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方案

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材分析:这个单元编选了《咬文嚼字》、《说"木叶"》和《谈中国诗》三篇文章,体裁属于文艺评论和随笔,题材

设计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和审美现象,或议论中国诗歌

一体裁,都能持之以恒,自成一家之言。

《咬文嚼字》一文主要谈文学创作,全文贯穿着作者的一个

总的指导思想,即文字和

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作者通过对每一实例的咀嚼,领悟到

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情感,从而启迪读者

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个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态度。学习本文,要注意借鉴吸收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多样的论

证方法的使用,培养自己"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

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的精神。

《说"木叶"》可看作"咬文嚼字"的范例,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入手,以深厚的学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对是"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木"所形成的诗的意境

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

言中的暗示性问题,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妙之处有了

更深的体察。

《谈中国诗》是议论中国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作者在中外

诗歌的比较中,分析中国诗的特征:从诗的发展顺序来说,

中国诗与外国诗刚好相反;揭示出中国诗篇幅短小,富于暗

示性等重要特点。通过本文的学习,对诗歌语言暗示性的解读,能使学生对我国诗歌的鉴赏提升一个理论高度。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形

成了一些文学常识和文学理论知识,因此阅读和理解文艺评

论和随笔,提升思想境界和鉴赏水平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

要由现象抽象到理论,这是比较难的,需要教学上引导恰当,实现目标。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体会文艺评论和随笔的写法特点,积累知识,学习写文

艺评论和随笔

2、学习论证类文章形象性的写法。

3、培养咬文嚼字的读书、写文的习惯。

4、体验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种一字不放松的谨严精神,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体

会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体验文艺作品体现的深刻意义。

5、尝试品味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对感情抒发的作用。

四、教学策略:从高考的角度出发,学习本单元,我认为应

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体裁特征。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在文章结构上是相

同的,在写法上是相似的,都

是先提出一个论点后用充分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只不过

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的角度

是文学作品、文化现象、文学流派等而已。理解文艺评论和

文化随笔就要把握文章的论

点、论据和论证: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证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或

主张,论据就是论证文章

观点的实例、事理等,而论证指文章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

程。

2、把握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

现形式。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

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

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由浅及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

要表达得分思想内容组织成

一个严密的整体。

3、归纳概括中心。所谓归纳概括,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

对抽象内容加以阐述、对含蓄内容加以解说等。归纳内容要点考察的是在阅读理解

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分析、整理能力。

4、分析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表达,因文体不同风格不同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

有所差别。或明示,直接表明观点态度;或暗示,如取譬设喻,含蓄委婉地抒发感

情倾向;或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或散见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这就要求要具有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5、评判材料观点。对课文所使用的材料和表达的观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

发、辨析和质疑。因为作者的文章表达的个人的理解,即便是不被社会认可的观点

也可以说自己的理解。

五、课时安排

《咬文嚼字》2课时

《说"木叶"》1课时

《谈中国诗》1课时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需要

铸造。本课作者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

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

情上的推敲。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阅读写作有很大的指导

意义,既有理论上的点拨,又有示例上的阐述说明,同时不

乏趣味性。

2、教学对象分析

学习语文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涉及表达交流

运用诸方面。据平时了解,学生的阅读面不是很广,写作上

基本表达还行,流畅度上没有太大问题。至于语言的推敲锤炼、表达技巧等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需要增强"咬文嚼字"

的意识,需要培养一种谨严的精神。不管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都应对他们理论和实践上的引导,提高其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咬文嚼字"的本意、引申常用义,及其作者的解释。

2、了解字词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炼字也是锤炼思想感情。

3、提高速读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4、对文章分析评价,借鉴其由表及里的艺术手法。培养正

确运用语言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文中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对应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