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和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
建筑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又有约束和促进作用。
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综合反映。如果充分发 挥设计者的主观作用,在一定的功能和技术条件 下,可把建筑设计的更加美观 。
三、我国目前的建筑方针
我国目前的建筑方针是: 适用---能提供符合使用要求的空间 安全---结构的坚固耐久 经济---建筑标准 美观---外观造型
建国初期的建筑方针---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情况 下注意美观
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综合反映 。 建筑的体型 内外部空间的组合 立面构图 细部与重点装饰处理 材料的质感与色彩、光影变化
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的特征
4、建筑三要素的关系
建筑的三要素是辩证的统一体,互相联系、约束, 又不可分割,但又有主次之分。
建筑功能起主导作用。 建筑技术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保障,技术对功能
二、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三要素):
1、建筑功能
2、物质技术条件 建筑形象
1、建筑功能
建筑的功能是指建筑的用途,建筑的目的是获取符合使用 要求的有效空间。
建筑应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建筑应满足人的生理要求。如良好的朝向、保温隔热、隔
声、防潮、防水、采光、通风条件等。 建筑应满足不同类别的建筑具有不同使用特点要求。例如
第二节 建筑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一、建筑的含义
通常认为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本质上建筑是人工创 造的空间环境 ,是人们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
其中供人们生产、生活或进行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 所都叫做“建筑物”,如住宅、学校、办公楼、影 剧院、体育馆、工厂的车间等,人们习惯上也将建 筑物称为建筑。
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则称为“构筑 物”,如水坝、水塔、蓄水池、烟囱等。
交通建筑要求人流线路流畅,观演建筑要求有良好的视听 环境,工业建筑必须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等等;
建筑及其基本要素和建筑物的分类与分级
建筑及其基本要素和建筑物的分类与分级一、建筑及其基本要素:1、建筑、建筑物、构筑物;2、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二、我国的建筑方针。
1、建国初期: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2、1986 年:全面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三、按使用性质分:民用建筑: 居住建筑:住宅、宿舍、公寓等;公共建筑:办公、商业、医疗等;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温室、粮仓、饲养场、养殖场等。
四、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砖木结构建筑、砌体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其他结构建筑。
五、按建筑层数或总高度分:1、住宅建筑: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以上为高层;2、公共建筑:超过24m,为高层。
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建筑。
3、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其是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六、按建筑物的规模分: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七、按施工方法分:现浇现砌式、预制装配式、部分现浇现砌、部分装配式。
八、建筑物的等级:耐久年限、耐火等级。
1、耐久年限:安全使用的年限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L37-87)中对建筑物的耐久年限也作了规定:一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2、耐火等级(1)影响因素:房屋的主要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2)耐火极限: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时所延续的时间。
(3)材料的燃烧性能:燃烧材料、难燃烧材料、非燃烧材料;。
建筑和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
1. 建筑一般来讲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
2•建筑的基本要素:(1),建筑功能(目的)(2),建筑技术(手段)(3)建筑形象(具体体现),建筑形象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三者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分割并相互制约。
3.建筑物分类: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分(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3).工业建筑(4).农业建筑。
按建筑物的规模分(1).大量性建筑(2 ),大型性建筑按建筑物的层数分(1)住宅建筑:(1)低层建筑:1-2层(2)多层建筑:3-6层(3)中高层建筑:7-9层(4)高层建筑》10层2.(三)其他民用建筑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1.砖木结构建筑2.砖混结构建筑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4.钢结构建筑5.其他结构建筑4.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大小来划分5.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两个方面来决定的6,构建的耐火极限:建筑构件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用小时(h)表示。
7,设计内容(一)建筑设计(二)结构设计(三)设备设计&依据:一,空间尺寸的要求二,自然条件的影响: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建筑平面设计:各个房间的设计和要求均可归纳为适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使用房间又可分为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
9.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决定房间的面积的因素有三个方面: 1.房间人数以及人们使用活动所需要的面积 2.房间内家居设备所占面积3.交通面积10.房间的门窗设置:1.门的宽度是由人流多少和搬运家居设备时所需要的宽度来确定的11.辅助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厕所,浴室卫生间,厨房(一)走道;分类:1.交通型2.综合型(二)楼梯:形式:直跑,双跑,三跑。
按使用性质分:主要楼梯,次要楼梯,消防楼梯12.楼梯的设计要求单股人流通过的楼梯宽度不小于900mm,双股人流通过时为1100-1200mm,三股人流通过时为1650-1800mm13. 门厅:1,形式:对称式,非对称式。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整理
房屋建筑学知识点整理一、建筑的构成要素1、建筑的基本要素(1)建筑功能:满足人们生活、居住、活动的要求,满足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满足人的生理要求。
满足不同建筑有不同使用特点的要求。
满足功能要求是建筑的主要目的,在构成的要素中起主导作用。
(2)建筑技术:建造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结构、材料、施工、设备等内容(3)建筑形象:建筑物内外观感的具体体现,包括内外空间的组织、建筑体型与立面的处理,材料、装饰、色彩的应用等内容。
2、建筑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筑功能——建筑目的,首要地位建筑技术——建筑的物质基础,实现功能的手段建筑形象——建筑的结果3、我国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4、建筑的分类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分为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
5、民用建筑的分类:(1)按使用功能分:居住建筑——住宅、宿舍、公寓等公共建筑——办公楼、体育馆、医院等(2)按规模大小分类大量性建筑:规模不大,但数量多,分布面广建筑大型性建筑:规模大、耗资多的建筑(3)按层数分工业建筑则分单层、多层和混合层次这三种。
(4)按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四级)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根据房屋主要构件(如柱、梁、楼板、屋顶等)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成四级,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
性质重要的或规模宏大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通常按一、二级耐火等级进行设计;大量性的或一般的建筑按二、三级耐火等级设计;很次要的或临时建筑按四级耐火等级设计。
①构件的耐火极限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按建筑构件的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具体判定条件如下:◆失去支持能力—构件在受到火焰或高温作用下,由于构件材质性能的变化或承载能力和刚度降低,承受不了原设计的荷载而破坏。
—非承重构件自身解体或垮塌/承重构件挠曲率发生突变◆完整性被破坏—指薄壁分隔构件在火中高温作用下,发生爆裂或局部塌陷,形成穿透裂缝或孔洞,火焰穿过构件,使其背面可燃物燃烧起火。
建筑基本构成要素
建筑基本构成要素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指构成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创造了建筑的形式、结构和功能。
以下是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1. 结构系统:包括建筑物的支撑结构,用于承载和传递荷载的骨架。
常见的结构系统包括框架结构、梁柱结构、桥梁结构、拱结构等。
2. 外部围护:用于保护建筑内部、调节室内环境和提供建筑物外观的部分。
外部围护包括墙体、窗户、门、屋顶等。
3. 空间布局:建筑内部的布局设计,包括房间、大厅、走廊、楼梯等。
空间布局通常依据功能需求和用户体验设计。
4. 建筑设备:用于提供各种功能和服务的设备和系统,例如通风、空调、电气、给排水、消防等。
5. 室内装饰:为了美化室内环境、提高舒适度和满足功能需求而进行的室内装饰,包括墙面装饰、地面装饰、天花板、照明等。
6. 建筑材料:用于构建建筑物的材料,包括砖石、钢筋混凝土、木材、玻璃、金属等。
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对于安全、耐久性和环境影响至关重要。
7. 建筑技术:用于建筑施工的工艺和技术,包括建筑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工程管理等。
合理的建筑技术能够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工期。
这些基本构成要素是建筑物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结构,并满足了人们对居住、工作、娱乐等各种需求。
建筑构成的三个要素
建筑构成的三个要素建筑构成的三个要素是线性元素、平面元素和立体元素,它们统称为建筑的三维空间组成,是建筑的基本构造要素,为建筑设计提供基本的空间结构体系。
线性元素是指对建筑空间结构具有一定方向性和动态性的元素,可以定义建筑空间的几何形状、尺度以及空间结构的基本构件。
这些元素包括水平轴线、垂直轴线、空间弯曲轴线以及其他各种轴线,可以使建筑空间变得具有空间变化、运动和表达性。
平面元素是指建筑空间结构由平面构成的元素,可以定义建筑的立面形式、尺度,以及建筑立面的表达性、形式和空间内部的连接结构。
这些元素包括梁板、柱板、立面板、屋面和其他平面设计,是建筑外观形态以及建筑内部结构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
立体元素是指建筑空间结构中对深度、高度和结构构成有定向性和动态性的元素。
这些元素包括联接柱、支撑柱、立面柱、墙、分隔构件、屋架和架构、楼梯和其他立体结构部件,能够使建筑的空间结构更加三维,更加复杂和丰富多变。
因此,建筑构成的三个要素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它们可以使建筑设计成为一种非常有趣和复杂的过程,可以通过三维空间元素的组合、调节和变换来表现建筑的表达性和能力。
其次,它们可以丰富建筑内部的空间,使其具有良好的空间动态性和空间变化性,从而增强建筑的功能性和服务能力。
最后,它们还可以提高建筑的美学质量,使建筑表现出更好的外观和审美效果。
因此,建筑设计中的线性元素、平面元素和立体元素都是必不可少的,他们作为建筑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能够为建筑设计提供完整的空间组合模型,为建筑的动态表达和功能提供重要的支持。
建筑设计师应该充分利用三种建筑构成元素,利用细部强调原则、形式组合原则和标准分析原则,结合材料的灵活性和细节的准确性,创造出独特而丰富的建筑空间美学。
《建筑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指导
1.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概念。
建筑三基本要素:○1建筑功能;○2物质技术条件;○3建筑形象;三个基本元素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
建筑功能是建筑的目的,是主导因素。
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依靠它可以达到和改善功能要求。
建筑形象也是发展变化的,在相同的功能要求和物质技术条件下,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建筑形象。
,有时候建筑形象也会处于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
建筑物是供人们进行生活,生产或其他活动的房屋和场所,如住宅,厂房,商场等。
构筑物是为某种工程目的而建造的,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其内部进行生活和生产的建筑,如桥梁,烟囱,水塔等。
2.建筑的分级,耐火极限,耐火等级。
低层建筑1-2层(住宅1-3层),多层建筑3-6层(住宅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或住宅10层以上,超高层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耐火等级的选择主要有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其在使用中的火灾危险来确定。
重要民用建筑采用一,二级耐火极限,居住建筑,商店学校食堂等采用123级耐火极限。
3.绝对标高,青岛黄海的平均海平面定为绝对标高的零点;相对标高,即把底层室内主要地坪标高定为相对标高的零点,注写为+-0.0004.建筑模数,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
我国采用100mm为基本模数,用M表示,即1M=100mm。
分模数:1/2M(50mm),1/5M(20mm),1/10M(10mm);扩大模数:3M(300mm),6M(600mm),12M,15M,30M,60M.5.房间的面积组成,确定房间面积的因素。
房间面积由家具设备占用面积,人们使用活动面积,交通面积三部分组成。
确定房间面积的因素:房间容纳人数,家具设备(类型和布置方式/大小和多少),经济条件。
5.门的宽度、数量如何确定。
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
建筑构成的七大基本要素建筑构成是指建筑的形态及空间构成。
建筑构成的七大基本要素包括:空间、形体、材料、结构、色彩、光影和环境。
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一下这些要素的具体内容。
一、空间建筑的空间是建筑构成的核心要素,影响着建筑的整体效果。
空间包括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两部分。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空间的大小、形状、高度、通透性、视觉效果和空气流通等因素。
二、形体建筑的形体是指建筑的外形轮廓,是建筑的直观表现。
形体包括建筑的大小、形状、比例、分布、立面和形象等方面。
形体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
三、材料材料是建筑构成不可或缺的要素,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质感和寿命。
材料包括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两种。
建筑材料包括石材、木材、混凝土、钢铁等,装修材料包括瓷砖、地板、涂料、墙纸等。
四、结构建筑的结构是建筑的骨架,承担着建筑的自重和荷载。
结构包括建筑的基础、柱、梁、板、墙、框架等。
建筑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性等因素。
五、色彩色彩是建筑构成中的重要要素,影响建筑的视觉效果和艺术价值。
色彩包括建筑外立面的颜色、室内装修的颜色和灯光的颜色等。
色彩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氛围、文化背景和人的感受等因素。
六、光影光影是建筑构成中的重要要素,它能够赋予建筑以生命力和艺术性。
光影包括自然光和人工光两种。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日照、遮阳和灯光等因素。
七、环境环境是建筑构成中的重要要素,它直接影响着建筑和人的关系。
环境包括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建筑内部的环境。
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创造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与人的活动相适应的宜居环境。
建筑的定义,范围和构成要素
建筑的定义,范围和构成要素⼀.建筑的定义和范围“建筑”⼀般是指可满⾜⼈们居住、⼯作、学习、娱乐和⽣产等社会活动要求的⼈⼯创造的空间环境。
“建筑”通常也可指这种⼈⼯创造的空间环境的构筑活动。
“建筑”是⼀个通称,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凡可供⼈们在其中⽣活、⽣产或进⾏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叫做“建筑物”,如住宅、学校、医院、剧院、会议厅、⼚房、办公楼等;⽽⼈们不在其中⽣活、活动的则称为“构筑物”,如⽔塔、堤坝等。
建筑装饰专业研究的对象是建筑物意义上的建筑。
建筑的产⽣起源于原始社会的⼈们为了⽣存⽽⽤⽯块、树枝、泥⼟构筑巢⽳的活动。
随着⽣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房屋建筑早已超出了⼀般居住的范围,⽆论是由单个的房屋建筑及包含于周围的环境构成的住宅⼩区,还是某些像纪念碑、拱、柱廓的艺术造型部分,还是随着交通事业发展⽽产⽣的机场、车站、港⼝都可归于建筑类。
建筑类型⽇益丰富,功能范围已扩充到社会⽣活的各个领域。
但总的说建筑活动的最终⽬的是要创造⼀个与⾃然环境(风、雪、⾬、雷电等)相异.适合于⼈们⽣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有遮掩的内部空间.当然也包括不同于⾃然形式的外部空间。
从本质上讲,建筑是⼀种⼈⼯创造的空间环境,是⼈们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具有实⽤性.属于社会物质产品.同时建筑⼜具有艺术性,它反映⼚特定的社会思想意识,因此建筑⼜是⼀种精神产品。
“建筑是⼀切艺术之母”、“建筑是凝固的⾳乐”、“建筑是城市的重要标志”,这些著名格⾔从不同侧⾯反映出⼈们对建筑的重视和认识上不断深化。
⼆.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指在不同历史和社会条件下的建筑的功能、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的形象。
它形成了对建筑的实⽤、坚固、美观的三个基本要求。
(⼀)建筑的功能建筑的功能是指建筑物为达到适⽤性⽽必须满⾜的功能要求。
主要有以下三个⽅⾯:l)⼈体活动尺度的要求⼈要在建筑的内外部空间活动,所以⼈体的各种活动尺⼨与建筑空间具有⼗分密切的关系。
如⼈休的站⽴坐卧和⽇常活动(⼀般存取动作、厨房的操作动作、厕浴动作、⽣产操作动作等)所占⽤的适宜空间尺度是确定建筑物各种空间尺度的基本依据。
建筑概论
常用结构体系 所适用的建筑类型
常用结构体系所适用的建筑类型 墙体承重结构所适用的建筑类型
墙体承重结构体系——以部分或全部建筑外墙以及若干固定不变的建筑内 墙作为垂直支承系统的一种体系
砌体墙承重
钢筋混凝土墙承重系统
墙体材料的来源丰富,施工 方便,对建筑平面的适应性 强,因此大量应用于低层和 多层的民用建筑,特别是住 宅、旅馆、学校、幼托、办 公用房和一些小型商业用房、 工业厂房、诊疗所等
卡纳克阿蒙神庙(太阳神庙)公元前1550年 方尖碑、高大的门、围柱式院落、大殿和一串密室。 ━━ 纵轴线 神秘、威严的宗教气氛
古希腊建筑
• 公元前八世纪到一世纪 • 最伟大的建筑成就:
雅典卫城 • 设计理念
数的和谐 人体美 • 设计样式:古希腊柱式 • 建筑材料:石材 • 建筑结构:梁柱体系 • 建筑风格:肃穆、欢快、和谐、完美、崇高。 • 建筑类型:神庙
府邸、市政厅、议会大厦、广 场、别墅等 • 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 巴洛克 法国古典主义
文艺复兴建筑(意大利) 复兴古罗马的风格:
设计的整体性与严谨性 理性的比例和构图 美第奇府邸(佛罗伦萨) 圣马可广场(威尼斯)
巴洛克(畸形的珍珠)风格:罗马的圣·卡罗教堂、西班牙大台阶 用曲线对抗直线、用曲面对抗平面 用动态对抗稳定、用活泼对抗庄严
圣·卡罗教堂
西班牙大台阶
西班牙大台阶平面为花瓶形,布局时分时合,将两个标高 不同、轴线不一的广场统一起来。
凡尔赛宫 • 规则式大型园林
安德烈·勒诺特尔 • 洛可可室内装饰风格
装饰主题:贝壳、卷涡、水草 颜色:粉红、粉绿、白、金 装饰材料:镜子
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建筑
• 建筑材料:钢、玻璃、钢筋混凝土 • 建筑技术:框架结构、升降机 • 建筑类型:多种多样 • 建筑空间:突破传统建筑高度和跨度的局限 • 建筑形式:现代建筑
建筑与建筑构造
(一)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都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
(二)建筑分类1.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二大类。
2.按建筑结构使用的材料:砖混结构建筑即用砖墙、钢筋混凝土楼板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建造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即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即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型钢:如全部用钢柱、钢梁建造的超高层建筑。
3.按施工方法分为:预制式建筑、现浇式建筑和混合施工式建筑。
预制式建筑是指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如墙体、楼板、楼梯等均在工厂制成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组装而成。
这类建筑以大板、框架、盒子建筑为代表。
现浇式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均在施工现场浇筑,以滑模式建筑为代表。
混合施工式建筑是部分结构现浇,部分结构预制。
4.按建筑层数的多少分为:低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7-9层);高层住宅(10-30层)。
(三)房屋的组成及其作用构成建筑物的主要部分都是由基础、墙体或柱、楼地层、屋顶、楼梯、门窗等六大部分组成。
此外,一般建筑物还有台阶、坡道、阳台、雨棚、散水以及其他各种配件和装饰部分等。
基础是房屋最下面的部分,埋在自然地面以下。
它承受房屋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下面的土层—地基。
墙或柱是房屋的垂直承重构件,它承受楼地层和屋顶传给它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基础。
墙不仅是承重构件,它同时也是房屋的围护结构。
楼地层是房屋的水平承重和分隔构件,包括楼层和首层地面两部分。
楼层把建筑空间在垂直方向划分为若干层,将其所承受的荷载传给墙或柱。
楼板支承在墙上,对墙也有水平支撑作用。
首层地面直接承受各种使用荷载,并把荷载传给它下面的土层—地基。
楼梯是楼房建筑中联系上下各层的垂直交通设施。
在平时供人们上下楼层;在处于火灾、地震等事故状态时供人们紧急疏散。
屋顶是房屋顶部的承重和围护部分,屋面的作用一是阻隔雨水、风雪对室内的影响,并将雨水排除;二是防止冬季室内热量散失,夏季防止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
建筑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
建筑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在建筑设计中,构成要素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决定了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和功能。
构成要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空间形体、材料和构造。
下面,我们来分步骤阐述这三个基本构成要素。
一、空间形体空间形体是建筑物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体现了建筑物的形状、大小和布局。
空间形体主要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形状、立面形状和空间布局,这些要素共同决定了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的大小和形状。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然后选择适当的空间形体。
例如,住宅建筑需要考虑居住舒适度和隐私,商业建筑需要考虑商业功能和客流量,公共建筑需要考虑人流量和场地安全等因素。
二、材料材料是构成建筑物的基础,它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质量、结构和外观。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环境和造价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寿命。
常见的建筑材料有混凝土、钢筋、石材、砖块、木材、玻璃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耐久性,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要求进行选择。
例如,高层建筑需要使用高强度的材料和防火材料,家庭建筑需要使用防水、防腐材料和隔热材料等。
三、构造构造是建筑物的另一个重要构成要素。
它决定了建筑物的支撑系统和稳定性。
构造主要包括建筑物的结构系统、建筑物的支撑系统、建筑物的隔断系统等。
建筑的结构系统包括框架结构、梁柱结构、拱结构、索结构等,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外部环境的要求进行选择。
建筑物的支撑系统包括承重墙、抗震支撑等,它们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物的隔断系统包括内墙、隔断等,它们决定了内部空间的分隔和私密性。
综上所述,建筑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空间形体、材料和构造。
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些要素,以便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建筑物。
不同的建筑物具有不同的要求,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2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12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是由各种构成要素组成的复杂物体。
这些构成要素包括结构、空间、外观、材料、装饰、功能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12个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1.结构:建筑的结构是支撑和承载整个建筑的骨架。
它通常由柱、梁、墙、地板和屋顶等组成,以提供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空间:建筑的空间是建筑内部的三维区域,包括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
室内空间分为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而室外空间则包括庭院、花园、露台等。
3.外观:建筑的外观是指建筑的外部形象和外部特征。
它包括建筑的整体形状、比例、立面设计、屋顶形式、窗户和门等。
4.材料:建筑的材料是建筑物的构成要素,它们决定着建筑的外观、质量和寿命。
常见的建筑材料包括砖、木材、玻璃、混凝土、钢铁等。
5.装饰:装饰是为了增强建筑的美感和功能而进行的室内和室外装饰。
它可以包括壁画、雕塑、装饰条、灯光设计等。
6.功能:建筑的功能是指建筑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
不同类型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住宅的功能是提供居住空间,办公楼的功能是提供办公空间。
7.环境:建筑的环境是指建筑所处的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它可以对建筑的设计和使用产生影响。
8.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建筑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它涉及到建筑的能源效率、材料选择、废物管理和环境影响等。
9.历史和文化: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对其设计和构成也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地域和时期具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和传统。
10.安全:建筑的安全性是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
它包括防火、抗震、防盗等安全措施的考虑。
11.可访问性:建筑的可访问性是指建筑对于身体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是否方便易用。
这包括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和设施。
12.经济性:建筑的经济性是指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成本和效益的平衡。
它考虑了建筑的成本、维护和使用成本以及预期的经济回报。
总结起来,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结构、空间、外观、材料、装饰、功能、环境、可持续性、历史和文化、安全、可访问性和经济性。
建筑构造基本内容、构成要素和分类
即1M=100mm。同时还采用: ½ M0(50mm)、1/5 M0(20mm)、1/10 M0(10mm)等分数模数;
3M0(300mm)、6M0(600mm)、12M0 (1200mm)、 15M0(1500mm)、30M0(3000mm)、60M0(6000mm)等扩大模数。
建筑物的耐久年限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建筑物 的质量标准而定。
按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级 表0-1
级别
适用建筑物范围
耐久年限(年)
一
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
>100
二
一般性建筑
50~100
三
次要建筑
25~50
四
临时性建筑
<15
建筑物的规模
主要分成六级: 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柱、梁、楼板的
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燃烧体、非燃烧体难燃烧体)和 耐火极限决定的,共分四级。
构件的耐火极限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按建
筑构件的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 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 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具体判定条 件如下:
◇失去支持能力 ◇完整性被破坏 ◇丧失隔火作用
构件的燃烧性能 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类 :
◇不燃烧体:即用不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天然石材。 ◇燃烧体:即用可燃或易燃烧的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木 材等。 ◇难燃烧体:即用难燃烧的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燃烧 材料做成而用不燃烧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如沥青混凝 土构件。
建筑的构成要素与建筑方针
建筑的构成要素与建筑方针建筑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它不仅提供人们居住的场所,还承载着社会、文化和艺术的意义。
在建筑设计中,有一些构成要素和方针,它们对于建筑的形式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构成要素1. 空间布局和形式:建筑的空间布局和形式是其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
建筑师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和形式创造,使建筑具有适用性和美感。
例如,在住宅设计中,通常会有客厅、卧室、厨房等空间的划分,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2. 结构系统:建筑的结构系统是其支撑和稳定的基础。
结构系统包括框架结构、悬挂结构、壳体结构等,不同的结构系统决定了建筑的形式和空间布置。
例如,高层建筑通常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框架结构,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材料选择: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建筑构成要素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能够满足建筑的特定需求。
例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玻璃和钢材常常被用于创造开放、明亮的空间。
4. 环境适应性:建筑的环境适应性指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程度。
建筑应该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地理和文化环境,以便更好地为人们提供舒适和便利。
例如,在热带地区,建筑常常会采用通风良好的设计和遮阳设施,以应对高温和潮湿的气候条件。
二、建筑方针1. 实用性与美观性相结合:建筑的实用性和美观性是不可忽视的方针。
建筑应该能够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同时具备艺术和审美价值。
实用性保证了建筑的功能性,而美观性则提升了建筑的形象和文化内涵。
2. 可持续性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可持续性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针之一。
建筑应该能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方面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例如,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材料,减少建筑对能源的依赖并降低对环境的负荷。
3. 社会和文化反映:建筑可以反映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观。
建筑师应该在设计中考虑当地的社会和文化因素,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例如,在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建筑设计中,应该尊重当地的建筑传统和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建筑一般来讲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
2.建筑的基本要素:(1),建筑功能(目的)(2),建筑技术(手段)(3)建筑形象(具体体现),建筑形象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三者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分割并相互制约。
3.建筑物分类: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分(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3).工业建筑(4).农业建筑。
按建筑物的规模分(1).大量性建筑(2),大型性建筑按建筑物的层数分(1)住宅建筑:(1)低层建筑:1-2层(2)多层建筑:3-6层(3)中高层建筑:7-9层(4)高层建筑≥10层2.(三)其他民用建筑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1.砖木结构建筑2.砖混结构建筑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4.钢结构建筑5.其他结构建筑4.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大小来划分5.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两个方面来决定的6,构建的耐火极限:建筑构件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用小时(h)表示。
7,设计内容(一)建筑设计(二)结构设计(三)设备设计8.依据:一,空间尺寸的要求二,自然条件的影响: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建筑平面设计:各个房间的设计和要求均可归纳为适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使用房间又可分为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
9.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决定房间的面积的因素有三个方面:1.房间人数以及人们使用活动所需要的面积2.房间内家居设备所占面积3.交通面积10.房间的门窗设置:1.门的宽度是由人流多少和搬运家居设备时所需要的宽度来确定的11.辅助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厕所,浴室卫生间,厨房(一)走道;分类:1.交通型2.综合型(二)楼梯:形式:直跑,双跑,三跑。
按使用性质分:主要楼梯,次要楼梯,消防楼梯12. 楼梯的设计要求:单股人流通过的楼梯宽度不小于900mm,双股人流通过时为1100-1200mm,三股人流通过时为1650-1800mm13.门厅:1,形式:对称式,非对称式。
2设计要求:处于明显而突出的位置14.组合设计的形式1。
走道式组合2.套间式组合3.大厅式组合4.单元式组合5.混合式组15.基地环境对平面组合的影响: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日或大寒日正午12时太阳光线能直接照到底层窗台为设计依据。
计算式为:L=H/tanh16.建筑平面定位轴线:确定房屋主要结构构件位置和尺寸的基准线,是施工放线的依据。
17.建筑模数:是建筑物中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
一个完整的建筑模数制是由:基本模数(100MM)、扩大模数(3、6、12、15、30、60M)、分模数(1/10、1/5、1/2 M)组成的适用范围:基本——门窗洞口,建筑层高,构配件尺寸;扩大——建筑开间、进深、柱距、跨度,建筑高度、层高,构配件标志尺寸,门窗洞口尺寸;分模数——缝宽,构造节点,构配件断面尺寸。
18. 净高:搂地面到结构层地面(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其值反映了房间的高度。
19、层高: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地面之间的距离。
20、基础:是建筑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基础的自重一起传到地基上。
21、地基:是支承基础的土体和岩体,它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22、勒脚:是外墙接近室内地面的部分,高度一般指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石砌、抹灰、贴面),起保护墙身,增加建筑物的立面美观的作用。
22、勒脚:是外墙接近室内地面的部分,高度一般指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石砌、抹灰、贴面),起保护墙身,增加建筑物的立面美观的作用。
23.础基: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24.墙和柱:在建筑物基础的上部25.楼层和地层:在墙或柱上架梁、搁板即形成楼层26.楼梯:建筑物中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和物上下楼层和紧急舒缓之用27.屋顶:建筑物最上部的承重和维护构件28.天然地基:只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天然土层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荷载要求,即不能在这样的土层上直接建造基础,必须对这种土层进行人工加固以提高他的承载力29.基础:根据基础埋置深度的不同,基础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一般,埋置深度不超过5m时叫浅基础,超过五米叫深基础30.明沟:在建筑物四周设排水沟,将水有组织的导向集水井,然后流入排水系统,这种做法成为明沟31.散水:建筑物外墙四周做坡度为3%-5%的护坡,将积水排离建筑物,护坡宽度一般为600-1000mm,并要比屋顶挑出檐口宽出200mm 左右,这种做法成为散水。
32.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33.粉饰装修的作用:(一)保护墙体,提高墙体耐久性(二)密实和平整墙体,改善环境条件(三)美化环境,提高建筑的艺术效果34.面层抹灰:也称罩面,主要起装饰作用,要求表面平整,色彩均匀,无裂纹等底层抹灰:简称底灰,作用是使面层与基层粘牢和初步找平,厚度一般为5-15mm 35中层抹灰:作用在于进一步找平,减少由于底层砂浆开裂导致的面层裂缝36.现浇混凝土楼板:按其支承条件不同,可分为板式楼板,梁式楼板,无梁楼板,此外,还有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踢脚的高度一般为100-150mm37.顶棚:按构造方式不同有直接式顶棚和顶棚。
38.阳台:承重结构的支承方式有墙承式、悬挑式39.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低于1.05m,高层建筑不应低于1.1m40.按结构形式不同,雨篷有板式和梁式两种41.楼梯:楼梯梯段、楼梯平台、栏杆扶手踏步的计算公式:2h+b=600mm h--踏步高度 b --踏步宽度600mm--女子和儿童的平均步距42.室内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宜小于900mm,室外不应小于1050mm。
梯段净高是指踏步前缘到顶棚(即顶部梯段底面)的垂直距离,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0mm 43.排水方式:无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雨水口间距不宜超过18m 44.屋面的保温材料:散料、现场浇注的拌和物、板块料三类45隔热降温的构造做法有:通风隔热、蓄水隔热、植被隔热、反射隔热46.坡屋顶:一般有承重结构和屋面面层两部分组成,必要时有保温层,隔热层,及顶棚等47窗框:立口和塞口48.双层窗:子母扇窗、内外开窗、分框双层窗49.上冒头、中间冒头、和边挺的宽度一般为75--120mm,下冒头的宽度习惯上同踢脚宽度,一般为200mm左右。
钢门窗和同样大小洞口的木窗相比,其透光面积高15%左右;塑钢门窗具有保温节能、气密性、50.水平防潮层:(1)油毡防潮层:10-15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再铺一毡一油或平铺油毡一层(搭接长度≥70)。
(2)防水砂浆防潮层:在水泥砂浆中,加入水泥重量3%-5%的防水剂配置而成,厚20-25。
水密性、抗风压性,隔音性,耐腐蚀性、耐候性、防火性、绝缘性、价格适中等特点。
(3)细石钢筋混凝土防潮层:在60后的细石混凝土中,配3φ6-3φ8钢筋形成防潮带,或结合地圈梁的设置形成防潮层。
51、楼板层的基本组成:面层、结构层、顶棚,可增设附加层。
52.防水类型:结构自防水和刚性材料防水均属于刚性防水,用各种防水卷材形成防水层均属于柔性防水,涂刷防水材料属于涂膜防水。
53.刚性防水屋面组成:一般由结构层、找平层、隔离层和防水层组成。
54.休息平台下作出入口的处理方式:(1)采用长短跑梯段。
怎家底层楼梯第一跑的踏步数量,使底层楼梯的两个梯段形成长短跑,以此抬高底层休息平台的标高。
(2)局部降低平台下地坪标高。
充分利用室内外高差,将部分室外台阶移至室内。
(高差不小于0.1m)。
(3)采用长短跑和降低平台下地坪标高相结合的方法。
(4)底层采用直跑楼梯。
当底层层高较低(不大于3000mm)时,可将底层楼梯直接由双跑改为直跑,二层以上恢复双跑。
01、建筑:表示建造房屋和从事其他土木工程的活动。
这种活动的结果是建筑物。
也是某个时期,某种风格建筑物及其所体现的技术和艺术总称。
从广义上讲,建筑即表示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同时又表示这种活动的成果——建筑物。
建筑也是一个统称,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
供人们在其内部生产生活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而人们不直接在其内部生产、生活的工程设施叫做“构筑物”。
02、耐火等级是由其组成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等级来确定。
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对任一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03、建筑平面定位轴线:确定房屋主要结构构件位置和尺寸的基准线,是施工放线的依据。
04、建筑模数:是建筑物中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
一个完整的建筑模数制是由:基本模数(100MM)、扩大模数(3、6、12、15、30、60M)、分模数(1/10、1/5、1/2 M)组成的。
适用范围:基本——门窗洞口,建筑层高,构配件尺寸;扩大——建筑开间、进深、柱距、跨度,建筑高度、层高,构配件标志尺寸,门窗洞口尺寸;分模数——缝宽,构造节点,构配件断面尺寸。
05、道路红线: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边界线,一般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用地条件图中标明。
06、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
是建筑基底位置的控制线,是基地中允许建造建(构)筑物的基线。
07、设计视点:指按设计要求所能看到的极限位置,并以此作为视线设计的主要依据。
08、净高:搂地面到结构层地面(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其值反映了房间的高度。
09、层高: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地面之间的距离。
10、基础:是建筑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基础的自重一起传到地基上。
11、地基:是支承基础的土体和岩体,它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12、勒脚:是外墙接近室内地面的部分,高度一般指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石砌、抹灰、贴面),起保护墙身,增加建筑物的立面美观的作用。
13、防潮层:墙体地步接近土壤部分易受土壤水分的影响而受潮,为隔绝土壤中水分对墙身的影响,在靠近室内地面处设防潮层。
14、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闭合的梁。
15、构造柱:是从构造角度考虑设置在墙身中的钢筋混凝土柱。
【作用】:与圈梁及墙体紧密连接,形成空间骨架,增强建筑物的刚度,提高墙体的应变力,使墙体由脆性变为延性较好的结构,做到裂而不倒。
16、伸缩缝:建筑物因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热胀冷缩,在结构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当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建筑平面变化较多或结构类型变化较大时,建筑物会因热胀冷缩而产生开裂。
为预防,常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变化较大处,预留缝隙。