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古诗文大赛试题(附答案)
![初中古诗文大赛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7158c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4.png)
初中古诗文大赛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项是《诗经》中的篇目?()A. 《离骚》B. 《关雎》C. 《九歌》D. 《天问》答案:B2. 以下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C3. 以下哪项诗句出自《杜牧诗选》?()A.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D.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答案:D4. 以下哪项诗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A.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答案:B5. 以下哪项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答案:B6. 以下哪项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A.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D7. 以下哪项诗句描绘了雪景?()A.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C.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A8. 以下哪项诗句描绘了夏日景色?()A.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B.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答案:A9. 以下哪位诗人是唐代边塞诗人?()A. 王之涣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10. 以下哪项诗句出自《将进酒》?()A.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B.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bb2c8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2.png)
中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中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优秀的古诗⽂,不仅会丰富我们的语⾔材料,开拓我们的阅读视野,⽽且将会改善我们为⼈处世的质地,提升我们的⽂化品味,陶冶我们的审美情趣,增强我们的民族⾃豪感。
下⾯是⼩编为您整理了“中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部诗歌总集,⼀共有(B)A、304篇B、305篇C、306篇D、307篇 2、成语"七⽉流⽕"出⾃《诗经》,它是⽤来形容(B)A、炎炎夏⽇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 3、名句"众⾥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那⼈却在灯⽕阑珊处"(⾟弃疾《青⽟案〃元⼣》)中"灯⽕阑珊"是指(B)A、灯⽕辉煌B、灯⽕即将熄灭C、灯⽕忽明忽暗D、灯⽕次第闪烁 4、李清照的《如梦令》⾥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的⽣活⽅式被现代⼈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的⽉份是(B)A、⼋⽉B、九⽉C、⼗⽉D、⼗⼀⽉ 6、诗句"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D)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 7、"清明时节⾬纷纷,路上⾏⼈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种不是?(D)A、⿁节B、死节C、冥节D、寒⾷节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处,编插茱萸少⼀⼈。
"这⾸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个传统节令的情景。
这个传统节令是(D)A、中秋B、七⼣C、清明D、重阳 9、姜夔词"纵⾖蔻词⼯,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中"⾖蔻"指(B)A、男⼦⼗三四岁B、⼥⼦⼗三四岁C、男⼦⼗五六岁D、⼥⼦⼗五六岁 10、诗句"前不见古⼈,后不见来者。
初中古诗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古诗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99ed4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0.png)
初中古诗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以下哪首诗的开头?A. 《春夜喜雨》B. 《春晓》C. 《春日》D. 《春望》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A. 春节B. 中秋节C. 端午节D. 重阳节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以下哪首诗?A.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 《望岳》C. 《登鹳雀楼》D.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王安石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王之涣的《》。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杜牧的《》。
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中的名句。
4.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王安石的《》。
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悯农》一诗的作者及其主要思想内容。
2. 描述《出塞》这首诗的意境,并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3.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4. 请解释“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的含义,并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四、默写题(每题5分,共10分)1. 默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
2. 默写杜甫的《春望》全诗。
五、赏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赏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并说明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分析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4. A5. B二、填空题1. 《登鹳雀楼》2. 《山行》3. 《水调歌头》4. 《泊船瓜洲》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简答题1. 《悯农》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却生活贫困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社会不公的批判。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2014245f0e7cd184253661.png)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决赛)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李白《行路难》是一首诗歌,作者抒发了____、悲愤却仍然执着于理想的强烈自信。
2.杜甫《登高》诗8句字,联联对仗,意境高绝,被后人誉为____之冠。
3.柳永是宋代专业词人,其词风格____,其《雨霖铃》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小说中常用的____表现手法。
4.晚唐杜牧与李商隐被合称为____;前者写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是____指被烧得灰飞烟灭。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5.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核心诗句)是。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是指现在的。
A.北京B.南京C.扬州D.镇江淮海居士,正确的解释是。
13.语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中的“共4分)14.阅读下边文言文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上文“庄宗”指的是王朝的帝王李存,的正确解释是。
(1分)3)作者用“虽曰……,岂非……”的表述方式,强调的是的中心论点。
(2分)第二部分一.古代作品、作家常有合称的现象,请分别指出下列合称指代的作品或作家(每题2分,共8分)15.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三曹”,他们分别指的是__、__和曹植。
16.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与__、__并称为“三苏”。
17.北宋文学家__、__和晁补之、张耒被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18.《二十四史》中大多是后人修撰前朝历史,但其中《__》和《__》则是例外。
二.解释下列各成语中加点词语(每题1分,共10分)19.蹉跎岁月( ) 20.大巧若拙( ) 21.洞若观火( )22.反唇相稽( ) 23.飞扬跋扈( ) 24.匪夷所思( )25.负隅顽抗( ) 26.功亏一篑( ) 27.孤芳自赏( )28.既往不咎( )三.下面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每一组均有一项是错误的,请选出错项(每题2分,共6分)29.A.“熙宁”是北宋神宗皇帝的年号;“乾隆”则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年号。
第三届全国中学生阅读大赛(高中组)试题
![第三届全国中学生阅读大赛(高中组)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1cb7419ff00bed5b9f31d16.png)
第三届全国中学生阅读大赛(高中组)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三部分,试题共20小题(均为选择题),总分100分,比赛时间45分钟。
2、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在试题后的答题卡中。
一、诗歌鉴赏(20分,每小题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
凤凰台上忆吹箫“宋”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释】①金猊:香炉的一种,炉盖作狮形。
②宝奁:梳妆镜匣的美称。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年第?期)1.对词中句子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起首五句,香炉已冷无烟,红被如浪堆叠,髻鬟蓬松却懒得梳理,宝镜蒙尘却无心拂拭。
再着一“任”字,可见女主人公无心无绪的慵态达到极点。
B.“生怕离怀别苦”,慵态原是恨别离,这正是本词题旨所在。
不是病酒,不是悲秋,正因为惜别,诗人容颜瘦损,万千心事欲说还休,更显得深沉委婉,凄凉无限。
C.下片写离愁,纵使离歌唱了千万遍,终是难留,无奈惜别,情深意厚。
“武陵人”越走越远,眼前烟锁雾绕,只剩孤独的女主人公独立“秦楼”。
D.楼头凝望,有谁能理解呢?只有楼前流水记住我终日凝眸。
而最后一句,可想见诗人情思荡漾无边,又添一段新愁,深化了主题,而余韵不尽。
2.对本词所用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词描写了主人公的慵懒之态,叙述了夫妻离别之事,抒发了作者离别之情,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由物及人,由表及里,借景言情,柔肠百转。
B.词的下片写别后的孤寂,“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从两面着笔,想象夫妻一别两地之境,这正是词人习惯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写法。
C.本词善用浅白的生活语言,如“生怕”“新来”“这回”等,无不是“寻常语度”,但极好地抒写了作者感人至深的离情别恨。
初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547c4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a.png)
初中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1.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诗句,填写出下一句。
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 处处闻啼鸟。
2.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诗句。
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答案: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诗句,填写出上一句。
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答案:B. 春蚕到死丝方尽。
4.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诗句。
A.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答案:A. 停车坐爱枫林晚。
5.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诗句,填写出下一句。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答案:A. 化作春泥更护花。
6.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诗句。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C.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答案:A. 春风又绿江南岸。
7.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诗句,填写出上一句。
A.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答案:A. 君问归期未有期。
8.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诗句。
A.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答案:B. 独在异乡为异客。
9.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诗句,填写出下一句。
A.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答案:B. 一览众山小。
10. 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诗句。
A.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95679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4.png)
古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A. 李清照B. 薛涛C. 辛弃疾D. 李白答案:B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首诗?A. 《春晓》B. 《春夜喜雨》C. 《江南春》D. 《春望》答案:A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杜甫B. 苏轼C. 李白D. 白居易答案:B4.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哪部古典文学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A5.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的是哪条江河?A. 黄河B. 长江C. 漓江D. 赣江答案:B二、填空题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______的诗句。
答案:王维2.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出自______的《敕勒歌》。
答案:北朝民歌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______的《静夜思》。
答案:李白4.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______的《将进酒》。
答案:李白5.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______的诗句。
答案:苏轼三、简答题1. 请简述杜甫的诗歌创作特点。
答案:杜甫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特点,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他的诗作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2.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出自哪首诗,并简述其意境。
答案:出自王维的《相思》。
这首诗以红豆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红豆在春天生长发芽,象征着思念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强烈。
3. 请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首诗歌。
其艺术特点包括: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形式多样,既有四言诗,也有杂言诗;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社会、情感等多个方面;风格朴实,贴近生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第三届全国中学生阅读大赛(初中组)试题.
![第三届全国中学生阅读大赛(初中组)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f505746a76e58fafbb00305.png)
第三届全国中学生阅读大赛(初中组)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三部分,试题共20小题(均为选择题),总分100分,比赛时间45分钟。
2、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在试题后的答题卡中。
一、诗歌鉴赏(20分,每小题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09年第8期)1.对词中句子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
B.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C.“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明亮。
D.词人把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2.对本词所用写作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此词上阕写牛郎织女相会,采取了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子迢迢暗度”三句,展现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美景,营造了表现牛郎织女圣洁永恒爱情的冰清玉洁的环境氛围。
B.此词体现了作者从一而终的爱情观,揭示了爱情的真谛。
C.此词借写牛郎、织女这个人所共知的传说故事来表达自己的爱情观,构思极为巧妙,表达极为自然。
字面上处处写天上、写牛郎织女,实际上句句写人间、写人间爱情。
D.结尾画龙点睛。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既是对牛郎织女爱情的深情赞美,也是作者理想爱情观的集中表述。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3—4题。
送春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来。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09年第8期)3.对《送春》一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B.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杜鹃鸟,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96a71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a.png)
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优秀的古诗文,不仅会丰富我们的语言材料,开拓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将会改善我们为人处世的质地,提升我们的文化品味,陶冶我们的审美情趣,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了“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B)A、304篇B、305篇C、306篇D、307篇2、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B)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3、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灯火阑珊"是指(B)A、灯火辉煌B、灯火即将熄灭C、灯火忽明忽暗D、灯火次第闪烁4、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B)A、八月B、九月C、十月D、十一月6、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D)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D)A、鬼节B、死节C、冥节D、寒食节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编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
这个传统节令是(D)A、中秋B、七夕C、清明D、重阳9、姜夔词"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中"豆蔻"指(B)A、男子十三四岁B、女子十三四岁C、男子十五六岁D、女子十五六岁10、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bcc9b3ec3a87c24028c4ed.png)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决赛)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李白《行路难》是一首诗歌,作者抒发了,,,,、悲愤却仍然执着于理想的强烈自信。
2.杜甫《登高》诗8句字,联联对仗,意境高绝,被后人誉为,,,,之冠。
3.柳永是宋代专业词人,其词风格,,,,,其《雨霖铃》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小说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4.晚唐杜牧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前者写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是,,,,指被烧得灰飞烟灭。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5.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核心诗句)是。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是指现在的。
A.北京B.南京C.扬州D.镇江7.姜夔是宋代著名词人,其号为。
A.白石道人B.青莲居士C.易安居士D.淮海居士8.韩愈散文《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中的“道”,正确的解释是。
A.道理B.正道C.风尚D.世俗9.苏轼《石钟山记》句子“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有,,文言现象。
A.名词作状语B.宾语前置C.意动D.使动10.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句子“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中“浮图”一词意思。
A.僧人B.塔C.寺庙D.禅师封号三、解释题(每题2分,共6分)11.解释诗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选自陆游《书愤》)12.“钩心斗角”一词出自《阿房宫赋》,请指出其原始意义。
13.语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中的“《书》”是指哪一部书,(选自《伶官传序》)四.综合题(共4分)14.阅读下边文言文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上文“庄宗”指的是王朝的帝王李存,他因重用伶人而荒废朝政以至身死国灭。
初中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e3b26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5.png)
初中古诗文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古诗文竞赛试题注意:1.本试卷共4页,满分为100分,竞赛时间为6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考生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处,答在试卷、草稿纸等其他位置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句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B.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忘乡。
C.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D.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2.下列各句与课文不同的一项是()A.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B.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C.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D.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3.下列诗句中,不是咏梅花的一项是()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B.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B.微风微风春风东风好风北风C.微风秋风东风春风疾风秋风D.春风东风好风微风北风秋风5.下列各诗句所描写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⑤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A.①重阳节②元宵节③春节④清明节⑤中秋节B.①春节②重阳节③元宵节④冬至⑤端午节C.①元宵节②春节③端午④重阳节⑤七夕节D.①重阳节②元宵节③春节④七夕节⑤中秋节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君”指的是()A.王维B.孟浩然C.王昌龄D.高适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B.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C.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第3页(共4页)8.填入下面五律横线处的诗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送友游吴越【唐】杜荀鹤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一)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bb5b10ed9e31433239689340.png)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一)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张九龄是什么朝代的诗人?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的名句。
请问“登高”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3.“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选自哪个作品:A.《采桑子》B.《天仙子》C.《生查子》D.《鬼谷子》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A.荣誉B.盛装C.光阴D.女子5.“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山”是指:A.蓬莱、峨眉、方丈B.蓬莱、方丈、瀛洲C.瀛洲、峨眉、九华D.峨眉、方丈、九华6.《书愤》的作者是:A.王维B.杨万里C.陆游D.杜甫7.“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作者与另三位北宋文学家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们是:A.黄庭坚、秦观、张耒、张先B.秦观、张耒、杨万里、张先C.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D.黄庭坚、晁补之、杨万里、张先8.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走马兰台类转蓬”,其中“兰台”是指:A.中书省的别称B.尚书省的别称C.枢密院的别称D.秘书省的别称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A.《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B.《早寒有怀》C.《月夜忆舍弟》D.《离思五首》10.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请问“乌江”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A.河南境内B.湖南境内C.安徽境内D.山东境内11.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是:A.李商隐B.秦观C.周邦彦D.元稹12.“君看一叶舟,出没xx里”,其中“xx”两字为:A.风波B.风雪C.风雨D.风浪13.“怕有渔郎来问津”中的“津”解释为:A.大海B.渡口C.湖泊D.道路14.《狱中赠邹容》的作者是:A.康有为B.梁启超C.章炳麟D.顾炎武15.“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下列哪篇诗文?A.《浣溪沙》B.《雨晴》C.《谒金门》D.《定风波》16.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号”是:A.六一居士B.易安居士C.青莲居士D.东坡居士17.“昨夜星辰昨夜风”的下一句是:A. 心有灵犀一点通B.走马兰台类转蓬C.分曹射覆蜡灯红D.画楼西畔桂堂东18.“莫谴纷纷点翠苔”中的“翠苔”是指:A.草地B.苔藓C.浮萍D.爬山虎19.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最后一句是:A. 断肠人在天涯B.月是故乡明C.愁见河桥酒幔青D.独怆然而涕下20.“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写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A.曹操B.周瑜C.诸葛亮D.刘备二、选择填空题(12分,每题2分)21.赠范晔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d4545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c.png)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A组)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___是唐朝的诗人,他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广为流传。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唐代___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与传统节庆无关。
3.“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选自南宋___的《青玉案·元夕》,描写了元宵节的景象。
4.___的词《如梦令》中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比喻美好的事物应该及时珍惜。
5.“___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出自唐代___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的“三山”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
6.《书愤》是唐代___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7.“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是___的词作,他与___、___、___一起被称为“苏门四学士”。
8.___的《无题》中有“走马兰台类转蓬”,其中的“兰台”是指尚书省的别称。
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唐代___的词作《如梦令》。
10.___的《夏日绝句》中有“至今思___,不肯过江东”,描述了___在乌江自刎的情景,乌江位于今天的湖南境内。
1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___的名句,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赞美。
1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浪里”出自唐代___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描述了舟行于波涛汹涌的海上的情景。
13.“怕有渔郎来问津”出自唐代___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的“津”指的是渡口。
14.《狱中赠邹容》是清代思想家___的诗作,表达了对___的敬意和对自由的渴望。
15.“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唐代___的《归去来兮辞·送别》,描写了离别的悲伤。
16.___的“号”是易安居士。
17.“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___”是唐代___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
18.“___纷纷点翠苔”中的“翠苔”是指苔藓。
19.___《登幽州台歌》中的最后一句是“___然而涕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A组)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张九龄是什么朝代的诗人?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的名句。
请问“登高”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3.“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选自哪个作品:A.《采桑子》B.《天仙子》C.《生查子》D.《鬼谷子》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A.荣誉B.盛装C.光阴D.女子5.“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山”是指:A.蓬莱、峨眉、方丈B.蓬莱、方丈、瀛洲C.瀛洲、峨眉、九华D.峨眉、方丈、九华6.《书愤》的作者是:A.王维B.杨万里C.陆游D.杜甫7.“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作者与另三位北宋文学家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们是:A.黄庭坚、秦观、张耒、张先B.秦观、张耒、杨万里、张先C.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D.黄庭坚、晁补之、杨万里、张先8.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走马兰台类转蓬”,其中“兰台”是指:A.中书省的别称B.尚书省的别称C.枢密院的别称D.秘书省的别称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A.《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B.《早寒有怀》C.《月夜忆舍弟》D.《离思五首》10.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请问“乌江”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A.河南境内B.湖南境内C.安徽境内D.山东境内11.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是:A.李商隐B.秦观C.周邦彦D.元稹12.“君看一叶舟,出没xx里”,其中“xx”两字为:A.风波B.风雪C.风雨D.风浪13.“怕有渔郎来问津”中的“津”解释为:A.大海B.渡口C.湖泊D.道路14.《狱中赠邹容》的作者是:A.康有为B.梁启超C.章炳麟D.顾炎武15.“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下列哪篇诗文?A.《浣溪沙》B.《雨晴》C.《谒金门》D.《定风波》16.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号”是:A.六一居士B.易安居士C.青莲居士D.东坡居士17.“昨夜星辰昨夜风”的下一句是:A.心有灵犀一点通B.走马兰台类转蓬C.分曹射覆蜡灯红D.画楼西畔桂堂东18.“莫谴纷纷点翠苔”中的“翠苔”是指:A.草地B.苔藓C.浮萍D.爬山虎19.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最后一句是:A. 断肠人在天涯B.月是故乡明C.愁见河桥酒幔青D.独怆然而涕下20.“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写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A.曹操B.周瑜C.诸葛亮D.刘备二、选择填空题(12分,每题2分)21.赠范晔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
(柳花春叶梅)22.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窥看见望瞻)23.不见梅花陈与义荆楚岁时经尽,今年不见梅花。
想得苍烟玉立,都()江上人家。
(长在开藏住)24.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危石,日色()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响撞咽轻轰)(暖照盖染冷)25.三台春曲许棐昨夜微风细雨,今朝薄雾()寒。
檐外一声啼鸟,报知花柳平安。
(晓清风轻淡)26.渔歌子刘基钓得鳊鱼不卖钱,瓷瓯引满看青天。
芳树下,夕阳边,睡觉芦花()满船。
(吹雪积落铺)注:瓷瓯引满:斟满一瓷瓯酒。
瓷瓯,一种酒杯。
睡觉:一觉醒来。
三、根据要求填空(10分,每题2分)27.江上即事郭武绿水桥边酒家,白鸥沙上渔家。
山前山后()雨,江北江南落花。
(在括号里填入一个表示季节的字。
)28.农家六言杨万里插秧已盖田面,疏苗犹()水光。
白鸥飞处极浦,黄犊归时夕阳(在括号里填入一个拟人化的动词。
)29.劳劳亭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
(在括号里填入一个表示颜色的字。
)30.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红()!(在括号里分别填入一个拟人化的形容词。
)31.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请从三、四句中各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四、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12分,每小题2分)鼠好夜窃粟。
有人置粟于盎,鼠恣啮,且呼群类入焉。
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
人教以术,乃以糠易粟,浮水面。
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
结合文章的内容,解释加点的词语32.有人置粟于盎()33.鼠恣啮()34.人教以术()35.乃以糠易粟()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36.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30分,每小题2分)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尝学于曾子,事鲁君。
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鲁卒以为将。
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
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
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遂事曾子。
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
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
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
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
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
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
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是以哭之。
”解释加点的字(16分)38.鲁欲将吴起()39.吴起於是欲就名()40.曾子薄之,而与起绝()41.鲁君疑之,谢吴起()42.以明不与齐也()43.游仕不遂()44.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45.是以哭之()46.吴起对“鲁君”的“疑之”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2分)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________________ 。
(不得超过4字)47.鲁君在鲁人“恶吴起”后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2分)鲁君疑之,谢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得超过4字)鲁人(第二段)与魏国大臣李克(第三段)都对吴起作了评价,从评价的目的看有什么不同?请各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48.鲁人的评价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9.李克的评价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50.吴起为士兵吸毒疗伤,而这位士兵的母亲却认为:儿子被“吮”后将“不知其死所矣”。
这位母亲的判断依据是什么?请在下面的格子里填上一句俗语。
因为当时的人们崇尚“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4分)51.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题目(12分,每小题2分)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前驱款门曰:“君至!”晏子被元端,立于门曰:“诸侯得微①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②?”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
”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盅簋③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移于司马穰苴之家。
”前驱款门,曰:“君至!”穰苴介胄操戈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将军乐之。
”穰苴对曰:“夫布荐席,陈盅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公曰:“移于梁丘据之家。
”前驱款门,曰:“君至!”梁丘据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
公曰:“乐哉!今夕吾饮也。
微此二子者,何以治吾国;微此一臣者,何以乐吾身。
” (《晏子春秋》)注:①得微:恐怕,莫非。
②辱:委屈(你来)。
③盅簋:摆设宴席的器皿。
晏子、司马穰苴和梁丘据在被景公邀请夜饮时,三人各有怎样的表现?请在文章中摘录写三人表现的词句。
(6分)53.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4.司马穰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5.梁丘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晏子和司马穰苴向景公的发问,可以判断他们两人各自怎样的身份?(6分)晏子:“诸侯得微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司马穰苴:“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乎?”56.晏子:__________________57.司马穰苴:__________________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8分,每题4分)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8、请从“声”和“色”两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此诗的文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默写毛泽东的任何一首旧体诗词(4分,错1字扣1分,扣满4分为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16分,每题2分)寒山寺建于南梁,唐时因寒山、拾得二僧居此而得名。
得名并不等于出名,寒山、拾得在佛教中虽然也有地位,但寒山寺的名扬四海却是因为张继写的那首七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