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寓意是()
高三政治成语、诗句哲理简析
高三政治成语、诗句哲理简析哲学是人类对世界探索的一个思考,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高三政治成语、诗句哲理简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好好学习并掌握这部分知识,赶快学习起来吧。
高三政治成语、诗句哲理简析一、成语体现的哲理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3.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1N[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掌握事物度的重要性在于()A.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胸中有数”B.它可以克服“过”与“不及”的错误C.它可以避免“左”或右的错误D.掌握度才能更深刻准确地认识事物【正确答案】ABCD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含义是()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画饼不能充饥【正确答案】BC3.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B)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D.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4.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A.二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B.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C.通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实现的D.通过自由竞争实现的二、单选题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A.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B.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法C.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D.是对物质的自发猜测正确答案:B,6.人类意识的源泉是A.人的大脑B.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人的精神本身D.人的心灵正确答案:B,7.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A.唯物史观B.唯心史观C.激变论D.庸俗进化论正确答案:B,8.下列哪种说法体现了“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观点A.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B.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正确答案:B,9.《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样只有因为无论谁穿A.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B.上衣都起到着价值的作用C.上衣都起到着使用价值的作用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正确答案:C,10.《醉翁亭记》开头一段写成后,作者欧阳修觉得没能准确反映景象。
马克思多选题2
5. 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ABC)
A.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 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 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6. 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的观点有(ABCD)
B)
A.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 因实制宜,因地制宜
C.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 欲擒故纵,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击西
11. 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ABC)
A. 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 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 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7. 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BCD)
A. 因祸得福,祸福相依 B. 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A. “抓典型” B. “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C. “一切经过实验” D. “欲擒故纵”
12. 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ABCD)
A. “一分为二” B. “和二为一”
C. “万物莫不有对” D.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B.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 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 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A. 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C.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高三政治成语和诗句哲理简析
成语、诗句哲理简析一、成语体现的哲理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3.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23.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
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 =性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要坚持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相统一的观点,恰当估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一二位的;
(2)、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3)、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4)、要明确认识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感性的活动即实践并通过实践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
马哲多选习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多项训练试题及参考答案1、静止是( )。
A. 有条件的B. 无条件的C. 暂时的D. 相对的正确答案:acd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寓意是( )。
A.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参考答案:B、C3、矛盾的特殊性是指( )。
A. 有事物有矛盾,有的事物没有矛盾 B. 不同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 C. 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 D. 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参考答案:BCD4、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是( )。
A. 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C.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D.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必经之路正确答案:abcd5、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 )。
A. 新陈代谢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对立统一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答案:bcd6、辩证的否定是( )。
A. 事物自我的否定 B. 事物发展的环节 C. 事物联系的环节 D. 全盘否定正确答案:abc7、质变是( )。
A. 由事物外部矛盾引起的 B. 事物处于显著变动状态 C.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 飞跃正确答案:bcd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
A.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 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C.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D. 二者相互联系正确答案:abcd9、在事物发展过程中( )。
A. 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 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 C. 只有内因,没有外因 D. 内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是变化的依据,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正确答案:ab10、辩证唯物法认为事物的性质( )。
A. 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 主要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C. 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D. 是由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正确答案:ac11、发展是指(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哲学原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哲学原理嗨,朋友!今天咱们来唠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事儿背后的哲学原理,可有趣儿啦。
咱先说说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啥意思呢。
你想啊,一个特别心灵手巧的主妇,她厨艺也好得很呢。
可是呢,要是厨房里啥食材都没有,没有米啊,没有菜啊,没有肉啊,她就是再有本事,也做不出一顿饭来呀。
这就好比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情况呢。
从哲学角度看啊,这体现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意识是啥呢?意识就像是那个巧妇脑袋里的各种做饭的想法、计划、创意。
可这些意识得依赖物质基础啊。
没有米这个物质,巧妇的那些做饭的意识就没法变成实实在在的一顿饭。
就像我们想盖个漂亮的房子,可要是没有砖头、水泥、木材这些物质材料,光在脑袋里想房子有多好看,那房子永远也建不起来呀。
这就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我们的想法再美好,也得基于现有的物质条件。
再往深了说,这也反映了客观存在对主观能动性的限制。
巧妇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她做饭的能力、技巧,她可以把食材变成美味佳肴的本事。
但是呢,没有米这种客观存在的东西,她的主观能动性就没地儿发挥。
比如说你想当个画家,你有满脑子的创意,想画出绝世佳作。
可是你连画笔和颜料都没有,画布也没有,你咋画呀?你的主观能动性就被没有这些绘画材料这个客观存在给限制住了。
这就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光空想,得考虑实际的客观条件。
不过呢,这可不是说我们就只能被物质条件限制得死死的。
虽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巧妇可以想办法去找米呀。
这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当我们面临缺乏物质条件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创造条件。
就像那个巧妇,她可以去邻居家借点米,或者去市场上买点米,然后再施展她的厨艺。
这就是在尊重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不能改变所有的客观条件,但我们可以去寻找、去创造有利于我们实现目标的条件。
你看啊,在社会发展中也是这样的。
一个国家想要发展高科技产业,这是个很好的想法,是意识层面的。
可是如果没有相关的科研人才、没有资金投入、没有先进的设备这些物质基础,那这个想法就很难实现。
期末马克思选择题-句号的为答案
1、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A 理在事先B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C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D 心外无物2、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A 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 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包括:A 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 画饼不能充饥E 客观条件不具备,什么也做不了=5、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
”“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 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C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 运动是静止的总和E 静止是物质的绝对的本质属性6、下列变化中,属于发展的是:A 大雁由北方飞到南方B 封建王朝的宫廷政变C 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D 旧中国的覆灭和新中国的诞生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D 新生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8、下列选项中,包括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有:A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B 贫生于富,弱生于强C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 量体裁衣,对症下药9、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是:A 混淆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 割裂了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 曲解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 割裂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10、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有:A “抓典型”B “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C “一切经过实验”D “欲擒故纵”=11、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 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12、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A 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B 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C 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D 由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13、下列命题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想的有:A “无平不陂(bei),无往不复”B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C “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D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14、“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成语与哲学分类及试题
成语与哲学有不少成语言简意赅、哲理丰富。
选择其中一些常用的成语引入政治课教学,有助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哲学的兴趣、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感悟古人之智慧、提升综合素质等,都有极为有益。
常用成语近几年也频频出现在高考试题中,经常作为高考试题的材料来考察相关哲理。
因此,在《生活与哲学》教学过程中把一些常用成语的收集和整理如下:物质与意识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3、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15、小题大做------不符合唯物主义的要求,不是如实地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去反映事物,而是主观地加以夸大和渲染,把本来是小问题,借题发挥,大作文章,就叫小题大做。
1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苏轼《题西林壁》)、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俗语中包含的哲学道理
俗语中包含的哲学道理1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意识的内容根源于客观事物。
3人贵有自知之明;无巧不成书;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情人眼里出西施;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人心隔肚皮——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
5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鬼容易画人难——意识要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意识对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推动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精神的力量。
7出门问路,入乡随俗;尽信书不如无书;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识时务者为俊杰;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主观要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8闭着眼睛捉麻雀;高不成,低不就——不从从实际出发,主客观相分离。
9生死由命,宝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思想。
10烧钱化纸一堆灰,披麻戴孝假慈悲——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思想是错误的。
11春江水暖鸭先知;大树下面好乘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瑞雪兆丰年;人看自小,马看蹄爪;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睛带雨伞,饱带军粮;磨刀不误砍柴工;远水解不了近渴;远亲不如近邻;上梁不正下梁歪;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12水有源,树有根——事物存在时间上的联系。
13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话就有因,是草就有根;无风不起浪,无鱼水不深;无利不起三分早;无事不登三宝殿;得人钱财,与人消灾——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因果联系。
1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V[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正确答案】C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3.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A.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B.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C.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D.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正确答案】A4.人们所从事的政治活动.社会改革.社会革命都属于()A.改造物质世界的生产实践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变革上层建筑的意识性活动D.科学实验【正确答案】B5.脱离人体的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这说明(6.“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含义是()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画饼不能充饥【正确答案】BC7.“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含义是(BC)A.真理的认识不需要抽象概括B.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D.真理是具体生动的事实8.唯心史观的错误在于(BCD)A否认阶级斗争B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D没有找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经济根源9.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被动的,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表现为(AC)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性B.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C.社会意识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D.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10.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ACDE) 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启示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E.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11.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寓意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寓意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一句中国古代传统谚语,源于春秋时期思想家荀子《劝学》
中的一句话:“凡事无计可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没有计划没
有准备,就没有可能实现的目标,也就没有办法成功。
这句谚语阐释的普适道理也可以称为“目标与准备相结合”,即不仅明确了目标,而
且要有一个良好的准备,才能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也就是说,成功的关键在于定下目标,结合具体的计划行动,以及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自己定下的目标。
所以,对于从事一项事业或任务,首先应该把握核心要求,先把“巧妇”之前的环节
都做好准备才能“为无米之炊”,才能实现“有米之炊”。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具体思考、深思熟虑,经过科学计划,以及合理组织、充分准备,做好后期的巩固和延伸的等各环节
的准备,对每一次行动都有更好的了解和指导,以有效地实现具体的目标和准备工作。
从这一角度来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表达了一种正确的做事思路和 axzw 正确的
行为准则,提醒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去实现理想,它不但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行为,也
给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哲学的指导和普适的文化内涵。
常识丨成语俗语里的哲学原理
常识丨成语俗语里的哲学原理成语俗语里的哲学原理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了事物的客观存在。
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9.闭门造车——做事全凭主观臆想,不从实际出发。
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3.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不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必然事与愿违。
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1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23.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性。
国有企业笔试题目
国有企业笔试题目
与大家分享的是一份国有企业题目
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寓意是BC
A.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 下列有关辨证唯物主义的选项,表述正确的是ABCD A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意识的反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3. 下列有关事物的量变和质变的选项,表述正确的AB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则是量变的趋势和结果
B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C量变和质变没有任何联系
D量变和质变不可以相互转换
4. 下列有关我国国体的选项,表述错误的是AD
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民主专政
C国体就是一国的国家本质D政治协商制度
5. 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选项,表述正确的是ABCD
A一切为了群众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D到群众中去
6. 下列有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内容和实质选项,表述错误的是ABD
A少数服从多数B集体行使权利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平等原则
7. 下列有关中国的政党制度的选项,表述错误的是ABD
A一党制
B多党制
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两党制
。
【学点哲学】谚语俗语中的哲学智慧
【学点哲学】谚语俗语中的哲学智慧【学点哲学】谚语俗语中的哲学智慧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谚语、俗语,我们至今口口相传,不只是因为它们通俗易懂,简单好记,还因为它们蕴含着人民群众实践中沉淀下来的智慧和经验,我们一定要记下传承这些谚语俗语,以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
1.依葫芦画瓢【解析】这个俗语的错误在于:①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②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照猫画虎”也是犯了这种错误。
2.盲人骑瞎马【解析】这个俗语比喻离开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一种盲目的实践。
因为正确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因而它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3.欲速则不达【解析】这个成语体现的哲学原理有: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5.知人知面要知心【解析】这个俗语比喻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因为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表面的、片面的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对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认识。
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解析】这个俗语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原理。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又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等同属此类。
7.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解析】这个俗语违背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是用一种片面观点看问题,搞一点论,否定两分法。
又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等同属此类。
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解析】这个俗语说明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
例如,一张《清明上河图》,画家是从美学角度看的,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史学家则是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的。
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解析】这个俗语说明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出处
出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
2、原文
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
景初曰:“高才固易耳。
”僧曰:“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景初曰:“有面则拙妇亦办矣。
”僧惭而退。
3、释义
尚书晏景初请一位和尚住持禅院,和尚以禅院太穷没法管推辞。
晏景初说:“有本领的话本应是容易管的。
”和尚说:“巧妇没面粉怎能做汤饼?”景初说:“有面粉的话那么笨妇也会做。
”和尚惭愧地退下了。
扩展资料:
1、宋朝有一个叫晏景初的大官,经常出游。
有一次,他带了很多侍从去郊外游玩。
玩了一天,他和侍从打算在附近的庙里住一晚上。
2、庙里的方丈说:“我们这个庙太小,房子也不宽敞,又很破旧。
您是贵客,我们这里实在容不下。
”晏景初说:“你是个很有办法的人,一定能想出让我们住下的办法。
”方丈无奈地说:“巧妇没面粉怎能做汤饼?”最终也没有答应,晏景初只好连夜赶回去。
3、后来,人们常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喻事情难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政治综合测试(哲学上下册)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寓意是A.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B.人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的制约C. 物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2.假如一只水桶的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
若要增加水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
这说明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C.全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局部是矛盾的次要方面D.全局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3.在我国农历中,为计算方便安排了闰年,其中闰八月年曾发生过重大的自然灾害,如1976年的震。
于是“闰八月是灾年”的说法就流行起来。
这种说法A.从整体上把握了事物的联系B.承认了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C.没有在事物联系与发展中把握规律D.否定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4.某地苹果喜获丰收后,直到次年初仍然有一大半卖不出去。
果农起初认为果树种植太多,超出商场需求,但后来发现其他地区的优质苹果竟以高价畅销。
这一事实使他们认识到:市场上不是不需要苹果,而是不需要品种和质量差的苹果。
这一认识过程表明A.直接经验是肤浅的,间接经验是深刻的B.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质C. 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点,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D.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的认识5.指出,从严治党,首先要治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把这个关键抓住了,抓好了,才能在下级,在基层,在群众中有说服力,才能把从严治党的各项工作做好。
这段话的哲理是A.想问题、办事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办事情要善于抓关键、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C. 整体的性能状态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D.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之间是互相联系的6.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对近期和长期的大气变化情况(如台风、洪灾等各种灾害)作出准确的预报,使我们能及早作出应对措施,减少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
这说明A.人类最终能认识一切事物B.人们可以认识、利用和改变规律C、科学的预报是人们正确改造世界的关键D.人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的破坏作用的围和程度7.“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
”这一观点A.夸大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B.否认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C. 没有看到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D.坚持了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据此回答8~9题。
8.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创新的哲学依据是A.创造性思维B.合理的科学想像C.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D.科学理论为指导9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体现了A.规律是客观的,人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B.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C.规律是客观的,无条件的D.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需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10.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体现了A.在实践中不仅要改造客观世界,而且要改造主观世界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D.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11.“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艳。
”这是古代对人的形象的赞美。
从哲学角度看,它告诉人们办事情必须A.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注意分寸,掌握尺度C.坚持外因相结合D.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12.“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这首诗告诉我们,看问题要A.透过现象认识本质B.坚持发展的观点C.分清主流与支流D.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13.马克思说:“人类的天性生成是这样:人们只有为了同代人的完善,为了他人的幸福而工作,他们自己才能得到完善。
”这表明A.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条件B.人们都是为了自身的幸福而工作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D.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14.从蒸汽机车、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
这表明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15.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
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
其错误在于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
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实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回答16—17题16.材料中两个“坚持”的哲学理论依据是A.实践决定认识,理论来源于实践B.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推动作用C、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7.强调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所体现的哲理是①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②认识要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③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现代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8、我国政府主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提倡国际化和多样化。
尊重世界的多样性的哲学依据是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多种多样的B、任何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C、世界的本质是多样的D、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19、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的价值取向。
这是因为①它反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它正确的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③它是我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力量源泉④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也是理论的精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爱因斯坦说:“我评定一个人的正直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的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人生价值的大小是看社会对他的满足程度B、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C、人生的价值在于完善自我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21、克隆技术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
2003年2月15日世界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动物----克隆羊多利因为肺部感染而被执行“安乐死”。
科学家还不能够确定这是克隆过程的遗传疾病,还是纯属偶然。
这说明A、联系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B、真理总是相对的、不可信的C、人的认识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所不同22、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培育出独具特色、长领风骚的中国兵法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3、实现个人与社会、主观的统一的基础是A、科学理论的指导B、社会实践C、获得理性的认识D、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4.2003年12月10日紧急出台了《今冬和2004年市区有序用电方案》,《方案》根据市区的电力负荷缺口,以10万千瓦依次递增,制定5套方案,实施分级控制,发生不同等级的缺电情况时,启动相应级别用电方案。
制定这一方案的哲学依据是A.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两分法C.主要矛盾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D.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分清主流和支流据报道,由于干旱天气多年罕见,全国用电负荷攀升等原因,、、、、、、、等省市近段时期频亮缺电红灯,电荒再袭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等地区。
据此回答25—26题25.原本属于电力消费淡季的冬季出现电荒现象,说明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②矛盾的双方会依据一定的条件向相反方向转化③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④事物的因果联系是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6.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
这一事实表明A.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B.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无条件的、绝对的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27.“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自控,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培根的这句名言强调的是①规律是客观的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③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④外因没有因重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8.一场“非典”,无形中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饮食消费观念,使人们对“吃喝”有了更理性的认识,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人们对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重要性认识更深了。
这表明A.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B.否定传统是事物发展的必由之路C.人的正确思想根源于科学的理念D.正确的认识来源于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来源于错误的实践29.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认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这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这体现出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互为前提、互相决定市文物局向社会公布了第三批119处四合院保护院落。
至此,旧城区挂牌保护的四合院已经达到658处。
据此回答30、31题。
30.四合院是前人遗留下来的丰厚遗产,我们要精心保护。
这表明A.事物之间存在着“前后相继”的相互联系B.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无条件的普遍性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D.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31.保护四合院是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说明A.部分和整体功能一致B.部分和整体相互区别C.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D.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32、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认为,人民币币值稳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要不断增强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这主要说明A.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B.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C.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D.整体功能总大于局部功能之和33、死海含盐分极高,水中鱼虾及岸边草木都不能生长,所以被称为死海。
但近年来,通过科学家考察,在死海中发现有耐盐的细菌和藻类,原来死海不死”。
这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B.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C.事物的发展是、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D.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34、我国古代思想家庄子曾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量变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B.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C.物质无限可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5、父亲叫儿子去买火柴,并嘱咐儿子火柴要擦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