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实验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南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南引言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是机械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指南旨在向学生介绍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的内容、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实验的意义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效果。
实验内容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零件测量实验:学生需要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测量微计等,测量给定零件的尺寸,并记录数据。
2.零件装配实验: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零件图纸和装配要求,进行零件的装配实验,并检查装配结果的正确性。
3.运动副分析实验: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认识机械运动副的构成、类型和分析方法,并对给定的机械运动副进行分析,得出运动副的类型和特性。
4.传动系统实验:学生需要通过实验,了解机械传动系统的构成、传动原理和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5.强度校核实验:学生需要通过实验,了解机械零件的应力分析原理和计算方法,并进行零件的强度校核和优化设计。
实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的主要目的包括:1.熟悉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应用: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巩固所学知识。
2.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操作测量工具、装配零件、分析运动副等,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提高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学生需要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其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4.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任务,加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实验方法与步骤在进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准备实验材料和工具: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零件、测量工具、装配工具等。
2.确定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测量步骤、装配顺序和运动副分析方法等。
机械设计创新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创意及综合设计型实验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实验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一机械设计综合设计型实验(I)实验内容1. 挠性传动(I) ―― V带传动2. 挠性传动(U)――滚子链传动自行设计及组装的实验台结构示意图1. 综合实验台的系统图2. 实验台结构示意图3•实验台各构成模块的功能4. 被测试的挠性件型号(1)V带型号:(2)滚子链型号:5. 带轮直径:D i= mm;D2=mm6. 电机转速:额定转速r/mi n三.实验测试数据:(要求每组打印一份,每位学生复印后附在报告上)P i、P2 ――输入端、输出端功率(kW)n i、n2 输入端、输出端的实际转速(r/min);门2 -- 转速比;n i――V带传动及链传动效率;;――带传动滑动率;;="亠2 =i_D2门2(%)V1Dn四.绘制V带传动效率曲线(一F)及滑动曲线(;一F)五.滚子链传动的特性性能实验1. 动态特性2. 绘制链传动效率曲线六.思考题1. 试验台组装时各模块间是如何联接的?它们的相对几何位置是如何调整的?2.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与打滑有何区别?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 带传动的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4. 影响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传动能力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当D1=D2 时打滑发生在哪个轮子上?5. 通过实验,比较链传动与带传动的主要特点七.教师评语试验日期:指导教师:(签字)姓名 ____________ 实验成绩 _______实验二 机械设计综合设计型实验(H ) 班级 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 一. 实验内容i •啮合传动(I )――齿轮传动(硬齿面)2•啮合传动(H )——蜗杆传动3•啮合传动(川)——摆线针轮传动二. 自行设计及组装的实验台结构示意图1. 综合实验台的系统图2. 实验台结构示意图3. 实验台各构成模块的功能三.实验测试数据:(要求每组打印一份,每位学生复印后附于报告)四.实验结果及绘制传动效率曲线1.绘制单一传动的效率曲线(n—MJ, M i为加载力矩2. 绘制各传动的效率曲线并比较(选做内容)五.思考题:1.本实验台采用的是什么类型的传动?加载方式有什么特点?2•影响传动效率的因素有哪些?M i与间是什么关系?可以采用什么措施提高效率?3. 油温对传动效率有何影响?4•啮合传动中各种传动类型各有什么特点?5. 通过实验讨论啮合传动与挠性传动的主要特性如何?六.教师评语试验日期:指导教师:(签字)。
机械设计补充实验 (1)
液体动压润滑轴承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动压轴承油膜压力分布的测定方法,绘制油膜压力径向和轴向图,验证理论分布曲线。
2、掌握动压轴承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绘制摩擦特性曲线,加深对润滑状态与各参数间关系的理解。
3、了解实验台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动压润滑的形成,加深对动压原理的认识。
二、实验设备及原理实验台的结构如图1所示。
1、实验台的传动装置由直流电动机1通过V带传动2驱动轴沿顺时针(面对实验台面板)方向转动,由无级调速器实现轴4的无级调速。
本实验台的转速范围是3~500转/分,轴的转速由数码管直接读出。
图1 实验台结构示意图2、轴与轴瓦间的油膜压力测量装置轴的材料为45号钢,经表面淬火、磨光,由滚动轴承支承在箱体3上,轴的下半部浸泡在润滑油中,本实验台采用的润滑油的牌号为N68(即旧牌号的40号机械油),该油在200C时的动力粘度为0.34PaS。
轴瓦的材料为铸锡铅青铜,牌号为ZCuSnPb5Zn5(即旧牌20,号ZQSn6-6-3)。
在轴瓦的一个径向平面内沿圆周钻了7个小孔,每个小孔沿圆周相隔0每个小孔联接一个压力传感器,用来测量该径向平面内相应点的油膜压力,由此可绘出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沿轴瓦的一个轴向剖面装有两个传感器,用来观察有限长滑动轴承沿轴向的油膜压力分布情况。
3、 加载装置本实验台采用螺旋加载,转动螺旋即可改变载荷的大小,所加载荷之值通过传感器数字显示,直接在实验的操作板上读出(取中间值)。
这种加载方式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载荷的大小可任意调节。
4、摩擦系数f 的测量装置径向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f 随轴承的特性系数npη值的改变而变化,其中η是润滑油的动力粘度,n 是轴的转速,p 是轴承中的平均压强、即rF Bd,r F 是轴上的径向载荷,B 是轴瓦的宽度,d 为轴的直径,本实验台B 是125mm ,d 为70mm 。
在边界摩擦时,摩擦系数f 随轴承的特性系数npη的增大而变化很小(由于n 值很小,建议用手慢慢转动轴);进入混合摩擦后,npη值的改变引起摩擦系数f 的急剧变化,在刚形成液体摩擦时,摩擦系数f 达到最小值,此后,随npη的增大油膜厚度亦随之增大,因而摩擦系数f 亦有所增大。
机械设计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基础实验的核 心内容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学实 验能力、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机械设计实验的体系,将实验分为感知型实验、 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4大类 型。内容主要包括:带传动装置性能参数测试与分析、 链传动装置性能参数测试与分析、齿轮传动装置性能参 数测试与分析、蜗杆传、轴系结构创 意组合设计、减速器拆装、机械结构感知与分析等。
目录
实验一 带传动装置性能参数测试与分析 实验二 链传动装置性能参数测试与分析 实验三 齿轮传动装置性能参数测试与分析 实验四 蜗杆传动装置性能参数测试与分析 实验五 机械传动系统搭接 实验六 滑动轴承基本性能测试 实验七 轴系结构创意组合设计 实验八 减速器拆装 实验九 机械结构感知与分析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实验报告(一)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的构造简图及各部分的作用三、实验记录及计算数据表系统刚度为δ∆=FC 试验证 21C C C += )(2121δδδ∆+∆=∆, 11δF C '=, 22δF C '=四、绘制受力——变形曲线力——变形曲线用坐标纸绘制,建议纵坐标(力)比例:40N/mm ,横坐标(变形)比例:0.0004mm/mm 。
五、实验误差1.螺栓总拉力误差0016116110010)(10⨯⋅⨯⨯+''-⋅⨯⨯--A E F F A E μεμε2.预紧力误差00161262161100101010⨯⋅⨯⨯⋅⨯⨯-⋅⨯⨯---A E A E A E μεμεμε3.协调变形误差00121100⨯∆∆-∆μεμεμε机械设计实验报告(二)一、原始数据及实验记录传动带型号规格 初拉力=0F1201=D mm 1202=D mm表中1M ——主动电机上的转矩 2M ——被动电机上的转矩η——效率 ε——滑动率 F ——皮带传动的圆周力二、效率和滑动率曲线允许传递的有效圆周力〔ec F 〕= N允许传递功率 10000VF P ec ⋅= KW机械设计实验报告(三)一、实验目的二、试验机结构简图及工作原理三、实验结果1.叙述滑动轴承产生液体摩擦现象2.测试数据及处理结果a.数据表表2n 曲线b.摩擦系数与特性系数pc.油膜压力分布曲线d.承载能力曲线四、实验结果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的相关知识,熟练使用相关工具进行设计与制作,并在实际操作中加强自身动手能力与实际应变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是设计、制作和测试一台简易的手摇发电机,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三、实验原理手摇发电机是一种可以将人体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与传统发电机相似。
由于旋转磁场的作用,磁感线会跟着线圈旋转,从而在线圈内产生感应电动势,利用这个原理就可以将人体机械能转换成为电能。
四、实验步骤1.设计手摇发电机的框架:需要确定手摇发电机的框架大小和形状,画出初步的设计图等,然后在SOLIDWORKS等相关软件中进行3D建模,制定出框架的具体参数。
2.制作手摇发电机的框架:使用自动加工工具将框架进行机械加工并进行整体组装。
3.设计手摇发电机的发电部分: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发电机部分的设计,并制定发电机的制造参数。
4.制造手摇发电机的发电部分:使用自动加工工具进行发电机部分的制造,并将其与框架进行整体组装。
5.测试手摇发电机:使用测试工具进行手摇发电机的测试,测试其输出功率以及电压波动等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五、实验结果经过制作和测试,手摇发电机的性能达到了预期目标,最大输出功率为2W,电压波动较小。
六、实验思考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到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也加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框架的加工精度不够高、发电机部分的输出功率不够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加以解决并不断完善。
七、实验结论本次实验让我加深了对机械设计的认识,同时也让我通过实践了解了机械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应变技巧。
通过这次实验,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机械设计方面的不足,需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机械设计实验齿轮范成法实验
3
2
一.实验目的
利用一对齿廓互相啮合时,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
1、特点:刀刃包络线=齿槽形状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02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二、实验原理
三、仪器与工具
大圆盘 2.横拖板 3.底座 4.齿条形刀具 5.压板
齿轮范成仪。
大圆盘 2.横拖板 3.底座 4.齿条形刀具 5.压板
6、观察所加工的标准齿轮的根切现象;观察刀具的齿顶线是否超过了极限啮合点N;观察和体会渐开线的形成过程和根切的形成过程。
7、加工变位齿轮:重新调整刀具位置(对刀),将刀具离开轮坯分度圆移动一段距离(mxmin),然后按上述方法加工变位齿轮。
加工标准齿轮
加工负变位齿轮
齿坯图尺寸的计算。 附上齿廓加工图。
拧下范成仪大圆盘上的圆形压板5,将轮坯纸样安装在大圆盘上,压上圆形压板,完成轮坯的装夹过程。
5、将齿条刀具与轮坯对滚并横向移动到一端极限位置(以保证刀具横拖板底部齿条与大圆盘底部的齿轮不脱开为限),然后向另一端走刀(横向移动刀具),每次移动距离不要太大(每次移动3-4mm),以免渐开线不圆滑;每移动一次,用铅笔描下刀具的位置(注意:应把压着纸的刀具齿廓完全描下,不要漏描;否则渐开线不完全);直至刀具拖板走到另一端不能再走为止(应保证画出2个完整齿的渐开线齿廓)。
实验报告:
2、绘图纸(260X250)、圆规、三角板、铅笔、铅笔刀、橡皮等绘图工具。
d
db
φ65
φ30
根据被加工齿轮的参数制作标准齿轮轮坯(x=0)和变位齿轮轮坯(x=xmin),将两种轮坯各画一半组成一个整圆轮坯图;并在图中画出各自的基圆、分度圆、齿根圆及齿顶圆;沿两个齿顶圆剪掉多余的纸,形成轮坯纸样。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次实验的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常见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2、掌握机械零部件的测绘方法和绘图技能。
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和精度分析。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实验设备减速器若干台。
机械传动实验台。
2、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千分尺。
钢板尺。
内、外卡钳。
3、绘图工具绘图板。
丁字尺。
绘图铅笔、橡皮、圆规、三角板等。
三、实验内容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分组拆卸减速器,观察其内部结构,了解各零部件的名称、作用和装配关系。
使用测量工具对减速器的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在机械传动实验台上安装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装置。
改变输入转速和负载,测量不同工况下的传动效率、扭矩和转速等参数。
分析实验数据,研究传动性能与参数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1)分组并熟悉实验设备和工具,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按照正确的顺序拆卸减速器的箱盖、轴、齿轮、轴承等零部件,注意做好标记,以便装配时能正确安装。
(3)仔细观察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形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加工工艺。
(4)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如轴的直径、齿轮的模数、齿宽等,并记录测量数据。
(5)根据测量数据和观察结果,按照国家标准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标注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1)选择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安装在实验台上。
(2)调整传动装置的张紧力或中心距,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启动实验台,逐渐增加输入转速和负载,记录不同工况下的扭矩、转速和传动效率等参数。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知识,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机械设计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 利用CAD软件进行零部件的建模和装配设计;
2. 对设计好的零部件进行强度及刚度的分析;
3. 利用实验台进行加工及组装。
三、实验器材
1. 计算机及CAD设计软件;
2. 材料强度测试仪器;
3. 机械加工设备;
4. 实验台。
四、实验步骤
1. 使用CAD软件设计并建模所需的零部件;
2. 进行强度及刚度的分析,优化设计;
3. 将设计好的零部件进行机械加工;
4. 对加工好的零部件进行组装。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加工了一个机械零件,经过实际测试,零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对机械设计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一定的设计和加工
技能。
六、实验结论
本次机械设计基础实验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机械设计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未来的
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机械设计能力。
至此,本次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完毕。
感谢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
配合和支持。
愿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前言实验是机械设计课程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实验不仅可以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机械设计实验是《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创新设计的能力,按照《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了此实验指导书,设置的具体实验项目:带传动效率实验、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减速器拆装实验3项实验。
实验一 带传动效率实验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一、实验目的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现象,以及它们与带传递的载荷和转速之间的关系。
测定传动效率和滑动率与所传递的载荷和转速之间的关系,绘制带传动的效率曲线和滑动曲线。
二、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带传动原理是张紧在至少两轮上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轮接触面间产生摩擦力来传递运动与动力。
带传动的效率,当主动轮与从动轮直径相等,即传动比i=1时,可按下式求得1122n T n T ==主动轮的功率从动轮的功率η式中:T 1 ——输入力矩,N·m ;T 2 ——输出力矩,N·m ; n 1 ——输入转速,r/min ; n 2 ——输出转速,r/min 。
由于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使带的两边弹性形变不等引起带与轮面的微量相对滑动称为弹性滑动。
带传动在工作中的滑动程度用滑动系数ε表示,它是随负载的大小而变化的。
可按下式求得121n n n -=ε 式中: n 1 ——输入转速,r/min ; n 2 ——输入转速,r/min 。
滑动曲线就是表示带在不同负载时滑动的程度的曲线,可分别以主动轮转速和负荷档位为横坐标,以滑动系数ε为纵坐标来绘制。
三、实验条件1.柜式带传动效率测试分析实验台。
2.笔、草稿纸(此项自带)。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根据实验要求加初拉力(调整张紧螺丝)。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答案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熟悉和掌握常见机械零件和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对机械零件进行尺寸测量和精度分析。
3、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加深对机械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以下设备和工具:1、机械零件展示柜:展示了各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如齿轮、轴、螺栓、螺母等。
2、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直尺等。
3、实验台:用于安装和操作机械机构。
4、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观察各种机械零件的外形结构,了解其功能和应用。
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零件的尺寸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对测量数据进行精度分析,判断零件的加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机械机构的运动分析安装和调试机械机构,如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
观察机构的运动过程,绘制运动简图。
通过测量和计算,分析机构的运动特性,如速度、加速度等。
3、机械传动系统的性能测试搭建机械传动系统,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
测量传动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功率、转速、转矩等参数。
分析传动系统的效率、传动比等性能指标,并探讨影响性能的因素。
四、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内容和步骤。
熟悉实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分组并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工。
从零件展示柜中选取感兴趣的零件进行观察和分析。
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的外径、内径、长度等尺寸,用千分尺测量零件的厚度、直径等尺寸,测量时要注意正确的测量方法和读数。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并进行精度分析。
3、机械机构的运动分析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在实验台上安装机械机构。
手动操作机构,观察其运动过程,注意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
用直尺和铅笔绘制机构的运动简图,标注出各构件的名称和运动副的类型。
安装位移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通过计算机采集机构的运动数据。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 - 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验教案一、引言1.1实验课程的重要性1.1.1增强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1.1.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1.1.3加深对机械设计原理的理解1.1.4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1.2课程实验的目标1.2.1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1.2.2学会使用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和工具1.2.3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1.3课程实验的内容安排1.3.1实验一:机械零件的绘制与装配1.3.2实验二: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1.3.3实验三:机械结构的优化与改进1.3.4实验四:机械系统的创新设计二、知识点讲解2.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2.1.1杠杆原理及其应用2.1.2传动原理及其分类2.1.3轴承和连接件的选用2.1.4机械效率与能量损失2.2机械设计的方法与步骤2.2.1设计需求的明确和分析2.2.2设计方案的提出和评估2.2.3设计计算和参数优化2.2.4设计验证和实验测试2.3常用机械设计软件介绍2.3.1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2.3.2CAE软件的仿真分析和应用2.3.3PDM软件的数据管理和协同设计2.3.4CAPP软件的工艺规划和制造指导三、教学内容3.1实验一:机械零件的绘制与装配3.1.1绘制机械零件的三视图3.1.2装配图的绘制和标注3.1.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3.1.4零件图的装配和拆解3.2实验二: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3.2.1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和机构3.2.2计算传动系统的参数和性能指标3.2.3设计传动系统的布局和结构3.2.4分析传动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3.3实验三:机械结构的优化与改进3.3.1分析现有机械结构的优缺点3.3.2提出结构优化和改进的方案3.3.3进行结构优化和改进的设计计算3.3.4验证结构优化和改进的效果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目标4.1.1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1.2学会使用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和工具4.1.3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传动系统设计和分析4.2过程与方法目标4.2.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4.2.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2.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4.3.2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责任感4.3.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5.1.2常用机械设计软件和工具的使用和操作5.1.3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分析5.2教学重点5.2.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应用5.2.2常用机械设计软件和工具的熟练使用5.2.3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分析的能力培养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实物模型和组件6.1.2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挂图和图表6.1.3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动画6.1.4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实验器材和工具6.2学具准备6.2.1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6.2.2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笔记本和绘图工具6.2.3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计算器和电脑软件6.2.4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实验报告和资料6.3教学辅助材料6.3.1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教学PPT和讲义6.3.2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习题和案例6.3.3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实验指导和实验报告模板6.3.4准备机械设计相关的评价标准和评分细则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引入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7.1.2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7.1.3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7.1.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7.2课堂讲解与演示7.2.1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7.2.2演示机械设计软件和工具的使用7.2.3分析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案例7.2.4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7.3实践操作与指导7.3.1分组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与装配实验7.3.2指导学生进行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7.3.3引导学生进行机械结构的优化与改进7.3.4监督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进展八、板书设计8.1板书内容8.1.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8.1.2机械设计软件和工具的使用8.1.3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8.1.4机械结构的优化与改进8.2板书结构8.2.2使用图表和图示辅助讲解8.2.3使用关键词和重点语句突出重点8.2.4使用不同颜色和字体区分不同内容8.3板书呈现方式8.3.1采用逻辑顺序和层次感呈现板书内容8.3.2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符号表达8.3.3与讲解和演示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8.3.4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参与板书的设计和讲解九、作业设计9.1课后作业9.1.1完成机械零件的绘制与装配实验报告9.1.2完成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9.1.3完成机械结构的优化与改进实验报告9.1.4复习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9.2作业要求9.2.1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提交实验报告9.2.3要求学生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讨论9.3作业评价与反馈9.3.1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和评价9.3.2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9.3.3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9.3.4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课后反思10.1.1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10.1.2反思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10.1.3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10.1.4反思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达成情况10.2拓展延伸10.2.1提供相关的机械设计案例和项目10.2.2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机械设计研究和探索10.2.3鼓励学生参与机械设计相关的竞赛和活动10.2.4提供相关的机械设计相关的学习资源和资料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二、教学内容三、教学过程四、板书设计五、作业设计每个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详细补充:在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时,可以通过实例和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答案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提高学生对机械设计的认识,为今后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二、实验器材1. 机械设计实验台2. 量具(如卡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3. 传感器4. 计算机5. 相关实验教材和参考资料三、实验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的学习2. 机械零件的测绘与设计3. 机械装配与调试4. 机械性能测试与分析四、实验步骤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的学习(1)阅读相关教材,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机械设计基本原理的理解。
2. 机械零件的测绘与设计(1)对给定的零件进行测绘,包括尺寸、形状、表面粗糙度等。
(2)根据测绘结果,运用设计方法进行零件设计。
(3)绘制零件图纸,包括尺寸、形状、材料、标注等。
3. 机械装配与调试(1)根据设计图纸,将零件进行装配。
(2)对装配好的机械进行调试,确保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4. 机械性能测试与分析(1)对调试好的机械进行性能测试,如强度、刚度、耐磨性等。
(2)分析测试结果,评估机械性能,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的学习通过学习,掌握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2. 机械零件的测绘与设计(1)测绘结果:零件尺寸、形状、表面粗糙度等符合要求。
(2)设计结果:零件图纸完整,尺寸、形状、材料、标注等符合设计要求。
3. 机械装配与调试装配过程顺利,机械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4. 机械性能测试与分析(1)强度测试:机械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刚度测试:机械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3)耐磨性测试:机械耐磨性满足设计要求。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学会了机械零件的测绘与设计,为今后实际应用打下了基础。
3. 实验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机械设计工作提供了借鉴。
七、实验心得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机械设计 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1. 引言机械设计是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的是机械系统的设计、分析和优化等问题。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并应用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来加深对机械设计的理解和掌握。
2. 实验目标本次实验的目标是设计一个简易的手摇发电机,实现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将学习机械系统的设计流程,了解其关键要素和设计原则。
3. 实验内容3.1 发电机结构设计首先,我们需要设计一个适合的发电机结构。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所以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转子和定子的结构,使其能够实现发电的功能。
具体的设计包括确定转子和定子的材料、形状、尺寸等。
3.2 力学分析接下来,我们需要对设计的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确定其能够承受的最大载荷和安全系数。
通过力学分析,我们可以评估设计的结构是否足够稳定和可靠。
3.3 电磁分析除了力学分析,我们还需要进行电磁分析,以确定设计的发电机能够产生足够的电能。
电磁分析包括计算磁场分布、电压输出等。
3.4 性能测试最后,我们将对设计的发电机进行性能测试,包括测量输出的电能和效率。
通过性能测试,我们可以评估设计的发电机的性能和优化方向。
4. 实验结果通过以上的设计和实验,我们成功地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手摇发电机。
实验结果表明,该发电机能够稳定地输出电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设计要求。
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手摇发电机的设计和制作中。
实验结果表明,机械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它不仅涉及材料、力学和电磁等多学科知识,还需要设计者具备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机械设计的流程和要素,提高了机械设计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我们也对机械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对我们的机械设计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机械设计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设计和创新能力,为实际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机械实验报告(18篇)
机械实验报告(18篇)篇1:机械实验报告机械实验报告班级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_一、实验内容:1、传动系统的功能能量分配转速的改变运动形式的改变2、传动系统的基本构成二、自行设计及组装的实验台结构图:1、综合实验台的系统原理图2 实验台结构示意图3、实验台各构成模块的'功能三、实验测试数据:(要求每组打印一份,每位同学复印附于报告后)P1、P2——输入端、输出端功率(kW);n1、n2————输入端、输出端的实际转速(r/min);n2/ n1——转速比;η——V带传动及链传动功率;ε——带传动滑动率;四、绘制各传动的效率曲线(η-F)及V带的滑动曲线(ε-F)五、思考题:1、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与打滑有何区别?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带传动的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当D1 = D2时,打滑发生在哪个轮子上?3、影响传动效率的因素有哪些?M1与η间是什么关系?可以采取什措施提高效率?4、啮合传动与挠性传动各有何主要特性?啮合传动外壳尺寸小,效率高,传动比恒定,功率范围广等特性,小的制造误差及齿壳变形,在高速运动将引起冲击和噪声;挠行传动:载荷能缓和冲击,运行平稳,无噪声,制造和安装精度不像啮合传动那样搞。
传动同样大的圆周力,轮廓尺寸和轴上的压力更大,效率低不能保证准确传动比。
篇2:机械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1、传动系统的功能能量分配转速的改变运动形式的改变。
2、传动系统的基本构成。
二、自行设计及组装的实验台结构图:1、综合实验台的系统原理图。
2、实验台结构示意图。
3、实验台各构成模块的功能。
三、实验测试数据:(要求每组打印一份,每位同学复印附于报告后)P1、P2——输入端、输出端功率(kW);n1、n2————输入端、输出端的实际转速(r/min);n2/n1——转速比;η——V带传动及链传动功率;ε——带传动滑动率;四、绘制各传动的效率曲线(η-F)及V带的滑动曲线(ε-F)五、思考题:1、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与打滑有何区别?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带传动的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当D1=D2时,打滑发生在哪个轮子上?3、影响传动效率的因素有哪些?M1与η间是什么关系?可以采取什措施提高效率?4、啮合传动与挠性传动各有何主要特性?啮合传动外壳尺寸小,效率高,传动比恒定,功率范围广等特性,小的制造误差及齿壳变形,在高速运动将引起冲击和噪声;挠行传动:载荷能缓和冲击,运行平稳,无噪声,制造和安装精度不像啮合传动那样搞。
机械设计课程综合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课程综合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 课程综合实验
三.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1、方法与步骤:拆装一减速器, 2、观察各零件的特征,安装、固定以及相互位置间的关系; 3、支承方式、润滑和密封等。 注意:拆卸完成后,应按原样装配好;注意装配工艺及零件 的正确位置。
四. 实验报告
结合课程设计要求,记录实验数据或绘制结构草图,以 供课程设计参考
: 4、分析减速器的润滑方式,特别应注意各传动部件是如何润滑的。
5、注意观察减速器的密封方式。 6、了解减速器装配的基本要求
机械设计实验—课程综合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 课程综合实验
减速器
机械设计实验—课程综合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 课程综合实验
减速器
机械设计实验—课程综合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 课程综合实验
二.实验设备
1、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 2、 单级圆锥齿轮减速器 、 3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凸缘式和嵌入式轴承盖)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凸缘式和嵌入式轴承盖) 4 、二级圆柱齿轮分流式减速器 5 、二级圆柱齿轮输入输出同轴线式减速器 6 、二级圆锥 圆柱齿轮减速器 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7 、上置蜗杆 蜗轮减速器 上置蜗杆-蜗轮减速器 8 、下置蜗杆-蜗轮减速器 下置蜗杆 蜗轮减速器
机械设计实验—课程综合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 课程综合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
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实验室
机械设计实验—课程综合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 课程综合实验
机 械 设 计
实验六
机械设计课程综合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课程综合验目的
1、配合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进行减速器拆装,建立感性认识。 2、利用多学科知识进行计算分析:结构形式、各零部件的作用 及装配关系。 3、注意观察轴的支承形式,分析轴上零件及轴承的定位与调整 方式。
机械设计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机械设计系统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10月15日实验地点:机械设计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熟悉机械设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机械设计系统中的参数设置和计算方法。
3. 培养运用机械设计系统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机械设计系统是一种用于机械设计的计算机辅助工具,它能够帮助设计者进行机械零件的几何设计、力学分析和优化设计。
实验中,我们将利用机械设计系统进行以下任务:1. 创建几何模型:根据设计要求,创建所需的几何模型。
2. 设置材料属性:为模型设置材料属性,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3. 添加约束条件:为模型添加必要的约束条件,如固定、旋转等。
4. 进行力学分析:对模型进行力学分析,如应力、应变、位移等。
5. 优化设计:对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以降低成本、提高性能。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机械设计系统软件:SolidWorks、ANSYS等。
2. 电脑:一台配置较高的电脑,用于运行机械设计系统软件。
3. 设计图纸:根据设计要求,提供相应的设计图纸。
四、实验步骤1. 创建几何模型:打开机械设计系统软件,根据设计图纸创建所需的几何模型。
本实验以一个简单的轴类零件为例,创建轴的几何模型。
2. 设置材料属性:在软件中为创建的轴设置材料属性,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本实验中,轴的材料为45号钢,弹性模量为210 GPa,泊松比为0.3。
3. 添加约束条件:为轴添加必要的约束条件。
本实验中,将轴的两端设置为固定约束,以模拟实际工作中的固定状态。
4. 进行力学分析:在软件中对轴进行力学分析。
本实验中,分析轴在受到扭转力矩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
5. 优化设计:根据分析结果,对轴进行优化设计。
本实验中,通过调整轴的直径和长度,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创建的轴类零件几何模型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
2. 在力学分析中,轴在受到扭转力矩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均在允许范围内,说明轴的设计满足强度要求。
《机械设计》实验四(轴系结构实验)
综合性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轴系结构实验实验简介:轴系主要包括轴、轴承和轴上零件,它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轴的主要功用是支持旋转零件和传递扭矩。
轴的设计一方面要保证具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即满足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等要求。
另一方面,要根据制造、装拆使用等要求定出轴的合理外形和全都结构尺寸,即进行轴的结构设计。
轴承是轴的支承,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
滚动轴承已标准化,设计时只需根据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尺寸,并进行轴承装置的设计。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进一步定性地对轴系设计结构理论进行深入了解。
适用课程:机械设计实验目的:了解并正确处理轴、轴承和轴上零件间的相关关系,如轴与铀承及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装拆及调整方式等,以建立对抽系结构的感性认识并加深对轴系结构设计理论的理解。
面向专业:机械类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课内必做)计划学时: 2学时实验要求:A预习《机械设计》等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内容;B预习《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中实验目的、原理、设备、操作步骤或说明,并写出预习报告;实验前没有预习报告者不能够进行实验;C 进行实验时衣着整齐,遵守实验室管理规定、学生实验守则、仪器设备操作规定等相关规定,服从实验技术人员或实验教师的指导与管理。
知识点:A《机械设计》课程传动轴内容;B 《机械设计》课程键、螺纹连接内容;C《机械设计》课程滚动轴承内容;D 《机械设计》课程齿轮传动内容; E 《机械设计》课程蜗轮蜗杆传动内容;F《机械设计》课程润滑、密封内容;G《机械制图》课程相关知识内容。
实验分组:1人/组《机械设计》课程实验实验四轴系结构实验一、概述轴系主要包括轴、轴承和轴上零件,它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轴的主要功用是支持旋转零件和传递扭矩。
它与轴承孔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安装传动件轮毂的轴段称为轴头,联接轴颈和轴头的轴段称为轴身。
轴颈和轴头表面都是配合表面,须有相应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轴的设计一方面要保证具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即满足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等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机电学院机械基础实验室2006.9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机械及其零部件的性能和工作能力,是关系机械产品质量的关键。
机械设计和制造领域大量问题是综合性的,不仅要进行理论和纯数学定量分析,而且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解决。
众所周知,许多参数和工作能力的确定,大都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
实验技术以及实验数据的取得,已成为构建新理论,研究、改进和创新机械的重要途径。
机械及零部件性能和工作能力的测试,涉及运动学特性、动力学特性、精确度、承载能力、可靠性、安全性、人机工程、节能环保等,内容相当广泛,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根据教学环节并结合实验条件,本节将选择在实验室条件下,在机械性能、结构及参数测试分析等方面,对实验基本原理、装置组成、方法和实现步骤有所了解,领会和进一步深化启迪。
这里也对机械性能和工作能力测试提出注意下列几点:1.实验原理和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合理性。
2.实验设备能达到实验目的,尽可能一机多用;具有适宜的准确度和足够的强度与刚度。
尽量符合实际工况;使用性能好并节省人力、物力。
3.加载装置是试验机的关键部件,要加载可靠、准确稳定、能实现空载起动,并能在运转中改变加载的大小和方向,便于测量和进行模拟试验。
螺栓联接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试受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联接的受力和变形曲线(即变形协调图)。
2.掌握求联接件(螺栓)刚度C1、被联接件刚度C2、相对刚度C1/C1+C2。
3.了解试验预紧力和相对刚度对应力幅的影响,以考察对螺栓疲劳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图4—1、2分别为LB-87型、LBX-84型螺栓联接实验机结构组成示意图;在图4—1中手轮1相当于螺母,与螺栓杆2相连;套筒3相当于被联接件,拧紧手轮1就可将联接副预紧,并且联接件受拉力作用,被联接件受压力作用。
在螺栓杆和套筒上均贴有电阻应变片,用电阻应变仪测量它们的应变来求受力和变形量。
测力环4是用来间接的指示轴向工作载荷的。
拧紧加载手轮(螺母)6使拉杆5产生轴向拉力,经过测力环4将轴向力作用到螺杆上。
测力环上的百分表读数正比于轴向载荷的大小。
1.LB-87型螺栓联接实验机的主要实验参数如下:1).螺栓材料为45号钢,弹性模量E1=2.06×105N/mm2,螺栓杆直径d=10mm,有效变形计算长度L1=130mm。
2).套筒材料为45号钢,弹性模量E2=2.06×105N/mm2,两件套筒外径分别为D=31和32,内径为D1=27.5mm,有效变形计算长度L2=130mm.。
2.测试仪器1)YJ-26型数字电阻应变仪。
2)YJ-18型数字电阻应变仪。
3)PR10-18型预调平衡箱。
三.实验原理1.力与变形协调关系在螺栓联接中,当联接副受轴向载荷后,螺栓受拉力,产生拉伸变形;被联接件受压力,产生压缩变形,根据螺栓(联接件)和被联接件预紧力相等,可把二者的力和变形图线画在一个坐标系中,如4-3所示。
当联接副受工作载荷后,螺栓因受轴向工作载荷F 作用,其拉力由预紧力Qp 增加到总拉力Q ,被联接件的压紧力Q p 减少到剩余预紧力Q ’p ,这时,螺栓伸长变形的增量Δλ1,等于被联接件压缩变形的恢复Δλ2,即Δλ1=Δλ2=λ,也就是说变形的关系是协调的。
因此,又称为变形协调图。
力与变形之比Q/λ称为刚度,知道了力和变形的大小便可计算出连接副的刚度的大小。
C 1=Q 1/λ为螺栓刚度;C 2=Q 2/λ2为被联接件刚度。
C 1/C 1+C 2称为螺栓的相对强度。
在力-变形图上,刚度表现为图线的斜率。
为了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通常采用降低C 1或增加C 2的方法以降低载荷的变化值ΔF 。
2.主要公式螺栓联接的受力和变形,采用在试件上贴电阻应变片,并配接电阻应变仪加以测量,通常应变仪测量的数值为微应变,其可以表示为式:610-⨯=εμε (4-1) 应变片的接线按半桥接到应变仪上。
材料在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应变的关系为:610-⨯⨯=⨯=μεεσE E (4-2)故螺栓拉力为:410261111d E A F πμεσ⨯⨯⨯=⨯=- (4-3)被联接件(套筒)压力为:4)(1021262222D D E A F -⨯⨯==-πμεσ (4-4)螺栓伸长变形为: 161110L ⨯⨯=-μελ(4-5)套筒压缩变形为: 262210L ⨯⨯=-μελ (4-6)轴向工作载荷可由测力环中百分表读数测出:S K F ⨯= (4-7) 式中:K —测力环刚度,单位为:公斤/格;S —百分表读数—指针格数; 3.测试系统说明1)测试系统原理示意图如图4-4所示,图中R 1、R 1,为贴在螺栓或套筒上的电阻应变片,即受力应变片;R 2、R 2,为温度补偿片,贴在与螺栓材料相同的零件上;R 1、R 1,、R 2、R ,2共同组成外测量半桥,Z3、Z4为应变仪的内半桥电阻,与R 1、R 2组成一个全桥。
图4-4.测试系统连接原理图2)测量前应对电桥调平衡,即在电阻应变片未受力的情况下,其阻值未发生改变,电桥的输出信号值为零。
当螺栓和被联接件受力时,则贴在其上的电阻应变片R 1、R'1的电阻值将发生变化,即电桥的信号输出与受力件的变形成正比,经放大器将其电压信号放大和检波后,经A/D 换成与模拟量对应的数字量,显示器显示出螺栓或套筒的微应变量值,经计算后可得到联接副的联接件与被连接件的力和变形的数值。
四.实验步骤1.用LB-84实验机步骤 1).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按上图4-4所示的线路连接原理图,将连线接好。
2).将LBX-84实验机的螺栓联接处于卸载状态,测力环应处于不受力状态,且把百分表小指针调为零。
3).打开应变仪电源,后面板开关打到半桥处。
4).按下“基0”开关,调节“电阻平衡”电位器,使显示为0000。
5).按下“标定”开关,调节“灵敏度”电位器,使显示为-5000,并反复调平衡(零点)和定标(-5000με)。
电桥调平衡:使加载及预紧手轮处于松弛状态,按下应变仪测量铵钮,调节对应的电位器的电阻值,使应变仪的输出值为零。
加预紧力:参照LBX-84实验机结构原理说明,松开手轮6,松开背紧手轮8,拧紧手轮9,使应变仪指示为500με,背紧1,松开手轮9,则完成预紧。
6).施加轴向载荷:顺时针旋转手轮6,通过测力环对螺栓连接副施加轴向工作载荷,最大工作载荷应控制为百分表不超过40小格,在此范围内使百分表分别为10、20、30、40小格进行加载实验。
通过切换开关分别记录螺栓、套筒的微应变量数值并记录。
8).测试完毕后,卸去轴向工作载荷,卸除预紧力。
2.用LB-87实验机进行实验1).将YJ-18应变仪与Pr10-18预调箱联系好。
2).将被测应变片引线A 1 BC(螺栓)、A 2 BC (套筒)分别于预调箱的1路、2路的A 、B 、C 连接好,LB-87实验机的两个手轮松开,即螺栓处于无载状态。
3).测试系统调零:按下YJ-18应变仪电源开关,分别按下“Х10”、“Х1”开关,在连接副未受力的情况下,将预调箱切换开关分别打到1路和2路,调节对应的“电阻平衡”电位器,使应变仪显示的数值为零,则仪器调零结束。
4).加预紧力:转手轮1,并将电阻箱切换开关到1路,按螺栓的应变值为500με左右进行预紧。
分别将切换开关进行切换到1、2路,记录下应变仪显示的微应变值。
加轴向载荷:拧动手轮6,依次按百分表10、20、30、40小格进行加载,分别测量螺栓、套筒的微应变值。
5).卸载:松开手轮6,测力环百分表读数为零,卸载完毕。
6).卸预紧力:松开预紧手轮1。
五.实验注意事项1.给各油杯及螺母端面加润滑油。
2.螺栓最大应变值με≤800,应避免螺栓过载,最小应变值με 1 ≥400,应避免施加轴向工作载荷后联接开缝,建议预紧力选在螺栓应变值500με左右。
六.思考题1.求相对刚度C1/C1+C2,并与教材介绍的数值对比分析。
2.考察联接件刚度不同时,对螺栓应力幅的影响,将两个套筒在预紧力相同的F—λ图线画在同一坐标中进行分析比较。
机械传动系统综合实验一、工程应用与实验问题提出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有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等。
传动部件是机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
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综合运用,涉及了零件加工、装配等工艺方面的问题较多,实践性较强。
通过实验可以熟悉和掌握传动系统组成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不仅可以加深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可以培养同学的工程实践技能,为后面的课程设计训练打好基础。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的构成及其应用特点,认识其组成元件;2.了解不同类型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3.了解几种常见传动设计、组成、制作、安装与校准方法。
4.能将几种传动形式组合,并完成安装调试工作。
5.掌握齿轮传动系统中的多轴、混轴传动系统设计、安装及校准方法。
三、实验设备主要应用的设备为JCY—C创意组合机械系统综合实验系统,关于实验系统做如下说明;1.系统的主要组成存储面板传动系统控制板工作面存储单元JCY-C机械驱动系统如图1所示,此系统包括一个活动的工作站,用于装配机械系统的的标准工作台板,存储面板,储存组件的存储单元。
工作台板包含四块金属板,每一个工作台板都设计有用于装配组件的狭槽和孔,工作站还包括一个电动机控制单元。
2.存储面板组件:轴面板1、轴面板2、带面板、链面板;齿轮面板1、齿轮面板2、不合格件面板、机构面板;这些面板装配在工作台的头顶上方架子上。
3. 组件存储单元(抽屉)抽屉存储单元中含有以下类别的物品:测量仪器、垫片和按键;带、链;装配器具、紧固标准件。
系统主要安装部件及测量与校正零件:常转速电机、齿轮电机、电机支座、带式制动器、转速计;支撑座制动器、数字转速表及常用工具四 、实验选题与要求1。
单一传动系统类实验题目:实验要求:同学在规定的学时内,从实验题目中选择至少2项以上,同学自主完成设计并塔接;根据实验项目的要求,制定实验初步方案,在实验台所提供的硬件系统中,选择零配件,并完成系统制作与校准等内容要求。
五 、实验过程与步骤1. V 带传动系统实验过程要点 1). 主要组成零部件及必要工具:电机、电机支撑座、水平仪、百分表与磁性表座、直尺、转速表等。
2). 选择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并测量带轮直径D1、 D2;计算传动比;3).塔接V 带传动系统,进行试运转实验,调整制动力的大小,改变V 带张紧力 4). 测试弹性滑动与打滑对转速输出的影响。
5).搭接过程要测试轴及带轮的径向跳动,轴的水平度;制动器安装在从动轴上,安装结果示意图如图6). 安装完毕进行检查,经指导老师确认后作好开机准备。
2 链传动系统实验过程要点 1)选择传动中的链轮,测量主动、从动链轮齿数,计算传动比,系统为减速传动; 2).安装并校准单排滚子链传动硬件系统,检查轴的安装精度,安装简易传动输出制动器;安装结果参考图示3 单级齿轮传动过程要点从实验台硬件系统中确定一种单级齿轮传动方式,可以是单级锥齿轮、斜齿轮、直齿轮传动中的任意一种形式,转速输出结果为减速传动,测量齿轮主要的特征参数,对于齿侧间隙的测量可采用简易方法,即用保险丝放入两齿轮啮合处,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厚度,并做好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