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MIS与现代管理科学
管理信息系统-2章-管理学基础

13
管理信息系统-MIS
•教育
在生产力的各种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激发人的内在潜 力,开发人的能力,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每个人都切身感到力 有所用,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自觉努力地工作,才能使财和物的因 素得到充分利用,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教育职能在经济管理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贯穿于管理者用来开发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工作潜力,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的一切活动之中。教育的方法如下:
教育鼓励工作贯穿于计划、组织、控制等各项职能中,既保证这些职能的有效实施,又起 到这些职能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只有充分重视教育鼓励职能的作用,全面开发他们的潜力 ,才能实现最优的管理目标。
日本企业如何激发工人的工作热情?
14
管理信息系统-MIS
2.5 “跨国联合餐饮公司”案例分析
由LaHudra、Nar和Goniff领衔的“跨国联合餐饮公司”对全球的餐 饮业进行了调查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人们更喜欢外出就餐 ,但他们对目前外出就餐的某些状况并不满意。
计划的范围:国民经济计划和企业经济计划
战略计划:企业的战略计划根据国民经济计划对企业提出的任务来制定, 一般指三年、五年的发展计划和十年以上的远景规划。它确定企业在计划内 的发展方向、规模、重要产品研制、技术改造规划和主要经济指标所达到的 水平。
短期计划:也称年度计划,是企业最主要的计划,在计划经济年代,根据 国家下达的任务,规定企业在计划年度内的生产、技术、财务各项指标,是 企业全体职工在计划年度内总的行动纲领。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的计划根 据上年度市场的情况,及本企业的具体目标,制定的企业生产、技术财务等 各项指标。
管理信息系统-MIS2

目的 对象 特征
产生背景
20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众多经济学家纷纷提出了新的管理理论。 20世纪50年代,西蒙提出管理依赖于信息和决策的思想。同时期的维纳发表了 控制论,他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1958年,盖尔写到:“管理将以较低的成本 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做到较好的控制。”这个时期,计算机开始用于会计工 作,出现数据处理一词。 1970年,Walter T.Kennevan给刚刚出现的管理信息系统一词下了一个定义: “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 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在这个定义里强调了用信息支持决策,但并没有强调应用模型,没有提到计算 机的应用。 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的管理学教授Gordon B.Davis给了管理信息系统一个较完整的定义,即“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 算机软硬件资源,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人-机 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这个定义全面 地说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和组成,而且反映了管理信息系统在当时 达到的水平。
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进行维护,记录系 统运行情况,根据一定的程序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 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MIS的开发方法以及特点
计算机开发方法 驱动对象的观点
方法学
结构化 SDLC
原型法
面向过程方法 (结构化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 (OO方法)
可视化技术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其它技术
技
术
THANKS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 2.分析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开发计划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 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 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模型,这个阶段又称为 逻辑设计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MIS)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管理信息系统(MIS)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与多个学科领域之间既存在肯定的联系又有肯定的区分。
各个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共同促进。
(1)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科学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管理环境也在发生变化,科学技术的进展使得空间和距离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日益弱化。
管理科学是关于怎样建立目标, 然后用最好的方法来达到目标的艺术。
管理科学的艺术性体现在团队建设与项目沟通方面,团队是一组个体成员为实现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依靠、协同工作的项目组织。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 管理科学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通过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管理工作的优化,遵从软件工程的原则,开发运行稳定、质量牢靠、互动性好的MIS软件系统,配置合适的硬件环境,从而构建新的管理信息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进展和普及,电子计算机日益成为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手段和重要的信息处理工具。
这主要是由于它能供应高速度的主机、大容量的存储器、丰富的软件、良好的操作环境和友好的用户界面等条件,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供应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一般来说, 要胜利开发和建设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相关的技术技能是必备的。
(3)管理信息系统与运筹学、生产管理的关系运筹学是一种适用于系统运行的方法和工具,它是一种科学方法, 能对运营管理人员的问题供应最合适的解答。
运筹学通过建立问题模型,运用大量的数学方法, 强调定量地查找最优策略,解决管理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的模型如猜测模型、决策模型、竞争模型、安排模型、库存模型、排队模型、更新模型、路线模型、运输模型、动态规划模型、搜寻模型、模拟模型以及混合模型等,都出自运筹学。
随着生产管理新理论的进展,管理信息系统与它们形成了紧密的联系,管理信息系统支持这些管理理念的进展,这些管理理念融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如企业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Reengineering,BPR)、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灵敏制造(AgileManufacture)等等。
《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第二章详解

13
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如对于库存控制问题,运行控制层最关心的是日
常业务处理能否准确无误;管理控制层考虑的是如 何根据运行控制数据,确定安全库存量和订货次数; 而战略管理层关心的是如何根据运行控制和管理控 制的结果及战略目标、竞争者行为等因素,作出正 确的库存战略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的学科,其理论体系尚处于 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早期的研究者从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应用数学、管理理论、决策理论、运筹学 等相关学科中抽取相应的理论,构建了MIS的理论 基础,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边缘科学。
10
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贯穿于
21
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安东尼等人不仅考察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
程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而且把企业放在整 个经营环境中考察,把企业内外部环境结合起 来,系统地描述出了企业内外信息流、资金流、 物流的传递和接收过程,反映了包含整个供应 链信息管理的全景。安东尼金字塔模型描述了 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双向流动及其基本规 律。
27
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三)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综合 -纵向综合。就是把不同层次的管理业务按职能综
合起来。这种综合沟通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便于决 策者掌握情况,进行正确分析。
-纵横综合。总的综合,这使(是)一个完全一体 化的系统得以形成,能够做到信息集中统一,程序模 块共享,各子系统功能无缝集成。
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有代表性的定义有:
现代管理科学

现代管理科学一、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 现代管理科学的特点(1)科学性:现代管理科学以科学的方法研究管理问题,强调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
(2)系统性:现代管理科学认为管理是一个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3)动态性:现代管理科学关注环境变化对组织的影响,强调灵活应对和持续改进。
二、现代管理科学的主要理论1. 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泰勒提出,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组织效益最大化。
2. 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关注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认为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对组织绩效有重要影响。
3. 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是一个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4. 权变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方法应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强调灵活应对和持续改进。
三、现代管理科学的应用实践1. 企业管理现代管理科学在企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政府管理现代管理科学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政策制定、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政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3. 非营利组织管理现代管理科学在非营利组织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志愿者管理、筹款管理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组织效率和影响力。
现代管理科学在当今社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了解和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以及应用实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组织环境,实现组织目标。
四、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1. 数据驱动的决策2. 绿色管理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管理强调在组织运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MIS与管理、决策》课件

基于MIS的供 应链管理和物 流控制
MIS可以优化供应链 管理和物流控制,提 高物流效率、降低物 流成本,实现供应链 的协同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MIS的商 业智能和大数 据分析
MIS结合商业智能和 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 更好地挖掘和分析海 量数据,为企业提供 商业洞察和决策支持。
MIS改变了企业管理和决策的方式,提供了更 多准确和实时的数据支持,提高了管理和决 策的质量。
为了提高MIS的应用效果和效益,企业需要关 注技术更新、人员培训和流程优化,确保MIS 与业务需求紧密结合。
MIS的历史和发展
MIS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 机技术的发展,MIS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MIS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MIS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功能可以分为运营管 理、决策支持、企业资源规划等不同分类。
MIS的管理和决策功能
MIS在管理中的应用
MIS可以帮助管理者监控组织的绩效,分析业务数 据,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决策效率。
《MIS与管理、决策》 PPT课件
MIS与管理、决策 PPT课件
MIS基础概念
什么是MIS?
MIS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缩写,指的是将信息技术 与管理科学相结合,用于收集、处理和传递信 息,为组织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MIS的组成和功能
MIS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组成,其主要功 能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储和信息 传递。
总结与展望
1 MIS的未来发展趋势
2 MIS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
MIS将更加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同时更 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创新 和竞争优势。
管理学专业中的管理信息系统与技术

管理学专业中的管理信息系统与技术一、引言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管理学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MIS利用信息技术来收集、存储、处理和传递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为管理者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本文将探讨MIS在管理学专业中的意义和应用。
二、MIS的定义与作用1. MIS的定义:MIS是通过信息技术来处理、存储和传递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的系统。
2. MIS的作用:a. 提供决策支持:MIS为管理者提供准确、实时的数据和分析工具,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b. 提高管理效率:MIS能够自动化数据收集和处理,减少人工纸质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c. 加强沟通与协作:MIS可以促进组织内外部的沟通和协作,提高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效率。
三、MIS的应用领域1. 企业管理:MIS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如人力资源管理、销售和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领域。
2. 生产与供应链管理:MIS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3. 决策管理:MIS提供了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工具,帮助管理者做出明智的战略和运营决策。
4. 信息安全管理:MIS可以帮助企业防范和应对信息安全威胁,保护机密信息和客户数据的安全。
四、MIS的实施步骤1. 需求分析:了解组织的需求和目标,明确MIS的具体功能和特点。
2. 系统设计:设计MIS的架构、数据库和界面,确保系统稳定、安全可靠。
3. 系统开发与测试: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开发和编码,并进行严格的功能测试。
4. 系统实施:将开发的MIS部署到组织中,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5. 系统维护与优化:定期维护和更新MIS,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五、MIS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加强系统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用户认证和访问权限控制。
2. 技术更新与升级:及时关注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更新系统硬件和软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管理学]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管理学]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6f957458762caaedc33d430.png)
13.12.2020
h
17
分布式系统的优缺点
优点: 1、系统扩展方便。增加一个网络结点一般不
会影响其他结点的工作。 2、系统的健壮性好。 缺点 1、由于信息资源分散,系统开发、维护和管
理的标准、规范不易统一;
13.12.2020
h
18
集中式与分布式的综合
13.12.2020
h
19
MIS
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
h
上页 下页
10
13.12.2020
h
11
13.12.2020
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
(三)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综合(软件结构)
支持管理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软件系统或软件模块所组成的系统结构, 是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如下图:
应用软 销售 生 后 人 财务 件用于 市场 产 勤 事 会计
战略计划
管理控制
运行控制
业务处理
专用文件
公用数据
13.12.2020
h
信息 高层 处理 管理
公用程序
模型 数
库
据
库
管
公用 理
应用 系
程序 统
上页 下页
13
MIS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其联接方式,称为 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集中式: 信息资源在空间上集中配置的系统称 为集中式系统。
13.12.2020
h
上页 下页
4
MIS
前面一些定义都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从不同角度作 出的,都有其道理。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现代管理科学

• 系统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是一种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组织系统进行分析和优化的方法。 • 决策分析方法:决策分析方法是一种通过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方法。 • 战略规划方法:战略规划方法是一种通过对组织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制定组织发展战略的方法。 • 目标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方法是一种通过设定明确、可衡量的目标,激励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方法。 • 组织设计方法:组织设计方法是一种通过对组织结构、职能、人员等进行设计和优化,提高组织运行效率的方
• 理论体系: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等方面。 • 管理理论: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管理实践理论、决策理论、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等 。 • 管理方法:管理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分析方法、决策分析方法、战略规划方法、目标管理方法、组织设计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等。 • 管理技术: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
DOCS SMART CREATE
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与实践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
现代管理科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起源:现代管理科学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问题日益复杂,对管理 科学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被誉为现代管理科学的奠基人。 • 20世纪20年代,埃尔顿·梅奥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强调了员工需求与满意度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 20世纪50年代,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管理实践理论,强调了管理者的职责与角色。 • 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管理科学不断发展,涌现出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 20世纪60年代,詹姆斯·麦格雷戈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探讨了员工激励与管理方式的关系。 • 20世纪70年代,赫尔曼·西蒙提出了决策理论,强调了决策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 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强调了企业流程优化的重要性。 • 现状:现代管理科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各类组织的管理实践。 • 现代管理科学不仅包括管理理论,还包括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等方面。 • 现代管理科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推动管理创新。
第一篇第二讲MIS与管理

• 现行的组织结构对如何设计MIS以及能否成功实施MIS产生影响。 • MIS的应用与企业环境和内部条件密切相关。管理人员作为系统的使
用者,同时又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对MIS的应用有着决定性的重要影 响。
• 利润损失原因分析——企业管理中存在问题
1)采购与仓储脱节,生产与市场脱节; 2)坏账损失,贷款拖延; 3)业务与财务不协同,业务与业务不协同。
…………………. 反映企业“人财物,供产销”的信息滞后,市场信息不灵敏,管 理决策所需信息的质和量都得不到保障。 结果:
财务风险增加 资金回笼困难 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利润被吞噬了 资金越来越紧张了
最优方案。
2020/2/28
二 、 MIS对管理的支持
• MIS对组织职能的支持 – 组织结构——组织内各系统(部门)的安排方式以及相 应的劳动部门和职权关系的层次结构。 – 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1)纵深式结构:金字塔形,层次多,各层控制幅度小, 集中管理,运作过程按照一种基本不变的标准模式进行 ,各项职能分工严格。如果组织内信息传递和反馈手段 落后,导致应变能力差,管理效率低且成本高昂。 2)扁平化结构:长方形,层次少,每层控制幅度大,直 接领导关系变成指导关系,平级之间,由统一领导下的 配合关系变成了协调关系。扁平化组织结构需要在决策 权下放,协调加强的前提下实现。 参考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5版)P74-P76
方法:
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与管理融合推动管理增值
结论: 2020/2现/28代化管理离不开MIS,MIS服务于管理。
一 、管理的基本概念回顾
MIS管理信息系统课件2

管理技能
2
第2章 管理知识基础
2.1.1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综合定义:
管理目标
Robbins
S. P.
人际关系角色
管理功能
Henri Fayol
管理角色
Henri Mintzberg
Robert L. Katz
管理技能
形象首领,领导者角色,联络者 信息角色 信息接受者、分配者和发言人。 决策角色 创业者(企业家), 排除组织中的干扰(麻烦处理者), 分配资源给需要的人。
回顾
– 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
• • • • • • 凭科学办事,代替凭粗浅经验办事 集体行动协调,避免不相合拍 作到彼此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的混乱 追求产出最大,而不是让它受到约束 尽最大可能培养工人,使他们和公司都取得更大的成绩 “把蛋糕作大”的思想——把注意力转向增加盈余上而非盈余 的分配上。
7
2.1.3 主要管理科学家的论点
34
2.3 系统理论的回顾 • 2.3.1 系统的定义 • 什么是系统
– 系统是由某些相互联系的部件集合而成的。这些部件可 以是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是抽象的组织。它们在系统内
彼此互为影响而构成系统的特性。由这些部件集合而成
的系统有一定的目标,系统中的部件及其结构的变化可 能影响和改变系统的特性。
35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 信息 系统
MIS是建筑于其上的 系统性、边缘性、交叉性学科
MIS的三个理论来源就是管理、信息和系统理论。
1
第2章 管理知识基础
2.1.1 管理的定义
管理目标
Robbins
S. P.
管理功能
Henri Fayol
MIS2章管理变革

兼容机战争
• 1987年4月,IBM公司出人意料地推出“微通道结构” (MCA)总线技术,新研制的IBM PS/2个人电脑不与原 来的ISA总线兼容,原本想防止兼容机仿造,却关上了 开放的大门,使自己的PS/2无法被用户广泛接受,从而 丧失了单枪匹马指挥这个产业的资格。 • 以康柏(Compaq)电脑公司为首的九大兼容机厂商,共同 宣布采用与原ISA总线兼容的32位EISA总线标准,与 IBM正式决裂。1986年9月,康柏公司第一次领先推出 386个人电脑Deskpro PC,全世界都为之震动。第二个 推出386个人电脑的是中国台湾的宏基(Acer)公司, 仅比康柏386电脑迟到了一个月时间。
• •
• •
• •
4、集成电路应用于导弹制导系统 1962年,德州仪器为“民兵-I‖型和“民兵-II‖型导弹制导 系统研制22套集成电路。这不仅是集成电路第一次在导弹制 导系统中使用,而且是电晶体技术在军事领域的首次运用。 到1965年,美国空军已超越美国宇航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集成电路消费者。 5、戈登-摩尔提出摩尔定律 英特尔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也在集成电路的 早期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早在1965年,摩尔就曾 对集成电路的未来作出预测。他推算,到1975年每块芯片上 集成的电子元件数量将达到65000个。而实际上,每过12个 月芯片上集成的电子元件数量都会翻一番。这就是现在我们 所了解的计算机“摩尔定律”。 6、“Busicom 141-PF‖计算机 在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通常都是笨重的庞然大物。集 成电路的出现改变了计算机这一形象。1969年,英特尔公司 为日本计算机公司最新研发的“Busicom 141-PF‖计算机设 计12块芯片。但英特尔公司的工程师泰德-霍夫等人却根据日 本公司的需求提出了另一套设计方案。于是诞生了历史上第 一个微处理器--4004。
第2章 信息系统与信息决策《管理信息系统》

最大化方法假设决策者是理性的,并知道每个可选项的概率。
第2章 信息系统与管理决策2..1 决策概述②满意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西蒙的说法,决策者只能在自身的经
验、背景和给定条件下的可选方案等方面的限制下表现出理 性。一个决策者会建立一个合理的愿望标准,并且寻找可能 的备选方案,直到找到符合这个标准的方案。西蒙称这种行 为为满意,因为决策者一旦发现一个满意的结果,他就会停 止搜索. ③渐进
第2章 信息系统与管理决策
第2章 信息系统与 管理决策
第2章 信息系统与管理决策
2.1 信息系统与管理
本节所讲内容如下:
1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2 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3 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的支持
第2章 信息系统与管理决策
☞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1
经济全 球化
2
现代技术 更新加快
3
市场需
MIS对企业内部的资金统一管理,减少由银行借入资金而节省 银行利息的开支;
MIS统一合理的组织调度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保持生产系统的 综合优化。
返回
第2章 信息系统与管理决策
2.1.3 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的支持
(一)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 1.支持计划编制工作 设计一些计划模型,用不同的输入变量的值反复计算。 2.支持对计划数据的快速、准确存取 建立各种数据库:各类定额数据库、各类计划指标数据 库、各种计划表格数据库等
第2章 信息系统与管理决策
2.1.1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五)互联网经济的到来 互联网经济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以网络为媒
介,以应用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在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下,
企业应该:
树立互联网思维; 建立互联网运营模式; 实现产业互联。
【推荐下载】第二章MIS对当代管理影响PPT文档

第三节 管理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
信息技术
组织结构
成功实施管理 信息系统
一、U型组织 二、M型组织 三、H型组织 四、V型组织
一、U型组织
U型组织即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unitary structure), 它是一种内部一元化领导的组织形式,又可以进一步分为 纯直线制组织和直线职能制组织。
提高劳动生产率虽然是初期的目标,但在今天也 是最基本的,很有用的,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 面。例如, 通用汽车公司对其北美财务部门实行 BPR,结果把原有的500人减到125人,劳动生产 率差不多提高了4倍。
三、管理信息系统对运营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管理信息系统对运营管理效益的提高主要体现在 三个方面:
一、企业运营价值链分析
支
行政管理、财务管理:OA、FS
持 活
人力资源管理:HRM
动
研发:CAD/CAM/CAPP/PDM
采购:MRP
利润
基
企内物 生产运 销售市 服务 企外物
本
流
行
场
设备维 流
活
自动化 ERP
护系统 自动化
动
仓库系
DPR
运输调
统
度系统
图2.1 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企业价值链构成
一、企业运营价值链分析
基于管理职能的系统结构
的先决条件,很多企业在实施管理信息系统之 例如, 通用汽车公司对其北美财务部门实行BPR,结果把原有的500人减到125人,劳动生产率差不多提高了4倍。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 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由国家经济信息中心主持,在"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信息标准"的原则下,按"审慎论证、积极试点、分批实施
管理信息系统MIS-现代系统分析员涉及的领域 PPT课件

15
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企业的组织与技术
1.4 分析员周围环境
• 面临的各种技术
桌面系统、C/S、B/S
• 典型的工作职称与职位
商业系统分析员 、商业顾问、最终用户分析员、系 统支持分析员、程序分析员
–邮购:使用COBOL内部开发的主机应用程序,在普罗沃的邮购职员 使用专门的终端
–电话订购:使用MS-ACCESS开发的一个适中的Windows应用软
件作为对客户电话订购要求的快速解决方案。它是一个多客户文件
服务器的设计,这个设计没有很好的与销售规划/销售集成起来,它
已经达到设计容量。2Biblioteka 20/3/30事务处理系统
(TPS)
2020/3/30
10
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企业的组织与技术
六种主要系统
战略层次系统 (EXECUTIVE SUPPORT SYSTEMS )
EIS
5年
5年
5年
利润 人事
销售趋势预测 运作计划 预算预测 计划 计划
MIS DSS
KWS OAS
管理层次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
2020/3/30
Catalog Maintenance Subsystem
Order Fulfillment Subsystem
9
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企业的组织与技术
1.2.2 信息系统类型(重点)
决策支持系统 (DSS)
主管信息系统 (EIS)
产供销数据
文件
管理信息系统 (MIS)
事务数据
Mis_2c

27
一、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的而有 机地结合的一个整体。 系统是一定环境中一类为达到某种 目的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有机 集合体。
28
2、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分
19
三、信息具有的生命周期: 信息具有的生命周期:
• • • • • •
收集 传输 加工 储存 维护 使用
•其中的阶段有: •1、信息的收集 •2、信息的传输 •3、信息的加工 •4、信息的储存 •5、信息的维护 •6、信息使用
20
2) 编码和解码
编码:指信息传输中的编码,往往用多传几位 进行传输码的检错和纠错。 例:奇偶校验码:在传输码后面加一位奇偶校 验码。 有四位代码: C 1 C2 C3 C4,则: C5=C1 ⊕ C2 ⊕ C3 ⊕ C4 ⊕ :半加和
2
管理的组织形式
• U型组织:即直线职能组织结构,它是一 型组织: 型组织 种内部一元化领导的组织形式; 例如:直线职能形式:图2-1, 书P38 (第四 版) ;图3-2,3-2 书P75 (第五版) • M型组织:它实现了企业多元化(中层) 型组织: 型组织 领导,即权力下放,决策下放的扁平化的 组织。 例如:矩阵式组织:书P39 (第四版) ;图3-4 P75 (第五版)
管理是MIS三大基本概念之一。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定义:通过其他人完成某种任 务或达到某个目标的一切活动。 • 管理的主要任务:利用已有的和可 管理的主要任务: 以争取到的各种资源(如人、财、 物、技术等),以最少的投入获得 最大的产出。
1
二、管理的组织
MIS与现代企业管理方法

•BPR & BPM
•ERP & DW • & DM & OLAP
•沟 通 Ⅱ • 编制沟通计划
• 及时信息分发 • 及时绩效报告 • 改善沟通技巧
彼此分享 建立共同看法
•“伟大的事业需要一颗真诚的心与人沟通!”
•准时生产(JIT)
•录像
• 成本主义:价格=成本+利润
•库存信息
•主生产计划
•资源需求计划
•可行
•否
•是
•物料需求计划
•能力需求计划
•否 •可行
•是
•执行能力需求计划
•执行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清单
•MIS与现代管理方法
制造资源计划(产生于80年代)
(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MRPII )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是对制造企业全部资源进行 有效计划管理的一整套方法。它以MRP为核心,把企业 内部的产、供、销、人、财、物各生产经营环节组成一 有机整体。 —MRPⅡ将对企业的所有制造资源(五大资源:物料、 设备、人力、资金、信息)进行总体计划和优化管理, 以达到在企业有限制造资源条件下,取得更大的经济效 益。
•2)防止过量生产和过量运送
• 看板必须按照既定的运用规则来使用。其中一条规则是:“没有看板不能生产,也不能运送 。”
•3)进行“目视管理”的工具
• 看板的另一条运用规则是:“看板必须在实物上存放”,“前工序按照看板取下的顺序进行生 产”,只要一看看板,就可知道后工序的作业进展情况、库存情况等等。
•4)改善的工具
• 闭环式的MRP,能适应主生产计划的改变,又能适
MIS的学科内容及与其它学科关系

MIS的学科内容及与其它学科关系§1.5 MIS的学科内容及与其它学科关系MIS不仅是⼀个应⽤领域,⽽且是⼀门学科,它涉及社会和技术两⼤领域,是介于经济管理理论、统计学与运筹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个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交叉学科。
它运⽤这些学科的概念、⽅法,融合提炼组成⼀套新的体系和⽅法。
MIS 是在管理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管理科学向MIS提出了要求,⽽现代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数据通讯技术为MIS提供了最有⼒的⽀持,同时数学和运筹学的⽅法和模型为MIS提供了预测和决策的功能。
下⾯介绍与MIS相关的学科情况⼀、管理科学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1.1910年-1930年,以“泰勒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出现。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泰勒在1911年写的《科学管理原理》,他论述了改直线制为职能制、动作和时耗的研究、分⼯、劳动定额和计件⼯资。
第⼀次将科学原则引⼊管理中。
2.1930年-1940年,出现“⾏为科学学派”,代表作为美国的迈约“⼯业⽂明中⼈的问题”,他主张激励⼈的积极性,甚⾄提倡⼯⼈参加管理。
3.1940年-1950年,出现“数学管理学派”,代表作为前苏联的康托纳维奇“⽣产组织与计划中的数学⽅法”,他认为⽣产指挥的问题主要是数学问题。
4.1950年-1960年,出现“计算机管理学派”,⽆明显的代表。
他们把计算机⼴泛⽤于管理,形成了计算机管理的第⼀次热潮。
5.1970年-1980年,出现“系统⼯程学派”,代表作是美国的卡斯“组织与管理---从系统出发的研究”。
该学派是集过去之⼤成,更加综合、全⾯,它主张分析环境,确定系统⽬标,什么⽅法合适就⽤什么⽅法。
⼆、运筹学的发展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OR)是管理的⼀种⽅法,运筹学⽤了⼤量数学⽅法,但它不是数学,它的创⽴也是和数学有完全不同的渠道。
早在1935年英国的防空研究出现了运筹学的萌芽,但第⼀个运筹学组成⽴于1940年,它们研究伦敦周围⾼炮的布置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 管理决策层次理论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管理决策活 动进行考察的安东尼(R· Anthony)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后,把管理 决策活动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 明确提出了称之为管理三角形的 管理决策层次理论 (图2.1)
1.战略规划 (Strategic Planning): 确定企业的经 营方针与目标; 确定为贯彻方针 和实现目标的资 源获取与配置。 常称为战略层或 高层。
2.2.5
管理决策结构化程度分布模型
许多人认为高层战略规划决策都是非结构化的,低层
作业控制决策都是结构化的,而中层管理控制决策则介 于这两者之间。但是,后来M.S.莫顿等的研究表明,决 策层次与问题结构化程度之间并无一一对应的关系,只 是不同层次中不同结构化程度问题所占比例不同,如下 表所示。
比例 层次
战略规划 管理控制 作业控制
程度
结构化 少 较多 多
半结构化 较多 多 较少
非结构化 多 较少 少
表2-3-5 管理决策结构化程度分布模型
2.3 MIS与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是营利性的组织,在同样的价格条件下,成 本越低,销售量越大,利润越高。而产品质量好、 提供满足客户需求产品的时间短(速度快)销售 量就大。因此有人把提供产品的时间(time)、 产品的质量(quality)和产品的成本(cost)视为 企业竞争力的三要素(TQC)。通常说,企业的技 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竞争中的 地位,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的综合反映。
矩阵式组织(matrix organization)
厂长 (或总经理) 项 目 1 项 目 2 项 目 3
……
项 目 n
车 间 1
车 间 2
车 间 n 图 2.4 矩阵式组织结构
……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组织中的纵向 联系和横向联系能很好的结合,任务有 专人负责,有利于高效完成任务;把属 于不同部门的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结构的 专业人员组织在一起,有助于激发人们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培养和发挥人们 的工作能力;团队所担负的任务可随情 况的变化而变化,使组织结构能同时具 有较好的适应性与稳定性。 它的主要缺点是团队成员受双重领导, 往往会发生一些矛盾。 矩阵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是多维组织 (multi-dimensional organization)。
直线制 (line organization)
车间主任
工长1
工长2
工长3
工 人 11
工 人 12
工 人 13
工 人 21
工 人 22
工 人 23
工 人 31
工 人 32
工 人 33
图2.2 纯直线制的组织结构
这种组织形式结构简单,权责分明,指挥统 一,工作效率高。但要求上级管理者具有有 关管理范围的多方面的业务知识与技能,管 理者因容易陷于日常事务而无法集中精力去 思考和研究重大问题。一般适用于组织的任 务简单、规模较小的组织。
法约尔的14条一般管理原则: ⑴ 劳动分工。 ⑵ 职权职责,权责相关。 ⑶ 纪律,尊重协议,服从,尽力,重视声誉。 ⑷ 命令统一,一个上级。 ⑸ 计划统一,指导统一。 ⑹ 个别服从总体利益。 ⑺ 报酬公平。 ⑻ 集中程度。 ⑼ 等级清晰。 ⑽ 程序,各有其位,各就其位。 ⑾ 公道公正。 ⑿ 使用期稳定。 ⒀ 首创精神。 ⒁ 团结精神。
管理科学的发展说明管理已由艺术为主的阶段发展到以科学为
主的阶段。这是管理现代化的标志,这些标志概括起来说就是 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平台。
2.2 与MIS密切相关的现代管理理论
2.2.1 社会劳动与职能分工理论 从亚当· 斯密到泰勒、法约尔所形成的 社会劳动与职能分工理论
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提出了社会劳 动分工理论,论述了劳动分工乃至 国际分工的好处。他还提出了所谓 “经济人”的假设。
图2.1 管理决策三角形 3.作业控制 (Operational Control): 依据管理控制在实现相应目标 的全过程中划分的任务,对完成这 些任务的作业进行控制。常称事务 层或低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管理者借 助信息技术能不断扩大自己的管理幅 度,这就使组织管理的层次能逐步减 少,组织的结构日趋扁平化。但这并 不意味着管理决策层次的减少,只是 作出相应层次决策的人在组织机构中 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已。
法约尔的对主管人员的品质要求和训练 ⑴体质方面:健康,有活力,有风度。 ⑵智力方面:学习,判断,适应和智能活力。 ⑶精神方面:干劲,负责,坚定,忠诚,机智,尊严, 创新精神。 ⑷教育方面:相关知识的广博。 ⑸技术方面:本职工作的熟练掌握。他认为对工人最 重要的是技术,进人主管层,经营才能越显重要。
管理信息系统 (MIS)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工程系
2006.02.18
第2章 MIS与现代管理科学
管理信息系统服务于管理,构建管理信息 系统时就必须了解它的服务对象。管理正从一 门艺术逐渐成为一门科学。本章主要介绍管理 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重点介绍与管理信息系统 密切相关的管理科学的理论。最后简单说明一 下企业可以利用含现代信息技术的管理信息系 统去获得竞争优势。
高层
战略 规划
管理控制 作业控制
Strategic Planning Management Control Operation Control
中层
低层
2.管理控制 (Management Control): 依据所确定的方针 和职能分工, 对利用所 分配的资源来实现相应 目标的全过程进行有效 的系统的控制。常称战 术层或中层。
泰勒在进行了一系列工业管理实践的基 础上,于1911发表了《科学管理原则》 一书。他第一次把科学原则应用于管理 领域,同时也把管理带进科学殿堂。因 而泰勒被西方广泛认为是“科学管理之 父”。泰勒把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归纳 如下: I. 凭科学办事,代替凭粗浅经验办事。 II. 集体行动协调,避免不相合拍。 III. 作到彼此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的混乱。 IV. 追求产出最大,而不让它受到约束。 V. 尽最大可能培养工人,使他们和公司都取得更大 的成就。
德国管理学家韦伯(Max Weber,1864-1920)提出了结 构分为高、中、低三个管理层的所谓理想的行政组 织体系理论。他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社会系统理论的创始人、美国管理学者巴纳德 (Chester I.Barnard,1886-1961)认为:形成组织 需要有三个基本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 信息联系。经理人员(组织的管理者)有五项职能: 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选工作人员并使 他们协调有效地工作;规定组织的目标;授权;决 策。 系统管理理论把组织看作由人们创造出来的为达到某 些目标的一个由相互联系而共同工作的各个要素组 成的开放系统。组织的基本职能要用系统观点来考 察。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基本管理职 能都要通过信息联系才能实现。强调把组织中的所 有的过程连接起来实现组织的总目标,同时承认高 效率的子系统的重要性。
2.2.4 管理的组织理论
组织中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管理关系。组织中
的这些管理关系的总和就是该组织的组织形式, 或称为组织结构,又称为行政组织体系。其中 的决策信息的传递过程连成了指挥链(chain of command)。在MIS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特别是信息的传递、储存、检索技术)将引 起组织结构的变革。信息传递越方便、越高效 则越有利于管理幅度的扩大。研究MIS,必须 了解已有的组织理论,为某组织开发MIS必须 了解该组织的组织结构的现状,预见新系统对 组织结构的影响。
Βιβλιοθήκη 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中,还提出了 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推行职 能制和直线职能制、必须应用例外原 则等观点。他还主张劳资双方不要把 注意力放在盈余分配上,而应把注意 力转向增加盈余上。 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 是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他在 1916年出版了《一般工业管理》一书, 把管理的职能定义为计划、组织、指 挥、协调和控制 ,他提出了对主管 人员的品质要求和训练,还提出了14 条一般管理原则。
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形成了“管理科学的丛林”。知识管 理——以知识为基础的管理,以其崭新的观念,全新的模式, 创新的理论与方法,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系统,闪亮地 登上时代舞台。
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 OR)只是管理的一种方法,是 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运筹学的对象是社会,方法是数学, 目标是最优化。运筹学广泛地应用于各领域,能帮助各层次的 管理者作出最恰当的决策。
直线职能制(line and staff organization)
厂 长
市场部
生产部
… …
会计部
人事部
车间1
车间2
……
车间n
图 2.3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直线职能制保持了直线制的集中统一 指挥的易协调、效率高的优点,又能 发挥职能部门专业管理的长处,已成 为当代组织中(特别是中小规模组织 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它的缺点是:集权限制了中下级人员 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同级部门 间的横向联系较差,从属于不同管理 者的部门间的横向联系更差,容易产 生脱节和矛盾;管理层次的增加使管 理信息传递的时间延长和增加了管理 信息受干扰的可能性。
1.1 管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简介
管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到1980年代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 泰勒制
第二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 行为科学学派 第三阶段是20世纪40代 数学管理学派 第四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 计算机管理学派 第五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 系统工程学派
认为生产指挥的问题主要是数学问 题。
事业部制(divisional organization)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它是矩阵式组织在大公 司范围的实现。其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