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的诗句和谚语有哪些
端午节诗句谚语
端午节诗句谚语
端午节,也称为龙舟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与龙舟比赛、赛艇比赛、吃粽子等习俗相伴的是一些流传千年,具有深刻寓意的经典诗句和谚语。
以下是些许经典的端午节诗句和谚语。
一、端午节诗句:
1. “五月五日人人忙,端午佳节龙舟粮。
”——《端午节》
2. “雄黄重带土,香囊暖藏香。
看花心欲语,惹起孤鸟芳。
”——《试菊五绝端午》
3. “一声万里波,乘兴起龙舟。
举杯饮绿草,送客过青楼。
”——《端午葡萄翁》
4. “将军百战身名裂,朝回都且试新衣。
”——《登高》
二、端午节谚语:
1. “端午节,粽子香。
要想强壮身体,多吃粽子足矣。
”
2. “端午节,重阳日。
要想越走越年轻,多参加活动不亏。
”
3. “过了端午天,人人样样忙。
蒸肉煮粽,家家动手做。
”
4. “水中鲤鱼水中游,粽子饱满天中走。
”——寓意人生舒适自在,不居功名利禄之下。
5. “五月五日端午节,龙舟赛事我开心。
卯时七点人到齐,笑口常开乐无边。
”——寓意着快乐、和谐、竞争与团结。
端午节诗句,以其朴实的语言和深刻的含义,传达人们丰富的情感和生活智慧。
而端午节谚语,则更是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们珍惜健康、快乐和美好生活的态度和理念。
整个端午节,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多姿多彩的庆祝方式,展现出了全民的团结、自信与奋发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份厚重和广博。
关于端午节的诗和谚语
关于端午节的诗和谚语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名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等,习俗丰富,诗文流传甚广。
在这个节日,诗人们用诗歌赞美了这个节日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民间也形成了许多有趣的谚语,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端午诗1.《九曲黄河万里长》——李白孤竹寄夜江,玉佩鸣瑶笙。
汉家飞将出,胡马远传胙。
中流一别苇,芳草落幽径。
天子有河图,舟楫成长夜。
2.《登高》——王之涣风急天高猿猿哀,渚清沙白鸟鸟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赠别》——杜甫晚年依北海,此身几向乡。
抱剑出簪缨,志在青云上。
况复修文史,岂顾身与命。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二、端午谚语1.端午吃粽子,资财增广利息多。
2.大雨绵绵过端午,小雨无时亦庆祥。
3.端午臭豆腐,土中生炉鼓。
4.沿岸和乐翁翁,端午搭起行船。
5.打龙舟有道,万岁长远无倦。
6.端午热天赛龙舟,水中盼香粽。
7.端午节短暂,感受夏天的炎热。
8.麻油不分腰,端午在黄泉。
三、一些关于端午的信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近三千年的文化习俗,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
传说古人曾经将米饭、药草、七细针、五色丝线等物质扎成假人,来骗过巨灾怪兽,后来逐渐形成了端午节的龙舟赛、吃粽子、挂艾叶、饮雄黄酒等传统习俗。
端午节不仅在中国各地都有庆祝,而且在日本、越南、韩国等东亚国家也存在一些类似的节日。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身披三千年的历史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明的一种珍贵遗产。
总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无论是古代的经典诗歌,还是流传至今的民间谚语,在表达美好祝愿和深刻感悟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端午节相关的诗句、谚语
端午节相关的诗句、谚语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端午节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是一个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们会吃粽子、赛龙舟等,而关于端午节,也有许多经典的诗句和谚语。
下面是有关端午节相关的诗句、谚语的介绍。
一、端午节的诗句1、《木兰花慢》(唐·李清照)蝉鸣空桑林,兰汗乱薄纱。
新蝉初饮露,小娥又啼家。
日长飞絮轻,风多舞衣斜。
爱妾更无聊,临风一寸华。
这首诗来自唐朝诗人李清照的《木兰花慢》,其中“蝉鸣空桑林”、”兰汗乱薄纱”和“日长飞絮轻,风多舞衣斜”三句都出现了端午节的元素。
在农历五月,气候渐暖,蝉鸣、飞絮等自然现象成为了诗人描绘当时的元素。
2、《咏史·飞燕传》(唐·陆游)翠篱茅舍,琐窗朱户,织女祠前,一树桑,桑下飞燕。
这也是一首唐代的诗,是诗人陆游的《咏史·飞燕传》。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描述一个实际场景,与端午节有关的元素也是“一树桑”。
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也是一首唐代的诗歌,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和端午节有关,因为这个时节可能会有刮风引发的火灾,而诗中又表达了我们应该坚强,即使命运逆境,也应该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4、《菩萨蛮》(唐·白居易)小轩窗,正梳妆。
相对无言,只有泪千行。
黄阁寂寥秋思生,翠楼高处钟声细。
轻吟一曲杨柳曲,不觉泪如雨下。
这是白居易的《菩萨蛮》中的一组诗句,其中“黄阁寂寥秋思生”和“翠楼高处钟声细”都与端午节相关,因为端午节时节仍属于春秋之时,上半年的秋天是还没有来临的,做出这样的描述,应该可以体现出端午节的季节特点。
二、端午节的谚语1、端午节饮雄黄酒,不死不显祖。
这句谚语意味着在端午节要喝雄黄酒,以避邪镇煞,而饮酒者如没有挂彩,就必须死,而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显扬祖宗的精神。
和端午节有关古诗俗语谚语
和端午节有关古诗俗语谚语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源于古时候的龙舟竞渡传统。
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庆祝的方式多样,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习俗。
端午节与许多古诗、俗语、谚语紧密相连,下面我将介绍几个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俗语、谚语。
一、古诗1.《满江红·投笔》作者辛弃疾,这首词是他在端午节前写的。
词中隐含了诗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着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端午节是一个祝福和欢聚的节日,这首词既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祝福,也抒发了对生活和理想的向往。
2.《惜别》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首诗中写到:“我语菖蒲瘴滩,柳色莲声何处见,夕阳西下清江水。
”菖蒲是一种端午节的传统装饰,瘴滩则是一种困难的地方,但是这种地方也有自己的美丽。
诗人用双关语表现出异乡思乡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原乡美好记忆的追忆。
二、俗语1.饺子喜五福,粽子贪三红。
粽子和饺子是端午节中常见的食品,这句俗语说的是粽子和饺子各有不同的吉祥意义,粽子的三红指的是红枣、红豆、红莲,寓意幸福美满;饺子则代表财富、家庭幸福。
2.夏至节打麻,端午节放水。
夏至节与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两个节日。
夏至节在农历六月初四左右,端午节在五月初五。
夏至节打麻的意思是,在这一天打麻将能增加好运气,而端午节则有放水的习俗,族群中在这一天前往河沟或深水池中放生。
三、谚语1.端午节防中暑,最好是重阳登高。
端午节期间气温较高,容易中暑,因此这句谚语提醒人们注意防暑降温。
同时,重阳节也是一个登高锻炼身体的好时间,可以预防慢性病。
这句谚语呼吁我们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
2.端午节送菖蒲,长寿有福气。
这句谚语表达了端午节时送菖蒲的吉祥寓意,代表着可长寿、有福气。
菖蒲在古代被视为驱邪护身的神物,它的味道可以让人清醒头脑,保持清新的心态。
综上所述,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要的传统文化,它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还有众多与之相关的古诗、俗语、谚语。
这些文化遗产代表了人民的历史和精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端午节的诗句俗语
端午节的诗句俗语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这个节日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的“五大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很多地方都有各种庆祝活动和习俗,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赛龙舟和吃粽子。
端午节的诗句和俗语流传千年,表达了人们对这个节日的热爱和祝福。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关于端午节的经典诗句和俗语,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个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节日。
一、端午节的经典诗句:1.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杆郁郁生。
”这是唐朝诗人韩愈为端午节而作的《竹石》中的诗句,描绘了端午节气息浓郁的景象,也抒发了诗人对这个节日的喜爱之情。
2. “五月五日人间好,薰风扇面水先涨。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为端午节而作的诗句,表现了端午节带来的喜悦与喧闹的场景,也揭示了端午节里人们欢聚的习俗。
3. “蒲鞭南指永川弯,客亭西望掌门山。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其中“蒲鞭”就是江浙地区端午节吸引游人的龙舟竞渡比赛,描绘了江南地区端午节景象,展现了端午节对民俗文化的传承。
4. “菖蒲潭中煮,味厚味腥香,端午节日到,亲朋口舌忙。
”这是流传于湖北咸宁的民歌,描绘了端午节这一美食文化和团结友爱的社交习俗。
二、端午节的俗语:1. “戏龙舟,不顾身。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参与龙舟比赛时,选手们毫不顾及个人安全,全力竞渡的勇气和精神。
2. “五柳先生,河洲粽子。
”这是江南地区常用的端午俗语,将“五柳”与“河洲粽子”相比较,表示毫无可比性的优秀之物。
3. “五谷丰登端午节,粽子香甜笑开颜。
”这是代表端午节节令的南方谚语,体现了端午节作为重要的农耕节日的意义和寓意。
4.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这个成语是形容很多竞争对手共同参与一项活动,比喻多人竞争之激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端午节龙舟比赛比拼激烈的场面。
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和俗语的简单介绍,这些经典的诗词和民俗语会传承下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广为流传。
越前龙马祭、沙画、皮影戏等各种传统文化的参展使司马台长城成为了文化的火药库,并使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端午节相关古诗歌曲或谚语
端午节相关古诗歌曲或谚语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中国这个千年古国中至少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
这个节日在中国原本具有许多不同的意义,它既是古代人们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是远古时期民间祭龙、求雨的节日,还是中国文化中一种满怀寓意和文化内涵的节令。
而各种端午节相关的古诗歌曲或谚语,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解读一些典型的端午节文化。
一、古诗歌1.屈原《离骚》“毛施恩兮,多士之秀。
左右兼威,二矛之利。
虽有祸灾,不至于斯。
”这是我们在端午节日所必听的《离骚》,其中比较有名的诗句便是“毛施恩兮,多士之秀。
左右兼威,二矛之利。
虽有祸灾,不至于斯。
”这一部分被称为“大人之言,赞德备至”。
“多士之秀”指的是“楚国的文武才俊”,他们都认同毛玠这位大臣的才能,也都感谢他所尽的努力。
而“左右兼威”的形象,则是形容毛玠所处理的事务“左右无方,两难境地”,但其“处理手段巧妙,抉择不失,像双矛一样的绝妙手段”。
2.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一首咏史诗,记载了三国时期“蜀汉”的发展历程。
诗中的“白帝城”,又称“军都山城”,位于现今重庆市秀山县境内,是三国时期“蜀汉”给丞相建造的城池。
这首诗情景描写了李白乘船经过这座城堡后的心境,既有对历史文化底蕴的敬重,同时也离不开个人人生历程的寄托。
二、古曲1.《赛龙舟》二胡曲“赛龙舟,冲浪过滩头。
在高山之峡谷之间,男女欢呼,曲调婉约。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有代表性的曲目之一,表达着中国人民特有的文化情感。
这首曲曲调婉转,流畅优美,更体现了端午节这一传统文化瑰宝的生趣与热烈氛围。
2.《皇帝登高》京剧曲“五月江南,天气渐热,大清江水贯蜀山,波涛汹涌。
壮志凌云,还望云海,无量万里如画件,放搏奔争。
”《皇帝登高》这出戏中的舞蹈曲,是表现了清代圣祖康熙登高观江时,江水滔滔、山峰起伏的景象。
曲中的壮美气势让人留连忘返,唯恐错过这个独一无二的奇妙瞬间。
端午节的相关诗句和谚语
端午节的相关诗句和谚语端午节,又称龙舟节、端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以祭祀屈原、崇尚民族文化为主题。
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有许多与节日相关的诗句和谚语,下面让我们来一一了解。
诗句1. 端午送粽叶,暑气应时清。
这句诗意味着在这个炎热的夏季,人们需要吃到清凉解暑的粽子来保持健康。
2. 屈原生当盛世降,不敌谗逆死江上。
这是一首关于屈原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于屈原的怀念之情。
同时,也让每个人铭记历史,珍爱当下。
3. 粽香四溢端午时,携手同庆不同辰。
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在节日中欢聚一堂,共度美好时光的心情。
4. 粽子难吃难熬夏,凉茶清爽越品牌。
这句诗诙谐幽默,表达了端午节时需要吃清凉解暑的事实。
同时,也描绘了人们感受到端午节时凉茶的美好。
5. 牛栏烟火正端阳,龙舟蓝天欣共享。
这首诗用色彩锐利的形象,形象地表达了端午节的喜庆氛围。
同时,也暗示了龙舟竞赛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是一种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谚语1. 五月五日端午时,百草齐放惠安人。
这句谚语表达了端午节时期,大自然生机勃勃,各种草木生长茂盛,寓意着大自然的繁荣昌盛。
2. 我这粽子好包装,将来两亩产百万。
这句谚语表达了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在这个节日中,也表达了人们向往幸福和繁荣的心情。
3. 端午食粽人人爱,十年算账吃负担。
这句谚语提醒人们,不要沉迷于物质,过度消费。
对于过于奢侈的消费,十年以后必将留下不小的负担。
4. 怀念母亲作粽节,曾忙厨房现已走。
这句谚语表达了对于亲人的思念之情,寓意着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
5. 粽不离厨饭不离口,劝君淡泊少喧嚣。
这句谚语提醒人们,不要追求太多物质,保持淡泊的心态,避免陷入浮躁的社会风气中。
总结: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在这个节日中,人们可以通过食粽、赛龙舟、问安祖先等各种方式表达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敬仰之情。
同时,许多诗句和谚语也传承和保护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这些诗句和谚语一直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关于端午的诗句和谚语有哪些
关于端午的诗句和谚语有哪些关于端午的诗句和谚语有哪些端午节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古今往来民间一直流传着许多关于端午的诗句和谚语。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2018关于端午的诗句和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2018关于端午的诗句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李隆基《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苏轼《浣溪沙·端午》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乙卯重五诗》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殷尧藩《端午日》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边贡《午日观竞渡》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苏轼《浣溪沙·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贝琼《已酉端午》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文天祥《端午即事》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杜甫《端午日赐衣》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碧艾香蒲处处忙。
——舒頔《小重山·端午》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赵蕃《端午三首》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菖蒲酒美清尊共。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褚朝阳《五丝》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舒頔《小重山·端午》五色新丝缠角粽。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正是浴兰时节动。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细缠五色臂丝长。
——舒頔《小重山·端午》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舒頔《小重山·端午》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范成大《鹧鸪天》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殷尧藩《同州端午》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重午佳辰独掩门。
端午节相关古诗词和谚语
端午节相关古诗词和谚语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期。
端午节的产生与屈原有关,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思想和故事广泛流传于中国历史上。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诞生的,与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习俗相伴而生。
端午节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很多经典的古诗词和谚语与之相关。
一、古诗词1.《离骚》:“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句话出自《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们读者最为熟知的一段。
这句话的意思是:屈原的家园燕京被灭亡,他失去了所有东西,只剩下一种香味,这种香味引发了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生命的思考。
这句话寓意了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代表了屈原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2.《唐诗三百首》之《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句古诗在端午节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描写了一年之间的草原景象,蕴含着人生的哲理:人生如草,经历着岁月的磨练,有生有死,有荣有枯。
端午节象征着一年之中的精神食粮,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强调了节日的深层含义:人生苦短,珍惜每一个日子,追求内心的和平和安定。
3.《九歌》:“九重谢中礼,九州祈安康。
”这句话出自《九歌》,是仙女嫦娥祈求天神九重谢中礼的一段。
在端午节中,人们也会以这个古诗来祈求平安吉祥。
九重谢中礼是对天神的崇敬,九州祈安康则是对社会的安定和国泰民安的祈愿。
这句话代表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和平,是端午节的重要表征之一。
4.《草堂诗余》:“风吹战鼓铮,龙舟破浪行。
”这句话表达了端午节中龙舟比赛所体现的创新和增强实力的过程。
龙舟比赛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需要队员们齐心协力,奋勇拼搏,风吹战鼓铮的场景是比赛中最为重要的。
龙舟比赛的过程中,向前冲破浪,代表着我们乘风破浪的动力,这也是端午节中最富有动力和活力的一部分。
二、古谚1.粽子外直香,龙舟内叫欢。
这是我们常见的端午节谚语。
吃粽子和赛龙舟是端午节中的两大活动,而这句话恰好揭示了两个活动的不同。
端午节诗句和谚语
端午节诗句和谚语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已经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人们会隆重庆祝这一节日,传统的活动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戴香囊等等,还有很多精美的诗句和谚语与此节日密切相关。
一、诗句1.望远山,青袍老人舟中坐。
手持长竿,跨波而过,其中形似银状物,引水回舟。
这是唐朝诗人王之涣所作的《凉州词》中的一句。
在端午节时船上划龙舟,就像青袍老人舟中驾驶的样子,有一种顺水行舟的感觉。
这句话因此被引用为有关端午竞渡的诗句。
2.居高临下,扫尽周遭。
初日溢辉,迎风招展。
香气不绝,钟磬长佳。
端午节到来,满城插艾,谁与争锋?这是宋代的诗人赵师秀所作的《浴鹤潭》中的一句。
这首诗主要是描写潭中的景色,但是以“端午节到来”开头,以邀请读者参加端午节庆典结尾,显示出端午节的喜庆气氛。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登鹳雀楼》中的一句。
红豆象征爱情与思念,端午节时,人们会在赛龙舟和吃粽子之余,活动中加入红豆粽子,来表达对庆祝端午节的美好祝愿。
4.临风招展两衫衩,湘水西来荷叶荡。
庆豫皇家万户倾,江东脚力争先赛。
这是《沙加槎忆旧》选自唐朝诗人裴旻所作《端午曲》中的一句。
这首诗以盛唐时期下民间的龙舟竞渡活动为主题,描述了江南地区的龙舟比赛气氛,文学性较强,表现了唐朝盛行的竞技体育。
5.湖上风来信,吴头云正香。
遥知端午节,遥忆故园乡。
这是宋代诗人欧阳修所作《渔家傲·端午》中的一句。
这首诗引起读者思乡叙旧,以东山会战失败后飘洋过海,远离故园的诗人为主人公,表达了一个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感的深切感慨。
二、谚语1.五月五,端午节,节前买粽节后忙。
这句话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指在端午节来临之前,人们会购买粽子等相关物品,节日结束之后,人们将忙于清理废弃物品等事宜。
2.刨根问底,寻根究底。
比喻探究问题,追求根源。
“刨根问底”这个成语,与端午节的习俗有一定联系。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和谚语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和谚语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和谚语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战国时期,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楚国爱国诗人的。
端午节的起源和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在端午节中,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喝雄黄酒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会通过咏史诗、传说和谚语等方式,传承和弘扬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诗句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节日,因此在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中,咏史诗和诗歌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下面是一些有关端午节的经典诗句:1. 屈原离骚:“纷纷暮雨下长洲,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腰一笑。
”2. 太白山人:“寂寞深闺至,悲秋自共多。
为问陌头人,无心语黯然。
”3. 柳永:“言人常夜起,为洗白蒲川。
”4. 杜甫:“耕民日已疲,所得半入秋。
”5. 文天祥:“庆端阳挥涕泪,赏盼明年又上眉。
”这些诗句大多是关于屈原、粽子、扫墓、龙舟和端午节等主题,表达了人们对这个节日的热爱和敬意。
端午节的谚语端午节也有许多与之相关的谚语,这些谚语往往是寓意深刻、语言简练、形象生动,是中国文化智慧的精华之一。
下面是一些著名的端午节谚语:1. 吃粽子,防暑气;端午节,防三伏。
2. 端午节到,扫墓记挂蒲。
3. 庆端午,除秽气;吃粽子,驱蚊虫。
4. 百毒不侵,黄花遍地。
5. 端阳回,只洗蒲川。
这些谚语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它们对端午节的庆祝、习俗和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概括,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热爱端午节。
结尾总之,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咏史诗和诗歌、传说和谚语等形式,是人们在庆祝端午节时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继续保护和传承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让这个节日在未来的岁月中仍然散发着光芒。
端午节相关的诗句和谚语
端午节相关的诗句和谚语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节日之一,它庆祝的是屈原的忠诚与爱国精神,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因此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传承它很多的习俗和文化。
其中就包括了许多的诗句和谚语,这些诗句和谚语,经过历史的洗礼,是极具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端午节相关的诗句和谚语吧。
一、端午节相关的诗句:1、“红楼怨别萧萧转,绿水青山两岸晚。
”——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这句诗是王之涣描写李白登鹳雀楼时的景象,鹳雀楼是一座位于扬州的建筑,属于唐代的风景胜地,而这里的绿水青山难免会让人想起细腻的中国画,而这也难怪会成为端午节的代表性景象。
2、“黄阁开来送锦龙,红旗卷去霓裳星。
”——唐代诗人岑参《寄崔瑗》岑参在这首诗里,把端午节的场景描绘的十分美丽,锦龙和霓裳星常与端午节关联,并和屈原的传说有所关联,人们便把这个节日看做是有端午龙和霓裳仙女来保佑人们的。
3、“四十年来无好句,一曲湖亭一梦中。
” ——唐代诗人张志和《夏日南亭怀辛大》端午节,一个有诗意的节日,这首诗中的“湖亭” 指的就是一种山敞亭,这个山敞亭便成为张志和怀念往昔时的背景,表达了文人的文化情怀。
4、“白花堂前绿藤萝,风起时,唱相思戏,谁为伊消得人憔悴。
”——唐代诗人杜牧《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忧伤的感情,但端午节中人们最重视的却是祈求健康平安。
这大概也说明了端午节虽然是一个文化内含量十分高的节日,但它也有一些和诗意相冲的方面。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代诗人杜甫《春望》这句诗并不是直接与端午节相关,但这种剪枝的方式却被传统文化所用,并常常可以看见司炉子剪出的精美剪纸作品,所以这句诗也是在提醒人们在欣赏文化底蕴的同时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端午节相关的谚语:1、“糯米熬成米糕,红枣传来薄荷香。
”这是民间俗语,用来赞美端午节吃的粽子,表示故乡和平。
2、“蒲鞋一踏百蛇走,龙船起航广泽流。
”这是端午节时的一个传说,这个传说里指的是屈原跳江后,在江面上撕碎蒲鞋,给他形成助力,而这种助力也带给了中国人民的灵魂情感支持。
有关于端午节的诗词谚语
有关于端午节的诗词谚语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
端午节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这个节日有许多习俗和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赛龙舟和吃粽子。
在端午节里,我们还会看到许多有关于端午节的诗词谚语,这些诗词谚语在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美好的寓意。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于端午节的诗词谚语吧。
一、关于端午节的诗词1.《端午》-陶渊明粽红豆绿翠叶浓人人盼着端午到赛龙舟,吃粽子欢声笑语无穷匮这是唐代诗人陶渊明所作的一首诗。
诗中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面,粽子、龙舟、欢声笑语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这首诗情境详实,给了读者很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2.《赛龙舟》-杜甫白帝城前沙鸥翔桃花流水鳜鱼香回首巫山烟雨暮荆门夕照耿琳琅这是唐代杜甫所作的一首诗,描绘了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
这首诗情景生动,充满了诗人对端午节的热爱之情。
3.《塞上曲》- 月下独游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范蠡的千里江山,他只赚了一个女儿。
端午的寓意是除疫驱瘟,辟邪祛秽,祈求健康、平安、吉祥。
这些诗句不仅表现了诗人深刻的环境意识,还寄托了诗人对人民健康幸福的美好祝愿。
二、关于端午节的谚语1.龙舟入水,粽香弥散。
这是形容端午节氛围浓郁,大家都按时按节地准备着自己的节日需要,换句话说,就是人们的特别需求刺激了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五月五,开展彩稻场。
这是说五月五日是开展彩稻场的好日子,这是指端午节过后,在农作物的生长期,彩稻场被装饰起来,也是农民见面交流的好时机。
3.麻线裹起五谷稀,中间装上一块糍。
此谚用麻线裹起五种谷物制成粽子,意指传统民俗节日的不朽与人们对食物的热爱,也象征了节日的重要,粮食的珍惜和文化的传承。
结语:端午节是中国最古老、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这些诗词谚语是端午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文化内涵,又反映了节日的氛围和习俗。
关于端午节的谚语和诗句
关于端午节的谚语和诗句端午节,又称龙舟节、重五节、端阳节。
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之一。
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节日,此时天气温暖,万物生长盛旺,人们踏青游玩,同时也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许多与其相关的谚语和诗句。
这些谚语和诗句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而且能够概括和表达人们对端午节的祝福和感情。
1、谚语(1) 龙头节里守龙头,船舷节里吊船舷(解释:龙舟比赛时,应该注意掌握龙头和船舷)(2) 端阳节,草长莺飞二月天(解释:端午节时天气暖和,草木葱茏,多鸟飞舞)(3) 粽子虽小五福全,健康、和平、快乐、安宁、幸福(解释:粽子虽小,却代表了人们对健康、和平、快乐、安宁和幸福的祝福)(4) 粽香扑鼻欢聚一堂,喜迎端午过端阳(解释:端午节时,人们分享着粽子的香气和快乐,欢聚一堂迎接节日)2、诗句(1) 炎凉正有神,三五起百舌,凝心扼虎踞,去粉饰长蛇。
(《端午节》许渊冲)(解释:端午节时,草木葱茏,天气温暖,百鸟鸣叫,对此感到神秘而热烈)(2) 清商何处拂丝桐,飞燕无心恋旧蓬。
去年端午今朝夜,闲扣竹扉听古风。
(《端午夜席》边韶山)(解释:诗人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借端午节之声拂丝桐之韵,仿佛闲坐竹庐之中,听古风古韵,徜徉在品茗游泳的美好世界之中)(3) 急行南溟发,济人不济己。
酌酒低回首,可怜游子魂。
(《端午》戴叔伦)(解释:诗人用“急行南溟”一词来形容赛龙舟的壮观场面,同时又表达出济人利己的精神,赞赏了这种为了集体和公共利益而奋斗的精神)。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总是能够表达出他们的思乡之情、感恩之情、赏识之情。
谚语和诗句能够凝练人们的情感,特别是古代的诗人们,他们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端午节的爱慕之情,为后来者们也开辟了一片寻常人难以进入的诗意世界。
端午节相关诗篇谚语
端午节相关诗篇谚语介绍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国民众最为喜爱的一个节日之一。
端午节源于古代的龙舟竞渡盛会,后演变成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在炎炎夏日里,人们在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各种活动中欢庆这一节日。
在端午节的日子里,在中国不同地区,各种民俗活动和文化表达丰富多彩。
今天我们来分享端午节相关的诗篇和谚语。
诗篇一、《端午》----唐·杜甫端午龙舟竞相试,朱幡翻漾绿波起深川以为水曲激,暴雨舞文疑雨入腰纤壮志如何忍,指碎投袂为国死杜甫的《端午》是描写端午节龙舟竞渡盛况的诗篇。
这首诗在描述了深川水赛龙舟时的场景,如红色的幡帜在涌动的绿色波浪中翻飞,暴雨倾泻使龙舟激荡,令人惊叹不已。
而壮烈的意志和为国捐躯的行为,更让人感受到了端午节这个具有爱国主题的节日。
二、《子夜》----唐·白居易万重青嶂上,天此清凉夜羣仙窣析离,下澄潭碧水会赏夏期月,却怜端午节大家从此笑筵间,渐出人羣外白居易在诗中诉说了诗人在一处清幽的山水之间,与仙人共饮赏月。
在这样清爽的夏日里,诗人不经意地提到端午节,表现出诗人对这个节日的热爱之情。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有机会和家人亲友欢聚一堂,享受亲情和友情,留下一段美好时光。
谚语一、端午节:“五月五日”或“端阳”----民间习俗端阳,清明后第五个节气,即夏至前一个节气。
传说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倡导反对秦国侵略,却遭受了宫廷的压迫。
在屈原在赤石岗以身投江后,百姓为纪念他,于每年的这个日子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以纪念屈原,祈祷平安。
端阳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有各种庆祝和表达,使得端阳节日的文化价值和传承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红、白、黄、绿、黑五色线----《通义》端午节的五色线是由“红、白、黄、绿、黑”五种颜色穿成的。
五色线是端午节的传统民俗之一,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求,编成不同的线,用作挂在门口、悬挂在龙舟上、亦或是用作给长辈在手上绑绶带等等。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及谚语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及谚语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及谚语一、端午节的'诗句: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与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二、端午节的相关谚语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
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
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
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
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
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
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北方)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北京)蛤蟆蝌蚪躲端午。
(北方)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山西)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江苏)。
端午的谚语歇后语古诗
端午的谚语歇后语古诗
关于端午的谚语、歇后语和古诗如下:
1. 谚语:
* 端午节卖月历—过时了。
* 癞蛤蟆躲端午——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 端午节的黄鱼——在盛市上。
2. 歇后语:
*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 端午佳节,菖蒲插屋。
* 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来。
*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 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
* 五月节,小哒埠。
*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3. 古诗:
* 《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竞渡歌》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遣吏往,皆学健儿船;能使江头浪花飞溅起,百里雷声顺江水;两岸呐喊声震天,舟人于此兴浩荡;竞渡逢知己,不学愚人迷方向;莫学他人失了足,百丈龙涛难复回。
端午节有关的古诗或谚语俗语
端午节有关的古诗或谚语俗语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为龙舟节、午日节、五月节、重五节等。
这个节日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和历史,与屈原关系密切,而有许多与端午节有关的古诗或谚语俗语也流传至今。
一、屈原与端午节屈原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爱国诗人,他在楚国时期曾为国家尽心尽力,但最终不幸被谗害而放逐,最终投江而亡。
端午节起初是为了纪念屈原,后来又与祭龙、避邪、消灾除疫等传统习俗有了深厚的联系。
1.《离骚》“有时则甘棠之婆娑,葉下不見,壤上无复黄雀之不至矣。
”这是屈原的《离骚》中的名篇之一,想必很多人都已经熟知了。
这首诗以瑰丽、唯美、超脱的语言,描绘了屈子流亡郁郁而终的壮烈事迹,歌颂了屈子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忠诚热爱的情操。
2.《天问》“浩浩春风尽欲来,窈窕容华聚相随。
欲笑春江花月夜,没了文身千古碑。
”这是屈原的另一篇名篇《天问》中的名句,向人们展示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情悲剧,生动地表达出对家园和亲人的深情厚爱。
3.《九歌》“汨罗之波兮沅湘之浸,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这是《九歌》中的选段,形象地描绘了端午节的舞龙舞狮活动,让人感受到了端午节热闹喜庆的气氛,也表现了中国古人崇尚和平的精神。
二、端午节与习俗中国人过端午节时,有许多的习俗和小吃。
其中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这些习俗和小吃都有深刻的寓意和传承的文化。
1.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有特色的传统活动之一,也是对屈原千古一帝的纪念。
龙舟竞渡既是一项体育竞技,也是一项文化娱乐,它具有寓意美好、文化涵养和内容丰富等特点。
2.吃粽子粽子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之一,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因其香气扑鼻、热情洋溢而受到广泛欢迎。
吃粽子也有其深刻的文化寓意,代表了家庭的团结和睦相处。
3.挂艾草端午节也是挂艾草的传统节日,艾草具有驱邪避凶的功效,挂上艾草可以避免恶鬼的侵袭、消灾除疫,让家人平安健康。
三、端午节的古诗和谚语俗语端午节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自然有许多与之相关的古诗和谚语俗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端午的诗句和谚语有哪些
端午节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古今往来民间一直流传着许多关于端午的诗句和谚语。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2018关于端午的诗句和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浣溪沙;端午》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殷尧藩《端午日》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 边贡《午日观竞渡》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苏轼《浣溪沙;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 贝琼《已酉端午》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端午日赐衣》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碧艾香蒲处处忙。
;; 舒頔《小重山;端午》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 赵蕃《端午三首》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
菖蒲酒美清尊共。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 褚朝阳《五丝》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 舒頔《小重山;端午》
五色新丝缠角粽。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正是浴兰时节动。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细缠五色臂丝长。
;; 舒頔《小重山;端午》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 舒頔《小重山;端午》
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 范成大《鹧鸪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 殷尧藩《同州端午》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 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重午佳辰独掩门。
;;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 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 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 赵蕃《端午三首》
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 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
2018端午谚语推荐吃菜豆仔茄,吃了会嬲跳。
(湖北)
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
(江西)
吃了端午筗,还有三更冻。
(客家)
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
(广东潮汕)
乡下不识字,过节过初四。
(福建)
未吃五日节粽,破裘不甘放。
(台湾)
洗午时水,无肥亦嫷(漂亮)。
(台湾)
午时水洗目睭,明到若乌秋(大卷尾,鸟名) (台湾)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台湾)
吃茄吃到会摇,吃豆吃到老老老。
(台湾)
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
(广东)
五月节,小哒埠广东潮汕)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划龙舟。
(福建)
未吃五月粽,破袄不敢放。
(福建)
未吃五月节粽,破裘毋甘放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
(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
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江苏)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江苏)
端午佳节,菖蒲插屋。
(江苏)
端午节卖菖蒲。
(温州)
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来。
(温州)
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
(上海)
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
(浙江)
五月五,划龙船,过端午。
(南京)
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
(南京)
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由来: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
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纪念伍子胥
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由来: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
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