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边塞军旅诗专练
【高中古诗词阅读】高考备考:边塞战争诗专练(附答案及解析)
【高中古诗词阅读】高考备考:边塞、战争诗专练(附答案及解析)高考备考:边塞、战争诗专练一、边塞诗的特点常见意象:秋月、孤城、黄沙、冰雪、大漠、惨烈悲壮的战役等景观;描写有旗鼓、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与战争有关的器物;高考备考:边塞、战争诗专练一、边塞诗的特点常见意象:秋月、孤城、黄沙、冰雪、大漠、惨烈悲壮的战役等景观;描写有旗鼓、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与战争有关的器物;楼兰、天山、阴山、长城、玉门关、瀚海、轮台等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等与战争有关的人;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等乐器与乐曲。
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
内容及感情:①有报效国家的激情、建功立业的渴望;②有对帝王黩武的不满、有对残酷征战控诉;③有久戍边关的乡愁、无路请缨的怨恨。
总之,边塞诗词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但也有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表达技巧:多用比喻、夸张、典故、渲染、衬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技巧。
二、练习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第三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它对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1)“双袖龙钟泪不干”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2)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2021高考江苏卷]读诗,做题。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古意[唐]李颀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蝟毛①磔②。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①蝟毛,即猬毛,比喻胡须稠密。
②磔,zhé,张开。
(1)“事长征”的意思是________,交代了“男儿”________的身份。
(2)诗歌运用多种手法刻画“男儿”形象,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菩萨蛮·宿水口南宋·洪瑹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
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
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1)古典诗歌描写景物时常“以画入诗”,简析词的上阕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2)词的下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同,完成各题。
水龙吟·夜闻海涛声张惠言梦魂快趁天风,琅然飞上三山顶。
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
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倩浮搓万里,寻侬归路,波声壮侵山枕。
便有成连①佳趣;理瑶丝、写他清冷。
夜长无奈,愁深梦浅,不堪重听。
料得明朝,山头应见,雪昏云醒。
待扶桑净洗,冲融②立马,看风帆稳。
【注释】①成连:春秋时代的著名琴师。
传说伯牙从成连学琴,成连带伯牙至东海蓬莱山。
使伯牙闻海水激荡、林鸟悲鸣,最终令伯牙琴艺大进,成为天下妙手。
②冲融:从容。
(1)词中“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表达了词人内心的________之情。
“省”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2)请分析说明下阕中词人情感变化的情况。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注)苏轼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复习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练习知识链接一、【边塞诗概述】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初盛唐边塞诗繁荣,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边塞诗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他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
二、【边塞诗常见术语等】意象:烽火、狼烟、画角、宝剑、马、铠甲等。
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干戈、吴钩、鸣镝、矛、剑、戟、斧、钺、刀、铩地名和民族名: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碛qì、轮台、龟兹、夜郎;单于、吐(tǔ)谷(yù)浑(hún)、胡、羌、羯、夷、楼兰、安西乐器或古曲:如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名《折杨柳》。
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与“思长”谐音)之意。
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边塞诗的情感
诗歌专题训练----边塞诗情感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路初晴雍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①旌旗在北门。
行子②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汉将:这里借指唐将。
②行子:出行的人。
1、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秦韬玉到处人皆著战袍,麾旗风紧马蹄劳。
黑山霜重弓添硬,青冢沙平月更高。
大野几重开雪岭,长河无限旧云涛。
凤林关外皆唐土,何日陈兵戍不毛。
2、尾联“凤林关外皆唐土,何日陈兵戍不毛”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胡歌岑参(唐)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陇头吟①王维(唐)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②。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馀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③,节旄落尽海西头。
【注】①陇头吟:汉代乐府曲辞名。
②太白:金星。
古人认为它主兵象,可预测战争。
③典属国:汉代掌管藩属国家事务的官职,品位不高。
3、《胡歌》《陇头吟》均为边塞诗,在抒发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上曲二首·其二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王门关[注]。
碛中作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注】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4、两首边塞诗抒发的感情和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五、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行王维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①,归来报天子。
陇头吟王维长安少年游使客,夜上成楼看太白②。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主题立功边塞
诗歌专题训练-----主题“立功边塞”一、阅读下面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张判官赴河西王维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①,今思霍冠军。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注】①张征虏:指三国蜀国名将张飞。
刘备占领荆州后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为即将出塞的张判官写的送别诗,诗歌开篇写出了张判官的志向,他是为报国而出塞,把个人功名置之度外。
B.颔联连用“张征虏”“霍冠军”的典故,希望朋友能够像张飞和霍去病一样立功边塞,名垂青史。
C.王维的诗歌在描述景物时善于构图,颈联“连白雪”与“入黄云”纵横交织,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D.尾联的“慷慨”“高歌”,写作者送别友人时,虽然自身抱负难以实现,但对友人出塞充满了理解、支持和勉励之情。
2.本诗与《使至塞上》都是王维的作品,两诗的颈联都是对沙漠场景的描述。
两诗颈联对画面的描述有何异同?请结合两诗内容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①祖咏②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①蓟门:在今北京西南,是唐朝屯驻重兵之地。
②祖咏:开元十二年进士,因为性格不偶流俗,不被当朝重用。
③投笔吏:汉人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
”④请长缨:汉人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缨:绳。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的“惊”字指震惊、震撼,体现出了边防地带的豪壮景象带给诗人的深切感受。
B.首联呈现出当年燕昭王为招聘贤才所修筑的黄金台,这里有屯驻的营盘,笳鼓喧喧。
C.颈联描写沙场烽火、海畔云山,月光、火光交织成一片,表现出了塞上壮伟异常的景象。
D.全诗紧扣一个“望”字,前六句写“望”之所见,尾联写“望”后之感,格调低沉、悲凉。
古代诗歌阅读—边塞征戍诗歌专项练(含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边塞征戍诗歌专项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卢龙塞行送韦掌记①钱起雨雪纷纷黑山外,行人共指卢龙塞②。
万里飞沙咽鼓鼙,三军杀气凝旌旆。
陈琳③书记本翩翩,料敌张兵夺酒泉。
圣主好文兼好武,封侯莫比汉皇年。
【注】①掌记:唐代官名,观察使或节度使的属官掌书记的简称。
②卢龙塞: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历史上为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
③陈琳:建安七子之一,曾为袁绍掌书记,后归附曹操。
此处以陈琳借指韦掌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以“雨雪纷纷”点明卢龙塞环境艰苦恶劣,第二句写韦掌记与将士们出征卢龙塞为国戍边;一、二句体现作者对韦掌记的担忧之情。
B.三、四句视听结合,以万里飞沙、狂风呼啸、鼓角争鸣、旌施凝滞为背景,表现了唐军军容整肃、阵容威武之势。
C.五、六句中诗人将韦掌记比作陈琳,借用陈琳的典故,表达对韦掌记文采风流的赞美。
D.七、八句将唐王和汉皇相比,表达对文武兼备的圣主的赞美,表现出对战争胜利的信心。
2.多情自古伤离别。
这首送别诗却具有不同于一般送别诗的新意,请从场景和情感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无衣《诗经·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3.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芣苢》是劳动之歌,以人们采摘芣苢的六种动作,表现劳动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B.《无衣》描写秦军同仇敌忾的战争热忱,通过具体战斗场面的描写,渲染了真挚的战斗情谊。
C.《无衣》采用问答式句法,语言有强烈的动作性,使人想像到战士们磨刀擦枪的热烈场面。
D.两首诗都采用了“赋”的手法,虽然没有“比”和“兴”,却都能引发读者对所描述情境的想象。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分类练习(羁旅行役诗)(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分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羁旅行役诗)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道中寒食陈与义斗粟淹吾驾,浮云笑此生。
有诗酬岁月,无梦到功名。
客里逢归雁,愁边有乱莺。
杨花不解事,更作倚风轻。
1.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中诗人的形象。
(5分)2.诗歌的最后一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就其中两种进行赏析。
(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苏轼一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二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②。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注】①这两首七绝作于元符三年(1100年),诗人离儋州之前。
澄迈,县名,在今海南岛。
②化用《楚辞·招魂》,借“帝”指朝廷,借“招魂”指奉旨内迁。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横”字的妙处。
(5 分)2.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析。
(6 分)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①铎(duó):系在马车上的铃。
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汉宣帝陵墓所在地,这里指故乡长安。
1、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始为难得”。
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5分)2、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6分)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旅宿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手法的,试简要分析。
2.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尾联蕴含的诗人情感。
(6分)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11分)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1)诗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5分)(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练习(含解析)边塞征戍题材
2024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主题练习:边塞征戍题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张祜二十逐骠姚,分兵远戍辽。
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
促放雕难下,生骑马未调。
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
【注】①骠姚:汉代武官名。
这里用来代指武将。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用铺陈手法对守边战士艰苦不同寻常的戍边生活给以了生动形象的描写。
B.颔联写军事行动开始是在大雪迷漫的夜晚,一直持续到寒风凛冽的早晨结束。
C.颈联下句写守边战士骑着的烈马还没驯服好,这说明军事行动来得异常突然。
D.本诗虽然没用想象,没用面面俱到的描写,但塑造的守边战士形象十分鲜明。
2.结合对全诗的理解,请赏析尾联。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列小题。
回中①作温庭筠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
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②别五侯。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注]①回中:回中道。
汉武帝巡幸郡国,为行路方便,辟回中道,为丝绸之路中的一段。
②燕客悲歌:指荆轲在易水与燕太子丹、高渐离辞别时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事。
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愁”字统摄全诗,后面对景物的描写无一“愁”字,却都围绕“愁”来表情达意。
B.颔联借典抒怀,诗人通过对“燕客悲歌”这一悲情场面的描写,抒发自己难以排解的愁绪。
C.全诗寓情于景,诗人有意识地只把边塞景物呈现出来,诗的意蕴留给读者自己遐想体味。
D.较之于温庭筠辞藻华丽、浓艳精致的“花间”词作,此诗语言清新爽利,意境含蓄深远。
4.《唐诗评选》评本诗为“纯净可诵”,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从情景角度对其“纯净”加以赏析。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塞下曲李白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①,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②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注】①虎竹:兵符,分铜虎符和竹符两种,合称虎竹,由朝廷和将领各执一半,发兵时相对合作为凭证。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边塞征战诗-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边塞征战诗一、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二、边塞诗常见意象有哪些?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解答这类题目,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
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旌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三、这类诗的常见表现手法有哪些?夸张比喻借代对比等修辞,烘托、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手法四、掌握边塞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①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②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③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的;④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⑤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⑥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⑦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⑧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五、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祖咏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释】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
②三边:泛指边疆。
危旌:高挂的旗帜。
③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
④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始一“望”一“惊”,是全诗结构的关节所在,望到的是眼中景,惊异的是心中情,写景抒情都由这一望一惊所生发,铸词之妙颇见功夫。
B.首联用视听结合的笔法,“燕台一去”是“一去燕台”的倒装,这既是律诗音韵的要求,同时以“燕台”起笔,增加了诗歌的气势。
“笳鼓喧喧”则从听觉侧写汉营军纪严整军威凛凛。
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边塞诗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译文+赏析)
2022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边塞诗专题训练(附答案+解析+译文+赏析)1.(2017秋•东城区校级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B.三、四句都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呈现出一片紫色,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
C.“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
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
D.李贺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谓奇诡,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一联中,黄金台运用了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高台重金招揽天下士的典故。
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A.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其一)B.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C.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扬子江》D.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同样是描绘边塞,本诗与下面同题作品相比,在内容、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雁门太守行唐张祜城头月没霜如水,趚趚①踏沙人似鬼。
灯前拭泪试香裘,长引一声残漏子。
驼囊泻酒酒一杯,前头滴血心不回。
闺中年少妻莫哀,鱼金②虎竹③天上来,雁门山边骨成灰。
【注释】①趚趚:sù象声词。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塞下曲(含解析)
诗歌专题训练-------塞下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李贺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注释】①蕃甲:番人的甲衣,锁衔细密,状同蛇鳞。
②旄头:星名,即昴宿。
古人以此星特别明亮时,主战事。
③席羁:诗中指塞北草名,可饲马。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选取了很多与战争有关的自然风物、地名、器具等,意象绵密,营造了萧瑟而紧张的边地生活场景,反映了边患不息给人民带来的深重愁苦。
B.“城头月千里”一句选用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月”,在“千里”这一辽远的空间中给人孤苦冷寂之感,饱含戍边征人乡愁无极的喟叹。
C.诗的中间四句“露下旗漾漾,寒金鸣夜刻。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正面描写了旌旗招展、金鼓连天、兵戈扰攘的战争场面。
D.“河声出塞流”一句不写黄河水,却写水声,把视觉转化为听觉,将那种奔腾不息的场面转化为令人惊心动魄的声音,使诗的结尾悲壮雄浑、富有感染力。
2.清代马位在《秋窗随笔》中写道:“长吉善用‘白’字,如‘雄鸡一声天下白’‘一山唯白晓’……皆奇句。
”本诗则用了两个“白”字,“白于水”“青冢白”,试分析诗中“白”字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李颀黄云雁门郡①,日暮风沙里。
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
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
帐下饮蒲萄②,平生寸心是。
【注】①雁门郡:战国赵武灵王置,辖境相当于今山西河曲等地。
②蒲萄:即葡萄,指葡萄酒。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为边塞诗,第一、二句点明了地点和时间,用黄云、日暮、风沙营造出一种雄壮苍茫的辽阔意境。
B.第三、四句描写边塞将士,以“黑貂裘”“羽林子”表现了将士们的威武肃穆,表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C.金笳即胡笳,古代北方民族常用的一种乐器,声音哀婉凄凉,诗中写胡笳,意在表现将士们的征战之苦。
2024届高中语文高考专区二轮专题诗歌专题训练兵后诗(含解析)
诗歌专题训练--------兵后诗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洞仙歌·毗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汪元量①西园春暮。
乱草迷行路。
风卷残花堕红雨。
念旧巢燕卷,飞傍谁家,斜阳外,长笛一声今古。
繁华流水去。
舞歇歌沉,忍见遗钿种香土。
渐橘树方生,桑枝才长,都付与、沙门②为主。
便关防、不放贵游来,又突兀梯空③,楚王宫宇。
【注】①汪元量,南宋末代皇帝恭宗的琴师,随从“三宫”(太皇太后、谢太后、恭宗)赴燕,途径常州,感怀而作此词。
②沙门:佛教名词,出家的佛教总称,也指佛门。
③梯空:腾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草乱花谢、满目凄凉的残春景象,奠定了全词伤感凄凉的情感基调。
B.“今古”指古今同声,此处暗用向秀的典故,与前句借“旧燕”抒怀类似,显得深婉有味。
C.“忍见遗钿种香土”,是指词人不忍心看到这种景象,蕴含词人心中一缕怀旧情思。
D.此词以赵府旧宅为题材,以“园、宅”为两点,由宅到园,由园到宅,线索清晰,不乏跌宕之美。
2.后人评价此诗“旨趣微婉、情绪深沉”,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本诗表现了哪些微婉深沉的情感?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淮村兵后戴复古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注] 淮村:南宋江淮一带中的一个村庄。
戴复古:江湖诗派著名诗人。
(1)全诗以写景为主。
诗人借助哪些景物的描写突出诗的主旨?(2)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3)简要概括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乱后(1)辛愿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
川原宿荒草,墟落动新烟。
困鼠呜虚壁(2),饥鸟啄废田。
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注释】①这首诗是金末战乱后诗人初回家园时所作。
②虚壁:空荡荡的四壁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首句叙事,直接点题,表明将士们已经撤离,老百姓已经从颠沛流离中回到熟悉而陌生的家园中,交待了战乱已经结束。
B.次句以乐景写喜悦,战乱结束之后,看到天边鲜花盛开,大雪停止飞舞,天晴万里,一派祥和景象,为下文陡转张本。
高考语文复习:边塞诗鉴赏试题(含答案)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边塞诗的鉴赏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后人称这些诗人为“边塞诗人”。
后来,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然大观,边塞诗成为唐代这个诗歌王国的一朵奇葩。
当然,我们寻常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可归为这一类。
要理解、鉴赏这类诗歌,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诗评家常称赞“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式微,虽然诗人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
时代不同,边塞诗的题材、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时代特征。
A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例1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例2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诗歌鉴赏二轮复习:边塞军旅诗专练知识回顾:边塞军旅诗题材特征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
常见标志①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②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内容情感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
常用手法①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③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
等。
综合提升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2)题。
(9分)送李侍御赴安西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①燕支②北,秦城太白东③。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注①虏障:防御工事。
②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
③太白东: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二句以“金”“铁”饰“鞭”“骢”平添力度,“行子”意气昂扬的英姿如在眼前。
B.颔联紧承送别。
“万里外”展现出巨大的空间,“一杯中”回到别筵,极富开阖之力。
C.颈联对比,连用地名尽显意境之广阔,使人联想到安西与长安万里之遥,归乡无望。
D.末句以看宝刀的动作,表现豪壮气概,鼓励友人昂扬奋发地踏上征途,尽扫愁绪。
2、此诗作为边塞诗,有哪些典型特征?请结合具体内容试作说明。
(6分)答案1、C解析C项“对比”错,“归乡无望”解读不准确。
2、①内容上:“赴安西”送友人出使安西,“功名万里外”表明友人到边关建立功名。
②景物上:“金鞭”“铁骢”“虏障”是赴边关途中或是边塞特有的景物。
③意境上:“对飞蓬”“万里外”“燕支北”空阔辽远,雄浑阔大。
④情感上:“看取宝刀雄”表达了激昂壮别、激励友人立功异域的豪壮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9分)关山月鲍君徽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①。
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
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②惊。
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
霜凝匣中剑,风惫原上旌。
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
【注】①辽阳城:唐时边防要地,戍卒很多。
②鼙:古代军中所击的小鼓。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地一项是( )(3分)A.一二句描写了边地辽阳城笼罩在一片月光中的景象,点明了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B.三四句描写因为边地有风雨使月亮周围生成月晕,表现了风凄月昏的惨淡景象。
C.五句直抒胸臆,用“望”描写戍卒抬头看天的动作,用“思”表达戍卒的思乡之情。
D.最后两句卒章显志,诗人希望能建功立业,在班师回朝时谒见天子,获得奖赏。
4.诗歌的七到十句使用了哪些手法?描写了边地怎样的艰辛生活状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答案】3、D (诗人发出的是对和平的呼唤,不是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4、①七、八句用比拟、衬托的手法表现边地的荒寂悲凉和戍卒戍边的艰辛。
七句,用边地草木的悲鸣来衬托北风的猛烈;八句,用沙暗虏营来衬托唐军的艰辛。
②九、十句,用夸张、比拟的手法描述戍边征战的困苦。
诗人写“佩剑凝霜”用的是夸张的手法,写“旌旗疲惫”用的是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戍边生活的艰辛和困苦。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9分)贺新郎·别茂嘉①十二弟辛弃疾绿树听鹈②,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
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③,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④、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注】①茂嘉:辛弃疾族弟,时因事贬官。
此词乃词人闲居瓢泉之作。
②鹈:《离骚补注》说:“鹈、杜鹃实两种。
”③燕燕:《诗经·邺风》有《燕燕》诗,相传为卫庄公之妻庄姜送别卫庄公之妾戴妫而作。
④向河梁:指李陵送别苏武归汉。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开头借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形成强烈的悲戚气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
B.以啼鸟只解春归之恨来反衬人间恨事的悲痛,为下句转入送别正题作了铺垫。
C.词中大量引述历史故事,用简练的语言铺叙了古代的人间种种离情别恨。
D.结尾点题,将上文中凌空驰骋的想象和描写迅速地归结到送别茂嘉的事。
6.简要赏析“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答案】5、B (“反衬”错,这是典型的正衬手法。
)6、①此句化用了燕太子丹易水送别荆轲前往刺杀秦王的典故,渲染出一种慷慨激昂、沉重悲壮的氛围。
②借易水送别表达自己与族弟分别时内心的沉痛与不舍。
③借荆轲刺秦的失败,抒发自己对族弟因事贬官的同情与悲慨以及自身壮志难酬的愤慨。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
(9分)喜迁莺·晋师胜淝上①李纲②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
天险难逾,人谋克敌,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③,倏忽长驱吾地。
破强敌,在谢公处画④,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
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
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
延晋祚,庇烝民,周雅⑤何曾专美。
【注】①淝上:淝水之滨,晋军在此以少胜多击败前秦。
②李纲:宋高宗时曾任宰相。
③阿坚:指前秦皇帝苻坚。
南牧:南侵。
④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
处画:处理筹划。
⑤周雅:指《诗经》“大雅”和“小雅”中赞颂周宣王派兵征伐西戎的诗篇。
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天险难逾,人谋克敌”,指出了晋师击败前秦的两个条件,即地利和人的谋划。
B.“结阵当蛇豕”,写晋师以八千兵力布阵对抗百万敌军,赞美了晋师战力之强。
C.“夜闻数声鸣鹤”,运用典故,巧妙地表现出百姓得知晋师将要到来时的欣喜之情。
D.“周雅何曾专美”,以反问形式,高度赞美晋师之功堪比周宣王征伐之功。
8.李纲与辛弃疾同为主战派,这首词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答案】7、C (“巧妙地表现出百姓得知晋师将要到来时的欣喜之情”错,选项对典故的解读有误。
从词中来看,“夜闻数声鸣鹤”说的是“风声鹤唳”的典故,意为前秦军队溃败,非常惊慌,听到鹤鸣都以为是晋师追过来了。
)8、李纲以东晋以少胜多击败前秦的历史,劝喻宋高宗积极抗金恢复中原,表现出必胜的信心。
辛弃疾这几句,以刘义隆草率北伐落败的典故,批判南宋朝廷不做抗金准备,不思收复中原,导致国土沦丧。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9分)后出塞五首(其二)杜甫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①。
【注】①嫖姚:指西汉大将霍去病。
“嫖姚”同“剽姚”,霍去病曾以“嫖姚校尉”一战成名。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杜甫的边塞诗写得独具特色,他的《前后出塞》共十四首。
本诗以一个刚刚入伍新兵的口吻,叙述了出征关塞的军营生活。
B.“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交代了入伍的时间、地点、出征的去向。
叙写了一个战士早上报到,晚上就要随队伍向边关开拔的经历。
C.“中天悬明月”至“壮士惨不骄”描写了一轮明月高悬的夜晚,军纪森严严明,将士们听到悲笳阵阵,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倍感寂寥。
D.全诗写景抒情层次井然,步步相生,有声有色。
故宋人刘辰翁赞云:“其时、其景、其情,真横槊间意,复欲一语似此,千古不得。
”10.这首诗,勾画出哪几个军旅生活的图景,请结合诗句简析。
(6分)【答案】9、C (“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分析不当,根据诗句“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的意思“夜空中,高高悬挂朗朗明月,军令森严,整个营地寂然无声。
几声悲咽的茄声划破长空,从军壮士神情肃然,失去了往日骄纵之情”可以看出,诗句只是点出“出征的战士肃然而生凄惨之感”,没有对家乡思念的表达。
)10、①日暮:傍晚行军图,写出了军队生活的紧张多变,时间紧凑,体现军队气势凛然和庄严的行军场面。
②傍黑:沙地宿营图,平坦的沙地上,整齐地排列着帐幕,行伍中的将领,正在召集自己属下的士卒,不仅体现了千军万马的气势,而且显现出这支队伍的整备有素。
③月夜:月夜静营图,明月高悬,万籁俱寂,军中军纪严明,军容壮阔。
忽而悲咽的笳声划破夜空,使戍边的战士肃然而升悲凉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