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尼布楚条约签订密闻 南怀仁向沙俄出卖中国情报
康熙为何要与沙俄签订不合算的《尼布楚条约》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康熙为何要与沙俄签订不合算的《尼布楚条约》导语:16世纪后期,沙皇伊凡雷帝时就开始了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殖民过程。
1636年俄国人到达鄂霍次克海征服了西伯利亚,令远东地区成为俄国人的殖民16世纪后期,沙皇伊凡雷帝时就开始了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殖民过程。
1636年俄国人到达鄂霍次克海征服了西伯利亚,令远东地区成为俄国人的殖民地。
由于远东地区靠近清疆界的地区只有伊尔库茨克等几个小镇,一开始清王朝并没有瞩目沙俄的侵略性行为。
但是自17世纪中叶起,沙俄军便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
不过,此时俄军势力并不强大,其中最大的一只沙俄军队仅仅600人而已,特别是侵占雅克萨和尼布楚的军队人数,最高时不过3000多人。
沙俄军数量之小,又因西伯利亚与莫斯科格外遥远,所以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极慢,弹药也不富足,根本不能与有黑龙江、松花江等水上运输便利条件的清军抗衡,更何况清军还有葡萄牙人的大炮助阵,其火器营的火枪火炮更是威力十足,震慑海内。
不过,沙俄军似乎未被清军实力所威慑,屡次小范围骚扰清王朝边境,终于还是激怒了大清这位少年天子。
于是在清朝北边境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役,这场战役我们可以从小说《鹿鼎记》中一睹风采。
历史上有没有韦小宝虽然是未知之事,但清军与俄军的战争却是不争的事实。
1685年,康熙刚刚平定“三藩之乱”后,就于当年的5月22日派彭春带领精兵5000人从瑷珲起兵,分水陆两路围攻雅克萨城。
5月25日,在清军的炮火当中,沙俄侵略军步步后退,大败而归,只好举手投降,答应撤出雅克萨城。
清军不疑有他,就渐渐地将部队撤回。
哪知道刚刚离开的俄军又偷偷进入雅克萨城,没多久便将这里变成聚居地。
康熙皇帝属意当地将领督促沙俄尽快撤军,但沙俄仗着冬季雅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战争胜利方的清朝为何要签尼布楚条约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战争胜利方的清朝为何要签尼布楚条约
导语:关键在于康熙要保持北部边疆的安定,以全力对付发展势头正盛的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因此康熙才急于签订《尼布楚条约》,而沙俄虽然向准噶尔提
关键在于康熙要保持北部边疆的安定,以全力对付发展势头正盛的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因此康熙才急于签订《尼布楚条约》,而沙俄虽然向准噶尔提供过一些援助,但终究没有直接派兵援助准噶尔。
《尼布楚条约》是清朝与俄国签订的边界条约。
雅克萨战役后,清政府一方面在军事上坚决抵抗,一面写信给沙俄政府,建议谈判。
那时沙俄政府忙于在西方跟德意志、瑞典争夺波罗的海控制权,在西亚跟土耳其争夺黑海出海口;此外,沙皇彼得大帝正当年幼,其姐索菲亚当权,内部不稳,因此无力大规模地东侵,只好接受清政府的建议。
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双方进行谈判。
清朝代表是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沙俄代表戈罗文·费要多罗。
在中国政府作了让步的情况下,经平等协商,中俄双方正式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东至海的整个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的土地,全部属于中国;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暂行存放,留待以后再议;凡一、二人越界捕猎或盗窃,立即械系,送回本国处罚,凡数十人结伙,持械越界、杀人掠夺者,捕拿送回本国,处以死刑;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以过界往来互市;订约以前的逃人不必遣返,订约以后,两国不收逃犯。
俄国人在雅克萨所建城障,应立即拆除,在此居住的俄国人,应全部迁回本土。
《尼布楚条约》的内容,曾用满文、汉文、蒙文、俄文和拉丁文五种文字刻成了界碑。
这个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的东西边界,从法
生活常识分享。
尼布楚谈判
尼布楚谈判康熙二十八年(公元一六八九年)八月,在中俄交界处的尼布楚城(在今苏联的涅尔琴斯克),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
从明朝以来,沙皇俄国就开始向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流域扩张,一些野蛮而又凶恶的匪徒经常侵入中国边境抢劫当地人民的貂皮和粮食,还杀人放火,奸淫妇女,甚至把人抓来烤着吃。
当地的达斡尔人、鄂温克人、鄂伦春人、赫哲人费雅喀人恨透了这些吃人的恶魔,都叫他们罗刹(古代传说中一种吃人血肉的恶鬼)。
清朝初年,沙皇俄国加剧扩张,先后在黑龙江流域建立了雅克萨(在今苏联境内黑龙江北岸,与我国漠河相对)和尼布楚两个据点,想把它做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
东北是清朝的发祥地,向来受到清政府的重视。
沙皇俄国这样肆无忌惮地吞并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清朝政府当然不肯答应,中国军队多次奉命前进驱赶侵略者。
可是,每次中国军队得胜回师之后,沙俄匪徒很快就又卷土重来。
三藩叛乱平定之后,内地比较平静了,康熙皇帝决心要彻底解决东北边境的沙俄侵扰问题。
康熙二十一年(公元一六八二年),他亲自到了吉林,在松花江上乘船勘测地形,了解情况,并决定增加兵力,镇守黑龙江地方。
同时,他又写信给俄国沙皇,表示愿意和平解决两国争端。
沙皇迟迟不答复,康熙皇帝忍无可忍,派兵攻克了雅克萨城。
俄国政府见势不妙,只好答应进行边界谈判。
康熙二十八年(公元一六八九年)八月,双方代表集中到黑龙江流域的尼布楚城,开始了有历史意义的边界谈判。
八月二十二日一大早,中国钦差大臣索额图身穿礼服,骑着骏马,撑着华盖,带着四十名随员和二百六十名卫兵,向谈判地点徐徐而来。
俄国的首席代表戈洛文,由奏着战斗进行曲的军乐队引导,带着同样数目的随员和卫兵,按约定好的时间与中国代表同时到达。
谈判地点是在距双方驻地各五里的地方,这里搭起了两座紧连在一起的大帐篷。
在远处,双方还各自安排了五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负责警戒。
双方代表进入帐篷以后,同时就座。
中国代表这边只有一张普通的桌子,一条宽板凳,板凳上铺着一个坐垫,布置得很简单。
历史趣谈尼布楚条约怎么签订的?第一次将中国作为专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尼布楚条约怎么签订的?第一次将中国作为专称导语: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五月二十日,清政府在商讨与沙俄谈判方针时,索额图提出:“察鄂罗斯所据尼布楚,本系我茂明安部游牧之所,雅克萨系我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五月二十日,清政府在商讨与沙俄谈判方针时,索额图提出:“察鄂罗斯所据尼布楚,本系我茂明安部游牧之所,雅克萨系我达呼儿总管倍勒儿故墟,原非罗刹所有,亦非两界隙地也。
”“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一河一溪皆属我地,不可弃之于鄂罗斯”。
他认为:如果沙俄能归还逃人,承认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是清朝领土,即“与之画疆分界,贸易往来。
否则,臣当即还,不与彼议和矣”。
康熙帝同意这一谈判方针,遂命索额图、佟国纲出发,前往色冷格,与沙俄使臣戈洛文谈判。
六月,索额图等使臣行至喀尔喀地方,正值准噶尔领袖噶尔丹大举侵犯喀尔喀蒙古,道路被阻,便退回了北京。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四月,经中俄两国代表重新商定,谈判地点改在尼布楚。
索额图等人在出发前向康熙帝奏陈:“尼布潮(楚)、雅克萨既系我属所居地,臣等请如前议,以尼布潮为界,此内诸地均归我朝。
”康熙帝指示:“今以尼布潮为界,则鄂罗斯遣使贸易无栖托之所,势难相通。
尔等初议时,仍当以尼布潮为界。
彼使者若恳求尼布潮,可即以额尔古纳为界。
”康熙帝考虑到噶尔丹正在进攻喀尔喀,希望尽早与沙俄划定国界,腾出手来对付噶尔丹,为此作出了重大让步。
索额图率领包括传教士徐日升、张诚在内的清朝使团启程前往尼布楚,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跋涉,六月抵达尼布楚,驻扎在尼布楚河南岸,与尼布楚城相距三里。
七月初五日,中俄两国代表在尼布楚郊外开始谈判,关于尼布楚地生活常识分享。
沙俄掠夺我国土地的条约
沙俄掠夺我国土地的条约沙俄掠夺我国土地的条约有著名的《尼布楚条约》和《瑷珲条约》。
这两个条约都直接导致了我国领土的丧失和沙俄在我国边境地区的扩张。
首先,《尼布楚条约》于1858年6月26日签订。
该条约是中国清朝与沙俄帝国之间的一项不平等条约。
根据该条约的内容,中国清朝割让了大片领土给沙俄帝国,其中包括黑龙江以北、外东北、外科尔沁等地区。
中国清朝还同意在这些割让的领土上设立俄属领事馆。
此外,沙俄获得了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放弃通商航海权、扩张和探险的特权。
这一条约直接导致了中国东北地区领土的大量丧失,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造成了严重威胁。
其次,《瑷珲条约》于1858年10月8日签订。
这也是中国清朝与沙俄帝国之间的一项不平平等条约。
该条约是前述《尼布楚条约》的补充。
根据该条约,沙俄向中国清朝索取了更多的领土,主要是包括瑷珲地区(现在的黑龙江省双城市)和东北一部分辽宁地区。
中国清朝同意将这些领土割让给沙俄,并同意在这些割让的领土上建立俄属领事馆。
此外,中国还同意了沙俄将北京、天津、广州等地设立领事馆的请求。
这个条约进一步加剧了中国领土的丧失,沙俄在我国边境地区的扩张势力进一步加强。
这两个条约都是不平等条约,对中国来说是沉重打击。
这不仅削弱了中国在这些地区的主权地位,而且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
这两个条约标志着沙俄在我国东北边境地区的逐渐扩张,也为后来日俄战争提供了条件。
总的来说,《尼布楚条约》和《瑷珲条约》是沙俄掠夺中国领土的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的签订导致了中国领土的丧失和沙俄在边境地区的扩张。
这些条约不仅对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暴露了中国的落后和脆弱。
这些条约的签订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至今仍然是中俄关系中的敏感问题。
沙俄掠夺我国土地的条约
沙俄掠夺我国土地的条约
在近代历史上,沙俄曾通过一系列条约掠夺了我国的土地。
以下是相关参考内容:
1.《尼布楚条约》(1727年):该条约是中国清朝与沙俄之间的首个正式协定,确立了中俄边界线。
根据该条约,中国北方的乌里雅苏台、尼布楚、萨哈林等土地被沙俄掠夺。
2. 《恒博会议的决议书》(1858年):该决议书是中国与沙
俄在恒博会议上达成的协议,主要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根据这一协议,中国割让了外东北地区,包括外东北部分地区的赫哲、达斡尔、鄂温克等族群的居住地。
3.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此条约是中国清朝与沙俄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之一。
根据该条约,中国的东北边疆又被割让给沙俄,包括中国的黑龙江以北地区。
此举导致了中国在北方的边疆丧失和国土收缩。
4. 《中俄福临门条约》(1881年):该条约是中国清朝与沙
俄签订的另一项不平等条约,沙俄以资金压力迫使中国同意划定边界。
根据该协议,中国割让了伊犁地区,使沙俄进一步侵占了我国的土地。
5. 《中俄勘分条约》(1915年):该条约是中国和沙俄互相
承认双方在东北地区的势力范围,使中国在东北的主权被削弱。
根据该条约,沙俄继续扩大在中国的影响力,并从中国手中获取了更多的特权。
以上是沙俄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条约中掠夺我国土地的主要内容。
这些条约都是在不平等的情况下被强制签订的,对我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这些历史事件提醒我们要珍惜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勿忘历史,加强国家的强大与发展。
《尼布楚条约》背后的大清“内鬼”
《尼布楚条约》背后的大清“内鬼”公元1689年9月7日,在今天俄罗斯境内赤塔州的石勒喀河畔平原上的一座帐篷里,清朝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与俄国御前大臣戈洛文代表各自政府,在中俄间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上签字用印。
随后,戈洛文和索额图热情拥抱。
他要感谢的,还有大清使团里的两位“内鬼”……中俄两国使团的阵容对比在1689年的早些时候,来自莫斯科和北京的两个不同使团,正在广袤的欧亚大陆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他们预定会合的地方被俄国人称为涅尔琴斯克,它的中国名称叫尼布楚。
1686年2月5日,一个由全权大使费多尔·阿列克谢维奇·戈洛文率领的队伍从莫斯科出发,前往五千公里外的远东。
与其说这是一个使团,还不如说是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
光是装载弹药、粮秣等军需物资运输队就有270辆马车之多。
除了译员、书吏等20名随员,仅仅跟随戈洛文一起出发的莫斯科火枪兵和炮兵就多达506人,戈洛文一路之上又从西伯利亚各地抽调了1432名哥萨克士兵和军役人员。
由于遭遇当地人民的顽强反抗,戈洛文分身乏术,迟迟无法脱身前往尼布楚,以至于早就出发的俄国谈判使团最后却是姗姗来迟。
与戈洛文一干人等“徐如林”一般磨磨蹭蹭的脚步相比,清朝谈判使团的步伐就可算得上是“疾如风”了。
1689年6月13日,由索额图和康熙皇帝的舅舅都统佟国纲率领的使团从京城出发,一个多月后的7月31日就横跨蒙古草原抵达三千里外的尼布楚。
清朝使团称得上是威风堂堂,首席谈判代表索额图一个人就带着三百多头骆驼、五百匹马和一百名家人,佟国纲的排场也不小,不少于三百匹马、一百三十头骆驼和八十名家人体现出了他作为当朝国舅的高贵身份。
整个使团除了用来护卫的1400名兵丁之外,还带足了五个月的粮食和其他用品。
为此,需要三四千头骆驼和至少一万五千匹马,以及一支包括运夫、仆役、工匠的庞大后勤队伍,总人数达到近万人。
中国使团中的两个洋人不过,在这个中华帝国历史上首次派出的外交谈判使团中,最引人注目的并不是位高权重的两位谈判代表,而是大清使团中两位高鼻梁蓝眼睛的西洋人--葡萄牙人Thomas Pereira(中国姓名徐日升)和法国人Joan Franciscus Gerbillon(中国姓名张诚)。
清朝的边境冲突与外交危机
清朝的边境冲突与外交危机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时期面临了许多边境冲突和外交危机。
这些事件不仅考验了清朝的外交智慧和军事实力,也直接影响了清朝的政权稳定和国家发展。
本文将就清朝时期的边境冲突和外交危机展开论述。
一、与俄罗斯的边境冲突清朝与俄罗斯交界的边境地区一直是两国之间冲突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
其中最著名的事件便是《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在这一条约中,清朝同意将外东北(即现在的黑龙江、吉林等地)割让给俄罗斯帝国。
这一事件极大地削弱了清朝的实力,也给国内政局带来了严重的动荡。
与俄罗斯的边境冲突还表现在对外贸易方面。
清朝通过俄罗斯与欧洲进行交流和贸易,但双方在贸易利益和争端解决上经常发生冲突。
尤其是《瑷珲条约》的签订,俄罗斯逐渐强占了外东北的领土和资源,给清朝带来了巨大压力。
二、与英国的边境冲突清朝与英国的边境冲突主要集中在广东的珠江口地区。
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开辟贸易市场,不断侵入中国海域,掠夺中国的财富和资源。
其中最著名的事件便是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导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清朝割让香港给英国,还开放了多个港口,削弱了清朝的海防力量,使得外国势力进一步渗透。
另外,与英国的边境冲突还体现在对华贸易上。
英国通过鸦片贸易开展对华贸易,导致中国社会的动荡和财政赤字。
清朝多次出台禁烟令等措施,试图制止这种贸易活动,但始终未能根除。
三、与日本的边境冲突清朝与日本的边境冲突主要发生在朝鲜半岛。
18世纪末,朝鲜发生了壬午之变,引发了日本对朝鲜的干预和威胁。
清朝派兵进入朝鲜协助平定动乱,但日本却趁机进攻清朝,并强迫其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
此后,清朝与日本的边境冲突持续不断。
日本不断扩大对朝鲜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对清朝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四、外交危机与应对清朝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对外交危机的应对相对较为保守和被动。
他们主要采取了对外通婚的手段来维护国家与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清朝皇帝通过与外国公主或贵族的联姻,以换取对方的支持或友好关系。
历史趣谈尼布楚条约内容 尼布楚条约留下什么隐患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尼布楚条约内容尼布楚条约留下什么隐患
导语: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缔结的第一个条约,历史上一般认为这个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这个条约的正式名字为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签订的
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缔结的第一个条约,历史上一般认为这个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这个条约的正式名字为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签订的时间为1689年9月7日,当时正是康熙皇帝在位期间,签订这个条约的清朝代表索额图,沙俄的代表是戈洛文。
下面详细的介绍一下中俄尼布楚条约。
从十六世纪开始沙俄就开始了对西伯利亚和远东殖民地的侵略,从十七世纪中叶开始沙俄越过了外兴安岭,侵入了黑龙江境内,于是沙俄与清政府频频出现摩擦,1657年,沙俄正规军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1685年,清政府派军队围攻雅克萨,俄军损伤惨重,这个时候沙俄派戈洛文为大使前来要求和谈,1689年9月7日双方在尼布楚达成协议,尼布楚条约正式签字,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签订的一个条约,但是在条约中中方做出了重大的让步。
在《尼布楚条约》中中俄双方协定了双方的边界,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东至海的整个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的土地,全部属于中国;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暂行存放,留待以后再议。
中国在该条约中放弃了从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该条约实际上不利于中国。
条约签订后,中俄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的发展。
对于这个条约历史上评价很多,有的说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在历史上拥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的说这是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因此丧失
生活常识分享。
尼布楚条约的历史故事
尼布楚条约的历史故事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议界条约》)是大清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历史上和西方国家签定的真正的第一份条约。
过程从16世纪后期沙皇伊凡雷帝时开始,沙俄开始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殖民过程。
1636年俄国人到达鄂霍次克海,征服了西伯利亚全境。
这个地区成为了俄国人的殖民地。
当俄国的势力接近清代中国时,便发生了军事冲突。
从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毁村庄,杀掠人口,抢夺粮食和貂皮。
1652年(清顺治九年),俄国人东入黑龙江,驻防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章京海色率所部击之,战于乌扎拉村。
这是中俄之间第一场战斗。
之后中俄之间发生多次外交和军事上的冲突。
1657年,沙俄派正规军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
在边疆人民奋起抵抗下,清政府曾一度派兵收复过雅克萨。
并曾多次敦促沙俄进行谈判,可是俄方却置之不理。
1685年,清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派将军彭春5月22日从瑷珲起兵五千人,分水陆两路围攻雅克萨。
5月25日在凌厉的攻势面前,侵略军被迫投降,答应撤退,但当清军一离开,又偷偷开进雅克萨城重建据点。
第二年,清军再次围攻雅克萨城。
经过几个月的战斗,侵略军头子托尔布津被击毙,俄军伤亡惨重,雅克萨城指日可下。
这就迫使沙皇政府乞撤雅克萨之围,并派戈洛文为大使,前来中国举行边界谈判,十一月,清政府为表示谈判诚意,宣布无条件停火,停止攻城。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尼布楚条约正式签字。
签约两国在雅克萨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后于1689年8月27日,俄罗斯全权代表陆军大将戈洛文和清王朝全权代表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国舅佟国纲在尼布楚(现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定的边界条约,内容为:①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
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②雅克萨地方属于中国,拆毁雅克萨城,俄人迁回俄境。
尼布楚条约的历史意义
尼布楚条约的历史意义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俄罗斯在清王朝以武力为后盾,通过和平谈判而签订的边界条约。
正面评价中俄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它遏止了俄国向东方的侵略扩张。
现在,中方一般给予《尼布楚条约》正面评论,认为该条约是两个主权国家的正常边界条约,是平等条约,维护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在历史上有显著贡献。
而俄方一般则不这样认为,他们通常认为这个条约不利于俄国,对俄国而言是不平等条约,后来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才是真正的平等条约。
负面评价但也有人认为,在尼布楚会议上,清朝代表曾提出以勒拿河至北冰洋为界的第一方案,继而让步提出第二方案,即以外兴安岭的北支诺斯山直至亚洲大陆最东北的没入大海深处的诺斯海岬即楚科奇半岛为界。
但最后因为谈判的清朝代表的能力问题以及要平叛准噶尔的叛乱等原因希望与俄国保持和平而再次让步放弃了第二方案和这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连以贝加尔湖为界的第三方案也放弃了。
最后以额尔古纳河至外兴安岭至乌第河为界,西伯利亚那片辽阔富饶的土地以及生活在其上的蒙古族的近亲民族从此成为了俄国的土地和子民。
中国在该条约中放弃了从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领土,该条约实际上不利于中国。
《尼布楚条约》应算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签订《尼布楚条约》模拟复原场景理由及议论:⒈外兴安岭附近地区自古就是中华民族东北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自唐朝以来,辽朝、金朝、元朝、明朝都对该地区实施了有效统治,明朝还在该地区设立奴儿干都司进行管辖。
而俄罗斯最初只是一个莫斯科公国,其主要领土在欧洲,外兴安岭附近离俄罗斯本土相距一万公里还远,清初的时候,俄罗斯一些匪徒才流窜到外兴安岭附近殖民。
而此时满清正处于某些砖家所谓的“康乾盛世”时期,俄罗斯此时彼得大帝才刚刚实行改革,一个处于盛世的国家,在家门口打一个远道而来的侵略者,却要死伤数千士兵才攻下只有几百沙俄匪徒占据的雅克萨城。
以当时清的国力,本应能够将沙俄侵略者逐出国门,但是最终却牺牲了一部分领土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土地。
康熙为何出卖东北领土 签订《尼布楚条约》
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的雅克萨之战,虽然清军取得了胜利,但是签订了不平等的《尼布楚条约》,自此失去了外兴安岭以北的小部分领土和以尼布楚为中心的蒙古东北部地区。
此时的沙俄,内患外战不断,经济和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越过乌拉尔山,进入西伯利亚,已是荒原地带,远东靠近清疆界的地区只有伊尔库次克等几个小镇,可用于远东的经济和人力资源以及军事力量根本不足以对抗自居中华的大清,而俄匪曾经深入黑龙江下游最大的一支部队也不过六百余人。
根据分散的各种资料推测,俄军备战的最高峰,是在康熙准备反攻之前,即使如此,在雅克萨和尼布楚的全部军队人数最多也不超过三千人。
1685年夏季,清军开始大规模进攻俄军,彭春、萨布素领军分两路合围俄人主要盘据点雅克萨,用葡萄牙大炮日夜轰城,俄军死伤十之八九,被迫投降。
不过康熙却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不但释放了所有的俘虏,居然还允许他们持枪械和财产回去。
反看清军,他们在占领雅克萨城之后,不但不留兵驻防、固守战果或监视俄匪,而是拆毁城墙,命令大军全部撤回瑗珲。
既不杀俄匪,又不守城地,不知此自卫反击战到底为何目的?
康熙不信任蒙古的可汗们,一个噶尔丹已让康熙坐卧不宁,借俄人之手,解除北疆祸乱,不
失为良策。
所以在蒙古人反抗沙俄的入侵时,大清除了授给大汗一个封号之外,不曾给予任
何军事援助。
这种明显偏心的、阴险的封赏,也激怒了噶尔丹,导致他后来的离心叛道。
那康熙的心思是什么?为了考虑贫民百姓的安危?一纸条约换得万古平安或许也是值得的!然而史书是无法告诉我们这些的。
我们可以通过已有的事实认识了解康熙,但康熙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尼布楚条约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尼布楚条约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尼布楚条约主要内容条约有满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本,以拉丁文为准,并勒石立碑。
碑文用满、汉、俄、蒙、拉丁五种文字刻成。
根据此条约,俄国失去了鄂霍次克海,但与大淸帝国建立了贸易关系。
此条约以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划分俄国和中国,但没有确定兴安岭和乌第河之间地区的归属。
签约中方代表为:中国大皇帝钦差分界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索额图,内大臣一等公都统舅舅佟国纲,都统朗谈,都统班达尔善,镇守黑龙江等处萨布素,护军统领玛喇,理藩院侍郎温达;俄方代表为:俄罗斯国统治大俄、小俄、白俄暨东、西、北各方疆土世袭独裁天佑君主约翰·阿列克歇耶维赤及彼得·阿列克歇耶维赤钦差勃良斯克总督御前大臣费岳多·鄂斯塔斐耶维赤·乌拉索夫,总主教谢门·克尔尼次克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两国使臣会于尼布楚城附近,为约束两国猎者越境纵猎、互杀、劫夺,滋生事端,并明定中俄两国边界,以期永久和好起见,特协议条款如左:一、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
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石大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
惟界于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诸川流及土地应如何分划,今尚未决,此事须待两国使臣各归本国,详细查明之后,或遣专使,或用文牍,始能定之。
又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亦为两国之界:河以南诸地尽属中国,河以北诸地尽属俄国。
凡在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
二、俄人在雅克萨所建城障,应即尽行除毁。
俄民之居此者,应悉带其物用,尽数迁入俄境。
两国猎户人等,不论因何事故,不得擅越已定边界。
若有一、二下贱之人,或因捕猎,或因盗窃,擅自越界者,立即械系,遣送各该国境内官司吏,审知案情,当即依法处罚。
若十数人越境相聚,或持械捕猎,或杀人劫略,并须报闻两国皇帝,依罪处以死刑。
浅析《尼布楚议界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与评价
浅析《尼布楚议界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与评价《尼布楚议界条约》是清朝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份平等条约,对中俄两国的经贸通商、外交关系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对《尼布楚议界条约》的背景认识和分析评价方式揭露中俄近代关系以及中国近代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状况。
一、《尼布楚议界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1.全球化是《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深刻历史背景。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开始将世界联为一个整体,使世界从分散状态走向统一。
在16世纪后期从沙皇伊凡雷帝开始,俄国开始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殖民过程。
1636年俄国人到达鄂霍次克海,征服了西伯利亚全境,这个地区成为了俄国人的殖民地。
由于俄国始终抱着向东夸张的侵略性目的,在俄国势力接近中国边界时,两国之间必将发生军事冲突。
中俄两国通过军事冲突等方式了解了彼此的存在,此后逐步发展了国家关系,一定程度上是大时代历史潮流,即世界全球化进程中的产物。
2.清军在雅克萨之战中是为正义而战,得到了军民特别是边疆各族人民的热情拥护和积极支持加上清军对战争形式的正确分析和军事战略的正确运用使使我国在雅克萨战役中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曾指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重要力量,在历史变革中有着决定性作用。
在中俄双方的雅克萨战役中,俄国侵略者到达精奇哩江(今结雅河)中游达斡尔头人多普蒂乌尔的辖地后,四处抢掠,灭绝人性地杀食达斡尔族人,被黑龙江地区人民称为“吃人恶魔”,当地民怨积深。
当雅克萨战役爆发时,当地民众便积极帮助清军,提供战争的后援支持,甚至一些民众加入军队,直接投身战场。
由于战争的正义性,当地民众的积极支持也是战役获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另外一方面,清军排出的军队均是精锐的八旗军,军队从长期的斗争中逐步认识和掌握了边界斗争的特点,采取了有效措施,作了较充分的准备:反击时采取先扫外围,然后水陆并进,三面包围,一面堵截,断其外援的战法,迫使侵略军困于孤城并攻克之,最后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历史趣谈中俄密约为什么会泄密?谁将中俄密约公布于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俄密约为什么会泄密?谁将中俄密约公布于众导语:1903年,沙皇俄国背信弃义,不但拒不履行1902年《交收东三省条约》中分期撤兵的约定,反而进一步提出在东三省及内蒙古一带享有路政税权及其1903年,沙皇俄国背信弃义,不但拒不履行1902年《交收东三省条约》中分期撤兵的约定,反而进一步提出在东三省及内蒙古一带享有路政税权及其他领土主权的“七条”要求,强迫清政府接受。
清政府被逼无奈,欲与沙皇俄国缔结《中俄密约》。
岂料《中俄密约》尚未签署,其详细内容即通过新闻媒体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做出这一壮举的爱国者名叫沈荩。
沈荩(公元1872~1903年),原名克诚,字愚溪,湖南善化(今长沙市)人。
史载,沈荩“性直倔强,雄于胆略”。
维新变法期间,沈荩积极主张变法,认为要革新湖南,非有一番破坏不能奏效。
他和维新派代表人物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多次接触,交往密切。
维新变法失败后,沈荩留学日本,其政治态度也迅速由改良派变成了革命派。
1900年春天,沈荩由日本回到上海,与唐才常等人共同组织革命组织“正气会”,随后又更名为“自立会”。
沈荩任自立会干事,“主持交通,出力甚大”。
自立会以汉口为中心进行革命活动,公开宣布“我等认为满州政府不能治理中国,我等不肯再认为国家,变旧中国为新中国,变苦境为乐境”,谋求“新造自立之国”。
自立会还建立了以会党群众和清朝下层士兵为骨干的“自立军”。
自立军共有七军,湖北新堤为右军,共有6个营,沈荩为右军统领。
7月24日,沈荩携带花银二千余元赴新堤,以“中国国会自立军右军统领”的名义,研究部署在新堤举行武装起义的具体事宜,并决定在8月15日举行起义。
三天后,沈荩得知汉口起义失败,唐才常等主要领导人殉难的消息生活常识分享。
尼布楚条约的真相以及其背后引发的思考
尼布楚条约的真相以及其背后引发的思考《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个边境条约,条约承认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客观上遏止了沙俄继续向东扩张。
清政府获得雅克萨之战胜利后,为了和平发展虽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但该条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俄方通常认为尼布楚条约不利于俄国,对俄而言是不平等条约,而认为后来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是对俄真正平等的条约。
中国则认为《尼布楚条约》是平等条约,清史专家戴逸先生说:“《尼布楚条约》保障了中国东北边境一百多年的安定和平,为清王朝后来平定西北、西南地区的叛乱提供了稳定富饶的大后方,对于清朝的发展和繁荣、康乾盛世局面的出现,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和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但现在也有人认为《尼布楚条约》导致中国割让了土地,因此是不平等条约。
如果说《尼布楚条约》割地了,那前提至少是俄国所得之地之前就是清朝领土,而尼布楚地区虽在以前为蒙古茂明安部落的游牧地,但茂明安部落早在后金时已经内迁归附,离开了尼布楚,当时尼布楚地区游牧的是蒙古布里特亚部落,他们并不属于清朝,清朝也未对这一地区实行有效统治,因此谈不上清朝割让了本国领土给俄国,其实质只是一块无主地的归属问题。
而且《尼布楚条约》签订时,喀尔喀蒙古也不属于清朝。
现代中国历史教科书上都宣称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有力的证明之一即明朝在这一带设立的奴尔干都司。
这是现代民族国家以现时观念回放历史的常有错误,当然这在政治上是有用的:因为坚持领土原则的办法之一,就是硬说边界早已存在、该区一贯属于本国。
事实是,虽然在名义上,奴尔干都司所辖地方属于明朝,但实际上,明朝对这一广阔区域从未实施过有效的行政管理。
明朝在东北的实际边界局限在辽东一线。
历史的特点是我们经常“从后往前读”,也就是以后起的概念衡量、判断早先的史事,并予以重新组织、诠释。
古代中国并没有一个“领土国家”的观念,即将国家统辖范围设想为一个完整而不可分割的疆土,国家对人民进行直接行政管理,中间不存在任何统治者;国家与他国具有清晰的、不可侵犯的边界线。
蒙骗康熙大帝20年的间谍-传教士担任翻译向沙俄泄露机密
蒙骗康熙大帝20年的间谍-传教士担任翻译向沙俄泄露机密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等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使中国东北边疆获得了150多年的安宁。
然而,在中俄双方谈判过程中,由于中方的两名外籍翻译充当俄方的间谍,险些导致谈判破裂获得康熙信任明末清初,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
康熙年间,传教士获得了一个发展机遇。
由于康熙对西方的历法和科技兴趣浓厚,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便趁机推荐张诚、徐日升二人来京任职。
张诚是法国人,徐日升则是葡萄牙传教士。
南怀仁夸说他们通晓科学、历法。
于是,康熙立即派遣耶稣会士前往澳门,传诏他们入京。
这两人平生的最大愿望就是想让天主教在中国传播开来。
来中国后,他们敏锐地发现,中国皇帝对天主教的态度至关重要。
于是,两人进京后就见风使舵,投康熙所好,很快获得信任。
康熙的信任果然对这些传教士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他们并不满足。
此时,信奉东正教的沙皇俄国对中国的入侵,似乎给他们传教提供了新途径。
尽管沙俄的东正教与张诚、徐日升二人传播的天主教有所不同,但他们还是错误地认为,俄国入侵中国,会加速实现他们“追求的事业”。
因而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希望沙俄侵略中国,而《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给他们提供了从中挑拨的机会。
1689年,康熙皇帝派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佟国纲任钦差大臣,率领使团前往尼布楚,与沙俄谈判。
在中俄商定谈判阶段,南怀仁就和沙俄秘密通信,他建议俄方使用拉丁语作为谈判语言。
因为中国无一人能通拉丁语,康熙只好命徐日升和张诚两人担任翻译。
康熙帝给索额图的谕旨中写道:“朕鉴于所用西人,皆忠贞可靠,足资信赖,特令徐日升随尔前往俄国。
”康熙还命令钦差大臣信任、尊重徐日升等人,使徐日升等人具备了类似顾问的地位大量泄露中方机密中方谈判团一离开北京,俄方负责谈判事务的代表吉诺夫,就多次秘密会见徐日升。
徐日升假装派人给吉诺夫送酒菜,有意避开清军守卫,将一封拉丁文书信秘密交给俄方。
卖身俄国的大清谈判使节 《尼布楚条约》背后的大清“内鬼”
卖身俄国的大清谈判使节《尼布楚条约》背后的大清“内鬼”郭晔旻
【期刊名称】《国家人文历史》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8月25日,应戈洛文的要求,两位传教士作为中国使团里唯一懂拉丁语的人,来到俄国营地。
这令戈洛文喜不自禁,当传教士还在准备下马时,就走出来迎接。
他的兴奋是有理由的,传教士们给他送来了一个千金难换的重要情报,将康熙所定的中方底牌和盘托出
【总页数】5页(P50-54)
【作者】郭晔旻
【作者单位】瑷珲历史陈列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9.2
【相关文献】
1.他帮中国签订了首个对等条约大清“洋钦差”外交奇事 [J], 杨进
2.清前期边界观念与《尼布楚条约》再探 [J], 易锐
3.赫德与大清洋海关\r——从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看大清洋海关的建立与扩张 [J],
4.俄国(苏联)及中俄(苏)关系研究——中俄《尼布楚条约》和《布连斯奇条约》签订的历史真相与其对贝加尔湖地区和黑龙江上游的蒙古、鄂温克等族的影响 [J], 吕光天;古清尧
5.大清相国清几许
——论《大清相国》的叙事策略及现实意义 [J], 李慧娟;彭在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关《尼布楚条约》之奇谭
有关《尼布楚条约》之奇谭1、《尼布楚》割让之地,甚至整个西伯利亚,远古以来,一直是中华先民生息繁衍之地,而非罗斯人生息繁衍之地。
西伯一词,实为古鲜卑之另一音译。
古汉语无舌尖面塞擦音j、q、x三声母,此三声母大多与古精系字母精、清、心对转。
鲜卑之古音近于(syanbye)实际发音近于sibe。
故英语译作Siberia,Ria为词辍,示地方。
俄语译作Сибйръ。
故中国有人译西伯利亚为鲜卑利亚。
中译与英译更接近原声,俄译则以失必儿汗国代替西伯利亚。
鲜卑利亚也好,西伯利亚也好,都反映了一个事实:这一块地方是我先民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州长期生息经营之地。
在匈奴、鲜卑等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辉煌文明时,罗斯在什么地方人们也不知道。
直到唐代,罗斯之名字才开始出现在中国人眼里。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些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组成部分,很多民族都先后与汉族同化,成为了汉族血缘的重要组成部分。
匈奴,除了一部西征,进入中欧平原。
大多数留在原地,许多人入汉做官,金日暺就是其中之一,也是著名学者。
王昭君入匈奴和亲等汉匈通婚之事,在很早历史时期,就在进行。
进入东晋、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建立朝廷,匈奴首领改姓汉姓刘,鲜卑人拓拨氏建立之北魏,迁都洛阳后改姓元,不改姓者也以汉语音译其姓氏,如慕容、宇文、令狐、独孤、贺拨、出六斤等,既丰富了中华民族姓氏。
也优化了中华民族血缘,这些进入中原的民族接受了发达的汉文化,也将他们的文化代入了中原,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
同时,他们建立的政权,除了掌控中原一部分地区,原来的地区也在他们掌控之中,甚至扩大了原来领地,对这些地方进行了更深入开发,使这些地方也受到中华文化影响,为以后大唐鼎盛奠定了基础。
唐衰颓后,又形成分裂割据局面,不仅中原分裂成五代十国,边地民族也纷纷建立独立政权。
除中原地区大致为北宋统一,有宋一代,实际并未完成国家统一。
这时在汉唐旧境,分别出现了辽、金、西夏、西辽等地方政权。
历史趣谈丧权辱国的条约满洲里界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趣谈丧权辱国的条约满洲里界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丧权辱国的条约满洲里界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导语:满洲里界约又称为《齐齐哈尔协议书》,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双方分别为大清朝和沙皇俄国,签订时间为1911年12月20日
满洲里界约又称为《齐齐哈尔协议书》,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双方分别为大清朝和沙皇俄国,签订时间为1911年12月20日,当时正值清朝政权大厦将倾的危机之时,沙皇俄国利用了这个时机,都没有让清政府最后盖章就视为双方完全了结,成了定案。
满洲里界约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从字面意义上看出,这是关于大清朝领土满洲里和沙皇俄国边境划定边界线的约定,双方明确各自己的领土范围,并制定界碑以示双方,就是这样一个勘定国界的条约,早在1689年,清朝和沙俄就中国内蒙古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地区,已经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勘定清朝与俄罗斯毗连的水界和陆界的边界线,而后在1727年《恰克图条约》继续补充认定。
但是,随着沙皇俄国国势强大,侵略野心渐露,对于这个边界线对清朝进行了多年的侵扰,试图打探清朝的底线,好趁机侵略,扩大自己的版图,即使晚清已到了朽木将倒的时期,也不能任由沙俄扩大势力范围,于是清朝政府在1909时,向沙俄提出会勘边界。
满洲里界约就在这种情况下签订了,主要内容就是俄国和清朝,重定塔尔巴干达呼第58界点至阿巴该图第63界点,还有沿着额古纳河与黑龙江汇合处的边界。
满洲里界约主要内容是什么,就是重新划定了原来已勘定的边界,完全超出了旧约的范围,清朝因此损失了数百公里的国土,这也是清朝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
满洲里界约的赔款是多少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尼布楚条约签订密闻南怀仁向沙俄出卖中国情报
导语:在中俄商定谈判阶段,南怀仁就和沙俄秘密通信,他建议俄方使用拉丁语作为谈判语言。
因为中国无一人能通拉丁语,康熙只好命徐日升和张诚两人
在中俄商定谈判阶段,南怀仁就和沙俄秘密通信,他建议俄方使用拉丁语作为谈判语言。
因为中国无一人能通拉丁语,康熙只好命徐日升和张诚两人担任翻译。
1689年,中俄双方通过平等协商,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
此后,中国东北边疆获得了150多年的安宁。
然而,在中俄双方谈判过程中,由于中方的两名外籍翻译充当俄方的间谍,险些导致谈判破裂。
获得康熙信任
明末清初,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
康熙年间,传教士获得了一个发展机遇。
由于康熙对西方的历法和科技兴趣浓厚,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便趁机推荐张诚、徐日升二人来京任职。
张诚是法国人,徐日升则是葡萄牙传教士。
南怀仁夸说他们通晓科学、历法。
康熙立即派遣耶稣会士前往澳门,传诏他们入京。
此时,沙皇俄国对中国的入侵,似乎给张、徐二人传教提供了新途径。
尽管沙俄的东正教与张诚、徐日升二人传播的天主教有所不同,但他们还是错误地认为,俄国入侵中国,会加速实现他们“追求的事业”。
1689年,康熙皇帝派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佟国纲任钦差大臣,率领使团前往尼布楚,与沙俄谈判。
在中俄商定谈判阶段,南怀仁就和沙俄秘密通信,他建议俄方使用拉丁语作为谈判语言。
因为中国无一人能通拉丁语,康熙只好命徐日升和张诚两人担任翻译。
康熙帝给索额图的谕旨中写道:“朕鉴于所用西人,皆忠贞可靠,足资信赖,特令徐日升随尔前往俄国。
”康熙还命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