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魅力的名言【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其宏,音乐学家、评论家。1943年4月生于上海,1961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69年本科毕业。1981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长期从事当代音乐研究及批评、歌剧音乐剧理论与评论、音乐美学研究,1994年被评为研究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员。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音乐学研究所所长,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编委,《中国音乐学》编委、《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委。

在南京艺术学院的校园里,从书记、校长到普通师生见到居其宏总会尊敬地称呼声“居老”。一声“居老”,饱含着大家对他的尊重和敬仰,这除了因为他的年纪和在音乐学界崇高的学术地位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那份对待教育事业的责任与奉献,对待学术正义的坚守与捍卫和对待学术研究的严谨与执著,在这位老者身上,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相辉映,迸发出夺目的光芒。

“居氏辅导书”里的责任与奉献

作为国内音乐学界的权威学者,居老的头上自然少不了很多夺目的“光环”,然而和那些光鲜照人的职务、头衔相比,居老最为看重的却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身份——教师。用居老的话说,“不管担任什么职务,我首先是一名南艺教师,教书育人不但是我的本职,也是我认为最有意义的工作。”

自2002年正式调入南艺以来,居老已指导了14位博士生和5位音乐学方

向硕士生,同时还担任了11位音乐表演方向硕士生的论文指导教师。在研究生教学和论文写作中,除了面授环节,多年来,居老一直坚持着以“辅导书”的形式,对每一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写作进行一对一的书面辅导,而这一本本倾注无数心血的“辅导书”也成为了居老爱生敬业、传道解惑的最好体现。

“长、细、准、透、严”,很多学生经常用这5个字来概括“居氏辅导书”的特点。

“长”,即篇幅长,每本辅导书无不是洋洋洒洒,字数最少的也在万字以上,在南艺工作的10年里,辅导书的总篇幅已近70万字;“细”,即批改细,从语句间的逻辑承接,到错字病句,再到字体字号,即便是最细微的错误也逃不出居老的眼睛,就连文章中标点符号的错误也常被一一列出;“准”,即把脉准,不管学生的论文涉及音乐学的何种领域,篇幅多长,辅导书总能一语点破文章的“死穴”;“透”,即讲得透,针对学生论文中的各类问题,居老总是会耐心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同时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或方案;“严”,即要求严,在很多同学的辅导书中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话“这段文字如此定稿已无大碍,但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可能,你不应该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希望再加把劲,不要留遗憾。”

在众多辅导书中,博士生王建的那一份或许最为特殊,这也是居老迄今为止“耗时最多、用力最猛”的一份辅导书,从这份长达3万字的辅导书里,王建感受到了老师如同父亲般的严格与慈爱。

读书期间,王建和妻子都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夫妻两人还有孩子要抚养。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得王建意志消沉,常常借酒浇愁,博士论文的研究撰写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眼看着答辩日期日益临近,居老的心里焦急万分,他担心的是,如果延期答辩,王建的工作就很难落实,一家三口还将度过一年清苦的日子,他说“作为你的导师,我实在不忍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然而,即便如此,对论文质量,居老却没有丝毫放松要求。

王建的论文初稿完成的那天,正在参加中国音协新春联谊会的居老,因为对论文放不下心不得不中途退场,刚回到家便马上开始阅读论文并写作辅导书。经过了连续10天的伏案工作,年近古稀的居老已是疲惫不堪。在辅导书中,居老对论文进行了逐段评阅,列出来的修改意见多达120条。在辅导书的结语中,一段父亲般的教诲让王建每每想到都会心绪难平——“作为你的导师,每听及此(借酒浇愁、自暴自弃),在同样为你痛苦而担心的同时,我也想告诉你,这不是一个意志坚定、性格刚强的爷儿们在面临人生挫折时该做的事情、该有的作为……我要求你必须坚决、干净、彻底地排除那些不争气的心态和做法,立即振作精神。我相信,在你我师生的彼此默契配合、共同努力奋斗之下,这篇论文是有希望修改好的。”

在一本本辅导书的字里行间,老师对学生的那份责任和奉献,体现在很多不经意的细节之中。2010年的寒假前,李洁完成了硕士论文的初稿,没想到仅仅一个星期后,一份两万多字的辅导书便发了过来,居老要求她放弃春节休假抓紧

时间修改。这样的要求似乎有点不尽人情,然而当李洁无意间看到辅导书“2011年2月2日大年夜”的落款时间时,之前的抱怨随即被深深的感动所替代。在随后的一份辅导书中,居老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这个春节和寒假让你在修改学位论文的紧张忙碌中度过了。这看来有些残酷,但我们既然选择了音乐学这门职业,便注定与鲜花、掌声、热闹、富有、光鲜等等无缘,而只能以孤独、枯躁、冷寂、清苦等等作伴;若在这行干久了,也就不以为苦,反以为乐矣。”

学术诚信的执著与坚守

教书育人也好,著书立学也罢,“诚信”始终是一条不能跨越的道德底线,这也是居老为人、为师、为学一直严格遵循的基本原则。在他看来,“那些急功近利者、弄虚作假者的抄袭剽窃之举、欺世盗名之作,除了徒增学术垃圾、造成出版资源和阅读资源的无端浪费之外,更重要的是腐蚀学者灵魂,消解学术道德,助长投机取巧的风气,因此更有必要运用学术批评的手段进行揭露。”

从2000年公开发表了第一篇学术反腐文章以来,面对音乐学界出现的各种学术不端现象,居老化笔为剑,坚定地扛起了学术反腐的大旗。迄今为止,他先后在《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学》等杂志上发表了10余篇文章,弘扬学术诚信,倡导“明学理、正是非”的学术氛围。

也正是因为这份对学术诚信的捍卫与坚持,2008年的一场“退会风波”让居老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焦点。

当时的居老在国内音乐评论界一家重要的学会担任副会长。一次,该学会在决定是否发表揭露某音乐学院领导涉嫌抄袭一文时,没有依据理事投票的结果,仅因学会主要负责人的“一票否决”就使得这篇文章没能发表。事后,居老向学会提交了《退会申明》,并在其博客中写了一篇题为《学术腐败没有赢家的赌场》的文章,以此表明一个学者在反对学术腐败上不屈从、不妥协的人格立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