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与实践(高校英语专业珍贵教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翻译的定义和分类2. 翻译的基本原则3. 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4. 翻译实践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翻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翻译的定义和分类,翻译的基本原则,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实践:提供翻译实践案例,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4. 讨论:分组讨论翻译实践案例,分享翻译心得和经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翻译练习:评估学生的翻译练习成果,包括准确性、流畅性和表达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材。
2. 案例材料:提供一些翻译实践案例供学生练习和讨论。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材料和进行课堂讲解。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翻译案例,让学生了解翻译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角色扮演:模拟翻译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互动式教学:采用问答、解答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翻译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翻译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翻译心得和经验。
4. 反馈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其改进翻译方法和技巧。
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进度。
3. 实践环节:每节课安排一定时间进行翻译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复习与测评:每章节结束后,进行复习和测评,确保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翻译理论与实践 教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教案标题: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目标:1. 了解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翻译实践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翻译理论概述:a. 翻译的定义和分类;b. 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c. 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d. 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和代表性学者。
2. 翻译实践技巧:a. 语言转换技巧:如何准确地将源语言表达转化为目标语言表达;b. 文化转换技巧: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妥善处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c. 语体转换技巧:如何根据不同的文体和语域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d. 译文修辞技巧: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译文的质量。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则短文或对话,引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并提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分析翻译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b. 介绍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规则;c. 回顾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翻译理论的演变;d. 介绍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和代表性学者,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翻译理论观点。
3. 实践演练:a.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短的翻译练习,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翻译理论进行实践;b. 针对不同的翻译实践技巧,设计相应的练习任务,让学生逐步掌握各项技巧;c. 鼓励学生进行互动和讨论,分享彼此的翻译经验和心得。
4. 总结与评价:a. 对学生的翻译实践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翻译能力和实践能力;c.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参考书目。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完成的翻译练习和相关作业的质量;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翻译思维的拓展程度;4. 综合评估: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和成绩,评估他们在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掌握程度。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英汉语言对比(形合与意合)
英汉互译是形合语义结构和意合语义结构的相互转换。英译汉的突显转换模式是“解构”,汉译英的突显转化模式是“结构”,主要体现在译语交际模式的语义结构表达上。(参见孙致礼2004:67-80,陆国强1999)
6
翻译练习
练习评析
2
语境与词义选择
(参见张培基2004:36-108;陈宏薇.2004:69-119)
2
语类与翻译(四)
文学文本翻译(参见孙致礼2004:116-120)
4
翻译练习
练习评析
2
语类与翻译(五)
法律文本翻译
4
翻译练习
练习评析
2
翻译的文化意识
文本外影响翻译的因素(参见孙致礼2004:121-131)
4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第一学期侧重英译汉)
项目
内容
课时
翻译概论、学习方法、译者要求及参考书目
定义、标准(参见孙致礼2004:3——14;张培基2004:7-17)
从体验认知的角度阐明篇章存在于文化交际模式之中,深深地刻划着文化的烙印,不同文化的篇章呈现不同的交际模式。翻译发生在不同交际模式之间的转化之中。
8
翻译练习
练习评析
2
意群转换与Leabharlann 句的翻译(参见张培基2004:149-159;孙致礼2004:48-66)
结构与解构(上)
8
翻译练习
练习评析
2
语篇分析(衔接与连贯)
(参见陈宏薇.2004:54-56)
8
翻译练习
练习评析
2
克服翻译症
(参见孙致礼2004:95-103)
4
翻译练习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第一章:翻译概述1.1 翻译的定义与历史1.2 翻译的类型与标准1.3 翻译的基本原则与策略1.4 翻译研究与评价第二章:翻译理论基础2.1 语言与翻译2.2 翻译单位的确定2.3 翻译等值与差异2.4 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第三章:直译与意译3.1 直译与意译的定义与区别3.2 直译与意译的应用场景3.3 直译与意译的利弊分析3.4 直译与意译的实践案例第四章:翻译技巧与策略4.1 词汇翻译技巧4.2 句子翻译技巧4.3 段落翻译技巧4.4 篇章翻译技巧第五章:计算机辅助翻译5.1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定义与原理5.2 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介绍5.3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优缺点5.4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实际应用案例第六章:翻译理论与实践案例分析6.1 案例分析的重要性6.2 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6.3 翻译案例分析实例一6.4 翻译案例分析实例二第七章:文学翻译7.1 文学翻译的特点与要求7.2 文学翻译的基本策略7.3 诗歌、小说、戏剧等不同体裁的翻译7.4 文学翻译实践案例分析第八章:实用文本翻译8.1 实用文本翻译的特点与要求8.2 官方文件、合同、广告等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8.3 实用文本翻译实践案例分析8.4 实用文本翻译的注意事项第九章:口译理论与实践9.1 口译的定义与类型9.2 口译的基本技巧与策略9.3 会议口译、同声传译等不同形式口译的实践案例9.4 口译训练与提高方法第十章:翻译伦理与职业素养10.1 翻译伦理的重要性10.2 翻译伦理的基本原则与规范10.3 翻译过程中的职业素养10.4 翻译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第十一章:本地化与翻译11.1 本地化的概念与过程11.2 翻译在本地化项目中的作用11.3 本地化翻译的策略与技巧11.4 本地化翻译案例分析第十二章:机器翻译与12.1 机器翻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2.2 机器翻译的主要技术及其优缺点12.3 在翻译领域的应用12.4 机器翻译与人类翻译的比较与融合第十三章:翻译教学与评估13.1 翻译教学的目标与方法13.2 翻译教学的实践与反思13.3 翻译评估的标准与手段13.4 翻译教学评估案例分析第十四章:翻译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14.1 翻译行业的市场需求与挑战14.2 翻译行业的专业组织与认证14.3 翻译行业的新兴领域与发展方向14.4 翻译从业者的职业规划与终身学习第十五章:翻译案例鉴赏与讨论15.1 翻译案例的选取与分析方法15.2 经典翻译案例鉴赏15.3 引起争议的翻译案例讨论15.4 学生翻译作品的评价与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提供了关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教案内容,涵盖了从翻译概述到翻译案例鉴赏的十五个章节。
翻译理论与实践大纲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一、课程目标1、课程性质《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程,旨在通过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并结合大量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从而提高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并使学生能够胜任各类实用文体以及简单的文学翻译工作。
2、教学方法本课程注重课内讲解与课外操练和日常积累相结合。
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课堂授课、课后作业和教师讲评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和灵活性。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①能够熟练地运用基本的翻译技巧,进行中等难度语篇的翻译,译文要基本做到准确、流畅。
②培养翻译的文化意识,了解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并能较好地处理翻译中牵涉到的文化、及意识形态问题。
③能够胜任一般性的文学文本及非文学文本(科技、经济、广告等)的翻译工作。
4、课程学分:2学分5、课程学时:366、课程类型:专业课7、考核方式:考试8、先修课程:《基础翻译》9、适用专业年级:英语专业三年级二、课程结构第一章翻译中的文化意识(6学时)知识点: 1. 文化共通性2. 文化差异性3. 跨文化转换策略重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跨文化转换策略难点:翻译过程中跨文化转换策略第二章翻译腔(4学时)知识点: 1. 什么是翻译腔2. 导致翻译腔的原因3. 解决翻译腔的办法重点:英译汉过程中容易产生翻译腔的原因难点:解决翻译腔的办法第三章中国式英语(2学时)知识点: 1. 什么是中国式英语2. 汉译英过程中产生中国式英语的原因3. 避免产生中国式英语的办法重点:出现中国式英语的常见词汇、例句以及正确的译文难点:避免产生中国式英语的办法第四章习语的翻译(4学时)知识点: 1. 英汉习语的异同2. 英语习语的识别与理解3. 异化译法4. 归化译法5. 折中译法6. 略译法、补译法、直译加注法7. 不含文化意象的习语重点:1. 英汉习语的异同2. 英语习语的识别与理解3. 习语的翻译方法难点:1. 折中译法2. 直译加注法第五章翻译与辞格(6学时)知识点: 1. 比喻2. 转喻3. 拟人4. 夸张5. 讳饰6. 呼告7. 反语8. 排比9. 设问10. 反问11. 借代重点:1. 直译法2. 意译法3. 弥补法难点:1. 修辞格的识别与理解2. 修辞格英汉互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第六章各类文体的翻译(8学时)知识点: 1. 文学文体的翻译2. 论说文体的翻译3. 应用文体的翻译重点:1. 文学翻译的特点2. 应用文体的特点3. 常见应用文的翻译难点:1. 各类文体的特点2.中英应用文书写格式对比翻译补充练习一:公共标语翻译(汉译英)(2学时)知识点:常见公共标语翻译重点:公共标语翻译的特点与方法难点:公共标语翻译译文对比翻译补充练习二:文学选段翻译练习(英汉互译) (学时数:4) 知识点:文学体裁翻译练习重点:译文对比赏析难点:一些难句的灵活处理三、课程资料教材:张春柏,《英汉汉英翻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翻译的概念与分类;2. 翻译的基本原则;3. 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4. 翻译实践。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2. 投影仪或白板;3. 练习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翻译案例,引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翻译的概念与分类(10分钟)1. 教师讲解翻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学生了解翻译的分类,包括直译、意译、编译等。
三、翻译的基本原则(10分钟)1. 教师介绍翻译的基本原则,如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点等;2. 学生理解并掌握翻译的基本原则。
四、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词汇翻译、句子结构翻译等;2. 学生通过实例学习并练习翻译技巧和方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翻译概念、分类和原则;2. 学生通过复习加深对翻译知识的理解。
二、翻译实践(2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翻译练习材料,包括中文和英文原文;2. 学生根据所学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进行翻译练习;3. 教师对学生的翻译进行指导和反馈。
三、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2. 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3. 教师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或练习,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翻译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2. 评估学生的翻译练习成果;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二、翻译与文化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2. 掌握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处理方法;3.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内容:1. 翻译与文化的关系;2. 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处理方法;3.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翻译的定义、类型和原则。
2. 使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
3.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翻译实践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英汉互译。
4. 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其能够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翻译的定义翻译的类型(如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等)翻译的原则(如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文风格、传达原文意义等)2. 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词义转换语义增减句子结构调整3. 翻译实践英汉互译练习翻译案例分析翻译错误分析4. 文化差异与翻译语言与文化差异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翻译中的文化适应与调整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翻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法:进行英汉互译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和方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翻译案例,讨论翻译中的问题和策略。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英汉互译练习的质量。
3. 翻译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翻译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见解。
4. 期末考试:设置翻译相关的试题,测试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材。
2. 参考书籍:翻译理论著作、翻译案例集等。
3. 网络资源:翻译相关网站、论坛、文章等。
4.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每周两次课,每次课时长为1小时30分钟。
七、教学进程1. 第一阶段(2周):介绍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讲解翻译的定义、类型和原则。
2. 第二阶段(3周):讲解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
3. 第三阶段(4周):进行翻译实践,包括英汉互译练习、翻译案例分析和翻译错误分析。
英汉翻译理论及实践课程方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方案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代码:0411zy05课程适用专业:英语专业本科课程总学分、总学时:2学分、36学时一、课程教学整体目标该课程由翻译理论和实践两部份组成。
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中外要紧翻译理论的学习,对国内外阻碍较大的翻译观和翻译思想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在语篇分析、功能主义语言学、文体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功效的基础上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对照和分析,使学生把握英汉互译的大体理论和技术,为尔后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能力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翻译实践课的要紧内容是通过大量的英汉互译实践,训练学生在词义、语序、语法、句子结构、语篇、习语表达、比喻、修辞手腕等方面的认知能力和处置能力,把握英汉互译的大体技术,通过本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达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其翻译能力的大体要求。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可胜任中学英语教学并能够在外事、外贸等跨文化交际领域从事翻译工作。
二、章节教学目标与要紧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述一、学习目的要求要求学生学习翻译的标准、进程、方式和对译作的要求等方面的知识,把握翻译的大体理论、方式和技术,培育学生慢慢提高翻译的能力。
二、要紧教学内容1、翻译在外语教学和外语能力中的地位2、翻译的概念3、翻译的种类4、翻译的进程5、翻译的标准6、翻译的技术和方式7、翻译能力所涵盖的方面三、课堂讨论翻译标准和所译文本类型的关系四、课外作业英文时事新闻汉译一篇第二章翻译中的忠实与叛逆、形似与神似一、学习目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区别China English, Chinese English, Chinglish等概念,并把握大体的翻译理论和技术:忠实问题;回译问题。
二、要紧教学内容1、忠实与叛逆二、Chinese English 和China English and chinglish的区别3、形似与神似4、回译五、英汉语言适应用法的不同三、课堂讨论形似与神似与直译与意译的关系,和归化与异化四、课外作业韩素音青年翻译大赛散文翻译片段第三章辞汇翻译一、学习目的要求在英汉辞汇现象对照的基础上把握两种语言的异同,和两种文化的不同,增强对中英语言和文化不同对翻译阻碍的熟悉, 进而提高实际翻译能力。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讲义第一章翻译概述学时:1周,共2学时教学目的:了解翻译的实质,翻译的标准以及翻译(笔译)常用的两种方法教学重点:翻译(笔译)常用的两种方法——直译与意译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句子,运用适当的方法翻译句子教学内容第一节翻译的实质和标准一、翻译的实质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字的实践,是利用一种语言文字把另外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确切而完善地重新表达出来的实践。
二、翻译的标准清代学者严复明确提出“信、达、雅”三条标准,可以说在所有提法中影响最大。
我们认为一切理论都应该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 都应以“正确”和”通顺”作为准则。
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原文的语言形式和文体风格。
翻译的方法正确理解句子要正确理解句子需要三方面的知识:1.词汇知识 2.语法知识 3. 上下文知识三、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是翻译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如果原语的词汇意义、句法结构、文体风格与译语风格一致或相似,即可用直译. 如:Still waters run deep, 译为”静水流深”. 但如果两种语言在表达同一思想内容时,词汇意义、句法结构、文体风格相差悬殊,就只有采用意译手段才能达到翻译标准的要求.练习题:1.Every state is the best judge of what is required to safeguard its national security.2. It is possible that they never imagined that any considerable amount of public opinion would be rallied in their favor.3. We may define chemistry as the science in which we deal with the chemical change as a resultof which it is possible to reform a new substance.4. There was nothing mass produced about the school, but if it was individualistic, it also had discipline.第二章词语理解学时:1周,共2学时教学目的:正确理解词义,并对词义做出判断。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Teaching Contents: I. Discussion: What is translation? What is a successful translation? What difficulties might occur in translating process? A. What is translation? 1. Key words: source language(SL) / receptor language / target language(TL); reproduce; message / information; equivalence / correspondence 2. Nature of translation (Eugene A. Nida):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3. Classification of translation: a. Oral interpretation / written translation b. Human translation / machine translation c. Literary / scientific / political / commercial translation d. Domestication (naturalization) / foreignization (estrangement, alienation) e. Literal translation / free translation B. What is a successful translation? 1. 严复:信、达、雅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2. 傅雷: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象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 形似而在神似 3. 钱钟书:诱、讹、化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培养学生对翻译实践的兴趣和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翻译的基本概念:翻译的定义、翻译的类型和翻译的标准。
2. 翻译的理论框架:翻译的忠实原则、翻译的意图原则和翻译的功能原则。
3. 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词汇翻译、句子翻译和段落翻译。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翻译实践,培养翻译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翻译技巧和方法,分享翻译经验。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材。
2. 课件:翻译理论与实践课件。
3. 练习题:翻译理论与实践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翻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翻译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技巧。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翻译实践,教师给予指导。
4. 讨论:分组讨论翻译技巧和方法,分享翻译经验。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翻译实践的技巧。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翻译实践和讨论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翻译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翻译流派的特点和应用。
2.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翻译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翻译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翻译实例和参考资料。
2. 翻译软件:介绍常用的翻译软件和工具,帮助学生提高翻译效率。
3. 翻译社群:引导学生加入翻译社群,与其他翻译爱好者交流和学习。
八、教学评估1. 平时练习:评估学生的平时翻译练习,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
2. 期中考试:设置期中考试,测试学生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翻译工作坊:组织翻译工作坊,让学生参与实际的翻译项目,提高翻译能力。
2. 专家讲座:邀请翻译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动态。
1-1.教学大纲(《翻译理论与实践》)
1-1.教学大纲(《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性质与任务《翻译理论与实践》是外国语学院、国际学院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必修课。
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获得翻译等方面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掌握翻译方法与翻译技巧,同时通过让学生学会欣赏和分析翻译例句等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熟练地将所学到的翻译方法与翻译技巧运用到课内外的翻译实践中,以达到提高学生实际翻译能力的目的。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一)翻译导论1. 提出为什么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学什么、怎样学等方面的基本问题。
2. 课堂上与学生们共同探讨、分析这些问题等。
3. 目的是让学生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力图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对学生在翻译方面产生启迪的作用。
(二)翻译概论1. 翻译的定义:理解翻译的定义,在比较中外的翻译定义中,认识翻译定义的内涵,确定并熟记相对正确的翻译定义。
2. 翻译的标准:掌握古今中外针对不同文体或内容的翻译标准,正确认识当今中国通用的翻译标准,并要求学生能用不同的翻译标准指导日后不同类型的翻译实践。
(三)翻译的过程1. 翻译的理解:首先了解翻译理解阶段之前的粗读、细读和通读三个层次的阅读;其次了解翻译理解阶段中的语言分析、语境分析和逻辑分析。
2. 翻译的表达:掌握在翻译的表达阶段需要处理的三种关系:忠实与通顺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克己与创造的关系。
3. 翻译的审校:了解翻译最后阶段的“三校”:1)对照原文校对,侧重漏译、误译等;2)脱离原文审校,侧重生硬、拗口等;3)朗读译文审校,侧重流畅、自如等。
(四)翻译的方法1. 异化法:首先,弄清翻译理论家对直译和意译的不同看法;其次,明白异化法与归化法是直译与意译的延伸却不完全等同;最后,懂得直译和意译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异化和归化则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的价值取向;通过罗列中外翻译史上异化法和归化法之间的搏弈,学生懂得搏弈结果是异化译法占下风,而归化译法占上风,可尽管如此,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还是强调异化为翻译主要方法,并知道强调的四大理由。
大学三年级教案学习翻译理论与实践
大学三年级教案学习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一:翻译理论概述在大学三年级的教学中,翻译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应用技能,促进了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的能力和素质提升。
本教案将对翻译理论进行概述,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背景知识翻译理论是研究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技巧的学科,它包括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特性、文化差异以及翻译中的策略等方面内容。
通过学习翻译理论,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使翻译工作更具有专业性和规范性。
二、主要内容1. 翻译理论的分类翻译理论根据研究的角度和内容可以分为多种分类,常见的有功能对等理论、文化翻译理论、信息翻译理论等。
不同的理论对于翻译的侧重点和方法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翻译实践中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理论来解决问题。
2. 翻译的原则和方法翻译的原则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规范,如信达原则、语言涵盖原则、语序原则等。
而翻译的方法则是指在具体翻译过程中采用的策略和技巧,如准确翻译、意译、增译、删译等。
3. 文化在翻译中的作用文化差异是翻译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翻译需要既保留源语言的文化内涵,又要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文化的转换和调整,使翻译更符合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4. 翻译实例分析通过对一些实际的翻译案例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翻译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或文段,对其进行翻译,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活动和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PPT等多媒体形式对翻译理论进行讲解,包括理论的概述、分类和主要内容等。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互动讨论,针对翻译理论中的某一问题或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翻译实践:给予学生一些短文或文章,要求他们进行翻译并写出翻译理论的运用和感悟。
可以组成小组,进行互评和分享,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自我评价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参与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环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1-教案
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1-教案教师教案课程名称: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1英⽂名称: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 1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 2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 授课班级:使⽤教材: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第三版)任课教师:职称:所在单位:院系(部处) 系教务处制教案填写说明教案按每⼀⼤节课进⾏编写,其进度应与授课计划相同。
教案可以是打印稿也可以是⼿写稿。
有关部分填写要求如下:1、课程类别(封⾯):包括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向课、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专业任选课、公选课。
2、课堂教学⽬的及要求:本⼤节课(本次课)的教学⽬的及要求。
3、课堂教学重点及难点:指根据教学⼤纲要求,确定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这是整个教案的主体部分,既体现出教学活动的逻辑程序,⼜要划分出若⼲环节或步骤,并考虑到它们的时间分配、具体⽅法的应⽤,相互间的衔接、过渡,以及教学过程与板书的协调等等,充分反映教师教学设计思想,体现教师的教学经验和风格。
5、教学⽅法及⼿段:指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像讲解等。
6、课后作业与思考题:指本⼤节课(本次课)结束后需要布置的作业与思考题。
7、课后⼩结:课后⾃我总结分析是对课程教学中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法的应⽤、师⽣双边活动的设计及教学效果等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与参考。
第1次课2学时教师教案Teaching Not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翻译概论作为第⼀讲,有必要向学⽣简要全⾯介绍⼀下教材的内容和特点、该课程的具体要求以及学习⽅法。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是清华⼤学优秀教材,该教材内容丰富、新颖,具有很⾼的权威性。
编者许建平现为清华⼤学外语系教授、硕⼠研究⽣导师,在翻译理论和实践⽅⾯造诣很深,在国内翻译界具有很⾼的威望。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第一学期 侧重英译汉).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第一学期侧重英译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第二学期侧重汉译英)翻译常用技巧(5)结构与解构(下)我们前面提到过,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英语是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
英语的形合表现为性、数、格、时态、语态、标点符号和严紧的树型句子结构及其各种句内的镶嵌成分。
而汉语则如行云流水,句型比较松散。
有人说汉语句子就象一串灯笼,你把它们围成什么形状都是亮的。
古时,汉语甚至连标点符号也没有。
因此,在这种有着明显差异的两种语言间进行篇章语意转换,不掌握某些规律是很难做到的。
这就是我们这个章节要讲的内容:汉译英的“结构”突显特征。
试以译例加以说明。
原文和译文均来自《英语世界》2003/9。
原文是李大钊先生的名篇《今》,译文是张培基先生的作品。
《今》李大钊1)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
因为他最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可以宝贵。
The Living PresentOf all things in the world, I think, the present is the most precious, and also the most apt to slip through our fingers. We, therefore, treasure it all the more because of its transience.解析:第一句的翻译,句子结构就被打乱,“我认为”被翻成镶嵌成分I think,状语被提前由介词结构组成,the most apt to短语来翻“最易”,slip through our fingers 将“丧失”具体化,是抽象向具体引伸的做法。
第二句的译文将因果关系颠倒,therefore构成插入成分,突显英语结构形式。
用all the more 短语表示“更”。
2)为甚么“今”最可宝贵呢?最好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答这个疑问:“尔若爱千古,尔当爱现在。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文名称:Theory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课程编号:0311021B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程总学时:32总学分:2开课学期:第五(六)学期适用专业:英语专业先修课程:无二、课程性质与任务《翻译理论与实践》为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有效提高翻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达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其翻译能力的基本要求,即:能运用翻译理论和技巧,对翻译的基本理论达到理解和应用,用理论指导实践使得译文忠实流畅,并能胜任涉及翻译能力的工作。
三、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知识课程。
该课程具有针对性、分析性和可操作性,先总体介绍翻译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论,后从翻译与文化、翻译方法及策略等方面入手逐一分解。
从而增加学生的翻译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翻译理论素养和翻译实践能力。
使学生了解翻译的源流,培养学生探究翻译理论、动手翻译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中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鉴赏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在加强翻译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发新的教学资源。
五、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考试范围涵盖所讲授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应课程的全部内容。
过程性考核包括考勤、课堂表现、作业。
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20%)和期末考试成绩(80%)按一定比例折算后以百分制计。
六、课时分配七、教学内容第一章翻译导论(4学时)【教学目标】1.明确翻译的定义2.熟悉翻译的本质3.了解翻译的起源和意义【教学内容】1.关于翻译的比喻2.翻译的定义3.翻译的起源和意义【教学重点】1.从关于翻译的比喻入手,了解翻译的本质2.从《巴别塔的故事》中了解翻译的起源和意义【教学难点】从语言学、文化、文学、交际学、语义学等层面剖析翻译的定义【学时数】1.课堂讲述2学时2.课堂讨论、习题讲解2学时第二章翻译的分类(2学时)【教学目标】1.熟悉不同层面上翻译的分类方式2.明确每种分类的原则和基本内容3.掌握每种分类方式的区别与联系【教学内容】语言、语言符号、翻译模式、源语文体和翻译变体等五种层面上翻译的分类【教学重点】1.语言、语言符号、翻译模式、源语文体和翻译变体等五种层面上翻译的分类2.每种分类的原则和基本内容【教学难点】对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要求的区别【学时数】1.课堂讲述1学时2.课堂讨论、习题讲解1学时第三章翻译的原则和标准(4学时)【教学目标】1.明确掌握中西方翻译学者所提出的各种翻译标准和原则2.比较中西方翻译学者所提出的翻译标准和原则的区别与联系【教学内容】1.中国翻译学者提出的翻译标准和原则2.西方翻译学者提出的翻译标准和原则【教学重点】中西方翻译学者所提出的各种翻译标准和原则,如严复的“信、达、雅”、泰特勒翻译三原则、奈达的功能对等【教学难点】对比两种翻译原则的异同,如严复的“信、达、雅”与泰特勒的三原则【学时数】1.课堂讲述2学时2.课堂讨论、习题讲解2学时第四章译者的素质(2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译者的责任2.熟悉译者应具备的素质3.了解口译员应具备的特殊素质【教学内容】1.译者的技术责任及社会和文化责任2.译者的素质3.口译员的特殊素质【教学重点】1.译者普遍应具备的素质,如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系统知识储备及合理的应用能力等2.口译员应具备的特殊素质【教学难点】译者普遍应具备的素质,如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系统知识储备及合理的应用能力等【学时数】1.课堂讲述1学时2.课堂讨论、习题讲解1学时第五章翻译的过程(6学时)【教学目标】1.明确了解关于翻译过程几种观点,并掌握奈达与贝尔的观点2.重点掌握翻译的过程、理解的特点、理解与表达的关系及校对的内容【教学内容】1.西方的几个翻译过程模式2.翻译过程的三步骤【教学重点】1.翻译过程的三步骤2.尤金▪奈达关于翻译过程的代表观点3用心理语言学及诠释学的理论解释翻译过程【教学难点】翻译过程中理解与表达的关系【学时数】1.课堂讲述3学时2.课堂讨论、习题讲解3学时第六章中西翻译理论发展及现状(4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西翻译史2.了解中西翻译理论发展及现状3.了解中外著名翻译理论家及其翻译思想【教学内容】中国翻译简史西方翻译简史中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现状【教学重点】1.中西方翻译高潮2.中外著名翻译理论家及其翻译思想【教学难点】中西方著名翻译理论家及其翻译思想【学时数】1.课堂讲述2学时2.课堂讨论、习题讲解2学时第七章翻译与文化(6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翻译中文化因素的渗透2.了解翻译中文化的差异及转换【教学内容】1.汉英翻译与文化2.中英思维方式对比3.汉英语言对比【教学重点】1.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2.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3.翻译中的文化转换【教学难点】1.汉英语言对比2.翻译中的文化转换【学时数】1.课堂讲述3学时2.课堂讨论、习题讲解3学时第八章直译与意译(2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直译与意译的含义2.了解直译与意译的功能3.了解翻译中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教学内容】1.直译与意译的定义2.直译与意译的特点、功能、冲突与协调3.直译与意译的适用条件【教学重点】1.直译与逐字译的区别2.意译的含义3.直译与意译的功能【教学难点】直译与意译的功能及适用条件【学时数】1.课堂讲述1学时2.课堂讨论、习题讲解1学时第九章归化与异化(2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归化与异化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2.正确认识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3.学会在翻译实践中恰当运用归化与异化策略【教学内容】1.归化与异化的概念2.“归化”与“异化”同“直译”与“意译”的异同3.技术层面上的归化与异化处理【教学重点】1.归化与异化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2.学会使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教学难点】在翻译实践中恰当运用归化与异化策略【学时数】1.课堂讲述1学时2.课堂讨论、习题讲解1学时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Newmark,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FLEP, 2001.[2]Nida,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SFLEP, 1993.[3]Nida,E. A.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SFLEP,2001.[4]陈宏薇.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 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5]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6]姜倩,何刚强. 翻译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7]谢天振,何绍斌. 简明中西翻译史.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VIP专享】《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方案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方案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代码:0411zy05课程适用专业:英语专业本科课程总学分、总学时:2学分、36学时一、课程教学总体目标该课程由翻译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
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中外主要翻译理论的学习,对国内外影响较大的翻译观和翻译思想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在语篇分析、功能主义语言学、文体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使学生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为今后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能力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翻译实践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大量的英汉互译实践,训练学生在词义、语序、语法、句子结构、语篇、习语表达、比喻、修辞手段等方面的认知能力和处理能力,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通过本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达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其翻译能力的基本要求。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可胜任中学英语教学并能够在外事、外贸等跨文化交际领域从事翻译工作。
二、章节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述一、学习目的要求要求学生学习翻译的标准、过程、方法以及对译作的要求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翻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逐步提高翻译的能力。
二、主要教学内容1、翻译在外语教学和外语能力中的地位2、翻译的定义3、翻译的种类4、翻译的过程5、翻译的标准6、翻译的技巧和方法7、翻译能力所涵盖的方面三、课堂讨论翻译标准和所译文本类型的关系四、课外作业英文时事新闻汉译一篇第二章翻译中的忠实与叛逆、形似与神似一、学习目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区别China English, Chinese English, Chinglish等概念,并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忠实问题;回译问题。
二、主要教学内容1、忠实与叛逆2、Chinese English 和China English and chinglish的区别3、形似与神似4、回译5、英汉语言习惯用法的差别三、课堂讨论形似与神似与直译与意译的关系,以及归化与异化四、课外作业韩素音青年翻译大赛散文翻译片段第三章词汇翻译一、学习目的要求 在英汉词汇现象对比的基础上掌握两种语言的异同,以及两种文化的不同,增强对中英语言和文化差异对翻译影响的认识, 进而提高实际翻译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翻译的实质和任务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播或交际活动,其实质是双语间意义的对应转换。
“Translation is translating meaning.”(Nida)
意义的本质是语言符号在交际事件中的信息载荷。
语言符号的意义潜势具有随意性同时又具有社会性。
语言符号的意义具有一定的个性化色彩,同时还具有多层次性。
意义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本章从翻译的实质及要求考虑,采用以下分类方式:
1、概念意义(conceptive meaning);
2、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
3、形式意义(formal meaning);
4、风格意义(stylistic meaning);
5、形象意义(figurative meaning);
6、文化意义(cultural meaning)。
一、概念意义(指示意义、认知意义)
概念意义指将词或片语同现实世界或虚构或可能实现的世界的现象联系起来的那部分意义。
(That part of the meaning of a word or phrase that relates it to phenomena in the real world or in a fictional or possible world.)
概念意义是语言信息的核心和主体。
它包括词、词组、句子及超句群的语义内容。
语义内容有两层意思:1)表达了什么;2)怎么表达的。
理解是翻译的基础
1. We are in good shape.
2. The Voice of the Turtle
3. The Prodigal Daughter
4. I love her dearly. She loves me some.
5. Anna was thin and black, a very umbrella of a woman.
概念意义的转换是全部意义转换的基础,轴心和主体。
二、语境意义
任何词语、语句、语段都必须处在特定的词语联立关系即上下文中,又受到特定的,大于上下文、扩及相关的社会交际情景即广义的语境调节。
语境是意义的基本参照系。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
“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 Firth
语言内语境(intralinguistic context)实现语言内关系意义层。
1. The author’s fingerprint is quite obvious in all of his works.
作者的特色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语言外语境(extralinguistic ~)实现语言外关系意义层。
1. A. Mary can make better cakes than me!
B. Nonsense, my dear; I don’t think Mary’s cakes were any better than yours.
2. I pity you!
语言内语境对意义的调节机制涉及词语的情态色彩意义、语法意义以及句子及超句群在特定的集约形式中的意义。
语言外语境对意义的调节机制,涉及词语在特定环境中所产生的意义,以及社会功能意义,也就是情景意义。
情景意义的影响因素:
(一)言语的交际目的,涉及到意义产生的语用学行为机制。
(二)言语的交际对象,即所谓接受者因素。
(三)言语的交际场合,即所谓的时空因素,这里也涉及到形式意义和文化意义。
三、形式意义
形式意义是语言符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任何概念意义都必须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使符号所承载的内容成为可感知(听觉、视觉)的实体。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杜甫《前出塞》)
Heart-sick, heart-sick, leave old village;
Far off, far off, approach Jiao River
四、风格意义
风格意义属于高层次意义构成,对其研究应属于翻译理论中高层次的研究。
其研究内容主要是探求风格对应问题,包括文体、语体、修辞风格等方面的对应。
风格的构成主要由语言表现的特点构成的。
风格难译,是因为两种文化、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
五、形象意义
形象意义一般可分为:
隐喻意义(metaphorical meaning)
明喻意义(simile meaning)
换喻意义(metonymical meaning)
六、文化意义
文化翻译的任务不是翻译文化,而是翻译容载或含蕴着文化信息的意义。
例如:
1. Out in the west where men are men.
2. 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3. 今天饭菜不好,请多包涵。
来,先干上一杯。
There are best dishes we’re able to prepare. Please make yo urself at home. Now, to everyone, cheers!
4. “个人主义”= egoism≠individualism
5. materialism / ide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