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修订稿)

合集下载

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

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
有关防火及可燃气体泄露等涉及消防 安全问题应遵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规定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要求科学合理 经济适用
居住区宽带接入网的网络类型可采用以下所列类型之一或其组合

或其
他类型的数据网络
居住区宽带接入网应提供管理系统 支持用户开户 用户销户 用户暂停 用户流量时间统计
用户访问记录 用户流量控制等管理功能 使用户生活在一个安全方便的信息平台之上
居住区宽带接入网应提供安全的网络保障
居住区宽带接入网宜提供本地计费或远端拨号用户认证的计费功能
视入 网网
图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功能框图
建设要求
总体要求 居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与居住区建设应同步进行 实行统一规划 设计 施工 检测调试与验收 居 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应采用总体设计 分步实施的原则
中心控制室 居住区应设立中心控制室 宜设置在小区的中间位置 当居住区规模较大时 应设立一个或多个分 中心 中心控制室宜设有可直接外开的安全出口 其他还应满足相关工程技术规范中关于机房的规定 管线设计 居住区应将智能化系统管线纳入居住区综合管网的设计中 并满足居住区总平面规划的要求 满足 房屋结构对预埋管路的要求 防雷接地 应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子系统 提出符合规定的接地与防雷方案 并应满足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等内容 主要包括定义 技术分类 建设要求 技术 要求 安全防范子系统 管理与监控子系统和通信网络子系统等

住宅建筑智能化设计导则

住宅建筑智能化设计导则

8.5.1 基本要求.................................................... 31 8.5.2 车行出入口设备配置要求(见表 24) ........................... 32 8.5.3 挡车器选型要求 .............................................. 32 8.5.4 与其他专业配合要求.......................................... 33 8.6 电子巡查系统............................................................................................................ 33 9 机房工程................................................................ 33 9.1 机房工程范围............................................................................................................ 33 9.2 智能化总控室............................................................................................................ 33 9.2.1 基本要求.................................................... 33 9.2.2 与其他专业配合要求.......................................... 34 9.3 其他机房工程............................................................................................................ 35 10 辅助系统............................................................... 36 10.1 不间断供电系统...................................................................................................... 36 10.2 防雷接地系统.......................................................................................................... 36 10.3 弱电管路系统.......................................................................................................... 37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 39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 40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 41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 42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XX市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技术导则(试行)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4.总则5.供配电系统5.1经营性用房申报原则5.2用电负荷5.3无功补偿6.配(变)电站6.1站址选择6.2配电变压器选择6.3主接线6.4配(变)电站形式和布置7.公变低压配电系统8.配电装置防雷与接地8.1防雷8.2接地9.计量装置10.配电自动化要求1范围本适用于XX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住宅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及改造。

2引用规范性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其引用文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但是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45-95(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80-93(2002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dl/t599-2005《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386-2005《住宅建筑规范》gb50096-1999(2003版)《住宅设计规范》电力工业部第8号令《供电营业规则》3术语3.1配(变)电站指10kv及以下交流电源经电力变压器变压后对用电设备供电的设备及其配套构筑物。

3.2开关站(开闭所)指只安装有开闭和分配电能作用的高压配电设备及其配套建筑物,俗称开闭3所,可与配(变)电站合建。

3.3环网柜泛指以负荷开关或断路器为主开关的装在钢板金属柜体内的一组供电单元。

智能小区电气智能化研究

智能小区电气智能化研究

智能小区电气智能化研究[摘要]本文立足于我国住宅小区发展、建设的现状,依托当前的行业背景,从特点和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小区所在地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研究其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发展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住宅小区智能化发展中图分类号:tb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637-01智能化住宅小区是随着计算机、通信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进步和相互交叉渗透以及现代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它通过综合考虑小区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空间,使住户在开支、舒适、便利、安全等各方面达到整体优化。

1. 智能住宅小区的发展背景1979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提出了在建筑物内将家用电器、电气设备的控制线统一为家庭总线的概念。

成立了现代住宅研究会,专门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

1983年,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开始制定家庭电气设计标准。

1984年,美国住宅建筑者协会成立了现代住宅开发公司,开展在有关基础性研究工作。

1988年,日本建立了住宅信息化促进会,主要研究家庭总线技术的研究,并公布了总线标准。

1989年,建设部、科技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21世纪小康住宅示范和住宅智能化试点”工程,推出了将电力供应、空调控制和数据通讯合成为整体的布线系统示范单元。

推出了智能住宅(smart home)的概念。

1986年,欧洲把集成化的家庭系统研究列为尤利卡计划。

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电气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了家用数字总线标准,进一步规范化了智能住宅技术标准。

80年代初,日本推进家庭电子化。

在80年代中期,将家用电器、保安设备、通讯设备功能综合后,提出了家庭自动化的新构想。

1988年,日本建立了住宅信息化促进会,主要开展家庭总线技术的研究,并且公布了总线标准。

近年来为了大型住宅小区的需要,又提出了超级家庭总线系统的概念。

居住小区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居住小区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居住小区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内容摘要:摘要:目前,全国新建的居住区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建设智能化系统,特别受到青睐的是安防装置与宽带接入网。

在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经济较为发达沿海城市等已建设了不少高水平的智能化系统。

随着时间推移对智能化系统运营与维护、物业管理公司动作等方面全社会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暴露了不少管理、运行机制方面一些深层次问题,它涉及到建设、公安、电信、广电、供水、燃气、电业等行业管理,也涉及到开发商、业主,甚至于政府等,但总的民展趋势是健康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化居住小区的建设将会逐渐扩展,甚至将智能化小区扩大为社区或城市。

关键词:小区智能化智能化系统1我国智能化居住小区的现状及应解决的关键技术1.1我国智能化居住小区的现状我国居住小区,特别是新建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建设是近几年才兴起来的。

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总体上是以需求为导向的,而且带动和培育了一个产业的发展。

,只有少量房地产开发商在建设楼盘时规划设计了智能化系统,,在部分商品楼盘都不同程度地开始建设了智能化系统,甚至存在某些“炒作”或“广告不实”的现象。

不少开发商往往十分看重智能化系统对楼盘销售带来的好处,而对居住小区建成后,智能化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以及所需的运行费用则很少考虑,存在着盲目建设“过火”了,开发商头脑“发热”了,应该让政府出面压一压,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的。

因为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基本上是市场行为,不应该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眼光来看待。

事实上到这种具有“盲目性”的建设逐渐“冷”下来,开始转为“理性”。

目前,全国新建的居住区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建设智能化系统,特别受到青睐的是安防装置与宽带接入网。

在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经济较为发达沿海城市等已建设了不少高水平的智能化系统。

随着时间推移对智能化系统运营与维护、物业管理公司动作等方面全社会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暴露了不少管理、运行机制方面一些深层次问题,它涉及到建设、公安、电信、广电、供水、燃气、电业等行业管理,也涉及到开发商、业主,甚至于政府等,但总的民展趋势是健康的。

智能化住宅

智能化住宅

起居、 饮食 、 盥洗 为主要 功能 的, 它 是家庭 的载体, 属于私有的, 与
社会绝缘的空间 。随着社会 的发
中奔波, 可以大大减少城市 交通 、
服 务, 别是能源 、 特 污染方 面的压 力, 对国家 、 社会 的环境 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大有益处 。 另外, 电子商 务的快速发展削弱 了传 统的商 业 模 式, 网上的购物 、 娱乐 、 习 、 学 交 流 使住 宅 的功能 更加 丰 富多彩 。 由此可以预见未来住宅 建筑 的发
维普资讯
尸 槭 旗建 设
[ 文章编号] 6 2 74 (0 1 7— 0 5 2
智能亿 住 宅
■ 雷


要 :本文介 绍 了智 能化
活场所 , 也成 了工作场所。 在家工 作可以给个人 、家庭及社会带 来 极大 的好处 。首先 ,可 以做 到家
13 家政管理 自动化系统 . 家政 是指除 了人们原有 的生
活家事 外,还包括 由于 生活方式 发生变化 而增加的工作上 的各 种 业务 。该 系统可 以实现 家庭 经济 中的工 资和财务收入 、各项支 出 的 自动化结算 ; 各种家庭档 案、 文 件资料 的 自动化管理;各种 家庭 电子 邮件 、图像 资料的 自动化 管 理,甚至股票 证券期货信息 的分
器 的开 关、 人工照 明的开 关 、 户 窗
中的儿童 、 老人和病人等 。 目前 , 随着 通讯 和 网络技 术 的成熟 , 通 讯 自动化 系统 发展迅猛,特别是 随着智能手机 的发展 ,一部手机 就是一 台 可无 线上 网 的计算 机, 可移动互联 。
活的需 求。 即智 能化建筑是现代 ” 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 术 、控 制技
术 、图像信 息传输技术在 现代建 筑 平台上的应用, 以满足人 们对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doc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doc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1.总则1.0.1示范工程总体目标与实施原则为促进住宅建设的科技进步,提高住宅功能质量,采用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进程,建设部在总结“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拟自2000年起,用五年左右的时间组织实施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

其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和工程示范提高住宅高、新技术的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以适应21世纪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

示范工程建设实施原则如下:1.必须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地方总体规划建设的要求;2.应在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3.示范工程的等级标准应与拟建住宅小区的定位及住宅性能的等级标准基本适应;4.示范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应与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建设同步进行;5.示范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统一标准、规范;6.示范工程的部品应采用集约化生产的相互匹配的产品、设备进行现场精密组装;7.示范工程必须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并达到国家统一规定的验收标准。

要提高工程优良品率,创优质工程;8.成片开发建设的小区,智能化建设必须纳入住宅开发建设的全过程,实行统一规划、设计、建造;9.示范工程建设应推广、应用适度超前的先进、适用、优化集成的成套技术体系和设备体系;10.示范工程建设应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我国住宅信息设备、软件产业的发展。

1.0.2示范工程分类为使不同类型、不同居住对象、不同建设标准的住宅小区,合理配置智能化系统建设,示范工程按其功能要求、技术含量、经济合理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划分为:一星级(普及型,符号★,下同)、二星级(提高型,符号★★,下同)、三星级(超前型,符号★★★,下同)三种类型。

1.0.3示范工程建设要求示范工程建设应符合“文明居住环境”的要求,采用先进、适用的智能化成套集成技术,提高居住区的安全性、适用性和物业管理水平。

住建部 智能建造导则

住建部 智能建造导则

智能建造导则1. 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推进,建筑行业正面临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等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智能建造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导则旨在为建筑行业提供一套全面的、系统的智能建造指导和实施建议,以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进步。

2. 术语和定义在本导则中,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智能建造的相关概念:(1)智能建造:指通过数字化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建筑设计、预制构件制造、施工计划与执行、智能化监控与检测、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提高建造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的一种新型建造方式。

(2)数字化设计与预制构件制造: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进行建筑设计,并通过数字化生产线进行预制构件制造的智能化过程。

(3)施工计划与执行:指通过数字化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实现施工计划的制定、优化和执行过程的智能化。

(4)智能化监控与检测:指利用传感器、摄像头、数据分析等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5)数字化管理平台: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等业务的智能化管理。

(6)培训与技术转移:指通过培训和技术转移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推动智能建造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7)安全与质量:指在智能建造过程中,应遵循的安全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

(8)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指在智能建造过程中,应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

3. 总体原则智能建造应遵循以下总体原则:(1)创新引领:将创新思维贯穿于整个建造过程,推动技术进步和行业变革。

(2)效率优先: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建造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

(3)安全可靠:确保智能建造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范风险。

(4)协同发展:促进各参与方的协同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发展。

(5)绿色环保:倡导绿色建造理念,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居住区智能化系统与产品技术要求

居住区智能化系统与产品技术要求

居住区智能化系统与产品技术要求目次1.范围2.引用标准3.定义家庭智能控制器现场设备4.安全防范系统住宅报警系统访客对讲系统周界防越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5.管理与设备监控系统自动抄表系统车辆出入及停车场管理系统背景音乐与应急广播装置系统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设备监控系统6.通信网络系统系统功能系统构成系统设备的基本要求系统接口要求系统设备及管线敷设系统检测与调试7.居住区智能化控制机房机房的选址及要求机房设备布置机房面积及管线机房的防雷与接地机房电源机房照明机房消防和安防8.居住区管网系统及配线设备安装系统功能系统构成室外管网系统室内管网系统室内外配线设备安装工程检测9.家居智能化系统系统功能系统构成基本要求接口要求安装要求系统检测10.家庭网络通信配线箱通信配线箱系统功能系统构成基本要求安装要求系统检测前言居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应在合理控制造价和执行国家建设标准的基础上,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控制技术,满足住户与物业管理的需求.居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应贯彻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与建筑结构相关部分,如管线、设备与电子产品安装等设计与施工应满足今后发展的需求.本标准提出了居住区智能化系统与产品应用的技术标准,是居住区开发商、建筑设计院、施工单位、智能化系统集成商、承包商以及产品制造商应用、开发智能化系统与产品的技术依据.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技术归口单位是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所.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标准起草参加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韩国通讯北京国能天恩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万安实业有限公司无锡阿德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恒业世纪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南海市能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杭州侨新计算机技术控制有限公司北京和一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达实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协同数码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洛兹科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主要编写人: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CJ/T174 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3.定义家庭智能控制器指完成住宅内各种数据采集﹑控制及通信传输的设备或设备组合,具有家庭安全防范、设备监控或信息通信的功能.现场设备总指家庭内含住宅周围的传感、监视、探测以及联动执行机构等装置,如:各种入侵探测器、温湿度传感器、带脉冲或数据接口的计量表、电磁阀、警铃/号、各种家用电器等.4.安全防范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应包括住宅报警系统、访客对讲系统、周界防越报警系统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住宅报警系统系统功能当住宅发生紧急情况时,由安装在住宅室内外的各种报警装置向居住区物业管理中心报警,物业管理中心应实时处理与记录报警事件.系统构成户门、阳台、外窗安装开关式传感器、入侵传感器如红外微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装置,发生非法入侵时,自动报警提示住户,并向物业管理中心报警.图1 为住宅报警装置框图.室内安装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燃气泄漏探测器,发生火警及燃气泄漏时自动报警提示住户,并向物业管理中心报警.室内易触及和隐蔽处设置报警开关或无线报警按钮,用于向物业管理中心报警.图1 住宅报警装置框图c报警装置应有防触电保护.系统设备的可靠性:a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5000小时.b住宅受到入侵时,应发出报警,在户内报警时间≤5秒,物业管理中心接到报警时间≤10秒.c住户内可根据需要显示报警和故障信号,物业管理中心应以声光显示报警及故障状态.系统设备的环境适应性:a报警装置所使用的设备应符合GB/T15211报警系统环境试验的要求.b安装在室内环境中的报警装置的工作温度为-5℃~50℃,相对湿度小于90%.安装在室外环境含阳台上的报警装置的工作温度为-25 ℃~55 ℃,相对湿度小于100%.c报警装置应根据环境的电磁波及声﹑振动等干扰源的测量情况,选用符合要求的设备.d报警装置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A/T368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的要求.e报警装置的电源装置应符合GB/T15408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的规定.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线缆要求:传输线路应采用耐压不低于250V的铜芯绝缘多股电线.每芯截面≥.系统设备安装要求户门、阳台、外窗的报警装置不应装在入侵时易于拆卸的位置.信号线及电源线应有保护套管防护.系统应做接地保护.报警装置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完成预埋管、预留件等工作,并通过验收合格.各类设备产品应进行进场验收,查验出厂合格证、产地证、产品技术资料,对于实行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产品,应有产品许可证和安全认证标志.外观检查应有铭牌、附件齐全、电气接线端子完好,表面无缺损,涂层完整.系统检测要求按~8入侵探测器系列标准的有关要求,检查、调试系统探测器的安装位置、探测范围、灵敏度、报警后的恢复时间、防拆保护等功能与指标.按GB12663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要求检查报警装置的本地、异地报警、防破坏报警、布撤防、自检及显示功能.检查紧急装置报警的响应时间.按设计要求检测系统联动功能.访客对讲系统系统功能系统分直通型、联网型两类.直通型:在门外采用设定密码、IC卡通过门口机开启防盗门电控锁,在室内由室内机通过门口机开启防盗门电控锁.联网型:除具有直通型的功能外,通过安装在居住区主要出入口或智能化控制机房的管理员机实现联网控制.系统构成直通型由室内机、门口机、电控锁、电源组成.联网型由室内机、门口机、电控锁、管理员机、监视屏及电源组成.室内机分为可视对讲与不可视对讲两类,可视对讲又分为彩色与黑白显示两类.联网型的管理员机分为可视、不可视两类,可视对讲分为彩色与黑白显示两类.图2为直通型对讲装置框图;图3 为联网型对讲装置框图.图2 直通型对讲装置框图图3 联网型对讲装置框图系统设备的基本要求系统设备应符合如下标准及规范的规定:GB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A/T72 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系统设备的安全性a同 ab同 bc同 cd门口机应具有防水、防尘、防震、防拆等功能.系统设备的可靠性a系统应有可靠的供电电源,在市电断电后,备用电源要保证系统正常工作8小时以上.b系统不受时间、环境的影响,接到信号,应立即动作.c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应不低于1000小时.系统设备的环境适应性同系统输出信号要求a语音图像清晰.b电控锁的控制可靠、稳定.系统设备间的连接线缆a控制信号传输线路应采用耐压不低于250V的铜芯绝缘线,每芯截面≥.b门口机与电控锁之间的连接导线采用耐压不低于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截面≥.c视频传输应采用视频同轴电缆,并满足相关要求.系统设备安装要求电控锁应装在不易拆卸,并有足够强度的位置.信号线及电源线应有保护套管防护.同同同周界设置防越探测装置,物业管理中心及时发现非法越界者并显示报警路段和报警时间,自动记录保存,有需要的小区,还可增设闭路电视实时监控,联网使用.系统构成系统由安装在设防周界上的探测器或传感线缆、报警接收/通信主机及传输电缆组成.报警接收/通信主机安装在物业管理中心.接收探测器报警信号,显示发生警情的路段、时间,对周界进行分区布撤防.图4 为周界防越报警装置框图.图4 周界防越报警装置框图系统设备的基本要求系统设备的基本要求同系统设备的安全性a同 ab同 bc探测器和传感线缆应具有防水﹑防尘﹑防震﹑防拆功能.系统设备的可靠性a同 ab发生入侵时,在物业管理中心接到报警时间≤10秒.c物业管理中心以声光显示故障状态.系统设备环境的适应性同.系统设备连接线缆应满足室外远距离传输的环境和技术性能要求.系统设备的安装要求探测区底座和支架应固定牢靠.传感线缆的固定构架应牢靠.导线的外接部分不得外露,并留有适当余量.同.同.同.系统检测要求检查系统组成部分,如探测器传感线缆、接警主机等设备,保证正常工作.检查系统布、撤防、报警功能.与闭路电视系统联动的系统检查联动功能.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系统功能物业管理中心通过安装在居住小区的主要出入口、主要通道、停车场、电梯轿厢及公建重要部位的摄像机,进行监控,并自动/手动切换系统图像,对摄像机云台及镜头进行控制,并对重要部位进行长时间录像.在需要时,系统可与周界防越等保安系统联动.系统构成系统由摄像、传输、监视及控制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当需要记录监视目标的图像时,应设置录像装置.在监视目标的同时,当需要监听声音时,可配置声音传输,监听和记录系统.图5 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框图.图5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框图系统设备的基本要求系统设备应符合如下标准、规范的规定:GB501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15207 视频入侵报警器GB/T16677 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系统设备的安全性同 2 a、b、c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同系统设备的环境适应性同系统设备的连接线缆连接线缆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满足室外远距离传输图像和控制信号传输的要求.系统设备安装要求系统设备的安装要求应符合:GB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系统检测要求系统的工程验收应遵照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电子巡更系统系统功能根据设定路线进行巡更管理,并予以记录.物业管理中心可读取巡更记录的信息,实现对保安巡更工作的有效管理.系统构成离线式巡更系统的构成如图6所示;在线式巡更系统的构成如图7所示.图6 离线式巡更系统图7 在线式巡更系统系统设备的基本要求系统设备应符合如下标准、规范的规定: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系统设备的安全性:同a、b、c.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同系统设备的环境适应性:同系统设备的连接电缆在线式系统线缆要求同系统设备安装要求同系统检测要求物业管理中心与巡更点之间的信息传输.巡更路线的改变功能.5.管理与设备监控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系统包括自动抄表系统、车辆出入及停车场管理系统、背景音乐与应急广播系统、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和设备监控系统.自动抄表系统系统功能为用户安装具有自动计量并将计量数据传至物业管理中心功能的水、电、气、热等表具,在物业管理中心计算机上实时、准确地反映每户的用量数据、金额、交费情况,打出相应报表.可选用手持抄表设备作为辅助手段.系统主要由脉冲数字表头、多级数据采集模块与计算机组成.系统设备的基本要求系统装置应符合:GB/T 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安全测试中的Ⅱ类测量仪器安全要求.系统备用电源工作时间≥24小时.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5000小时.系统年累计误差小于仪表两个基本计量单位.系统具有密码锁定功能.自动抄表装置不影响原水、电、气、热等表具的精度、耐用性和防爆性.系统装置的工作环境:工作温度-25℃--55℃,相对湿度≤100%.系统装置的机械结构必须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并能防止由于装置的结构不牢固、外表面上锐边对人体造成伤害.系统装置应符合各自行业标准中的要求.系统装置安装要求应符合如下的标准及规范的规定.GB5018 电气装置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303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一级数据采集模块的安装位置应靠近相应表具,应与强电区、防爆区隔离.数据采集模块应封闭安装.表具之间的信号线、电源线应有保护套管防护.系统检测要求一次抄表成功率检测物业管理中心计算机对住户采集器以固定的间隔抄读不少于100次,保证抄表成功率≥98%.一次抄读成功的次数一次抄读成功率=——————————×100%抄读的总次数数据抄读总差错率试验,管理中心计算机对住户表具的累计用量数据以10分钟间隔进行抄读,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据量≥480组,得出的数据抄读差错率应小于1%.不满足要求的次数数据抄读总差错率=——————————×100%抄读的总次数进行停电检测,要求系统在停电24小时内能正常工作.车辆出入及停车场管理系统系统功能系统应能自动记录车辆的出入时间、自动计费和打印各种报表;自动防止砸车事故等.需要时,可使进出小区的车辆受计算机的实时监控:提供图像对比、车辆识别、车位显示、车辆引导、问讯对讲、与安防/消防监控系统联动受控及多出入口联网控制等功能.系统构成系统由发卡机、读卡器、识别卡、挡车器、车辆信息采集器、系统控制器、停车费显示器、计算机、打印机及系统软件等组成.需要时,可增设车位显示屏、车辆导向牌及视频识别设备.图8为车辆出入及停车场管理系统示意图.图8 车辆出入及停车场管理系统示意图系统设备的基本要求系统应遵循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适应标准的国际通用网络.系统应具有开放性、同类产品的互换性.系统应具有抗干扰性强电干扰及其它电磁干扰.系统设备的绝缘性能应满足相关规范、规定的要求.系统设备的环境适应性等同条.系统设备接口应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具体参数如下:模拟量接口:输入:电压:0~10V ;电流:4~20mA输出:同上.数字量接口:输入:电压:5V ;D/A转换时分辨率≥8位输出:继电器输出时:“接通”状态接点电阻<1Ω“断开”状态接点电阻>1MΩ可控硅输出时:外接电压≤220V额定电流≤1A系统中的视频设备应符合如下规范的有关要求:GB501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7401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T16677 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系统设备安装要求读卡器宜与发卡机合装于出入口平台内,距挡车器不少于米,距地高度宜为~米.摄像机安装于车辆行驶的正前方偏左的位置, 摄像机距地高度宜为米,在驾驶员停车刷卡时,摄像机距驾驶员宜为4~6米.挡车器的安装必须留有挡杆上下摆动的空间.如受空间限制,可设置折臂式挡车器.系统检测及调试发卡机的检测及调试当车辆在信息采集器读感距离内时,请求发卡,发卡机应自动出卡.每车只发一卡.无车时请求发卡,不应出卡.挡车器的检测及调试在接收到动杆指令后,挡车器的抬杆或落杆时间应在1~3秒内连续可调.在挡车器落杆过程中,车辆处在挡杆正下方时,挡杆应能立即停止下落,防止车辆被砸.读卡器的检测及调试.使用各类无效卡时,系统无反应.使用有效识别卡时,在规定的读卡距离内,系统应在1—3秒钟内抬杆或显示停车费金额.停车费显示器系统的检测及调试读卡后,正确显示停车费金额.系统软件的检测及调试系统软件要保证功能齐全、人机界面友好.背景音乐与应急广播装置系统系统功能系统平时用于播放背景音乐.紧急状态下自动切入紧急广播,并能实现分区输出.需要时系统可与安防、消防系统联动.系统构成系统由音源电子语音盘、录/放音、话筒等设备、功率放大器、分区输出盘、扬声器、控制器等组成.需要时可增加音频处理设备、计算机管理系统等.图9为背景音乐与应急广播装置系统示意图.图9 背景音乐与应急广播装置系统示意图系统设备的基本要求扬声设备的分布应能覆盖整个居住区, 每个扬声设备的声场宜为30~50分贝.每个扬声器分配的功率宜为标称功率的2/3.功放的最大输出功率应不低于正常广播所需功率的倍.功放等主要器件宜有备用设备.系统设备的安全性同.系统设备的环境适应性同.系统设备的安装要求安装安全可靠,室外设备应能防雨、防尘.电气连接可靠,不得开路或短路.系统检测及调试系统功能应满足设计要求.系统接收到安防、消防系统联动信号后,应自动切换,并播放设定的内容.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系统功能居住小区应在物业管理中心建立计算机系统,并配备相应的支撑平台和应用软件,实现物业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基本功能包括物业公司管理、托管物业管理、业主管理和系统管理四个子系统,其中物业公司管理子系统包括办公管理、人事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和ISO9000管理等;托管物业管理子系统包括托管房产管理、维修保养管理、设备运行管理、安防卫生管理、环境绿化管理、业主委员会管理、租赁管理、会所管理和收费管理等;业主管理包括业主资料管理、业主入住管理、业主报修管理、业主服务管理和业主投诉管理等;系统管理包括系统参数管理、系统用户管理、操作权限管理、数据备份管理和系统日志管理等;系统基本功能中还应具备多功能查询统计和报表功能.系统扩充功能包括工作流管理、地理信息管理、决策分析管理、远程监控管理、业主访问管理等功能.系统构成系统分为单机系统、物业管理局域网系统和居住区局域网系统三种体系结构.单机系统和物业管理局域网系统只面向物业管理公司服务;居住区局域网系统面向物业管理公司和小区业主服务.图10为居住区局域网系统示意图.图10 居住区局域网系统示意图系统的基本要求系统硬件设备应优先选用定型的品牌产品,硬件设备系统应具备可升级性和扩展性.系统运行应稳定、可靠;如果采用网络,网络设备应保证系统应用的传输速率.系统软件应运行于一种操作系统平台下,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选型应考虑安全性、稳定性和易维护性.系统物业管理应用软件应满足的系统基本功能,人机交互界面友好、具有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采用商品化的软件,并建议优先采用通过国家相关软件评测机构的认证.系统检测功能测试:测试软件系统的所有功能,以验证是否符合设计功能要求. 性能测试:检查系统是否达到设计性能指标,应对软件的响应时间、并发数、吞吐量、存储量等进行检测.安全测试:对系统、数据和代码的安全性进行测试;网络系统应测试网络安全性.设备监控系统系统功能.给排水系统给排水管理系统功能:给水箱高/低液位报警; 水泵状态监控与故障报警.污水池高液位报警; 排污泵水泵状态监控与故障报警.饮水池杀菌、过滤设备故障报警.电梯系统电梯运行状态监视和故障报警.公共照明系统居住区照明分区控制;可设定和修改照明时间.供配电系统主要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和故障报警,并能检测、显示和记录有关电气参数.系统构成系统由采集器、传感器、报警器、显示器、控制器、执行器件、系统网络、计算机以及系统软件等组成.图11为设备监控系统图.图11 设备监控系统图系统设备的基本要求同系统安装要求传感器、采集器、执行器、控制器、报警器应根据产品特性及应用条件进行安装.配套设备应按照产品说明书安装.系统检测及调试控制器的调试执行相应操作规程.按设计要求检测系统各项指标,调试运行程序.6.通信网络系统系统功能提供住户电话、有线电视、宽带接入及家庭智能化系统与物业管理中心联网等功能,并是安全防范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系统的信息传输通道.系统构成系统由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宽带接入网、控制网和家庭网组成.可采用多网融合技术和具有多种网络拓朴结构.系统设备的基本要求系统设备应符合国家、地方主管部门有关有线和卫星电视的规定和检测要求.电信设备应具有信息产业部或国家相关部门的入网许可证.电话网每套住宅宜提供不少于2对外接电话线,并应符合以下规范:YD5048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验收规范YD5077 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有线电视网每套住宅至少应在客厅和卧室安装有线电视插座,并应符合以下规范:GY/T 106 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GY/T 121 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GY/T 148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技术要求GY/T 149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测量方法GY/T 150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测量方法-室内单元测量GY/T 151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测量方法-室外单元测量宽带接入网每套住宅应提供以下类型的宽带接入方式一种或多种:LAN宽带接入HFC宽带接入宽带无线接入ADSL宽带接入每套住宅至少应安装一个宽带接入网端口,宜安装多口集线器HUB,别墅宜安装交换机.控制网控制网络包括表具数据抄收及远传、设备监控及家庭控制器与物业管理中心的信息传输.家庭网由家庭控制器将家庭报警、家用电器监控、信息网络、通信网络接口等集中管理.系统接口要求系统软硬件接口应采用国家或国际的标准接口.对某些暂无国家或国际标准的,应采用地方或企业标准.系统设备及管线敷设。

智慧社区导则

智慧社区导则

智慧社区导则一、背景介绍智慧社区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社区管理效率为目标的现代化社区。

智慧社区通过智能化设备、数据分析和信息共享,实现了社区内的设施管理、安全监控、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和便利化。

为了规范智慧社区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制定本导则。

二、智慧社区建设原则1.人本原则:以居民需求为中心,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2.智能化原则:通过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社区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3.可持续发展原则:倡导绿色、环保、节能的社区建设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智慧社区建设内容1.智能化设施建设智慧社区应配备智能停车系统、智能门禁系统、智能安防系统等设施,提高社区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例如,智能停车系统可以实现车辆自动识别和停车位导航,方便居民停车;智能门禁系统可以通过刷卡、指纹、人脸识别等方式,实现安全出入管理。

2.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建立智慧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社区设施的集中监控和管理。

例如,通过平台可以实时监控社区内的摄像头、照明设备、水电设施等,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维修。

3.智慧公共服务建设提供智慧公共服务,方便居民的生活。

例如,通过智能手机APP,居民可以在线预约社区活动、报修设施、查询社区公告等;还可以通过APP进行社区物业费的缴纳,实现便捷的缴费方式。

四、智慧社区建设步骤1.需求调研: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期望,制定智慧社区建设的目标和规划。

2.设备采购和安装:根据社区需求,采购智能化设备,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3.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搭建智慧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设备的集中管理和监控。

4.居民培训和推广:向居民宣传智慧社区的好处,并进行设备使用培训,提高居民的参预度和满意度。

5.运营和维护:建立运营和维护团队,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处理故障和维修。

五、智慧社区建设效益1.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智慧社区提供了便捷的公共服务和安全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日目录1.总则1.0.1示范工程总体目标与实施原则1.0.2示范工程分类1.0.3示范工程建设要求1.0.4住宅规划设计要求1.0.5住宅性能认定要求2.治理规定2.0.1适用范畴2.0.2组织治理3.示范工程功能要求3.0.1一星级3.0.2二星级3.0.3三星级4.示范工程技术要求4.0.1系统结构4.0.2系统功能4.0.3系统硬件4.0.4系统软件5.示范工程实施细则5.0.1安全防范子系统5.0.2信息治理子系统5.0.3信息网络子系统附加讲明1. 总则1.01 示范工程总体目标与实施细则为促进住宅建设的科技进步,提高住宅功能质量,采纳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进程,建设部在总结“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工作体会的基础上,拟自2000年起,用五年左右的时刻组织实施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

其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纳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周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和工程示范提高住宅高、新技术的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以适应21世纪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

示范工程建设实施原则如下:1、必须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地点总体规划建设的要求;2、应在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3、示范工程的等级标准应与拟建住宅小区的定位及住宅性能的等级标准差不多适应;4、示范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应与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建设同步进行;5、示范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必须遵循国家和地点的统一标准、规范;6、示范工程的产品应采纳集约化生产的相互匹配的产品、设备进行现场周密组装;7、示范工程必须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并达到国家统一规定的验收标准。

要提高工程优良品率,创优质工程;8、成片开发建设的小区,智能化建设必须纳入住宅开发建设的全过程,实行统一规划、设计、建筑;9、示范工程建设应推广、应用适度超前的先进、适用、优化集成的成套技术体系和设备体系;10、示范工程建设应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我国住宅信息设备、软件产业的进展。

楼宇对讲方案【范本模板】

楼宇对讲方案【范本模板】

第一部分前言一、智能化小区概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进入千家万户,我国在《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中,将建设智能化小康示范小区列入国家重点的发展方向.关于什么是小区住宅智能化的问题,建设部住宅产业办公室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住宅小区智能化是利用4C(计算机、通讯与网络、自控、IC卡)技术与建筑艺术、环境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远程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系统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

小区智能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小区安防智能化。

为了解决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问题,建设部、公安部两部先后签署下达了多种相关文件,以强化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安全防范设施。

从2000年起,我们国家就开始实施《科技创安》工程,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的内容,就是使企业和住宅小区的《安全与安宁》,以科技手段强化企业和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设施建设。

各市县积极响应创安工程建设并在建设中形成共鸣-—智能安防为人们带来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从产品的角度讲,一个完整的智能化安防系统应具备家庭报警系统、出入管理系统、周界防范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监视监控系统及电子巡更系统等等.这些子系统可以是单独设置、独立运行,也可以由中央控制室集中进行监控,还可以与其他综合系统进行集成和集中监控。

在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中,最为普及并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是楼宇对讲系统——用来实现家庭报警和出入管理。

楼宇对讲系统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发展至今,经历了从非可视对讲到黑白可视对讲,黑白可视对讲到安保型可视对讲,又到彩色可视对讲,彩色可视对讲发展到网络楼宇可视对讲(家庭智能终端),其功能也由简单的对讲、开锁发展到可视对讲、密码开锁、家庭联网报警、物业管理等。

楼宇对讲系统从独立系统发展到联网系统,从通过各种总线方式联网发展到半数字联网,进一步发展到运用成熟的TCP/IP网络技术联网,从功能单一型到智能综合控制型,发展非常迅速。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1.总则1.0.1 总体目标与建设原则为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的生活方式, 提高住宅功能质量, 居住小区(以下简称小区)智能化系统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提高住宅高新技术的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以满足居民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

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原则如下:1.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地方政府总体规划建设的要求;2.智能化系统的等级标准应与项目开发定位相适应;3.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4.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应与土建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同步进行;5.小区必须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并达到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6.小区建设应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我国住宅信息设备和软件产业的发展。

1.0.2 小区分类为使不同类型、不同居住对象、不同建设标准的小区合理配置智能化系统,小区按不同的功能设定、技术含量、经济投入等因素综合考虑,划分为:一星级(符号★,下同)、二星级(符号★★,下同)、三星级(符号★★★,下同)三种类型。

1.0.3 小区建设要求小区建设应符合“文明居住环境”的要求,采用先进、适用的智能化成套集成技术,提高居住区的安全性、适用性和物业管理水平。

在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小区建设,鼓励住宅信息集成企业、产品与设备开发企业积极参与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发展新兴的住宅信息产业。

1.建立和完善住宅智能化工程质量保障体系1)住宅智能化技术、产品、设备和通过优化集成后的成套设备的质量审验:2)小区工业化、装配化作业的质量监控制度;3)小区质量综合评价制度。

2.实行住宅智能化系统与小区同步建设。

1)住宅智能化系统与居住小区实行统一规划、设计、施工;2)小区应采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经济合理的材料、设备和产品;3)小区应逐步实现工业化、装配化施工,减少现场加工。

城镇居住区智能化改造技术标准

城镇居住区智能化改造技术标准

城镇居住区智能化改造技术标准城镇居住区智能化改造技术标准1. 引言城镇居住区智能化改造技术标准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智能化改造可以提升城镇居住区的舒适度、便利性和安全性,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

然而,要实现智能化改造的目标,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标准,以确保改造过程和结果的质量。

2. 城镇居住区智能化改造的意义2.1 提升居住体验城镇居住区智能化改造可以将传统居住区升级为智能化社区,实现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照明等多样化的功能,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

居民可以通过手机APP控制家居设备,实现远程开启空调、调节灯光亮度等操作,为居住者带来更大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2.2 优化资源利用智能化改造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优化资源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智能电表实时监测用电状况,并根据峰谷电价制定合理的用电计划。

还可以实现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3 提升居住区安全性城镇居住区智能化改造可以加强居住区的安全性。

智能安防系统可以通过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预防安全隐患,提供更加可靠的保护措施。

智能化改造还可以实现煤气泄露、火灾等危险情况的自动报警和灭火控制,减少人身财产损失。

3. 城镇居住区智能化改造技术标准的制定3.1 引入国内外先进标准在制定城镇居住区智能化改造技术标准时,需要引入国内外先进标准,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可以参考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和欧洲智慧住宅标准组织(Smart Home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等组织发布的标准,与国内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对比和融合。

3.2 符合国情和市场需求制定城镇居住区智能化改造技术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国情和市场需求。

结合国内城镇居住区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接口标准、安全保障标准等,以满足不同类型城镇居住区的需求。

3.3 完善考核和监管机制制定技术标准的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和监管机制,确保标准的执行和贯彻。

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建设规范

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建设规范

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建设规范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的建设。

1.2 设计原则1.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

2.结合住宅小区特点,满足居民安全、便利、节能、环保、舒适等需求。

3.坚持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4.确保系统稳定、可靠、安全,易于维护和管理。

1.3 施工要求1.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资格。

2.遵循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确保工程质量。

3.采用标准化、模块化、集成化设计,便于安装、调试和维护。

4.工程验收合格后,向业主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和操作手册。

2. 系统构成2.1 智能家居系统1.户内报警系统:包括门窗磁感应器、燃气泄漏报警器、烟雾报警器等。

2.家居自动化系统:包括灯光控制、窗帘控制、温度控制等。

3.信息交互系统:包括电话、网络、电视等接入。

4.家庭娱乐系统:包括音响、投影、智能音响等。

2.2 安全防范系统1.小区周界防护:包括电子围栏、红外线对射、摄像头等。

2.单元门禁系统:包括门禁控制器、读卡器、指纹识别器等。

3.巡更系统:包括巡更控制器、巡更棒、数据采集器等。

4.监控中心:包括摄像头、硬盘录像机、显示器等。

2.3 环境监测系统1.空气质量监测:包括空气净化器、传感器等。

2.水质监测:包括水质探测器、过滤器等。

3.温湿度监测: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等。

2.4 能源管理系统1.电力监测:包括电能表、电流表、电压表等。

2.燃气监测:包括燃气表、报警器等。

3.水资源监测:包括水表、报警器等。

2.5 物业服务系统1.公告通知:包括电子显示屏、短信平台等。

2.物业报修:包括报修平台、维修人员定位等。

3.停车管理:包括停车场控制器、车位探测器等。

3. 系统设计与施工3.1 设计要求1.结合住宅小区具体情况,确定智能化系统类型和规模。

2.考虑系统扩展性和升级性,预留足够的信息接口。

3.确保系统安全可靠,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那么〔修订稿〕TheConstructionPointsandTechnicalGuidelineforIntelligentSystemsofResidentialQuarters(RevisedEdition)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二00五年十二月名目1.总那么1.1总体目标与建设原那么为习惯21世纪信息社会的生活方式,提高住宅功能质量,居住小区(简称小区)智能化系统应采纳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科学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提高住宅高新技术的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以满足居民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

系统建设原那么如下:1.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地点政府总体规划的要求;2.系统的等级标准应与工程开发定位相习惯;3.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必须遵循国家和地点的有关标准、标准和规定;4.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应与土建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同步进行;5.智能化系统必须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并到达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6.智能化系统建设应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我国住宅信息设备和软件产业的开展。

1.2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要求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应符合“文明居住环境〞的要求,采纳先进、适用的智能化成套集成技术,提高居住区的平安性、适用性和物业治理水平。

建设主管部门应鼓舞住宅信息集成企业、产品与设备开发企业积极参与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开展新兴的住宅信息产业。

1.建立和完善住宅智能化工程质量保障体系1〕住宅智能化技术、产品、设备和通过优化集成后的成套设备的质量审验;2〕小区智能化系统工业化、装配化作业的质量监操纵度;3〕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检门测、验收与质量综合评价制度。

2.实行住宅智能化系统与小区同步建设1〕智能化系统与小区建设实行统一规划、设计、施工;2〕小区智能化系统应采纳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经济合理的材料、设备和产品;3〕小区智能化系统应逐步实现工业化、装配化施工,减少现场加工。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居住环境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旨在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和高效的生活体验。

本文将详细探讨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设计要点和相关内容。

一、安全防范系统安全是住宅小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安全防范系统是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门禁系统通过在小区出入口、单元楼门口等位置设置门禁设备,如刷卡、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小区和相应的楼栋,有效防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

(二)监控系统在小区内的公共区域,如道路、花园、停车场等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

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以便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三)周界防范系统在小区的周边设置电子围栏、红外对射等设备,当有人非法翻越或闯入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安保人员进行处理。

(四)访客管理系统对于来访人员,通过登记信息、发放临时门禁卡等方式进行管理,确保访客在规定时间和区域内活动。

二、物业管理系统(一)收费管理实现物业费、水电费等各项费用的自动化计算和收取,提高收费效率和准确性。

(二)设备管理对小区内的各类设备,如电梯、路灯、消防设备等进行信息化管理,记录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修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报修管理居民可以通过手机 APP 或其他渠道提交报修申请,物业人员及时接收并处理,提高维修服务的响应速度和质量。

(四)通知公告通过小区内的电子显示屏、手机 APP 等方式向居民发布通知公告,如停水停电通知、活动通知等。

三、智能家居系统(一)家庭安防包括门窗磁传感器、烟雾报警器、燃气报警器等设备,当发生异常情况时,自动向居民手机发送报警信息,并可联动小区安保系统。

(二)智能照明通过智能开关、遥控器等实现灯光的远程控制和场景模式切换,如“回家模式”“睡眠模式”等。

(三)智能家电控制可以通过手机 APP 或语音控制家电的开关、调节工作模式等,如空调、电视、热水器等。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完整版)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完整版)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前言为加强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在住宅建设中应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并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编写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能源系统;3、水环境系统;4、气环境系统;5、声环境系统;6、光环境系统;7、热环境系统;8、绿化系统;9、废弃物管理与处臵系统;10、绿色建材系统。

本《导则》适用于实施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新建工程,目的在于引导小区建设过程中,积极采用适用、先进和集成技术、使能源、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达到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目的。

为了便于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各系统的建设,在本《导则》的附录中给出了各系统建议设计指标。

在执行本《导则》时,应同时执行相关专业的现行国家强制性规范、规程和标准。

1、总则1.0.1为了在住宅建设中充分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加强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指导精神,参照世界各国在住宅生态环境建设上所采用的技术及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特制定《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为:《导则》)。

本《导则》实施的总体目标是:以科技为先导,以推进住宅环境建设及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为总体目标,以住宅小区为载体,全国提高住宅小区节能、节水、节地、治污总体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1.0.2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以下简称为:生态小区)建设应符合国家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方针、政策,并符合地方总体规划与建设要求。

1.0.3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体现节能原则。

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注意要点

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注意要点

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注意要点关键信息项:1、智能化系统规划与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备选型与质量把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施工与安装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系统集成与兼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后期维护与升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用户培训与服务支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智能化系统规划与设计111 需求分析在规划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之前,必须深入了解小区居民的需求和期望。

这包括安全防范、物业管理、便捷生活服务、通信网络等方面的需求。

通过问卷调查、居民代表会议等方式,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能够满足大多数居民的实际需求。

112 整体规划制定全面的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涵盖安防监控、门禁管理、车辆管理、智能照明、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多个子系统。

规划应考虑系统的整体性、兼容性和扩展性,以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和小区规模的变化。

113 功能定位明确各个智能化子系统的功能定位,例如安防监控系统要实现全方位实时监控、入侵报警等功能;门禁管理系统要支持多种身份识别方式,确保小区出入安全。

12 设备选型与质量把控121 品牌与信誉选择具有良好品牌声誉和市场口碑的设备供应商。

参考其过往项目经验、客户评价以及行业排名,确保所选用的设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22 技术参数严格按照智能化系统的设计要求,对设备的技术参数进行筛选和比较。

包括分辨率、存储容量、传输速率、防护等级等关键指标,确保设备能够满足系统运行的性能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修订稿)The Construction Points and Technical Guidelinefor Intelligent Systems of Residential Quarters(Revised Edition)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二00五年十二月目录1.总则 (3)1.1总体目标与建设原则 (3)1.2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要求 (4)1.3小区规划设计要求 (5)1.4住宅性能认定要求 (5)2.小区智能化系统的等级划分 (5)2.1一星级 (6)2.2二星级 (7)2.3三星级 (7)3. 系统技术要求 (7)3.1系统结构 (7)3.2系统功能 (8)3.3系统硬件 (8)3.4系统软件 (11)3.5系统集成 (11)3.6系统的维护 (12)4. 系统实施细则 (12)4.1一星级 (13)4.2二星级 (15)4.3三星级 (18)1.总则1.1 总体目标与建设原则为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的生活方式, 提高住宅功能质量, 居住小区(简称小区)智能化系统应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科学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提高住宅高新技术的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以满足居民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

系统建设原则如下:1.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地方政府总体规划的要求;2.系统的等级标准应与项目开发定位相适应;3.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4.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应与土建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同步进行;5.智能化系统必须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并达到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6.智能化系统建设应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我国住宅信息设备和软件产业的发展。

1.2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要求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应符合“文明居住环境”的要求,采用先进、适用的智能化成套集成技术,提高居住区的安全性、适用性和物业管理水平。

建设主管部门应鼓励住宅信息集成企业、产品与设备开发企业积极参与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发展新兴的住宅信息产业。

1.建立和完善住宅智能化工程质量保障体系1)住宅智能化技术、产品、设备和通过优化集成后的成套设备的质量审验;2)小区智能化系统工业化、装配化作业的质量监控制度;3)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检门测、验收与质量综合评价制度。

2.实行住宅智能化系统与小区同步建设1)智能化系统与小区建设实行统一规划、设计、施工;2)小区智能化系统应采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经济合理的材料、设备和产品;3)小区智能化系统应逐步实现工业化、装配化施工,减少现场加工。

3.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布线应符合开放、兼容和扩展等要求,安装方便、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4.积极推广应用国家和有关部门正式推荐的住宅智能化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

5.智能化系统在方案阶段应对未来物业管理进行全面策划,物业管理机构在工程实施的适当时机超前介入,做好工程竣工后的一切准备工作。

工程交付使用前必须确保智能化系统安全、准确、可靠地运转。

1.3小区规划设计要求小区规划应作到因地制宜、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

住宅设计作到空间尺度适宜、套型功能完善、采光通风良好、建筑造型美观。

1.4住宅性能认定要求小区竣工交付使用前应参照建设部建住房[1999]114号文《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申请性能认定。

2.小区智能化系统的等级划分为使不同类型、不同居住对象、不同建设标准的小区合理配置智能化系统,小区按功能设定、技术含量、经济投入等因素综合考虑,划分为:一星级(符号★,下同)、二星级(符号★★,下同)、三星级(符号★★★,下同)三种类型。

2.1 一星级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按城镇建设行业产品标准“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2003) 进行,具体要求如下:1. 安全防范子系统(1)住宅报警装置(2)访客对讲装置(3)视频监控装置(4)电子巡查装置2. 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1)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装置(2)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3. 信息网络子系统为实现上述功能科学合理布线,安装家居综合布线箱,每户不少于两对电话线、两个电视插座和一个高速数据插座。

2.2 二星级二星级除具备一星级的全部功能之外,要求在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和信息网络子系统的建设方面,其功能及技术水平应有较大提升。

并根据小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用“居住小区智能系统技术分类”标准(CJ/T174-2003)中所列举的可选配置。

采用了节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智能技术与产品。

2.3 三星级三星级应具备二星级的全部功能,系统先进、实用和可靠。

并具有开放性、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

特别要重视智能化系统中管网、设备间(箱)、设备与电子产品安装以及防雷与接地等设计与施工。

在节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智能技术与产品方面应用效果明显,并在采用先进技术与为物业管理和住户提供服务方面有突出技术优势。

3. 系统技术要求3.1系统结构小区智能化是以信息传输通道(可采用宽带接入网、现场总线、有线电视网与电话线等)为物理平台;联结各个智能化子系统,通过物业管理中心向住户提供多种功能的服务。

小区内可以采用多种网络拓朴结构(如树型结构、星型结构或混合结构),图1为小区智能化系统总体框图。

3.2系统功能小区智能化系统由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监控子系统和信息网络子系统组成,系统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

3.3系统硬件1.系统硬件包括网络产品、布线系统、计算机、家庭智能控制箱、公共设备、计量仪表和电子器材等,应优先选择先进、适用、成熟的产品和技术。

避免短期内因技术陈旧造成整个系统性能不高而过早陶汰。

同时应避免采用技术上不成熟的硬件产品。

2.硬件产品应具有兼容性,便于系统产品更新与维护。

3.硬件产品应具有可扩充性,便于系统升级与扩展。

4. 具有断线检测及设备故障自动报警功能。

图1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总框图可编辑..图2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功能框图可编辑3.4系统软件系统软件的功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水平。

系统软件包括:计算机及网络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及实时监控软件等。

1.系统软件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系统软件应操作方便,采用中文图形界面多媒体技术,使系统具有处理声音及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能力。

用机环境要适应不同层次住户及物业公司人员的素质能力。

3.系统软件应支持硬件产品的更新。

4. 系统软件应具有可扩充性。

5.系统软件应具备有远程监测、维护、升级的功能。

3.5系统集成1.根据对小区智能化系统不同需求,可采用不同的集成技术。

应在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规划阶段制定所采用的系统集成方案。

2.提倡采用宽带接入网、控制网、有线电视网、电话网等的融合技术,减化小区内信息传输通道的布线系统,提高系统性能价格比。

3.在规划阶段应将各子系统及子系统内功能模块的各种信息交接接口标准化,便于系统集成的实施。

4.住宅内可采用集各种功能为一体的控制技术。

逐步发展采用无线传输技术。

5.提倡小区“一卡通”系统,智能化系统与社会其它职能部门联网使用。

6.中心控制室,布线管网,接地与防雷,系统供电的要求应符合国家规范。

(1) 中心控制室小区应设立中心控制室,位置首选小区的中间位置,当小区规模较大时,应设立一个或多个分中心。

中心控制室应设有可直接外开的安全出口,其它还应满足GB50198-19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关于机房的规定。

(2) 管网布线智能小区应将智能化系统管网布线纳入小区综合管路的设计中,尽量实现户外智能化系统的布线共管共沟,并符合小区总平面规划的要求和房屋结构对预埋管路的要求。

(3) 防雷与接地应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子系统,提出符合规范的接地与防雷技术措施,确定电气接地与防雷的类型的位置,接地排的引入方案。

(4) 系统供电小区智能化系统宜采用中心控制室集中管理供电方式,对于家庭报警及自动抄表系统必须保证市电停电的24小时内正常工作。

3.6系统维护1.建立智能化系统维护管理章程或制度,包括操作规程、资料保管、维护周期、维修登记等,确保系统安全、准确、可靠地运转。

2.小区智能化系统总体规划与实施方案应包括物业管理与智能化系统运营维护的内容。

物业管理应在工程实施前介入,做好工程竣工后物业维护管理的准备工作。

4. 系统实施细则4.1一星级1.安全防范子系统通过在小区周界、重点部位与住户室内安装安全防范的装置,并由小区物业管理中心统一管理,来提高小区安全防范水平。

(1) 住宅报警装置住户室内安装家庭紧急求助报警装置。

小区物业管理中心应实时处理与记录报警事件。

(2) 访客对讲装置在住宅楼道入口处安装防盗门控及语言对讲装置,住户可控制开启楼寓防盗门。

(3) 视频监控装置根据小区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对小区的主要出入口及重要公共部位安装摄像机。

小区物业管理中心可自动/手动切换系统图像,可对摄像机云台及镜头进行控制;可对所监控的重要部位进行长时间录像。

(4) 电子巡查装置小区内安装电子巡查系统,保安巡更人员按设定路线进行值班巡查并予以记录。

巡更站点与小区物业管理中心联网,计算机可读取巡更所登录的信息,从而实现对保安巡更人员的有效监督管理。

2.管理与监控子系统(1) 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装置小区内车辆出入口通过IC卡或其它形式进行管理或计费,实现车辆出入及存放时间记录、查询、区内车辆存放管理等。

(2) 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小区物业管理中心配备有计算机或计算机局域网,配置实用可靠的物业管理软件。

实现小区物业管理计算机化。

并要求安全防范子系统,水、电、气、热等表具的自动抄表装置、设备监控装置等在小区物业管理中心集中管理,便于及时对报警信号作出响应及处理。

(3) 设备监控装置在小区物业管理中心或分控制室内应具备下列功能:1) 给排水设备故障报警;2) 蓄水池(含消防水池)、污水池的超高低水位报警;3) 电梯故障报警、电梯内人员求救信号指示或语音对讲;4) 配电间设备的故障报警;5) 钦用蓄水池过滤、杀菌设备的故障报警;3.信息网络子系统本子系统是由小区宽带接入网、控制网、有线电视网和电话网等所组成,提倡采用多网融合技术。

(1) 小区宽带接入网、控制网、有线电视网和电话网等各自成系统,采用多种布线方式,但要求科学合理、经济适用。

(2)小区宽带接入网的网络类型可采用以下所列类型之一或其组合:FTTX(X可为B、F,即光纤到楼栋、光纤到楼层),HFC(光纤同轴网)和XDSL(X可为A、V等,即高速数字用户环路)或其它类型的数据网络。

(3)每户不少于两对电话线、两个电视插座和一个高速数据接口。

4.2 二星级1.安全防范子系统二星级应具备一星级的全部功能,安全防范子系统和信息管理子系统的系统建设,其功能及技术水平上应有较大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