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海水入侵讲述介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第四节 海水入侵的形成机制
咸淡水分界面的理论解
海水入侵过程——海(咸)水楔形体不断扩大,即楔形体移动的 动力学过程 由多个时间段分析海水与陆地地下水分界面的位置和形态变化过 程,分析是否处于正常涨落。
烟台莱州湾地区的地下水氯离子含量最高为3.86g/l(饮用水 标准国际建议值为<200mg/l,即0.2g/l),矿化度达7.85g/l(饮用
水标准建议值为< 1g/l)。部分地区已出现盐渍化。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人为引海水,抬高海水位;
在虾塘处就地打井抽取淡水兑咸水; 养虾咸性污水以渗透或地表排放方式污染地下水。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第二节 中国海水入侵现象的发展现状
我国海水入侵的分布
环渤海湾现状海水入侵面积约2333.4 km2,比20世纪90年代 初增加了46.5%。据天津市典型地段水质动态的深入研究,咸水界 面下移速率约0.65-0.74 m/a;据沧州地区的研究,截止2001年, 浅层咸水界线向西移动15-30km,运移速率0.7-1.4km/a。与20世 纪70年代相比,深层咸水界面一般下移10-30m,咸水界线西移 最大距离16.2km(据“环渤海地区环境地质调查”,2004)。
第一节 海水入侵的概念
海水入侵发生的条件
1 存在海水与陆地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沿海地区存在裂隙、岩溶和松散孔隙介质含水层,含水层延伸至 海中。
陆地表面
2 海水压力大于陆地含水层的水 头压力
海水呈楔状体插入到陆地含水层, 楔形体上方存在陆地地下水排泄通 道。
潜水面 海平面 陆地含水层 咸淡水分界 隔水底板 淡水海下出口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海侵:海水沿陆地表面的扩张 地质演化的时间尺度大 区域范围广大
第一节 海水入侵的概念
危害
陆地含水层咸化 机井报废 淡水供应量减少 土地盐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化
地方病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据林学钰, 2004)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第二节 中国海水入侵现象的发展现状
我国海水入侵的分布
图7-2 海水入侵示意图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第二节 中国海水入侵现象的发展现状
中国海岸带背靠西部 大陆,面向全球规模 最大的西太平洋边缘 海。
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 辽宁鸭绿江口,南至 广西北仓河口,全长 超过18,000 km,大小 岛屿6,500座,大陆岸 线和岛屿岸线总长达 32,000 km。
第十一章
海水入侵
第一节 海水入侵的概念
基本概念 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沿海地区地下水水动力条件 发生变化,使含水层中的淡水与海水的平衡状态被破坏, 导致海水或与海水有直接动力联系的高矿化地下咸水沿 含水层或导水构造向陆方向扩侵,使地下淡水资源遭到 破坏的危害。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DZ0238-2004 海水入侵是指沿海地区,由于海平面上升或陆地人 为采水,陆地地下水位相对降低而引起海水沿含水层向 陆地方向潜入的现象和过程。
我国海岸线长度为3.2万km,其中大陆岸线1.8万km。沿海地 区是我国目前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这些地区在以下方面为海水 入侵提供了条件: ①随着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过量抽取地下 水,其结果会使沿海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量减少。 ②拦蓄截取地表水,使入海量减少,使地表水补给地下水量 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③沿海地区是松散堆积物的沉积区,主要是冲洪积和海相沉 积成因。陆相物质的搬运堆积,主要靠地表径流。河床堆积物相 对粗大,并一直延伸到大海。
第三节 海水入侵的原因
海水入侵发生的条件
海水入侵是陆地地下水的压力与海水压力失衡造成的。
海平面的相对上升
海水量的变化(气候、冰川消融等) 海洋盆地容积的变化(大洋中脊扩张、陆源物质堆积等) 滨海地区地面沉降(构造沉降)
陆地地下水头下降
沿海地区开采地下水 筑坝建水库等拦截地表水
气候干旱
其他原因 修建盐田、近海河道清淤、沿海城市建设等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第一节 海水入侵的概念
概念
海侵(海进):由于海面上升或陆地下降造成海水面积扩大,陆地面积 缩小,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的地质现象。
海水入侵
海侵
图7-1 海水入侵与海侵的不同
海水入侵:强调含水层的变化 时间尺度相对较小 区域范围有限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第二节 中国海水入侵现象的发展现状
我国海水入侵的分布
环渤海湾地区 莱州湾南岸、大连—旅顺、天津等 东南沿海地区
广西北海市、钦州市钦江三角洲、海南岛儋州的新英湾等。
东南沿海地区高位养虾形成了新的“海水入侵”,造成福 建、广东、广西、海南部分沿海地带地下水变咸。
辽东湾
渤海湾
莱州湾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第二节 中国海水入侵现象的发展现状
我国海水入侵的分布
海南岛西部儋
州的新英湾是 海水入侵典型 地段,海水入 侵面积达
10km2。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第四节 海水入侵的形成机制
咸淡水分界面的理论解
海水入侵过程——海(咸)水楔形体不断扩大,即楔形体移动的 动力学过程 由多个时间段分析海水与陆地地下水分界面的位置和形态变化过 程,分析是否处于正常涨落。
烟台莱州湾地区的地下水氯离子含量最高为3.86g/l(饮用水 标准国际建议值为<200mg/l,即0.2g/l),矿化度达7.85g/l(饮用
水标准建议值为< 1g/l)。部分地区已出现盐渍化。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人为引海水,抬高海水位;
在虾塘处就地打井抽取淡水兑咸水; 养虾咸性污水以渗透或地表排放方式污染地下水。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第二节 中国海水入侵现象的发展现状
我国海水入侵的分布
环渤海湾现状海水入侵面积约2333.4 km2,比20世纪90年代 初增加了46.5%。据天津市典型地段水质动态的深入研究,咸水界 面下移速率约0.65-0.74 m/a;据沧州地区的研究,截止2001年, 浅层咸水界线向西移动15-30km,运移速率0.7-1.4km/a。与20世 纪70年代相比,深层咸水界面一般下移10-30m,咸水界线西移 最大距离16.2km(据“环渤海地区环境地质调查”,2004)。
第一节 海水入侵的概念
海水入侵发生的条件
1 存在海水与陆地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沿海地区存在裂隙、岩溶和松散孔隙介质含水层,含水层延伸至 海中。
陆地表面
2 海水压力大于陆地含水层的水 头压力
海水呈楔状体插入到陆地含水层, 楔形体上方存在陆地地下水排泄通 道。
潜水面 海平面 陆地含水层 咸淡水分界 隔水底板 淡水海下出口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海侵:海水沿陆地表面的扩张 地质演化的时间尺度大 区域范围广大
第一节 海水入侵的概念
危害
陆地含水层咸化 机井报废 淡水供应量减少 土地盐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化
地方病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据林学钰, 2004)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第二节 中国海水入侵现象的发展现状
我国海水入侵的分布
图7-2 海水入侵示意图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第二节 中国海水入侵现象的发展现状
中国海岸带背靠西部 大陆,面向全球规模 最大的西太平洋边缘 海。
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 辽宁鸭绿江口,南至 广西北仓河口,全长 超过18,000 km,大小 岛屿6,500座,大陆岸 线和岛屿岸线总长达 32,000 km。
第十一章
海水入侵
第一节 海水入侵的概念
基本概念 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沿海地区地下水水动力条件 发生变化,使含水层中的淡水与海水的平衡状态被破坏, 导致海水或与海水有直接动力联系的高矿化地下咸水沿 含水层或导水构造向陆方向扩侵,使地下淡水资源遭到 破坏的危害。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DZ0238-2004 海水入侵是指沿海地区,由于海平面上升或陆地人 为采水,陆地地下水位相对降低而引起海水沿含水层向 陆地方向潜入的现象和过程。
我国海岸线长度为3.2万km,其中大陆岸线1.8万km。沿海地 区是我国目前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这些地区在以下方面为海水 入侵提供了条件: ①随着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过量抽取地下 水,其结果会使沿海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量减少。 ②拦蓄截取地表水,使入海量减少,使地表水补给地下水量 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③沿海地区是松散堆积物的沉积区,主要是冲洪积和海相沉 积成因。陆相物质的搬运堆积,主要靠地表径流。河床堆积物相 对粗大,并一直延伸到大海。
第三节 海水入侵的原因
海水入侵发生的条件
海水入侵是陆地地下水的压力与海水压力失衡造成的。
海平面的相对上升
海水量的变化(气候、冰川消融等) 海洋盆地容积的变化(大洋中脊扩张、陆源物质堆积等) 滨海地区地面沉降(构造沉降)
陆地地下水头下降
沿海地区开采地下水 筑坝建水库等拦截地表水
气候干旱
其他原因 修建盐田、近海河道清淤、沿海城市建设等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第一节 海水入侵的概念
概念
海侵(海进):由于海面上升或陆地下降造成海水面积扩大,陆地面积 缩小,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的地质现象。
海水入侵
海侵
图7-1 海水入侵与海侵的不同
海水入侵:强调含水层的变化 时间尺度相对较小 区域范围有限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第二节 中国海水入侵现象的发展现状
我国海水入侵的分布
环渤海湾地区 莱州湾南岸、大连—旅顺、天津等 东南沿海地区
广西北海市、钦州市钦江三角洲、海南岛儋州的新英湾等。
东南沿海地区高位养虾形成了新的“海水入侵”,造成福 建、广东、广西、海南部分沿海地带地下水变咸。
辽东湾
渤海湾
莱州湾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
第二节 中国海水入侵现象的发展现状
我国海水入侵的分布
海南岛西部儋
州的新英湾是 海水入侵典型 地段,海水入 侵面积达
10km2。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C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