人文教育理论课程并评价效果&结果)参加医学人文教育理论课程的学员中!大多数认为课程对医学实践活动作用很大!且提升了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结论)应当继续完善医学人文教育理论课程设置!并将其常态化'制度化&关键词 !医学人文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建设(教育改革89:)0/43727;<4%==)40//.>0?/04./.34/@4/22 中图分类号 !A 6.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0//.>0?/0"./.3#/@>/060>/.!!近年来"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0$%比如"医学人文教育实践多面向医学院校就读的医学生"然而"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的医学人文教育实践经验极为有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衔接院校教育和独立执业的重要阶段"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是住培学员培养的必然要求%课程建设是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石"从全国范围来看"尚无比较成熟的针对住培学员的医学人文教育理论课程%本研究基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简称*浙大儿院+,进行初步探索"以期为住培阶段的医学人文教育理论课程设计提供参考%一 对象与方法"一#教学对象&浙大儿院00/名正在参加儿科住培的学员%"二#课程建设&课程设计从泰勒现代课程理论框架出发"围绕6个基本问题展开"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计划#3$%)0,前期工作%查阅医学人文教育国内外资料"结合儿科住培要求以及传统医学人文课程的特点"制定课程需求调查表"面向所有住培学员展开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召集专家座谈"明确课程设计原则"制定课程方案"拟定讲者名单%).,课程安排%把立德树人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开设*立德树人"全人教育+专场讲座%注重强化课程内涵"从*修身修心+的人生哲学角度"提升住培学员文化修养%注重宏观微观相结合"既有关于中国医学发展的大论述"也有*如何成为优秀的住院医师+之类的小讲题%课程设计密切联系临床实践"前期需求调查发现儿科门诊医患沟通儿科住培学员临床工作中的痛点"专门安排*门诊医患沟通的策略+*从住院医师的角度谈医患沟通+课程*对症下药+%课程设计注重与时俱进"结合医学变革的趋势)如*新医科+建设,&结合当下时事热点)如*后疫情时代+的医患关系等,"赋予课程更旺盛的生命力%)3,课程实施与评价%每月安排0次课程"授课人员包括院士&文化学者&知名教授&医患沟通专家&临床一线儿科医生等%课后从3个维度评价课程实施效果"首先是住培学员对课程的满意度"其次是通过医务科调查了解患者对住培学员的投诉情况"第三是通过住院医师技能考核中医学人文得分来进行评价%课程建设流程如下)见图0,%图0!课程建设流程二 结!果对参加本次课程的00/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课程对于儿科住培学员树立良好医德医风&高尚的人文素养&强化医学人文技能均有积极促进作用)见表0,%表0!满意度调查问卷+#" #,调查内容认同或非常认同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74/7,在医学实践活动中作用很大77)7/4//,提升了人文素质7?)@@40@,提高了医患沟通能力@6)?2432,解决了医学人文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75)@2432,经过调查了解"自本项目实施以来后"患者对住培学员没有有效投诉%据参与住院医师年度技能考核考官反映"住培学员的医学人文意识普遍提高"技能考核中医学人文失分也大为减少%060三 讨!论毕业后教育阶段的医学人文课程更加注重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更加以实践为导向"即便是理论课"也需要结合实践来讲授"部分临床一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个人临床经验的讲述"常常会引起住培学员们更强的共鸣%目前"毕业后教育阶段的医学人文教育处于无教材&无师资&无评价标准这样的*三无+状态"因此"我们特别注重摸清住培学员需求"将前期调查发现的需求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重教转向重学"牢固树立以学员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实践是检验医学人文教育效果的试金石"我们摒弃了传统的医学人文科目理论考试的方法"延用了技能考核中评价住培学员医学人文关怀的策略%患者满意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医务工作者的医学人文素养"本研究借鉴医疗服务评价方法"引入*患者对住培学员是否有效投诉+作为课程效果的评价指标"同时还将学员满意度调查作为课程评价的主要指标%虽然"本研究尝试创新医学人文教育理论课程的评价维度"但评价较为简单"缺乏客观的定量定性结果.缺少对照组与以往规培医生的比较%未来将针对本次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促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医学人文教育理论课程建设更加完善%参考文献#0$苏!强"吕!帆"林!征4医学人文教育的危机与重塑#F $4高等教育研究"./02"3?)6,!22>?/4#.$宋!超"冯!蕾"洪云霞"等4基于*新木桶理论+探讨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及对策#F $4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3/).,!060>0664#3$张!华"石伟平"马庆发4课程流派研究#O $4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07@>..34作者简介 !洪云霞"女"硕士"副高"主要从事医学教育研究工作%"#$%&'()*&+(+,-'(.)*./&0</,*.(%H 72(+*)*/4",7.()*&+?3/&'/)*.(%1&7'4/1&+4)'7.)*&+*+:)(+,(',*W /,?'(*+*+=0&'B /4*,/+)-384*.*(+4Q 5(+S "(%$&!L 5(+;*&5!S /,$(+!T $K $&(+"C 99')'&#$+.7')+%$"J 4;(4D'#&)!M 7$@'&"/2"'3$%4'#58-7(()(91$+'-'"$!U &#'("&).)'"'-&)K $4$&%-7.$"#$%9(%.7')+;$&)#7&"+R '4$&4$!;&"/G 7(,30//5.!M 7$@'&"/!.7'"&#!!A C 4)'(.)!U EP /<7$8/!>*$227":D &$3275/%4956/7*/46/9$3$(&6D 4&7*5=<5(276"<7$(+3/:$<&9*"3&($7$/2/:"<&7$5(7*/56/7$<&9<5"62/2$(7*/27&(:&6:$-/:76&$($(+=566/2$:/(74*D2$<$&(2C H/7*5:2!M &<$(+00/4/:$&76$<6/2$:/(74*D2$<$&(2$(7*/27&(:&6:$-/:76&$($(+465+6&3&77*/1==$9$&7/:;*$9:6/(R 2Q 524$7&95=)*/P $&(+I ($8/62$7D L <*5595=H/:$<$(/"A /:/8/954/:3/:$<&9*"3&($7$/2/:"<&7$5(7*/56/7$<&9<5"62/2&(:/8&9"&7/:7*/$6/==/<7$8/(/22C #/2"972!!//27&E9$2*/:3/:$<&9*"3&($7$/2/:"<&7$5(7*/56/7$<&9<5"62/2=566/2$:/(74*D2$<$&(76&$(//2C 135(+7*/76&$(//2A *54&67$<$4&7/:$(7*/3/:$<&9*"3&($7$/2/:"<&7$5(7*/56/7$<&9<5"62/2"7/ W,&%,[,L T P$T T P,'(+-=,=P$L $=%K )%Q %'$)T %#V$'T ()#,L%'$&V-$'T %',$'T %[%T %,="$)L $-(+)L @/ (Q T P,T -$%),,=-,V(-T ,L $)%#V-([,#,)T %)T P,%-P+#$)%=T %'&%T ,-$'M $)L L('T (-X V$T %,)T '(##+)%'$T %()=]%&&=4D ()'&+=%()!i P,'()=T -+'T %()(Q#,L%'$&P+#$)%T %,=,L+'$T %()T P,(-,T %'$&'(+-=,==P(+&L W,Q +-T P,-%#V-([,L $)L )(-#$&%b ,L J %T P%)T P,'()T ,N T (Q =T $)L$-L%b ,L T -$%)%)K Q (--,=%L,)T VPM =%'%$)=4D /8E &',4!H/:$<&9*"3&($7$/2/:"<&7$5(.L 7&(:&6:$-/:76&$($(+=566/2$:/(74*D2$<$&(2.;5"62/<5(276"<7$5(.@:"<&7$5(&96/=563"上接第033页#表.!自评情况对比+#" #,组别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加强理论联系实践提高知识点掌握度提高案例分析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对照组)#d 6/,.3)5?45/,.0)5.45/,07)6?45/,.?)2?45/,0@)654//,0?)6.45/,试验组)#d 6/,33)@.45/,3/)?54//,.@)?/4//,35)@?45/,.7)?.45/,.@)?/4//,.5475.643@0640?@645@@24.6024062"/4/05/4/32/4/60/4/3./4/0./4/03学习"大大提高其自学能力与学习效率.Y D O D 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可以锻炼临床医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两种教学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以达到互补&增效的作用"有助于提升临床医生的综合能力%本教学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医生的考核成绩与自评情况均较好"提示试验组的教学质量更高"说明开展D I CX ^:C"联合Y D O D 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继而提高临床医生的专业能力%参考文献#0$王玲珊"李学群"冯海燕4D I CX ^:C"联合Y D O D 带教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新生带教中的应用#F $4中国高等医学教育"./..)6,!007>0./4#.$周!俊"张!亚"苏!敏"等4德国四步教学法结合YD O D 模式在内科护理理论教学设计中的应用#F $4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7".2).,!000>00.4#3$陶!钰"吴林珂"俞!颖"等4Y I Z ;D I Z 联合Y D O D 在呼吸内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带教中的应用#F $4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0)3,!357>32.4作者简介 !朱君飞"女"本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教学工作%60。
以选修课推动地方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d veop e t oft oc lm e c l ol g M I e l m n he l a dia c le e N Sh un—qi L1 n, U Cho g- n, U Yo a . De r— n bi D u— i pa t
m n o ec ig We z o dc l C l g , n h u 3 5 3 , hn e t f T a hn , n h u Me ia o e e We z o 2 0 5 C i l a
课 推 动地 方 医学 院校 人 文 素质 教 育 的教 学 实践 简 述如下 , 同行 探讨 。 与
1 构 建新 的课 程体 系
学 环 节 。以开 设 辅修 专 业课 的教 学 形式 , 医科 占 将 绝 对 主导 地位 的相 对单 一 的教 学体 系 。调 整 为能够 兼 容 临 床 医学 、 防 医 学 、 化 、 境 、 会 发 展 等 预 文 环 社 诸 方 面 的综 合 发展 体 系 ,有 利 于 提 高 学 生 综 合 素
【 y od 】 H maie eu ao ; T e l t e o r ; Mei l c ne d ct n Ke w rs u n i d ctn ts i h ee i cus cv e dc si c euai ; a e o
H I nie 】 ma t s i
随 着高 等 医学 教 育 的发 展 , 置 专 业 较单 一 的 设 地 方 医 学 院 校 如 何 促进 人 文 教 育 与 医 学 教 育 的 融 合, 适应 未来 的医疗模 式 , 全面 推进 素 质教 育 , 培
探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案例

该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改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提高了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同时,也为其他医学院校 的人文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04
实践案例二:某医院的人文关怀实 践
实践背景与目标
实践背景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患者需求的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逐渐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某医院积极响应这一趋 势,致力于提升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改善患者的就医 体验。
对策与建议
加强政策支持
完善课程体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国际交素质教育的 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 策措施,推动其深入开 展。
医学院校应完善医学人 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和系统性。
医学院校应加强师资队 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人 文素养和教学能力。
学术不端行为减少
随着教育的深入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学术风气 得到显著改善。
推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发展
该实践案例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经验借鉴,有 助于推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06
实践案例四:某医学图书馆的医学 人文资源建设
建设背景与目标
背景
医学图书馆作为医学知识传播和医学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推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加强医学人文资源建设,图书馆可以更好地满足医学 生和医务工作者的学习需求,提升他们的医学人文素养。
内涵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法学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医学生 的道德情感、职业操守、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精神。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提升医德医风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引导医学 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提高医疗
浅析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浅析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摘要】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在培养医学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包括人文关怀、伦理道德等方面。
分析了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强调了其对医学生职业道德和医患关系的提升作用。
接着,介绍了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施方式,如开设人文课程和实践活动。
随后,探讨了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医学教育质量。
分析了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发展趋势,强调了个性化和国际化发展方向。
结论部分探讨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讨论了其对医学教育体系的深远影响。
通过本文的阐述,有助于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意识,促进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内涵、意义、实施方式、效果、发展趋势、加强、必要性、发展方向、影响、医学教育体系1. 引言1.1 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提高其医德医风,加强对患者的关怀和责任感。
通过人文素养教育,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增强沟通能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也有助于拓宽医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使其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人文情怀的医学人才。
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还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理解医学伦理、医学法律等相关知识,提高其医疗公益意识和医学职业道德,从而有效避免医学纠纷和医患矛盾,促进医患和谐关系的建立。
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于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和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是指在医学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使其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也能够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这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医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医生作为患者和家属的重要沟通纽带,需要具备清晰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善于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情绪,与他们建立起亲近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医疗服务。
关于推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 文献标识码 】 A
o dcls d ns fmeia t e t u
SN U We. I i. iWE Qn WAN e.D p r e to d d u a i s G L i eat n f Mew H m nt , m i e
Taj d a nvrt,i jn 3 0 7 ,hn i i Mei lU i s y T ni 0 0 0 C ia nn c ei a
作者单位 :0 0 0 天津医科大学 医学人 文系 ( 307 孙伟 、 韦 勤 ) 国际学院( , 王蕾)
生 在大 学学 习期 间 既要 学好 专 业 知 识 , 也要 努 力 学 习政 治 理论 知识 , 极 参 与政 治 实践 。但 是 当前在 积 大学 生 中普 遍存在 的现 象就 是他们 只重 视 自己专业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1 对 加 强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的认 识 不 足 。 目前 , 个 院 校 都 . 各 提 出加 强 医学 生 人 文 索 质 教 育 的方 案 , 也 只 是 通 过 多 开 一 但 些 人 文 社 科 类 的选 修 课 、 座 , 学 生 进 行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 讲 对 对
2 世 纪 掀 开 了 科 学 技 术 迅 速 发 展 的新 的 篇 章 。特 别 是 1 随 着 基 因 图谱 的初 步 绘 制 和 克 隆 技术 的 重 大 突 破 , 于 何 为 关 生 命 , 为 医 学 科 学 的研 究 目的 等 理 论 研 究 及 争 论 已经 成 为 何 决 定 医学 科 学 理 论 发 展 和 医 学 科 学 实 践 中 的 重 要 问 题 。 当 代 医学 科 学 发 展 把 医 学 人 文 精 神 教 育 提 到 一 个 重 要 急 切 的 地 位 [_ I。
待 病 人 , 有 与 人 沟 通 的 良好 能 力 。 同 时 现 代 基 因 工 程 、 拥 克
隆 技 术 等 医 学 技 术 的发 展 , 涉 及 到 伦 理 、 德 等 领 域 , 求 也 道 要 学 生 具 备 相 应 的 人 文 知 识 ( 文 知 识 的 获 取 主 要 以 中 外 文 人 化 、 德 法 律 、 会 分 析 、 史 研 究 、 学 艺 术 、 技 化 为 基 础 道 社 历 文 科 的教 育 内容 ) 文 素 质 不 仅 包 含 人 文 知 识 还 包 含 以 历 史 感 、 人 责 任 感 和 自我感 和谐 统 一 为 重 要 成 份 的人 文 精 神 。 人 文精 神 , 即是 在 历 史 形 成 和 发 展 中 由 人 类 优 秀 文 化 积 淀 凝 聚 而 成 的精 神 , 一 种 内 在 于 主 体 的精 神 品 格 。它 的 核 是 心 是 以人 为 本 , 词 人 的价 值 和 尊 严 , 视 对 人 类 处 境 的 无 强 重 限 关 怀 。袁 伟 时 归 纳 人 文精 神 具 有 以 下 几 个 特 征 : ) 视 终 (重 1
将“叙事医学”融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的探索

角) L* -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322$8% !9@=91)1* 黄!蓉-叙事医学!当医学遇见人文)"_:5E*-)<328=38=2H*
学教育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叙事医学&医学教育&医学生
456'23-7898 :;-%,,*-233<=2>32-<3<7-23-33<
中图分类号 !?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33<=2>32"<3<7#23=333@=37
!!目前"医学专家与医学教育家对医学科学的属性已达 成共识!即医学不仅 具 有 自 然 科 学 属 性"而 且 具 有 人 文 和 社会属性# 但是"随着医学技术与医学信息的迅猛发展" 临床实践中"许多医者更愿意将医学视为一门科学而不是 一门艺术)2* # 因此"这些医者往往忽略患者的精神渴求& 生理疼痛与心理抚慰"与患者沟通缺少耐心"程序化及缺 少温度的诊疗操作往往超过给予患者的人文关怀"导致患 者心生不满"医患纠纷时有发生# 早在上世纪 >3 年代"美 国内科学 与 精 神 病 学 教 授 ?.MC'.E-"*'.&就 提 出 了 生 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 "指出在疾病治疗过 程中"一定要将患者的心理因素及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考 虑在内# 本世纪初"' 叙事医学( 的出现"就是医学人文精 神回归的又一种体现#
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途径探索

上这些丰富的校园活动 , 优 化校 园环境 ,使医学生在优美 的校园环境 中受到启迪 和熏陶。 3 .加强医学人文实践性教育 ,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
医学人 文素质 教育具有实 践性 的特 点 ,要 “ 学 以致用 ”,通 过不 断地 实践 ,才能把人文知识理论 内化为医学 的灵魂——人 文精神 。一
1 .有利于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目前 ,有越来越多 的人们身体处 于亚健康 的状 态,这与快节 奏的 社会生活使人们在不断透支 自己身体 的同时心理上也 承受着 巨大压 力 息息相关。 因此 ,现代医学研究认 为 ,疾病发生 、发展 的原 因,除了 生物 因素 以外 ,还有如心理 、社会等 因素 ,那么医学模式 也应该 由原 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 医学模式 。新 的医学模式 真正体现了医学是人学的本质 ,它把医学服 务的 目的视 为提升人 的生 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 ,这就要求 医学 生不仅要用专 业知识技能
视患者在心理 和情感 方面 的需求 ,其 实 ,患 者更需 要心灵 上 的抚慰 , 医务工作者人文精神对患者 的治疗 起到 了非 常重要 的作用 。因此 ,在 医学教育 中,加强对 医学 生 的人 文素 养教 育 ,培养 医学生人 文精 神 , 有利于提 高 患 者对 医 务 工作 者 的信 任度 ,有 利 于促 进 和 谐 的 医 患 关系 。 二 、医 学 生 人 文 素 养 教 育 面 临 的 困 境
的不仅是 疾病 ,还有病 人 ,这就要求 高等医学教育 培养 的医药 卫生人 才不仅仅要 具有 扎实的专业医学技术 ,更应具 备高 尚的人 文素养 。 但
由于受传统 生物 医学模式 的影 响 ,我 国医学生 的培养 目标偏重 于医学 自然科学知识传授 和技 能的培养 ,而 忽视以病人 为中心 的人文 素养的 培养 。因此 ,只有高等 医学教育转变 观念 ,不断加 强医学生人文 素养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与探索

理承受能力 、 协调人际关 系能力等 较差 , 在医疗 活动 中往 往 只见 “ 而不见“ ”在综合素质上不太适应实际工作 的需 病” 人 ,
要 和 要 求 。在 修 养 层 面 上 , 由于 人 文 素 质 不 高 , 些 医学 生 有
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 的能力较差 , 情感 比较
二 、 革 课 程 体 系 , 养 医学 生人 文 素 质 改 培 虽 然 各 高 校 在 加 强 医 学 生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方 面 做 了有 益
能 适 应 社 会 的 需要 』 。
高等医学院校在临床 医学 教育 的主要场所 , 更是未 来的
临床医师接受人文素质教 育的重要 阵地 , 在积极做好对 医学 生基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 能培训 的同时 , 要加强对 医学生有 关医学心理 、 医学伦理 、 医学社会 学等 人文素质 相关知 识的 教育和培养 , 正使 医学教育 向心 理一社 会一环境 和预 防、 真 治疗 、 保健三位一体 的大卫 生观教 育改变 , 努力使 医学 教育 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 , 从更 高 、 远 的视角前 瞻大众健 康发 更
德情操 、 心理性格 、 值取 向和文化 修养 的外现而 展示 出的 价
个 人 特 征 【l l 。 医 学 是 一 门 自然 科 学 与人 文 科 学 交 叉融 合 的 综 合 学 科 。
医学关注的不仅 仅是疾病 本身 , 医疗 活动背 后还具 有文化 、
政治 、 经济 、 理等 各种社 会 因素 , 伦 疾病 也不仅 是身 体 的疾
・
20
叠 贻 龟 随
加 强 医学 生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研 究 与 探 索
李 伟, 张海 东 , 龙跃 洲 , 少波 , 潘 张宏 志 , 圣莹 崔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摘要:人文素质是医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但是,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仍然偏重对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培养。
本文在分析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必要性和医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表现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274-03医学主要研究人的疾病和健康,因此,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又是一门人文科学,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还应具备高尚的人文素质。
但是,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仍然偏重对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培养。
所以,高等医学院校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修养等,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1]。
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在医学教育过程中,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和自身实践等途径,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医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2]。
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应该以医德为核心,应具有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高尚医德和愿为医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应具有广泛的人文知识;应具备与人沟通、待人接物上的良好素质,以便在医疗工作中能深入了解病人的需求,赢得病人的信任[3]。
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除了生物因素以外,其他因素也可以诱发疾病,如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
因此,医学模式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
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生不仅要重视病人的疾病治疗,还要重视病人的心理治疗;不仅要懂得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知识。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需要。
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文化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探索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作者简介]孙守平(1980-),男,山东聊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医院管理及医学教育。
社会的发展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物质水平上,还体现在精神层面上,现今,人们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医疗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必须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由于大部分医科大学医学生在学习之余都不可避免要到学校的附属医院进行临床实习,从实践中锻炼自我、提高自我,不断增强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1-2]。
在临床实习期间,学生容易受到医院文化的熏陶,而良好的医院文化对个人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不良的医院文化则有可能给个人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因此,如何完善附属医院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医院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教育功能,是当代医学教育应当要重视的问题。
1医院文化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1.1医院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延伸医学教育本身就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大多数医学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都会将学生送往本校的附属医学进行临床实践,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来帮助其尽快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让学生能实现学以致用。
从另一方面而言,附属医院是医科大学教育的延伸,医院文化也是大学文化的延伸,由此可见,附属医院不仅要重点锻炼学生临床工作能力,还应帮助其提高人文素质,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因此,附属医院必须要重视自身文化的建设,形成良好的文化与工作氛围,让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更多良好的教育与熏陶[3]。
1.2医院是素质教育的实践基地人文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但在现实生活中,人文素质教育方式大多只限于课堂理论教学,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只是简单讲述一些正能量的例子,并试图通过此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并未就当前社会中常见的道德滑坡现象做出分析与解释,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探索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教育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转变,其中重要的变化就是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
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2001年制定了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其中58.3%的内容都与医学人文素质要求有关。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中,提出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必须达到的34项基本要求,其中与医学人文素质相关的项目至少占1/3以上。
因此,在中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如何强化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相关高校必须积极探索和认真实践的工作。
近10年来,齐齐哈尔医学院针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认真探索实践,并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我校做法介绍如下,旨在兄弟院校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
一、做好顶层设计解决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理念问题
任何改革工作都要理念先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也不例外。
2010年,我校展开了全校性的医学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即“以职业精神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身心素质养成”,要以“三导向”为指导,培养有坚定职业精神和人文情怀、执业能力强专业素质优良、社会适应良好、身心健康的
未来医生。
每个“导向”都有二级培养目标,例如,“以职业精神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分解出六个具体的二级培养目标:人道的职业态度、利他的价值观、人本的沟通艺术、基于责任的法律意识、基于愿景的团队精神、基于伦理的行为自觉。
就是说,齐齐哈尔医学院致力于职业精神塑造的医学生人文教育,要从以上六个方面入手体现到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因此,有了这样的顶层设计,就从理念层面解决了通过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二、特色通识课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搞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
齐齐哈尔医学院除其他院校都有的通识课以外,还开设了一门特色的通识课程——《医学生成长导论》,该门课程是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的必修课,课程以“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思想理论为指导,教导学生如何才能成为有道德、有情怀、有能力、有技术、体魄强健、心理健康的好医生。
为使医学人文教育和医学课程有机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所有主干医学课程都要拿出两学时,为学生讲授本门课学者视点程的医学人文问题。
例如,在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最后一堂课,解剖老师要以遗体捐献者的壮举为切入点,和同学们讨论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在机能学课程中生理老师要以爱护和尊重实验动物为切入点,讨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共生互利的关系;在药理学课程中药理老师要以合理用药为切入点,讨论临床医
疗工作中利益驱动下的抗生素滥用和黑心大处方问题;在内科学课程中内科老师以科学的医患沟通为切入点,讨论不同疾病类型和疾病状态下的人文沟通问题;在外科学课程中外科老师要以如何提高手术病人满意度为切入点,讨论术前、术中、术后的人文关怀问题;在妇产科课程的教学中妇科老师以妇科查体为切入点,讨论尊重病人隐私的问题;在精神病学课程的教学中精神科老师要以消除对精神病人的歧视为切入点,讨论对精神病人的尊重问题……我们努力挖掘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学习阶段每门医学课程的人文话题,将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到每门医学课程之中,将医学人文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努力做到每门医学课程都在践行推动医学人文教育的使命,每位教师都在为医学人文教育的普及做着贡献。
为做好医学人文课程建设,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支持下,校领导牵头举全校之力编写出版了《医学生成长导论》和《医学人文》两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材,在完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知行统一
很多医学院校在谈本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时候,往往会讲自己开设了多少门医学人文课程,认为医学人文课程开设出来了等于完成了医学人文教育。
诚然,让医学人文知识走进课堂,是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前提,但让学生了解医学人文知识,只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第一步。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让医学人文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这个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也离不开模拟和现实临床情境中的医学人文实训。
我们试图通过一系列、长期的触动学生内心的医学人文社会实践活动,让医学人文理念在学生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例如为规范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我校组织编写了《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南》,该手册中收录了医学生可能开展的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对每种实践活动的目的功能、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条件、活动成效评价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使其成为二级学院组织医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南。
以“医学生誓言”宣誓活动为例,新生在开学典礼上要穿着校服高声宣誓;转段到附属医院进入临床医学阶段学习,参加入院教育时要穿着医生白服高声宣誓;下实习医院之前参加毕业实习教育时也要穿着医生白服高声宣誓;在毕业典礼上要穿着学位服高声宣誓。
通过各阶段强烈仪式感下的庄严宣誓,让“医学生誓言”扎根于学生心中。
再以致力于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志愿星期六”品牌活动为例,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从第二学期开始,都要参加“志愿星期六”服务活动,他们在星期六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有组织地到附属医院门诊做义务导诊员。
学生做义务导诊,陪同患者就医,了解患者就医的不易,感受疾病带给病人及其家庭的痛苦,了解与病人沟通的方式,强化尊重病人和敬重医生职业的意识。
我们始终坚信,在现实中被真正触动的人文思想,才能在医学生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变成善行。
我校医学生临床技能实训内容中,始终把人文技能训练作为必须的训练内容,在生产实习的内容中,对人文技能的实习也有明确要求,毕业临床技能考核也会有医学人文技能的考核
内容。
有专家建议,将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训教学效果纳入临床医学专业评价体系,从而倒逼学校重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教学。
我们十分赞同这个建议。
总之,要通过构建科学实践教学体系,着力解决医学人文教育中的知行统一问题。
四、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医学人文教育顺利开展
为有效推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我们依据“三导向”教学改革模式的要求,全面修订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优化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主干医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中依据课程思政的要求融入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规定医学生必须按学校要求参加学校规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认真参加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情况与学分挂钩;学校督导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工作时,把落实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要求作为重要督导内容;对学生进行的临床技能考核的内容中,必须包含医学人文技能的要求。
这些规定的出台和认真执行,使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了制度的保障。
五、用大医校园文化实现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校在新校园规划设计时,精心考虑到了每个景观的环境育人功能。
例如,孔子铜像端坐其中的“仁园”,希望未来的医生们要树立
仁爱之心;希波克拉底和孙思邈石像伫立其中的“德园”,希望未来的医生们要像医圣先贤一样贵德重道;由16道镌刻着32位中外医学史上著名医药学家铜像和生平事迹的艺术墙构成的“大医文化时光隧道”,希望未来的医生们能像医学史上的大师们一样,勇攀医学高峰,献身伟大的医学事业;校园里有座山取名“书山”,其意为书山有路勤为径;校园里有个人工湖取名为“学海”,其意为学海无涯苦作舟;校园的“大医广场”上耸立着一座镌刻着校训的石碑,上面写着“大学至善,大医精诚”的校训,向未来的医生们昭示着做学问和为医的境界;即便是学生食堂,我们也起了颇有文化感的名字,一个食堂叫“春华城”,另一个食堂叫“秋实城”,用这样的名称告诉未来的医生们,没有“春华”哪里会有“秋实”的道理。
置身于校园之中处处散发着寓教、劝学和育人的人文气息,校园的大医文化环境时刻渗透着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更新观念做好顶层设计,要千方百计让人文知识融入更多的课程、进入更多的课堂,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强化知行统一,要加强制度建设让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开展有章可循,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善用环境育人功能。
作者:崔光成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