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实训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2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触发电路

一、实训目的

1.进一步熟悉电力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兵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2.学会电力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

3.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动手能力。

二、实训内容和要求

1.按电器原理图设计印刷电路板,要求合理布局

2.安装、调试电路板,测试波形、数据。

三、实训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计算机、转印机

2.示波器、万用表

3.覆铜板一块,电子元器件若干

四、实训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复习有关教材、查找有关资料,了解、熟悉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要求和工作原理。分析电路中个点的电压波形。

2.设计、安装电路板

1)用PROTEL软件根据图的同步信号为锯齿波触发电路设计印刷电路板图。要求印刷电路板按照规定尺寸设计,不留空余面积。

一般控制信号从左到右,强电信号从上流到下。~220V不能与印刷电路板连接,~220的阴险要用绝缘胶布牢固扎住。

2)绘制印刷电路板布线线宽要在1mm以上。为了避免干扰,布置地线时候应注意各级电路采用一点接地原则,加粗、缩短地线。

3)所有元件排列均匀,元件引脚、极性正确,布局合理,美观实用。注意变压器的同名端。4)绘制的印刷电路板图,经审定后,制作印刷电路板。要求印刷电路板钱冲洗干净电路板,不含腐蚀物。钻孔准确,两面无损。

5)对焊接的要求是:净化元件引线和焊点表面,同种元件距离印刷电路板的高度一致,焊接牢固,无虚焊,焊点光亮、圆滑、饱满、无裂纹、大小适中且一致。

3.调试、检测电路

(1)整定移相控制电压U co=0V,偏移电压U P=-4V。调斜率电位器RP3,改变锯齿波的上升斜率。使检测点TP7的脉冲前沿落在测检点TP3的锯齿波型中央。以后偏移电位器RP2,斜率电位器RP3不用再调整。

(2)改变移相控制电压U co=0~+8V,脉冲的一项范围D=0°~90°。

(3)用双线示波器观察测检点TP1~TP7在一个工作周期中的波形,测量波形的正负电压值(V),波形的周期(μs、ms),对齐相位,全部记录在下图中。

TP1:滞后市电电压180度;

TP2:波形的最低处为C1充电完毕,最高处是C1放电完毕;

TP3:C1开始充电就开始形成锯齿波,锯齿波的最高点就是C1放完电的时刻;TP4:最低处为C1开始充电时刻,最高处为C1充电完毕的时刻;

TP6:脉冲出现的时刻是V4导通的时刻;

TP7:最低点是脉冲出现的时刻,即是V4导通的时刻。

(4)测绘移相控制特性: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移相控制电压U co。用示波器观察测检点TP7的脉冲,记录在下表。作出α=f(U co) 的移相控制特性的函数曲线。绘制在下图中。

(5)两板连接测量补脉冲:A、B两块板地线相连,A板补脉冲输出点接B板补脉冲输入点,观察记录B板上G、K两点之间的波形(应有双脉冲输出),判断何为补脉冲。

五、电路工作原理以及印刷电路板布线图

常用的触发电路有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和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由于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具有较好的抗电路干扰、抗电网波动的性能及有较宽的调节范围,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电路由同步检测环节、锯齿波形成环节、同步移相控制环节及脉冲形成与放大环节等组成。

1.同步环节:

同步环节由同步变压器TB、晶体管V2、二极管VD1、VD2、R1、C1等元件组成,在锯齿波触发电路中,同步就是要求锯齿波的频率与主回路电源的频率相同。锯齿波是由起开关作用的V2控制的,V2截止期间产生锯齿波,V2截止持续时间就是锯齿波的宽度,V2开关作用的晶闸管的频率就是锯齿波的频率。要使触发脉冲与主回路电源同步,必须使V2开关的频率与主回路电源频率达到同步。同步变压器和整流变压器接在同一电源上,用同步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来控制V2的通断,这就保证了触发脉冲与主回路电源的同步。

2.锯齿波形成环节:

锯齿波形成环节由VS、斜率电位器、R3、V1组成的恒流源电路及V2、V3等元件组成,其中V2是交流电源的同步开关,起到同步检测作用。

电路中由晶体管V1组成恒流源向电容C2充电,晶体管V2作为同步开关控制恒流源对

C2的充放电过程。晶体管V3为射极跟随器,起阻抗变换和前后级隔离作用,以减小后级对锯齿波线性的影响。

3.移相控制环节

移相控制电压u CO、初相位调整电压u P(u P为负值)和锯齿波u t形成环节产生的锯齿波分别通过R6、R7、R8共同接到V4管的基极上,由三个电压综合后来控制V4的截止与导通。

根据叠加原理,在分析V4基极电位时,可看成u CO、u P、锯齿波电压三者单独作用的叠加。

只考虑锯齿波电压u

t 时u

t’

仍为锯齿波,只是斜率比u

t

低。同样,只考虑u CO和u P时,u CO’和

u

P’

分别为与u CO和u P平行的一直线,只是数值较u CO和u P为小。

当u CO=0时,改变u P数值的大小,则V4开始导通的时刻就会根据u P的增大或减小而前、后移动,也就是移动了输出脉冲的相位。因此适当调整u P数值的大小,可使u CO=0时的脉冲初相位满足各主电路的需要。如对于三相可控桥式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时,脉冲初始相位为120°,而大电感负载时,初始相位为90°。u P电压确定后固定不变。改变u CO的大小同样可以移动输出脉冲的相位。当u CO=0时,输出脉冲相位为α0,u CO增大时,输出脉冲相位逐渐前移,即α逐渐减小,从而达到了移相控制的目的。

关于锯齿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环节的具体分析:

锯齿波电压形成的方案较多,如采用自举式电路、恒流源电路方案,由V1、V2、V3、和C2等元件组成,其中V1、VS、RP2和R3为一恒流源电路。

当V2截止时,恒流源电流I1c对电容C2充电,所以C2两端电压Uc按线性增长,即V3的基极电位Ub3按线性增长。调节电位器RP2,即改变C2的恒定充电电流I1c,可见RP2是用来调节锯齿波斜率的。

当V2导通时,由于R4阻值很小,所以C2迅速放电,使Ub3电位迅速降到零伏附近。当V2周期性地导通和关断时,Ub3便形成一锯齿波,同样Ue3也是一个锯齿波电压,射极跟随器V3的作用是减少控制回路的电流对锯齿波电压Ub3的影响。

V4管的基极电位由锯齿波电压、直流控制电压Uc0、直流偏移电压Up三个电压作用的叠加值所确定,他们分别通过电阻R6、R7、R8与基极相接

其余部分,就是脉冲形成和放大环节以及强触发环节。

V4导通瞬间是脉冲发出的时刻,而V5持续截止时间即为脉冲的宽度,此宽宽与C3的反向充电时间常数R11C3有关。

锯齿波触发电路的特点:

优点: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不受电网电压波动与波形畸变的直接影响、抗干扰能力强,且移相范围宽。

缺点:该电路相对比较复杂,且整流装置的输出电和控制电压间不满足线性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