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方向及院校推荐: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合集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欢迎下载支持.word版本可编辑.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蒙古语言研究方向)一、专业简介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专业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 主要研究方向有: 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 已成为国内外规模最大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研究中心。

1981年国务院第一批硕士、博士授权学科专业审批中,我校获得了藏缅语族语言文学、壮侗语族语言文学、苗瑶语族语言文学专业、蒙古语族语言文学、突厥语族语言文学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1983年获得了藏缅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1986年获得了其他语族语言文学(朝鲜语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

1997年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各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合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专业。

1995年该专业被确立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

2001年设立了“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该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本专业研究领域涉及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等五大语系的80多种语言和30多种文字, 50多个民族的文学和文献学, 具有多民族、多语种、多学科的特有学术平台和综合比较研究及群体优势和鲜明的民族学科特色。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是我校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

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第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审批,我校获得了蒙古语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开始招收蒙古族民间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1997年学科专业调整后,蒙古语族语言文学和其他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合并改称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专业。

我专业是中央民族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之一,名师云集、人材辈出。

二、培养目标.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政治目标: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最好的15所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最好的15所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最好的15所大学名单1、中央民族大学2、西南民族大学3、新疆大学4、青海师范大学5、新疆师范大学6、云南民族大学7、广西民族大学8、伊犁师范学院9、西藏大学10、甘肃民族师范学院11、西北民族大学12、内蒙古师范大学13、青海民族大学14、延边大学15、西昌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介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能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创作等方面工作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

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

如今,藏学、蒙古学、满学、突厥学、壮学、傣学、苗学、瑶学、彝学、哈尼学等已成为国际性的学科。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发表有关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决议、宣言和国际公约,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共识。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就业前景随着各民族间交往增多,通晓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才的培养也变得尤为重要。

另外,由于地域差异较为明显,各有出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地域性较强,开设的高校相对较少,多在中西部地区,总体上来看,内地学生就业有一定压力,但可通过考博、出国获得进一步发展出路。

大部分的毕业生面向中西部的需要。

中西部学生的就业一般比较顺畅,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就业去向。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文学类中的中国语言文学类,其中中国语言文学类共7个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中排名第7,在整个文学大类中排名第89位。

截止到2013年12月24 日,*****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331元,其中10年以上工资1000元,0-2年工资5080元,3-5年工资5641元,应届毕业生工资6760元,8-10年工资*****元,6-7年工资*****元。

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院校

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院校

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院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民族间的交流,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也日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介绍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院校。

一、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的主要机构之一。

该校成立于1951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高校之一。

其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包括藏学、蒙古学、哈萨克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文学等方向。

中央民族大学的语言文学学科排名一直名列全国前茅。

二、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是中国另一所重要的少数民族高校之一。

其在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方面拥有较高的声誉,其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方向包括藏学、蒙古学、哈萨克语言文学等方向。

三、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是藏区高校中的佼佼者,其藏学专业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该校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包括藏学、蒙古学等方向,其中藏学专业是该校的王牌专业。

四、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是中国西南地区一所重要的少数民族高校,该校的藏语言文学专业和哈尼语言文学专业在国内拥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五、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大学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高校之一,其在蒙古语言文学和满语言文学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该校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包括蒙古学、满语言文学等方向。

六、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是新疆地区重要的高校之一,其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包括突厥学、塔吉克语言文学等方向。

该校在突厥学以及塔吉克语言文学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以上是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院校的一些介绍,这些高校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为研究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是指在中国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专业方向之一。

该专业着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研究能力,以及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民俗等内容的了解和研究能力。

在中国,有众多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和文学传统。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具备深入了解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历史的能力,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解读和传承。

专业课程包括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包括对少数民族文学经典作品、口头文学传统以及现代文学作品的研究。

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掌握一门或多门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人才,具备较高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

毕业生可以从事相关的研究机构、高校或文化管理部门的工作,从事翻译、教学、出版等工作,也可以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交流与管理工作。

总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研究人才,为保护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文学研究方向)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文学研究方向)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文学研究方向)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中央民族大学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设立于1953年,是国内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的发祥地,50余年来教学科研水平始终居国内一流,是国内哈萨克语言文学领域层次人才培养中心。

1978年在全国率先招收该方向硕士研究生,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第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审批,我校获得了突厥语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学科专业调整后,突厥语族语言文学专业与其他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合并改称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

1990年成为本专业全国首批博士学位点。

二、培养目标政治目标: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自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正确处理国家与民族、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蓬勃向上,学风严谨,具有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专业学习要求:掌握哈萨克语言文学学科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内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以及承担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

就业目标:科研、教学单位的基本业务工作人员,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的骨干工作人员,党政机关中较高层次的工作人员,更高层次的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合格培养对象。

三、授予学位:文学硕士四、研究方向1. 哈萨克语言学2. 哈萨克文学3. 突厥语文学(现代突厥诸语言及古代文献)五、学制与学分标准学制为三年。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36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5学分(公共必修课7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1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实践调查1学分。

六、培养方式1、导师指导与导师组培养相结合。

导师组对学生的培养负总责。

新生入学一年之内不分专业方向,不确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集中攻读必修学位课,导师组指定临时指导教师负责指导新生第一年的思想政治、专业学习等事宜。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方向)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方向)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方向)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专业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 主要研究方向有: 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 已成为国内外规模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研究中心。

1981年国务院第一批硕士、博士授权学科专业审批中,我校获得了藏缅语族语言文学、壮侗语族语言文学、苗瑶语族语言文学专业、蒙古语族语言文学、突厥语族语言文学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1983年获得了藏缅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1986年获得了其他语族语言文学(朝鲜语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

1997年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各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合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专业。

1995年该专业被确立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

2001年设立了"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该专业被评为"重点学科"。

本专业研究领域涉及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等五大语系的80多种语言和30多种文字, 50多个民族的文学和文献学, 具有多民族、多语种、多学科的特有学术平台和综合比较研究及群体优势和鲜明的民族学科特色。

本专业方向于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本方向注重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文学方向)的综合与比较研究,注重培养民族文学综合与比较研究方面的人才,将55个民族的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而不是单一民族文学的研究。

本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古代、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比较文学研究等。

作为重点学科,民族文学越来越受到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重视。

许多高校纷纷开设民族文学专业,并设置了民族文学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一些地方社会科学院均设有民族文学研究所,专门从事民族文学研究工作。

民族文学研究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比较短缺。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蒙古语言研究方向)一、专业简介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专业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 主要研究方向有: 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 已成为国内外规模最大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研究中心。

1981年国务院第一批硕士、博士授权学科专业审批中,我校获得了藏缅语族语言文学、壮侗语族语言文学、苗瑶语族语言文学专业、蒙古语族语言文学、突厥语族语言文学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1983年获得了藏缅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1986年获得了其他语族语言文学(朝鲜语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

1997年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各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合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专业。

1995年该专业被确立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

2001年设立了“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该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本专业研究领域涉及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等五大语系的80多种语言和30多种文字, 50多个民族的文学和文献学, 具有多民族、多语种、多学科的特有学术平台和综合比较研究及群体优势和鲜明的民族学科特色。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是我校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

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第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审批,我校获得了蒙古语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开始招收蒙古族民间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1997年学科专业调整后,蒙古语族语言文学和其他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合并改称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专业。

我专业是中央民族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之一,名师云集、人材辈出。

二、培养目标政治目标: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024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指导

2024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指导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曦曦老师对2024年中央民族大学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方向考研进行解析。

主要有以下板块:专业简介、招生人数、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分数线、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一、专业简介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以及与专业有关的新闻、历史、哲学、艺术、计算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行政管理学、文书学、逻辑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有关民族文献资料的查询方法,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01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2蒙古语言文学03维吾尔语言文学04哈萨克语言文学05朝鲜语言文学06藏语言文学07民族语文翻译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攻读博士学位、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文化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企业。

二、专业目录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术学位)研究方向:01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招生年份:2023年所属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所属门类名称:文学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01]中国语言文学拟招生人数:9学习形式:全日制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31语言学概论与文学理论④830现代汉语、作文三、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31 科目名称:语言学概论与文学理论I. 考察目标本大纲考试内容涵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语言学概论”课程与“文学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语言学概论与文学概论均为上述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语言学考试内容涉及语言的本质、功能、演变和发展、接触、语言的结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文字、语用等,初步涉及语言研究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体系中的地位等。

文学理论考试内容涵盖文学理论性质与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文学活动、文学创造、文学作品、文学消费与接受等学科基础内容。

考研方向及院校推荐: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考研方向及院校推荐: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考研方向及院校推荐: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考研方向及院校推荐: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简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系统知识,能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和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翻译、文学创作、新闻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该专业主要学习有关民族的语言、文献,了解相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情况,并接受从事专业工作所需业务能力的训练。

该专业地域性较强,仅有少数高校开设。

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关系史、中国少数民族族别史、藏族语言文学研究、维吾尔语研究与应用、文献翻译研究等。

所学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有关民族语言史、有关民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族文学史、有关民族现代语言、汉语—民族语语法对比、有关民族历史等。

就业前景: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

推荐院校: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

报考热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特色鲜明,兼具语言与文学两方面的专业性质。

开设院校少且多在西部地区,由于语言的限制,报考者大多为本凯程考研,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班地或本民族考生。

其学术研究专业性强,招生人数非常有限,因此其报考人数也相对较少。

说明:本文所说的“研究方向”、“所学课程”和“参考书目”并非特指某一所高校,而是综合了多所名校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以及参考书目方面的情况。

考生在选择报考时,需要在相关高校的网站上查询是否有该专业方向的设置以及准确的参考书目。

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方向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方向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50107)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通过三年的学习,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蒙古语言学学科的历史与现状,具备独立从事蒙古语言学或相关学科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并熟练掌握汉语、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

学位获得者可以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以在文化宣传、新闻出版、行政管理等部门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之一:现代蒙古语及其方言研究主要研究蒙古语的结构规则、使用现状及发展变化,包括现代蒙古文学语言的语音、文字、语法、词汇、语义、修辞,蒙古语方言土语,语言规范化(正字法、标准音、名词术语),语言使用情况,蒙古语文政策,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等。

我校蒙古语文研究最初就是以现代蒙古语及其方言研究起家的。

自1955、1956年全国民族语言普查以来,本研究方向研究人员一直从事现代蒙古语及其方言土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了《现代蒙古语》(上、下册,1964;2005)、《蒙汉词典》(1977;1999)、《现代蒙古语语法》(清格尔泰,1979;1999)、《巴尔虎土语话语材料》(武达等,1984)、《巴尔虎土语词汇》(武达等,1984)、《卫拉特方言话语材料》(确精扎布等,1987)、《蒙古语语法研究》(确精扎布,1989)、《蒙古语词汇研究》(新特克,1991)、《巴尔虎土语》(包祥等,1995)、《巴林土语研究》(白音门德,1997)、《卫拉特方言词汇》(确精扎布等,1998)、《蒙古书面语语法研究》(纳·格日勒图,1998)、《蒙古语格研究》(照日格图等,2001)、《科尔沁土语研究》(白音朝克图,2002)、《鄂尔多斯土语研究》(森格等,2002)、《蒙古语察哈尔土语:词法描写》(斯琴巴特尔,2003)、《蒙古语方言学概论》《(斯琴巴特尔主编,2005)、《蒙古语句法研究》(达瓦达格巴,2008)、《蒙古语词形变化和词之间的意义搭配规则》(纳·格日勒图,2008)、《蒙古语诸方言特殊词汇研究》(白音门德,2010)等专著及教材,并承担完成了“蒙古语方言调查研究”、“蒙古语基础方言研究”等多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方向)一、专业简介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专业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 主要研究方向有: 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 已成为国内外规模最大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研究中心。

1981年国务院第一批硕士、博士授权学科专业审批中,我校获得了藏缅语族语言文学、壮侗语族语言文学、苗瑶语族语言文学专业、蒙古语族语言文学、突厥语族语言文学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1983年获得了藏缅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1986年获得了其他语族语言文学(朝鲜语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

1997年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各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合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专业。

1995年该专业被确立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

2001年设立了“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该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本专业研究领域涉及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等五大语系的80多种语言和30多种文字, 50多个民族的文学和文献学, 具有多民族、多语种、多学科的特有学术平台和综合比较研究及群体优势和鲜明的民族学科特色。

本专业方向于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本方向注重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文学方向)的综合与比较研究,注重培养民族文学综合与比较研究方面的人才,将55个民族的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而不是单一民族文学的研究。

本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古代、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比较文学研究等。

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民族文学越来越受到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重视。

许多高校纷纷开设民族文学专业,并设置了民族文学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一些地方社会科学院均设有民族文学研究所,专门从事民族文学研究工作。

民族文学研究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比较短缺。

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均留京工作,有的在新华社、《中国日报》及广电部门工作,有的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考研方向及院校推荐: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考研方向及院校推荐: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考研方向及院校推荐: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简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系统知识,能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和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翻译、文学创作、新闻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该专业主要学习有关民族的语言、文献,了解相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情况,并接受从事专业工作所需业务能力的训练。

该专业地域性较强,仅有少数高校开设。

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关系史、中国少数民族族别史、藏族语言文学研究、维吾尔语研究与应用、文献翻译研究等。

所学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有关民族语言史、有关民族文学史、有关民族现代语言、汉语—民族语语法对比、有关民族历史等。

就业前景: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

推荐院校: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

报考热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特色鲜明,兼具语言与文学两方面的专业性质。

开设院校少且多在西部地区,由于语言的限制,报考者大多为本地或本民族考生。

其学术研究专业性强,招生人数非常有限,因此其报考人数也相对较少。

说明:本文所说的“研究方向”、“所学课程”和“参考书目”并非特指某一所高校,而是综合了多所名校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以及参考书目方面的情况。

考生在选择报考时,需要在相关高校的网站上查询是否有该专业方向的设置以及准确的参考书目。

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引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各民族保留着丰富的语言文化。

为了深入研究和传承中国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文学,许多高校开设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本文将介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考研方向,包括该专业的基本情况、专业发展前景、考研内容及备考建议。

专业基本情况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理论与实践,并具备相关科研和教学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的学科体系包括语言学、文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涵盖了对少数民族语言言文化的综合研究。

专业发展前景随着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与保护,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前景愈发广阔。

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语言文化研究、教学、翻译等相关领域的工作。

他们可以成为语言教师、翻译员、文化传媒工作者等,在教育、文化、传媒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考研内容考研过程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生需要掌握以下内容:1.少数民族语言概述: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体系、语音、语法等基本知识,并对不同少数民族的语言进行对比和研究。

2.少数民族文学概论:研究中国各民族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了解其特点、发展历程及相关研究方法。

3.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等,探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4.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方法:学习科研方法和工具,掌握语言文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备考建议1.扎实基础知识:要加强对语言学、文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基础学科的学习,确保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2.多阅读文献:要广泛阅读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专著等,了解最新研究动态。

3.积累实践经验:可以参加相关实习、科研项目、学术会议等,提升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

4.多做题并总结: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并及时总结经验,查漏补缺。

5.注重综合素质:作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生,还应培养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方向及院校推荐:中国少数民族 语言文学
专业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旨在培养具备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系统知识,

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和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翻译、文学创作、新闻等工作的专门人
才。该专业主要学习有关民族的语言、文献,了解相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
情况,并接受从事专业工作所需业务能力的训练。该专业地域性较强,仅有少数高校开设。
且多在西部地区, 由于语言的限制, 报考者大多为本地或本民族考生。 其学术研究专业性强,
招生人数非常有限,因此其报考人数也相对较少。
说明:本文所说的“研究方向”、“所学课程”和“参考书目”并非特指某一所高
校,而是综合了多所名校的专业方向、 课程设置以及参考书目方面的情况。 考生在选择报考
时,需要在相关高校的网站上查询是否有该专业方向的设置以及准确的参考书目。
划。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
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当然,总复习计划是从备考的第一天就应该指定的
;月计划
可以在每一轮复习开始之前, 制定未来三个月的学习计划。 以此类推, 具体到周计划就是要
在每个月的月初安排一月四周的学习进程。 那么, 具体到每一天, 可以在每周的星期一安排
因为长时间接
受一种知识信息, 容易使大脑产生疲劳。 另外, 也可以把一周每一天的同一时段安排不同的
Hale Waihona Puke 学习内容。方法三:定期考核。定期对自己复习情况进行考察,灵活运用笔试、背诵等多种形式。
.分配好各门课程的复习时间。
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 同学们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安排每天的学习, 使时间得到最佳利
用。一般来说上午的头脑清醒、状态良好,有利于背诵记忆。除去午休时间,下午的时间相
对会少一些, 并且下午人的精神状态会相对低落。 晚上相对安静的外部环境和较好的大脑记
好周一到周五的学习内容, 或者是在每一天晚上做好第二天的学习计划。 并且, 要在每一天
睡觉之前检查一下是否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时时刻刻督促自己按时完成计划。
方法一:规划进度。分别制定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学习时间表,并把它们
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按计划进行。
方法二:互相监督。和身边的同学一起安排计划复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同时段。比如:把英语复习安排在上午,练习听力、培养语感,做英语试题
;把政治安排在
下午,政治的掌握相对来说利用的时间较少 ;把专业课安排在晚上,利用最佳时间来理解和
记忆。
方法二: 按学习进度分配。 考生可以根据个人成绩安排学习, 把复习时间向比较欠缺的
科目上倾斜,有计划地重点复习某一课程。
方法三: 交叉分配。 在各门课程学习之间可以相互穿插别的科目的学习,
研究方向:
少数民族语言研究、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少数民族文献研究、 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
究、中国少数民族关系史、 中国少数民族族别史、 藏族语言文学研究、 维吾尔语研究与应用、
文献翻译研究等。
所学课程:
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有关民族语言史、有
关民族文学史、有关民族现代语言、汉语—民族语语法对比、有关民族历史等。
就业前景:
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
推荐院校: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
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西南
民族大学等。
报考热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特色鲜明, 兼具语言与文学两方面的专业性质。 开设院校少
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
;二是要有计
划,按计划前进 ;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
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 还应该包括月计划、 周计划,甚至是日计
忆状态, 将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据科学证明, 晚上特别是九点左右是一个人记忆力
最好的时刻, 演员们往往利用这段时间来记忆台词。 因此, 只要掌握了一天当中每个时段的
自然规律,再结合个人的生活学习习惯分配好时间,就能让每一分每一秒都得到最佳利用。
方法一: 按习惯分配。 根据个人生活学习习惯, 把专业课和公共课分别安排在一天的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