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肾”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进展
从“肾虚瘀毒”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风 ,与其身形 ,两虚相得 ,乃客其形。 ”肾为先天 之本 ,先天 不足 ,则 肾元 虚惫 ;后 失调养 ,劳 伤肾 气 ,房 室损 精 ,久病及 肾 ,皆致 肾虚也 。从该病 病 位广泛 ,累及诸多脏器的病理机制来看 ,无不责之 于 肾矣 。 《 岳全 书 虚损 》 曾 云 : “ 景 肾水 亏 ,则 肝 失所 滋而 血燥 生 ;肾水 亏 ,则 水 不 归源 而 脾痰 起 ; 肾水亏,则心肾不交而神色败 ;肾水亏,则盗伤肺
“ 邪人 阴则 痹 ” ,痹 阻先 在 阴 分 ,久 病 伤 阴 ,亦 可
等 范畴 。 《 匮要 略 ・百 合狐 惑 阴 阳毒 病 脉 证 治 金 篇》 “ : 阳毒 之 为病 ,面 亦 斑 斑 如 锦 纹 ,咽 喉痛 , 吐脓 血 ” “ 毒 之为 病 ,面 目青 ,身 痛 如 被 杖 , 、 阴
借鉴 。现 阐述 如下 :
1 病 机探 要
或 因饮食失节 ,劳欲过度 ;然诸多诱 因必本于正气
虚惫 ,肾虚 不足 。如 《 素问 生气通 天论 》 日: “ 风
雨 寒热 ,不得 虚 ,邪不 能独 伤人 ……此必 因虚 邪之
S E基本 病机 :肾阴亏虚 ,瘀 毒互 结 。笔 者认 L
为先 天不足 ,肾阴亏虚 是本病 的基本 病 机 ,且 贯穿
虚 ,气血两虚,肾水枯耗 ,肾火妄动,壮热骤起 , 致 S E暴 发 J L 。若情 志 太 过 ,使 邪火 妄 动 ,损耗
其 阴 ,亦 可导 致 肾 虚 阴亏 。 阴精 耗 劫则 上 焦 气 闭 , 闭则 气滞 ,下焦 胀满 ,故 气 不行 ,正所 谓 : “ 伤 先 其气 者 ,气伤 必 及 于精 。 可 见 情 志活 动 太过 ,久 ”
损伤气 血 ,致使 脏腑气 阴亏虚 。“ 肾藏精 ” 肾为 ,“ 先天 之本 ” ,禀赋 不 足 、肾精亏 虚 是 SE发 病 的基 L 础 。本病 好发 于 青 年 女 性 , “ 子 以 肝 为 先 天 ” 女 , “ 乙癸 同源 ” ,阴 常不 足 , 阳常 有 余 ,正 值 气 血 旺 盛 之 时 ,水 易 亏 ,火 易 旺 ,加 之 外 邪 乘 虚 而 人 ,
周文祥从脾肾论治狼疮性肾炎经验_Wenxiang_Zhou’s_Experience_in_Tre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1, 10(6), 835-839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21 in Hans. /journal/tcm https:///10.12677/tcm.2021.106116周文祥从脾肾论治狼疮性肾炎经验陈雯新1,周文祥2*,夏远花1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2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 武汉收稿日期:2021年10月14日;录用日期:2021年11月18日;发布日期:2021年11月29日摘要 狼疮性肾炎是自身免疫介导的累及多系统的复杂的难治性疾病,重症多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但在治疗过程中难免发现毒副作用。
我们用中医药从脾肾两虚入手在治疗上常显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中医药,治疗,从脾肾论治Wenxiang Zhou’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Lupus Nephritis from the View of Spleen and KidneyWenxin Chen 1, Wenxiang Zhou 2*, Yuanhua Xia 11Hube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2Wuhan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ffiliated to Hube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Received: Oct. 14th , 2021; accepted: Nov. 18th , 2021; published: Nov. 29th , 2021AbstractLupus nephritis is an autoimmune-mediated complex and refractory disease involving multiple systems. In severe cases,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such as glucocorticoids are often used, but toxic side effects are inevitable during the treatment. We u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start with the deficiency of both spleen and kidney, which often shows good therapeutic effects.*通讯作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2016.12中医中药177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研究进展赵志勇1 马玉琛21解放军医学院学员队 北京市 100853 2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摘 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o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出现各种自身抗体为特征可以侵及全身各个系统,可累及皮肤、黏膜、浆膜、血管、关节、心、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
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皮疹、光过敏、脱发、乏力、贫血、发热、关节疼、心包炎、胸膜炎、血管炎、肾炎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尤以皮肤和肾脏损害显著。
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西医治疗主要以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但其毒副作用较多。
中医药治疗红斑狼疮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现将近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红斑狼疮;中医药治疗;综述1 中医命名中医学文献中无系统性红斑狼疮一名,因本病乃系统损害,病情复杂多变,其中医病证范畴实难确定。
若临床表现以皮损为主时,中医则谓“温毒发斑”、 “阴阳毒”、“丹疹”、“蝴蝶丹”、“日晒疮”;从皮疹特征出发可称之为“红蝴蝶疮”、“蝴蝶丹”、“阴阳毒”等;当表现为以关节、肌肉、肢体疼痛为主时则属中医“痹证”范畴,即中医风湿病范畴原称为“痹证”或“痹病”,有“周痹”、“热痹”、“三焦痹”之异;影响脏腑称脏腑痹,有肾功能损害、水液代谢障碍者属“肾痹”、“水肿”;有肝损害属“肝痹”、“黄疽”、“胁痛”;有急性心内膜炎、心肌损伤者属“心痹”、“心悸”;狼疮肺炎、肺间质纤维化属“肺痹”;狼疮性肌无力属“脾痹”;出现消化系统表现称“肠痹”;小便不畅为“胞痹”;有胸水者属“悬饮”;雷诺现象称“肢端脉痹”;因其损害脏器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亦别常可见饮证、血证、关格、虚劳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较多的脏腑症候很难明确地划属于某一具体病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6月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红蝴蝶疮病”作为SLE 的中医病名,1997年颁布的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将SLE 统一命名为“蝶疮流注”。
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进展
斑 、血 脉瘀滞 型: 方用滋 阴清 营汤加减 :③脾 肾两虚 、气血
瘀 阻 型 :方用 狼疮 冲 ( 黄芪 、 党参 、 白术 、茯 苓 、枸杞 子 、
Hale Waihona Puke 作 用引起 机体 免疫 调节 紊乱所 致 的一 种慢性 炎症 疾病 , 病变
部位 在全 身结缔组织 , 累及 多个 器官 、组织, 常 严重威胁 着 患 者 的身体健康 。现代 医学多采 用 肾上 腺糖皮质 激素 、免疫抑 制 剂 、非 甾体抗炎药 及抗疟 药治疗 , 但毒 副作用 明显, 停药后
匮要略 》 中:“ 阳毒 之为病 , 赤斑斑 如锦 纹 ”的理论 , 为 面 认 火毒 是 S E的主因, L 并可夹湿 夹瘀 。范 氏[认为 S E系热毒 5 】 L 瘀 结。来 氏[认 为风毒外 侵 、瘀 血 内结是本病 的主 因。赵 氏 6 】 等 [亦证 实 S E存 在瘀血 病机 。金 氏[认为本 病 以肾阴亏虚 7 】 L 8 】
伤七情 、劳 累过度等 使机体 阴阳失调 , 日久而五脏俱 虚, 形 有 之 邪 闭阻 三焦 , 全身 各 组织 器 官受 损, 使 因此本 病 病机 应 为 “ 五脏 亏虚 。 阻三焦 ” 邪 。 2 临床研 究
2 1 辨 证 分 型 论 治 .
地黄 、生黄芪 、生 白术 、生甘草 、白花蛇 舌草、牡丹皮等) 为
效 2 7例, 有效 2 2例, 效 1 无 1例 。唐 氏等 【] S E患者分 4 1将 L 1
P 00 ) < . 1 。苏 氏[】 用沈 丕 安教授 验 方红斑 汤 ( 1采 生地 黄 、麦
冬 、玄参 、生石膏 、知母 、忍冬藤等) 加减治疗 S E 8 L 2例, 结 果总有 效率为 8 .5 。8 4 1% 2例病 人治疗后 A A全部为阳性, N 抗
中西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进展
西药治疗
联合治疗
将中药和西药结合起来,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 副作用。
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西药 ,控制病情进展,减轻炎症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临床试验
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试验,比较中西医结合治 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差异,评估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VS
细胞疗法
细胞疗法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或异体细胞 进行治疗的方法。目前用于系统性红斑狼 疮治疗的细胞疗法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移 植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等。
04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 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充分发 挥中医和西医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辨证施治,针对病 因进行治疗;西医则注重对疾病的针对性治 疗,两者结合可以更好地缓解症状、控制病 情。
05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新型药物与疗法的研发
生物制剂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发针对红斑 狼疮发病机制的特异性抗体或细 胞因子抑制剂,以减少炎症反应 和自身免疫损伤。
小分子药物
研究开发针对红斑狼疮相关信号 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以调节免 疫细胞的活性,抑制异常的免疫 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论与技术突破
整合医学理论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础药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抗过敏等作用。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包括泼 尼松、甲泼尼龙等。
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药物,能够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少自身抗体产生。常用的免疫抑制 剂包括环磷酰胺、霉酚酸酯、他克莫司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疫疗法
血浆置换疗法
医学论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药疗法综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见于年轻的女性,男女发病比例为1∶5~10[1]。
研究提示,SLE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免疫紊乱、内分泌异常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
SLE发病时不仅可有全身症状如疲劳、发热、关节痛等,更可以侵犯如肾脏、胃肠道、呼吸道、心血管、中枢神经和淋巴系统等全身多个系统。
SLE的治疗,西医主要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抗疟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血浆处理、全身淋巴结照射疗法等药物和方法[2]。
然而,至今这些药物和方法仅仅可以暂时控制病情。
与此同时,西药的某些毒副作用也日趋显现,如激素对于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反馈抑制作用引起的器质性变化,免疫抑制剂所致的肝病、骨髓抑制、致畸胎等毒副作用。
在激素所致免疫抑制状态下,感染已跃居SLE的第一死因[3]。
中医中药的干预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还可以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无论在SLE的急性期还是缓解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医文献中无SLE 病名,根据红斑、发热等症状可将其归属于"阴阳毒"、"蝶疮流注"、"阳毒发斑"、"脏腑痹"等[4]。
中医认为,SLE的病因病机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阴阳失衡,气血失和,气滞血瘀,而以肝肾阴亏为主;外因则由于湿热与热毒侵袭肌表,流注肌肤、肌肉、四肢关节,进而内舍五脏六腑。
SLE的基本病理特点是肝肾虚损为本,热毒瘀血为标,本虚标实,互为因果[5],在病理演变过程中虚实互见,错综复杂多变。
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SLE的概况综述如下。
1 辨证论治 1.1 急性期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
活动期即急性期,急则治其标,一般采用大剂量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法,同时应当注意顾护阴液。
SLE活动期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热毒炽盛、血热妄行、瘀血阻络、风湿热痹、阴虚内热、脾虚湿盛等类型。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疗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疗进展发布时间:2022-09-22T02:43:37.42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2期作者:孙巍王心欣李香玉[导读] 目前临床中尚未明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原因,且该病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孙巍王心欣李香玉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133000摘要:目前临床中尚未明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原因,且该病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
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较多,获得了新的进展,本文主要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进展引言: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发生于中年或青年女性群体,该病发生后会对多个器官系统造成影响。
目前我国有一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情况,据相关数据统计得知,该病发生率约有0.03%至0.07%[1]。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该病治疗方案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使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死亡率下降,但在年轻女性中该病仍然是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临床中常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常见药物有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但该病需要治疗的时间较长,且会引起患者多种不良反应,会产生较高的治疗费用,这使得患者的压力增加。
为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疗方法进行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该病的诊疗和评估,并总结相关研究进展,作出如下综述。
1 诊疗和评估1.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过程中,需要明确该病的主要标志物,目前可将血清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视为活动性标志物,在B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因子为增殖诱导配体、B细胞活化因子等。
当前增殖诱导配体、B细胞活化因子以发现三种,主要包括:跨膜激活剂和钙调亲环素配体相互作用分值、BCMA、BAFF受体等。
部分学者开展了部分健康群体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群体的相关比较,通过血清可溶性检测发现,患者的血清中sBCMA表达与健康群体相比水平较高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
不仅如此患者相对于的sBAFF和sAPRIL等配体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群体,且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动性与sAPRIL、sBCMA的表达水平有正相关关系。
中医药治疗狼疮性肾炎进展
・
中 医药 治疗 狼 玮
( 建 中 医药 大学 附属人 民医院 , 建 福 州 3 0 0 ) 福 福 5 0 0
摘 要 系统 性 红 斑 狼 疮 ( L ) 一 种 累 及 多 系 统 、 SE 是 多器 官 具 有 自身 抗 体 的 自身 免 疫 性 疾 病 , 疮 性 肾 炎 ( N) S E 最 狼 L 是 L 常 见 和 最 重 要 的 内脏 并 发 症 , 医 药 治 疗 具 有 独 特 优 势 。 本 中 文 试 图从 辨 证分 型论 治 、 期 治 疗 、 分 中药 固定 方 治 疗 、 成 药 中
2 分 期 治 疗
系统 性 红 斑 狼 疮 ( L ) S E 是一 种 累 及 多 系 统 、 器 官 具 有 多
自身 抗 体 的 自身 免 疫 性 疾 病 J狼 疮 性 肾 炎 ( N) S E最 , L 是 L 常 见 和最 重要 的 内 脏 并 发 症 , 是 最 常 见 的 继 发 性 肾 小 球 疾 也 病 和 S E患 者 死 亡 的 主 要 原 因 。 L 临 床 表 现 有 不 同 程 L N 度 的 蛋 白 尿 、 尿 或 肾 病 综 合 征 , 数 患 者 甚 至 出 现 肾 功 能 血 少 迅 速 减 退 。 目前 , 代 医 学 以 糖 皮 质 激 素 、 胞 毒 药 物 及 多 现 细 种 新 方法 ( 浆 置 换 、 细 胞 移 植 、 物 制 剂 、 剂 量 免 疫 球 血 干 生 大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治疗
1.1 一般资料 本组 患者 l9例 ,19例均为女性 ,年龄 25 56岁 。经过
治疗 19例患者疗效 显著 8例 ,良好 10例 ,一般 1例。 1.2 临床表现 1.2.1发 热
可呈低 热或弛 张热 ,见 于急性活 动期。缓解 期或稳 定期 不 发热 。 1.2.2 皮肤损害
1.2.9 常伴有小管间质性肾损害
疗急进性狼疮 肾炎 。
急性者 可发生 少尿性 急性 肾衰 竭 ;慢性病 变可导 致尿浓 4.3 细胞毒药物
缩功 能减退 ,出现多尿 及夜尿 ,尿 酸化功 能障碍 ,可 引起 肾
环磷 酰胺 、硫唑 嘌呤 、环 孢素 、雷公 藤。对狼 疮 肾炎活
小管性酸中毒 ,也可出现范科尼 (Fanconi)综合征 。
循环抗 肾小球基膜 抗体 ,多有 血尿和蛋 白尿 ,胸部 x线 检查
1.2.5 血 细 胞 异 常
可显示进行性 、游走性 、不对称的双侧性绒 毛状致密影。
可呈 自身免 疫性溶 血性贫 血 ,血 中自细胞减 少 ,淋 巴细 3.3 类狼疮性肝炎 (1up0idhepatitis)
胞 亦 减 少 ,少 数 患 者 血 小板 减 少 。 1.2.6 神 经损 害
本病 迄今 为止病 因不 明,一 般认 为是遗传 、性激 素、环 境 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体 内细胞 和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 , 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性 炎症 。我 院 自2010年 6月至 2012年 12月收治系统性 红斑狼疮 肾炎患者 19例 ,经过治疗患者基本 痊 愈 ,现 分 析 汇 报 如 下 。
2-3 肾脏活检可确定 其综 合征起病 而无 明显系统性 红斑狼疮 表现者 ,应
排除原发性 肾病综合征 。 3.2 Goodpasture综合征及小血管炎
张志礼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
J u n l f Bejn M 。 0 2 Au u t V l 2 。 . o r a i i g TC o 2 0 。 g s. o 1 N0 4
・
老 中 医 经 验
・
张 志 礼 治 疗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的 经 验
同道 , 示 对 于 思 师不 幸 逝 世 之 缅 怀 。 并 1 学 术 思 想
地、 皮、 丹 白茅 根 凉 血 护 阴 , 河 车 、 花 蛇 舌 草 白
草 、 霄 花 清 热 解 毒 、 血 活 血 ; 阴 两 伤 、 脉 凌 凉 气 血 瘀阻加石 斛 、 参 、 冬 、 蒿 养 阴清 热 毒 , 玄 麦 青 丹
红 斑 狼 疮 ( E) 一 种 全 身 性 自身 免 疫 性 L 是
疾 病 , 侵 犯 结 缔 组 织 、 管 、 脏 、 肤 等 多 种 可 血 内 皮 器 官 。张 老 师 积 数 十 年 治 疗 L 经 验 , 出 本 E 指 病 临 床 征 象 虽 然 复 杂 , “ ” 本 病 之 本 , 阳 但 虚 是 阴
乌 藤 、 血 藤 、 参 、 母 草 养 血 活 血 ; 虚 肝 鸡 丹 益 脾
郁 、 络 阻 隔 加 柴 胡 、 壳 、 白芍 、 皮 、 参 、 经 枳 赤 陈 丹
草河 车 、 白花 蛇 舌 草 舒 肝 健 脾 、 血 理 气 、 毒 活 解
通络 ; 湿 痹 阻 、 络 阻 隔加 秦 艽 、 血 藤 、 风 经 鸡 乌
这些 阐发 I E病 的学 术 观 点 , 中肯 綮 , 临 床 切 对
有重 要的指导意 义 。 2 辨 证 治 则
张 老 师 临证 时 , 对 不 同 的 L 疾 病 , 终 针 E 始
遵 循 “ 则 补 之 , 和 阴 阳 ; 则 清 之 , 血 活 虚 调 热 凉 血 , 热解毒 ; 则通 之 , 血 活血 , 瘀通 络 ” 清 瘀 养 化 的 治 则 。《 经 》 : 治 病 必 求 其 本 ” 内 日 “ 。强 调 在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治疗现状及进展趋势
统 性 红斑 狼 疮 除 常 累 及 皮 肤 、粘 膜 、 骨 关 节 系 统 外 .还 可 累 及 肾 、 心 血 管 、 消 化 道 、 内 分 泌 、 呼 吸 道 、 血 液 、 淋 巴 、 神 经 等 器 官 系 统 , 免 疫 系 统 也 出 现 明 显 异 常 , 如 出 现 各 种 自 身 抗 体 等 。 将 其 归 属 于 结 缔 组 织 病 ,有 异 常 体 液 和 细 胞 免 疫 的 确 切 证 据 。
红 斑 狼 疮 是 现 代 医 学 病 名 ,中 医有 名 阴 阳 毒 、 红 蝴蝶 斑 、 鬼 脸 疮 、 鸦 陷 疮 、 茱 萸 疮 等 。 首 见 于 《 匮 要 略 》: “阴 阳 毒 , 阳 毒 之 为 病 , 面 赤 斑 斑 如 金 锦 纹 ,咽 喉 痛 , 唾 脓 血 , 五 日可 治 , 升 麻 鳖 甲 汤 主 之 ; 阴 毒 之 为 病 , 面 目青 , 身 痛 如 被 杖 , 咽 喉 痛 , 五 日可 治 ,七 日不 可 治 , 升 麻 鳖 甲 汤 去 雄 黄 、 蜀 椒
行概述 。
1 中 医 病 名
瘀 阻 经 脉 伤 于 脏 腑 ,蚀 于 筋 骨 则 可 以发 病 。 总 结 SL 之 发 病 机 制 ,艾 儒 棣 【J 为 SL 急 性 发 作 中 , E 9认 E 或 因 热 毒 炽 盛 ,燔 灼 营 血 ,迫 血 妄 行 ;或 邪 热 渐 退 ,则 多 表 现 阴 虚 火 旺 ,肝 肾 不 足 证 候 ;或 因 肝 气 郁 结 久 而 化 火 , 而 致 气 血 凝 滞 ;或 因 病 久 而 心 阳 不
中医辨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进展
近年来依其 临床表现及受邪 部 热毒 内盛 , 瘀血阻络 , 内侵脏腑 。
6 T a i o a h n s d cn o Ⅲa 4 r d  ̄ n lC i e e Me i ie J u l
中医药通报 ・ 综
述
其 27 g : 0、 方法应 以活血化瘀为 主, 在此基础上 值 为 高 , 中 浊 毒 壅 阻 型 ( . 8/ 称二 胡 四地 汤 ) 胡 黄 连 1g 银 柴 4) 肝 Ⅱ 0、 5、 0、 根据不 同症状 和病期 加上 不 同治疗 2 h 水 平 最 高 ; 郁 毒 结 型 A 胡 1g 生 地 1 g 熟 地 1g 地 骨 皮 1 .5 / ) 2 2 g 紫花 地 丁 1g ( ) 阴两 虚 型 0、 0 ;3 气 方药 , 如急性 期 以清热 凉 血 、 解毒 化 ( 1 7 U L 水 平高 于其余 5型 。 慢 l 以益 气 养 阴 , 孙然 将 9 3例 S E患 者 分 为 ( 性 迁 延 期 ,5例 ) L 活血解毒 为 法拟 慢 性 狼疮 汤 ( 称 亦 瘀热 痹 阻证 、 肾 阳虚 脾 期及稳定期其邪退正虚之时 , 以养 阴虚 内热证 、 应 证 、 湿热 痹 证 4组 。抗 核抗 体 滴 二冬 四参 汤 ) 麦 冬 2 g 天 冬 1 g 风 : 0、 0、 阴益气并清解余毒亦兼顾活血 。 斑 同时 给予活血化瘀 ; 而在 相对缓解
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多种自身抗体导致不同靶器官损害为特点的自身免疫病。
SLE关节症状几乎可累及全身所有关节,发生率为69%~95%,是主要首发症状之一[1-3]。
SLE在中医学中未曾记载,但中医学“红蝴蝶疮”“鬼脸疮”“阴阳毒”“痹证”与SLE有相似的临床症状。
SLE是因先天禀赋不足,复感六淫、毒邪,而致本虚标实为核心病机[4]。
SLE关节痛的患者肾精亏虚则筋骨不强,易受外邪之侵袭,邪停留于筋骨之间,则发生关节疼痛。
SLE病程中,可由SLE病情控制不佳而致关节痛,亦可因关节受邪疼痛引发SLE病情加重,两方面互为因果,迁延反复。
迄今对于SLE关节疼痛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较多学者倾向于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关节滑膜引起无菌性炎症。
目前国内外风湿病学界对于SLE关节疼痛的西药治疗多以专家意见及经验性治疗为主,以免疫抑制治疗为基础,对症止痛治疗虽可明显改善症状及精神状态,但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5]。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SLE 关节痛的临床研究及用药规律的文献不断涌现。
为了更有效、科学地指导临床,本文主要对中医药治疗SLE关节痛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应用有所指导。
1祛风湿法SLE病程中风湿之邪入体,痹阻经脉,出现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临床诊断常以寒热为区分,诊为风湿热痹和风寒湿痹,寒者痛甚,热者伴红肿。
在以祛风湿治疗SLE关节痛实践中,各医家总结了大量治疗经验。
曹洪欣提出风湿之邪侵袭关节主要表现为周身关节肿胀疼痛,阴雨天及入夜加重,疼痛走窜不定或固定不移,治以祛风除湿、宣痹通络,常用身痛逐瘀汤、独活寄生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6]。
白虎加桂枝汤有清热除烦、宣痹止痛之功效,嵇丽娜等通过临床研究发现SLE表现为关节肿痛等风湿热痹者,使用此方可获疗效[7]。
赵志勇等认为风寒湿痹证患者临床多与《金匮要略》中对阴毒的描述“身痛如被杖”相符,治以祛风除湿散寒[8]。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30例的临床治疗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30例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治疗及预后。
方法:选取临床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缓解6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
其中脱离透析治疗17例,无死亡病例。
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一旦出现肾病综合征,肾功能减退或多脏器损害时则治疗效果差。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治疗方法【中图分类号】R6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2-0023-02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肾脏受累及进行性肾功能损害仍是本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LN亦是继发性肾脏疾病中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临床治疗多采用激素、细胞毒药物、抗凝药及血浆置换等方法[1]。
现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30例,其中男4例,女26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33±3.5岁。
进行肾活检病理检查符合狼疮性肾炎的病理改变。
其中弥漫性协殖型(Ⅳ)14例,模型(ⅴ)10例,系膜增殖型(Ⅱ)5例,局灶增生型(Ⅲ)1例。
1.2 方法1.2.1糖皮质激素最常用最有效的药物泼尼松为最常用糖皮质激素药物。
主张剂量要大,特别在活动期LN,常用剂量为每日1~1.5mg/kg,对蛋白尿疗效的判断,在用药6~8周以上方可结论,8周后进入减量阶段,即每周减量5mg,直至小剂量(隔日晨服lmg/kg)时,可按病情酌情用一段时间,待狼疮活动控制后,继续减量,直至维持量(隔日晨服0.4mg/kg),维持用药一段时间,然后继续缓慢减量,减至隔日晨服10~20mg。
但是单用泼尼松治疗的远期效果已受到怀疑,其LN的10年肾功能衰竭机会仍达到90%。
运用经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体会与实践
运用经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体会与实践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方面有一定疗效,经过我多年的临床实践和体会,真切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一、整体辨证施治中医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是整体辨证施治的,强调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的病情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与机体内环境之间的关系,辨证论治有助于找到病因病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针对肾脏损伤较重的患者,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根据中医肾虚证的特点,结合西医药物治疗,既能调理肾气阴虚,又可以减少肾毒性药物的副作用,达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二、药物组方中医草药有良好的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通过根据患者的辨证论治,选择适合的中药组成方剂,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三、患者自我调理中医注重患者的自我调理,即患者自己在生活和饮食上的改变,对于疾病的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针对皮肤损伤较重的患者,可以建议患者避免寒冷刺激,保持皮肤的湿润,适当进行温和的运动等,这些措施可以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四、定期复查中医强调病情观察,对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中医医生会进行定期的复查,观察疾病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中医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施治,药物组方,患者自我调理和定期复查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减缓病情发展,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的治疗也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与医生合作共同努力。
相信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狼疮性肾炎中西医分期治疗进展
狼疮性肾炎中西医分期治疗进展严小倩;鲁盈【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人群患病率为70/10万,其中女性达113/10万.几乎所有SLE患者在病程中将出现肾脏损害,同时肾脏的受累也是影响SLE预后的一个重要方面.近五年来国内对于本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狼疮性肾炎(LN)及自身抗体两个方面[1].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仍是难点,国内外一直在努力探索各种LN新疗法,一方面强调免疫抑制剂方案选择、剂量和疗程的个体化,另一方面联用或开发一些辅助用药,尤其是中药,以期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药物副作用.西医将本病的治疗分为诱导期治疗与维持期治疗两个阶段,但目前中医学界对LN的治疗方案尚未统一,常见方法有分期治疗、辨证治疗等.笔者认为,以西医的两个治疗阶段为纲领分别进行辨治的方法,符合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现对近年相关文献综述如下.【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年(卷),期】2012(035)001【总页数】3页(P3-5)【关键词】狼疮性肾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综述【作者】严小倩;鲁盈【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310053;杭州市中医院 3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42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人群患病率为70/10万,其中女性达113/10万。
几乎所有SLE患者在病程中将出现肾脏损害,同时肾脏的受累也是影响SLE预后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五年来国内对于本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狼疮性肾炎(LN)及自身抗体两个方面[1]。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仍是难点,国内外一直在努力探索各种LN新疗法,一方面强调免疫抑制剂方案选择、剂量和疗程的个体化,另一方面联用或开发一些辅助用药,尤其是中药,以期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药物副作用。
西医将本病的治疗分为诱导期治疗与维持期治疗两个阶段,但目前中医学界对LN的治疗方案尚未统一,常见方法有分期治疗、辨证治疗等。
主动免疫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进展
作者简舟 姜枫 ( 6 ., , L  ̄ 女 主治韪师 . 9 】 博士
维普资讯
2
2Q 年第 2 卷 1 02 2 期
免疫治疗。他们选取 1 名有 L 3 N病史, 红斑狼疮病
情稳定的病人进行 3 l E0治疗。这些病人在实验时 肾上腺皮质激素用量均小于 2u . 1 的剂量为每 0g E0 3
慢性进展性 E E 在发病初期 日服 M P可阻止疾病 A, B 的进展等。在 SE的治疗方面 , L 已有研究者应用肾
脏提 取物L 和抗 d D A抗 体 个 体 基 因 型疫 苗 8 J sN - 3 lL对病人进行 主动免疫治疗 . 取得 了肯定 的 E0] g 并 的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 1 肾脏提取物口服法抑制小鼠模型的 SE L 1 9 O s pi 9 年 fuA p hW 等人 给 SE 鼠模型 9 o a L小 喂饲小剂量肾提取物( E 。开始每周 3 K) 次共 5周, 此后每周 1 次直至出生后 6 个月 。结果发现 1 O个 月时, 2 %K 仅 0 E免疫治疗小 鼠尿蛋白大于 1 m / 0 g 0 d, 1 %对照小鼠的屎蛋 白均大于 10 d l 0 而 0 0m l 口并 且K E免疫治疗的小鼠体 内抗 d-N s A抗体水平减 D
的表达, 明显抑制 了肾小球 肾炎的发生。这些结果 均表明口服肾提取物可改善 SE的发病进程。 L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的新进展
A C R标准, 而具备狼疮疾病持 点的患者有 1 0 %不符合该 标准。修订的新标准中, 临床表现 1 1 条、 免疫指标 6项共 1 1 条, 符合其 中4 条者( 临床和免疫项 目均不能 < 1 条) 可
确诊 , 但 肾炎 患者经 肾活 检证 实 有 狼 疮病 变 , 并有 1 项 免
诊痘堂 赶 2 0 1 3 年1 2月 第2 0卷第 6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7 5
专 题 论 坛
・
系统 性 红 斑 狼 疮 诊 治 的新 进 展
许德 清
( 中山大学 附属第二 医院皮肤科 , 广东 广州 5 1 0 1 2 0 )
[ 关键词] 红斑狼疮 , 系统性 [ 中图分类号] R 7 5 8 . 6 2 [ 文献标志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8 4 6 8 . 2 0 1 3 . 0 6 . 0 0 2
病学 会 的 L N治疗 指南 ( 2 0 1 1 ) 强调 了 H C Q对 肾 炎 的治 疗 作用 , 并认 为 H C Q 可 作 为 狼 疮 肾 炎 的 基 础 用 药 。 而 且 H C Q可 以降低 S L E合并 抗心 磷脂综 合征 的血 栓风 险 。
2 糖 皮质激 素 的应用 改进
比较 安全 的。少数 患者 在服药 后不 久 出现视 物模 糊 , 是因
近十 年来 系统 性 红 斑狼 疮 ( s y s t e mi c l u p u s e r y t h e ma t o —
S U S , S L E ) 的病死率 己明显降低, 5年存活率达到 9 3 %, 2 0 年存活率 6 8 %。但 S L E的标准死亡率仍 比一般人群高 3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联合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
织病 。血 清 中 出现 以抗 核抗 体 (ANA)为 代 表 的多 种 自身抗体和多 系统受 累是其主要特征 J。临床上 主 要应用免疫 抑制剂抑制异 常免疫 和炎症反应 以治疗 SLE,但免疫抑制剂对活动性高 的 SLE患者疗效不佳 , 或因药物不 良反应等原因无法应用 。免疫吸附是近年 来兴 起 的一项 血 液净 化 技 术 ,能 迅 速 清 除 致 病性 抗 体 和免 疫 复合 物 ,有 助 于患者 度 过免疫 风 暴期 ,诱 导疾病 缓解 ,成 为治 疗重 症 SLE的方 法 之 一 _2 J。我 们 在 常规 治疗 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CRRT)联合 DNA免疫 吸 附治疗 SLE,取得 较好 疗效 ,现报道 如下 。
DOI:10.3969/j.issn.1001-9057.2018.10.014 作者单位 :434020湖北省荆州市 中心医 院风湿免疫科
前 ,CVVH 每 天 1次 ,每 次持 续 8~24 h,免 疫 吸附 柱每 天 更换 1个 。
· 698 ·
临床 内科 杂 志 2018年 10月 第 35卷 第 10期 J Clin Intern Med,October 2018,Vo1.35,No.10
[关键词 ] 连续性 肾脏替 代疗 法 ; DNA免疫 吸附治疗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临床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 自身免疫介导 、以免疫 (ds—DNA)抗体超过正 常参考值 范 围上 限 2倍 以上 ;
性炎症为主要表现、全身多器 官受 累的弥漫性结缔组 (4)合并肾功能损伤 ,表现为尿中出现红细胞管型、尿
2.方 法 (1)治疗方法 :两 组患者均 给予 SLE的常 规治疗 :甲 泼尼龙 2—3 mg/kg静 脉滴 注 ,每 天 1次 ,持续 治疗 2周 后 ,再 减量至 1 mg·kg~ ·d 维 持 治疗 ,并 于 DNA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肾”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进展发表时间:2013-04-08T10:42:45.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姜丽丽王丹薛鸾[导读] 西医根据美国SLEDAI评分将SLE分为稳定期、轻度活动期、中度活动期和重度活动期。
姜丽丽王丹薛鸾(通讯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200437)【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难治的自身免疫病,其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变化大,造成多脏器、多系统损害,预后凶险,死亡率高,是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
西医治疗SLE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方案,其感染、骨髓抑制等副作用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甚至成为患者直接死因。
新应用于临床的生物制剂虽可针对免疫反应的某一环节,避免了广泛的副作用,但其价格昂贵,患者难以接受,且其未知的副作用让人担忧。
较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SLE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还可减少西药毒副作用,改善免疫指标[1]。
且其价格相对低廉,安全性好,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综观我国中医风湿病专家在治疗SLE方面的经验可发现,从“肾”论治是临床中最为常见、最为重要的方法[2]。
现将中医药从“肾”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从肾论治治疗进展综述【中图分类号】R59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082-03SLE属中医学“红蝴蝶疮”、“阴阳毒”等范畴,本病可累及全身各个脏腑,因此可分属“肾着”、“虚劳”、“水肿”、“心悸”、“血证”等不同病证范畴。
无论分属哪一病证,中医普遍认为,SLE的主要病因之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或七情内伤而致阴阳不调、气血失和,导致五脏六腑受损;外因为风寒湿邪、紫外线照射、妊娠及药物等诱发。
而肾为先天之本,真阴真阳之所在,其他脏腑的阴阳均有赖于先天阴阳之滋养,肾脏的亏虚可导致其他脏腑阴阳失调,肾为SLE病因之根源。
肾主水,肾主气化。
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功能失常,则可引起关门不利,津液代谢障碍或气不化水,产生肾脏的病理变化。
肾藏精,主生殖。
肾中先天之精乃孕育的物质基础。
肾脏亏虚,精气不得孕育,故SLE女性患者易流产或于孕育之时发病。
又SLE病程持久,缠绵难愈,久病则必入肾。
总之,肾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呈现不同性质的阴阳失衡,调节肾脏阴阳平衡在治疗本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1 分期论治西医根据美国SLEDAI评分将SLE分为稳定期、轻度活动期、中度活动期和重度活动期。
据大量中医临床实践观察及资料显示,SLE疾病分期不同,其临床表现及从肾论治也具有相应的规律可循。
1.1 肾阴亏虚证诸多中医学者提出SLE肾阴虚证主要出现在发病初期、疾病轻中度活动期。
此期患者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肾阴不得滋养,加之外邪侵袭而发病,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伤阴灼津,临床多表现为发热、烦渴、腰膝酸软等阴虚之象,故以肾阴虚证为主,辩证施治多采用滋阴补肾法为主,根据患者证型加减变化。
李宝丽等指出,狼疮初发多因湿热火毒乘虚而入,深入脏腑而见肾阴亏虚或肝肾阴虚之证,毒邪不得清解,呈现轻中度活动,表现发热、烦渴的阴虚之象,可选滋阴补肾之法联合西药控制病情。
而高度活动期则以邪实为主,宜用清解热毒为主要[3]。
黄咏菁等在研究狼疮II号方治疗中度活动期SLE疗效过程中收集的病例均为肾阴虚证阴虚内热型患者[4]。
刘淑清等在研究62例轻中度活动期SLE患者服用补气、滋肾阴药物疗效中发现患者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症状明显改善[5]。
金实教授在其临床诊治SLE过程中发现肾阴亏虚为本病发生发展之根本[6]。
孟如教授在97-98年治疗的97例活动期SLE患者有41%为肾阴虚证[7]。
另有学者指出,SLE疾病发病初期、轻中度活动期患者须服用激素类药物控制症情,而激素具有助阳作用,加重阴液亏耗,呈现阴虚内热表现。
疾病的发生发展错综复杂,各种证型常相互夹杂,虽此期以肾阴虚证为主,仍应仔细辩证,不可一概而论。
1.2 肾阳亏虚证急性重度活动期患者多以邪实侵犯机体为主,急则治其标,采用大剂量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法。
久病则阴损及阳,久病不愈的稳定期、缓解期患者多以肾阳亏虚为主,或可见阴阳两虚,表现为腰酸、怕冷等,治疗则侧重于培补肾阳或阴阳双补。
如时水治提出,在SLE 恢复期(后期)出现腰腿痛,浮肿,肢冷,夜尿多,舌淡胖嫩,脉沉细,多以脾肾阳虚为主,治在补阳[8]。
李宝丽等提出SLE缓解期以平补肾阴肾阴或偏于补肾阳为主[3]。
宋立群等也认为狼疮以肾亏为主,主张其缓解期及激素减量期应选用温肾益气之药补肾助阳填精[9]。
宋述菊认为SLE迁延不愈发展为狼疮肾炎、肾病综合征时多以肾阳亏虚为主[10]。
2. 辩证论治禤国维强调补肾法贯穿SLE治疗始终,在此基础上酌情采用凉血解毒、滋阴降火及温阳利水法等[11]。
徐俊良治疗SLE以培补肾元作为主要法则,不论何证均以补肾祛瘀为主,兼用祛风、解毒、清热之法[12]。
刘维对于SLE稳定期的患者,确立扶助正气、解毒化瘀的治疗大法[13]。
笔者跟师薛鸾教授学习多年,但凡SLE患者均根据活动期、缓解期不同辩肾阴虚或阳虚以相应补肾之法治疗,疗效可观。
下面将SLE辩证补肾之进展做如下归纳:2.1 肾阴亏虚证可出现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
治疗以滋补肾阴为主,常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左归饮之类。
目前中医科学界多项研究表明肾阴虚证与生化免疫学等指标异常密切相关。
临床观察发现肾阴虚证患者血清球蛋白升高。
严慧芳对近20年阴虚患者客观指标研究发现,其血清IgM明显升高,抑制TG低下,血粘度、肌酐系数升高,而微量元素、骨矿物质低下[14]。
这些都是导致SLE症候群的内因所在。
胡兵做了补肾对干细胞关键基因影响的研究发现补肾阴可阻止干细胞调亡,促进基因表达[15]。
王燕也发现滋补肾阴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改善免疫功能[16]。
张景岳有言:“善补阴者,必于阳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张景岳重视理论的研究,其阴阳观在补肾法中得到充分体现。
补肾以真阴为本,以涵阳为度,培阴以生阳,通过协调阴阳双方以达到协调整体的作用,针对不同病证调整配伍关系而呈补阴与补阳的两类方剂。
魏道祥强调补肾阴需要五脏兼顾,补中融合泻法、通法、涩法,使肾受诸脏之精液而藏之[17]。
经方研究中,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指出六味地黄有抗癌作用,能调节免疫,改善肾功能。
白桦经研究发现六味地黄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确有较好的调节作用[18]。
而红细胞免疫功能在清除免疫复合物、减轻其沉积到组织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方面作用显著。
王晨媛采用知柏地黄丸加味配合激素治疗肾阴虚证型自身免疫病收到良好疗效[19]。
史正刚动物研究表明知柏地黄丸能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肾阴虚幼龄大鼠的免疫功能[20]。
赵毅在另一项研究中提出左归饮可从改善自由基代谢和增强免疫两方面发挥调节机体阴阳的作用[21]。
单味药研究中,姚运香发现我们常用的山萸肉提取物山莱萸多糖能增强小鼠免疫功能、保护肝脏组织和改善肾阴虚症状[22]。
还有很多单味药的药理作用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2.2 肾阳亏虚证表现以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无力为主。
免疫系统反应特别是MHC-II类分子介导的抗原加工及提呈过程的异常可能是肾阳虚证发生的主要免疫机制[23]。
高博等提出肾阳虚证使NOS/cGMP系统发生改变,从而抑制下丘脑功能;补肾阳可调控与整合以下丘脑为中心的分子网络群[24]。
陈炳忠收集68例SLE患者研究发现肾阳虚证几乎出现在SLE肾脏累积、肾病综合征期,临床实验室指标中ds-DNA升高最为明显,补体下降程度亦最明显[25]。
李道中用醋酸氢化可的松造型肾阳虚证大鼠,观察发现造型使大鼠脾重减轻,脾细胞IL-2活性减轻,而补肾阳可提高其活性[26]。
还有数名学者先后研究发现肾阳虚则大脑NE、DA等下降影响体温调节平衡、下丘脑c-fos过度表达使体内Ca2+ 浓度升高等均为引起肾阳虚临床表现的发病过程之一[27]。
多种补肾阳药物均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孙奕等发现淫羊藿提取物淫羊藿总黄酮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有较好免疫促进作用,仙茅中仙茅多糖能改善小鼠免疫功能[28]。
陈忠等采用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模型法、单核吞噬细胞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法研究表明,巴戟天水提液对小鼠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29]。
商小英等发现肉苁蓉总苷对辐射引起的免疫系统损伤具有修复作用[30]。
刘宇春研究提出沙苑子黄酮可增强荷瘤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31]。
贺新怀研究发现千佛菌对肾阳虚小鼠免疫网络有正向调节作用[32]。
史宏报道了淫羊藿、锁阳、蛇床子对去势及药物诱发的肾阳虚小鼠有一定补肾壮阳作用,对肾阳虚小鼠应激能力及免疫功能有较好的提高作用[33]。
也有研究指出补骨脂、菟丝子等中药对体液免疫功能也均有增强作用。
魏道祥对补肾组方颇有经验,他强调三有:有基-欲补真阳,先复真阴,如大多数补阳之方重用熟地、山萸肉、山药;有制-温润兼顾、补阴以制阳,如补阳方药中,阴中求阳基础上加用茯苓、泽泻、丹皮以泻助补;有归-随配伍的不同.引阳气各归其所,如肉桂引火归元,附子补命门真火[17]。
3. 展望通过查阅和研究大量相关文献笔者发现:首先中医药研究SLE绝大部分局限于其病因病机及辩证分型的探讨,而从活动期、缓解期的分期研究用中医学理论宏观把握其发病及辩证规律者并不多,临床观察及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而针对SLE单纯某一证型的探讨与研究也鲜为见到。
其次,中医药治疗SLE确有疗效,但单味药或单方的临床疗效观察报道较少,更少有研究其明确的药理作用机制及影响免疫的过程。
另外,目前SLE的分型较为混乱,SLE的辩证诊治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比如本文所述肾阴肾阳失衡在SLE发病及治疗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却鲜有相关研究。
应在这些方面做更多的科研投入,以指导临床工作。
参考文献[1] 陶筱娟.重视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规范化及中医治疗切人点[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9):773-775.[2] 崔小强.补肾法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3):306-307.[3] 李宝丽,庄鸿贤.狼疮性肾炎的病因病机及分期论治[J].山东中医杂志,2002,21(4):199-201.[4] 黄咏菁,吴元胜,陈建宏,等.中药狼疮Ⅱ号胶囊结合激素治疗对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候积分及激素积分影响的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1):44-46.[5] 刘淑清,陈湘君.复方“自身清”对62例轻中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0,23(2):224-226.[6] 朱方石,姚华.金实教授系统性红斑狼疮证治观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9):397.[7] 曹惠芬,林丽,孟如.孟如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的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9,20(5):1-3.[8] 时水治.系统性红斑狼疮辨证论治探析[J].北京中医,2004,23(3):161-163.[9] 谢超,宋立群,宋业旭.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4):289-290.[10] 宋述菊.中西医结合诊治狼疮性肾炎现状探析[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3):210-211.[11] 吴晓霞.禤国维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5):673-674.[12] 徐俊良.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辨治旨要[J].江苏中医药,2007,39(6):56.[13] 刘维,张磊,周艳丽,等.扶正解毒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4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4):298-299.[14] 郭金瑞,严惠芳.近20年临床肾阴虚证客观指标研究概况[J].陕西中医药报,2001,(3):36-37.[15] 胡兵,安红梅,史云峰,等.补肾阴对胚胎干细胞关键基因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5):365-367.[16] 王燕.滋补肾阴方药对D-半乳糖拟衰小鼠自由基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770-2771.[17] 魏道祥.补肾组方之特点[J].江苏中医药,2006,27(11):54-55.[18] 白桦,刘晓力.六味地黄汤对肝肾阴虚证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1996,(2):38-39.[19] 王晨媛,黄玮,蒋贵林.补肾育阴方合醋酸泼尼松治疗肾阴虚型AsAb阳性免疫不孕[J].江西中医药,2009,40(6):298-299.[20] 史正刚,于霞,张士卿.知柏地黄丸对肾上腺皮质激素致肾阴虚幼龄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62-64.[21] 赵毅.滋补肾阴方左归饮对老年小鼠自由基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3):1237-1239.[22] 姚运香,李冠业,丁霞.山茱萸多糖的生理活性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9,28(6):764-766.[23] 谭从娥,李炜弘,汤朝晖,等.肾阳虚证发生与免疫功能类基因的关联性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9,41(2):22-24.[24] 高博,姚玉霞.肾阳虚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型NOS mRNA表达及补肾药的调整作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8):23-24.[25] 陈炳忠.68例系统型红斑狼疮中医证型与免疫学指标的关系[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1):40-41.[26] 杜标炎,李道中,王培圳.肾阳虚造型及补肾中药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3(1):37-39.[27] 陈栋炜,黄琼,蒙一纯,等.肾阳虚证本质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和展望[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3):3175-3177.[28] 孙奕,王景明,骆永珍.淫羊藿总黄酮促进免疫功能低下小鼠IL-2和NK活性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2002,33(7):635-638.[29] 陈忠,方代南,纪明慧.南药巴戟天水提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科技通报,2003,19(3):244-246.[30] 商小英,王晓霞,王雪飞,等.肉苁蓉总苷对60Co γ射线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防护作用[J].中草药,2001,32(2):139-142.[31] 刘宇春,杜崇民,顾振纶,等.沙苑子黄酮对H22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成药,2007,29(11):1690-1692.[32] 贺新怀,席孝贤,李美星.千佛菌对肾阳虚小鼠Mφ-IL-1-Th1免疫调节网路影响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9):1520-1521.[33] 史宏,刘美莲,李双蕾,等.复方仙脾合剂对肾阳虚小鼠壮阳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8):2048-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