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习题集答案 第二章

合集下载

医学分子生物学习题集

医学分子生物学习题集

医学分子生物学习题集第二章基因与基因组一、名词解释4.基因(gene)5.断裂基因(split gene)6.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7.非结构基因(non-structural gene)8.内含子(intron)9.外显子(exon)10.基因间 DNA (intergenic DNA)11.GT-AG 法则(GT-AG law)12.启动子(promoter)13.上游启动子元件(upstream promoter element)14.反应元件(response element)15.poly(A)加尾信号(poly(A) signal)16.基因组(genome)17.操纵子(operon)18.单顺反子(monocistron)19.多顺反子(polycistron)20.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21.转座子(transposon)22.基因家族(gene family)23.基因超家族(gene superfamily)24.假基因(pseudogene)25.自私 DNA (selfish DNA)26.反向重复(inverted repeat)27.串联重复(tandem repeat)28.卫星 DNA (satellite DNA)8.大卫星 DNA (macro-satellite DNA)9.小卫星 DNA (mini-satellite DNA)10.微卫星 DNA (micro-satellite DNA)11.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12.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13.基因组学(genomics)14.物理图谱(physical map)15.遗传图谱(genetic map)16.转录图谱(transcriptional map)17.序列图谱(sequence map)18.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19.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20.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21.基因型(genotype)22.表型(phenotype)23.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24.分段基因组(segmented genome)25.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26.等基因(isogene)27.同源多聚体(homomultimer)28.异源多聚体(heteromultimer)二、判断题1. 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杨荣武主编《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杨荣武主编《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第二章1.想想核酸的A260为什么会下降?肯定是形成双螺旋结构引起的。

那为什么相同序列的核酸,RNA 的A260下降,DNA的A260不变?这说明RNA能形成双链,DNA不能。

那么,为什么RNA能形成双链呢?原因肯定就在RNA和DNA序列上不同的碱基U和T上面。

U和T的含义完全一样,差别在于RNA分子上的U可以和G配对,而DNA分子上的T不能和G配对。

如果这时候能想到这一点,题目的答案也就有了。

本题正确的答案是:1个核酸的A260主要是4个碱基的π电子。

当一个核酸是单链的时候,π电子能吸收较大的光;但核酸为双链的时候,碱基对的堆积效应使π电子吸收较少的光。

于是,题目中的数据告诉我们,第一种序列的DNA和RNA在二级结构上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而对于第二种序列的RNA光吸收大幅度减少,意味着RNA形成了某种双链二级结构,RNA二级结构的一个常见的特征是G和U能够配对。

从第二种序列不难看出,它能够自我配对,形成发夹结构,而降低光吸收。

2. RNA的小沟浅而宽,允许接近碱基边缘。

2′-OH位于小沟,提供氢键供体和受体,起稳定作用。

G:U 摇摆碱基对让G的氨基N2 位于小沟,能够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如在tRNAAla和同源的氨酰-tRNA 合成酶之间)。

3.(1)核酶由RNA组成,所以一定是RNA双螺旋,为A型。

(2)序列交替出现嘌呤和嘧啶,应该是Z型双螺旋。

(3)既然是DNA,在上述湿度条件下,要么是B型,要么是Z型。

由于B型比Z型更紧密(螺距比Z 型短,每个螺旋单位长度具有更多的电荷,相同数目碱基对的总长度要短)。

因此,1号一定是B型,2号为Z型DNA。

4.(1)(2)Arg(3)Asn和Gln5.使用dUTP代替dTTP并不能改变DNA双螺旋的结构。

T和U的差别只是在T嘧啶环上是否有一个甲基,这个甲基位于双螺旋的大沟之中。

如果用2′-OH取代2′-H,则合成出来的是RNA,于是螺旋变成A-型。

多出来的羟基产生空间位阻,致使RNA无法形成B-型双螺旋。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有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有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有答案分子生物学习题第二章DNA和染色体1。

填空1。

病毒φX174和M13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

2.aid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

3.X射线分析显示完整DNA螺旋的延伸长度为3.4nm。

4.氢键负责维持a-t间(或g-c间)的亲和力5.DNA分子的天然形式是右手b型螺旋。

二、多项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噬菌体感染大肠芽孢杆菌。

这两个实验的主要论据是(c)。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b、 DNA突变导致毒性丧失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d.dna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e.真核心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 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2.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a)。

a、多核苷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双螺旋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而不是RNA。

对回复突变株的分离证明该突变不是缺失突变3.dna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

以下哪些是对dna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c、d)a.哺乳动物dna约为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是十分危险的b.依赖于a-t 含量,因为a-t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c.是双链dna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d.可通过碱基在260nm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e、这是单链断裂的温度(磷酸二酯键断裂)4.dna的变性(a、c、e)。

a、包括双螺旋可逆退绕e.包括氢键的断裂b、它可以在低温下生产。

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5.在类似rna这样的单链核酸所表现出的“二级结构”中,发夹结构的形成(a、d)。

a、基于每个片段的互补性,形成一个反向平行双螺旋b.依赖于a-u含量,因为形成的氢键越少则发生碱基配对所需的能量也越少c、只有当两个配对片段中的所有碱基互补时,才会发生这种情况。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集及答案(朱玉贤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集及答案(朱玉贤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集及答案(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共10章)第一章绪论1.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2. 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3.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如何?4.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是什么?答案:1.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

狭义:偏重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 DNA 的复制.转录. 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所谓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主要是指对遗传. 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从而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的手段。

这里的分子水平指的是那些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和在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这些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由简单的小分子核苷酸或氨基酸排列组合以蕴藏各种信息,并且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形成精确的相互作用系统,由此构成生物的多样化和生物个体精确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节控制系统。

阐明这些复杂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2. 分子生物学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研究内容:A.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核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

由于核酸的主要作用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因此分子遗传学(moleculargeics)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由于50 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该领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技术,是目前分子生物学内容最丰富的一个领域。

研究内容包括核酸/基因组的结构.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核酸存储的信息修复与突变,基因达调控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等。

杨荣武主编《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杨荣武主编《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1.想想核酸的‎A260为‎什么会下降‎?肯定是形成‎双螺旋结构‎引起的。

那为什么相‎同序列的核‎酸,RNA的A‎260下降‎,DNA的A‎260不变‎?这说明RN‎A能形成双‎链,DNA不能‎。

那么,为什么RN‎A能形成双‎链呢?原因肯定就‎在RNA和‎D NA序列‎上不同的碱‎基U和T上‎面。

U和T的含‎义完全一样‎,差别在于R‎N A分子上‎的U可以和‎G配对,而DNA分‎子上的T不‎能和G配对‎。

如果这时候‎能想到这一‎点,题目的答案‎也就有了。

本题正确的‎答案是:1个核酸的‎A260主‎要是4个碱‎基的π电子‎。

当一个核酸‎是单链的时‎候,π电子能吸‎收较大的光‎;但核酸为双‎链的时候,碱基对的堆‎积效应使π‎电子吸收较‎少的光。

于是,题目中的数‎据告诉我们‎,第一种序列‎的DNA和‎R NA在二‎级结构上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而对于第二‎种序列的R‎N A光吸收‎大幅度减少‎,意味着RN‎A形成了某‎种双链二级‎结构,RNA二级‎结构的一个‎常见的特征‎是G和U能‎够配对。

从第二种序‎列不难看出‎,它能够自我‎配对,形成发夹结‎构,而降低光吸‎收。

2. RNA的小‎沟浅而宽,允许接近碱‎基边缘。

2′-OH位于小‎沟,提供氢键供‎体和受体,起稳定作用‎。

G:U 摇摆碱基对‎让G的氨基‎N2 位于小沟,能够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如在tRN‎A Ala和‎同源的氨酰‎-tRNA 合‎成酶之间)。

3.(1)核酶由RN‎A组成,所以一定是‎R NA双螺‎旋,为A型。

(2)序列交替出‎现嘌呤和嘧‎啶,应该是Z型‎双螺旋。

(3)既然是DN‎A,在上述湿度‎条件下,要么是B型‎,要么是Z型‎。

由于B型比‎Z型更紧密‎(螺距比Z型‎短,每个螺旋单‎位长度具有‎更多的电荷‎,相同数目碱‎基对的总长‎度要短)。

因此,1号一定是‎B型,2号为Z型‎D NA。

4.(1)(2)Arg(3)Asn和G‎ln5.使用dUT‎P代替dT‎T P并不能‎改变DNA‎双螺旋的结‎构。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DNA 重组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

DNA 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技术,目的是将不同DNA 片段(基因或基因的一部分)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DNA 重组技术是核酸化学、蛋白质化学、酶工程及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长期深入研究的结晶,而限制性内切酶DNA 连接酶及其他工具酶的发现与应用则是这一技术得以建立的关键。

DNA 重组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DNA 重组技术可以用于大量生产某些在正常细胞代谢中产量很低的多肽,如激素、抗生素、酶类及抗体,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其次,DNA 重组技术可以用于定向改造某些生物的基因结构,使他们所具有的特殊经济价值或功能成百上千倍的提高。

请简述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1、DNA 重组技术(基因工程)2、基因表达调控(核酸生物学)3、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结构分子生物学)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及基因与基因组结构核小体、DNA 的半保留复制、转座子。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是由H2A、H2B、H3、H4 各两分子生成八聚体和由大约200bp 的DNA 构成的。

核小体的形成是染色体中DNA 压缩的第一步。

DNA 在复制过程中,每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新链,产生互补的两条链。

这样新形成的两个DNA 分子与原来DNA 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

因此,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 ,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DNA 的半保留复制。

转座子是存在染色体DNA 上的可自主复制和移位的基本单位。

转座子分为两大类:插入序列和复合型转座子。

DNA 的一、二、三级结构特征。

DNA 的一级结构是指4 种脱氧核苷酸的连接及其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 分子的化学构成。

DNA 的二级结构是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旋结构。

分为左手螺旋和右手螺旋。

第1-11章分子生物学习题集2013

第1-11章分子生物学习题集2013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请就你感兴趣的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或重要理论作以相关论述?第二章染色体与DNA练习题1一、【单选题】1.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是【】A.DNA→RNA→蛋白质B.RNA→DNA→蛋白质C.DNA→蛋白质→RNAD.RNA→蛋白质→DNA2.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为半保留复制B.为不对称复制C.为半不连续复制D.新链合成的方向均为3'→5'3.合成DNA的原料有【】A.dAMP dGMP dCMP dTMPB.dADP dGDP dCDP dTDPC.dA TP dGTP dCTP dTTPD.AMP UMP CMP GMP4.DNA合成时碱基互补规律是【】A.A-UC-GB.T-AC-GC.A-GC-UD.A-GC-T5.关于DNA的复制错误的【】:A包括一个双螺旋中两条子链的合成B遵循新的子链与其亲本链相配对的原则C依赖于物种特异的遗传密码D是碱基错配最主要的来源6.一个复制子是:【】A细胞分裂期间复制产物被分离之后的DNA片段B复制的DNA片段和在此过程中所需的酶和蛋白C任何自发复制的DNA序列(它与复制起始点相连)D任何给定的复制机制的产物(如:单环)E复制起点和复制叉之间的DNA片段7.真核生物复制子有下列特征,它们:【】A比原核生物复制子短得多,因为有末端序列的存在B比原核生物复制子长得多,因为有较大的基因组C通常是双向复制且能融合D全部立即启动,以确保染色体在S期完成复制E不是全部立即启动,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只有大约15%是有活性的8.下述特征是所有(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病毒)复制起始位点都共有的是:【】A起始位点是包括多个短重复序列的独特DNA片段B起始位点是形成稳定二级结构的回文序列C多聚体DNA结合蛋白专一性识别这些短的重复序列D起始位点旁侧序列是A-T丰富的,能使DNA螺旋解开E起始位点旁侧序列是G-C丰富的,能稳定起始复合物9.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是正确的有:【】A按全保留机制进行B接3’→5’方向进行C需要4种dNMP的参与D需要DNA连接酶的作用E都涉及RNA引物的形成F需要DNA聚合酶Ⅰ10.在原核生物复制子中以下哪种酶除去RNA引发体并加入脱氧核糖核苷酸? 【】A DNA聚合酶IIIB DNA聚合酶IIC DNA聚合酶ID外切核酸酶MFlE DNA连接酶【参考答案】1.A2.D3.C4.B5.C6.C7.C8.D9.D10.C 二、【多项选择题】1.DNA聚合酶I的作用有【】A.3’-5’外切酶的活性B.修复酶的功能C.在细菌中5’-3’外切酶活性是必要的D.外切酶活性,可以降解RNA/DNA杂交体中的RNA引物E.5’-3’聚合酶活性2.下列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该酶能从3’羟基端逐步水解单链DNAB.该酶在双螺旋区具有5’-3’外切酶活性C.该酶在DNA中需要游离的3’-OHD.该酶在DNA中需要游离的5’-OHE.有校对功能3.下列有关DNA聚合酶I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催化形成3’-5’-磷酸二酯键B.有3’-5’核酸外切酶作用C.有5‘-3’核酸外切酶作用D.是原核细胞DNA复制时的主要合成酶E.是多功能酶4.有关DNA复制时的引物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有【】A.一般引物是RNAB.催化引物合成的酶称引发酶C.哺乳动物的引物是DNAD.引物有游离的3‘-OH,成为合成DNA的起点E.引物有游离的5‘-OH5.DNA聚合酶I的作用是【】A.修复DNA的损伤与变异B.去除复制过程中的引物C.填补合成DNA片段间的空隙D.将DNA片段连接起来E.合成RNA片段6.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每条互补链的合成方向是5‘-3’B.DNA聚合酶沿母链滑动方向从3‘-5’C.两条链同时复制只有一个起点D.真核细胞的每个染色体的复制合成原料是dNMP7.下列有关大肠杆菌DNA聚合酶作用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酶I在DNA损伤的修复中发挥作用B.酶II是DNA复制的主要酶C.酶III是DNA复制的主要酶D.酶IV在DNA复制时有切除引物的作用E.酶I切除RNA引物8.DNA聚合酶I具有的酶活性包括A.5’-3’外切酶活性B.3’-5’外切酶活性C.5’-3’聚合酶活性D.3’-5’聚合酶活性E.内切酶活性9.下列有关大肠杆菌DNA复制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双螺旋中一条链进行不连续合成B.生成冈崎片断C.需要RNA引物D.单链结合蛋白可防止复制期间的螺旋解链E.DNA聚合酶I是DNA复制最主要酶10.DNA复制的特点是A.半保留复制B.半不连续C.一般是定点开始,双向等速进行D.复制的方向是沿模板链的5‘-3’方向E. 一般需要RNA引物11.需要DNA连接酶参与的反应为A.DNA复制B.DNA损伤修复C.DNA的体外重组D.RNA的转录E.RNA的复制12.下列关于DNA连接酶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在双螺旋的互补核苷酸之间形成链间共价键B.有的酶可被A TP激活,有的酶可被NAD+激活C.由于DNA链出现一个缺口(gap),使螺旋解旋后引发DNA 复制D.在双螺旋DNA分子中切口(nick)相邻两个片段的3’-羟基和5’-磷酸基之间形成3’-5’磷酸二酯键,而将两个片段连接起来E.连接二个RNA片段13.关于DNA聚合酶I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此酶能从3’-羟基端逐步水解单链DNAB.在DNA双股螺旋区,此酶具有5’-3’核酸酶活性C.DNA的复制,损伤修复都需要它D.是DNA复制过程中最主要的酶E.此酶具有连接酶活性14.下列关于大肠杆菌DNA连接酶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催化双股螺旋DNA分子中二个切口(nick)相邻单股DNA 片段的连接反应,生成磷酸二酯键B.DNA复制需要C.是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工具酶D.催化二个单股DNA链之间生成磷酸二酯键E.DNA损伤修复需要15.下列关于大肠杆菌DNA连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两段冈崎片段的相连B.催化两条游离的单链DNA分子间形成磷酸二酯键C.需GTP为能源D.需A TP为能源E.连接二个肽段16.DNA连接酶催化的反应A.在两股单链DNA互补碱基之间形成氢键生成双螺旋,完成复制过程B.需A TP供能C.使复制中的RNA引物与冈崎片段相互聚合D.使相邻的DNA片段间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E.催化RNA引物的合成17.DNA聚合酶III催化的反应A.作用物为dNTPB.合成反应的方向为5’-3’C.以NAD+为辅酶D.生成磷酸二酯键E.需要DNA模板18.DNA复制的特点是A.半保留复制B.需合成RNA引物C.形成复制叉D.有半不连续性E.合成DNA方向是3’-5’19.关于D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有A.DNA pol I在损伤修复中发挥作用B.DNA pol I有去除引物,填补合成片段空隙的作用C.DNA pol III是复制中起主要作用的酶D.DNA pol II是复制中起主要作用的酶E.DNA pol I是多功能酶20.参与原核DNA复制的DNA聚合酶有A.DNA聚合酶IB.DNA聚合酶IIC.DNA聚合酶IIID.DNA聚合酶αE.DNA聚合酶δ21.参与复制中解旋、解链的酶和蛋白质有A.解链酶B.DNA结合蛋白C.DNA拓扑异构酶D.核酸外切酶E.引发酶22.DNA复制需要下列哪些成分参与A.DNA模板B.DNA指导的DNA聚合酶C.反转录酶D.四种核糖核苷酸E.RNA引物23.将细菌培养在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使双链都带有标记,然后使之在不含标记物的培养液中生长三代,其结果是A.第一代细菌的DNA都带有标记B.第二代细菌的DNA都带有标记C.不出现两股链都带标记的子代细菌D.第三代多数细菌的DNA不带有标记E.以上都不对24.端粒酶和其他DNA合成酶有何区别?A.从5’-3’方向合成DNAB.酶含有RNA成分C.酶以自身RNA为模板D.以dNTP合成DNAE.是特异的逆转录酶25.DNA的复制作用A.包括用于互相配对成双螺旋的子链的合成B.按照新合成子链与一条亲本链结合的原则C.依赖于物种特异的遗传密码D.是半保留复制E.是描述基因表达的过程26.下面哪些碱基对能在双链DNA中发现?A. A-UB. G-TC. C-GD. T-AE. C-A27.对一给定的原点,“引发体”含有:A. 引发酶B. 防止DNA降解的单链结合蛋白C. Dna B和Dna A蛋白D. 拓扑异构酶E. DNA聚合酶III28.DNA复制需要A.DNA聚合酶B.RNA聚合酶C.DNA连接酶D.解链酶E.拓扑异构酶29.以下哪些关于限制性内切酶的说法是正确的A.一些酶在识别位点之外切割DNA链B.一般在特异性序列,即识别位点切割DNAC.能切割DNA而产生一致的末端序列D.一些酶在其识别位点切割两条DNA链,形成粘性末端E.一些酶在其识别位点切割两条DNA链,形成平端末端【多选参考答案】1.ABCDE2.ABCE3.ABCE4.ABD5.ABC6.ABC7.ACE8.ABC9.ABC 10.ABCE 11.ABC 12.BD 13.ABC 14.ABCE 15. AD 16.BD 17.ABDE 18.ABCD 19.ABCE 20.AC 21.ABC 22.ABE 23.ACD 24.BCE 25.BD 26.CD 27.AC28.ACDE 29.ABCDE三、【是非题】1.DNA的半保留复制是由Meselson和Stahl首先证明的。

分子生物学2-7章作业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2-7章作业及答案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DNA的一级结构:四种脱氧核苷酸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的直线或环状多聚体,即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

2、DNA的二级结构:DNA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而成的双螺旋结构.3、DNA的三级结构: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

4、DNA超螺旋: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是DNA结构的主要形式,可分为正超螺旋与负超螺旋两大类。

按DNA双螺旋的相反方向缠绕而成的超螺旋成为负超螺旋,反之,则称为正超螺旋。

所有天然的超螺旋DNA均为负超螺旋。

5、DNA拓扑异构体:核苷酸数目相同,但连接数不同的核酸,称拓扑异构体6、DNA的变性与复性:变性(双链→单链)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氢键断裂,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

复性(单链→双链)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分开的两条单链分子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想的现象。

7、DNA的熔链温度(Tm值):DNA加热变性时,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的温度,即DNA分子内50%的双链结构被解开成单链。

Tm值计算公式:Tm=69.3+0.41(G+C)%;<18bp的寡核苷酸的Tm计算:Tm=4(G+C)+2(A+T)。

8、DNA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称为退火9、基因:编码一种功能蛋白或RNA分子所必需的全部DNA序列。

10、基因组:生物的单倍体细胞中的所有DNA,包括核DNA和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DNA11、C值:生物单倍体基因组中的全部DNA量称为C值12、C值矛盾:C值的大小与生物的复杂度和进化的地位并不一致,称为C值矛盾或C值悖论13、基因家族:一组功能相似、且核苷酸序列具有同源性的基因。

可能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经重复和突变产生。

14、假基因:假基因是原始的、有活性的基因经突变而形成的、稳定的无活性的拷贝。

表示方法:Ψα1表示与α1相似的假基因15、转座:遗传可移动因子介导的物质的重排现象。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答案第一章二、问答题1.重组 DNA的含义是什么? ①目的基因的获得。

从细菌或动植物细胞中取出染色体的DNA,用内切酶将之切成若干片段,从中鉴定出目的基因。

另一种方法是从细胞中分离到信使核糖核酸核(mRNA)用反转录酶的作用获得该基因的互补DNA(cDNA)。

如果预先知道某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可以破译它的遗传密码,用DNA合成的方法获得基因。

②运载体的选择。

运载体一般为质粒,是细菌中染色体以外的DNA。

但它不是正常的成分,即没有质粒也完全可以正常生长。

质粒是环状的DNA,能自主复制,有若干内切酶切口和某些抗生素的抗药性基因。

可以作为转基因的载体。

③内切酶切割。

将目的基因与质粒DNA如pBR322质粒,用相同的内切酶分别进行切割,结果它们都会形成相同的切口。

④连接酶连接。

DNA连接酶,常用的有T4。

在三磷酸腺苷(ATP)及镁离子存在的条件下,T4连接酶能将切口相同的两种DNA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插入目的基因的质粒,叫重组质粒。

⑤宿主菌。

宿主菌如大肠杆菌作为受体菌,需要培养到旺盛生长阶段,叫感受态细胞。

一般在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过夜即可。

⑥重组DNA的转化。

将插入目的基因的质粒加入呈感受态的大肠杆菌中,同时加入适当的钙盐(Ca+2),振荡培养。

大肠杆菌将重组质粒吞入胞内。

这个过程叫转化。

⑦转化子的筛选。

pBR322质粒的PstI酶切口处插入目的基因时,则会破坏了抗氨苄青霉素的基因。

将转化后的大肠杆菌单个菌落,挑取菌体分别接种于含氨苄青霉素及链霉素的培养基中。

如在链霉素培养基上生长而在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菌落即为转化子。

第二章二、问答题1.什么是细菌的限制―修饰系统(restriction-modificaton system, R-M system),细菌的限制―修饰系统有什么意义?即限制性内切酶和与其对应的甲基化酶系统,称R-M system。

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特异的DNA序列并打断DNA,同时对应的甲基化酶能把该段特异的序列甲基化,使得限制性内切酶无法识别。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第1章绪论1.简述孟德尔、摩尔根和Waston等人对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

摩尔根发现了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是现代实验生物学奠基人。

于1933年由于发现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赢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Watson于1953年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_(包括中心法则),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誉为“DNA之父”。

2.写出DNA、RNA、mRNA和siRNA的英文全名。

DNA:deoxyribonucleic acid 脱氧核糖核酸RNA:ribonucleic acid 核糖核酸mRNA:messenger RNA 信使RNAtRNA:transfer RNA 转运RNArRNA:ribosomal RNA 核糖体RNA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干扰小RNA3.试述“有其父必有其子”的生物学本质。

其生物学本质是基因遗传。

子代的性状由基因决定,而基因由于遗传的作用,其基因的一半来自于父方,一般来自于母方。

4.早期主要有哪些实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写出这些实验的主要步骤。

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外表光滑的S型肺炎链球菌(有荚膜多糖→致病性);外表粗糙R型肺炎链球菌(无荚膜多糖)。

①活的S型→注射→实验小鼠→小鼠死亡②死的S型(经烧煮灭火)→注射→实验小鼠→小鼠存活③活的 R型→注射→实验小鼠→小鼠存活④死的S型+活的R型→实验注射→小鼠死亡⑤分离被杀死的S型菌体的各种组分+活的R型菌体→注射→实验小鼠→小鼠死亡(内只有死的S型菌体的DNA转化R型菌体导致致病菌)*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①细菌培养基35S标记的氨基酸+无标记噬菌体→培养1-2代→子代噬菌体几乎不含带有35S标记的蛋白质②细菌培养基32N标记的核苷酸+无标记噬菌体→培养1-2代→子代噬菌体含有30%以上32N标记的核苷酸*噬菌体传代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分子生物学习题第二章

分子生物学习题第二章

分子生物学习题第二章第二章1在核酸双螺旋(如DNA)中形成发夹结构的频率比单链分子低。

发夹结构的产生需要回文序列使双链形成对称的发夹,呈十字结构。

对2病毒的遗传因子可包括1到300个基因。

与生命有机体不同,病毒的遗传因子可能是DNA或RNA(但不可能同时兼有!),因此DNA不是完全通用的遗传物质。

错3B型双螺旋是DNA的普遍构型,而Z型则被确定为仅存在与某些低等真核细胞中。

错4在高盐和低温条件下由DNA单链杂交形成的双螺旋表现出几乎完全的互补性,这一过程可看作一个复性(退火)反应。

错5在高盐和低温条件下由DNA单链杂交形成的双螺旋表现出几乎完全的互补性,这一过程可看作一个复性(退火)反应。

1DNA变性是指:A: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B:多核苷酸链解聚选择项:C:互补碱基之间氢键断裂D:DNA分子中碱基丢失C2PCR实验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A:DNA聚合酶的种类B: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的量选择项:C:引物序列的结构和长度D:四种dNTP的浓度E:循环周期的次数C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后产生:A:3`磷酸基末端和5`羟基末端选择项:B:5`磷酸基末端和3`羟基末端C:3`磷酸基末端和5`磷酸基末端D:5`羟基末端和3`羟基末端E:3`羟基末端和5`羟基末端和磷酸B4核酸分子中贮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A:核苷酸B:碱基序列选择项:C:磷酸戊糖D:戊糖磷酸骨架B5DNA分子中的超螺旋:A:仅发生于环状DNA中B:在线性和环状DNA中均有发生。

缠绕数的增加可被碱基配对的改变和氢键的增加所控制选择项:C:可在一个闭合环状DNA分子中形成一个左手螺旋。

负超螺旋是DNA修饰的前提,为酶接触DNA提供了条件D:是双螺旋中一条链绕另一条链的旋转数和双螺旋的回转数的总和B6在基因工程中通常所使用的质粒存在于:A:细菌染色体B:酵母染色体选择项:C:细菌染色体外D:酵母染色体外E:以上都不是C7有关DNA的变性哪条正确:A:变性是分子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B:变性后紫外吸收增加选择项:C:变性后粘度增加D:DNA分子开始变性的温度叫TmB8可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酶称为:A:限制性外切核酸酶B: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选择项:C:非限制性外切核酸酶D:非限制性内切核酸酶E:DNA内切酶B9组蛋白的净电荷是:A:正B:中性选择项:C:负D:不一定A10DNA和RNA完全水解后,其产物的特点是:A: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B:核糖不同,碱基相同选择项:C:核糖相同,碱基不同D:核糖不同,部分碱基不同D11自然界游离核苷酸中,磷酸最常见是位于:A:戊糖的C-5’上B:戊糖的C-2’上选择项:C:戊糖的C-3’上D:戊糖的C-2’和C-5’上A12重组DNA技术中实现目的基因与载体DNA拼接的酶是:A:DNA聚合酶B:RNA聚合酶C:DNA 连接酶D:RNA连接酶E: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13选择项:题干:核小体的净电荷是:选择项:A:正B:中性C:负D:不一定B14题干: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后产生:A:3`磷酸基末端和5`羟基末端B:5`磷酸基末端和3`羟基末端选择项:C:3`磷酸基末端和5`磷酸基末端D:5`羟基末端和3`羟基末端E:3`羟基末端和5`羟基末端和磷酸B15题干:用于重组DNA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核苷酸序列的:A:正超螺旋结构B:负超螺旋结构选择项:C:α螺旋结构D:回文结构E:锌指结构D16题干:B型DNA的双螺旋每旋转一周,沿轴上升的高度是:A:5.4nmB:3.6nm选择项:C:6.8nmD:0.34nmB17题干:α互补筛选法属于:A:抗药性标志筛选B:酶联免疫筛选选择项:C:标志补救筛选D:原位杂交筛选E:免疫化学筛选C18题干: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15%,则胞嘧啶的含量为:A:35%B:15%选择项:C:30%D:40%A19题干:就分于结构而论,质粒是:A:环状双链DNA分子B:环状单链DNA分于选择项:C:环状单链RNA分子D:线状双链DNA分子E:线状单链DNA分子A20题干:DNA的变性:选择项:A:包括双螺旋的解链B:可以由低温产生C:是可逆的D: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A21题干:在基因工程中通常所使用的质粒存在于:A:细菌染色体B:酵母染色体选择项:C:细菌染色体外D:酵母染色体外E:以上都不是C22题干: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A:2’-3’磷酸二酯键B:糖苷键选择项:C:2’-5’磷酸二酯键D:3’-5’磷酸二酯键D23题干:1953年Waston和Crick提出:A:多核苷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选择项: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D:遗传物质通过通常是DNA而非RNAA 24题干:用于重组DNA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核苷酸序列的:A:正超螺旋结构B:负超螺旋结构选择项:C:α螺旋结构D:回文结构E:锌指结构D25题干:重组DNA的基本构建过程是将:A:任意两段DNA连在一起B:外源DNA接入人体DNA选择项:C:目的基因接人适当载体D:目的基因接入哺乳类DNAE:外源基因接人宿主基因C26题干: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A:核糖和脱氧核糖B:磷酸和核糖选择项:C:含氮碱基D:单核苷酸D27题干:双链DNA中的碱基对有:A:A-U选择项:B:G-TC:C-GD:C-AC28题干: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后产生:A:3`磷酸基末端和5`羟基末端B:5`磷酸基末端和3`羟基末端选择项:C:3`磷酸基末端和5`磷酸基末端D:5`羟基末端和3`羟基末端E:3`羟基末端和5`羟基末端和磷酸B29题干: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分子克隆主要是指:A:DNA的大量复制B:DNA的大量转录选择项:C:DNA的大量剪切D:RNA的大量反转录E:RNA的大量剪切A30题干: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分子克隆专指:A:细胞克隆B:RNA克隆选择项:C:DNA克隆D:抗体克隆E:mRNA克隆C。

山东大学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02核苷酸代谢

山东大学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02核苷酸代谢

第二章核苷酸代谢一、选择题1.食物中很少被机体利用的组分是A.氨基酸B.必需脂肪酸C.维生素D.碱基E.己糖2.不属于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直接原料的是A.CO2B.甘氨酸C.谷氨酸D.天冬氨酸E.一碳单位3.嘌呤核苷酸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A.GMPB.AMPC.IMPD.XMPE.UMP4.人体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A.尿囊酸B.尿酸C.乳氢酸D.黄嘌呤E.尿素5.作为第二信使的核苷酸是A.cAMPB.cCMPC.cUMPD.cTMPE.AMP6.嘌呤环的C-4和C-5来自A.CO2B.丙氨酸C.甘氨酸D.谷氨酸E.天冬氨酸7.脱氧核糖核苷酸生成的主要方式是A.由核苷还原B.直接由核糖还原C.由一磷酸核苷还原D.由二磷酸核苷还原E.由三磷酸核苷还原8.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症是因为能抑制A.腺苷脱氢酶B.尿酸氧化酶C.黄嘌呤氧化酶D.鸟嘌呤脱氢酶E.核苷磷酸化酶9.dTMP合成的直接前体是A.dUMPB.TMPC.TDPD.dCDPE.dCMP10.Lesch-Nyhan综合征是因为缺乏A.HGPRTB.腺苷激酶C.核糖核苷酸还原酶D.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E.硫氧化还原蛋白还原酶11.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限速反应是A.UMP的形成B.乳清酸的形成C.CMP的形成D.氨甲酰磷酸的形成E.氨甲酰天冬氨酸的形成12. 不需要PRPP作底物的反应是A.5-磷酸核糖胺的形成B.次黄嘌呤转变为IMPC.腺嘌呤转变为AMPD.腺苷转变为AMPE.嘧啶生物合成中乳清酸苷的形成13. 5-FU抑制A.UTP生成CTPB.CDP生成dCDPC.dUMP生成TMPD.UDP生成dUDPE.dUDP生成dUMP14. 催化dUMP转变为TMP的酶是A.核苷酸还原酶B.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C.核苷酸激酶D.甲基转移酶E.脱氧胸苷激酶15. 阿糖胞苷抗肿瘤作用的机理是抑制A.IMP生成GMPB.UTP生成CTPC.IMP生成AMPD.CDP生成dCDPE.dUMP生成dTMP二、名词解释1. 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de novo synthesis of purine nucleotide)2.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salvage pathway of nucleotide)三、问答题1.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有哪两条途径?2.以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原理,说明用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症的机理。

《分子生物学》第二章期末习题

《分子生物学》第二章期末习题

《分子生物学》第二章期末习题一、名词解释1.Pribnow box:普里布诺框,是指位于原核生物启动子的-10区的一段高度保守的序列,其一致序列是TATAAT。

2.Enhancer:增强子,它是一种能够大幅度增强基因转录效率的順式作用元件。

与启动子不同的是,增强子和沉默子的作用具有如下特性:①与距离无关——既可以在距离基因很近的地方,也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发挥作用;②与方向无关——相对于基因的方向可随意改变而不影响其作用效率;③与位置无关——既可以在基因的上游,也可以在基因的下游,甚至可以在基因的内部发挥作用;④对临近的基因作用最强;⑤某些增强子或沉默子具有组织特异性。

3.mRNA editing:mRNA编辑,是指在mRNA外显子序列上发生的遗传信息的改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编码区内增减一定数目的核苷酸(通常是U),另外一种是编码区的碱基发生转换或颠换。

例如,C→U,A→I。

4.启动子:与基因表达启动相关的順式作用元件,是结构基因的重要成分。

它是一段位于转录起始点5’端上游区100~200bp以内的具有独立功能的DNA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相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5.内含子和外显子:大多数真核基因都是由蛋白质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两部分组成。

编码的序列称为外显子,是一个基因表达为多肽链的部分;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又称插入序列。

内含子只转录,在前mRNA时被剪切掉。

如果一个基因有n个内含子,一般总是把基因的外显子分隔成n+1部分。

内含子的核苷酸数量可比外显子多许多倍。

6.核酶:指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通过催化靶位点R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特异性地剪切底物RNA分子,从而阻断基因的表达。

7.编码链和模板链:编码链是指DNA双链中与mRNA的序列和方向相同的那条DNA链,又成为有意义链;模板链是指DNA双链中能作为转录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指导mRNA前体合成的DNA链,又称为反义链。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3版【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3版【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3版【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染色体与DNA一、染色体具备哪些作为遗传物质的特征?1、分子结构相对稳定;2、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3、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4、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二、什么是核小体?简述其形成过程。

核小体是染色质(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和组蛋白组成。

形成过程:四种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生成八聚体,约200bp的DNA 盘绕在八聚体外面,形成一个核小体,而H1则在核小体的外面,每个核小体只有一个H1,该过程使分子收缩之原尺寸的1/7。

三、简述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组成及组装过程。

组成:蛋白质+DNA组装过程:①核小体形成:DNA盘绕组蛋白形成的八聚体外,该阶段分子尺寸压缩7倍。

②染色质细丝及螺线管:前者由核小体串联形成,后者为细丝盘绕而成,该阶段分子尺寸压缩6倍。

③螺线管压缩为超螺旋:该阶段分子尺寸压缩40倍。

④超螺旋形成染色单体:该阶段分子尺寸压缩5倍。

四、简述DNA的一、二、三级结构特征。

1、一级结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相邻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2、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

a)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螺旋盘绕而成。

b)外侧骨架为脱氧核苷和磷酸,内侧为碱基序列。

c)两条链通过碱基之间形成氢键而结合,碱基结合遵循互补配对原则,A-T,G-C。

3、三级结构:空间结构,即超螺旋,包括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二者可以在拓扑异构酶的作用下相互转变。

四、原核生物DNA具有哪些不同于真核生物DNA的特征?整体特点概括为以下三点:1、一般只有一条染色体,且大多为单拷贝基因。

2、整个染色体DNA几乎全部由功能基因加调控序列所组成。

3、几乎每个基因序列都与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呈线性对应关系。

从基因组的组织结构来看,原核细胞DNA有如下特点:1、结构简练:绝大部分都用来编码蛋白质,与真核DNA的冗余现象不同。

2、存在转录单元:功能相关的RNA和蛋白质基因往往丛集在基因组的特定部位,形成功能单位或转录单元,可以被一起转录为含多个mRNA的分子,称为多顺反子mRNA。

在线网课《分子生物学(湖南科技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在线网课《分子生物学(湖南科技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0分)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从分子层面探索生命活动现象,揭示生命活动本质和规律的学科。

()A.对B.错2【判断题】(10分)现代生物学研究应该遵循还原论和系统论结合的方法学。

()A.错B.对3【判断题】(10分)细胞学、遗传学、生物化学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三大支撑学科。

()A.错B.对4【判断题】(10分)Crick提出了中心法则,中心法则总结了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

()A.对B.错5【判断题】(10分)X射线晶体衍射认识目前结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技术。

()A.错B.对6【判断题】(10分)操纵子学说的提出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理论框架的基本形成。

()A.错B.对7【判断题】(10分)Jacob和Monod提出信使RNA(mRNA)假设,并首次发现了mRNA。

()A.错B.对8【判断题】(10分)合成蛋白质的RNA模板如何决定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关于这个问题,Waston提出了适配子(Adaptor)假设。

()A.对B.错9【判断题】(10分)遗传密码的破译得益于无细胞蛋白合成体系的建立和核苷酸均聚物或特殊共聚物的合成。

()A.对B.错10【判断题】(10分)蛋白质是生物性状的主要体现者和执行者。

()A.对B.错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8分)DNA两股链的结合是通过()A.酯键B.氢键C.共价键D.离子键E.二硫键2【单选题】(8分)质粒是()A.环状双链DNAB.线性双链DNAC.环状三链DNAD.环状单链DNAE.线性单链DNA3【单选题】(8分)核苷酸是由()组成A.硫酸、戊糖、碱基B.磷酸、己糖、碱基C.硫酸、多糖、碱基D.硫酸、己糖、碱基;E.磷酸、戊糖、碱基4【单选题】(8分)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A.遗传物质通常是DNA而非RNAB.多核苦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C.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D.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E.三个连续的核苦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5【单选题】(8分)生理pH条件下,组蛋白的净电荷是()A.不能确定B.负C.中性D.正6【多选题】(10分)双链DNA中的碱基对有()A.G─TB.T─AC.A—UD.C─AE.C—G7【多选题】(8分)单链RNA发夹结构的形成:()A.基于各个片段问的互补,形成反向平行双螺旋B.仅仅当两配对区段中所有的碱基均互补时才会发生C.同样包括有像G—U这样的不规则碱基配对D.依赖于A—U含量,因为形成的氢键越少则发生碱基配对所需的能量也越少E.允许存在几个只有提供过量的自由能才能形成碱基对的碱基8【多选题】(8分)下述特征是所有生物(包括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病毒)复制起始位点都共有的()A.起始位点中的一段序列的A-T含量丰富,能使DNA螺旋解开B.起始蛋白(Initiator)专一性识别这些短的重复序列C.起始位点是包括多个短重复序列的独特DNA片段D.起始位点中的一段序列G-C含量丰富,能稳定起始复合物9【多选题】(8分)DNA的Tm值与哪些因素有关?()A.DNA的长度B.溶液的离子强度C.溶液的pH值D.DNA的GC含量10【判断题】(2分)在生理条件下,DNA双螺旋多以A-DNA型存在。

中南大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试题库答案

中南大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试题库答案

医学分子生物学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二章基因与基因组一、名词解释1.基因 (gene):是核酸中储存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序列信息及表达这些信息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2.断裂基因 (split gene):真核生物基因在编码区内含有非编码的插入序列,结构基因不连续,称为断裂基因。

3.结构基因 (structural gene):基因中用于编码RNA或蛋白质的DNA序列为结构基因。

4.非结构基因 (non-structural gene):结构基因两侧一段不编码的DNA片段,含有基因调控序列。

5.内含子 (intron):真核生物结构基因内非编码的插入序列。

6.外显子 (exon):真核生物基因内的编码序列。

7.基因间DNA (intergenic DNA):基因之间不具有编码功能及调控作用的序列。

8.GT-AG 法则 (GT-AG law):真核生物基因的内含子5′端大多数是以GT开始, 3′端大多数是以AG结束,构成RNA剪接的识别信号。

9.启动子 (promoter):RNA聚合酶特异识别结合和启动转录的DNA序列。

10.上游启动子元件(upstream promoter element ):TATA合上游的一些特定的DNA序列,反式作用因子,可与这些元件结合,调控基因转录的效率。

11.反应元件 (response element):与被激活的信息分子受体结合,并能调控基因表达的特异DNA序列。

12.poly(A)加尾信号 (poly(A) signal) :结构基因末端保守的AATAAA顺序及下游GT或T富含区,被多聚腺苷酸化特异因子识别,在mRNA 3′端加约200个A。

13.基因组 (genome):细胞或生物体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称。

14.操纵子 (operon):多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成簇串联排列,与上游共同的调控区和下游转录终止信号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

15.单顺反子 (monocistron):一个结构基因转录生成一个mRNA分子。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及答案(朱玉贤第三版)考研必备-副本

分子生物学习题集及答案(朱玉贤第三版)考研必备-副本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共10章)第一章绪论1. 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2. 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3.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如何?4.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是什么?答案:1.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

狭义:偏重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 DNA 的复制、转录、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所谓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主要是指对遗传、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从而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的手段。

这里的分子水平指的是那些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和在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这些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由简单的小分子核苷酸或氨基酸排列组合以蕴藏各种信息,并且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形成精确的相互作用系统,由此构成生物的多样化和生物个体精确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节控制系统。

阐明这些复杂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2. 分子生物学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研究内容:A.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核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

由于核酸的主要作用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因此分子遗传学(moleculargenetics)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由于 50 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该领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技术,是目前分子生物学内容最丰富的一个领域。

研究内容包括核酸/基因组的结构、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核酸存储的信息修复与突变,基因达调控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等。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Chapter 1 Introduction一名词解释1.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相媲美的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解读人基因组上的所有基因、24个染色体D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分为两个阶段:DNA序列图以前的计划和DNA序列图计划。

序列图前计划包括遗传图、物理图、转录图。

2. RFLP (restrict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 variation from one individual to the next in the number of cutting sites for a given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in a given genetic locus.3. DNA指纹:基因组中存在着多种重复序列,拷贝数从几个到数十万个,可分为串联重复序列和分散重复序列。

根据个体重复序列拷贝的位置和数目的差异,使用限制性内切酶,获得具有个体特异性的DNA片段。

可以作为亲缘关系或个人身份的鉴定。

4.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一个群体中,基因组内某一特定核苷酸位置上出现2种或2种以上不同核苷酸的现象,在群体中相应频率为1-2%。

如果低于这个频率,可视为点突变。

二简答1. What is molecular biology?Molecular biology is the subject of gen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t the molecular level.To explain the principle of development, metabolism, heredity and variation, aging at the molecular level. It grew out of the disciplines of genetics and biochemistry.2. Major events in the genetics century第二章核酸、蛋白质结构一选择题:B, E, D, A, A二名词解释1.Transfection:describes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material into eukaryotic cells using a virus vector or other means of transfer. The term transfection for non-viral methods is most often used in reference to mammalian cells, while the term transformation is preferred to describe non-viral DNA transfer in bacteria and non-animal eukaryotic cells such as fungi, algae and plants.2.Configuration:The configuration of a molecule is the permanent geometry that results from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its bonds. The ability of the same set of atoms to form two or more molecules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is stereoisomerism.Configuration is distinct from chemical conformation, a shape attainable by bond rotations.3.构象:(Conformation, generally means structural arrangement),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是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原子空间排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自测题(一)选择题A 型题1.原核生物染色体基因组是A.线性双链DNA分子B.环状双链DNA分子C.线性单链DNA分子D.线性单链RNA分子E.环状单链DNA分子2.真核生物染色体基因组是A.线性双链DNA分子B.环状双链DNA分子C.线性单链DNA分子D.线性单链RNA分子E.环状单链DNA分子3.有关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转录,叙述正确的是A.产物多为多顺反子RNAB.产物多为单顺反子RNAC.不连续转录D.对称转录E.逆转录4.原核生物的基因组主要存在于A.质粒B.线粒体C.类核D.核糖体E.高尔基体5.下列有关原核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基因组DNA虽然与蛋白结合,但不形成真正的染色体结构B.结构基因中存在大量的内含子C.结构基因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较小D.原核生物有真正的细胞核E.基因组中有大量的重复序列6.下列有关原核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与调控序列以操纵子的形式存在B.在操纵子中,功能上关联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C.在一个操纵子内,几个结构基因共用一个启动子D.操纵元件也是结构基因E.基因组中只存在一个复制起点7.真核生物染色质中的非组蛋白是A.碱性蛋白质B.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C.识别特异DNA序列的信息存在于蛋白上D.不能控制基因转录及表达E.不参与DNA分子的折叠和组装8.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A.α-螺旋B.核小体C.质粒D.ß-片层E.结构域9.关于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转录,正确的说法是A.产物多为多顺反子RNAB.产物多为单顺反子RNAC.不连续转录D.对称转录E.新生链延伸方向为3'→5'10.外显子的特点通常是A.不编码蛋白质B.编码蛋白质C.只被转录但不翻译D.不被转录也不被翻译E.调节基因表达11.下列有关卫星DNA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种高度重复序列B.重复单位一般为2~10 bpC.重复频率可达106D.能作为遗传标记E.在人细胞基因组中占5%~6%以上12.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结构基因大都为断裂基因B.结构基因的转录是不连续的C.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D.结构基因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较小E.产物多为单顺反子RNA13.染色体中遗传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组蛋白B.非组蛋白C.DNAD.RNAE.mRNA14.真核生物染色质中的组蛋白是A.酸性蛋白质B.碱性蛋白质C.一种转录因子D.带负电荷E.不带电荷15.指导合成真核生物蛋白质的序列主要是A.高度重复序列B.中度重复序列C.单拷贝序列D.卫星DNAE.反向重复序列16.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一般比较庞大,但所含基因总数却很少,究其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物多为单顺反子RNAB.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C.非编码区所占比例较大D.存在大量的内含子E.编码区所占比例很小17.在DNA重组技术中,最常用到的并存在于原核生物中的载体是A.BACB.人工染色体C.噬菌体D.质粒E.YAC18.与原核细胞基因组相比,真核细胞基因组的编码方式与其不同,主要体现在A.以单顺反子的形式进行转录B.以多顺反子的形式转录C.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D.基因组较大E.结构基因所占比例较小19.用非特异性核酸酶酶切真核细胞的染色质DNA时,大多数情况下可得到约200 bp的片段,其主要原因是A.DNA片段较短B.每个核小体单位包含约200 bp的DNAC.核酸酶没有特异性D.基因组结构简单E.DNA是线性的B型题A.不连续的B.连续的C.瞬时的D.无规律的E.不需要启动子20.原核生物结构基因中编码信息是21.真核生物结构基因中编码信息是A.质粒B.线粒体DNAC.核糖体中的核酸D.核小体E.重复序列22.原核生物的基因组除染色体DNA外还包括23.真核生物的基因组除染色体DNA外还包括A.线性分子B.环状分子C.单链分子D.RNAE.cDNA24.线粒体基因组是25.质粒基因组是X型题26.原核生物基因组位于哪种结构中A.质粒B.线粒体C.类核D.内质网E.核糖体27.真核生物基因组位于哪种结构中A.核糖体B.线粒体C.染色体D.质粒E.高尔基复合体28.真核生物染色体中的核心组蛋白包括A.H1B.H2AC.H2BD.H3E.H429.线粒体DNAA.能独立编码线粒体中的一些蛋白质B.是核外遗传物质C.是环状分子D.是线性分子E.编码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胞核30.病毒基因组可以是A.DNAB.RNAC.线性分子D.环状分子E.可以形成多顺反子mRNA(二)名词解释1.基因组(genome)2.质粒(plasmid)3.内含子(intron)4.外显子(exon)5.断裂基因(split gene)6.假基因(pseudogene)7.单顺反子RNA(monocistronic RNA)8.多顺反子RNA(polycistronic RNA)9.卫星DNA(satellite DNA)10.单拷贝序列(single copy sequence)(三)简答题1.原核生物染色体中结构基因的特点是什么?2.简述质粒的基本特征。

3.真核生物染色体中结构基因的特点是什么?4.真核细胞染色质中含有几种蛋白质?各自功能是什么?5.真核细胞中除细胞核之外,还有哪些细胞器含有DNA,其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四)论述题1.试述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的不同之处。

2.试说明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很庞大,但所含基因总数却很少的原因?并且分析真核生物的基因编码和调控的复杂性。

参考答案与提示(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1.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如真核细胞基因组包含细胞核染色体DNA及线粒体DNA,原核细胞基因组包括染色体DNA和质粒DNA。

2.细菌细胞内的、染色体外的DNA分子,是共价闭合的环状DNA分子,能够独立于细胞的染色质DNA而进行复制。

3.指在真核生物的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中出现,但在成熟RNA中被剪切除去的核酸序列。

4.指在真核生物的断裂基因及其成熟RNA中都存在的核酸序列。

5.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中,编码区与非编码区间隔排列。

6.与有功能的基因同源,但不能..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的基因。

7.一个结构基因转录成一个mRNA分子、翻译成一条多肽链。

真核细胞基因转录产物多为单顺反子RNA。

8.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并转录在同一个mRNA分子中,然后再加工成各种蛋白质的模板mRNA。

原核生物基因转录产物多为多顺反子RNA。

9.是基因组中的一种高度重复序列,其重复单位一般由2~10 bp组成,成串排列,具有调节基因的复制和转录等功能。

10. 在整个基因组只出现一次或很少的几次,绝大多数真核生物蛋白质的编码基因为单拷贝序列。

(三)简答题1.(1)编码的连续性。

(2)编码序列的不重叠性。

(3)重复序列很少。

(4)多为单拷贝基因。

(5)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较大。

2.(1)原核细胞中染色体外的共价闭合的环状DNA分子。

(2)能够独立于细胞的染色体而进行复制,并依赖于宿主细胞。

(3)其所带的遗传信息能赋予宿主细胞特定的遗传性状。

(4)在宿主菌中具有不相容性。

(5)是DNA重组技术中所使用的主要载体。

3.(1)通常为断裂基因。

(2)转录产物多为单顺反子RNA。

(3)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较小。

4.(1)真核细胞染色质中含有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两类蛋白质,参与DNA的折叠和组装。

(2) 组蛋白包括核心组蛋白和连接组蛋白两种。

组蛋白借助静电作用使DNA分子缠绕在其周围,形成核小体。

并具有调控基因的复制和转录的功能。

(3)非组蛋白是染色体上结合特异DNA序列的蛋白质,其功能包括①帮助DNA分子折叠。

②协助启动DNA复制。

③控制基因转录,调节基因表达。

5.真核细胞中除细胞核之外,含有DNA的细胞器还有线粒体。

其结构与功能有如下特点(1)环状DNA分子。

(2)结构特点与原核生物DNA相似。

(3)独立编码线粒体中的一些蛋白质。

(四)论述题1.(1)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①转录产物多为单顺反子RNA。

②基因是不连续的,内部存在不编码蛋白质的内含子。

③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

④编码区域所占比例较小。

⑤基因组远大于原核生物基因组,具有许多复制起点。

(2)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①转录产物多为多顺反子RNA。

②基因是连续的,不含内含子。

③重复序列很少。

④编码区域所占比例较大。

⑤基因组较小,只有一个复制起点。

2.(1)原因①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

②非编码区所占比例较大,编码区所占比例很小。

③存在大量的内含子。

(2)复杂性分析①产物多为单顺反子RNA。

②不同的结构基因有着不同的调控区,调控方式也不同,不象原核生物那样主要以简单的操纵子方式进行调控。

③基因组内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及非编码区。

④真核生物中转录因子的多样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