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世界地理常考的知识点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必考点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必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b24a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8.png)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必考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学科,通过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居住的地球。
下面是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的必考点,希望对你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地球的构造与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由内部的核、地幔和外部的地壳组成。
同时,地球的地壳被划分为若干个板块,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球上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的发生。
1.2 大气圈与气候大气圈是地球上空的气体层,由不同气体组成。
气候是一个区域相对稳定的天气状况的统计结果,受到经度、纬度、海洋暖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1.3 水循环与水资源水循环描述了地球上水分在大气、地表、地下的循环过程。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1.4 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地球上存在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
保护生态环境是维护地球生物多样性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任务。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城市化人口是人类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的数量,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聚转移的过程。
人口与城市化对区域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等有重要作用。
2.2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学研究地球上资源的分布、生产、交换和利用等经济活动。
通过研究经济地理,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资源配置、产业布局等。
2.3 文化地理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的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如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2.4 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区域开发研究不同地域的发展潜力和特点,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指导。
区域规划则是制定和实施有关区域空间布局和发展战略的一种手段。
综上所述,以上是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的必考点。
通过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希望这些知识点对你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二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34b1c7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4.png)
高二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在高二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各种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在课堂考试中占据重要份额,而且在高考中也是必考内容。
下面将对高二地理必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全球自然环境格局全球自然环境格局是地球自然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总体表现。
它包括地球表面的大地构造、陆地分布、大洋分布、气候带、生物带和地球的全球外貌等方面。
1.2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岩石圈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
岩石圈运动主要有板块构造学说和地质作用。
1.3 大气环境及其变化大气环境是指大气中气候、气候带、天气、台风、气候变化等自然现象的总体表现。
了解大气环境对于理解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至关重要。
1.4 水文与水循环水文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布、变化、运动和利用等内容。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间不断转化和迁移的过程。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城市人口变化和城市化是当代世界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
了解人口分布、人口增长、人口结构和城市化进程等内容对于理解人文地理和应对社会变化至关重要。
2.2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主要研究地球上资源的分布、开发和利用以及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的规律,包括农业地理、工业地理、能源地理等内容。
2.3 农业与农村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生产方式之一,农村是农业生产的集中地。
了解农业生产方式、农田利用和农产品流通等内容对于掌握人文地理知识很重要。
2.4 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与区域规划是指通过城市化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城市与区域环境获得合理的布局和规划,以便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3. 地理技术与方法3.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探测遥远物体的电磁波辐射信息,获得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了解遥感技术在地理领域中的应用,对于理解地理现象和地球表面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3.2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输入、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方法和系统,可以为地理研究和实践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高二地理必备知识点
![高二地理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deaa2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e.png)
高二地理必备知识点高二地理必备知识11.自然地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带湿润地区):秦岭~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3200℃等值线。
③华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行政区界线(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3.三大自然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4.综合地理界线(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①黄土高原的南界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③-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带长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④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⑤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⑥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5.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高二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5d8792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4.png)
高二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是一门涉及到地球表面以及与之相关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在高二地理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
下面是对高二地理必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尺度:地球的形状不是完全规则的椭球,地球尺寸可以通过经度和纬度进行测量。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分别导致了地球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3. 地球的潮汐现象:地球的引力与月球、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海洋潮汐现象的发生。
二、自然地理1. 大气圈和气候带: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和臭氧层,而气候带则是根据不同纬度地区气候特征的划分。
2. 差异发育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如何影响人类活动。
3. 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解释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涉及到人口数量、人口分布和城市发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人口控制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2. 交通和通讯:介绍了交通和通讯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包括交通网络建设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3.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分类、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四、地理技术与方法1. 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介绍了地图制作、解读以及GIS技术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2. 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技术:解释了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技术在地理研究和环境监测方面的作用。
五、区域地理1. 亚洲地理:亚洲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重要性。
2. 欧洲地理:欧洲地理特点、欧盟的形成和欧洲国家的分布。
3. 非洲地理:非洲地理特点、资源开发与贫困问题。
4. 美洲地理:美洲地理特点、北美自由贸易区和南美洲的地理问题。
5. 大洋洲地理:大洋洲地理特点、岛国经济和环境问题。
六、全球化与地缘政治1. 全球化的概念和特点:解释了全球化的含义、主要特点和对世界各国的影响。
地理高二会考知识点
![地理高二会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c0c49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3.png)
地理高二会考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了解和认识到地球各个方面的特点和变化。
作为高中生,地理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因此了解地理高二的会考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全面介绍地理高二的会考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地球与地球运动1. 地球的结构与地壳运动- 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组成。
- 地壳运动:包括构造地貌的形成、板块构造理论、地震和火山活动等。
2. 地球的运动与自然环境- 地球自转与公转:导致地球的昼夜变化、四季交替等自然现象。
- 地球倾斜角度与季节变化:介绍地球倾斜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二、大自然环境1. 气候与气象- 气候要素:温度、降水、风和气压等,介绍它们的形成和变化。
- 气候区划:根据气候类型划分不同气候带,了解各气候带的特点。
2. 植被与土壤- 植被分布: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植物群落,根据气候和地形划分不同植被带。
- 土壤类型和特征:不同地理条件下形成的土壤类型和特征,对植物生长和农业产出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人口数量和密度的分布特点,以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介绍城市化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城市规划的目的和原则。
2. 经济地理- 经济发展与区域差异:介绍各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差异,分析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 城乡发展与农业问题:关注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四、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问题- 水资源与水污染:介绍全球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 空气污染与大气环境:了解主要大气污染物和控制措施,介绍全球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
2.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重要性,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 可再生能源与能源转型:介绍可再生能源的种类和利用,探讨能源转型的必要性和挑战。
结语地理高二会考知识点包括地球与地球运动、大自然环境、人文地理以及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高二世界地理考点知识点
![高二世界地理考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4df2e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6e.png)
高二世界地理考点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椭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分为大洲和海洋,大洲主要是陆地,海洋则是大片的水域。
二、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固定在自身轴上旋转,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而公转则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三、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地形地貌对人类的居住和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地理气候条件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居民的生活方式等。
四、地球上的人类活动人类在地球上进行各种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能源利用等。
这些活动造成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的污染与变化。
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可以获取、分析和处理地理空间数据,为地理学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六、地理学科的发展与应用地理学科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地理学的发展给予了我们对地球的认识和了解,也为解决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七、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地理学科的学习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增进对地球的了解。
同时,地理学也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等,共同构建了人类对世界的综合认识。
八、世界地理知识点概述地理学科内容广泛,包含了世界各个地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
常见的世界地理知识包括大洲和国家的地理特征、气候分布、地质构造等,以及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理特点。
九、世界地理考点的重要性掌握世界地理考点的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为我们了解世界提供了基础。
世界地理考点的知识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各地的地理特征和人文风貌。
十、世界地理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地理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
未来,地理学科将与更多的学科进行交叉与融合,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更多的方案和策略。
世界地理知识点高中
![世界地理知识点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d8d1cba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0d.png)
世界地理知识点高中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 海陆分布。
-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2. 大陆和大洲。
-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全球有六块大陆,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 洲界:亚、欧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 - 乌拉尔河 - 里海 - 大高加索山脉 - 黑海 - 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3. 海洋和海峡。
- 洋:海洋的中心部分。
世界有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 海:是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靠近大陆,常常由半岛或岛屿与大洋隔开。
-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如马六甲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
二、世界的气候。
1.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2. 气温的分布。
-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2月气温最低。
南半球相反。
-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纬度因素)。
-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海陆因素)。
-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C (地形因素)。
3. 降水的分布。
- 降水的形成条件:充足的水汽、空气上升冷却促使水汽凝结、有凝结核。
高二世界地理知识点框架
![高二世界地理知识点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53f7890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4.png)
高二世界地理知识点框架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的是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高二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世界地理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探索世界的奥秘。
以下是高二世界地理知识点的框架。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地球与地球运动-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地理格局(大陆、海洋、岛屿等)1.2 地球的气候与气象- 气候要素(温度、降水、气压等)- 全球气候带与气候类型- 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1.3 地球的水文与水资源- 水循环与地球水文循环-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分布及利用- 水资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4 地球的岩石与地貌- 岩石的类型与成因- 地表形态与地貌类型(山脉、高原、平原等) - 自然地理灾害与防治1.5 生物地理- 生物区系与植被类型- 动植物适应环境的特征-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人口地理- 人口数量与分布-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2.2 经济地理- 产业结构与地域分工- 经济特区与开发区- 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2.3 政治地理- 国家与领土- 政治制度与政治力量- 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2.4 文化地理- 文化的特征与类型- 文化传播与文化冲突-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保护 2.5 城市地理- 城市发展与城市体系- 城市规划与城市问题- 城市化与可持续城市发展以上所列举的仅仅是高二世界地理知识点的框架,具体的内容和细节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探索,高中生们将会对世界地理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对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有更深刻的理解。
希望每位高中生能够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开拓视野,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文章结束。
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必考点
![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必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2d482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5.png)
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必考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其相互作用。
在高二地理学习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必考的,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将能有效提升考试成绩。
下面将介绍高二地理会考的必考点。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地球的形状与地球仪的使用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通过地球仪可以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理经纬度以及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位置关系。
1.2 大地构造与板块运动大地构造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板块运动的科学,了解大地构造理论和板块运动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地壳变动以及地理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1.3 地球的水资源与气象要素地球的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利用以及气象要素的组成与变化规律,有助于理解天气的形成和气候的变化。
1.4 地球的地貌与地理环境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自然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了解地球的地貌和地理环境对于理解地理过程和地球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人口的分布、变化以及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有助于理解人口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
2.2 农业与工业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工业则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产业。
了解农业和工业的发展现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农业与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有助于理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3 交通与通信交通与通信是连接地理空间的纽带,了解交通与通信的发展状况、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及交通运输与通信技术的创新,有助于理解地理空间的联系与交流。
2.4 区域经济与全球化区域经济是指特定区域内的经济活动,而全球化则是指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和政治的相互联系和依存。
了解区域经济与全球化的内涵、特点以及对地理格局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地缘政治的演变。
以上所提到的知识点是高二地理会考中必考的重点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学生将能在考试中有所依据和把握。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e6fccd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4.png)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地理必修二会考复习资料第一章人口与环境人口增长模式一、人口增长1、世界人口增长呈“J”型;衡量人口增长快慢: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衡量人口增长数量: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2、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经济越发达,文化教育水平越高,人口增长越慢妇女就业状况越好,出生率越低一般的宗教,都不反对人口增值3、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4、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①原始型:高高低②传统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③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5、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6、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容量: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生存层面。
2、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所容纳的合理人数,数值小于人口容量,发展层面。
3、环境承载力: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和经济规模。
木桶效应中,木桶的各个木板,一般开说,人口容量的数值是木桶的短板、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地域文化与人口一、文化背景与人口1、婚俗对出生率的影响初婚年龄:早婚早育,人口增长快2、宗教:不反对人口增殖二、中国文化与人口1、生育观: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2、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3、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第二章城市与环境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活动;乡村:从事第一产业活动一、城市区位分析1、区位:包括地理位置和与周围事物关系两层含义2、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①在临近河流、湖泊、海洋的地方;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在荒漠地区的绿洲有利于形成城市。
高二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
![高二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07992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5.png)
高二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一、全球气候特征地理的气候学研究着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和变化规律。
了解全球气候特征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和高考备考至关重要。
1. 地球气候区划地球的气候可以分为寒冷区、温带区和热带区三个大的带状气候区。
寒冷区主要位于北极和南极,温带区分布在寒冷区和热带区之间,热带区则位于赤道两侧。
每个气候区都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和主导气候系统。
2. 主导气候系统全球的气候受到主导气候系统的影响。
主导气候系统指的是在气候区域内起主导作用的气候系统。
例如,亚洲大部分地区受到季风气候系统的主导,北美受到温带西风带主导。
了解不同地区的主导气候系统能够帮助我们预测气候变化。
3. 气候因素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地貌、海洋暖池、地球自转和风等。
纬度越高,气候越寒冷,纬度越低,气候越炎热。
海陆分布和地形地貌也影响气候分布,例如山脉会形成雨影和地形气候差异。
海洋暖池是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地理环境与发展地理环境对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地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对于理解地理学的核心思想和高考地理题目的解答至关重要。
1. 自然资源与经济开发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程度不同,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石油工业,而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可以发展农业经济。
了解自然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地经济的特点和差异。
2. 地理条件与城市发展地理条件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港口城市通常位于河口或海湾,便于海上交通和贸易发展。
山区城市则以旅游和资源开发为主要支柱。
了解地理条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城市结构和城市功能布局。
3.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自然灾害、人口迁移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例如,地震、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会对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人口迁移则受到气候、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高二世界地理常考知识点
![高二世界地理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fe514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3.png)
高二世界地理常考知识点在高二世界地理学习中,有一些常考的知识点,掌握了这些内容,对于提高成绩和应对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高二世界地理的常考知识点进行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 世界地理位置世界地理位置是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被大洋环绕,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半球。
掌握世界各大洲的位置,以及主要国家和地理特征,对于理解全球发展格局至关重要。
2. 人口与城市化人口与城市化是世界地理的研究重点之一。
了解世界各国的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以及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和趋势,对于理解全球人口问题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还要了解不同产业结构和发展程度对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3. 环境与资源环境与资源是地理学中的关键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问题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
我们需要关注全球各地的资源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倡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家园。
4.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对地球上各个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的学科。
了解各国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经济地理分布规律,对于理解全球经济格局和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还要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和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
5. 地缘政治地缘政治着眼于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利益与地理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地缘政治冲突、重要区域的地缘政治地位,对于理解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形势具有重要作用。
要关注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争端和合作,探索和平解决问题的途径。
总结起来,高二世界地理的常考知识点主要包括世界地理位置、人口与城市化、环境与资源、经济地理、地缘政治等方面。
这些知识点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地理素养和全球化意识。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发展的趋势和影响因素,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拥有全球视野的地理人!。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cb448f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c.png)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影响-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地轴倾斜及其导致的四季变化- 地球运动对气候和生物节律的影响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地图的种类(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 - 地图的阅读和解读二、自然地理1. 大气和气候- 大气层的结构和大气的组成-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 水文循环与海洋- 水文循环的过程- 河流的特征和分类- 海洋的特征、海洋资源及其保护3. 地貌学- 地貌的形成过程- 主要地貌类型(如山脉、平原、盆地等)- 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类型(地震、洪水、台风等) - 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措施- 灾害应急管理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人口问题(如人口增长、老龄化等)-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 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农业类型、农业布局等)- 工业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等) - 交通运输(交通方式、交通网络等)3.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污染、生态破坏等)-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四、地理实践1. 地理观察与实地考察- 观察自然现象和人文景观- 实地考察的准备和实施2. 地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数据的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等) -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技巧3.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遥感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知识以上是高二会考地理的一些核心知识点。
在准备考试时,学生应该确保对这些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将它们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
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考试评价的重要方面。
建议学生结合教材、课堂笔记和老师的指导进行复习,并进行适量的练习题训练以巩固知识点。
高二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二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f3a67a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3.png)
高二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高中世界地理是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帮助我们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现象,并培养我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在高二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重要的世界地理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大洲与洋流地球上有六个大洲,分别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同时,各大洋中存在着重要的洋流,如北大西洋暖流、南大西洋冷流等。
这些大洲和洋流的分布与特点对于理解全球气候、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 山脉与地震带地球上的主要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它们是板块运动的产物。
在各大洲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地震带,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湄公河地震带等。
了解山脉和地震带的分布和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板块演化和地震灾害的形成原因。
3. 气候与气象全球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到纬度、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山脉屏障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应当了解不同气候带中的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湿润温带气候等具体类型。
此外,我们还需了解气象学中的常用概念和测量指标,如温度、降水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天气变化和气候现象。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与城市化全球人口的分布与城市化进程对于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了解世界人口的总体分布特点,如亚洲人口众多、非洲人口增长较快等;同时,还需掌握各大洲和各国家的人口分布情况,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现象和问题。
2. 文化与宗教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宗教构成着丰富的人类社会。
我们应了解各大洲和各国家/地区的主要文化特点和宗教信仰,如亚洲的佛教、印度的印度教、中东的伊斯兰教等。
这些文化和宗教的多样性影响着国家发展、社会风俗和人民生活。
3. 经济与贸易经济是一个国家/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贸易则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结构。
我们需要了解各大洲和各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如美国的发达经济、中国的快速增长等;同时,还需掌握全球贸易的主要流向、贸易政策和国际经济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等。
世界地理必背知识点
![世界地理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2dd4d7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60.png)
世界地理必背知识点一、地球和地图1.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2.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大圆弧线,又称子午线。
特点: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都相交于两极。
3. 经度: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º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
②经度的划分:以0º经线为起点,向东为东经度,向西为西经度,各划分180º。
③东西经度的分布规律:东经度向东递增,西经度向西递增。
④东西半球划分:20ºW和160ºE构成的经线圈为界,20ºW向东到160ºE为东半球、20ºW向西到160ºE为西半球。
4.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②特点:都是圆圈(两极为点);长度不等,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都指示东西方向;都相互平行。
5.纬度:以赤道为起点,向南为南纬度,向北为北纬度,各划分90º。
③纬度大小的分布规律:北纬向北递增,南纬向南递增。
④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线。
⑤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以南、北纬30º和60º为界。
6.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越往东地方时越早;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
7.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时间标准,称区时。
计算:两地相隔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向东加,向西减。
8.北京时间: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120ºE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
9.原则上以180º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向东过日界线减1天,向西过日界线加1天。
实际上日期变更线有三处弯曲,原因是是避免将所经过的国家分入两个日期范围。
注:另外还有一条自然界线,即0时经线。
0时经线向东到180º经线为今天,0时经线向西到180º经线为昨天。
高二地理必记的重要知识点
![高二地理必记的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b92db7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8.png)
高二地理必记的重要知识点高二地理必记的重要知识点1一、东亚:1、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_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2、西部内陆: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二、东南亚:1、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夏季高温多雨);2、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常年高温多雨);三、南亚:1、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印度半岛大部分);2、热带沙漠气候;(印度中下游;巴基斯坦以热带沙漠为主);四、中亚:1、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五、西亚和北非:1、热带沙漠气候为主;(770多万平方千米);2、小部分为地中海气候;六、撒哈拉以南非洲:1、热带草原气候(世界第一);2、热带雨林气候;3、热带沙漠气候;4、地中海气候;七、欧洲:1、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西部)→世界最典型;注:生成原因:①终年西风;②北大西洋暖流增湿增温;③地形因素;④大陆轮廓破碎,利于西风深入;2、北部、南部:山地气候;3、西班牙、葡萄牙等:地中海气候;4、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八、欧洲东部和北亚:1、温带大陆性气候(俄罗斯);九、北美:1、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2、狭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40°N-60°N);3、狭窄的地中海气候;(30°N-40°N);十、拉丁美洲:1、热带气候,雨林、草原气候为主;十一、大洋洲:1、热带为主,呈半环状:大分水岭(热带雨林、_带季风湿润气候);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①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压;②东南信风来自于暖流;③地形因素:处在大分水岭迎风坡;2、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控制);3、热带沙漠气候(被南回归线穿过;西澳大利亚寒潮);4、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30゜-40゜);十二、南极:1、酷寒:①纬度高,热量小;②海拔高,降温幅度大;③冰川对太阳的反射极强;2、干燥: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小;②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下沉气流;③陆地面积大;3、烈风:平均18m/s,达100m/s,一年中8级以上风天达300天以上;十三、北极:1、没有南极寒冷(海洋面积大,大部分终年封冻);2、降水比南极丰富(气温较高,海洋面积大),年降水量为100mm-150mm;3、风速没有南极大;高二地理必记的重要知识点21、地理信息技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
高二地理世界地理知识点
![高二地理世界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cb7c7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8.png)
高二地理世界地理知识点高二地理 | 世界地理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作为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世界地理知识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二地理学习中的世界地理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1. 地球的构造和运动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地球表面被水覆盖了大部分。
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两种,自转使得地球呈现出昼夜交替的现象,而公转则决定了地球的年份和季节变化。
2. 大洲和大洋地球表面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而大洋则包括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等多个海洋。
3. 地壳的构造和板块运动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包括陆地和海洋底部。
地壳的构造可以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板块运动理论认为地壳是由若干个巨大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上移动,引起了地震和火山活动等现象。
4. 地球的气候和气象气候是长期的气象状况总和,反映了某一地区多年的温度、湿度、降水和风力等特征。
而气象则是短期的气候状况,描述了一天或数天内的天气变化。
气候和气象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公转、纬度和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5. 陆地与水资源世界上陆地分布不均匀,北半球陆地比南半球多。
地球上水资源也分布不均匀,需求大于供给的地区常常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人类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源地,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6. 人口与城市化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口在不同地区的密度和人口负荷有所不同。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对人口分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量人口迁徙至城市,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和演变。
7. 经济地理与全球化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等因素影响着全球经济的格局和发展。
8. 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地球上存在着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和飓风等。
高二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详细)
![高二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4775891caf1ffc4ffe47acc0.png)
世界地理概况〖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海陆分布。
海底地形。
陆地地形。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第一节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⑴七大洲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欧洲1000 大洋洲900⑵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 ”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陆间海—地中海 内海—渤海 边缘海—东海、南海 )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三、海底地形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第二节世界居民和国家1、世界的人口(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2)分布及原因:(3)人口问题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世界地理常考的知识点在高二的地理的考试中,哪些是常考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二世界地理常考的点,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高二世界地理常考的点(一)(1)大气运动概况。
1)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异是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造成高低纬之间的热量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由于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运动,造成空气密度的分布不均,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气压差,最终导致了大气的水平运动,产生了风。
2)等压线图: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叫做等压线。
人们通常用多根等压线来表示水平方向上气压高低的变化,这样的等压线图也被称做气压场。
气压分布的五种基本形式:高气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高压脊与脊线: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由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
高压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
低气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低压槽与槽线:在等压线分布图上,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低压槽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槽线。
鞍型气压区或鞍型场:简称鞍,是指两个高气压和两个低气压交错相对的中间区域。
3)水平气压梯度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同一水平面上的大气,由于气压高低不同,地区之间就出现了气压差。
水平方向上,单位距离之间的气压差,称为水平气压梯度。
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就大,反之则小。
由于水平气压梯度的存在,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4)风的形成: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作水平运动,由此产生了风。
由于地球自转,凡地表的水平运动都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因此风的运动不仅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推动,还必须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参与,若是近地面的风还要同时考虑近地摩擦力的影响。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开始阶段,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风开始运动的一瞬间,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垂直于等压线。
此时地转偏向力开始对风施加影响了,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
在它的参与下,风向将发生偏转。
当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达到平衡状态时,即合力为零时,空气质点作惯性运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高空平直等压线气压场情况下,这样的风是实际存在着的。
②近地面的风向:近地面大气平直等压线气压场中,风的运动方向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的合力的方向。
摩擦力始终与风的运动方向相反。
当三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空气质点作惯性运动,此时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
③地面到高空风向的变化:近地面摩擦力的影响可达距地面1 500米左右的高空,并且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而从地面到高空,随高度的增加北半球的风向逐渐右偏,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小,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此同时,风速也随高度的增加而加大。
高二世界地理常考的点(二)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
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
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
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
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高二世界地理常考的点(三)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
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
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高二地理复习方法对区域地理的复习,一定不要只机械地重复一遍初中地理课本,而应重视对旧知识的加工、整理、重组和联系,建立知识框架与体系,并巩固在图像或图表上,并以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指导,结合高考训练要求进行复习整理。
鄙人结合自己的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区域地理复习的简单方法与思路,供同仁们参考,便于学生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第一、推出区域地理复习模式,便于全体学生复习归纳总结。
一、自然地理特征。
复习的思路与内容是: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土壤特征和矿产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复习世界区域地理时,对土壤特征一般不作分析。
(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区域的位置和地形,往往决定这个区域的气候特征,而区域气候和地形又往往决定区域的水文和植被,水文和植被往往决定区域土壤的形成)二、人文地理特征。
复习的思路与内容依次是:农业特点、工业特点、人口与城市特点。
对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看似简单,但复习时掌握复习方法,理清复习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加强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联系。
例如,用南亚季风的高中地理知识,解释南亚西南季风进退对南亚农业的影响。
在复习东南亚地理位置时,一定要结合板块知识,巩固东南亚多火山、地震、滑坡、海啸多发的原因。
用风带、气压带的高中地理知识,解释地中海气候在欧洲南部分布广泛的原因等等。
又如东亚季风气候显著,要注意知识的联系与高考要求的连接----⑴季风气候的特点,⑵为什么东亚地区季风气候显著,⑶东亚季风气候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
完成这一点,在提前布置的情况下,班内的优秀学生,能完成这一点,并在班内介绍、推广。
第三、每个区域考纲要求重点不一样,操作时应有侧重。
在复习区域地理时,注意每个区域往往有一两个重点。
如东亚日本气候及风性及海洋性特点。
东南亚位置,特别是板块中的位置,和东南亚地形特点及其成因是重点。
又如非洲的气候在赤道南北两侧对称分布及其成因等是重点。
欧洲海洋性气候及其成因等都是区域地理重点。
完成这一点,应由教师主导操作。
另外,在以主要国家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区域地理中,区域的概述复习为辅,国家地理知识重点。
例如东亚概述部分:第一,对东亚每个国家做一两句介绍。
蒙古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朝鲜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
第二、季风气候显著。
但日本是东亚地理复习的重点。
第四、在区域地理总结时,注意区域地理知识的类比和综合。
例如,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有好几个区域都有三地形区,北美自西向东纵列分布着三大地形区,南美和它相似。
澳大利亚也有三大地形区,也是自西向东纵列分布着三大地形区,只是山地在东面。
其实,俄罗斯也存在着三大地形区,印度存在着三大地形区。
又如,东亚的季风和南亚的季风成因也可以进行类比等。
通过类比和对比,便于学生巩固掌握。
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往往能揭示许多地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自然地理要素的总和,人文地理知识和自然地理的综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