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灸演示教学
泥灸使用操作及辩证知识讲解

泥灸使用操作及辩证华采神泥的使用操作、辩证及规程1、加温加温最简便的方法是:用微波炉把华采神泥加温稀化(注意:不要加到冒泡,会失去药效)。
泥的温度一般应控制在48至53摄氏度之间。
如果泥温太高,会缩短泥的使用寿命,还容易烫伤皮肤;如果太低,会减弱化泥的功效。
具体的操作办法是,把神泥的盒盖拿开,选定中高加温档(冬天用高火),大约加温3分钟(1000功率),加温时不要一次加温过高时间过长,通常先选定3分钟,3分钟后取出,稍加搅拌后,如果泥温不够不能稀化时,再放入炉中加温半分钟、1分钟或更长时间,直到达到稀化状态温度适合为止,取出后搅拌均匀待用。
如果没有微波炉,可以用化腊机、也可用烘烤等方式加温稀化.2、敷泥前准备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一是:要多饮用温热白开水,有利于排毒。
二是:洁净皮肤。
如果涂敷全身或者前胸、后背,可以先洗浴;如果涂敷局部,可以直接清洁要涂敷的部位。
三是:预热皮肤表层。
皮肤敏感的部位通常就是气血经络不通、脾虚、积毒、病痛比较重的部位。
可以用热毛巾热敷、刮沙板刮擦、热沙袋或手掌摩擦,让皮肤表层温度升高后,再涂敷神泥,会减轻刺痛和不适感。
四是:要向用泥者亲切、简要、明了的介绍用泥常见现象与反应,鼓励用泥者以良好的心态,来做积极的赏试与体验。
3. 测试泥温调试、控制好泥温,是使用神泥、让其产生最佳功效的关键环节.具体办法是,用手指插入搅拌后的泥中试温,感觉温而不烫为宜;也可用手指或铲子,粘附少许泥涂在手腕内侧内关处确认不烫后,再到涂泥部位皮肤上体验,感觉适宜时快速敷泥。
.4. 涂敷泥的方法(1)敷泥时最好使用木铲、竹铲涂敷(2)敷泥顺序:先薄再厚,先上后下、先中间后两边,先督脉后任脉;督脉从发际线开始从上而下敷到长强穴,任脉从天突穴到中极;敷泥厚度。
一般厚约1--5厘米左右,越厚效果越好。
泥温偏高时,可以先用铲子沾取少量表层泥,谨慎的薄薄的摊涂,一边摊涂,一边观察、询问使用者的实时感觉,待摊涂完第一层,体感适应后,快速涂敷余下的泥,用保鲜膜覆盖,再用棉被覆盖保暖,体寒的人应厚盖保暖。
泥灸的详细制作方法

泥灸的详细制作方法泥灸,又称为泥疗,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在人体穴位上敷以热泥,达到调理身体、祛病延年的目的。
泥灸有助于活血通络、消肿止痛、舒筋活络、调和气血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养生保健领域。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泥灸的制作方法。
首先,准备好泥灸所需的材料。
我们需要准备好纯净的黄土泥、药材粉末(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药材,如当归、川芎、艾叶等)、清水、搅拌器、容器等。
接下来,将黄土泥倒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用搅拌器搅拌均匀,直至泥状物质成型。
然后,将所选药材粉末加入泥中,再次搅拌均匀,直至药材充分融入泥中,形成均匀的泥浆状物质。
制作好的泥浆应该是柔软、湿润、不干燥的状态,质地要均匀,无颗粒感。
现在,泥灸的制作就完成了。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泥灸的使用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穴位。
根据需要治疗的部位和病症,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泥灸。
一般来说,泥灸常用的穴位有气海、关元、神阙、足三里等。
然后,将制作好的泥浆敷于选定的穴位上,厚度一般为1-2厘米,面积要覆盖整个穴位。
接着,点燃泥灸,让泥灸慢慢升温,直至患者感到舒适的温热感。
最后,根据需要,可以在患者身上盖上毛巾或者保鲜膜,以保持温热。
泥灸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根据需要可以适当延长或缩短时间。
使用完毕后,将泥灸撤下,让患者休息片刻,让身体慢慢恢复正常温度。
以上就是关于泥灸的详细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泥灸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中医疗法,但在使用时仍需注意安全,遵循医嘱,避免烫伤等意外。
希望大家在使用泥灸时,能够正确操作,取得良好的疗效。
泥灸怎么做

泥灸怎么做关于《泥灸怎么做》,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许多对泥灸并不是很掌握,做泥灸還是很注重的。
泥灸便是中药材泥灸,它融合草本中药制剂,效果非常的好,副作用小。
泥灸是康复理疗的治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穴道运用导热使药品做到伤处,进而做到医治的目地。
自然,泥灸都不是什么病都能冶疗,让我们相互来了解一下泥灸的功效作用以及基本原理。
中药材泥灸是运用中医经络基础理论、中医外治医药学基础理论、三联医药学基础理论,独创性的疏通经络疗法。
归属于中药材外治法;也是中药治疗学的关键构成部分,并较内治疗方式更加简单、好用;是在我国劳动者数千年来在同病症作斗争中小结出去的一套与众不同的、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中药材泥灸的特性:简便易学,功效快速,应用安全性,副作用很小,病人善于接纳。
它不但出外、骨病、皮肤、五官、肠道等科疾病的治疗层面凸显特点;并且对内科、妇科病也是有明显功效;特别是在对老少孱弱之体,攻补难施之时或不愿吃药的人,不可以吃药之病;更有口服法所不具备的众多优势。
因此中药材泥灸一直备受中医关心,是一个非常值得系统梳理和提升科学研究的关键课题研究之一。
中药材泥灸是结合了中华民族传统式中医艾灸、药膏治疗法、火治疗法、拔火罐、拔罐、砭石、中医针灸、天灸、干蒸房、蒸桑拿等外治法的优点及特性,又将带有丰富多彩矿物的進口活火山动能泥、药膏栽培基质、诊治经验祖传秘方恰当融合,运用活火山动能泥的辐射热功效、中草药材的独特穿透性及其远红外线穴位敷贴消化吸收技术性,三效合一,敷于疾病位置,使药效直通肾藏,打通经脉络脉,拔掉内毒素,驱走凉气,温经通络,给贼邪以发展方向,做到医治和减轻病症的功效,由于综合性了多种多样方式于一体,相互功效,另外充分发挥法律效力,因此比传统式的单一治疗法实际效果要好很多,是一般药膏法律效力的20倍。
安全性高效率去除身体的风、寒、湿、热、毒,做到治病症、防未病,扶本固元,推动基础代谢,提高身体免疫能力的作用。
中药泥灸医学课件

中药泥灸医学课件日期:汇报人:contents •中药泥灸简介•中药泥灸的成分与功效•中药泥灸的治疗原理及适用范围•中药泥灸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中药泥灸的治疗案例与效果展示•中药泥灸的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目录CHAPTER中药泥灸简介01中药泥灸是一种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中药泥和灸法相结合,达到治疗和保健作用的中医外治法。
中药泥灸以中药泥为主要原料,加入不同功效的中药,通过加热和外敷的方式,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以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等作用。
中药泥灸的定义0102中药泥灸的起源和发展中药泥灸的特色与优势CHAPTER中药泥灸的成分与功效02黄土草药粉粘合剂030201中药泥灸的主要成分中药泥灸的物理与化学特性颜色与外观01气味与味道02成分分析03中药泥灸的功效与作用温经散寒舒经活络调理脾胃祛风除湿03中药泥灸的治疗原理及适用范围CHAPTER中药作用灸法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扶阳固脱等作用,能够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目的。
灸法作用局部温热作用骨关节疾病肌肉软组织损伤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1 2 3孕妇禁用严重心脏病、高血压患者慎用皮肤破损、炎症部位禁用中药泥灸的治疗禁忌症04中药泥灸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CHAPTER去除中药泥选取穴位加热中药泥用加热器对中药泥进行加热,使中药泥逐渐升温,同时用搅拌器不断搅拌,避免中药泥烧焦。
敷泥时间准备工具与材料涂抹中药泥敷泥结束后,用毛巾沾温水轻轻擦中药泥灸的操作步骤与技巧注意事项操作前应先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病症,以便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和敷泥部位。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和烧伤。
•敷泥结束后应及时去除中药泥,避免长时间敷泥导致皮肤过敏或感染。
01020304中药泥灸操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敷泥部位出现红疹、瘙痒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中药泥,并咨询医生处理过敏症状。
加热器无法正常工作应检查加热器的电源和电线是否连接正常,以及加热器是否故障。
泥灸

泥灸泥灸开放分类:中医养生目录图片讨论知识魔块分享完善词条泥灸是在祖国传统艾灸基础上传承发扬、创新发展起来的;它通过将含有对人体有益矿物质的火山能量泥和多种中药成分巧妙结合,对肌体产生的远红外、天然岩矿热辐射及温热效应来达到灸疗目的,仍属灸疗范畴。
编辑摘要泥灸传承发展了祖国艾灸技术,他将矿物质火山能量泥、珍珠泥粉、托玛琳泥粉、天然岫玉粉、艾叶精油、三年以上陈艾绒药粉、邱天道膏药基质、敷于病灶部位。
其中天然岩矿泥粉的热辐射作用、天然中草药的特殊穿透力以及邱天道膏药基质的远红外透皮吸收三效合一,使药力直达腠理,开启经脉络脉之外门,给贼邪以出路,达到治疗和缓解症状的作用。
“泥灸”简单易行,舒适安全,适合家庭操作,坚持常年施灸,可以养生保健、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泥灸是以经络学说为原理,以现代医学为依据,根据分子医学理论和生物医学全息理论以及内病外治医学理论,通过最新透皮吸收技术精制而成的新一代改良型远红外泥灸系列。
它采用多种岩矿泥粉的热辐射技术,将高科技纳米白金陶瓷微粉、珍珠泥粉、托玛琳泥粉、天然岫玉粉、多功能高分子材料以及多种天然中草药巧妙结合,利用远红外纳米微粉促进血液循环、吸收人体自身辐射的能量和直接发射远红外光波的特性,加强代谢作用、增强肌体细胞活力;运用强力透皮吸收技术,使远红外高分子材料全现纳米状态,智能定向的将药物有效成分由孙脉到络脉、入经脉,层层推进,循经感传,调整阴阳,激生正气,作用于相应穴位,修复人体神经系统,打通经络,使疼痛不再复发,使疾病早日康复。
泥灸产生的辐射能量是红外线和近红外线,通过对人体面(病灶周围)、位(病灶位)、穴形成高浓药区,在泥灸热辐射力的作用下,渗透到组织深部来调节人体各种功能。
它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共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达到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活血化淤、扶正祛邪等功效以治疗人体疾病。
我国在古代医学中,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用井中泥敷于伤面治疗疾病的方法。
泥灸的使用方法与常见问题

泥灸的使用方法1、去掉盖子,用微波炉将中药泥灸加热3分钟左右取出进行搅扮均匀,备用。
(夏天两分钟,冬天3分钟,切勿超过3分钟,会过多浪费时间,因为还要等待灸泥温度适宜。
)2、清洁病灶处,先将灸油轻轻推按相关部位15分钟,用热毛巾将皮肤热敷1分钟左右,待人体感觉中药泥灸温度宜后,摊涂在相应病理区,厚度大约5毫米,谨防烫伤。
(试温的时候可将手指放入融化好的泥灸中搅动十圈左右感觉温度合适即可敷泥)3、盖上防水透气纸(又名一次性床单)或用保鲜膜替代,盖好保温用的被子。
5分钟发热。
(请注意:有部分人第一次做可能觉得不热,先不要质疑中药泥灸的功效,有可能是因为您的经络堵塞,以致予您感受不到热。
)4、45分钟左右取下即可,清洁施灸区。
可以用灸油或BB油清洁。
5、灸后两小时勿接触生水,使皮肤休息至少8小时,可继续使用。
6、治疗型的每天一次,至少要两天一次;保健型的可一周一次。
泥灸的常见问题一、玉泥心经泥灸有什么作用?通(通经络)通经活络排(排毒垢)排毒湿邪调(调气血)调和气血补(补正阳)补阳扶正去(去已病)去疾疗病防(防未病)预防未病二、玉泥心经泥灸的使用方法?1.微波炉加热2-3分钟。
(夏天两分钟,冬天3分钟,切勿超过3分钟,否则盒会穿掉)2.先将灸油涂于相应病理区,再将灸药摊敷,谨防烫伤.3.覆上保鲜膜,盖好被子。
5分钟发热,觉得不热的可以再加热水袋。
4.40分钟左右取下即可,清洁施灸区。
可以用BB油清洁更容易。
5.灸后两小时勿接触生水。
6.治疗型的每天一次,至少要两天一次;保健型的可一周一次。
三、玉泥心经泥灸为何要用微波炉加热?不是玉泥心经一定非得用微波炉,因为微波炉能产生每秒钟振动频率为24.5亿次的微波,能穿透灸泥达5cm深,并使灸泥中的药分子随之运动,剧烈的运动产生了大量的热能,微波作用的药泥被量子化,具有量子的特性;在量子医学中,量子能量波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然而由于其抽象性,人们往往较难理解,但是它的神奇作用却令人惊叹!就像人们虽然不理解微波炉为什么在十来分钟内能做熟饭,超声波为什么能清除钢刀都刮不掉的牙结石一样,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使用产品。
五行药泥灸

药泥疗法简介
药泥疗法传承发展了祖国温灸技术,其涵义是温灼和熨烫,属于温敷的 范畴。温敷的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春秋战国时大夫就开始运用温敷治疗疾 病;药泥产品中天然火山矿物泥的热辐射作用、中草药的特殊穿透力以及中 草药膏药基质的透皮吸收三效合一,使药力直达腠理,开启经脉络脉之外门, 给贼邪以出路,达到治疗和缓解症状的作用。
药泥在关节炎中的应用
药泥通过扩张局部和增加软组织的伸 展性,达到消炎止疼的目的。
药泥使用操作过程
打开药泥盒盖,放入微波炉,选用中高火档加温。先加温3分钟,取出用勺子搅 拌观察融化程度,如融化不够,再放入微波炉加热半分钟或一分钟,取出搅拌均匀 后即可备用。敷泥时用手指插入泥中搅拌6—10下感觉泥温,泥温适中后可再让顾 客用手指搅拌测试,以顾客感觉不烫为准给其进行热敷。敷泥过程中注意和客户交 流,询问客户感觉。并告诉客户身体病灶部位(即经络堵塞严重之处)在泥灸接触 皮肤瞬间会出现刺痒或刺痛感。让客户消除心理不适,以达到良好配合和良好效果。 敷泥厚度约1-2厘米,敷好后盖上专用薄膜并用毛巾被保温。(秋冬季需用棉被保 暖以免热量散发过快、药效发挥不充分。)40-60分钟后可取下泥灸。迅速将顾客 身体敷泥部位用消毒干毛巾擦拭干净,然后用毛巾将泥灸表面擦拭干净,分为块状 装入微波盒保存备用。
药泥疗法在临床医学上的作用非常广泛,是对 损伤的肢体进行物理治疗的一种方法。当肢体局 部受到了泥灸的热效应后,局部组织血管扩张, 使血流加快,血氧浓度升高,血液中的营养物质 增多,产生新陈代谢加快等一系列生理变化。从 而促进肿胀消退,组织修复,缓解关节痉挛,减 轻肢体疼痛,增加组织弹性,软化瘢痕的良好作 用。同时,药泥在冷却的过程中,体积缩小,对 组织有压迫作用,可以促进水肿的消退。泥灸中 还含有油脂,对皮肤有润滑作用,使之富有弹性, 具有美化皮肤的作用。
泥灸培训资料(很全数位功效)

泥灸的培训医治秘方排寒古法养生百病之根源于体寒养生不排寒一切都白谈!!泥灸——破寒气祛病气养元气扶正气一、什么是泥灸?泥灸是一种集热敷、蜡疗、泥疗、按摩等传统理疗手腕为一体的新型养生产品,究其源头,事实上是一种蜡疗。
以前的蜡疗关于调理各类亚健康病症成效不错,可是蜡疗有两个致命的缺点:一来是由于“蜡”本身就很容易烫伤人;二来那么是蜡疗需要专业人士来操作,比较复杂和麻烦。
泥灸在原先蜡疗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添加的是100%纯蜂蜡,而且专门用的是河北省沧州地域的枣花蜜的蜂蜡,另外还专门融化了多种具有针对性的中药成份,比如调理肩周炎、颈椎病的中药麻黄、红花等,关于减缓肩颈疼痛和手臂麻木成效不错。
像风湿骨痛类的添加了改善手脚冰凉,祛湿散寒的天穹和生地等。
二、品类:一、肩颈保养二、风湿骨痛 3、补肾健腰4、卵巢保养5、温宫养气6、足部保养7、瘦身纤体八、通经活络(可通用)九、肠胃保养10、乳腺保养 1一、疏肝理气 1二、前列腺保养13、脊椎理疗 14、清肺养阴 1五、妇科理疗三、灸的起源与进展灸疗是基于中医经络学为基础,以热疗为媒介,在人的体表用熏、照、敷、贴、烤等方式,通过体表与体内、经络与脏腑、腧穴的内别传导、舒经活络、驱除病邪、达到一种内病外治的独特疗法。
内病外治法自古就有。
如、砭石法、针刺法、推拿法都是内病外治的典型方式。
是中医医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份。
五、泥灸与其他灸疗的区别及作用机理“泥灸”是诸多灸疗中的佼佼者、它沿袭了古代御用温灸施治方式,结合现代医学和生物医学及内病外治全息医学理论,采用纯天然矿物泥配玉石微粉以及多种名贵中草药、经高科技纳米技术使其巧妙结合,利用天然玉石的远红外波和矿物质热辐射及温热效应,将热敷、药疗、融为一体。
运用国际尖端强力透皮吸收技术,通过物理疗法、透皮透穴、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减缓和排除滑腻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增强,增进炎症、瘢痕、浮肿、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
泥灸的详细制作方法

泥灸的详细制作方法
泥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在患处施加泥状物质并进行燃烧,利用热
量和药物成分来治疗疾病。
泥灸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祛风湿、消肿止痒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泥灸的制作方法。
首先,准备好所需材料和工具。
泥灸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泥炭、药材粉末(如
艾叶粉、薏苡仁粉、红花粉等)、姜汁等。
工具包括医用纱布、医用胶布、火钳等。
其次,制作泥状物质。
将泥炭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药材粉末和姜汁,搅拌
均匀至成糊状。
注意控制好药材粉末的比例,不宜过多或过少,以免影响泥灸的疗效。
然后,准备好患者的皮肤。
在进行泥灸前,需要清洁患处皮肤,并擦干净,以
确保泥灸的效果和安全。
接着,将制作好的泥状物质均匀涂抹在患者的皮肤上。
使用医用纱布将泥状物
质包裹住,固定好,以免泥状物质散落或流失。
最后,点燃泥状物质。
使用火钳将泥状物质点燃,让其缓缓燃烧。
患者需在医
生的指导下保持适当的距离和时间,以免烫伤皮肤。
泥灸的制作方法虽然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在进行泥灸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来调配泥状物质的成分和比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泥灸是一种独特的中医疗法,具有独特的疗效和治疗方式。
通过掌握泥
灸的制作方法,医生可以更好地应用泥灸疗法来治疗患者的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对泥灸的制作方法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泥灸简介

邱天道和谐泥灸简介一何谓邱天道和谐泥灸?(一)何谓泥灸:1泥:就是土,土作为四大元素风、火、水、土中的一种,其中土元素最为细致柔和,从古至今,都与这个地球上的各个生命体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泥,这种看似平常的物质中,其实蕴藏了无穷的生命力以及众多人所未知的神秘力量。
在人们眼中,泥是神圣的,是能够解除疾病与痛苦并且可以依靠的,是孕育生命的地方同时也是生命的最终归宿。
因此,从追溯至几千年前的古代始,便有记载人们利用泥进行祭祀,用于治疗身体的病痛,甚至作为美容美体终极的治疗方案,因为泥土中包含了强大的生命力以及无穷的活力,同样也可以清洁他们的身体并赋予身体犹如新生般,泥土中所包含的神秘力量的确帮助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解决了皮肤的病痛并使他们更加活力充沛,连自然界的动物都在冥冥中凭着直觉而寻找着泥土来治疗自身的疾病。
举例:(1)水土不服(2)植物都是土孕育出来的(3)光脚能治脚气2 灸:灸法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治病方法之一。
它是用药物灼烧穴位,将热能转换成生物内能,激活人体经络,调节肌体生理平衡,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内病外治的方法。
《汉书•艺文志》综合古代治病方法为灸熨、针刺、汤药三法,而灸法可广泛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对各种急性病、慢性病、常见病、疑难病均可施治。
中医治病有三大法宝“一碗汤,一根针,一柱灸”。
灸法在我国中医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医学入门》中曾有这样的话:“药之不及,针之不能,必须灸之。
”意思是说,一个人生病如果药治不好了,针也治不好了,就只能用灸来治了。
灸再治不好,也就病入膏肓了,没治了。
所以灸法专治疑难杂症,是最后的治疗手段。
古代许多起死回生的病例,都与灸法相关。
可以这么说,灸法是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龙子龙孙的保护神。
(二)何谓邱天道和谐泥灸?灸法既然这么重要,可是现在为什么衰落了呢?其一,是中医整体地被西医取代了原来的主导地位;近一百年来西医在中国迅速普及,主要是西医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的方式,易于复制。
泥灸的注意事项

泥灸的注意事项泥灸是一种应用泥土进行灸疗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疼痛、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提高免疫力。
在进行泥灸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泥土:泥土的种类和质地对于泥灸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应选择富含矿物质的红、黄、白色的泥土,同时避免使用沙质或含有金属物质的泥土。
2. 温度控制:在进行泥灸时,泥土的温度应适中。
如果泥土温度过高,可能会烫伤皮肤;反之,如果温度过低,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建议将泥土加热至37-40摄氏度左右。
3. 皮肤准备:在进行泥灸前,需要将皮肤清洁干净,并擦干。
可以使用温水洗净,并使用毛巾将皮肤擦干。
4. 加强部位的保护:在进行泥灸时,可以在关节附近、骨块突出的位置等加一层保护垫,以防止泥土的压力造成不适。
5. 调整泥土厚度:泥土的厚度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泥土的厚度为1-2厘米较为合适。
6. 确保安全:在泥灸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使用易燃材料并保持距离燃烧源,以防止意外发生。
7. 控制灸疗时间:泥灸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左右,过长的时间可能会导致皮肤受损。
8. 清洁身体:泥灸结束后,应及时清洗身体以去除残留的泥土,并使用温水洗净皮肤。
9. 注意泥土质量:使用过的泥土应立即丢弃,不可重复使用。
同时,应定期检查储存的泥土,确保其质量和保质期。
10. 注意个人体验:每个人对于灸疗的感受不同,如果出现不适或过敏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泥灸,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总之,进行泥灸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泥土,控制泥土温度和厚度,提前准备好皮肤,注意安全,并注意个人体验和皮肤的反应。
只有正确使用泥灸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并避免可能的不良反应和风险。
泥灸的详细制作方法

泥灸的详细制作方法
泥灸,又称泥疗,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敷以热泥或草药泥,以热力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来调理身体的方法。
泥灸可以改善身体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对一些慢性疾病和亚健康状态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泥灸的制作方法。
首先,制作泥灸所需的材料包括,泥灸泥、草药或药材、水、纱布或纱布袋、火柴或打火机、热水袋或电热毯。
泥灸泥可以在药店或中药材店购买,也可以自己配制。
草药或药材根据需要选择,常用的有艾叶、当归、川芎等。
纱布或纱布袋用来包裹药材,便于敷贴。
火柴或打火机用来点燃泥灸。
热水袋或电热毯用来保持泥灸的温度。
其次,制作泥灸的步骤如下,首先,将泥灸泥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直至泥灸泥成糊状。
然后,将所需的草药或药材放入纱布袋中,系紧口。
接着,将泥灸泥均匀地涂抹在患部或穴位上,然后将包好药材的纱布袋放在泥灸泥上。
最后,点燃泥灸泥,使其温热敷贴在患部或穴位上,保持15-30分钟。
最后,泥灸的注意事项和禁忌如下,首先,泥灸时要注意保持
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过大影响呼吸。
其次,泥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最后,孕妇、儿童、老人、体弱者、皮肤破损者、感染
性疾病患者等禁忌泥灸。
综上所述,泥灸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中医疗法,但在使用时也要
注意方法和禁忌,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希望本文对泥灸的制作方法
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使用泥灸时能够谨慎操作,以达到更好的
疗效。
中药泥灸PPT学习课件

7
3、在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病的应用: 调节气血平衡,改善寒、湿、热、 邪症状。通过药物吸收增强卵巢 能量、滋补子宫、调节内分泌系 统、改善经期不规则、痛经等现 象。
8
4、在减肥塑身的应用:通 过温敷效益燃烧身体多余 脂肪 ,加强血液顺畅,促 进身体代谢加快从而达到 瘦身目的 。
9
5、在身体器脏保养方面的应 用:加强消化吸收、分泌和排 泄的调整,使得人体阴阳平衡、 气血畅通。全方位调节各个脏 器的功能平衡,提高机体免疫 力,增强抵抗力。
29
总之,中药泥灸在养生方面应用范 围广泛,保健效果立竿见影,施灸 处感觉温暖舒服,十分轻松,深受 广大患者的欢迎。广泛运用于养生 保健中,是防病保健、益寿延年的 绝好保健方法,《扁鹊心书》中提 及:“人无治病时,常灸关元、气 海、命门、中脘,亦可益寿延年。 百病不生。
30
15
16
中药泥灸的用法
17
泥灸是古老灸疗以及温敷疗法相结合的一种延
伸产品,其涵义是热灼和熨烫。
具有很强柔韧性,可随意贴敷身体的任何部位, 疗效好,见效快,具有活血、抗炎、祛风除湿的 多重功效,能迅速打通人体经络,将人体内的风 寒湿邪逼出体外,达到快速治愈顽疾的目的;安 全、对皮肤无任何副作用,标本兼治。
27
使用方法:
1、将盖子打开,整盒放进微波炉中加热2分 钟即可、以灸泥呈糊状为佳。
2、待温度适宜后(45℃),用敷膜勺子快速 起均匀地敷患处,并敷上保鲜膜,盖上毛巾。
3、过30分钟待灸泥已固化,热度减弱时现从 边沿卷起灸泥放回盒内,将周围残留灸泥清 理干净,整盒放进微波炉中加热消毒。
28
10
11中药泥灸养生适Fra bibliotek人群 1.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现代中医药泥热敷

现代中医药泥热敷(曹氏灵气泥灸)操作技术目录前言4第一章中医药泥发展历史5第一节中国古代先民用泥土治疗病痛的起源与发展 5 第二节现代中医药泥热敷技术的理论基础12 第二章现代中医药泥热敷技术14第一节什么是现代中医药泥14 第二节现代中医药泥热敷技术的特点15 第三节现代中医药泥热敷的适用人群17 第四节现代中医药泥热敷的禁忌18 第五节现代中医药泥热敷的操作20 第六节现代中医药泥热敷后的现象20 第七节现代中医药泥热敷不良反应与应急方法22第八节现代中医药泥热敷对人体的生理作用23第三章现代中医药泥热敷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25第一节现代中医药泥热敷技术在骨伤康复中的应用25 第二节现代中医药泥热敷技术在风湿骨病中的应用26 第三节现代中医药泥热敷技术在中风引起面部痉挛中的应用28 第四节现代中医药泥热敷技术在产后风中的应用28 第五节现代中医药泥热敷技术在其他疾病康复中的应用28第四章现代中医药泥热敷技术实用范例29第一节手关节肿痛的康复理疗29 第二节肘关节肿痛的康复理疗30 第三节颈椎康复调理30 第四节肩周炎康复调理32 第五节腰背部风湿痛的康复调理32 第六节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调理33 第七节坐骨神经痛的康复调理35 第八节股内收肌损伤的康复调理36 第九节股外侧皮神经炎的康复调理37 第十节膝关节的康复调理38 第十一节腓肠肌痉挛的康复调理39 第十二节踝关节的康复调理39 第十三节跟骨痛与跟骨骨刺的康复调理39 第十四节痛经的康复调理40第十五节前列腺增生的康复调理41第十六节慢性胃炎的康复调理41 第十七节慢性支气管炎的康复调理42前言随着社会各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继承和开发,中医药文化与中医养生技术越来越多的受到了政府、民众的重视和认同。
随之而来的各种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技术、养生技术、理疗技术如雨后春笋般的应运而生,蓬勃发展。
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传统中国文化理论的基础在近代受到了长期的压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灸
益圣天元泥灸合作方案
一、益圣天元泥灸产品介绍:
内经亦云:“灸之神疗-泥灸也!”古人很早就注意到泥灸在治疗风、寒、暑、湿、燥、火,六邪致病上的神奇功效,妙圣堂本草泥灸采用几十种草药配制而成,采用药效应与热效应及经络效应等多管齐下的防治保养机理。
1. 药效应机理,能刺激皮肤的神经未梢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从而对一些风热湿毒引起的风湿骨痛,关节炎疾病产生的逼湿排毒,调节阴阳失调,达到益于健康的治疗功效。
2. 热效应:是在人体特定部位通过药泥的热效应,以达到治病防病的治疗方法,施疗区域皮肤外温度升高到45℃-50℃使皮肤内温度在局部形成一
个热环境。
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自我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瘢痕,浮肿,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
同时又能使汗腺分泌增加有利代谢产物的排泄;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
3. 经络调节效应: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泥疗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医学已证明,即使是一种微小的局部性病变,也会呈现全身体肌体失调的一切反应(如皮肤红肿,可引起发烧,全身不适)因此,经络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实施泥灸时,由于药泥的温热刺激,才产生相互激发,作用迭加的结果,促进调理的放大效应。
4. 免疫调节效应:泥灸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因为泥疗施于皮肤,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的发挥行气血,调阴阳的整体作用,并且激活皮肤中某些神经未梢酶类参于机体的免疫调节,因此对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5. 磁场效应:磁对所有的生命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正磁场效应-带正电,氧化,酸性化,活化,兴奋,压力,顺时针转。
负磁场效应—带负电,还原,咸性化,放松,镇静,抗压,逆时针转,美国矫正外科教授DY ROBERT(曾获两次诺贝尔奖)亦证实两极有不同作用,他发现身体受伤部位呈现正磁场;而负磁场则愈合力并有中和生物功能的作用,相对于太阳光辐射正磁能,地球则释放出负磁能,泥灸的地球负磁能,具愈合力,有助于改善失眠和自律神经系统失调。
许多病症均已成功地以负磁能治疗(如妄想。
幻觉,痴呆,忧郁,恐怖,过滤性病毒,细菌发炎等)。
综上所述,泥灸的调养机理,是通过热效应,促进中药成分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在相互协调,相互激发的作用下,产生调养的倍增效应。
[护理过和中的状态辩证]
1. 灸后如有局部发红,发紫或发黑,此乃泥灸所拔之“瘀毒”溢于肌肤而致,不久即可消退,请勿惊慌。
2. 做完泥灸后,有水珠的是体内寒湿很重,脾湿或肾寒。
3. 做完泥灸后,有黄色水珠的,是体内有炎症或器质性病变。
4. 做完泥灸后,有油脂的,是体内脂肪聚集,注意脂肪肝。
5. 做完泥灸后,泥上有白点的是寒毒。
6. 做完泥灸后,泥上有啫喱状透明物质的,是体内瘀堵的代谢物。
[在泥灸理疗过程中出现的整见反应]
1. 局部疼痛是机体有气血郁结之处,在对其郁结化散产生的现象可以将用量稍减即可缓解,待到无整见反应时再恢复正常使用量即可。
2. 乏力嗜睡是将身体的实火泄排出产生的现象,只要多喝水多休息即可。
3. 兴奋失眠是身体功能争强而产生了快速代谢的结果,不要去服用一些镇静类药物去控制,这是体能恢复的良好反应。
4. 干燥口渴是因为身体大量排泄毒素时,必须会带走一定的水分,只需自然补充即可。
5. 便秘通常为虚弱体质功能增强的表现,就像婴儿肚子一样,不要去刻意调节,三五天就会恢复正常。
6. 出汗,腹泻是一种排泄毒的现象,多喝些淡盐水更加有益代谢。
7. 经血量加大是活血化瘀后的表现,勿服用止血药物。
若经血淋漓不净,是清宫现象,15天内皆为正常。
8. 闭经或者推迟是自身养血的现象,3个月内不必要采取任何引经方法。
9. 性欲旺盛是生理功能回复年轻的现象,但不要纵欲过度,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注意事项:
1. 孕妇禁用,
2. 局部皮肤破损或急性化脓性炎症禁用,
3. 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4. 过敏体质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