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鼠的危害及一般防治方法
鼠的危害及防治一、鼠对人类危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传播疾病老鼠能传播30多种疾病,其中危害严重的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病、钩端螺旋体病和恙虫病等。
从我国历史上来看,曾发生过几十万起由老鼠传播的疾病,最多一次病死人数超过当时人口的四分之一。
携带各种细菌和寄生虫,可传染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螺旋体疾病等,比如鼠疫、出血热、森林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等(二)造成经济损失老鼠对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为:1、糟蹋粮食。
据四川粮食部门报道,农民每年收获的粮食被老鼠糟蹋占18%;2、危害牧场草地。
3、损坏森林树木。
4、咬伤、咬死家禽。
5、咬坏电缆、电线,造成停电或短路;破坏通讯线路和计算机系统。
6、在大坝挖洞,导致水灾。
7、咬坏图书馆资料、档案资料;及居民家庭的衣服和家具。
二、鼠类的生活习性:鼠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休息。
家栖鼠多栖息在厨房、杂物堆、牲畜圈、饲养房、仓库、下水道、电线电缆沟;野栖鼠大多栖息在农田及丛林之处。
鼠的生活习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繁殖力鼠的个体小,性成熟早,怀孕期短,产仔数多。
大多数鼠类每年产仔数次,每次可产仔4-8只。
母鼠受孕不到3个月,即可产仔,仔鼠2-3个月成熟,即可繁殖后代。
鼠的寿命一般为一年左右,由于较强的繁殖能力,通常灭鼠达标后半年内,又会恢复到达标前的鼠密度。
(二)鼠的活动规律1、行走:老鼠是昼伏夜出的动物,主要是避开人类的干扰,多在夜间活动,活动时靠墙根或固定物边行走,形成鼠路。
褐家鼠多在100-150米范围内活动;小家鼠活动范围较小,多在栖息地30-50米内觅食、活动。
2、攀登和跳跃:三种家鼠均能攀登,其中黄胸鼠更善攀登;褐家鼠能垂直跳高60厘米,小家鼠也能跳高30厘米。
3、游水:三种家鼠均能游水,褐家鼠水性最好,能在水面浮游60-72小时,潜水30秒钟。
4、栖息:褐家鼠有趋湿性,主栖地下层,善打洞栖居;黄胸鼠和小家鼠喜干燥,黄胸鼠主栖高层,小家鼠多靠近食源处栖居,栖居条件简单,常在抽屉、报纸堆、旧鞋、絮窝栖居。
老鼠的危害与防治
施药技术的灭治效果影响很大,如果施药部位不当,药量过少或药粉堵塞,都达不到预期防治效果。
为了避免施药不当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失误,施药后必须进行一次药效检查。由于巢间的白蚁来往频繁,所以在主巢施药,能使整个群体的白蚁死亡。从施药到全群白蚁死亡时间,喷砷剂在夏季约需3-4天,在冬季约需1星期。
灭鼠的原则:
1、彻底连片杀灭:由于鼠类繁殖快,其数量增长呈"S"型,只要保持一定的数量,就会很快地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故必须彻底杀灭。要求灭鼠的效果在达到90%、95%乃至98%以上。同时由于鼠类能迁移,故要求在野外要大面积连片杀灭老鼠,在室内以城镇为单位统一进行杀灭。
2、连续不断地杀灭:由于鼠类繁殖快,又以能从外面迁移来,即使一次杀灭比较彻底,仍能逐渐繁殖起来造成危害,故只有经常连续不断地杀灭残存老鼠,才能保持鼠类数量的低水平,才能免于鼠类的危害和减少灭鼠的开支
老鼠(英文:rat ,mouse拼音:lǎo shǔ)是一种啮齿动物,体形有大有小。种类多,共有约280个属,以及至少1300个种。数量繁多并且繁殖速度很快,生命力很强,几乎什么都吃,在什么地方都能住。会打洞、上树,会爬山、涉水,而且糟蹋粮食、传播疾病,对人类危害极大。是“四害”之一但这也是为了自己的生存。除了天敌捕鼠外,人们还利用灭鼠专用器械(老鼠夹子、捕鼠鼠笼子、电子捕鼠器、粘鼠板、毒饵盒等)和灭鼠药物等方法灭鼠。
老鼠的危害
1、盗食种子,毁坏树苗,危害林业。
品,传播疾病。
4、在堤坝上打洞造成水灾。
5、破坏财物:因老鼠要定期磨牙,所以会啃咬各种物体。
6、污染环境:如田鼠会破坏庄稼,传播鼠细菌等。
7、传播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斑疹伤寒、蜱性回归热等57种。
洞庭湖沱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及防治对策
洞庭湖沱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及防治对策洞庭湖沱江流域是湖南省的重要农业区域,而农业面源污染一直是该地区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如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通过径流或者渗漏进入水体,导致水体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为了有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需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
我们需要对洞庭湖沱江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状况进行详细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业面源污染源头调查:对流域内农田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农民施肥、喷药的方式和频率,以及是否存在过量使用的情况。
二、畜禽养殖污染情况调查:对流域内畜禽养殖场的分布和规模进行调查,了解养殖场的粪便处理方式,以及是否存在未经处理的粪便直接排放到水体的情况。
三、土壤和水体污染监测:对流域内的土壤和水体进行采样和监测,分析土壤和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评估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和土壤的影响程度。
通过以上调查,可以全面了解洞庭湖沱江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了解了污染状况后,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以下防治对策:一、加强农业生产管理:鼓励农民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喷药方式,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避免过量施用导致污染。
二、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
三、加强畜禽粪便处理:鼓励畜禽养殖场开展粪便资源化利用,推广粪便发酵堆肥和沼气发电等技术,避免未经处理的粪便直接排放到水体。
四、提高土壤和水体保护意识:加强流域内农民和养殖户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提倡勤俭节约,避免随意排放废弃物,保护土壤和水体环境。
五、加强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定期对土壤和水体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农民和社会公众等多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群增长离散模 型, 并根据模型进行仿真 , 分析了鼠灾
爆 发原 因及 其控 制对 策 . 本 文试 图利 用 系 统 动 力 学 软 件 SE L V r T L A( e 9 0 作 为 建 模 工 具 , 用 系 统 动 力 学 的原 理 和 方 .) 应
法, 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 模拟在一些影响因子作用
文 章 编 号 :10 0 0—56 ( 0 2 0 O 1 0 4 3 2 1 ) 1一 13— 5
洞庭 湖 区东 方 田 鼠种群 数 量 变化 的 系统 动 力 学研 究
刘胜英 , 王 燕 , 李韶 山 , 孙儒 泳
(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 科学 学院, 广东广州 5 0 3 ) 16 1
1 洞庭 湖区概况
叉、 河湖冲积平原及环湖岗地与低丘陵组成. 全区有
防 洪大堤 290k 保 护 耕 地 5 . 0 m, 82万 h 洞 庭 湖 m. 每 年 1 月 至次 年 4月为枯 水期 , 1 一般 在 5月 开始 发 生 洪水 ,— 8月水 位涨 至最 高峰 ,— 1 回落 . 7 9 O月
3 建 立种 群 增 长 模 型 并 进 行模 拟 分 析
为 了研 究洞庭 湖 区东方 田鼠种 群增 长 的一般性 规律 , 作者 将 出生 率 和 死亡 率 视 为 与种 群 数 量 和季 节无关 的 常量 , 用 SE L 利 T L A软 件 建 立 种 群 增 长模 型 , 学地 对洞庭 湖 区东方 田 鼠 的一些 研 究 参 数进 科
理生 态学 问题 上 的优 越性 .
湖 区 鼠灾爆 发 的预 测 、 合 防治 提 供 科 学 依据 和实 综
践 参 l 2 1 —0 6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 然科学基金项 目( 17 4 )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 研基金项 目( 07 5 40 ) 华南师范大学 “ I 工程 ” 30 2 2 ; 20 0 7 0 3 ; 21 建设专项 资
老鼠专项治理方案
一、背景分析老鼠作为一种常见的害虫,对人类生活环境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老鼠的繁殖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传播疾病能力,对农作物、粮食、家具等造成严重损害。
为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特制定本专项治理方案。
二、治理目标1. 降低老鼠密度,将老鼠密度控制在适宜水平。
2. 减少老鼠对农作物、粮食、家具等造成的损失。
3. 预防老鼠传播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4. 提高居民对老鼠治理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三、治理措施1. 宣传教育(1)开展老鼠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居民对老鼠危害的认识。
(2)通过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渠道,普及老鼠防治方法。
2. 物理防治(1)清除环境中的食物残渣、垃圾等老鼠食物来源。
(2)加强房屋、仓库、食堂等场所的防鼠设施建设,如安装防鼠网、挡鼠板等。
(3)定期清理环境,清除老鼠栖息地。
3. 生物防治(1)引入天敌,如猫、鸟类等,通过自然捕食减少老鼠数量。
(2)利用生物制剂,如生物杀鼠剂、引诱剂等,降低老鼠密度。
4. 化学防治(1)合理使用化学灭鼠剂,如毒饵、毒水等。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确保灭鼠剂使用安全。
(3)加强对灭鼠剂的管理,防止误食和中毒事故。
5. 鼠患监测(1)建立鼠患监测网络,定期开展老鼠密度调查。
(2)对老鼠活动区域进行监测,及时掌握老鼠动态。
(3)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理策略。
四、实施步骤1. 组织动员:成立老鼠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 宣传发动: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老鼠防治知识,提高居民参与度。
3. 治理实施:按照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方法,全面开展老鼠治理工作。
4. 监测评估:定期对老鼠密度进行监测,评估治理效果。
5. 总结经验:总结老鼠治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五、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加大老鼠治理资金投入,确保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2. 人员保障: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治理队伍素质。
难道仅仅是老鼠的罪过吗
20年内发生5次大鼠患
据了解,自1985年至2005的20年里,洞庭湖区曾爆 发过5次较大的鼠灾。具体是1985年、1993年、1995年、 1998年和2005年。 以2005年为例,当年5月下旬,由于洞庭湖水位迅速 上涨,湖洲滩头被淹,东方田鼠随湖水上涨而大量越堤 迁入垸内,危害农作物,造成湖区农作物经济损失过800 万元。截至当年6月8日,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灾害发生面 积达6.8万亩,成灾面积达3.3万亩,失收或接近失收面积 达0.5万亩以上。
庞大的鼠群令人毛骨悚然
“天哪,这么高!”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北洲 子镇马排村一农妇用双手比划出近两尺的距离,回忆 起6月23日那一夜让人汗毛直竖的场面,“我几十年 都没见过那么多的老鼠,从湖里挤成一团向前冲,一 层层的老鼠堆积了10多层,吱吱呀呀相互撕咬着,拼 命往大堤上挤……” “比电影里千军万马向前冲锋的场面更吓人!” 她用比划着的双手拍出清脆的声响。平静下来后,她 说,当人们逐渐将老鼠杀死后,整个大堤一带,密密 麻麻全是死老鼠,“走路都下不了脚”。
其它图片
东方田鼠简介
东方田鼠又名沼泽田鼠、水耗子、远东田鼠、大田鼠、 苇田鼠、长江田鼠。东方田鼠在我国分布极广,分布区北 至黑龙江省,南至广东省,共覆盖18个省、市、自治区。 东方田鼠是体型较大的田鼠,背毛黑棕色,自头至臀部色 调基本一致。两侧毛色稍淡。腹面为污白色。 东方田鼠喜低洼多水、草茂盛、土松软的环境。主要 栖息于稻田、湿草甸、沙边林地。东方田鼠昼夜均外出活 动,仍以夜间活动较多。游泳能力强,可在水中潜行。主 要以植物的绿色部分为食,有时也会取食种子,啃树皮, 吃谷、瓜、薯、菜等作物。洞庭湖东方田鼠主要在冬春繁 殖,一只雌东方田鼠一年可产2-4窝,每窝4-11仔。
无锡太湖水面出现大面积蓝藻 5月10日,江苏无锡鼋头渚风景区由于天气持续高温,降雨不多, 太湖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弱,导致蓝藻大面积出现,并比往年提前1个 多月。 太湖蓝藻提前大规模爆发 比往年提前近1个月 太湖多处湖面爆发大规模蓝藻,在情况特别严重的梅梁湖,湖水几 乎像绿色油漆一样浓稠。记者从太湖流域管理局了解到,今年太湖第 一次爆发蓝藻的时间是4月25日,这比往年提前了近1个。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2007年暴发成灾的原因剖析_张美文
602
摘 要: 2007 年东方田鼠种群暴发是其种群数量自然波动到达高峰期的体现。洞庭湖湖泊泥沙淤积导致的沼泽化是其成灾的主要 基础; 而围湖造田、围湖灭螺和滥捕天敌乃是湖区东方田鼠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形成严重危害的直接原因; 近期三峡工程和退田还 湖工程又进一步加强了东方田鼠的暴发危害。因此必须高度关注东方田鼠种群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暴发成灾; 东方田鼠; 洞庭湖区 中图分类号: S4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 0275( 2007) 05- 0601- 05
北、东北 及 南 方 共 17 省 区 , 国 外 见 于 俄 罗 斯 西 伯 利 亚 、蒙 古 和朝鲜[1, 2] 。又名沼泽田鼠、远东田鼠、大田鼠、苇田鼠、长江田 鼠 。 属 仓 鼠 科 ( Cricetidae) 鼠平亚 科 ( Arvicolinae) 田 鼠 属 ( Mi- crotus) , 分 化 为 4 个 亚 种 Z, 即 : 指 名 亚 种 ( M.f.fortis Buechn- er) , 分 布 于 陕 、甘 、宁 和 内 蒙 古 南 部 ; 东 北 亚 种 ( M.f.pelliceus Thomas) , 分布于黑、吉、辽及乌苏里、阿穆尔( 有争议, 待考) ; 长江亚种 ( M.f.calamorum Thomas) ,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区的 湘、鄂、赣、皖、苏、浙; 福建亚种( M.f.fujianensis Hong) , 是洪震 藩[3] 按 福 建 省 建 阳 县 的 标 本 新 订 的 亚 种 , 主 要 分 布 于 福 建 西 北部。贵、粤、桂及湘南高山草地的东方田鼠是近年发现, 属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大暴发原因及治理对策
湖 南 长沙 4 0 0 ; . 10 5 3 大通湖 区林 业局 , 湖南 大通湖 4 3 0 ) 12 7
摘 要 : 田鼠是洞庭湖区的重要农业 害鼠 , 0 年 东方 田鼠再次大暴发 , 东方 2 7 0 并具有发生量特别大 、 迁移时间推迟 、 害时间长 、 危
1 07年东方 田鼠发生特点 2 0
11 发 生量 大 、 移 数 量 惊 人 . 迁
根据东方 田鼠月系统监测结果 ,0 6 20 年洞庭湖 区东 方 田鼠为大 发 生年 ,而 20 07年东 方 田鼠的 发 生量远 远大 于 2 0 0 6年 , 为特 大发 生 年 ( 1 。而迁 表 ) 移到大 通湖 区 1. k 05 m长 的一 线 防洪 大堤 边 的东方
日 洞庭湖水位涨至 2 . 湖洲基本被洪水淹没 , 98 4 m,
东方 田鼠迁移 进入 高峰 。
1 危 害 时 间长 . 3
东方 田鼠的迁移活动极具特色 , 由湖洲迁 出是 被迫的 , 无固定时间, 主要取决于洞庭湖水位 , 由 而 垸 内农 田和岗地 向湖洲 回迁则是主动 的, 只要湖水 下降 , 湖洲 出露 , 就会有东方 田鼠回迁[ 2 1 。因此, 每年 东方 田鼠在滨湖农 田危 害时 间取决于湖洲被淹时 间的长短。 湖洲淹没时间越长 , 危害时间越长, 反之 则 越 短 。 自 6月 2 1日( 位 2 .m) 水 8 东方 田鼠迁 入 5 垸内, 洞庭湖 高水 位(8 以上 ) 直持续到 1 2 .m 5 一 0 月 1日 , 持续 时 间达 到 9 , 20 3d 比 06年高水 位 持续 时间长 7 。因此 ,07 3 d 2 0 年东方 田鼠在滨湖农 田的 为 害时 间也 远远 长 于 20 0 6年 。
鼠类的危害及防制
目 录
• 鼠类的危害 • 鼠类的传播疾病 • 鼠类的生态习性 • 鼠类的防制方法 • 社区参与和宣传教育
01 鼠类的危害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01
02
03
传播疾病
鼠类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 介,如鼠疫、斑疹伤寒、 钩端螺旋体病等,对人类 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侵扰生活
鼠类常常侵入人类居住环 境,破坏房屋建筑、家具 和电器设备,给人们的生 活带来不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传播细菌
鼠类身上携带大量细菌, 与人接触后可能传播疾病。
对农作物的危害
啃食粮食
鼠类以谷物、种子、果实 等为食,大量啃食农作物, 造成粮食减产。
传播病虫害
鼠类携带多种病菌和寄生 虫,可能传播给农作物, 影响作物生长。
破坏农田
鼠类在农田中打洞筑巢, 破坏农田土壤结构,影响 作物生长。
对环境的危害
破坏生态平衡
鼠类繁殖迅速,数量庞大,对环 境造成严重破坏,影响其他生物
的生存。
污染环境
鼠类排泄物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 污染土壤和水源。
传播疾病
鼠类携带大量病菌,可能传播给其 他动物和人类,影响生态安全。
02 鼠类的传播疾病
鼠疫
总结词
鼠疫是一种由鼠类传播给人类的烈性传染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
详细描述
鼠疫是由鼠类携带的鼠疫杆菌引起的,主要通过带菌跳蚤叮咬或直接接触染疫动 物传播。患者感染后会出现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 休克和死亡。历史上,鼠疫曾造成多次大流行,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04 鼠类的防制方法
物理防制方法
捕鼠器
利用鼠类的天敌或食物等引诱物,设计陷阱捕捉老鼠。
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演变_问题及保护措施
湖区生态环境及水质量的恶化。据统计, 每年约有 8 亿 t 未经
49.2%。其中在 1930s—1950s, 1950s—1978s, 1978s—1989s 和 处 理 的 废 水 直 接 排 入 湖 中 , 随 着 入 湖 污 染 负 荷 增 加 , 湖 泊 富
1989s—1998s 期间分别减小了 19.1%, 20.7%, 8.0%和 1.4%。平 营养化问题呈发展趋势。根据近 10 年来洞庭湖 水 体 富 营 养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0275( 2007) 06- 0677- 05
Evolution, Pr oblems and Pr otection Measur es of Ecological Envir onments in Dongting Lake Ar ea XIE Yong- hong1, WANG Ke- lin1, REN Bo1, 2, YANG Gang1, 2, LI Feng1
洞 庭 湖 位 于 湖 南 省 东 北 部 、长 江 中 游 荆 江 段 南 岸 , 东 经 111°40′~113°10′、北 纬 28°30′~29°31′, 总 面 积 18780km2, 其 中 湖 南 省 境 内 15200km2, 占 80.9%, 是 目 前 长 江 出 三 峡 进 入 中下游平原后, 唯一与长江干流并连的吞吐型大湖, 不但维 系着湖区及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的防洪安全, 也是广大湖区 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包括国 际 湿 地 公 约 局 、世 界 自 然 基 金 会 ( WWF) 、联 合 国 开 发 计 划 署 ( UNDP) 、全球 环 境 基 金 ( GEF) 等 , 以 及 挪 威 、德 国 、澳 大 利 亚 等国使馆及相关援助机构, 都积极参与洞庭湖洪水治理和湿 地保护工作。WWF 和 GEF 还相继把东洞庭湖湿地作为项目 点。然而, 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人类重大工程干扰等, 使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 如水域面积不断缩 减 、洪 涝 灾 害 加 重 、渔 业 等 生 产 资 源 下 降 、水 体 污 染 、自 然 生 境破坏和生物灾害频频暴发及生物多样性显著减少等。因 此, 研究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和趋势, 深度剖析当前 面临的主要问题, 对于洞庭湖湿地保护及其经济、社会、环境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田鼠害解决之道
农田鼠害解决之道
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有许多的地区发生鼠害比较严重,所以如何科学的对于鼠害进行防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人主要从杀虫剂的选择以及饵料方面来讲述。
1、科学选用杀鼠剂:选用高效、低毒抗凝血杀鼠剂---0.5%溴敌隆水剂或0.75%杀鼠迷粉剂或98%敌鼠钠盐粉剂(注意轮换使用)。
2、合理选择饵料:毒饵饵料一般选择稻谷、大米、玉米粒、小麦粒、红苕块等鼠类喜吃食物,在毒饵中可适量加入食盐、菜油等,提高鼠类适口性,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3、毒饵配制方法:
(1)溴敌隆使用浓度1:100,先用0.5%溴敌隆水剂1kg兑温热水10kg,充分搅拌倒入100kg饵料中拌匀,待药被吸干后,用塑料薄膜覆盖闷堆30秒,然后摊开凉干,即成0.005%溴敌隆毒饵。
(2)98%氯敌鼠钠盐粉剂使用浓度1:200,配制方法同上。
4、投饵方法:旱地耕作区,采用一次性饱和投饵法。
按自然田块,在田埂上或沟渠边及附近的鼠类活动场所投饵一圈,形成保护圈;
山坡旱地以耕地为中心设保护区,重点投药防治;住宅区采用连续多次投饵法,连续投饵3晚,按多吃多补、少吃少补、不吃不补的原则进行补充饵量,对猪栏、牛圈、粮仓、厨房以及鼠类经常活动的地方重点投药。
5、投饵量:旱地耕作区,投饵实行少放多堆的原则,一般每5米一堆,每堆3-5克,每亩投饵量200克。
住宅区按15平方米房间投饵2-3堆,每堆5-10克进行投饵。
群鼠闹洞庭:洞庭湖边的“人鼠大战”
“ 鼠 疯 了 !” 老
一
“ 个 老 鼠来 的 时 候 就 像 ‘ 子 进 村 ’ 那 鬼
样 , 都 挡 不 住 ,6 挡 ” 5岁 的 大 通 湖 区 永 兴
“ “ 哪 , 幺 高 ! ” 南省 益 阳 市大 通 村 二 纽 的 退 休 工 人 殷 鑫 金 说 ,太 恐 怖 了 , 火 这 湖
灭 鼠 , 鼠 灭
专 家 和 湖 区 群 众 还 呼 吁 尽 快 修 建 完 善 环 湖 防 鼠墙 。他们 认 为 , 于老 鼠 , 对 药杀
鼠患 发 生 后 , 庭 湖 区 的 村 民 日夜 交 及 人 工 捕 杀 , 时 、 工 、 钱 , 不 及 时 洞 费 费 费 若
年 中 , 方 田 鼠 大发 生 和 特 大 发 生 的 年 份 替 值 班 , 着 各 种 工具 , 开 灭 鼠大 战 。 同 东 带 展 深 埋 还 有 可 能 产 生 污 染 , 播 疫 病 , 好 传 最 有 加 沿 多达 1 年 , l 来 大 发 生 和危 害 的 频 时 , 关 部 门 投 放 了 大 量 鼠 药 , 大 了 灭 的 办 法 是 修 建 环 湖 防 鼠 墙 。 目前 , 湖 大 1 近 0年
吱 拼 人 的 他 成 片 枯 死 。直 到 7月 中 旬 , 着 各 种 灭 鼠 层 , 吱 呀 呀 相 瓦 撕 咬 着 , 命 往 大 堤 上 而 回 忆 起 当时 的 “ 鼠大 战 ” 情 况 , 更 随
措 施 的 采 用 , 患 逐 渐 被 控 制 , 湖 南 省 挤 … … ” 鼠 仅
维普资讯
■●
专 题
无 华 / 文
从 6月 下 旬 以 来 , 随 着 长 江 上 游 泄 始 鼠 杀 死 后 , 个 大 堤 一 带 , 密 麻 麻 全 是 整 密 死老 鼠 , 走 路 都 不 了脚 ” “ 。
20亿只老鼠大闹洞庭湖
20亿只老鼠大闹洞庭【经典素材】湖南洞庭湖区突然爆发了10年来最大的一场鼠灾,400多万亩湖洲上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内迁。
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湖南沅江市、大通湖区等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地方政府正在组织群众展开“人鼠大战”。
相比太湖“沉默的蓝藻”,洞庭湖田鼠就更像是一群“暴民”,用最为激烈的方式,诉说着大自然的不满。
田鼠成群结队地肆虐,大举入侵稻田和村庄;群众提棍追打田鼠,动用渔网捕捉田鼠,男女老幼共同迎战……这一切惊心动魄的“大战”场景,远比任何书本的说教更能震撼人,最能令人油然产生深切的畏惧之心。
造成洞庭湖周边东方田鼠为害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遭受了破坏。
近两年,长沙上游来水减少,洞庭湖湖滩裸露时间加长,给东方田鼠繁殖提供了时间。
在“鱼米之乡”的光环笼罩下,人们有意无意的活动破坏了洞庭湖的自然生态环境。
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堵支并流、围垸及围湖垦殖和近年来对“效益”的过度追求,使洞庭湖湿地一直受到农业、工业、城镇发展等方面的挤压。
对鸟类的大量猎杀,对鱼类的过度捕捞,导致湿地生态功能严重衰退,生态系统也变得越来越脆弱。
生态平衡被破坏还表现在猫头鹰、老鹰等东方田鼠天敌数量的急剧减少,特别是湖南人开始大吃蛇宴后,野外蛇的数量急剧下降,失去天敌的东方田鼠大量繁殖,终成祸患。
洞庭湖周边的造纸企业已经发展到101家,其中化学制浆造纸企业25家,废纸造纸企业76家。
但这么多企业中,有碱回收环保设施的仅有两家,除此之外的99家造纸企业,有些有一定的环保设施,但由于运行成本高,都没有运行,生产废水直排或者偷排到洞庭湖。
“鼠闹洞庭”这一触目惊心的事件再度有力地敲响了生态警钟。
这让人心悸的钟声,既是为置身事中的无数民众而敲,更是为身负维护一方生态环境之责的政府而鸣。
如果说洞庭湖鼠灾只是一个缩影,多年的“集体无意识”积累之后,生态平衡遭破坏的后果正以井喷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田间地头的害鼠治理与生态平衡
田间地头的害鼠治理与生态平衡在广袤的田间地头,存在着一群小小的“破坏者”——害鼠。
这些害鼠看似不起眼,却能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麻烦,而如何治理害鼠并维持生态平衡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害鼠对田间地头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它们大量啃食农作物,从刚刚播种的种子到茁壮成长的庄稼幼苗,再到即将成熟的果实,都可能成为害鼠的盘中餐。
例如,在小麦产区,害鼠会在冬季挖掘地下的麦粒,导致来年春季麦苗稀疏;在果园里,它们会爬上果树啃咬果实,造成果实的破损和腐烂,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而且,害鼠的挖掘活动还会破坏农田的土壤结构,使土壤变得疏松,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影响土地的肥力和可持续利用。
传统的害鼠治理方法有多种。
其中,化学药剂灭鼠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使用灭鼠药可以在短期内迅速降低害鼠的数量。
不过,化学药剂灭鼠也存在着不少弊端。
一方面,许多灭鼠药具有一定的毒性,不仅会毒死害鼠,还可能对田间地头的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比如,一些猛禽、蛇类等以害鼠为食的有益动物,可能会误食中毒的害鼠而死亡,这就间接破坏了生态链。
另一方面,长期使用单一的化学药剂,害鼠容易产生抗药性,使得药剂的灭鼠效果逐渐下降。
物理灭鼠方法也被广泛应用。
像捕鼠夹、捕鼠笼等器械,它们通过巧妙的机关设计来捕捉害鼠。
这种方法相对环保,不会对其他生物造成毒害。
但是,其灭鼠效率较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去放置和检查捕鼠器械。
而且,害鼠一旦被捕鼠器捕捉过,其他害鼠就会变得更加警觉,使得后续的捕捉变得更加困难。
除了以上方法,生物防治在害鼠治理中也有着独特的作用。
利用害鼠的天敌来控制害鼠数量是一种自然而有效的方式。
自然界中,猫头鹰、蛇、黄鼠狼等都是害鼠的天敌。
保护这些天敌的栖息地,增加它们在田间地头的数量,可以对害鼠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例如,在一些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猫头鹰的数量较多,当地的害鼠数量就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而且,生物防治不会像化学药剂那样带来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链的风险。
东方田鼠生物学特征及防治技术
关 键词 : 东方 田鼠 ; 生物 学特征 ; 防 治技 术
中图分 类号 : Q4 8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0 4 3 2 ( 2 0 1 4 ) … 0 2 8 8 1
1 生 物 学 和 生 态 学 特 征 1 . 1形 态 特 征 体 形较 大 . 一般 成年 鼠体 长在 1 2 0 ~1 6 0毫米 . 昆长 超过 体长 的 三 分之 一 , 耳 壳短 圆 . 几乎 隐于 毛 背中 , 唇脚 背面 生 有短毛 . 足垫五 个 。 体 背毛通常 黑褐色 . 毛基 部灰黑 色 , 毛 尖 端部 黑棕 色 。 腹毛 污 白色 . 该 鼠的头骨粗 大 . 结构坚 实 . 恼颉 较圆 滑 . 且眶 间距较 大 . 年 老的个 体有眶间嵴 . 腭 后 窝深 。 1 . 2 生 活 习性 在公主 岭市 林 区主要 分布 在新 植未 成林造 林地 和果 树
2 为 害 特 征
在公 主岭市 林 区 . 东方 田鼠主 要 为害 的林 木 为樟子 松 、 落叶 松 、 剌槐 、 榆树 、 杨 、 柳 的幼树 以及 苹果 、 梨、 李 、 桃、 杏、 山揸 、 山丁 子等经 济林 的苗木 和成龄树 木 . 在 局部 危害 率可 达到 8 5 %以上 对 没有造 成环剥 的林 木会影 响正常 生长 、 生 长势 降低 ; 对造 成环 剥 的林木 , 由于切 断了 光合物 质的运 输 通道 . 导致树木 根部枯死 . 进而造 成整株树木 枯死 。 2 . 1对 樟 子 松 、 落 叶 松 的 危 害 主要 是 冬春季 节取 食未 成林造 林地 幼树 的根 际茎 干部 分. 常将 直 径 1厘米 以 下的 幼树 咬 断 ; 对 1 5年 生 以下 的樟 子松 . 主 要啃噬树 干根 际树 皮 . 直到 木质部 。
04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的危害及治理对策施大钊中国农业大学东方田鼠主要栖息在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中特有的湖滩、苔草、沼泽、芦苇荡等洲滩地。
洞庭湖洲滩演变,特别是洞庭湖湖水位及洲滩环境的影响与东方田鼠种群变动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洲滩出露面积的增大以及冬春季节洲滩连续出露天数的增加,导致东方田鼠的栖息地扩大,并使其种群增长。
这种状况在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更为显著。
部分洲滩出露天数和出露面积比建坝前同期有较大增长,建坝后洲滩出露天数和出露面积逐渐增大,东方田鼠种群亦将随之继续增长。
当汛期洲滩被淹后大量的东方田鼠迁入到垸内,对农田造成严重的危害。
上世纪70年代末出现种群爆发以来,洞庭湖区由东方田鼠引发的灾害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大规模爆发的间隔期在缩短,而且造成的损失也在不断地上升。
1985年至2005的20年里,洞庭湖区曾爆发过5次较大的鼠灾。
分别为1985年、1993年、1995年、1998年和2005年。
如2005年5月-6月,洞庭湖水位上涨,东方田鼠随湖水上涨而大量越堤迁入垸内。
当年重灾面积6.8万亩,成灾面积达3.3万亩,绝收面积达0.5万亩以上,造农作物经济损失超过800万元。
2006年冬春洞庭湖区持续干旱长达9个月。
特别是2007年春季东洞庭湖降水一直偏少,其中华容、临湘、岳阳降水比往年偏少60%~80%。
南洞庭湖从2006年8月开始一直处于低水位状态。
湖滩裸露时间长,成片裸露的湖洲和芦苇丛对东方田鼠存活与繁殖极为有利。
而洞庭湖围湖淤塞,裸滩增多,沼泽植被面积增加,为东方田鼠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导致2007年春天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爆发。
2007年6月,随着洪水季节的到来,洞庭湖水位迅速上涨。
洞庭湖水位平均每天以0.5米的速度上涨,下旬大通湖外湖水位达29.48米。
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州中的东方田鼠,大量迁移出湖州栖息地,越过湖周堤坝,侵入农田、村庄。
受到鼠灾威胁的农田涉及4市22个县。
由于洞庭湖涨水时还有大量湖滩没有被淹,湖区估计东方田鼠迁出量为15%到20%,因此,如洞庭湖水位进一步升高,湖洲中东方田鼠的迁出量可能更大。
洞庭湖沱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及防治对策
洞庭湖沱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及防治对策洞庭湖沱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也是洞庭湖的重要补给源。
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流域内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进行洞庭湖沱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势在必行。
进行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调查可以从农业生产结构、施肥技术、农药使用、农田水利设施等多个方面入手。
通过调查了解流域内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确定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和程度,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农业生产结构方面,调查农田主要种植作物的种类和数量,了解是否存在单一作物连续种植的现象。
因为单一作物连续种植易导致土壤贫瘠、病虫害易发,从而增加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部门可以通过宣传引导农民进行轮作休耕,增加作物多样性,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
在施肥技术方面,调查不同地区的农户施肥方式和施肥量。
一些地区存在施肥过量、不合理施肥的情况,导致养分流失进入水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采取科学的施肥技术和管理措施,比如精准施肥、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等,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农药使用方面,调查不同地区的农药使用情况和农民的安全使用意识。
农药的滥用不仅会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损害,还会危害农民的健康。
加强农药的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
在农田水利设施方面,调查不同地区的农田排水情况和水体入户的情况。
在农田排水方面,应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合理排泄农田中富集的养分,防止养分进入水体。
在水体入户方面,建立沱江入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修建截污沟和湿地过滤带,将入户的污染物截获和净化,减少污染物对洞庭湖的影响。
洞庭湖沱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调查和防治对策制定是保护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必要措施。
通过科学的调查和管理,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保护洞庭湖的水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血吸虫感染性调查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血吸虫感染性调查曹淳力;魏望远;刘宗传;吕功良;丁良;郭家钢【期刊名称】《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年(卷),期】2008(20)5【摘要】目的观察野外东方田鼠对血吸虫的感染性。
方法选择湖南省洞庭湖区的岳阳县傍湖村和沅江市南港村,分别在垸外和垸内捕捉东方田鼠解剖检查鼠的肝脏、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系统有无血吸虫卵、成虫和童虫。
结果总计捕捉和解剖东方田鼠1440只,均未发现血吸虫成虫、童虫和虫卵。
结论东方田鼠不感染血吸虫。
【总页数】3页(P374-376)【关键词】血吸虫;东方田鼠;洞庭湖区【作者】曹淳力;魏望远;刘宗传;吕功良;丁良;郭家钢【作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上海200025;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83.24【相关文献】1.洞庭湖区流动人口血防知识及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 [J], 曹淳力;何忠;王一宏;黄肖岳;魏望远;鲍子平;李石柱;郭家钢2.东洞庭湖区渔民血吸虫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J], 喻鑫玲;周杰;何永康;黄民主;李岳生3.湖南省洞庭湖区堤坝涵闸对血吸虫感染风险的空间影响分析 [J], 朱政;贺清云4.日本血吸虫病人群获得性免疫与再感染研究Ⅰ.洞庭湖区一个洲岛型疫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J], 李岳生;AllenGP.Ross;李毅;张新跃;吴昭武;喻鑫玲;罗新松;何永康;林金莲;DonaldP.McManus;周达人5.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抗体水平的初步研究 [J], 何永康;罗新松;喻鑫玲;林金莲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刘述先;张新跃;李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洞庭湖区洲滩环境演变对东方田鼠暴发成灾的影响
洞庭湖区洲滩环境演变对东方田鼠暴发成灾的影响
邹邵林;郭聪;刘新平
【期刊名称】《自然灾害学报》
【年(卷),期】2000(9)2
【摘要】在分析洞庭湖区东方田鼠暴发成灾乡及灾情的基础上,研究了洞庭湖区洲滩演变对东方田鼠暴发成灾的影响。
研究认为,中低位洲滩出露出积不断增大使东方田鼠种群迅速膨胀,高位洲滩出露面积减小造成汛期东方田鼠大量向垸内农田迁移;湖区洲滩冬春季连续出露天数增加延长了东方田鼠的繁殖期;汛期洪峰水位增高、洲滩大面积淹没迫使东方田鼠大量迁向垸内;湖内废弃湖堤为东方田鼠逃避洪水提供了中途休养之地;洲滩地抑制东方田鼠种群膨胀的天敌数量已大大减少。
据此,本文指出,三峡工程建成后将对洞庭湖区训滩演变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将改变东方田鼠种群生态环境条件,引起种群动态变化,值得注意。
【总页数】5页(P118-122)
【关键词】鼠害;洞庭湖区;洲滩;东方田鼠;暴发成灾
【作者】邹邵林;郭聪;刘新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43
【相关文献】
1.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缘何暴发成灾? [J], 朱玉强
2.理性看待洞庭湖区东方田鼠暴发成灾 [J], 张美文;李波;王勇
3.洞庭湖区东方田鼠2007年暴发成灾的原因剖析 [J], 张美文;李波;王勇
4.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缘何暴发成灾? [J], 朱玉强
5.环境演变及三峡工程对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影响的评估 [J], 邹邵林;郭聪;刘新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施大钊
中国农业大学
东方田鼠主要栖息在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中特有的湖滩、苔草、沼泽、芦苇荡等洲滩地。
洞庭湖洲滩演变,特别是洞庭湖湖水位及洲滩环境的影响与东方田鼠种群变动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洲滩出露面积的增大以及冬春季节洲滩连续出露天数的增加,导致东方田鼠的栖息地扩大,并使其种群增长。
这种状况在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更为显著。
部分洲滩出露天数和出露面积比建坝前同期有较大增长,建坝后洲滩出露天数和出露面积逐渐增大,东方田鼠种群亦将随之继续增长。
当汛期洲滩被淹后大量的东方田鼠迁入到垸内,对农田造成严重的危害。
上世纪70年代末出现种群爆发以来,洞庭湖区由东方田鼠引发的灾害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大规模爆发的间隔期在缩短,而且造成的损失也在不断地上升。
1985年至2005的20年里,洞庭湖区曾爆发过5次较大的鼠灾。
分别为1985年、1993年、1995年、1998年和2005年。
如2005年5月-6月,洞庭湖水位上涨,东方田鼠随湖水上涨而大量越堤迁入垸内。
当年重灾面积6.8万亩,成灾面积达3.3万亩,绝收面积达0.5万亩以上,造农作物经济损失超过800万元。
2006年冬春洞庭湖区持续干旱长达9个月。
特别是2007年春季东洞庭湖降水一直偏少,其中华容、临湘、岳阳降水比往年偏少60%~80%。
南洞庭湖从2006年8月开始一直处于低水位状态。
湖滩裸露时间长,成片裸露的湖洲和芦苇丛对东方田鼠存活与繁殖极为有利。
而洞庭湖围湖淤塞,裸滩增多,沼泽植被面积增加,为东方田鼠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导致2007年春天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爆发。
2007年6月,随着洪水季节的到来,洞庭湖水位迅速上涨。
洞庭湖水位平均每天以0.5米的速度上涨,下旬大通湖外湖水位达29.48米。
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州中的东方田鼠,大量迁移出湖州栖息地,越过湖周堤坝,侵入农田、村庄。
受到鼠灾威胁的农田涉及4市22个县。
由于洞庭湖涨水时还有大量湖滩没有被淹,湖区估计东方田鼠迁出量为15%到20%,因此,如洞庭湖水位进一步升高,湖洲中东方田鼠的迁出量可能更大。
这些害鼠迁入堤内后涌入田间。
华容、君山沿洞庭大堤一线则随处可见成群的东方田鼠。
益阳市大通湖区6月份仅人工捕杀灭的田鼠就达数吨。
其中岳阳、沅江市的水稻被田鼠啃食;造成近数万亩农作物受损。
水稻、红薯、花生、玉米、西瓜、黄豆、甘蔗、苎麻等作物受损严重。
甚至农户的门窗被鼠啃咬。
东方田鼠还啮咬树皮和幼枝,致使苗木死亡或生长不良。
东方田鼠越过洞庭湖大堤,这不仅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甚至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造成洞庭湖周边东方田鼠为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气候、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的改变等因素,也有人为的问题。
其中长江上游来水减少,洞庭湖湖滩裸露时间加长,给东方田鼠繁殖提供了时间和栖息空间。
同时,鼠类天敌特别是猛禽、蛇类等数量的减少以及东方田鼠在汛期群体迁移特点都是鼠灾形成因素。
面对这种灾情,除需加快建立应急措施,储备必要的控制鼠害的物资以外,建立长期治理机制并协调各有关方面的力量,才可以防患于未然。
这里提出我们可持续治理对策。
一、加强预警措施
东方田鼠对栖息地的选择性特征决定了这种害鼠具有阶段性大爆发的特点,而且东方田鼠的爆发与洞庭湖水位、荻草(芦苇)的生长等因素密切相关。
对东方田鼠的危害以及可能造
成的损失做出准确的预警是当务之急,需要发挥已有的生物学、生态学研究成果的作用,加大警戒力度,充分利用科技专业知识,有针对性构建的实用预警模型及时做出灾情趋势分析。
结合水文、气象、农事监测发挥多学科的综合管理效益。
二、注重监测站建设
编写针对性强的《东方田鼠防治手册》,开展监测技术培训,在湖垸与灾情多发地重点培养一批农技推广监测员,使之成为懂专业有技术的监测员。
这些监测员能够定期对东方田鼠的繁殖率、存活率、迁移习性、食物状况和栖息特点以及危害等级做出可靠的调查和判断。
并及时给上级主管部门。
当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固已有的防护堤(防护墙、防鼠沟、防鼠网),必要时沿防鼠堤既需要的地方投放急效杀鼠毒饵。
三、设立防灾基金,制定应急预案,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我国农区鼠害发生的特点是此起彼伏,害鼠往往经过若干年形成大爆发。
与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危害类似灾情如大仓鼠、黑线仓鼠在华北黄淮海平原大爆发、黄兔尾鼠在新疆北疆大爆发、黑线姬鼠在东部季风区,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带鼢鼠危害趋势加重、雅鲁藏布江流域白尾松田鼠危害等。
鼠害的发生不仅造成农作物损失而且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财产。
基于鼠害形成爆发的特点,完全由群众自发治理既不可能也没有力量。
建议在由各级政府建立预算内防灾基金。
由各级植保站负责组织地县两级编写有相应的应急预案。
根据灾情实施不同等级的应急措施。
当出现紧急灾情时由政府组织落实相应的措施。
在当前形势下,建议中央政府加大补助力度并敦促地方财政做出相应的计划。
比如卫生部门为了保证2008年奥运会的正常运行,制定了控制病媒生物(蚊、蝇、鼠、蟑)的专项治理方案并划拨出专项资金,尽管这个任务的难度较大,但众志成城,加上财政的支持进展的就比较顺利。
四、储备必要的技术方案
我国农业鼠害防治的难度和面积巨大,但多年来,各级植保站很少懂得防治鼠害的技术人员。
在许多地方鼠害控制仍处于简单的投放杀鼠剂的方法。
其结果不仅成效难以持久而且副作用较大。
已经成为农村(农区)中的突出问题。
80年代我国曾经采取集中培训的方法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但至今大多已退休或调离岗位。
人才缺乏,导致技术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走样,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
建议加强农区鼠害防治的技术储备建立从预警—预防措施—常规灭鼠—持续控制—应急措施配套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储备。
五、组织统一灭鼠,强化联防机制
统一大面积灭鼠是减少鼠类种群数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农户或小集体(如自然村)灭鼠,只能解决局部问题。
对于东方田鼠这样的迁移性危害的鼠种,应将其控制在成灾之前,因此,需要由政府出面,根据东方田鼠爆发性灾害的特点,开展有组织的公益性统一灭鼠,不仅在沿湖带而且应照顾到各受害地区,村镇。
建立联防机构。
在灾害面前,组织群众进行有效防护。
六、宣传到位,稳定民心
告知群众,只要措施到位鼠害完全可以控制的道理。
广泛宣传灭鼠方法、灭鼠过程防护疾病的知识告诉给群众。
鼓励群众自发治理鼠害,并使群众能够便捷地多渠道购买到治理药械,和防护品。
必要时,建议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
七、设立专项攻关研究项目
集合国内鼠害防治的专业研究人才,针对农区害鼠此起彼伏的波动特点组织相关单位联合攻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大面积或爆发性鼠害问题。
为科学高效治理鼠害提出配套的技术支撑。
当地政府提出预警等级和治理方案。
八、采取防堵结合的措施,特别是加强防卫堤建设
由于东方田鼠的危害主要大量的滩涂鼠迁入垸内造成的。
阻止田鼠入垸可以很大程度减轻危害。
因此完善防鼠进垸的护卫堤及防鼠网是防止鼠害的重要措施。
防护堤网可结合采用毒杀措施最大限度的把东方田鼠堵在垸外。
在重点乡村有计划地建成牢固的防鼠设施。
参考文献
李波王勇张美文韩立亮吴承和黄华南2007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数量预警植物保护33(2) 2:134-136
胡忠军王勇郭聪张文美2006中国东方田鼠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22(12):307-312 叶仁南曾长荣胡娟2006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的发生与防治措施探讨作物研究2006(2)151-153 苏志杰俞远京马亚东周智君东方田鼠活动节律与菌落变化规律的研究湖南畜牧兽医-2006(3)3-5 郭永旺邵振润王勇 2006洞庭湖区东方田鼠暴发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措施探讨中国植保导刊26(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