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经典范文————永远的蝴蝶
蝴蝶飘飞亦美亦痛——永远的蝴蝶赏析
![蝴蝶飘飞亦美亦痛——永远的蝴蝶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047f5031b765ce0508143b.png)
蝴蝶飘飞亦美亦痛——《永远的蝴蝶》赏析《永远的蝴蝶》就像一支低沉而哀怨的悲曲,幽幽道来,委婉动人。
读罢此文,脑海中一直浮现着这样一个场景:阴雨中,樱子如蝴蝶般轻轻飞了起来,又缓缓落到了街面上。
雨是冰凉的,街面是湿冷的,蝴蝶的飘飞是凄美的,又是令人伤痛的。
作品写了樱子在雨中穿过马路帮“我”寄信,不幸横遭车祸罹难,情节极其简单,却写得催人泪下,感人肺腑,我想是有以下三点原因的。
第一,情感表达上,内情与外景完美结合。
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环境是思想感情的烘托和表白,而汹涌的情感又渲染和强化了自然环境。
全文笼罩在一片阴雨的氛围中,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情感的深入,雨的悲剧氛围也是愈来愈浓厚的。
开篇写雨,“那时侯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
”各色灯火,映出了一对年轻人情投意合的美妙情感世界,而阴雨的氛围、湿冷的柏油路则奠定了全文悲剧的情感基调。
接着写雨是“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了我眼镜玻璃上。
”“我”不会想得到这竟是樱子对“我”的最后的一点亲意,也是“我”生命中关于樱子的最后一丝回忆,故“我”对这细微的小雨点是满怀眷恋的。
目睹樱子遇难后,“更大的雨点溅到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上命里来。
”可再也不是顷刻前樱子伞上的雨点了,它们是残酷的打击,“溅到我的生命里”,将打击“我”的一生。
“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
”至此,雨境与心境交融,哀痛之情达到了极致。
雨是这场灾难的象征,也是人物内心痛苦的象征。
此外,“湿冷冷”的街面以及“孤单地站着”的邮筒,在“我”眼里,它们似乎都冷酷无情地看着这一切,也许它们早就预知了灾难,却并没有给他们一个预兆,并没有去挽救他们。
“虽然是春天,好象已经是秋天了。
”这也是“我”当时对环境的一种主观感念,脑中一片糊涂的“我”只是“茫然”,甚至近乎无动于衷,只是本能地感受到一种异样的失重,季节开始颠倒,世界开始倾覆。
外物与内情的相互融合,产生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永远的蝴蝶
![永远的蝴蝶](https://img.taocdn.com/s3/m/cbd1013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a.png)
永远的蝴蝶第一篇:永远的蝴蝶永远的蝴蝶新课导入世界最短的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世界最短的武侠小说:高手被豆腐砸死了。
世界最短的悬疑小说:生,死,生。
世界最短的推理小说:他死了,一定曾经活过。
世界最短的恐怖小说:惊醒,身边躺着自己的尸体。
世界最短的荒诞小说:有一个面包走在街上,觉得很饿,就把自己吃了。
作者简介陈启佑,笔名渡也,台湾省嘉义市人,现任台湾彰化师范大学教授。
《永远的蝴蝶》写于民国69年,陈启佑先生就这一篇,就决定了他在华语文坛的位置。
另有儿童文学《阳光的眼睛》(童诗)、散文《落地生根》、《我是一件行李》等。
写作背景文章体裁本文是一篇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超短篇小说或百字小说等。
它是随着时代节奏的加快而出现的一种新兴小说样式,美国作家罗伯特.奥弗斯特给它下的定义是:“不超过一千五百字,却要具备小说的一切要素”。
小小说的特点:1、篇幅精短2、选材精粹3、构思精巧4、语言精美文学常识小说(文学体裁)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三要素。
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
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同人、官宦等。
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字音词意主要内容说出文章中的环境、人物、故事内容在一个雨天,“我”的恋人樱子自愿帮“我”到马路对面去寄信。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年轻的生命消逝了。
结构层次[1]第一部分:(1—3段),写“我”与樱子共伞去寄信,“我” 在骑楼下躲雨,恬然平静。
作品以“雨”开端,点染环境,为全文垫下悲剧的基调。
第二部分:(4—7段),写樱子过马路寄信,突遭车祸,我茫然的站在骑楼下,神情呆滞,无限悲痛,永远悔恨。
文学评论经典范文————永远的蝴蝶
![文学评论经典范文————永远的蝴蝶](https://img.taocdn.com/s3/m/b365704755270722192ef7b4.png)
无尽的伤痛,永远的牵念作者:孙新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随着电视剧《梅花三弄》和《大话西游》的播出和风行,这句歌词曾经打动了多少痴男信女的心,促使他们前赴后继,品情尝情,演绎出多少让人唏嘘的情爱之颂歌“情”这个字眼的确是既迷人又磨人。
《永远的蝴蝶》也是这样,作者用画布般的文笔,浓墨重彩,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人间至爱至情的梦幻之境,让人读后心情久久不能轻松。
《永远的蝴蝶》是台湾著名作家陈启佑先生写的一篇微型小说。
仅有524字。
写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在一个雨天,“我”的恋人樱子自愿帮“我”到马路对面去寄信。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年轻的生命消失了。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至极的故事,却深深地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原因就在于作品巧妙而高超的表现艺术。
正因为作家善于谋篇布局,匠心独运,作品才有了很强的感染力。
其实,本文的情节完全可以概括为:未婚妻樱子寄信时不幸出车祸身亡。
即文章由一个动作——樱子寄信和一个反动作——被车撞死来组织文章,将环境、人物、情节缀连了起来。
小说的线索很清晰,一封信、一场雨、一个寄信的动作、“我”的内心情感的变化等贯穿全篇,读起来丝毫没有阻和隔的感觉。
众所周知,微型小说是一种篇幅短小、情节单一、结构完整、讲求寓意的小说品种。
也被称为一分钟小说、一袋烟小说、袖珍小说。
《永远的蝴蝶》故事情节虽简单,但给人的思想、情感带来的审美冲撞却是巨大的,让人回味无穷。
与那些充满着政治烟火味的小说不同,本篇小说没有反映深刻的现实问题,它宣泄的只是个人的小情感,也就是男主人公那种失去恋人后的悲痛、悔恨、自责、惋惜、眷恋等种种情感浸润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使小说景中有情,事中有情,像一团烟雾笼罩在文章中,使小说整体意境营造上显示出氤氲之美。
《永远的蝴蝶》一文的景物描写并不多,但是它却具有非常丰富的意蕴,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极富于诗意的活动场景。
主要采用了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的叙事方式,使文章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457485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2.png)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
《永远的蝴蝶》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它讲述了一对年轻情
侣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坚定和勇敢。
小
说通过对爱情、友情和家庭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善良和坚
韧不拔的品质。
小说的主要情节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法国,男主角皮埃尔是一名
年轻的抵抗军士兵,女主角克莱尔则是一名犹太女孩。
他们在战乱
中相识相爱,然而战争给他们的爱情带来了无尽的考验。
在一次行
动中,皮埃尔受伤被俘,而克莱尔也被纳粹抓获。
在痛苦的分离中,他们的爱情变得更加坚定和深厚。
在狱中,皮埃尔和克莱尔通过写信和暗号的方式保持着联系,
他们的爱情在困境中愈发坚定。
然而,克莱尔最终被转移到了集中营,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她选择了勇敢地面对,而皮埃尔也在战
争结束后的审判中选择了坚持自己的信念。
尽管他们最终没有能够
在一起,但他们的爱情却在时间的洪流中得到了永恒的延续。
小说通过对爱情和战争的交织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坚韧。
在战争的阴霾中,人们依然可以坚守爱情和信念,这种坚韧和勇敢
的品质让人深受感动。
同时,小说也通过对纳粹集中营的描写,展
现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伤痛和破坏,让人们深刻反思战争的可
怕和荒谬。
《永远的蝴蝶》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小说,更是一部展
现人性美好和坚韧的文学作品。
它通过对战争时期人们的爱情和生
活的描写,让人们深刻地反思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伤痛和破坏。
在这个充满战乱和纷争的世界中,我们更应该珍惜爱情、友情和家庭,坚守自己的信念,让爱情和美好永远延续下去。
作文:永远的蝴蝶
![作文:永远的蝴蝶](https://img.taocdn.com/s3/m/3a99916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5.png)
一个凝固的永恒。
像流星逝去的一刹那,
一次美好的回忆。
变成了木乃伊的蝴蝶
没有生命却有着永恒
没有灵魂却有着死亡的美丽
变成了木乃伊的蝴蝶
是一个不会说话的木偶,来自是一个生命的复制品。虽然她只能望着天堂的门叹息,
但是,她是一只永远的蝴蝶。
睁开闪烁的眼睛在这寂静的夜里不可思议的夜晚起舞弄清影没有声音的脚步悄悄地到来那迷人的黑猫的姿月光照在背上浮现出轮廓过来吧在等你微笑着招手欲望的影子在街上蔓延像天使一样不断彷徨万分珍惜的拥抱爱的碎片无处
永远的蝴蝶
蝴蝶,张开美丽的翅膀,
带着永恒的期盼,
变成了一只木乃伊蝴蝶
凝固着永不褪色的美丽,
那种美像流星,
永远的蝴蝶
![永远的蝴蝶](https://img.taocdn.com/s3/m/458ce7bc87c24028915fc38a.png)
永远的蝴蝶作者:赖文丽来源:《作文与考试·小学版》2007年第08期当美丽的凤凰木花开得正艳时,有一尾与花儿一样美丽的“蝴蝶”陨落了。
他还是那么幼小,幼小得让人心痛。
他的陨落撞击着每一颗善良的心,他的凄美铭刻在了这些幼小的心上——如果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也许我们只会感觉到惋惜;如果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人突然有一天永远地消失了,那就不仅仅是惋惜,而是彻骨的心痛。
——题记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发生了一场车祸,就是因为这场车祸,一个生命就永远地消失在了烟雨中。
那是在6月9日的晚上,乌云铺满了天空,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小飞刚学完跆拳道走在回家的路上,谁知就在他过马路的时候,一辆飞奔而来的汽车撞上了他。
他被撞飞了,如同一只蝴蝶,轻轻地飘了起来,在空中飞舞。
可是,一只折了翅的蝴蝶又能飞多远,不一会儿,他在两米远处落了下来,停在了路中央。
一辆蓝色的面的从他身上辗了过去,这次他没有飞起来,永远地停在了他家门前的那条马路上,停在了美丽的凤凰木下。
当老师今天告诉我们这个噩耗时,全班同学都惊呆了。
在那一刻,我们才真正意识到生命是何其脆弱,生命又是何其宝贵。
我们静静地趴在桌上,教室里安静得能听见天籁的声音,我们仿佛又听见了小飞快乐的笑声。
同学们的心情宛如暴雨欲来时的空气,一直很沉重。
一张张原本灿烂的脸上挂满了伤心的泪水。
此时此刻,谁又能笑得起来呢?小飞走了,和我们同窗四年的朋友。
他走了,曾经和我们一起朗读课文的朋友,他读的“铁罐”曾让我们笑破了肚皮;他走了,曾经和我们一起玩丢沙包的朋友,他高超的技术曾让我们女生羡慕不已;他走了,曾经和我们一起学过、玩过、闹过、笑过、哭过的朋友,他还没来得及绽放青春美丽的花朵,就过早地凋零了。
窗外雷电交加,瓢泼般的大雨倾泻而下。
小飞,是你吗?是你舍不得这个美丽的世界,留下的最后呐喊吗?小飞,你放心地走吧。
我们不会忘记,一只美丽的蝴蝶曾经来过这世界。
大作文真情感:突然的逝去,对一位花季少年而言是多么残酷;而对于他周围的伙伴,悲伤之余,应该会更多一些对生命深刻的思索吧。
蝴蝶评论(5篇范例)
![蝴蝶评论(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cd49568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2.png)
蝴蝶评论(5篇范例)第一篇:蝴蝶评论王蒙的<<蝴蝶>>,当代文学之花王蒙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伟大作家、文学理论家和思想家,也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作家。
中篇小说《蝴蝶》是他80年代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品。
小说成功塑造了张思远的人物形象,通过一个老干部回到曾落户的小山村找“魂儿的故事”,深刻地提出了革命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显示了作品的社会价值和思想意义。
一、主题与人物的政治意义。
《蝴蝶》的主题,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政治命题:和平年代,执政党如何才能不脱离群众,把国家治理好。
王蒙的观点有点政治暧昧,但在当时的时代对普通人的思想与舆论引导中具有不可否认的建设性作用。
小说主人公张思远形象的意义在于“反思”。
“他需要活下去,需要思考,需要规划他的儿子。
”海云的悲剧命运既是张思远历史反思的开端,又是基石。
最初,海云爱慕他,崇拜他,服从他,是一种“和谐”。
然而,海云并没有归属于他。
海云有其独立性而不会把自己全部交出。
张思远不断地变异以致成了一架阶级斗争的机器,运用斗争哲学把海云当敌对面,实行残酷打击。
海云在1957年摧折成车轮下的小白花。
当他带着难以排除的优越感再次来到山村时,他受到了东东和秋文——尤其是后者——温和的“审判”。
秋文是海云的未来,海云1 的新生,她是一只飘游的蝴蝶,自然而然的拒绝自身而外的“位置”,是对张思远潜在的优越感的最后“惩罚”。
而她向张思远发出“为人民服务多做好事,不做坏事的忠告和期望,则是她所代表的社会整体成熟的表现。
张思远从梦中彻底醒来,告别山村。
他丢了魂?他找到了魂。
《蝴蝶》中张思远经历的三十年闪现,意识流动切换间不断跳跃的思想、精神又让人感到在与他的思想、精神直面对话。
在内心争斗活动中,张思远的精神世界仿佛也在读者眼前立体起来。
王蒙作为80年代的文坛领军人物,他的文学充当了政治在知识份子中的宣传工具。
二、典型的意识流风格。
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派创作的一种艺术手法,王蒙是真正集中运用意识流技巧来创作小说的作家,《蝴蝶》是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
陈启佑《永远的蝴蝶》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启佑《永远的蝴蝶》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d18b164a7302768e993944.png)
二、课外阅读(25分)永远的蝴蝶文/(台湾)陈启佑那时侯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
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
我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
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
”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从她伞骨滑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走向马路。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象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象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这简单的动作,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
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
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了,人潮涌向马路中央。
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
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
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
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
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有删改)1.“我”为什么把樱子比做“蝴蝶”?(6分)2.小说两次写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有什么作用?(6分)3.小说直到作品的结尾处才告诉读者信的内容,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5分)4.小说多次写到“雨”,这“雨”在文中起什么作用?(8分)二、阅读题答案:1. 把樱子比喻成蝴蝶,一是樱子被撞飞的时候,好象一只夜晚的蝴蝶。
(2分)二是蝴蝶是美的象征,樱子长得像蝴蝶一样的美(2分);三是樱子的生命像蝴蝶那么短暂,蝴蝶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它将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2分)2. 小说两次写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一实一虚,前后照应,使表达更紧凑醒目。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c133be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5.png)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永远的蝴蝶》是巴金的一篇寓言小说,讲述了蝴蝶在生命的试炼中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故事。
这篇小说通过蝴蝶的形象,揭示了人的存在和追求的深层次含义,引发人们对于自身价值和命运的思考。
小说以一只普通的蝴蝶为主角,讲述了它从幼虫到蛹再到成蝶的成长历程。
虽然蝴蝶生命短暂,但它追求自由与幸福的心灵却永生不灭。
小蝴蝶生长在一个美丽而安逸的花园里,却不满足于现状,它渴望飞翔,渴望更大的世界。
于是,它来到了世界的尽头,却发现了一片毁灭的荒野。
在这片残破和孤独的土地上,蝴蝶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但从未放弃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
最终,它突破了现实的束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永远的蝴蝶》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和命运的思考。
蝴蝶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它代表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蝴蝶在花园中的生活名符其实地代表了人们在舒适与安逸中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花园并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和追求,他们有着更大的梦想和渴望。
蝴蝶在世界的尽头发现了一片荒野,这个荒野是对人生苦难的象征。
人们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挑战,但是只有坚持和努力,才能突破现实的束缚,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永远的蝴蝶》中的蝴蝶形象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和追求的真谛。
蝴蝶的追求是一种对美好生活和自由的向往,它代表了人类的共同追求。
无论是追求自由、追求幸福还是追求梦想,都是人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蝴蝶的追求也象征了人们宿命的反抗和命运的抉择,只有勇敢面对困难,敢于追求和实现梦想,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永远的蝴蝶》以其简洁而鲜明的寓言形式,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思考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被琐碎的生活和物质的追求所束缚,忽略了内心真正的追求。
这部寓言小说通过蝴蝶的故事,提醒人们要勇敢追求内心真正的渴望和梦想,不要畏惧各种困难和挑战。
正如小蝴蝶追求自由与幸福的志向,人们也应该坚持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永远的蝴蝶》欣赏与阅读
![《《永远的蝴蝶》欣赏与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4ab4647afd0a79563d1e723c.png)
《永远的蝴蝶》欣赏与阅读《永远的蝴蝶》是台湾著名作家陈启佑先生的一篇小小说。
作品情节很简单,写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在一个雨天,“我”的恋人樱子自愿帮“我”到马路对面去寄信。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年轻的生命消逝了。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至极的故事,却深深地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原因就在于作品巧妙而高超的表现艺术。
其中有几点尤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一是作品以“雨”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始终。
悲剧因“雨”而生,小说开篇写“雨”,正是对不幸和灾难起因的一个交代。
樱子遭遇不幸后,又写“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成为一生一世的一场雨”。
显然,“雨”又成为泪水和痛苦的象征。
同时,以“雨”贯穿全文,也造成笼罩全文的阴冷凄凉的氛围。
二是作家善于反复运用细节。
如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以此使“我”的情感思绪变化的脉络和层次更加清楚明显;两次写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这是对“我”的心理刻画,突出了樱子美丽清纯的形象,也表达了“我”对樱子永不磨灭的爱。
三是直到作品的结尾处才告诉读者信的内容,这样构思,无疑加重了作品的悲剧色彩,让人哀痛欲绝,心不堪受。
正因为作家善于谋篇布局,匠心独运,作品才有了很强的感染力。
[训练题]1、小说以“雨”开篇,并以“雨”贯穿全文,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至少答出两条,每条答案不超过15个字)答2、小说最后再次描写了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的特征,并交代了给母亲信的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至少答出两条,每条答案不超过15个字)答3、小说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其作用是什么?(每条不超过15个字)答(1)(2)4、小说表现了我的痛苦、悔恨和对情人的无限眷恋,文中表露“悔恨”情绪最鲜明的一句是:5、开始写“小雨点溅到眼镜上”,之后写“更大的雨点”溅在眼镜上,其作用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答:6、下列几种说法,与原文不一致的三项是()()()A、文中最能表现我“悔恨”的一句话是“为什么呢?只带一把伞?”B、樱子是听了“我”的话,才去寄信的,一切都怨“我”太冒失。
蝴蝶之死的悲剧美韵——浅析《永远的蝴蝶》的主题意蕴及艺术特色
![蝴蝶之死的悲剧美韵——浅析《永远的蝴蝶》的主题意蕴及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69792862b84ae45c3b358c79.png)
、
爱 情是 文 学 的永 恒话 题 , 古 往 今 来 多少 人 用 自己 丽 , 后 半部 分 却 是那 样 的凄婉 悲 凉 , 前 后交 织 , 5 2 1字
沉 甸甸 , 压得 读 者透 不 过 气来 , 只能 和 的生 花 妙 笔 去歌 咏它 的美 好 、 哀 叹 它 的缺 憾 , 给人 类 竟 是那 么厚 重 、 我” 一 起流 泪痛 悔 追 忆 感 叹人 生 的谜 底 竟是 那 么神 留下 了一 曲 曲爱 的欢 歌 与 悲 歌 。《 永 远 的蝴 蝶 》 就是 “
叹 。本 文从 文本 的解读 出发 解析作 品在 尺幅之 间所蕴含 的丰富深刻的主题 意蕴和独特唯 美的艺术构 思, 以求思索人 生
的 一 些 问题 , 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把握人生、 创造人 生。
[ 关键词 ]《 永远 的蝴蝶 》 ; 主题意 蕴; 艺术特 色 [ 中图分类号 ] I 2 4 7 . 7 [ 文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5 8 2 3 ( 2 0 1 4 ) 0 2 4 3 0 3 4 - 0 2 [ 收稿 日期 ]2 0 1 3—0 9—1 6
飘落 在湿 冷 的街 面上 , 好像 一 只夜 晚 的蝴 《 永远的蝴蝶》 就是通过一 只“ 蝴蝶 ” 之死讲述了一个 缓缓地 , ” 爱殇 了。温馨 浪漫 的爱 情 转 眼 之 间 化 为 凄惨 的 凄 美 的爱情 故事 。它是 一 篇散 文 化 的微 型小 说 , 只有 蝶 。 5 2 1 个字 , 写 的是 在 一 个 雨 天 , “ 我” 的 恋 人 樱 子 自愿 死别 , “ 生 别犹 怏怏 , 死别 复何 如 ” 何如啊, 接 下来 作 者 用 细 腻 的笔 调 、 诗 化 的 语 言将 失 去 恋 人 之后 真挚 、 柔 帮“ 我” 到马路对面去寄信 , 信的内容是“ 我” 要告诉
蝴蝶之死的悲剧美韵——浅析《永远的蝴蝶》的主题意蕴及艺术特色
![蝴蝶之死的悲剧美韵——浅析《永远的蝴蝶》的主题意蕴及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3e8e290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9.png)
蝴蝶之死的悲剧美韵——浅析《永远的蝴蝶》的主题
意蕴及艺术特色
《永远的蝴蝶》这篇散文,当时在年少的我的心中,是如此的凄美和惋惜,字里行间作者把悲伤和眼泪收起,通过一句句简短的回忆呈现永远失去的爱。
樱子在这篇小说里,形象并不是具体、鲜明的。
她没有肖像,没有更多的语言和动作,个性的塑造似乎也谈不上,她只是给我留下了一个微笑,一个美丽的身影。
其实作者已经超越了情感,樱子只是一个符合作者创作要求的一个美的象征,她的作用,不是为了换取读者的眼泪和同情,而是要告诉读者:生活中,时时都有美在你的身边毁灭,悲剧时时都在上演,伟大而又渺小的芸芸众生,面对这样无奈的世界,该怎么做呢?。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3cf7e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7.png)
蝴蝶之死的悲剧美韵——浅析《永远的蝴蝶》的主题
意蕴及艺术特色
《永远的蝴蝶》这篇散文,当时在年少的我的心中,是如此的凄美和惋惜,字里行间作者把悲伤和眼泪收起,通过一句句简短的回忆呈现永远失去的爱。
樱子在这篇小说里,形象并不是具体、鲜明的。
她没有肖像,没有更多的语言和动作,个性的塑造似乎也谈不上,她只是给我留下了一个微笑,一个美丽的身影。
其实作者已经超越了情感,樱子只是一个符合作者创作要求的一个美的象征,她的作用,不是为了换取读者的眼泪和同情,而是要告诉读者:生活中,时时都有美在你的身边毁灭,悲剧时时都在上演,伟大而又渺小的芸芸众生,面对这样无奈的世界,该怎么做呢?。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作文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aa658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6.png)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作文精选《永远的蝴蝶》就像一支消沉而哀怨的悲曲,幽幽道来,委婉动人。
下面是为您提供的《永远的蝴蝶》读后感,欢迎阅读!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充满着梦想,充满着希望。
生活也如同一页书笺,上面谱写了你全部的历史,谱写了你人生的篇章。
不管是拥有欢笑还是悲哀,我们都应该乐对人生。
台湾作家陈启佑在小说《永远的蝴蝶》中,娓娓讲述了这样一个令人感伤万分的故事。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春夜,街对面有一对避雨的年轻男女,他们好似是要到绿色邮筒这边来寄信。
因为只有一把小雨伞,所以只能一个人过来。
女孩主动撑着伞向这边走来,却意外地发生了一场触目惊心的车祸!她静静地躺在街面上,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只是寄一封信而已,而那女孩却失去了她最珍贵的生命。
男孩呆呆地望着,仅仅只有五公尺远,而那男孩却觉得很遥远,很遥远。
只是寄一封信而已,为什么就那么惨不忍睹呢?全世界都好似静下来了,所有的车子都停下来了。
男孩眼里淌着热泪,心里懊悔至极,为什么只带一把雨伞?为什么过马路寄信的不是他自己……而那信里面要告诉他母亲的却是:下个月,他和女孩要结婚了。
在他一生一世最大的一场雨中,男孩心中的蝴蝶飞走了,美丽的蝴蝶飞走了,永远的蝴蝶飞走了……生活有时就是那么不尽人意,那么令人心碎。
也许,像那不幸的美丽蝴蝶之类的,还有许多许多。
但那场车祸,是永远让人无法忘记的,因为……生活有时让人琢磨不透,现实有时叫人无法改变。
那就顺其自然吧,只是我们应当尽力去防止那些令人悲哀的故事发生,也不要整天沉浸在过去痛苦的阴影当中。
永远的蝴蝶对他来说是刻骨铭心,他对蝴蝶曾是多么情深意重。
但蝴蝶总会飞走的,对于生活中的每一只蝴蝶的飞走,都不要那么长久的伤感。
趁这似流水的年华,我们当在有生之年努力学习、勤奋工作、顽强拼搏。
人的一生当中,就应该有追求、有奋斗,当然也会有汗水、有泪痕。
生活中总会有许多的不如意,只要我们冷静地处理,尽量避开种种不幸的发生,就将争取到许多许多的快乐!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初二作文】永远的蝴蝶
![【初二作文】永远的蝴蝶](https://img.taocdn.com/s3/m/fc3b812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7.png)
【初二作文】永远的蝴蝶
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阳光洒在它们身上,不仅让她想起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
的爱情故事,陷入了少女的遐思。
一个新的家庭来到了这个城镇。
有一个和她同龄的男孩住在同一条街上。
她从母亲那
里听说,这家人过去在城里很友好,他们的儿子也很优秀。
新学期,他转来了她们班上,坐在她的后面。
她心里似乎有一头小鹿在撞,每到课间,他总要拿着题去问他,也总戴着各种好看的发夹。
渐渐地,她知道自己擅长生物学,能够制作标本,所以她也对生物学着迷,只是为了
和他讨论问题,并有机会发言。
时光飞逝,到了元宵节,同学们提议交换礼物。
她有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挑了一套
《植物大全》,包了一层又一层,还连同着她萌动的少女心。
在交换礼物的那天,她用一张小卡片画了一只蝴蝶标本,上面写着:“把这只永恒的
蝴蝶送给我的前桌。
”她很快把孩子藏在书包里,生怕被抢。
放学后,她把礼物放进他的
书桌盒子里。
她一直收着这只“永远的蝴蝶”。
毕业的日子快到了。
在祝福对方的时候,她对他说:“谢谢你送给我的蝴蝶。
我一直
在养着它!”“蝴蝶?什么蝴蝶?”“这是互相馈赠礼物的一年。
这不是你给我的样本吗?”她非常失望。
你真的一直对自己充满爱意吗?
“哦,我还以为,你不会在意我。
”她抑制住内心的惊喜:“等我们都老了,希望你
我都还记得这只永远的蝴蝶,还有年少的小心思。
”
花里有两只蝴蝶,还在飞。
评论《永远的蝴蝶》
![评论《永远的蝴蝶》](https://img.taocdn.com/s3/m/894e8b1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f.png)
评论《永远的蝴蝶》这是一篇移情于景,情形交融,线索分明,情节简单却富有波澜的短篇小说佳作。
以雨烘托气氛,将信、雨、人、事完美结合起来。
开始时那时候刚好下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我们站在骑楼下躲雨,现在的这对恋人是无比浪漫幸福的,因只带了一把雨伞,善良的樱子不忍心让心爱的男友穿过马路去寄信,自己就去寄信。
正是因为下雨,飞奔而来的车辆镜框模糊不慎将樱子撞倒,“事实上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现在的雨不单单是雨而是作者的泪水,作者情感极度伤悲的实物衬托。
文章以信为线索并制造波澜,两人在楼下躲雨,为寄信女友横穿马路,不幸,被车撞,最后文章,一语道破,信中内容是,他打算下个月和樱子结婚,线索分明却富有伤感色彩。
本文多处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
“他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那个地点的“五公尺”是外在的作者和女友的现实距离,“那么遥远”是指两人天人两相隔,今后再也没有机会一起生活,距离是最遥远的。
“更大的雨点溅到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中”“事实上雨下的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中都以雨来比喻作者内心深处的瓢泼大雨,情感极度悲伤。
文章中没有一处直截了当写苦痛,但却是处处苦痛,字字血泪,这是作者匠心独到之处,这比直抒胸臆更增强了表达成效。
这是一场凄美的爱情剧,全文感情真挚。
作者以“蝴蝶”比喻女友,在作者眼里,女友的漂亮善良就像蝴蝶一样,女友的被撞不是学校的一幕,而是像蝴蝶一样飞起来了,“慢慢的,像一只深秋的蝴蝶,飘落在湿冷的街面看起来一只夜晚的蝴蝶”作者把女友生命的最后一幕定格在脑海中成为永久的蝴蝶,是作者生命中最宝贵的经历,以美写悲,用反衬的手法抒发感情。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这是作者美好的期望,他深爱的女的瞬时消逝在眼前,论谁都不能轻易同意。
“他是要帮我寄信的”则抒发作者深深地自责,若不是因为“我”樱子又如何会消逝呢?全文线索分明,情节一波三折,以美景写悲情,感情真挚,听者难过,闻者流泪是一篇杰出的短篇小说佳作。
读《永远的蝴蝶》有感范文
![读《永远的蝴蝶》有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514ac2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b.png)
读《永远的蝴蝶》有感范文
读《永远的蝴蝶》有感范文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边的云彩。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是啊!徐志摩不带走一片云彩。
然而《永远的蝴蝶》中樱子却带走了我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景,留给我的是自责、是悔恨,是千千万万个日日夜夜的痛苦、失眠。
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起来,缓缓的,飘落在湿冷的街面……读到这儿我的心仿佛掉进一个冰库。
就在短短的一刹那,樱子结束了。
我不惊感叹: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为什么天公不作美?为什么要下雨呢?要是不下雨,樱子就不会这样,那么等待樱子的是美好幸福的家庭。
一定有丈夫的体贴,一定有丈夫无微不至的关怀。
但是这一切已是不可能的了,就像太阳明儿早从西方升起一样。
人事间的事真是变化莫测,时好时坏,真是烦恼呀!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千万别像《永远的蝴蝶》结局那样让人的心灵受到创伤。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e557fc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2.png)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中国台湾作家陈启佑在小说《永远的蝴蝶》中,娓娓讲述了这样一个令人感伤万分的故事。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春夜,街对面有一对避雨的年轻男女,他们好像是要到绿色邮筒这边来寄信。
因为只有一把小雨伞,所以只能一个人过来。
女孩主动撑着伞向这边走来,却意外地发生了一场触目惊心的车祸!她静静地躺在街面上,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只是寄一封信而已,而那女孩却失去了她最珍贵的生命。
男孩呆呆地望着,仅仅只有五公尺远,而那男孩却觉得很遥远,很遥远。
只是寄一封信而已,为什么就那么惨不忍睹呢?全世界都好像静下来了,所有的车子都停下来了。
男孩眼里淌着热泪,心里后悔至极,为什么只带一把雨伞?为什么过马路寄信的不是他自己……而那信里面要告诉他母亲的却是:下个月,他和女孩要结婚了。
在他一生一世最大的一场雨中,男孩心中的蝴蝶飞走了,美丽的蝴蝶飞走了,永远的蝴蝶飞走了……生活有时就是那么不尽人意,那么令人心碎。
也许,像那不幸的美丽蝴蝶之类的,还有许多许多。
但那场车祸,是永远让人无法忘记的,因为……生活有时让人琢磨不透,现实有时叫人无法改变。
那就顺其自然吧,只是我们应当尽力去避免那些令人悲哀的故事发生,也不要整天沉浸在过去痛苦的阴影当中。
永远的蝴蝶对他来说是刻骨铭心,他对蝴蝶曾是多么情深意重。
但蝴蝶总会飞走的,对于生活中的每一只蝴蝶的飞走,都不要那么长久的伤感。
趁这似流水的年华,我们当在有生之年努力学习、勤奋工作、顽强拼搏。
人的一生当中,就应该有追求、有奋斗,当然也会有汗水、有泪痕。
生活中总会有许多的不如意,只要我们冷静地处理,尽量避开种种不幸的发生,就将争取到许多许多的快乐!生活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生活等着我们去探索,生活等着我们去发现。
生活将被我们描画成一幅美好的人生蓝图!男孩虽然失去了他心爱的女孩,失去了他永远的蝴蝶,但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念,没有失去最有力的信心。
除了表示沉痛的追思和深切的怀念,更为重要的是要化悲痛为力量,永远的蝴蝶将激励他更加热爱生活,倍加努力地去追寻人生的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尽的伤痛,永远的牵念作者:孙新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随着电视剧《梅花三弄》和《大话西游》的播出和风行,这句歌词曾经打动了多少痴男信女的心,促使他们前赴后继,品情尝情,演绎出多少让人唏嘘的情爱之颂歌?“情”这个字眼的确是既迷人又磨人。
《永远的蝴蝶》也是这样,作者用画布般的文笔,浓墨重彩,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人间至爱至情的梦幻之境,让人读后心情久久不能轻松。
《永远的蝴蝶》是台湾著名作家陈启佑先生写的一篇微型小说。
仅有524字。
写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在一个雨天,“我”的恋人樱子自愿帮“我”到马路对面去寄信。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年轻的生命消失了。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至极的故事,却深深地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原因就在于作品巧妙而高超的表现艺术。
正因为作家善于谋篇布局,匠心独运,作品才有了很强的感染力。
其实,本文的情节完全可以概括为:未婚妻樱子寄信时不幸出车祸身亡。
即文章由一个动作——樱子寄信和一个反动作——被车撞死来组织文章,将环境、人物、情节缀连了起来。
小说的线索很清晰,一封信、一场雨、一个寄信的动作、“我”的内心情感的变化等贯穿全篇,读起来丝毫没有阻和隔的感觉。
众所周知,微型小说是一种篇幅短小、情节单一、结构完整、讲求寓意的小说品种。
也被称为一分钟小说、一袋烟小说、袖珍小说。
《永远的蝴蝶》故事情节虽简单,但给人的思想、情感带来的审美冲撞却是巨大的,让人回味无穷。
与那些充满着政治烟火味的小说不同,本篇小说没有反映深刻的现实问题,它宣泄的只是个人的小情感,也就是男主人公那种失去恋人后的悲痛、悔恨、自责、惋惜、眷恋等种种情感浸润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使小说景中有情,事中有情,像一团烟雾笼罩在文章中,使小说整体意境营造上显示出氤氲之美。
《永远的蝴蝶》一文的景物描写并不多,但是它却具有非常丰富的意蕴,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极富于诗意的活动场景。
主要采用了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的叙事方式,使文章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富有意味的景物描写和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使小说从头到尾都弥漫着一股悲情,具有一种清新别致之美。
作者着重抒写了“我”在雨中目睹车祸时的心理感受。
樱子的死是那样突然,下月的喜庆婚礼变为泡影。
面对惨剧,“我”心如刀绞。
虽是春天,却分明感受到了深秋的凄冷。
好像世间的一切都为之停转静默了。
而且,这种第一人称叙事还和“雨”这个大环境融合在一起。
“我”所有的感受都是在客观的雨中发生,这就为主客观相融合传情写意创造了条件。
这里的“雨”不只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观照和再现。
如文章开头写道:“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
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
”寥寥几笔就营造了一种愁苦的氛围,它为全文定下了一个伤感的基调,并暗示了后面的不幸。
读者完全可以感觉到,作者笔下的“雨”没有杜甫笔下“润物细无声”的可人和亮度,有的只是李后主笔下的灰暗和凄迷。
它是自然的春雨,如“那时候刚好下着雨”;它又是灾难和不幸的象征,如“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它还是泪水和痛苦的象征,如“更大的雨点,,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此情此景,不由让人想起象征派诗人戴望舒那首著名的《雨巷》诗,景虽有别,其惆怅之情依然。
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些含情的景语给了读者这样的审美感受:闪烁的灯火仿佛哭泣的眼睛,湿冷的街面好像含泪的面容,孤独的不是邮筒,而是“我”自己。
应该说,作者在意象撷取上是颇显艺术匠心和眼光的。
如“孤独的邮筒”、“一把小伞”、“一封信”、“一只蝴蝶”等。
俗话说好事成双,这些形单影只的关于“一”的意象是不是一种暗示?难道冥冥之中有天意,是上天早就安排好要夺走男主人公心上人樱子?痛定思痛,一切好像有预兆,一切又好像毫无征兆。
这种难过痛苦的心情谁能承受?!作者巧妙地用事物的非常规变化来反衬人物的内心变化(运动),如“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这种自然界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变化,在主人公的心底眼前发生了。
“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说明这种打击和痛苦是深入骨髓的。
夸张变形手法的运用,增添了小说文本的审美情趣。
《永远的蝴蝶》事件可谓小,篇幅可谓短,但由于作者准确地运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有力地拓展了人物内心感觉世界,因此大大拓展了心理空间和时间,使人物的内心感觉具体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很好地表达了主人公因樱子不幸逝去的悲痛心理。
对樱子的不幸车祸,作者运用了夸张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我”看到的恋人身躯轻飘过人生马路,似蝴蝶落在街面时那种灾难突至的悲凉心情。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作者调整了时差,将明媚春光置换为凄清的秋色,有力地突现了一刹那间人物的心理感受。
好似一个神灵在玩弄我们,生命常青之树,在一瞬间便枯黄卷曲了。
阴冷的感觉那样真切地传达了出来。
接下来作者运用变形手法,显示“我”的心理时空感觉:“路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由于主人公的悲痛情感使他视觉变形,路上的一切车辆都停止运转,所有生命都在共悼樱子的离去。
物理时间在飞快运转,但主人公的心理时间已经停滞。
这一刹那的视觉映像将会永远印在他的心底了。
由于内心的痛楚,虽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
现实物理空间物象又一次变形,投影到视觉空间的人,变得异常遥远,更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悲痛心理。
在主人公的心理作用下,雨也开始变形了。
雨“其实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
情感的魔力促使主人公再次发生幻觉空间变形,把他的悔恨指向天空。
是这场无情的雨阻遏了情人的携手过马路,是雨水打湿了地面(车打滑),打湿了生命常青之树(伞挡视线),也打湿了人生存的一切空间,都“溅到我的生命里来”了。
“雨的变形描写形成了作品的象征意绪,曲折隐喻出主人公复杂难言的自责、悲痛情绪,也易于读者通过这种‘意象特征’去把握人物的心理内涵。
小说就是在夸张与变形的有力表现中,完成了永远的爱——永远的悔恨——永远的痛苦这个主题”①。
小说以《永远的蝴蝶》为标题,颇富象征意味。
蝴蝶是美丽的,但是它的生命却很短暂,樱子也是生命短暂;蝴蝶的生理特征是“飞”,而樱子也曾惨烈地“飞”了一次。
蝴蝶意象的本身就具有很浓的悲剧意味。
夜晚的白(白风衣)蝴蝶在灾难中飞舞,整个涂上了一层黑色的背景,而玄黑色又是恐怖、死亡的象征。
在文中,蝴蝶是美丽的、可爱的、年轻的樱子的化身。
一方面它表达了“我”对樱子的深深眷念,永远的蝴蝶就是永远的樱子,这一矛盾的标题蕴含着千般思念万种哀愁;另一方面它将那血沫飞溅的车祸场面浪漫化,如“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恐怖的车祸像电影的慢镜头定格在读者的脑海中。
没有撕心裂肺般的哭嚎,没有血肉横飞的可怕,相反它非常美丽,只是有点凄凉。
绵绵的细雨和轻飞的蝴蝶不仅将无形的悲情外化,而且,这种以轻写重的手法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意味,给人以极度的凄艳之感。
《永远的蝴蝶》一文的感情基调是伤感的,一悲到底,但是它的悲伤程度却不是一样的,它有鲜明的层次感,而且,随着故事的发展,“我”的悲痛越来越浓,越来越深。
文中反复手法的运用,不仅将作者的悲痛之情表达得层次分明,而且缠绵悱恻。
文中多次写到雨、雨伞、寄信和过马路,这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我”的悲痛之情不同程度的体现。
写只带一把雨伞既突出了樱子的热情可爱(她主动要求帮我寄信),又表达了“我”深深的自责和悔恨(为什么只带一把雨伞呢)。
写樱子过马路,突出了她的美丽,更在主要展现了“我”目睹车祸的刹那间思绪飞扬的过程,由现实到虚幻再到现实,揭示了“我”复杂矛盾的心理;不愿相信惨状,但愿是做梦,可又不能不信。
信交代了故事的起因,由信开头,由信结尾。
小说开始只字不提信的内容,而在最后才点明那是一封报喜的信。
哦,女主人公手持着自己的幸福走向死亡。
这样写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年轻的樱子死了让人悲伤;热情的樱子去了,让人痛惜;年轻的热情的樱子在新婚前夕如蝴蝶般飘落了,更令读者唏嘘不已。
这种以喜写悲的反衬叙述将悲情推到了顶峰。
小说的语言很优美。
我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溅”到我的生命里来等,用词准确,更之不易。
其中“裹”字把主人公强忍眼泪的情形活画了出来;“涌”不仅把中国人喜欢看热闹的看客嘴脸表现无遗,而且把主人公对自己的不幸被别人当作看料的那种恼怒、无助和难过写了出来。
一个“溅”字极富于穿透力,写出了主人公痛彻心肺的感受。
小说用了诗一般充满张力和弹性的语言,准确地写出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情感。
应该指出的是,有的读者曾对这篇小说提出了质疑。
认为情感虚假,叙事虚假。
证据主要在于“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去了”,文章第一段写“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到底是谁在穿白色的风衣?笔者认为,文学作品不能用游标卡尺去量。
过分地吹毛求疵、求全责备是不科学的。
也是违背作者写作意愿的。
这篇小说可谓是字字泪,声声血,而波澜深藏。
小小说是讲究寓意的小说品种,“留白”是其惯用技法。
能不能理解是两人性格一致,情趣一致,都穿了白色的风衣?或者能不能理解为是男主人公对樱子的关心和体贴,在答应樱子帮自己寄信的同时,顺手把自己的白色风衣披在了樱子的身上?关于文中这封“信”有人也提出质疑,结婚这么大的事情,男主人公要通知家里,而作为未来婚礼的主角樱子竟然有可能不知道。
这是不是违背了生活逻辑?作者分明在编小说。
如果这样曲解,真让人无可奈何。
还有人指出:“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
”几个箭步的距离,能让主人公呆若木鸡?其实,从文章叙述来看,车祸是突然发生的,猝不及防。
突然一下子祸从天降,悲剧无法避免。
而且,从事后主人公不断地自责我们可以看到,男主人公一点也不愿意相信樱子会遇到车祸。
哪怕事实就摆在面前也无法相信。
说明了男主人公对樱子爱之深,情之切。
总之,《永远的蝴蝶》一文是一篇抒情的微型小说,它重在抒情,而不是叙事。
作者用细腻的笔调将“我”失去恋人之后真挚、柔婉的悲情表达得缠绵而美丽。
无尽的伤痛,永远的牵念,像一根丝线紧紧地牵住了读者的心,产生了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作者系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新闻与写作教研室主任《永远的蝴蝶》作者:陈启佑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
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
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
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教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
”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