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师说》教学设计
《师说》授课方案课《师说》题版人民教育初版社执教者赵会琴本新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授课的要求:解 1.阅读简略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语言感。
能借助说明和工具书,理解词句读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认识并梳理常有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理的意义或用法,侧重在阅读实践中贯穿交融。
念 2.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觉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领悟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和思虑,碰到感染和启迪解读高一的学生关于文言文的掌握还处在积累阶段,应该侧重基础知识的学积累和必然量的朗诵。
生内容标基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立足文本,由课内到课外层次性延伸解准(1)认识“说”这种文体的特点;读教知识与(2)积累“师”“传”“从”“道”等常有文言实词和技术教学“之”“其”“而”“乎”“所以”等文言虚词及固定句式的用法。
能够差异古今异义词语,掌握文言特别句材目式。
标(3)掌握本文正反比较的论证方法,领悟其使用效果,运用于写作中间。
过程与情境导入—朗诵—思疑—文本研究方法情感态成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优秀风气度价值观授课资教材《师说》文本源相关知识图片信息授课重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 , 掌握常有的文言词语及熟读背诵课文。
点授课难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
点授课准明确授课目的和培养目的,依照学情进行授课方案,落实授课方备法解死记硬宋今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号皆称之为“教读背是一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方种传统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流行,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法的授课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方式 ,在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
我国有“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帮手一律称“训导” 。
于民间,特悠久的别是汉代今后,关于在“校”或“学”中教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历史。
但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随着素长、西席、讲席”等。
高一年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学科单元教学设计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目标确立的依据课标要求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
课标要求: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诗词,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另外,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业质量上达到如下要求:喜欢欣赏文学作品,能整体感受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能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出自己的评价。
在文学鉴赏中,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追求高尚审美情趣的审美品位的意愿。
表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喜欢积累优秀古代诗文,能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扩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感受和理解不同时代的文化。
了解其中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积极参与相关的多种语文实践活动。
内容分析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秉持大单元教学理念,我将八首经典诗词作品进行资源整合,以写文学短评为核心任务,设计通过四个学习任务来完成本单元的学习。
任务一是逢诗意。
主要方式是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品味诗歌的语言韵律美,在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感受诗人生命的诗意。
任务二是品诗意。
这一任务主要是体现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形象、语言、手法等角度进行品析,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文化品味,为后面写文学短评做好相关的知识积累。
任务三是诵诗意。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在“品诗意”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词进行朗诵,体会诗词的音韵美,同时要做到入情入境。
任务四是评诗意。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既有乡村田园的闲适,也有征战沙场的渴望;既有光怪陆离的仙境,也有悲凉苦楚的人间。
要求同学们从本单元选择一首最有感触的诗或词,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本单元学习以活动实践、自主学习为主线,围绕“品百味人。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一、教材分析:这个单元编选了《咬文嚼字》、《说"木叶"》和《谈中国诗》三篇文章,体裁属于文艺评论和随笔,题材设计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和审美现象,或议论中国诗歌这一体裁,都能持之以恒,自成一家之言。
《咬文嚼字》一文主要谈文学创作,全文贯穿着作者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即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作者通过对每一实例的咀嚼,领悟到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情感,从而启迪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个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态度。
学习本文,要注意借鉴吸收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多样的论证方法的使用,培养自己"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的精神。
《说"木叶"》可看作"咬文嚼字"的范例,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入手,以深厚的学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对是"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木"所形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妙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
《谈中国诗》是议论中国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
作者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分析中国诗的特征:从诗的发展顺序来说,中国诗与外国诗刚好相反;揭示出中国诗篇幅短小,富于暗示性等重要特点。
通过本文的学习,对诗歌语言暗示性的解读,能使学生对我国诗歌的鉴赏提升一个理论高度。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些文学常识和文学理论知识,因此阅读和理解文艺评论和随笔,提升思想境界和鉴赏水平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要由现象抽象到理论,这是比较难的,需要教学上引导恰当,实现目标。
高中语文语文 第三单元说明教案人教版必修三
第三单元说明本单元阅读教学的内容是古代议论散文。
本单元教学要求之一是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熟读背诵课文。
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多掌握文言常用词。
只有将一篇文言文的每个词语的意思都弄清楚了,才有可能将整篇文章读懂。
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词语的意义,对文言文词义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才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掌握、积累文言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是文言阅读教学的重点。
词语和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准确规X的翻译练习,在理解词义和句式的基础上的朗读背诵,是文言阅读教学的主要训练方式。
本单元教学要求之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
质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遇到不懂、理解不透的地方,把疑问提出来。
语言文字,有浅层意思,有深层含义。
无论浅层深层,有疑而问,都是质疑。
本单元要求的质疑,主要指这一类。
这一类质疑,就是钻研精神。
只有质疑解难,才能达到深入透彻的理解。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那么小进,大疑那么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另一类质疑,是不同意作者的说法,提出不同意见。
这一类质疑,那么是怀疑精神。
没有怀疑精神,只能墨守成规。
只有勇于怀疑,才不致盲从,把认识推向前进。
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怀疑,常常是获得真理的先导。
质疑解难的过程往往是“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
怎样从“无疑〞到“有疑〞呢?一句话,就是要深入钻研。
在深入钻研的过程中,头脑中会不断出现问题:“这句话究竟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说〞,“跟事实符合不符合〞,如此等等。
本来没有疑问的地方就会发现疑问。
深入浅出的文章,言简意丰的文章,更要深入钻研,细心玩味。
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这种能力。
要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门径和方法,如怎样联系上下文,达到融会贯通;怎样联系实例,达到化难为易;怎样参考有关资料,到文章外面去寻求答案等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第10课《过秦论》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一)运用“因声求气”的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文本的外在节奏和内在节奏。
(二)运用“文本间性”原理,以意逆志,体悟文章的“味外之致、韵外之旨”。
(三)赏析文章在“繁与简”、“大与小”方面的处理技巧,感受文章的“运斤之妙”。
二、教学方法听读——品读——析读三、教学步骤(一)介绍“因声求气”清人姚鼐在《古文辞类纂》中评它为“雄骏宏肆”,近人吴闿生在《古文范》的夹批中评它“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
”归纳大多数评论者的意见,主要说这篇文章气势充沛、一气呵成,是古今第一篇气“盛”的文章。
如何才能更好地领略这篇“气盛”的文章,获得较大的审美享受呢?清人刘大櫆说:“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这里说的就是文本鉴赏的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法——“因声求气”。
“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神气,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者精神气质的外化。
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精神内质。
(二)分析文本一、二两段1.学生齐读第一段。
教师:“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句该怎样读?回答这一问题前,先看看音节的特点,四字一顿,结构相同。
再看语意特征,同义叠写。
2.这一句如果要翻译,怎样表达?明确:有吞并天下之心。
教师:这里用的是“化简为繁”的写法。
3.第二段中有运用这种写法的句子吗?齐读文章,试着找出来。
(最突出的一个长句“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4.如果要用最减省的信息翻译这一句,可以怎样译?明确:六国的政治、外交、军事人才较多。
或六国人才济济。
教师:这里就读出了问题。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彬彬君子之风,纡徐优雅、中庸含蓄,表达讲究意内言外,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话到嘴边留半句。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教案由一个黑人孩子为了黑人的利益放弃了自己足球梦想的故事,扩展到全世界的和平问题,反映了美国仍存在种族歧视问题,一起看看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教案!欢迎查阅!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体会全文激情飞扬,及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学习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2、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质疑——点拨教学过程:一、三分钟演讲《我期待着那一天》主要内容:由一个黑人孩子为了黑人的利益放弃了自己足球梦想的故事,扩展到全世界的和平问题,反映了美国仍存在种族歧视问题,以及仍然有些国家和地区不断有武装冲突。
让我们期待那真正和平、民主、自由的一天。
二、导入:的确,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仍然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即使在富裕的美国也有一部分人——黑人在生活条件及差的环境里生活。
让我们共同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其实这个期待早在40年前就提出来了,这个人就是马丁?路德?金,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有一个梦想》。
(1分钟)三、复习:上节课我们理清了*的结构层次,领悟了*的主旨,那么主旨是什么呢?明确:通过这次演讲唤醒黑人,给黑人以信心,去为争取自由和平等作出不懈努力。
(2分钟)四、学生读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默记30秒。
(2分钟)五、品味精彩语言(独立思考3分钟,讨论3分钟)1、联系上下文,研读下列句子,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美国没有屡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明确:空头支票指“虚假的承诺,不能兑现的空话”表达效果:形象地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地警觉地投入战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9课《劝学》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劝学》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文言议论性散文。
该文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最后代表人物荀况及其门人言论著作《荀子》的开篇之作。
在人教版教材中,主要选取《劝学》中的四个段落来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并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
《劝学》作为一篇古代议论文,围绕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一自然段),运用设喻的方法,论证了三个分论点(第二、三、四自然段):(1)学习的意义,即为什么学习;(2)学习的作用,即学习的重要性;(3)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即如何学习。
《劝学》作为一篇古代散文,共291个字。
该文蕴含深邃的哲理,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
全文句式整齐,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句法严密,善用比喻。
文章整散结合,节奏和谐,容易记诵。
二、编者意图该文选自人教版必修3的第三单元,主要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
该单元收录《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等四篇课文。
单元提示指出:阅读这些充满智慧的篇章,借鉴古人议论的艺术,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
并琢磨文章理论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说服力量。
通过学习《劝学》一文,了解荀子的议论性散文的特色及其蕴藏的思想,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三、练习分析《劝学》的“研讨与练习”部分,设计了四道练习题。
通过对练习题的分析,教师既可将其作为教学前的参考,又能在教学后检测学生在学习后所达到的学习效果,从而确立基本的教学目标:1.明确本文的论点及论证过程,并能背诵全文。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明白比喻句之间的联系。
3.掌握文中的通假字、生僻字。
4.对荀子观点的补充与发展。
四、学情分析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文言文,但只停留在简单的文言学习层面。
进入高中阶段,对学生文言句式的掌握及用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在学习《劝学》时,学生在必修1和必修2中,已经学习过相关的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并理解个别重点词句的含义。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之《过秦论》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过秦论》教案【教学目的】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
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
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
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
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
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
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
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预习安排】一、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殽(xiào)函膏腴(yú)合从(zòng)(以下“约从”“从散”之“从”皆读zòng)翟景之“翟”读zhái(凡姓皆如此读)墨翟之“翟”读dí(名)召(shào)滑之“滑”、王寥之“寥”皆依今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登高》教学设计
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深度掌握“知人论世”的鉴赏诗歌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把握诗歌内涵,体察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真正理解诗人的精神境界,提升综合审美鉴赏力。
2、通过本课示范的“知人论世”的方法,打通本单元8首诗歌,构建相互关联的诗歌世界,使学生有整体性的诗歌观。
【教学内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知人论世”更加纵深的使用方式,不只局限于某一首诗歌的具体一个点,而是扩展到生平的“线”,时代的“面”,跨时空的“体”。
2、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自行检索资料之后,沿着一定的线索,如时间、地点、历史大事等,以表格或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归纳整理,最终形成全新的、立体的诗歌观。
【教学过程】
1、复习;第一课时用基础的“知人论世”的方法所了解的杜甫其人和他的《登高》一诗。
2、深化单元任务:对“知人论世”的内涵有进一步了解:即了解作者的
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3、作业展示:请同学们展示借助互联网和其他资源,查阅杜甫的生平资料,完成的表格。
4、由点到线:通过学习老师播放的视频,研读发放的阅读资料,由点成线,构建杜甫的诗歌人生。
5、由线到面:打破单独诗歌的壁垒,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寻大唐双子星之间的关联,由线到面理解盛唐诗歌最重要的一块版图。
6、由面到体:通过引入身跨两宋的李清照,引导学生以北宋的灭亡+安史之乱为同类触发点,构建立体的诗歌世界。
2024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教案
2024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单元所选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句式和篇章结构。
能够流畅地朗读文言文,理解文意,并能够归纳总结出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文言文写作的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合作学习、探究讨论等方式,深化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鼓励学生运用批注、归纳、比较等阅读方法,提升文言文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掌握,以及篇章结构的理解。
朗读和背诵文言文的能力培养,以及文言文鉴赏方法的指导。
难点:对文言文中古老思想的深入理解和文化背景的把握。
培养学生文言文写作时的语法正确和用词准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单元内容,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本单元的学习。
利用问题导入法,提出与文言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文言文的历史文化背景,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文言文的整体框架。
2. 自主学习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并尝试翻译和理解。
提供文言文学习指导资料,帮助学生解决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通过在线平台或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学心得。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文言文的词义、句式和篇章结构。
教师提供文言文阅读的策略性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意。
鼓励小组间交流讨论成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 拓展延伸引入文言文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结合现代生活,讨论文言文中的智慧和价值观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组织文言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将文言文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通用3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通用3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篇1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升古典诗歌鉴赏的能力。
2、熟读课文,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的情感差别以及作者的观点。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古句子,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教学重点:1、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在艺术领域的差别。
2、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
高考导航:1、积累文中“相去无几”“一字千里”等常考,纠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错误。
2、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以及高考常见意象的含义。
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走进文本,认真细致地把握语句的含义以及作者的观点。
2、调动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
3、总结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鉴赏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
教学媒介:多媒体、导学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来自广西;我的丈夫姓张,来自云南富源。
”【提问】请问,我刚刚这段话给大家传递了一个什么暗示性的信息?——我已经算得是云南人。
是的,文字具有联想意义,可以传递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木叶给我们传递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二、文本探究(一)摆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提问】文章的题目是《说“木叶”》,这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讨论的中心是“木叶”,那么请问,文中告诉我们一个有关“木叶”的什么现象?(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一段,筛选有效信息。
)——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一词。
【PPT展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提问】一般来说,我们“木叶”可以理解为“树叶”,为什么古代诗人几乎不使用“树叶”一词呢?(二)析问题——分析“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别(1)“树叶”与“木叶”【提问】“树叶”与“木叶”的差别点在于“树”与“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三段、第四段,筛选有效信息,回答“树”与“木”的区别。
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的内容。
该单元涵盖了古代诗词、现代散文、小说等多种文学体裁,旨在通过丰富的文学作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任务包括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以及对文学语言、表达技巧的鉴赏。
此外,还需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精神,使其在感受美的同时,能够思考作品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经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他们已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但在文本解读、情感体验和价值观认识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古代文化背景了解不足、对现代文学作品兴趣不浓等问题。
因此,针对这些特点,教师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第三单元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包括诗词的韵律、散文的结构、小说的情节等。
(2)学会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分析文本中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提高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
(3)掌握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其创作特点,提高对文学史的了解。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评价和创作。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课后阅读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2)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互动性。
(3)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等辅助手段,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4)通过课后作业、小测、期中期末考试等评价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
(2)通过学习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三单元-《过秦论》教案
过秦论【教学目标】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法。
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要点]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
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教学步骤]一、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一)课堂问答设计提问: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
“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选一学生讲第一段。
朗读提示: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
整段以中速读。
教师强调第一段重点实词及句式。
选学生读讲第二段。
朗读提示:应注意一下两方面:①秦国“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都”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
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从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单元备课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从琵琶女或者作者的叙述视角,概括《琵琶行》的故事情节。
2.赏析描写音乐诗句的美,体会音乐与文字之间的共通之妙。
3.理解并分析自然景物在叙事诗歌中的作用。
创设情境任务——托尔斯泰曾说:“音乐与文学史一对孪生姊妹。
”诗歌与音乐之源更近。
同学们给《琵琶行》拍一部音乐电视,需要有故事剧本、并设计背景音乐和自然环境。
1.通过合作探究,完成《琵琶行》(并序)的故事剧本。
2.文字是无声的,却能够生动刻画有声的音乐。
播放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十面埋伏》选段,让学生对应本诗相关的诗句。
请为音乐电视寻找素材。
3.音乐电视作品中,应该选取哪些典型自然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1课时)学习目标:比较三首诗歌在体裁上不同之处及其表达效果。
比较并概括三位伟大诗人不同的主体风格。
一、《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属于古体诗,《登高》属于格律诗,比较三首诗不同诗体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效果。
①古体诗不拘字数、句式,可以让作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尽而止;押韵灵活,不讲求严格对仗,可以让作者根据所写内容与表达的情感适时换韵、换词,不必以文而害意。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虽不押韵对仗,但是灵活之中见李白之随性豪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虽字数不同,但将作者之不卑不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琵琶行并序》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虽无对仗,但亦将白居易的同病相怜之感适时表达了出来。
②近体诗讲究平仄格律,因此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美、平仄互间的格律美、错落有致的参差美;讲究对仗,因此具有成双成对的整齐美;字数、句数固定,因此具有凝练浓缩的精致美。
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萧萧下”对“滚滚来”,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朗朗上口之余,将深秋的季节特征和雄浑壮观的境界表现了出来。
2024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案
2024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必修三中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的基本内容、文学手法和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分析文本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模仿和创作,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语文知识。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合作与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圈点勾画、做笔记等,提高阅读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激发其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念。
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文学手法的识别与运用,如象征、隐喻、对比等。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文学作品深层含义的挖掘和理解。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和表达。
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利用相关背景知识或实际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新课呈现:通过朗读、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表层和深层含义。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和艺术特色,如修辞手法、叙事结构、人物形象等。
讲解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课堂讨论与探究:组织学生围绕文学作品的某个主题或问题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发表个人见解。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培养批判性思维。
汇总讨论结果,对观点进行点评和补充,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巩固练习与拓展: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如阅读理解、文本分析等,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单元综合三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单元说明本单元教学古代议论性散文。
选文有先秦散文两篇,其中孟子一篇(《寡人之于国也》),荀子一篇(《劝学》);汉代贾谊一篇(《过秦论》);唐代韩愈一篇(《师说》)。
孟子散文是对话体论辩文,文章说理形象、论辩有力;荀子散文体制宏大,逻辑性强;贾谊散文继承了先秦诸子的优良传统,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勇于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主张,写得深切著明,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有自成体系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取精用宏,浑浩流转,风格多样。
文言文阅读教学,重点应放在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上,放在熟读背诵课文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语感。
本单元教学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
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把疑难提出来,然后解决疑难,从疑到不疑,这样才有长进。
质疑,要引导;解难,也要引导。
教师要引导学生解决疑难,点拨一些门径和方法。
如怎样联系上下文,融会贯通;怎样联系实例,化难为易;怎样参考有关资料,到文章外面去寻求答案。
组织讨论,往往能互相启发,茅塞顿开。
要注意的是,在培养学生质疑解难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和启发,而不是包办代替。
参考答案:本文共有20个比喻句。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④木受绳则直。
⑤金就砺则利。
⑥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⑧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⑩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1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1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16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名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名师教学设计学习任务群知能对标学习任务群活动设计【活动目标】1.进一步了解陶渊明、李白等诗人的人生经历、人格魅力、创作成就。
2.较为深入地理解“诗意的生命”的内涵。
3.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古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4.学写文学短评。
【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1)了解并预设学情,编写活动方案。
(2)围绕活动方案设计,查找并整理文档资料、制作课件。
(3)深入研读陶、李、杜、白、苏的作品。
2.学生准备(1)查阅资料,初步领会“诗意的生命”一词的内涵。
(2)查阅资料,更多了解五位诗人的经历、创作、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任务群活动实践一、教学导入1.下面一组材料,揭示了怎样的社会制度?试作概括。
(1)诗人笔下的现实咏史·郁郁涧底松[晋]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2)史学家笔下的现实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晋书·刘毅传》悠悠风尘,皆奔竞之士,列官千百,勿让贤之举。
——干宝《晋记总论》(3)概括总结:不合理的门阀制度等,致使有才的人得不到重用。
2.总结晋代的社会污浊不堪的晋代社会。
政治腐败,社会不公。
文人失节,虚伪谄媚。
教学策略:由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梳理本单元文章的写作信息。
教学活动设计较多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尽量自主活动,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课前导入可依据学情做具体的调整,在尽量简单的沟通当中,争取让学生提升信息提取和领会理解的能力,培育批判与发现、欣赏与评价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精讲(一)了解鹤立鸡群的陶渊明1.体会陶渊明为官的心路历程:(1)陶渊明的官场经历释、思辨、推理、验证、应用”中训练了能力,提升了素养。
(2)陶渊明的官场经历说明了什么?讨论明确:陶渊明官场经历断断续续,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小官,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委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一、教材分析:这个单元编选了《咬文嚼字》、《说"木叶"》和《谈中国诗》三篇文章,体裁属于文艺评论和随笔,题材设计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和审美现象,或议论中国诗歌这一体裁,都能持之以恒,自成一家之言。
《咬文嚼字》一文主要谈文学创作,全文贯穿着作者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即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作者通过对每一实例的咀嚼,领悟到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情感,从而启迪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个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态度。
学习本文,要注意借鉴吸收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多样的论证方法的使用,培养自己"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的精神。
《说"木叶"》可看作"咬文嚼字"的范例,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入手,以深厚的学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对是"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木"所形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妙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
《谈中国诗》是议论中国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
作者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分析中国诗的特征:从诗的发展顺序来说,中国诗与外国诗刚好相反;揭示出中国诗篇幅短小,富于暗示性等重要特点。
通过本文的学习,对诗歌语言暗示性的解读,能使学生对我国诗歌的鉴赏提升一个理论高度。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些文学常识和文学理论知识,因此阅读和理解文艺评论和随笔,提升思想境界和鉴赏水平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要由现象抽象到理论,这是比较难的,需要教学上引导恰当,实现目标。
三、单元教学目标:1、体会文艺评论和随笔的写法特点,积累知识,学习写文艺评论和随笔2、学习论证类文章形象性的写法。
3、培养咬文嚼字的读书、写文的习惯。
4、体验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种一字不放松的谨严精神,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体会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体验文艺作品体现的深刻意义。
5、尝试品味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对感情抒发的作用。
四、教学策略:从高考的角度出发,学习本单元,我认为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体裁特征。
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在文章结构上是相同的,在写法上是相似的,都是先提出一个论点后用充分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
只不过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的角度是文学作品、文化现象、文学流派等而已。
理解文艺评论和文化随笔就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证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或主张,论据就是论证文章观点的实例、事理等,而论证指文章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2、把握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
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及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得分思想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3、归纳概括中心。
所谓归纳概括,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具体内容能加以概括、对抽象内容加以阐述、对含蓄内容加以解说等。
归纳内容要点考察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分析、整理能力。
4、分析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表达,因文体不同风格不同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别。
或明示,直接表明观点态度;或暗示,如取譬设喻,含蓄委婉地抒发感情倾向;或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或散见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
这就要求要具有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5、评判材料观点。
对课文所使用的材料和表达的观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辨析和质疑。
因为作者的文章表达的个人的理解,即便是不被社会认可的观点也可以说自己的理解。
五、课时安排《咬文嚼字》2课时《说"木叶"》1课时《谈中国诗》1课时《咬文嚼字》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需要铸造。
本课作者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阅读写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既有理论上的点拨,又有示例上的阐述说明,同时不乏趣味性。
2、教学对象分析学习语文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涉及表达交流运用诸方面。
据平时了解,学生的阅读面不是很广,写作上基本表达还行,流畅度上没有太大问题。
至于语言的推敲锤炼、表达技巧等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需要增强"咬文嚼字"的意识,需要培养一种谨严的精神。
不管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都应对他们理论和实践上的引导,提高其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理解"咬文嚼字"的本意、引申常用义,及其作者的解释。
2、了解字词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炼字也是锤炼思想感情。
3、提高速读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4、对文章分析评价,借鉴其由表及里的艺术手法。
培养正确运用语言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文中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对应融合。
根据自己的经历及认识评价作者的看法和分析。
2、难点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情感。
据文章观点及内容获得阅读和写作上的启示。
四、设计思路1、教法构想列举古代一些炼字的例子引入课文,引起学生的兴趣。
由文中材料得出观点,重视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应注意一步步引导。
为全面理解文意,设计对比阅读本文和《不求甚解》,重在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2、学法指导重视课前预习,理解文章基本观点。
课堂上学生集体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在重难点方面作适当点拨。
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两种不同的角度和追求。
五、教学实施1、课前准备课文朗诵音频、录音放音机、、《不求甚解》全文2、教学过程(安排两课时)第二课时(一)温故入新1、作者朱光潜概况2、重点字词读音释义3、文章的整体思路及论证方法4、引入新课(分析讨论文章内容,加深理解)(二)继续探讨课文,解决重难点1、朱光潜对"推敲"的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结合《题李凝幽居》的意境,谈谈你的理解。
(讨论后师总结)作者的分析评论就是独立思考,言之有据。
他认为"敲"比"推"好,同学们也应有自己的看法。
适合当时意境的才是最好的,就像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恰当的。
2、理解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1 )从文段中归纳两种意义的区别(2)体会苏轼"天上小团月"的妙处(学生品味讨论,师总结)用"小龙团"只能体现出其与众不同或绝非凡品,而用"小团月"却能很好地传达出一种特殊的让人心旷神怡的意味,即"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两者是不同的。
同学们应认真体会这其中的妙处。
(3)小练习:下列表述是否跟作者意思相符A."蓝田日暖玉生烟"是蓝田燃烧使玉石俱焚产生烟雾引起的联想。
B.字的联想意义因带上主观色彩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变化莫测。
C.科学的文字其意义需要精确,说明科学不需要联想甚至排斥联想。
D.诗文中的字难以控制是因为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A、C两项不符合,曲解了东坡之意)3、探讨第七段,完成思考题。
(1)文学创作上的"套板反应"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和创作的动机是"仇敌"?(学生品味教材上"套板反应"的示例,看它们有怎样的共性。
教师步步引导,再举一些示例,以加深理解,并启发学生反省自己在写作中有没有同类现象,或者自己所看的报刊杂志类有没有同样的问题。
)"套板反应"本是文艺心理学上的术语,文中是指运用文字的联想意义时,常常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人们也就安于这些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
比如提到女子美貌便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提到才高学深便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等。
"套板反应"使人安于套语滥调,没有新奇的意味,从而束缚了语言的创新,也束缚了思想情感的鲜活表现,而创作的动机就是要创新,要追求新的内容,新的表达,它们可以说是格格不入的,形象地说是"仇敌"。
(注意:凡事都不是绝对的。
写作要创新,并不是全盘否定旧的东西,它强调的是不能安于套语滥调。
比如一些典故成语等,有着丰厚的文化意蕴,适当地运用亦能为文增色,而不是不能用。
)(2)学生活动:举例说明"套板反应"的危害。
(三)从整体上理解全文,并扩展。
1、主要观点: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斟酌文字,就是斟酌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2、作者朱光潜对咬文嚼字持什么样的态度?(主要是总结全文,仍要先强调"咬文嚼字"的成语意义及本文意义。
)本文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中应咬文嚼字。
作者希望人们要克服"套板反应",运用文字时切实体会思想感情,运用准确的文字,不能用俗滥的语言表达俗滥的思想情感,并且要有谨严的精神,文中通过许多例子说明这些道理,反映出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作者要求我们在创作和欣赏中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
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3、学生活动:学习本文,你对咬文嚼字持什么态度?(开放性讨论,完全可以见仁见智)(四)对比阅读理解: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与本文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不要咬文嚼字,并列出理由。
该如何看待这种不同?(结合课后习题的阅读资料,先由学生说,师最后总结)朱光潜与马南邨的不同见解,缘于讲的是不同的问题。
朱光潜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是在文字上推敲,他说的是精读,精读就得咬文嚼字,就得咀嚼文字的意味。
而马南邨说的是博览群书应注意的一点,不要太精细和固执,是泛读。
这种方法的读书,力求广博,只求"观其大略",有所会意,积累多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他们说的是两回事,都不失为有益的教诲,我们要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指导我们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