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类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初三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中考语文】初三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③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 色。育论辩不已,乃请曰:“臣所辩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 职。“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一日,侍读 禁中,帝因语及“臣下毁誉,多出爱憎,卿所当慎也”。育曰:“知而 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圣主之行,如日月之明。进一人,使人皆知其善,出一人,使人皆晓其恶,则阴邪不能构害,公正可以自立,百 王之要道也。”帝数欲大用,为谏官刘元瑜诬奏育在河南尝贷民出 息钱。久之,除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判延州。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3分) 译文: 只有广汉精通并行之有效,其他模仿的人没有一个能赶得 上他。 (2)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3分) 译文: 广汉也跪拜答谢说:“幸亏(你们)保全了苏回让他活了下 来,(我)会很好地对待你们。”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1)重点词语:唯,只有;莫,
没有谁。(2)重点词语:幸,幸亏;甚,很。
3.选文表现了赵广汉的哪些特点?(4分) 答: 精于吏职/聪明机智/雷厉风行/言而有信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作答时,需根据人物在文本
中的表现逐一分析。根据“天性精于吏职”可知其精于吏职;根 据“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可知其聪明机智;根 据“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可知其雷厉风行;根据“至 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可知其言而有信。
④忤(wǔ):违逆,不顺从,不和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盗诚无足虑者。 (2)因构狱以危法中之。 (3)育论辩不已。 (4)育取可行者固行之。 解析 确实,的确 案件,冤案 停止 坚决,坚定
专题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1.(2011年高考大纲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

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

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

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

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

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

”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

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

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

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己,民数百成诉知州无罪。

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

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

鼎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

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

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目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

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

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

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①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②复以细故烦御史③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④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⑤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⑥知寇伪降,密疏论之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③⑤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

泰安中考语文 专题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

泰安中考语文 专题十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

第三部分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中考题组一、(2018陕西,17—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12分)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②,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 ①贾(gǔ):做买卖。

②召(shào)忽:齐人。

与管仲一起侍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也自杀。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1)吾始困.时( )(2)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3)知时.有利不利也( )(4)吾尝三战三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分财利多自与.吾与.汝毕力平险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至于负者歌于.途C.召忽死之.辍耕之.垄上D.生我者.父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译文:4.选文中的鲍叔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二、(2016江苏镇江,9—12)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13分)苏州知府姚公善①,多才下士,在郡闻有才者,必躬诣之。

有王宾仲光②,博学能文,隐于医。

姚公过之,宾不为礼,姚公笑而退。

明日,又过,宾衣母氏布袄,持扇佯狂踞坐③,姚公止,与语,辄吐涎仆跌,姚公又笑而退。

洎④三过之,始款⑤论如平生。

又有俞贞木⑥者,姚公以米贶⑦之,而误送钱继忠⑧所。

继忠以太守所贶,勉为之受。

他日,贞木见姚公,姚公言贶米事,贞木曰:“吾不知,得无送吾邻友钱继忠所乎?”姚公曰:“继忠如何?可得见乎?”贞木曰:“可。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人物形象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人物形象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人物形象1、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是怎样为人处事的?2、主人公有哪些品质和才干?3、人们为什么称他为xx(如青天)/怎么评价主人公?一、解题思路1.从直接描写分析人物。

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文章的主题。

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物,首先不妨从直接描写着手,这是最生动、最真实的材料。

或者从人物所作所为进行分析。

(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的信息;(2)体现人物思想主张的信息(语言);(3)展现人物性格情趣的信息;(4)反映人物志向抱负的信息;(5)体现人物才智品质的信息(事件);(6)作者或外界对人物评价议论的信息2.从侧面描写分析人物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或景物烘托的方法来写主要人物。

其他人物的言行或景物烘托往往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主要人物。

3.从评价性句子分析人物。

我们还可以从评价性的句子,尤其是作者的评论来分析人物。

二、答题技巧1.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后,还应从多角度思考文中人物特性。

2.多用四字短语或成语回答人物特性。

3.应注意答题句式的完整、规范!例:从……(句意概括)中,可以看出(人物)是一个……的人(他具有……的品质或精神)。

三、人物词语积累1.正面人物君王:勤恳治国、以民为本、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疾苦、爱民如子、体恤下属、有仁爱之心、勇于反省(悔过)、知错就改、善于纳谏、善于听取正确建议、虚怀若谷、知人善任、有识人之明、一视同仁、大公无私、无偏袒之心、公正严明、以身作则、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善于反思、勇于担责臣子:敢于进谏、善于劝谏、善于辞令、忠君爱国、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精于谋划、以死卫国、人不居功、为人谦让、克己奉公、奉公守法、廉洁奉公、为官清廉、无私奉献、严于律己、刚正不阿、光明磊落、执法如山、忍辱负重、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热爱国家、忠心耿耿、忠贞不渝、赤胆忠心、维护国家和个人的尊严、不卑不亢、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名士:情趣高雅、超凡脱俗、桀傲不羁、多才多艺、机智果断、破案如神父母:教子有方、爱子情深、深明大义、重视教育、教导有方小孩:机智聪慧、好学上进、孝敬长辈、口齿伶俐、勤奋刻苦、专心致志做人:豪爽、诚信、宽容、博学、正直、忠厚、仁爱、侠义、勇敢、善良、平易近人、轻财重义、赏罚分明、正直无私、刚正不阿、忠心耿耿、忠贞不渝、深明大义、童叟无欺、谦虚谨慎、宽厚待人、豁达大度……治学:勤奋刻苦、不耻下问、严谨治学、专心致志、苦读成才、笃志好学、勤学好问……侦破案件:善于思考、思虑周全、小心谨慎、善于观察、明察秋毫、细致入微、意志坚强、顽强不屈、百折不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刨根究底其他: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心口如一、有自知之明、正确认识自我、谦虚谨慎、心地善良、朴素憨厚、为人正直、正直无私、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舍己救人、为他人着想、心胸开阔、豁达大度、襟怀坦荡、宽容待人、乐观积极、不计前嫌、不畏艰难、无所畏惧、不拘小节、豪放洒脱、潇洒奔放、志向远大、胸有大志、善解人意、温柔体贴、慈祥仁爱、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正气凛然、浩然正气、视死如归、勤勉好学、孜孜不倦、不耻下问、虚心好学、废寝忘食、聪明智慧、精明强干、足智多谋、大智若愚、睿智聪明、有真才实学、胆大心细、心灵手巧、心思缜密、思虑周全、顾全大局、做事讲究方法与策略、冷静沉着、从容淡定、胸有成竹、落落大方、果断决断、毫不犹豫、当机立断、义无反顾2.反面人物狡诈贪婪、老奸巨滑、刁滑奸诈、虚伪狡猾、利令智昏、趋炎附势、装腔作势、作威作福、背信弃义、沽名钓誉、班门弄斧、恃强凌弱、穷凶极恶、朝秦暮楚、朝三暮四、见风使舵、蛮横专断、狐假虎威、恃强凌弱、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口蜜腹剑、花言巧语、天花乱坠、油嘴滑舌、愚蠢无知、笨拙愚钝、目空一切、刚愎自用、夜郎自大、自命不凡、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孤芳自赏、目中无人、丧心病狂、恶贯满盈、无恶不作、忘恩负义、人面兽心、斤斤计较、桀骜不驯、心浮气躁、性情浮躁、卑鄙无耻、两面三刀、心口不一、落井下石、投机取巧、乘人之危、不三不四、自命不凡、蛮横无理、作威作福、笑里藏刀、背信弃义、强词夺理、外强中干、色厉内荏、阿谀奉承、妄自菲薄、自信不足、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自私任性、贪得无厌例题王沂公①善为文辞,咸平②年间,状元及第,还青州故郡。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训练:人物传记类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训练:人物传记类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庆历二年,御试进士,时晏元献①为枢密使。

杨察,晏婿也,时知.制诰,避亲,勾当②于.三班院。

察之弟置时就试毕,负魁天下望。

未放榜间,将先宣示两府,上十人卷子。

置因以赋求察问晏公己之高下。

晏公明日入对,见置之赋既.考定第四人,出以语察。

察密以报置。

而置试罢与酒徒饮酒肆,闻之,以手击案叹曰:“不知那个卫子③夺吾状元矣!“既而唱名④,再三考定第一人卷子进御,赋中有“孺子其朋”之言,上不怿.曰:“此语忌,不可魁天下。

”即王荆公卷子。

第二人卷子即王珪,以故事,有官人不为状元;令取第三人,即殿中丞韩绛;遂取第四人卷子进呈,上欣然曰:“若杨置可矣。

”复以.第一人为第四人。

置方以鄙语骂时,不知自为第一人也。

荆公遂于杨置榜下第四人及第。

是时,上令十人往谢枢密使。

晏公俟众人退,独留荆公,再三谓曰:“延评乃殊乡里,久闻德行乡评之美。

况殊备位执政,而乡人之贤者取高科,实预荣焉。

”又曰:“休沐日⑥相邀一饭。

”荆公唯唯。

既出,又使直省官相约饭会,甚殷勤也。

比往时,待遇极至。

饭罢,又延.坐,谓荆公曰:“乡人他日名位,如殊坐处,为之有矣。

”且叹慕之,又数十百言,最后曰:“然有二语欲奉闻,不知敢言否?”晏公言至此,语欲出而拟议久之,乃泛谓荆公曰:“能容于物,物亦容矣。

” 荆公但微应之,遂散。

公归至旅舍,叹曰:“晏公为大臣,而教人者以此,何其卑.也!”心颇不平。

荆公后罢相,其弟和甫知金陵,时说此事,且曰:“当时我大不以为然。

我在政府,执意革新,人人与之.为敌,不能保其终。

今日思之,不知晏公何以知之;复不知能容于物,物亦容焉二句,有出处,或公自为之言也。

”(取材于宋代王铚《默记》)注:①晏元献:晏殊,谥元献。

①勾当:做事情。

①卫子:驴的别称。

①唱名:科举时代殿试后,皇帝呼名召见登第进士,叫唱名。

①有官人不为状元:宋代在职官员可以参加科举,但不能录为状元。

①休沐日:休息日。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知.制诰知:掌管B.上不怿.曰怿:高兴C.饭罢,又延.坐延:请D.何其卑.也卑:卑劣2.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勾当于.三班院于:在B.见置.之赋既考定第四人既:已经C.复以.第一人为第四人以:把D.人人与之.为敌之:他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负魁天下望辜负了天下人想让他考第一的期望B.察密以报置审察的人把秘密报告给杨置C.晏公俟众人退,独留荆公晏殊等大家走的时候,唯独留下王安石D.不知敢言否?不知你敢不敢说?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庆历二年的殿试中,开始王安石的试卷获得第一名,因犯了皇帝的忌讳而被黜。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

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

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

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

”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改)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既而辽以问羽()②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2.翻译下面句子。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译文:3.下列与“羽尝为流矢所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百里溪举于市D.帝感其诚4.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菩萨、道称天尊。

根据选文内容,概括说明关羽被尊奉神化的原因。

答:强项令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含答案)

华海建明英语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柳宗元传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得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吾与/禹锡执友B.裴度/亦奏其事C.宗元革其/乡法D.请以柳州/授禹锡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偕()易()妻子()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2)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4.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1)为友:(2)为官:(3)为师:杨继盛七岁失母。

庶母妒,使牧牛。

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

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

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

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

家贫,益自刻厉。

贬狄道典史①。

其地杂番②,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

鬻③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

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④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⑤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九)【注释】:①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

②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

③鬻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2014年巩固提高中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翻译

2014年巩固提高中专题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翻译

79页一、原文: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

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

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xiu)书“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二、翻译:水更浅,行船不通畅,人拉着船也不能进入。

在陆地上行走六七里路,便在药师寺住宿。

药师寺背靠着紫芝山,僧人大多喜欢读书,不像出入于城市官府里的(僧人)。

过了两夜,我就沿着小溪,从山的东侧出来。

淌过溪水,这里四面被大山环绕。

远望,如同一条白蛇蜿蜒向下奔流到山谷中的,大概就是山涧中的水流。

桑田麦垄,上下连接,农家隐藏在竹树之间,打柴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戏,真的如同在图画里行走一般优美。

想要问问这里所经历的名称,可是轿夫质朴土气,不大懂得吴地的方言,有的勉强回答,有的答非所问,大致问十句才能够懂得两三句。

翻过两道山岭,起初有一座亭子面对着道路,亭子上面用赤黑色的漆写着“雪窦山”三个字。

三、点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80页一、原文: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

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

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人物类课外文言文理解

人物类课外文言文理解

• • • • • • • •

8.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 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 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 D.或阻之(或:有的人)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0.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 项王(项羽)已定东海①来,西,与汉俱临广 武②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③数反 梁地④,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⑤, 置太公其上,告汉王(刘邦)曰:“今不急下, 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 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⑥,必欲 烹而翁,而幸分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 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 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⑦耳。”项王从之。
寇准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 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 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 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 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 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 役,未尝辄出符移②,唯具乡里姓 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
• 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 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 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 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 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 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 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 也。” • ——《宋史· 寇准传》
• • • • • • • • • • •
• •
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拜释之为廷尉 ( ) (2)使骑捕之,属廷尉 (3)此人亲惊吾马( ) (4)民安所厝其手足 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 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走耳。 译文: (2)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译文: 12.你认为文帝和张释之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 加以概括。(4分) 答:

【中考专题】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理解-人物篇 专题练习(含答案)

【中考专题】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理解-人物篇 专题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人物篇1、文言文阅读(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乙)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

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

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

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

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录毕,走送之()(2)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3)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 )(4)既长,知其世家()(5)无从致书以观( ) (6)色愈恭,礼愈至()2.翻译(1)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用法与“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以“相同的是()A.必以分人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C.以水沃面D.不以千里称也4.从宋濂和范仲淹的成功经历中,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至少谈两点)?2、阅读《赵普》一文,完成下列问题(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文言文人物传记类阅读--语文版高三总复习

文言文人物传记类阅读--语文版高三总复习

文言文人物传记类阅读语文版高三总复习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4题,每小题3分;第5题6分)送薛存义序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

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

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

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赏:赏赐B、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假:代理C、今我受其直直:通“值”价值,钱D、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十一:十分之一2、分别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追而送之江之浒B、非以役民而已也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C、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D、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3、以下句子与“凡吏于土者”有相同语法特点的一项是()A、饮食之B、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C、凡民之食于土者D、崇酒于觞4、对本文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赠序不是文前的序言或序文,这种文体多半对主人公予以赞扬、勉励,同时又可自由抒发作者的观点。

B、本文在说理时采用类比、对比手法,使得观点更加鲜明、深刻。

C、文章以酒肉饯行开篇,又以酒肉饯别结束,反映作者与薛存义的深厚感情和惜别之情。

D、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薛存义政绩的颂扬,表明自己“贱且辱”的牢骚。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篇

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篇
课外文言文阅读 —人物篇
河间市第八中学
沈富微
借助所给注释, 速知文意
【甲】王冕者,诸暨①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 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 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②,父怒挞之。已 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 策映长明灯⑤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 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⑥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⑦为通儒⑧。
内容理解题: 摘录分析法。 人→事件→性格品质。 5、阅读了甲乙两文,你从两个人物身上学到 了 什么? 学习王冕的勤奋好学。 学习张飞教导他人讲究方式方法,使人心服口服。
希望同学们灵活掌握所学方法


(选自《智囊·上智》)

注释 ①先主:指刘备。②阔略:疏放,不拘束。 ③字:表字,名字。④示:教导。⑤挟:持,拿。 ⑥直:立。⑦尊:恭敬地。
ຫໍສະໝຸດ 1、解释下列句子中黑体字。 (1)或牵牛来责蹊田 (2)已而复如初 (3)如是,当示之以礼 (4)自后乃尊事先主
实词解释题这样做: 课文迁移
有人 或: 以前,当初 初: 像这样 如是: 事: 对待
语境或组词推荐法
成语印证法 借助课下注释

2、用“/”给甲文中画线句子进行断句。 (断两处)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断句、停顿题这样做:1、句意结构法。 2、借助特殊虚词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 名词,“处所,地方” 同的一项是( B ) A. 曷不听其所为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B.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学而时习之 C. 以为平西将军 当示之以礼 D.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超见先主待之厚也

注释①诸暨(jì ):县名,今属浙江省,现诸暨市。②蹊(xī)田:践踏田地,指 踩坏了庄稼。③曷:通“何”,为什么。④依:投靠。⑤长明灯:佛像前昼 夜不熄的灯。⑥安阳韩性:安阳人韩性,原代理学家。⑦遂:成。⑧通儒: 博学多识的学者。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人物传记篇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人物传记篇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人物传记篇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①,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终广之身,为二千石②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注)①镞:箭头。

②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

2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广亦竟射杀之(_______)②广之将兵(_______)22.根据文段,简要概括李广是怎样的一个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刘庭式娶盲女齐人刘庭式未及第时,议娶其乡人之女,既成约而未纳币也。

后庭式及第,其女以疾,两目皆盲。

女家躬耕,贫甚,不敢复言。

或劝纳其幼女,庭式笑曰:“吾心已许之矣。

虽盲,岂负吾初心哉!”卒娶盲女,与之偕老。

——吴曾《能改斋漫录》(乙)朝士刘庭式,本田家。

邻舍翁甚贫,有一女,约与庭式为婚。

后契阔①数年,庭式读书登科,归乡闾。

访邻翁,而邻翁已死;女因病双瞽,家极困饿。

庭式使人申②前好,而女子之家辞以疾,仍以佣耕,不敢姻士大夫。

庭式坚不可:“与翁有约,岂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卒与成婚。

……苏子瞻爱其义,为文以美之。

——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契阔:离合,聚散,偏指离散。

②申:陈述,说明,这里是“重新提出”的意思。

23.阅读两文,写出(甲)(乙)两文中意思相近的句子并标出词语。

甲乙后庭式及第(1)(2)女因病双瞽(3)岂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24.用原文填空。

刘庭式“卒娶盲女”的原因可用“(1)________和(2)_________”两个短语来概括。

25.“纳“和“娶”都有把女子接来成亲的意思。

结合古代“娶妻纳妾”的说法,分析(甲)文画线句中当事人说话和行动时的心理。

26.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苏子瞻爱其义”,结合两篇文章,阐述刘庭式的“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课外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及翻译(28篇)

课外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及翻译(28篇)

课外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及翻译(28篇)文言文阅读目录:1、田豫2、元德秀3、晁错4、张砺5、曹参6、曹端7、贺若弼8、刘健9、袁枚10、孔奋11、何武12、刘宰13、樊姬14、马中锡15、苏武16、司空图17、陈表18、范纯仁19、杜乔20、张承业21、曹摅22、韩安国23、王导24、钟离意25、郑当时26、韩信27、陈平28、陈群(一)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也。

刘备之奔公孙瓚也,豫时年少,自托于备,备甚奇之。

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公孙瓚使豫守东州令,瓚将王门叛瓚,为袁绍将万余人来攻。

众惧欲降。

豫登城谓门曰:“卿为公孙所厚而去,意有所不得已也;今还作贼,乃知卿乱人耳。

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门惭而退。

瓚虽知豫有权谋而不能任也。

瓚败而鲜于辅为国人所推,行太守事,素善豫,以为长史。

时雄杰并起,辅莫知所从。

豫谓辅曰:“终能定天下者,必曹氏也。

宜速归命,无后祸期。

”辅从其计,用受封宠。

太祖召豫为丞相军谋掾,除颍阴、朗陵令,迁弋阳太守,所在有治。

鄢陵侯彰征代郡,以豫为相。

军次易北,虏伏骑击之,军人扰乱,莫知所为。

豫因地形,回车结圜阵,弓弩持满于内,疑兵塞其隙。

胡不能进,散去。

追击,大破之,遂前平代,皆豫策也。

迁南阳太守。

先是,郡人侯音反,众数千人在山中为群盗,大为郡患。

前太守收其党羽五百余人,表奏皆当死。

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

诸囚皆叩头,愿自效,即相告语,群贼一朝解散,郡内清静。

具以状上,太祖善之。

太和末,公孙渊以辽东叛,帝(魏明帝)欲征之而难其人,中领军杨暨举豫应选。

乃使豫以本官督青州诸军,假节,往讨之。

会吴贼遣使与渊相结,帝以贼众多,又以渡海,诏豫使罢军。

豫度贼船垂还,岁晚风急,必畏漂浪,东随无岸,当赴成山。

成山无藏船之处,辄便循海,案行地势,及诸山岛,徼截险要,列兵屯守。

贼还,果遇恶风,船皆触山沈没,波荡着岸,无所逃窜,尽虏其众。

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五十篇

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五十篇

天文言文阅读训练人物传记五十篇(1)(1)张纲传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

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

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

”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

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

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

以纲为广陵太守。

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

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

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

纲延臵上坐,问所疾苦。

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

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

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

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云合,岂不危乎?若不料强弱,非明也;充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

”婴深感悟,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

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

人情悦服,南州晏然。

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

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

百姓老幼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

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丧,负土成坟。

(《后汉书〃张纲传》)张纲单骑诣贼垒,谕张婴而降之,言弭盗者侈为美谈。

然纲卒未几,婴复据郡以反,纲何尝能弭东南之盗哉!民行为盗,无以自容,使游泳于非逆非顺之交,翱翔而终思矫翮;抑且宠而荣之,望其悔过自惩而不萌异志,岂能得哉?张纲者,以缓一时之祸,而不暇为国谋也,何足效哉!(王夫之《读通鉴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厉布衣之节厉:劝勉。

B.征欲擢用纲擢:提拔C.南州晏然晏:安定。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篇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篇

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篇【甲】王冕者,诸暨①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②,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⑤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⑥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⑦为通儒⑧。

选自《元史•王冕传》注释①诸暨(jì):县名,今属浙江省,现诸暨市。

②蹊(xī)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

③曷:通“何”,为什么。

④依:投靠。

⑤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灯。

⑥安阳韩性:安阳人韩性,原代理学家。

⑦遂:成。

⑧通儒:博学多识的学者。

【乙】先主①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

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②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③。

关羽怒,请杀之。

先主不从。

张飞曰:“如是,当示④之以礼。

”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⑤刀立直⑥。

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

自后乃尊⑦事先主。

(选自《智囊·上智》)注释①先主:指刘备。

②阔略:疏放,不拘束。

③字:表字,名字。

④示:教导。

⑤挟:持,拿。

⑥直:立。

⑦尊:恭敬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或牵牛来责蹊田或:(2)已而复如初初:(3)如是,当示之以礼如是:(4)自后乃尊事先主事:2.用“/”给甲文中画线句子进行断句。

(断两处)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3.下列各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曷不听其所为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陈涉世家》)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学而时习之(《论语》)C.以为平西将军当示之以礼D.执策映长明灯读之超见先主待之厚也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听已,辄默记。

译文:(2)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

译文:5.阅读了甲乙两文,你从两个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2018·四川攀枝花)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

(每题3分,共12分)窦建德遗.秦王李世民书,请退军潼关,返郑侵地,复修前好。

世民集将佐议之,皆请避其锋。

郭孝恪曰:“王世充穷蹙,垂将面缚①,建德远来助之,此天意欲两亡之也。

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伺间而动,破之必矣。

”薛收曰:“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

即日之患,但.乏粮食耳。

以是之故,为我所持,求战不得,守则难久。

建德亲帅.大众,远来赴援,亦当极其精锐。

若纵之至此,两寇合从②,转河北之粟馈洛阳,则战争方始,偃兵无日③。

今宜分兵守洛阳,深沟高垒,世充出兵,慎勿与战;大王亲帅骁锐,先据成皋,厉兵训士,以待其至,以逸待劳,决可克也。

建德既破,世充自下,不过二旬,两主就缚矣。

”世民善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注释】①垂将面缚:指马上就会成阶下囚。

②两寇合从:指窦建德的军队和王世充的军队合在一起。

③偃兵无日:指战争不知何时结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建德遗.秦王李世民书(遗:送给)B、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宜:应当)C、但.乏粮食耳(但:只,仅仅)D、建德亲帅.大众(帅:元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

D项,“帅”是“率领”的意思。

6、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B、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C、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D、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对对文言语句节奏的划分。

划分的时候,应该以词语的意义为单位,表达一个意义的词语就不能被划分开。

故根据句意,停顿应为: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

7、以下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皆请避其锋——(众人)都请求避开窦建德的锋芒B、以是之故,为我所持——因为这个缘故,被我们拖住C、世充出兵,慎勿与战——(如果)王世充出兵,一定不要和他交战D、世民善之——李世民认为他很善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翻译能力。

根据上下文语境,抓住重点词语。

“善”的意思是“好”。

结合上文薛收献计的情节,D项句子应译为“李世民认为他的计谋很好”。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窦建德希望和李世民重修旧好,并请李世民退兵和归还土地。

B、郭孝恪建议李世民不要等待,应立即率军攻打窦建德的军队。

C、薛收认为如果窦建德的军队跟王世充的军队会合,战争就会持续很久。

D、薛收建议李世民分兵据守,打败窦建德的军队后,再对付王世充的军队。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依据原文“伺间而动”可知,“不要等待,应立即率军攻打窦建德的军队”错。

9、将下列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6分)⑴、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⑶、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答案】(1)两条大腿打哆嗦,几乎想先跑。

(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3)我想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翻译能力。

根据上下文语境,抓住重点词语,理清句式,调整语序。

(1)“股”的意思是“大腿”;“走”的意思是“跑”。

(2)“以”的意思是“因为”“若”的意思是“比得上”。

(3)“易”的意思是“交换”“其”的“一定”。

【文言文参考翻译】窦建德写信给秦王李世民,请唐军退到潼关,退还夺取的郑国土地,重修原来的睦邻关系。

李世民召集将佐商议此事,众人都请求避开窦建德的兵锋,郭孝恪说:“王世充已是穷途末路,马上就会成阶下囚,窦建德远道而来救助王世充,这是天意要郑、夏两国灭亡。

我们应当凭借武牢之险抵御窦建德,视情况而动,肯定能打败他们!”薛收说:“王世充保据东都,仓库充实,统帅的兵马,都是江淮地区的精锐,现在的困难只不过是缺粮。

因为这个缘故,被我们拖住,想打打不了,要坚守又难以持久。

窦建德亲自统帅大军远道赴援,也会尽出其精锐。

如果放他到此,两寇合兵,将河北的粮食运来供给洛阳,那么大战才展开,不知什么时候结束。

现在我们应当分出兵力围困洛阳,加深壕沟增高壁垒,王世充出兵,要小心不和他交战,大王亲自率领骁勇精锐,先占据成皋,磨快兵器训练兵马,用来等他们到来,以逸待劳,一定能够克敌。

打败窦建德后,王世充自然也就败亡,不出二十天,两个国君就会被擒住!”李世民十分赞赏他的计策。

19.(2018·湖北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

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

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从先主就刘表。

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

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③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④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中华书局《三国志·关羽传》,有删节)【注释】①先主:指刘备。

②曹公:指曹操。

③孟起:马超的字。

④益德:张飞的字。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主于乡里合.徒众合:聚集B.先主斜趣.汉津趣:奔赴C.适.与羽船相值适:前往D.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拒:抵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积累、理解能力。

解释文言实词,要结合具体语境,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情况。

文言文中“适”有多种含义:①<动>到……去。

②<动>出嫁;嫁。

③<动>适应;顺从。

④<动>适宜;舒适。

⑤<动>享受。

⑥<副>恰好、正好。

⑦<副>适才;刚才等。

结合具体语境本题C项中的“适”应解释为:正、正好。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A.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B.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C.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D.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重要语句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断句能力。

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有多种方法和多个角度,本题根据句意确定停顿即可。

本句大意如下:关羽听说马超来投降,而马超并不是自己的老朋友,便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人品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

根据对具体句意的理解可知C项正确。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羽流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帮助刘备抵御外侮。

B.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兄弟,同吃同住,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

C.曹操平定荆州后,刘备从樊城南渡长江,派关羽率战船到江陵会合。

D.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比肩,但两人的才能都不及关羽。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由“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以及文章相关内容,可知关羽、张飞和刘备虽情同兄弟但并非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

故B项表述欠准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四、(10分)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答案】关羽看信后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看。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文句,一定要字字译到,译准。

同时注意句子是否为文言特殊句式,以便做出合理的调整。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其中的关键词,如其中的“省”,动词,察看;看。

“书”,书信。

“以”是介词,“把”;“示”,给……看。

另以示宾客为省略句,“以”后省略“之”,即“书信”翻译时应该补上。

【参考译文】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

逃命到涿郡时,(正碰上)刘备在乡里集合兵马,关羽与张飞替他抵御侵侮。

刘备任平原相时,让关羽、张飞担任别部司马,分管属下士兵。

刘备与他们两人睡觉则在同一床上,亲如兄弟。

但在人多广众的场合,他们两人整天侍立在刘备左右,跟随刘备应酬交接,不避艰险。

关羽跟随刘备投靠刘表。

刘表死后,曹操平定了荆州,刘备从樊城将要往南渡过长江,另外派遣关羽领了数百艘船到江陵会合。

曹操追到当阳县长坂,刘备连忙转向汉津港,正好与关羽的水军会合,他们就一起去了夏口。

孙权借兵给了刘备抵抗曹操,曹操(觉得赚不到什么便宜)就退兵了。

后面刘备占领了江南的几座城市,就封拜关羽的官阶,让他当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军在长江以北。

刘备西征平定益州,拜关羽为管理荆州一片的都督。

关羽听说马超来投降,而马超并不是自己的老朋友,便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人品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

诸葛亮知道关羽好强护短,于是答复他说:"孟起兼有文武天赋,雄健刚烈超过一般人,是一代豪杰,可与翼德并驾齐驱争高下,然而还是不如你美髯公无与伦比超群出众。

"关羽胡须漂亮,所以诸葛亮称他为美髯公。

关羽看了书信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传看。

20.(2018·江苏无锡)阅读与赏析(42分)(一)(12分)杨烈妇者,李侃妻也。

建中末,李希烈陷汴,谋袭陈州。

侃为项城令,希烈分兵数千略定诸县,侃以城小贼锐,欲去。

妇曰:“寇至当守,力不足,则死焉。

君而逃,尚谁守”侃曰:“兵少财乏,若何”妇曰:“县不守,则地,贼地也,仓廪府库皆其积也,百姓皆其战士也,于国家何有请重赏募死士,尚可济。

”侃乃召吏民入廷中曰:“令诚若主也,然满岁则去,非如吏民生此土也,坟墓存焉.,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众泣,许诺。

乃徇曰:“以瓦石击贼者,赏千钱;以刀矢杀贼者,万钱。

”得数百人。

侃率以乘城,妇身自㸑①以享众。

报贼曰:“项城父老义.不下贼,得吾城不足为威,宜亟去;徒失利,无益也。

”贼大笑。

侃中流矢,还家,妇责曰:“君不在,人谁肯固.死于外,犹愈于床也。

”侃遽.登城。

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完。

诏迁侃太平令。

【注】①: 㸑cuàn,烧火做饭。

8.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B.两狼之并驱/如故C.侃/为项城令D.非如/吏民生此土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给文言句子划分朗读停顿的能力。

懂其意和理清句子成分、虚词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