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貌类型及成因

合集下载

内蒙古主要侵蚀规律

内蒙古主要侵蚀规律

内蒙古主要侵蚀规律
一、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是内蒙古地区最为常见的侵蚀类型,主要发生在降雨量较大、地形坡度较陡的地区。

由于雨水的冲刷作用,地表土壤和岩石被冲刷侵蚀,形成沟壑、河谷等地貌。

水力侵蚀对地表的破坏较大,会降低土地的生产力和肥力。

二、风力侵蚀
内蒙古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风力资源丰富,因此风力侵蚀也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侵蚀类型。

在干燥气候和强风条件下,地表土壤和岩石会被风吹走,形成风蚀地貌。

风力侵蚀会导致土地贫瘠化和沙漠化。

三、冻融侵蚀
内蒙古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凉,因此冻融侵蚀也比较常见。

在冬季,土壤和岩石因冻结而产生裂隙,随着气温升高,裂隙扩大,导致岩石碎裂、剥落,形成石海、石河等地貌。

冻融侵蚀会影响土壤的结构和水文循环。

四、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是指由于耕作、采矿、道路建设等人为因素导致的土壤流失。

内蒙古地区的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过度开垦、放牧和采矿等区域。

土壤侵蚀会导致土地退化、肥力下降和生态环境恶化。

五、混合侵蚀
混合侵蚀是指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侵蚀类型,如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的组合、水力和冻融侵蚀的组合等。

混合侵蚀对地表的影响更大,会形成更加复杂的地貌类型。

总结:
内蒙古地区的主要侵蚀规律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土壤侵蚀和混合侵蚀。

这些侵蚀类型会对地表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导致土地退化、生态失衡和生产力的降低。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应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各种侵蚀的影响。

内蒙区域地层

内蒙区域地层

2区域地质背景2.1 区域地层研究区域出露的地层有中元古代白云鄂博群、上志留统地层、上石炭统阿木山组、下二叠统三面井组和额里图组、上侏罗统张家口组、下白垩统巴彦花组、第三系上新统和第四系。

现将地层系统列于表2-1,并按照由新到老的顺序分述于后。

表2-1 区域地层表Table 2-1 Regional stratigraphic chart(1)第四系①中—下更新统:主要为灰白色砂砾层及浅黄绿色细砂层,厚度15m左右。

上界被全新统覆盖,下界与上新统平行不整合接触,在地貌上形成高平台。

②全新统:沉积类型分为冲积、风积、湖积、冲洪积、残坡积五种成因类型。

主要为砂砾层、砂层、淤泥层、含砾细砂层等。

厚度常在数米至10余米,闪电河的冲积层最厚可达150m左右。

(2)新近系上新统分布于大面积的低洼地,仅在冲沟和井下才能见到露头。

岩性主要为砖红色含钙质结核的泥岩及粘土岩,可见古脊椎动物化石。

与下伏巴彦花组不整合接触,厚度小于150m。

(3)白垩系下统巴彦花组地表未见出露,据钻探资料,在闪电河断陷和哈毕嘎凹陷的深部均有此地层。

上段主要为粉砂岩夹七个煤组,含植物、叶肢蚧和鱼类化石。

下段主要为砂砾岩、页岩夹三个煤组,厚度大于220m,与张家口组呈不整合接触。

(4)侏罗系上统张家口组分布于宝昌火山断陷盆地及其它大小不等的盆地中。

下部主要为流纹岩、粗面岩及凝灰角砾岩,中部主要为玄武岩和粗安岩。

上部主要为流纹岩、珍珠岩及凝灰岩、凝灰角砾岩。

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厚度大于2217m。

(5)二叠系下统三面井组和额里图组出露于矿区以北约10km的额里图牧场附近,岩性主要为不等粒岩屑砂岩、含砾中粗粒砂岩夹灰岩透镜体、岩屑晶屑凝灰岩及粉砂质凝灰岩等,含蜓类、珊瑚、腕足、双壳类及植物化石。

厚度大于1846m。

(6)石炭系上统阿木山组出露在矿区以北约50km的正镶白旗大西庙附近及矿区以东约40km的正蓝旗五七军马场附近。

主要岩性为细砂岩和粉砂岩,上部夹灰岩,产丰富的腕足及蜓化石。

航拍中国内蒙古知识点整理

航拍中国内蒙古知识点整理

航拍中国内蒙古知识点整理(实用版)目录一、内蒙古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二、内蒙古的地貌特征三、内蒙古的自然资源四、内蒙古的气候特点五、内蒙古的文化和旅游景点正文一、内蒙古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边疆,东起东经 126 度,西至东经 97 度,是中国跨越经度最大的自治区。

内蒙古横跨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大地理区域,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等省份相邻。

二、内蒙古的地貌特征内蒙古的地貌特征多样,有山地、平原、草原、沙漠和戈壁等地貌类型。

其中,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是内蒙古的两大山脉,横亘在内蒙古的东西两侧。

内蒙古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兴安盟和通辽等地,草原则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和乌兰察布等地,而沙漠和戈壁主要位于内蒙古的西部地区。

三、内蒙古的自然资源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水资源等。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开发区,有丰富的煤炭、铁矿、铜矿等矿产资源。

内蒙古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寒温带针叶林区之一。

内蒙古的草原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区之一。

此外,内蒙古还有丰富的水资源,呼伦湖是内蒙古最大的湖泊。

四、内蒙古的气候特点内蒙古的气候特点为寒冷干燥,大陆性气候显著。

内蒙古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且东部和西部的气候差异明显。

内蒙古的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东部地区降水量较多,西部地区降水量较少。

五、内蒙古的文化和旅游景点内蒙古的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遗迹。

内蒙古的旅游景点众多,包括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大兴安岭、阴山山脉、呼伦湖、满洲里国门、额尔古纳河等。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1.1 地理环境1.1.1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

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

西起97º12´E,东至126º04´E,横跨经度28º52´,直线距离2400km;南起37º24´N,北至53º23´N,纵占纬度15º59´,直线距离1700km;全区总面积1.18×106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居全国第3位。

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21km(图1.1)。

东部距海较近,西部则深居内陆。

从东向西干旱程度逐渐增加,由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到干旱,由冷到热的纬度地带性与由湿到干的经度地带性的纵横交织,相互作用,结合地貌条件,形成了内蒙古三大景观类型——草原景观、森林景观和荒漠景观。

三大景观类型中,以草原占优势,是我国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兴安岭林区,是内蒙古最冷最湿的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用材林基地。

西部荒漠地带辽阔,戈壁和沙漠分布很广,气候异常干旱。

图1.1 内蒙古自治区地势图内蒙古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海洋湿润气流难以深入,因此具有温带高原半干旱、干旱气候的特点。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温热,春温骤升,秋温剧降。

冬春多大风,降水稀少;夏秋多雨;年、日温差大等。

内蒙古地区大小河流很多,较大的河流有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等,其余多为流量不大的山川沟溪和季节性河流。

黄河由宁夏的惠农进大内蒙古境内,经拉僧庙、磴口、包头、托克托至准格尔旗榆树湾出境,在内蒙古境内河流呈“几”字型。

额尔古纳河上游称海拉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古利牙山山麓,河流自东而西横贯呼伦贝尔高原中部,且全部在内蒙古境内,至嵯岗西边折向东北流去,至大司洛夫卡河口这一段称为额尔古纳河。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自然地理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自然地理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自然地理【位置面积】乌拉特中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东经107°16?~109°42?,北纬41°07?~41°28?。

北与蒙古国交界,有国界线184公里,东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固阳县为邻,南与乌拉特前旗、五原县、临河区、杭锦后旗相依,西连乌拉特后旗。

全旗东西长203.8公里,南北宽148.9公里,呈不规则四边形,总面积23096平方公里。

旗人民政府驻地海流图镇,距巴彦淖尔市政府驻地临河区161公里,距包头市219公里,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391公里,距中国甘其毛都口岸130公里(公路里程)。

【地质】乌拉特中旗地质构造分区属内蒙古西部单元区,是东西纬向构造的一部分。

已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上太古界,下元古界的五台群、马尼图群。

中元古界的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温都尔庙群。

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上石炭统、下二迭统。

中生界下中上侏罗统、下上白垩统。

新生界的下上第三系、第四系下中上更新统、全新统、缺失三迭系各统。

境内已知出露的岩石,就大类而言,有岩浆岩类(即火成岩)的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伟晶岩、辉绿岩、辉长岩、杆栏岩、各种脉岩等;沉积岩类(水成岩)的泥岩、砂岩、灰岩、砂砾岩、砾岩、泥灰岩、页岩等;变质岩类(包括火成岩、水成岩的变质者)的片麻岩、石英岩、片岩、次生石英岩、角岩等。

境内陆质构造复杂,分属两个一级构造单位,即以川井——桑根达来中生代拗陷南缘为界,其北为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其南为华北地台。

因受各期构造运动影响,加之多次大规模岩浆活动的波及,地质构造严重破坏,地层有些缺失,产生褶皱、折曲甚至倒转、破碎,导致各种有工业价值矿床的生成和赋存。

总体地质构造出现有作近东西向的6个次级的纬向地质构造单元,由北而南依次为:蒙古向斜南翼超基性岩带处于北部边陲与蒙古国接壤处,即索伦山一带,属蒙古向斜南翼的一部分。

由于长期的地质作用,远在二迭纪之后浸入到距地表较浅部的含铬矿液的岩浆岩——超基性岩裸露地表,并继续接受风化、破碎、残积、流失,形成铬铁矿和次生淋滤的菱镁矿(已经地质勘探证实)。

中国旅游地理--内蒙古自治区

中国旅游地理--内蒙古自治区
达呼洛老山3556米一内蒙古地形地貌内蒙古山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构成内蒙古地貌脊梁嫩江西平原西辽河平原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乌兰察布高原阿拉善高原锡林郭勒高原尔高原内蒙古的草原内蒙古三大草原类型荒漠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吉林沙漠内蒙古的沙漠内蒙古地地形地貌内蒙古草原面积8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草场面积的四分之一
年降水486毫米
草甸草原地区
年降水37毫米
荒漠草原地区
典型米
年降水400毫米
四、内蒙古的地带性规律(二)
★从东到西,受水分条件的影响,由草甸草原逐步 向沙漠过渡。
课堂小结
• • • • 两大地带性规律 三座山脉 四大平原与高原 由草甸草原向沙漠过渡的四种景观
参考资料推荐
一、内蒙古地形地貌---内蒙古山地
•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构成内蒙古地貌脊梁
二、内蒙古平原与高原
嫩江西 平原
河套 平原
西辽河 平原 土默川 平原
呼伦贝 尔高原
锡林郭 勒高原 阿拉善 高原
乌兰察 布高原
三、内蒙古的草原与沙漠
内蒙古的草原
内蒙古三大草原类型 • 草甸草原 • 典型草原 • 荒漠草原
• .参考资料推荐 《内蒙古导游基础知识》(2001版)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编写
后记
本节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2012.08.31
一、内蒙古的山地
一、内蒙古地形地貌
河流湖泊水 库, 0.8% 平原与滩川, 8.5% 丘陵, 16.4% 高原, 53.4%
内蒙古地形地貌类型
山地, 20.9%
阴山
大兴安岭
贺 兰 山
内蒙古三大山脉
大兴安岭
全长1400公里
阴山
全长1200公里

内蒙古高二地理知识点

内蒙古高二地理知识点

内蒙古高二地理知识点内蒙古地理知识点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涵盖了内蒙古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势地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逐一进行介绍。

一、地理位置内蒙古位于我国北方边疆地区,介于东经97°12'到126°03',北纬37°23'到53°10'之间。

它与东邻外蒙古相接,西连新疆,南界陕西、山西和河北,东向与辽宁、吉林和黑龙江接壤。

内蒙古地势北高南低,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气候特点。

二、气候特点内蒙古地跨寒温带和暖温带,气候呈干旱气候和半干旱气候。

其中,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严寒而干燥。

河套地区则属于典型的草地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对内蒙古的农牧业生产和人居环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地势地貌内蒙古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丰富多样。

北部是大兴安岭、大青山和大老山等山地,其中的额尔古纳山脉是内蒙古的最高峰。

中部为西部山地和准噶尔盆地,分布着乌鲁木齐河、赛乌苏河等内陆河流。

南部是内蒙古高原,包括大兴安岭山前平原、呼伦贝尔草原和黄河流域等地形。

四、经济发展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

养殖业和畜牧业发达,草原资源十分丰富。

此外,内蒙古还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稀土等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地区。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也成为了有重要经济增长点的地区。

总结起来,内蒙古地理知识点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势地貌和经济发展等内容。

了解内蒙古的地理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片土地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能够增加对内蒙古地理知识的了解,并对内蒙古这个美丽的地方产生更多的兴趣。

内蒙古地形、地貌

内蒙古地形、地貌

内蒙古高原是一个向北渐降的碟 形高原。边缘地带最高。这种地 形对高原上的干旱化有利。冬天 高原寒冷,形成蒙古高压,自然 无雨;夏季高原转热,成为低压 区,吸引南风吹上,阻于边缘山 地,截留大部分水汽,使高原成 为雨影区。
除边缘山地有冰川融水形成夏洪冬干的 河川(如弱水、伊敏河等)外,就是 边境的黄河。河川对高原的切割不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著,给风力吹飏提供了条件,这里一 般风速每秒可达9米,飞沙走石不仅在 岩石地面挖出沟槽和谷地,也可在特 定地域堆成沙丘及沙山。所以,在草 地被破坏的山足和高原中部,往往形 成基岩出露的砾石“戈壁”;在流沙 积聚的西部又可形成大片的“沙漠”。 因此,戈壁和沙漠是内蒙古高原的显 著地貌特色。
内蒙古高原(InnerMongolianPlateau) 位于中国北部,是中国的第二大高原。 内蒙古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 从飞机上俯视高原就像烟波浩瀚的大 海‘古人称之为“瀚海”。高原上既 有碧野千里的草原,也有沙浪滚滚的 沙漠,是中国天然牧场和沙漠分布地 区之一。
内蒙古高原一般海拔1000~1200米,高北低, 北部形成东西向低地,最低海拔降至600米左右, 在中蒙边境一带是断续相连的干燥剥蚀残丘,相 对高度约百米。高原地面坦荡完整,起伏和缓, 古剥蚀夷平面显著,风沙广布,古有“瀚海”之 称。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西大荒盐湖矿区石盐、芒硝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西大荒盐湖矿区石盐、芒硝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西大荒盐湖矿区石盐、芒硝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内蒙古鄂托克前旗西大荒盐湖矿区石盐、芒硝地质特征浅析,认为勘查区内西大荒盐湖属现代内陆湖蒸发盐类矿床,它的形成受地形、气候、物质来源等各种因素控制。

西大荒盐湖地处毛乌素沙漠西南缘,从早白垩世以来,一直处于大陆性干燥气候条件下,目前年平均降雨量为296.5mm,且主要集中在夏、秋季。

该区蒸发量大大高于降雨量和地下水补给量,具有有利的气候条件,盐湖卤水在强烈蒸发作用下,不断浓缩而形成盐类矿床。

关键词:西大荒盐湖,石盐芒硝,地质特征,矿床成因1区域地质1.1地层西大荒盐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毛乌素沙漠西南缘,其基底主要由古生界台地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组成,盖层由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岩组成。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划分,本区前中生代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大区,晋翼鲁豫地层区,鄂尔多斯地层分区,东胜地层小区,中新生代地层区划属陕甘宁地层区,鄂尔多斯地层分区。

区域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为白垩系下统志丹群罗汉洞组、古近系渐新统清水营组和第四系全新统地层。

1、白垩系下统志丹群罗汉洞组:主要出露于区域西北、西南部,在区域东南部有小面积分布,岩性为紫红色、砖红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局部夹粉砂质泥岩、泥岩,厚度约123m。

2、古近系渐新统清水营组:在区域的西北部有小面积分布,岩性为褐红色、砖红色泥岩、粉砂岩夹灰绿色泥岩、砂岩及石膏层,厚度约157m。

3、第四纪全新统:在区域内分布广泛,以风积层和湖积-沼泽沉积层发育最为典型。

风积层在区域内大面积分布,根据地貌特征和矿物黏土含量可细分为固定-半固定风积砂层、风积砂土层和移动砂层,其成分为土黄色、黄色细砂、粉砂、黏土,厚度大于10m。

湖积-沼泽沉积层主要分布在西大荒盐湖及其东部西二道川、马鞍桥一带,湖积沉积物为灰黑、土灰色砂质粘土、粘质砂土淤泥,沼泽沉积物为褐灰色砂质粘土及粘土质细粉砂,厚度大于5m。

论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沙漠成因及其治理

论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沙漠成因及其治理

论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沙漠成因及其治理摘要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由茫茫林海蜕变为浩瀚沙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危害着当地农牧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安全,本文通过对该区沙漠地貌特征、风沙来源、形成原因及沙丘运移规律的分析研究,初步查明了翁牛特旗沙漠形成的原因,并结合该区地表水分布状况,地下水富集部位,提出了治理沙漠的措施。

关键词沙漠成因沙漠治理引水灌沙植树造林草场灌溉Abstract: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lies a change to the vast desert, worse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erious harm to the local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fe safet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sert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source of sand dunes, the cause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migration rule, the initi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lie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desert, and combin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enrichment site, put forward the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desert.Key Words: desert causes,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sand filling water diversion, afforestation, pasture irrigation正文一、前言昔日的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平原有着“平地松林八百里,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美称,而今变成“浩瀚沙海不毛地,风吹黄沙满天飞”的景象。

内蒙古生态多样性成因简介

内蒙古生态多样性成因简介

内蒙古生态多样性成因简介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其中,生境主要是指构成生态系统要素之一的无机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及水文等,它不仅是生物群落乃至生态系统形成的基本条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由于内蒙古自治区疆域辽阔,地跨中国东北、西北,即北部大部分地区,跨越近29个经度,是我国跨越经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在地形上是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在气候上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由于大兴安岭的阻挡,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不能到达大兴安岭以西,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也被阻挡在内蒙古高原,很少侵袭到东北平原,着也就形成了东北平原冷温带季风气候,而内蒙古东部形成了寒温带及温带半湿润大陆气候。

由于地形的原因使得内蒙古东部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大气候区,那么植物生活所必需的条件——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也逐渐趋于稳定,形成了东部地带性植被,由最北部的寒温针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逐渐过渡到疏林草原及较湿润的草甸草原,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纬度地带性及垂直地带性所导致的。

由东部向西延伸,受到太平洋水汽影响越来越少,受西北气流影响逐渐加强,气候逐渐变为中温带半干旱大区,植被也由较湿润的草甸草原过渡到典型草原类型。

再向西,主要受大陆气团控制,空气更加干冷,使得植被类型由典型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

经纬度跨度较大,经历了多样的地形,而多样的地形造就了多样的气候,使得地带性植被随之改变,即形成了植被系统的多样性。

归根到底是生境的多样性,从而导致了在其中生活的动物的多样性。

例如:与植物一样,植物有喜光或耐阴等多种类型,动物也生活在不同的空间结构层次上;不同的鸟类可能生活在树冠层、中层乔木、接近地面的灌木;小型动物常生活在低矮的灌木及近地面的草地,或者干旱的地面上。

而内蒙古多样的生境为动物提供了层次丰富、结构多样的生活空间,造就了其生态的多样性。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

居全国第3位。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21km(图1.1)。东部距海较近,西部则深居内陆。从东向西干旱程度逐渐增加,由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到干旱,由冷到热的纬度地带性与由湿到干的经度地带性的纵横交织,相互作用,结合地貌条件,形成了内蒙古三大景观类型——草原景观、森林景观和荒漠景观。三大景观类型中,以草原占优势,是我国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兴安岭林区,是内蒙古最冷最湿的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用材林基地。西部荒漠地带辽阔,戈壁和沙漠分布很广,气候异常干旱。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
1.1 地理环境
1.1.1 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西起97o12′E,东至126o04′E,横跨经度28o52′,直线距离2400km;南起37o24′N,北至53o23′N,
62纵占纬度15o59′,直线距离1700km;全区总面积1.18×10km,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

图1.1 内蒙古自治区地势图
内蒙古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海洋湿润气流难以深入,因此具有温带高原半干旱、干旱气候的特点。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温热,春温骤升,秋温剧降。冬春多大风,降水稀少;夏秋多雨;年、日温差大等。
内蒙古地区大小河流很多,较大的河流有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等,其余多 1

内蒙古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

内蒙古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

内蒙古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内蒙古地处中国北方,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独特的地貌景观。

下面将对内蒙古高二地理学科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1. 内蒙古的自然地理特征内蒙古位于中国北方边疆地区,总面积达到118.3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2.3%。

内蒙古的气候类型多样,有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高寒气候。

境内分布着广袤的草原、戈壁、沙漠和湖泊。

2. 内蒙古的自然资源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同时,内蒙古还拥有大面积的农业和畜牧业发展区,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肉类供应基地。

3. 内蒙古的地形地貌内蒙古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南部是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和大马哈韦沙漠等地,北部则是阴山、响沙湾和鄂尔多斯高原等地。

这些地形地貌的存在影响着内蒙古的气候、水系以及人类活动。

4. 内蒙古的水系内蒙古地理水系发达,主要分布在呼伦湖、鄂尔多斯盆地和萨尔图湖等地。

这些湖泊和河流对于维持当地生态平衡和人类活动都起着重要作用。

5. 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内蒙古的经济以农牧业和能源开发为主导,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开采对于内蒙古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外,旅游业也逐渐成为内蒙古的支柱产业,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景观和民族文化。

6. 内蒙古的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内蒙古也面临着一些环境问题。

煤矿开采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草原退化、水资源短缺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总结:内蒙古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特征多样的地区。

了解内蒙古的地理知识,不仅有助于对这片土地的认知,还能开阔我们对地理学科的视野。

通过对内蒙古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地形地貌、水系、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内蒙古的地理知识,为日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同时,也提醒大家要保护好内蒙古的自然环境,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

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

196 HUANJINGYUFAZHAN ▲布日古德(阿拉善盟环境监测站,内蒙古 阿拉善 750306)摘要:本文以内蒙古为例,分析了当前全区生态环境现状,简要分析了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对进一步做好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生态环境;内蒙古;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9-0196-02DOI:10.16647/15-1369/X.2019.09.115Present situation,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ner Mongolia ecological environmentBurigude(Alxa Leagu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Alashan Inner Mongolia 750306,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Inner Mongolia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whole district, brief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in a targeted manner, and has a positive practical guide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 the whole district. significance.Key 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ner Mongoli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位于我国华北地区,界于37°24′-53°23′N,97°12′-126°04′E之间,总面积118.3万km2。

内蒙古地貌基本特征

内蒙古地貌基本特征

内蒙古地貌基本特征。

答:内蒙古地形以高原为主,即为内蒙古高原,内蒙古自治区疆域辽阔,地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东起东经126度29分,西至东经97度10分,北起北纬53度20分,南至北纬37度20分,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东西直线距离为2400多公里,南北跨度为1700多公里。

内蒙古东部与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毗邻,南部、西南部与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四省区接壤,西部与甘肃省相连,北部与蒙古国为邻,东北部与俄罗斯交界,国界线长达4221公里。

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12、3%。

内蒙古地貌基本特征如下:一、自治区地貌形态受大地构造格架严格控制,其形迹是大地构造的外部反映。

河套平原、阴山山地、内蒙古高原呈现由南而北的带状排列主要是受东西向构造带的控制,而大兴安岭山地和松辽平原的排列。

主要是受北北东向构造带的控制。

二、在地貌形态方面,由于东西向气候分带的原因,地貌形态自东向西亦有明显的差异,东部大兴安岭山地、燕山山地,由于降水量较丰富,相对、绝对湿度大,因而侵蚀地形发育,山地分布着较多的山沟和冲沟、河水携带着大量碎屑物质而下,在河谷出山口处堆积成山前冲洪积扇群。

中部高原上,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风又大,则以剥蚀作用为主,地貌多呈起伏不大的波状高平原。

向西至阿拉善高原、降雨极少,仅几十毫米、气候极其干燥、外营力以风蚀、剥蚀为主,从而使这一地区遍布沙漠或岩漠,为典型的荒漠景观。

三、干旱、半干旱内陆小盆地占有一定的地位。

阴山山地北侧和西部北山山地,发育着多个以构造剥蚀为主的山间盆地,其间广布着第三纪、白垩纪地层,而第四纪地层多以残坡积出露,冲洪积仅在局部沟谷中分布,而且厚度较薄。

四、自治区地貌表现为缓慢上升型为主,纵观全区地形多处于长期缓慢上升阶段,而外营力以构造剥蚀为主。

表现在第四纪地层以残坡积为主,堆积厚度薄,高平原呈现的是阶梯状分布的三至五个阶地。

其间河流稀少,而且短小,下游河床不明显,多为旱谷或盲尾河。

内蒙古自然环境简介

内蒙古自然环境简介

内蒙古自然环境简介1.引言1.1 概述概述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方,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它是中国最大的自治区,也是全球第三大国家级行政区域。

内蒙古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而闻名,拥有壮丽的草原、广袤的沙漠和壮丽的山脉。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的北方边疆地区,东邻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南接河北、山西两省,西同宁夏、甘肃两省区相连,北濒蒙古国。

总面积约为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是中国面积第三大的省级行政区域。

内蒙古的地理位置确立了其特殊的地貌和多样化的气候条件。

内蒙古地势较为平坦,地势高度逐渐由南向北升高,从西南到东北分别形成了大兴安岭、大青山、阴山等山脉,并与蒙古高原相连。

草原是内蒙古最为显著的地貌特征,占据了该地区总面积的80以上。

同时,内蒙古境内还有广袤的沙漠,如鄂尔多斯沙漠和响沙湾。

内蒙古的气候条件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点。

由于其地处北方内陆,被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较大,呈现出典型的欧亚大陆性气候特征。

一年四季温差大,夏季炎热干旱,冬季寒冷干燥。

同时,由于内蒙古的地理位置和地貌条件的不同,气候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盛行暖温带半湿润气候,西部则主要为寒温带干旱气候。

总之,在内蒙古这片广袤而独特的土地上,既有壮丽的草原和山脉,又有广袤的沙漠,气候条件也变化多样。

这些自然环境的特点为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同时也给内蒙古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内蒙古的自然环境保护和利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将对内蒙古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利用建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本篇长文中,将对内蒙古的自然环境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内蒙古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保护和利用的问题,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以概述的方式介绍内蒙古的自然环境,并简要说明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内蒙古矿床地质特征简介

内蒙古矿床地质特征简介

内蒙古二连矿床地质特征简介联系人:吴铁军电话:E-mail内蒙古二连矿床地质特征简介二连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矿床属内蒙古高原二连—苏崩风蚀平台地貌,地势平坦,海拔为910m~1055m,属高原低丘陵草原地貌景观,为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多风少雨,气候干燥。

二连矿床分为努和南和苏北两个矿床,两矿床相距11km。

矿床工作区中新生代沉积盖层有:上侏罗统查干诺尔组(J3c)、下白垩统巴彦花群(K1B)、上白垩统二连组(K2e)、古新统脑木根组(E1n)、下始新统巴彦乌兰组(E2b)、中始新统阿山头组(E2a)和伊尔丁曼哈组(E2y)、渐新统呼尔井组(E3h)、上新统宝格达乌拉组(N2b)和第四系(Q)等,其中二连组(K2e)是努和南和苏北矿床的赋矿层位。

两矿床均为非煤矿床,矿体为层状产出,沉积型矿床,埋藏浅,主矿体形态简单,矿石类型为砂岩、泥岩或泥质砂岩等,两矿床矿石成因相同,矿体的赋存状态相同,矿石的性质相近,只是埋藏深度与矿体厚度略有不同。

所以,请专家在进行矿床地质资料分析时,可比照参考借鉴两矿床的地质资料,相互补充,相互完善。

以下是两矿床的地质特征资料,请专家审阅。

一、努和南矿床1、地层及构造二连组地层在本矿床大面积出露,上与古新统脑木根组不整合接触,下与下白垩统巴彦花群不整合接触,该组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主要发育湖泊沉积体系,岩性为绿黄色、灰黄色泥岩,具纹状层理;下段发育冲积扇—湖泊沉积体系,其中下部岩性为砖红色砂质砾岩、砂岩、泥质砂岩、粉砂岩、泥岩,上部岩性为蓝灰色—深灰色细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顶部为膏岩层。

其中,二连组下段是本矿床主要的含矿层位,具有矿床周边薄、中间厚的特点。

根据地层特点划分为4个成因地层单元,现分述如下:Ⅰ亚层:厚度0~32m,平均22m。

岩性为砖红色—褐色砂质砾岩、砂岩、泥质砂岩、粉砂岩、泥岩等,构成下粗上细的正韵律层,块状构造,属冲积扇沉积的岩性组合。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环境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环境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环境特征:
地貌。

内蒙古自治区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

该地区包括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

除此之外,还有山地、丘陵、平原、沙漠和河流、湖泊等地貌类型。

气候。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该地区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秋霜冻往往过早来临;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

全年降水量在100-500毫米之间,无霜期在80-150天之间,年日照量普遍在2700小时以上。

土壤。

内蒙古自治区的土壤在分布上东西之间变化明显,土壤带基本呈东北-西南向排列。

最东为黑土壤地带,向西依次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

植被。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重要的草原牧区,拥有广阔的草原和丰富的森林资源,被誉为“牧草王国、歌的海洋、酒的故乡”。

自然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以及稀土金属储量,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地地貌:
北部的大兴安岭南段山地,因沿新华夏 方向多次断块倾斜降起而形成。外貌形态特 征为山顶平齐、浑圆。主体为火成岩,以花 岗岩、玄武岩分布面积最广,海拔1200~ 1600米。南部的七老图山和努鲁儿虎山由中 生代燕山期造山运动形成,山项呈浑圆状, 冲蚀沟壑自上而下呈鸡爪状遍布山体,海拔 600~1000米
高平原地貌:

西部高平原地质构造属于锡林郭勒凹陷 带,主要由中生代和第三纪沉积岩、玄武 岩组成。其地表为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 海拔1200~腾旗与郊区交会处,分布有中生 代新老熔岩台地,由第三纪后火山喷发形 成。台地以火成岩、玄武岩为主,海拔 1000-1800米。特征是以火山锥丛为中心的 放射状沟谷,地表为第四纪黄土。
黄土丘陵:
主要分布在七老图山以东、努鲁儿虎山以
北、科尔沁沙地以南的广大地区,地势以 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以黄土丘陵为主, 黄土覆盖厚度在 3~15米之间。土丘呈峁梁 状,起伏和缓,相对高度只有几十米。黄 土多为垂直解理。抗蚀能力差,加之植被 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沟壑密布、地 形破碎
欢迎大家到赤峰玩儿~~
谢谢 ~
低山丘陵:

翁牛特旗南部、郊区喀喇沁旗东部、元 宝山区、宁城县敖汉旗大部,为中生带陆 相地层,特征是山势低缓、起伏绵延,立 体冲沟密布。
沙地平原:

翁牛特旗东部是科尔沁沙地边缘。特点 是沙丘密布,高3~30米,丘间洼地多为甸 子草场和积水湖。克什克腾旗西南部,是 浑善达克沙地的东缘,沙地多为灌丛覆盖 ,植被较好,流动沙丘仅占沙地面积的 0.85%。
内蒙古赤峰市
地貌类型及成因

资环 1302


内蒙古赤峰市
地处自治区东部,蒙冀辽三省区接壤 处。 地理坐标:北纬41°17′10″~45°24′15″

东经116°21′07″~120°58′52″
地貌形态以大兴安岭山地、燕山山地。 内蒙古高平原、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 地为骨架,分为中山山地、高平原、熔岩 台地、低山丘陵、沙丘坨甸等类型。全市 总面积90021.22公里²,其中,山地面积占 总面积的5.27%;熔岩台地占3.21%;低山 丘陵占19.44%,黄土丘陵占22.9%,河谷 平原占8.17%;沙地占23.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