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分类讲解

合集下载

古诗词按内容分类整理大全

古诗词按内容分类整理大全

古诗词按内容分类整理大全一、送别诗。

- 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解析:你看啊,王维在渭城送他的朋友元二去安西。

早晨下了一场小雨,把地面的灰尘都打湿了,旅舍周围的柳树看起来特别清新。

这时候王维就跟他朋友说,兄弟啊,再喝一杯酒吧,你这一往西出了阳关,可就没有老朋友陪你喽。

这里的“柳”和“留”同音,古人送别经常会提到柳树,就是想把朋友留下来的意思。

王维用这最后一杯酒,把那种离别的愁绪和对朋友远行的担忧都表现出来了,简单几句诗,却特别有画面感,感觉就像我们在旁边看着他们俩分别似的。

- 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解析:王昌龄在一个下着寒雨的夜里,陪着辛渐到了吴地。

第二天早上送他走的时候,看着楚山孤零零的,就像自己的心情一样。

然后他就对辛渐说,你要是回洛阳,亲友们问起我来,你就说我王昌龄的心就像那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透明呢。

这诗很妙啊,前面写景烘托出离别的冷清,后面又用“冰心在玉壶”表达自己的人格操守,又送别又表明自己的态度,王昌龄可真是厉害。

二、思乡诗。

-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解析:李白这家伙,晚上睡不着觉,看到床前那白白的月光,还以为是地上的霜呢。

然后抬头一看月亮,一下子就想家了,低下头就陷入了思乡的情绪里。

你想啊,月亮在古代那可是很容易引起人思乡之情的东西,不管在哪,大家抬头看到的都是同一个月亮。

李白这么简单的几句诗,就把那种思乡的感觉写得特别真实,感觉每个人在外面漂泊久了,看到月亮都会有这种感觉。

- 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解析:王维自己一个人在外地,孤孤单单的,就像个外人一样。

一到重阳节这种节日,就特别想念自己的亲人。

他还想象着自己的兄弟们都在登高,身上插着茱萸,就少了他自己一个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简直太经典了,现在我们逢年过节的时候,要是不能回家,也会特别想念家人,王维这诗就像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一样。

初中语文古诗词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词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词知识点归纳总结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掌握古诗词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古诗词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古诗词的定义古诗词是指古代用汉语创作的诗歌。

它包括古文诗和古乐府诗。

古文诗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为主要体裁,受到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工整、规整的特点所限制。

而古乐府诗更为自由,常以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形式出现。

二、古诗词的分类1. 五言绝句:又称五绝,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形式。

每首诗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

常用于表达思念、自然景物等情感和景观。

2. 七言绝句:又称七绝,与五言绝句相似,每句七个字。

七言绝句可以更充分地展示思想感情,适合抒发豪情壮志。

3. 古乐府诗:乐府诗最早起源于五言绝句的乐府之作,后演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表达。

古乐府诗通常以饱满的情感、鲜明的形象为特点,多描写生活、民俗、社会风貌。

4. 史诗:史诗是以描写英雄壮举和史实为主的长篇叙事诗。

史诗往往包含古代历史的记载和传承,既有文学性,又有历史性。

5. 田园诗:田园诗多描写农村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以表现自然的美妙和朴素的情感。

三、古诗词的名家与名篇1. 杜甫: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其作品扣人心弦,描绘出了唐代社会动荡的图景。

代表作品有《登高》、《月夜忆舍弟》等。

2.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倡导自由、无拘束的诗歌创作风格。

代表作品有《静夜思》、《将进酒》等。

3.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风格淡雅平实,描写生活琐事。

代表作品有《赋得寒花》、《琵琶行》等。

四、古诗词的学习方法1. 认真背诵:背诵古诗词是学习的基础,通过背诵可以熟悉古诗词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2. 理解韵律:古诗词的韵律是其独特之处,要学会欣赏和理解其中的韵律美。

3. 阅读注释:阅读古诗词时,可以借助注释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意义,有助于理解和体会其中的情感。

4. 分析诗歌结构:要善于分析古诗词的结构和表达手法,了解作者的意图和诗歌的主题。

中考古诗分类赏析

中考古诗分类赏析

中考古诗分类赏析
x
《中考古诗分类赏析》
中考古诗分类赏析是教材中古诗分类赏析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中考语文对古诗词的学习和赏析的一种重要形式。

一、抒情诗
抒情诗是古人用来抒发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主要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满足感受的需要,反映或指向一定的客观环境和时代背景。

由于抒情诗的内容丰富,有些作品也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情思。

例:《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遥望黄河水。

两岸猿声啼,不知何处去。

百战多帆涨,长长乌孙延。

斗转星移花,一曲酒泛桓。

二、讽刺诗
讽刺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表达,它通过暗讽、诙谐、警句、讥诮等语言咀嚼手段来表达对存在的社会现实和人的行为模式的不满,反映出作者,特别是诗人的观念,这种反映是由一种抽象的情绪动机驱动的。

例:《把扇子》
把扇子,把扇子,几度敲低门前枝。

桂花春,桂花夜,空叹弄扇无可把。

若论闲事,礼难施,斗酒只为客渴尝。

三、伤感诗
伤感诗是古人用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悲伤失意的一种文学形式,表达的主题均为失落、伤感、悲伤等情绪,这种情绪通常是释放解压,是作家情感的反映,也是文学的表达。

例:《梅花》
三月残花开,一枝梅妩媚。

犹怜空桑枝,清香衔离羣。

诗人有哀诗,情人又重愁。

落花飘英雄,无人见是楼。

初中语文古诗分类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分类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分类归纳总结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古诗。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

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宝,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古诗进行分类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其中的精髓。

一、山水田园类山水田园类古诗以描绘大自然中的山水田园景色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追求。

例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二、爱国主义类爱国主义类古诗以表达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为主题,激励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例如,唐代杜甫的《登高》、近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三、咏物类咏物类古诗以描写物体特征和表达感受为主题,常用以表达作者对生活琐事、感悟和思考。

例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唐代杜甫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四、抒怀类抒怀类古诗以表达作者内心情感为主题,常用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对命运的抱怨或者对未来的憧憬。

例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五、哲理人生类哲理人生类古诗以表达对人生道理和哲理的思考为主题,通过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启发读者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例如,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通过对初中语文古诗进行分类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古诗的魅力和深意。

每一类别都具有不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而古诗中蕴含的智慧和美感也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启示。

我个人认为,学习古诗不能只停留在背诵和理解的层面,还需要通过创作和表演等方式去感受和传承古诗的文化内涵。

只有通过主动参与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体会和领悟古诗的深邃之处,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总之,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古诗的分类归纳总结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对古诗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中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蕴,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初中古诗分类讲解

初中古诗分类讲解

初中古诗分类讲解考点透视]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因此古诗词赏析也成为近年来中考备考的一个亮点。

诗词赏析题,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表达,但是如果考生能明确诗词赏析的类型及要求,进而把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考点归纳1、对诗词中的词句的理解、鉴赏。

2、感知诗词中的艺术形象,能够从形象、修辞、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对古诗进行鉴赏。

3、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题方法]一、诗词的主题分类一)伤今怀古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往往将史实与现实联系在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主要内容有: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多借古讽今;③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如《泊秦淮》(XXX)借“XXX不知亡国恨,隔XXX唱《后庭花》。

”表达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破阵子》(XXX)“了却君王世界事,博得生前死后名。

不幸白发生!”表达壮志难酬的感叹。

二)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考虑、对人事的评判。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述工具,由物到人,由实到虚。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比较、用典等。

如XXX《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晚年,壮心不已”表达自己犯罪立业的渴望;《江城子》中,XXX借“持节云中,何日遣XXX?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句,表达自己犯罪报国的愿望。

三)写景抒情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及安逸恬淡的生活为主,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其主题有:①描述山川美景,表达爱自然、爱祖国国土、爱生活的豪情;②厌弃官场黑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表达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如《西江月》(XXX)写出了乡村夜晚恬美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七年级语文古诗的分类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古诗的分类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古诗的分类及赏析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所喜爱与传颂。

在七年级语文课程中,学生们将会接触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诗作品。

本文将从古诗的分类入手,介绍不同类型的古诗,并对其中几首代表作进行赏析。

一、抒情古诗抒情古诗是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诗体。

它注重情感的真挚、细腻与深沉,通过饱满的词藻和生动的意象抒写诗人的情感体验。

例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通过简短的文字描述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以及对明月的抚慰和怀念之情。

二、山水田园古诗山水田园古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农田、山川和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

它传递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以此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农耕文明。

例如《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将大自然中的壮丽景色与人们对智慧与追求的向往相结合,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追寻。

三、议论古诗议论古诗是诗人通过叙事手法或议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思考和思想。

议论古诗既可以展示诗人对时事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也可以通过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思考传达丰富的哲理。

例如《静夜思》也可归类为议论古诗,通过对夜晚的思索,表达了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感伤古诗感伤古诗以表达悲伤、失落和忧伤的情感为特点。

作为人类情感体验的一部分,感伤古诗总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通过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忧伤情感。

五、咏史古诗咏史古诗是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时代的描绘,进行抒发情感和思考。

它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例如《登鹳雀楼》中的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借此表达了对祖国历史的热爱和自豪。

总结:通过以上的分类和赏析,我们可以看到古诗包括了抒情、山水田园、议论、感伤和咏史等不同类型。

每一种类型都借助不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抒发诗人不同的情感和思考。

初中语文诗词分类及常见类型介绍

初中语文诗词分类及常见类型介绍

初中语文诗词分类及常见类型介绍
初中语文诗词的分类主要依据的是诗词的内容、主题、风格以及历史背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
●按内容分类:
●写景诗:主要描写自然风景,表达对大自然的赞叹和欣赏。

●抒情诗: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心境,如离别之情、怀旧之情等。

●叙事诗:叙述事件或故事,通常有情节和人物。

●哲理诗:表达对人生、世界的思考和感悟,富有哲理。

按主题分类:
●爱情诗:描写爱情的甜蜜、痛苦或期待。

●友情诗: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感慨或祝愿。

●乡愁诗: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回忆。

●边塞诗:描写边疆的景象和军旅生活,表达对战争的看法。

按风格分类:
●豪放派:气势磅礴,意境宏大,情感激昂。

●婉约派:细腻婉转,意境优美,情感含蓄。

●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田园为背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边塞诗派:以边疆为背景,描写战争和军旅生活。

按历史背景分类:
●唐诗:主要指唐代诗人创作的诗歌,风格多样,是古代诗词的代表。

●宋词:主要指宋代文人创作的歌词,多用于表达情感和娱乐。

●元曲:元代戏曲的文学形式,包括散曲和小令,语言通俗易懂。

按其他标准分类:
●送别诗:主要描写离别的情景和情感。

●哲理诗: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和理解。

●咏物诗:以物为描写对象,借物以抒情或说理。

以上仅是常见的分类方式,实际上诗词的分类非常多样,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诗词的分类有助于理解其主题、风格和历史背景,但最终还是要根据具体作品来分析和欣赏。

古诗词分类大全,初中常考的这儿都有!

古诗词分类大全,初中常考的这儿都有!

古诗词分类大全,初中常考的这儿都有!古诗词分类大全【怀古诗】(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字,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表达要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评,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人生历程。

【咏物诗】(1)形式标志:咏(题、赠、赞)+物象,或直接以物象为题。

如《咏梅》《石灰吟》等。

(2)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表现自己的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对事的评价等。

【写景诗】内容特点: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山河;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如《观沧海》《游山西村》等。

【战争诗】(包括“边塞诗”)(1)形式标志:题目中常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

如《凉州词》《雁门太守行》《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卫国家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无家可归的哀痛。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如《使至塞上》《次北固山下》等。

【闺怨诗】一是表现女子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女子的离愁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送别诗】(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渡荆门送别》等。

(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对别后情境的想象及对友人的思念。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七言律诗
教学目的
1、知道考试范围
2、明确考点
3、熟悉常考题型
4、掌握答题技巧
例一: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春潮带雨晚来急,
上有黄鹂深树鸣。 野渡无人舟自横。
1、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
哪里?(3分) 2、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炼字】
(四)依题型,精表达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 个更好,为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 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分析自白居易《暮江吟》中“铺” 字的作用。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答: ①用得妙。 ②用“铺”字就 很形象地写出了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 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情景。 ③同时, “铺”字很平缓,给人以安闲、舒适的 感觉,写出了秋日夕阳的柔和,营造了 一种和谐、安静的意境; ④表达了诗人 沉浸在自然美景当中的喜悦之情。
【行旅诗】
主要表现①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
寞②羁旅在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③闺中怀人。 《渡荆门送别》《旅夜书怀》
旅夜抒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闺怨诗】
内容特点:
①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 丈夫的思念; ②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 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 ③对出门 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离情别 绪,忧愁伤感; ④是表现女子对自由 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 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⑤叹年华 早逝,美人迟暮。

初中必背古诗词分类一览表

初中必背古诗词分类一览表

初中必背古诗词分类一览表初中必背古诗词分类一览表涵盖了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各类古诗词,这些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升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初中必背古诗词的分类一览:# 一、抒情诗抒情诗是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诗歌,包括对自然、人生、社会等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 《望岳》杜甫- 《春望》杜甫- 《登高》杜甫- 《江雪》柳宗元# 二、咏物诗咏物诗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咏鹅》骆宾王- 《咏柳》贺知章-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乌衣巷》刘禹锡# 三、边塞诗边塞诗多描写边疆风光和戍边将士的生活,表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 《出塞》王昌龄- 《从军行》王之涣- 《凉州词》王翰- 《塞下曲》高适# 四、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以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过故人庄》孟浩然- 《山居秋暝》王维- 《春晓》孟浩然- 《鸟鸣涧》王维# 五、哲理诗哲理诗通过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观察,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题西林壁》苏轼- 《赤壁》苏轼- 《赠汪伦》李白- 《望月怀远》张九龄# 六、送别诗送别诗多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祝福。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别董大》高适- 《赠别》杜牧# 七、怀古诗怀古诗通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表达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滕王阁序》王勃- 《赤壁》杜牧- 《将进酒》李白# 八、节日诗节日诗多描写特定节日的风俗习惯或节日氛围。

- 《清明》杜牧- 《元日》王安石- 《中秋月》苏轼- 《重阳节》王维# 九、悼亡诗悼亡诗是诗人对已故亲人或友人的悼念。

- 《悼亡诗》王之涣- 《悼亡妻》杜甫- 《悼亡友》王勃# 十、其他除了上述分类外,还有一些诗词难以归入特定类别,但同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将进酒》李白- 《滕王阁序》王勃- 《水调歌头》苏轼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升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知识点梳理

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知识点梳理

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知识点梳理古诗词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常常会接触到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作品,并被要求进行背诵。

通过背诵古诗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添语文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开拓思维,提高语言能力。

下面就对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古诗词的分类1. 风格分类:- 唐诗:盛行于唐朝,以表达真挚情感和真实生活为特点。

- 宋词:兴盛于宋朝,以婉约含蓄、意境深远为特点。

- 近体诗:形式上近似于古诗,但在格律和韵脚上有所放松。

2. 体裁分类:- 诗:以五言或七言为基本格律,表达对自然、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 词:以四句或八句为基本结构,表达爱情、离别、自然景观等情感。

- 骈文:由偶、对、前后、双数辞聚成的文体,形式上像诗又像散文。

二、古诗词背诵的重要性1. 培养审美情趣:古诗词作品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注重音韵美和意境美。

2. 拓展词汇量:古诗词中有大量的稀缺词汇和文学用语,通过背诵可以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词汇。

3. 提高语言能力:古诗词的语言优美且富于表现力,通过背诵可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 培养思维品质:古诗词表达的深情和哲理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考能力。

三、古诗词背诵的方法与技巧1. 分段记忆:将整首诗或词分成若干段,逐段进行背诵,再逐段合并,最后整体背诵。

2. 朗诵练习:通过朗诵古诗词,发现其中的韵律和抑扬顿挫,进而提高背诵的效果。

3. 理解诗词内容:对古诗词的背景、情感和意境进行深入理解,有助于记忆和背诵。

4. 借助曲调和音乐:将古诗词配上曲调或音乐,可以增加记忆的趣味性和深度。

四、常见的古诗词作品及背诵要点1. 唐代诗:- 杜甫《月夜忆舍弟》:诗中描述了月夜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以叙述赠别的场景,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2. 宋代词:- 苏轼《赤壁怀古》:通过描绘历史战争和美景,抒发作者豪情壮志。

初中语文古诗词知识点

初中语文古诗词知识点

初中语文古诗词知识点1. 古诗词的定义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人民创作的有韵味的短诗。

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境和哲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2. 古诗词的分类古诗词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古代诗和古代词。

- 古代诗:主要以五言、七言为主,例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 古代词:主要以七言、双调为主,例如《如梦令》、《西江月》等。

3. 古诗词的特点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语言和艺术特点:- 独特的韵律:古诗词以平仄、押韵为基本要素,使其具有独特的音调美。

- 精炼的语言:古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含义深远的意境和感情。

- 丰富的意象:古诗词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使其更加生动有力。

4. 古诗词的作用古诗词在语文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陶冶情操:通过欣赏、朗读和默写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和审美能力。

- 增强记忆力:古诗词语言优美,押韵节奏明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 增加文化素养:古诗词融入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研究古诗词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学素养。

5. 古诗词的研究方法研究古诗词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研究方法:- 多读多背:多读、多背古诗词,可以熟悉其韵律和意境,提高记忆力。

- 深入理解:通过理解古诗词的背景、寓意和情感表达,更好地体会其中的艺术魅力。

- 与生活结合:将古诗词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体会其中的真理和美好,增强研究的乐趣。

6. 古诗词的代表作品古诗词有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其中一些包括:-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苏轼的《水调歌头》以上是初中语文古诗词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学习古诗词有所帮助。

祝你学习进步!。

九年级古诗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古诗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古诗知识点归纳总结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九年级是学生们系统学习古诗的阶段,通过学习古诗知识点,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文将对九年级古诗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的掌握和理解。

一、诗歌体裁古诗主要有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两种体裁。

五言古诗即每句诗有5个字的古诗,七言古诗则是每句诗有7个字。

古诗常见的体裁有绝句、律诗、词和曲。

二、诗歌格律1. 绝句古诗一般由四句组成,每句五言或七言。

绝句的韵脚有平水韵、仄水韵、阳平韵和阴平韵等。

2. 律诗由八句或十六句组成,每句五言或七言。

律诗有明律和暗律之分,明律要求平仄规则严明,暗律则较为宽松。

3. 词常见的格律有词牌和句式。

著名的唐诗词牌有《浪淘沙·凤栖梧》、《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

4. 曲是以歌曲的形式表现的诗歌,有大小令、清平乐等。

三、诗歌技巧1. 描写手法:古诗常用象征、比喻、拟人等手法进行描写,以此来营造出形象鲜明、情感深沉的画面。

2. 对仗:古诗对仗是指诗句之间的平仄声调呼应和字句的对应,通过对仗加强了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3. 用典:古诗常使用典故和历史人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使古诗更加富有内涵和意味深长。

4. 花文饰辞:古诗中常用修辞手法表现诗人的感情和描绘事物,如用“寡情骑马妆青史”来比喻人的寡情无情。

四、古诗常见题材1. 咏史怀古:通过咏史怀古的形式,诗人表达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向往和敬佩之情。

2. 山水田园:以山水、田园为背景,抒发人们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留恋之情。

3. 咏物抒怀:通过对物体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4. 触景生情:通过描绘具体场景,抒发个人感情和思考。

五、著名古诗赏析1. 杜甫《登高》:描写诗人登上高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状况和不满。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描绘了草原之行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离别的痛苦感受。

初二古诗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古诗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古诗知识点总结归纳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阶段学习古诗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的重要环节,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

本文将总结归纳初二阶段学习的古诗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诗。

一、古诗的定义和特点:古诗是古老的诗歌形式,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特点主要包括形式简练、意境深沉、表达含蓄和情感真挚等。

古诗常常以古文体和五言绝句为主要创作形式。

二、古诗的分类:1. 序列古诗:即古代史书之前的编年体古诗,如《离骚》、《古诗十九首》等。

2. 田园诗:描写农村生活、山水田园景物、鸟兽花木等内容的诗歌形式,如《登鹳雀楼》、《江南春》等。

3. 唐诗:指盛行于唐朝的诗歌形式,如《春晓》、《静夜思》等。

4. 宋词: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诗歌形式,以咏写情感、抒发心情为主要特点,如《水调歌头》、《西江月》等。

5. 神韵古诗:主要指描写神仙、神话传说和哲理道德的古诗,如《白日依山尽》、《静夜思》等。

三、古诗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1. 借物言志:通过描写物象,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如《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运用明月形象隐喻人物的孤独。

2. 对偶句:古诗中对仗工整、韵律明显,以表现诗歌的优美和韵律感,如《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运用了对仗句的表现手法。

3. 借景抒怀: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春晓》中“处处蟠桃李,引得游人笑不胜”,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4. 深度写景:在古诗中,通过写景表达情感,如《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凄美之感。

四、学习古诗的方法和技巧:1. 熟读背诵:经常背诵古诗,能够培养和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注重韵律感:古诗有其独特的韵律感,注重对句子的韵律、对仗的掌握,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味古诗的美。

3. 多角度理解:学习古诗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了解诗歌中的情感、景物描写等内容。

按主题情感分类初中课内古诗词

按主题情感分类初中课内古诗词

按主题情感分类初中课内古诗词
怀古(咏史)诗:诗人对古代人物或者事物感怀的诗词,这类诗词一般通过描写古代的事物来表达诗人对其当下社会、人生等的感触。

例如《赤壁》、《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别后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

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渡荆门送别》、《夜雨寄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

思乡诗:表达思归之心、羁旅之愁。

例如《天净沙·秋思》、《水调歌头》、《武陵春》、《望江南》、《蒹葭》等。

忧国之思、报国之志、忧民之心: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

例如《过零丁洋》、《渔家傲》、《江城子·密州出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行路难》等。

初中古诗文体裁分类和具体诗歌

初中古诗文体裁分类和具体诗歌

初中古诗文体裁分类和具体诗歌
初中阶段,古诗文可以根据体裁分为以下几类:
1. 古体诗: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等。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形式上比较自由。

例如《诗经》、《楚辞》、《乐府诗》等。

2. 近体诗:近体诗又称“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

绝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例如孟浩然的《春晓》、杜牧的《赤壁》、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

3. 词: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包括小令、中调和长调,其中小令
(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都有一定的格式
和韵律。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声声慢》等。

4. 曲:曲又称“元曲”,分为散曲和戏曲,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戏曲则包括杂剧和传奇等。

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

这些诗歌都是初中阶段需要学习的古诗文,它们的体裁各不相同,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在学习这些诗歌时,要注意体会它们的韵律和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初中语文诗词分类方式及意义

初中语文诗词分类方式及意义

初中语文诗词分类方式及意义
初中语文诗词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主题分类:包括田园诗、送别诗、怀古诗、羁旅诗、爱国诗、哲理诗、
抒怀诗等。

这些主题表达了诗人不同的观点、态度或情感。

2.按表达技巧分类:包括咏史怀古诗、写景诗、咏物言志诗、爱情诗、记行
送别诗、边塞诗等。

这些诗词通过不同的表达技巧来展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3.按语言风格分类:包括清新自然、雄浑豪放、委婉含蓄、简练明快等。


些不同的语言风格反映了诗人不同的艺术特点和情感表达方式。

4.按篇幅长度分类:包括长篇、中篇、短篇等。

这种分类方式主要是根据诗
词的篇幅长度来划分,也影响了诗词的内容和形式。

5.按创作年代分类:包括古代诗词、近代诗词等。

这种分类方式主要是根据
诗词的创作年代来划分,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和历史背景。

以上是初中语文诗词的一些常见分类方式,通过这些分类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主题、风格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初中文言文古诗词讲解

初中文言文古诗词讲解

初中文言文古诗词讲解初中文言文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深邃的思想情感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

学习这些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下是对初中文言文古诗词的简要讲解:1. 古诗词的分类:初中文言文古诗词大致可以分为诗、词、曲三类。

诗是最早的文学形式,以《诗经》为代表;词是唐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以《花间集》为代表;曲则是元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以《西厢记》为代表。

2. 古诗词的特点:古诗词的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常常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古诗词还注重音韵和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3. 古诗词的鉴赏:鉴赏古诗词,首先要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包括作者的生平背景、诗词的创作背景等。

其次,要把握诗词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通过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要欣赏诗词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的运用、修辞的技巧、音韵的和谐等。

4. 古诗词的学习:学习古诗词,首先要熟读,通过反复朗读来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其次,要背诵,通过背诵来加深对诗词内容和形式的理解。

最后,要实践,通过写作来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

5. 古诗词的价值: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记录了古代社会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情感。

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总之,初中文言文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它们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学习古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古代诗词赏析(一)[考点透视]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因此古诗词赏析也成为近年来中考备考的一个亮点。

诗词赏析题,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表达,但是如果考生能明确诗词赏析的类型及要求,进而把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考点归纳1、对诗词中的词句的理解、鉴赏。

2、感知诗词中的艺术形象,能够从形象、修辞、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对古诗进行鉴赏。

3、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题方法]一、诗词的主题分类(一)伤今怀古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往往将史实与现实联系在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主要内容有: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多借古讽今;③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如《泊秦淮》(唐杜牧)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表达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破阵子》(宋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表达壮志难酬的感叹。

(二)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用典等。

如曹操《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江城子》中,苏轼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句,表达自己立功报国的愿望。

(三)写景抒情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及安逸恬淡的生活为主,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其主题有:①描写山川美景,抒发爱自然、爱祖国河山、爱生活的感情;②厌弃官场黑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如《西江月》(宋辛弃疾)写出了乡村夜晚恬美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描写了细雨蒙蒙、春草乍生的早春之景,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与珍惜。

(四)战争动乱这类诗词主题主要有: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如杜甫的《春望》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表达山河沦丧、国运衰微的痛苦。

(五)行旅送别行旅诗:这类诗的主题一般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主要内容:或写羁旅之思,如《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或写思念亲友,如唐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或写征人思乡如宋范仲淹《渔家傲》。

送别诗:古人离别之际,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

主题主要有: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像、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如王维《谓城曲》抒写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留念之情;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对友人情深意长的勉励。

诗词经常选取一些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的典型意象来营造感人的艺术魅力,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月亮:对故乡、亲人、朋友的思念;松菊:高洁的品格和情操;羌笛:幽怨凄凉,别意与乡情;梧桐:凄凉悲伤萧瑟冷寂;杨花:随风飘散,使人想到飘零;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竹:虚心、脱俗、孤、刚劲;亭: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雁:游子的思乡、鸿雁传书。

二、诗词的表达技巧分类:诗词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三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1、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其中描写抒情表现得尤其突出。

《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借景抒情,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的思乡之情。

2、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

主要有渲染、烘托、用典、托物言志、以动写静、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象征、对比等。

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中的“家家雨”“处处蛙”就渲染出约客时的环境气氛,突出诗人心中的孤寂落寞。

3、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能增强诗词的表现力。

如采用对偶、比喻、拟人、双关等手法能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

三、正确揣摩诗词语言的精妙阅读时要特别留心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在诗中所表达的意蕴。

《早梅》有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一”字扣题,说明梅花开得特别早。

再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其中的“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感。

诗歌语言特色有清新自然、平淡质朴、绚丽瑰奇、明快简洁、含蓄隽永等有时我们还可以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训练平台](一)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字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3、你认为诗中哪一句最能突出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二)阅读杜牧的《泊秦淮》,回答问题。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两个“笼”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2、“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蕴涵了哪些丰富的内容?3、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三)阅读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回答问题。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闻笛的感受。

前三句、,末句(从表达方式作答)。

诗的一、三句照应了题中“”,第二句照应了“”。

2、“折柳”二字,在诗中既指,又含之事。

她代表了一种文化习俗,一种美好的伤感情绪。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闻折柳”是全诗的诗眼,“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四)阅读赵师秀的《约客》,回答问题。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2、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3、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五)阅读杜甫的《望岳》,回答问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出了泰山________的特点,“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_______的特点。

2、请从艺术手法上对“造化钟神秀”一句作赏析。

3、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

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六)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

2、颔联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其作用。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对其作简要赏析。

(七)阅读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回答问题。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千寻突出,为下文。

2、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3、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八)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回答问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渔家傲》一词的感情基调是。

词的上片,描写;下片,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的感慨。

2、《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3、结合诗歌表达的情感,发挥想象,说说“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传达出的人物的心理活动。

(九)阅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周敦颐在“”(填诗句)中所表明的一样,作者亦是。

2、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的处境,下阕写梅花的品质。

3、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

(十)阅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首联写景又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和。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句诗你是如何理解的?3、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

4、由“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易水”,你联想到什么?(十一)赏析比较辛弃疾的两首词并答题。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当作者辛弃疾登上北固楼欣赏“潢眼风光”时,他看到的景色是“”从中感受到历史的硝烟,引发千古兴亡之感。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3、这两首词都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但仍有区别。

你从中体会出了哪些不同的思想感情?4、赏析上面两首词,选出表达有误的一项()A、《南湘子》这首词借景抒情,借古讽今,通篇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B、《破阵子》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而结句的悲壮低徘,却与词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感慨与深思。

C、“悠悠”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